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Type(Type)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 564  下一頁→

[h1]東京奧運會徽設計師再陷抄襲風波 2015/08/19[/h1]

Orig: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5788-20150819.html

2020年東京奧運會徽設計者佐野研二郎為名古屋市東山動植物園設計的園徽,被指出與哥斯大黎加國立博物館的館徽相似。據悉,東山動植物園已委託園徽的提供企業調查事實關係。佐野則否認了抄襲嫌疑。

東山動植物園稱,該圖由佐野設計,於2013年採用。三個黃色的圓形重疊成動物的臉部,六個綠色的花蕾表現出植物的形象,兩者並列排放組成園徽。

8月,有人指出植物的形象設計與哥斯大黎加國立博物館的館徽相似。東山動植物園表示,無法判斷兩者是否雷同,「希望確認相關事實」。(2015-09-28 03:55)

[h1]東京奧運會徽設計者否認剽竊 2015/08/05[/h1]

Orig: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5569-20150805.html

  關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會徽被指酷似比利時一家劇場的
標誌的問題,該會徽的設計和製作者、藝術總監佐野研二郎8月5日在東京都內舉行記者會,稱「對於被指剽竊感到吃驚,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關於東京奧運會會徽舉行記者會的佐野研二郎(5日上午,東京都港區)   佐野解釋了會徽的設計過程,即將英文字母「T」和圓形組合起來,將正方形分割為9塊。他強調稱:「在全面集中自身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計完成,是我的工作經驗的集大成。」

  在提及被指酷似的標誌時,他指出:「説實話感覺並不相似。設計思路、圖案和背景顏色都不一樣。」

 佐野設計的會徽從國內外104件應徵作品中選出,並於7月24日正式公佈。之後,比利時列日劇場標誌的設計師奧利維爾·黛比(Olivier Debie)指出兩者「酷似」。要求停止會徽的使用等。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奧運會組織委員會營銷負責人表示:「商標沒有問題。獨創性也完全不存在問題。」關於今後如果回應比利時設計師要求停止會徽使用的要求,該負責人回答稱:「由於(比利時設計師要求停止使用會徽的)文件已經送到,將與國際奧委會(IOC)進行磋商。」(2015-09-28 03:54)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5474-20150730.html

[h1]東京奧運會徽被指「酷似」列日劇場徽標2015/07/30[/h1]

近日,一名比利時設計師在社交網站上發佈信息稱,日本日前公佈的東京2020年奧運會的會徽與自己為比利時列日劇場設計的徽標「吃驚地相似」。

設計師名叫奧利維爾·多比(音譯,Olivier Debie),今年52歲,于2年前設計了列日劇場的徽標。據悉,這名設計師已經開始與律師討論維權事宜。(2015-09-28 03:53)

[h1]這是抄襲嗎?設計界之殤[/h1]

日本經濟新聞原文: https://xor.tw/4puyc

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吉野次郎

東京奧運會會徽被撤回,已將設計師佐野研二郎逼上了絕路。這件事使日本整個設計界如同驚弓之鳥。


對此,日本電通一位30多歲設計師稱:「幾千人利用網路圖片檢索功能找出類似作品、聲討抄襲的時代已經到來。」

原創到底是什麼?設計界正面臨著這個根本問題。



[h2]寶礦力水特「山寨」可口可樂?[/h2]

問題: 那個「波浪」形狀的條紋,你認為是抄襲嗎?!



這位電通的設計師解釋稱:「我有時會琢磨記憶中的他人作品,並作為新作品發表。如果對每種顏色和形狀都賦予自己的意義,就不能説是抄襲。」


寶礦力水特(右)的外包裝設計和可口可樂(左)的外包裝設計相似麼? 作為具體的例子,這位設計師指出了寶礦力水特和可口可樂飲料外包裝的相似性。寶礦力水特是藍色背景配合白色波浪線,這確實與紅色基調的可口可樂設計相似。即便如此,「寶礦力水特的設計和可口可樂的設計意義完全不同,是原創」。

但在萬千網友的注視下,模糊原創和抄襲分界線的設計界「常識」可能行不通。

佐野在全面否認奧運會會徽存在抄襲的同時,承認了為三得利啤酒設計的手提袋存在部分抄襲。佐野工作室的員工隨便借用他人作品圖案被曝光後,導致三得利停止使用了箭頭上寫有「BEACH」和法棍麵包圖案的手提袋。

不同於其他藝術領域的設計界

即使不是明顯的抄襲,但任何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多少會受到前人作品的影響。

在電影、繪畫、音樂、文藝作品等領域,有意吸收別人作品精華部分的做法被稱為「致敬」、「音樂採樣」和「惡搞」,並得到普遍認可。觀賞者樂於從中找出原作品的元素,稱讚編輯的巧妙。

但是到了設計界,就會引發一場「聲討」盛宴。將設計界和其它藝術領域區分開的具體標準是什麼呢?

日本美術評論家、多摩美術大學教授椹木野衣認為,創作者是否習慣明確標注出創作過程中的借鑒對象,是設計界和其他藝術領域不同的地方。

椹木舉例説:「由於1990年代音樂界出現了音樂採樣器,採樣部分他人樂曲,借鑒到自己作品的製作手法很普遍。在CD上會明確標明參考來源。」的確,聽眾也會稱讚藝術家採樣手法的巧妙。繪畫界也是一樣。椹木指出:「畫家本身會分析和講述自己創造的作品是如何借鑒前輩大師。欣賞者則從作品中解讀畫家意圖,享受理性的樂趣。」


但設計界卻沒有明確標記參考來源的習慣。

椹木稱:「設計界過度要求作品的獨特性,標明參考來源的話,在設計比賽中很難受到好評。設計者也不想明説。所以會被網友吹毛求疵地説成‘抄襲’。」



佐野悲劇是設計界之殤

「這不是做夢吧?」

7月下旬,東京奧運會會徽盛大發佈。在談到自己的作品從104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時的心情時,佐野微笑著對記者如是説。獲得這份留名史冊的榮譽,本來應該讓他的事業前途無量。

僅僅一個多月之後,佐野悲憤地説:「已經到了常人所能忍受的極限」。此時的他肯定沒有想到會變成這樣。

如果設計界也有創作者對參照來源懷有敬意、觀賞者也有樂於尋找借鑒來源並享受的文化,也許佐野就不會被網友從天堂打入地獄了吧。或許可以説正是設計界的「原創信仰」把佐野逼到如此境地。佐野的悲劇也是整個設計界的悲劇。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吉野次郎(2015-09-28 03:44)

page 58 ~ page 60(2015-09-28 00:51)

page 55~ page 57(2015-09-28 00:51)

page 52~ page 54(2015-09-28 00:50)

page 49~ page 51(2015-09-28 00:49)

page 46~ page 48(2015-09-28 00:49)

page 43 ~ page 45(2015-09-28 00:48)

page 40 ~ page 42(2015-09-28 00:47)

page 37 ~ page 39(2015-09-28 00:46)

page 34 ~ page 36(2015-09-28 00:46)

page 31 ~ page 33(2015-09-28 00:45)

page 28 ~ page 30(2015-09-28 00:44)

page 25 ~ page 27(2015-09-28 00:43)

page 22 ~ page 24(2015-09-28 00:42)

page 19 ~ page 21(2015-09-28 00:40)

page 16 ~ page 18(2015-09-28 00:40)

page 13 ~ page 15(2015-09-28 00:39)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 56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