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2015 桃城美展 (~2015/10/25) + 美展畫冊下載 PDF[/h2]
@ (PDF)
http://xor.tw/4pelz
[hr]
藝術創作一直在反映它的時代、一直在呈現它的時代,所傳達的意境與精神,每每能觸動欣賞者的
心靈,成為滋養社會文化的泉源。文化局從年初的「再創嘉義畫都生命力 - 春萌畫會主題展」,到近期的
「本質.轉化.變奏 - 蒲添生╳ 3 雕塑聯展」、「劉兆民八十回顧展」,「桃城美展」等展覽活動,都承
載著活絡嘉義藝術生命力的使命。
以參賽徵件為主的「桃城美展」,開辦於 1995 年,當年為地方美展性質,以設籍嘉義縣市或參與嘉
義藝文團體的藝術家為徵件對象。第 3 屆起,將參賽範圍擴大至雲、嘉、南五縣市,作品呈現更多元的面
貌,自 2003 年 ( 第 7 屆 ) 起,採全國徵件,最高獎金從 10 萬提升到 15 萬,分書畫類、西畫、攝影、雕
塑四大類,每年舉辦二類,西元單年徵件書畫及西畫類,雙年徵件為攝影及雕塑類。一步一腳印逐漸躍為
全國舉足輕重的指標性美展,足見嘉義在文化藝術層面的深耕與努力,更顯見嘉義藝文環境成長與豐熟。
本屆桃城美展共徵選二大類:書畫類 (含水墨、膠彩、書法、篆刻 )、西畫類 (含油畫、壓克力、水彩、
粉彩、版畫、綜合媒材等 ),總計送件 466 件,經各類評審委員審慎評選出 87 位得獎者,競爭相當激烈,
因受限於入選件數,遺珠之憾在所難免,也請未獲入選之藝術創作者,堅持創作初衷,作品必有受到肯定
的一天。
醒哲欣聞第 19 屆桃城美展得獎佳作,將於 9 月 17 日至 10 月 25 日在本市文化局盛大展出。竭誠歡
迎愛好藝文活動的朋友蒞臨嘉義、藝遊桃城,桃城美展因有大家的參與而成果豐碩,嘉義的藝術天空更因
而繽紛且多彩!茲值美展專輯付梓,特為之序。
市長序
嘉義市市長 謹誌
104年8月
評審感言陳欽忠
評審感言黃士純
丁奇獎得獎感言
紀冠地
玉山獎得獎感言
吳惠淳
第二名蔡譯德
第三名楊淑婉
優選
劉廣毅
周明翰
入選
柯榮忠
陳昭坤
吳富源
顏毓廷
筆永源
李家增
呂宗城
許榮華
曾郁文
林美蘭
盧彩霞
施博獻
李羿慧
鍾享諭
白如伶
吳志宏
葉千豪
蔡佳紋
廖美蘭
李宛真
張賀淳
蘇玄德
吳宛真
許文德
黃宏文
李如意
廖三博
李謦羽
江昇展
劉美玲
陳從珍
張庭甄
鄭志揚
張蓉鏡
廖珮瑜
周欣儀
黃至瑀
20 書畫類
[hr]
桃城美展簡章
通訊錄
歷屆收件統計表
[hr]
何堯智
李轂摩
陳欽忠
黃士純
程代勒
詹前裕
林兆藏
林金標
陳建北
陳哲
蘇志徹
08 評審委員
評審感言陳建北
澄波獎得獎感言
蔡少傑
梅嶺獎得獎感言
高春英
第二名徐睿甫
第三名蔡元桓
優選
李政穎
林玉雯
入選
吳志宏
陳瑞瑚
周中丞
翁根第
裴舫
蕭孟婷
蔡函庭
林政杰
紀佩君
邱玲瓊
黃採雲
蔡瓊書
陳朝永
宋適生
范廼劼
劉晏嘉
蔡仁德
胡國智
蕭逸玫
陳登景
簡立德
陳俊男
郭月女
吳語涵
鄧楚伊
成定瑜
張琹中
徐涌誠
劉佳琪
胡境芝
鍾佳雯
李尹誠
林霖
陳品如
古璨瑜
呂宗憲
張明錫
陳采葳
69 西畫類
《按姓氏筆畫排序》
書畫類
西畫類
8 9
評審委員
林園探幽 27×26cm 水墨紙本 2015
評審委員 何堯智
10 11
評審委員 李轂摩
書畫相融,以書法入畫,成為畫面中
的另一道風景,是書入畫,也是畫入
書。
風和日麗
96×72cm 水墨紙本 2014
評審委員 陳欽忠
以魏體行書,為足履名勝,目睹美景,
作一適性書寫。
「石上」、「花間」五言聯
136.2×37.4cm×2 宣紙 2014
12 13
評審委員 程代勒
一味追逐西方形式,永遠只是
一種模仿、習作,絕不能得到
現代精神,從自體文化思想出
發,則較能看出歷史的價值重
心和現代的關鍵性,因此人絕
無法也不能擺脫他所根源的文
化傳統。而書法藝術實為傳統
文化藝術精髓所在,做一個現
代藝術工作者,不能不對其重
新注視。 隱
137×69cm 書法 2015
評審委員 黃士純
本創作表現創作者之心境,靜心觀察,
用心體會,潛心思考,品味創作孕育過
程與領悟新意的喜悅。並累積創作能量,
蘊含時空運轉,醞釀思緒,悠遊於內而
徜徉於外,呈現東方蘊藉含蓄之特質。
作品內容係以海芋的純淨與百合的清新
襯托主角,凝視如水晶球般蝴蝶飛舞世
界,以幾何造形分割表現時空運行,運
用水墨及膠彩之純淨色彩,凝聚現代展
現未來光華。
本創作有別於以往作品,嘗試運用棉布
自然暈染,加以巧密而精細的工筆技法,
產生虛實及收放的對比效果,期以達不
可預期之創新表現。 蘊
118×75cm 棉布、水墨、膠彩
2012
14 15
渡船頭 108×144cm 複合媒材 2011
評審委員 詹前裕 評審委員 林兆藏
玉山圓柏 - 枯寂
91×72.5cm 膠彩 2013
16 17
創作常相關於岩石、洞窟的題材,起因於深受法國拉斯科(Lascaux)原始洞窟壁畫的感動,由「岩石」的自然意義,到擬人化、象徵性
的表現。從東方的人文精神,到西方岩刻壁畫的回溯,使作品能夠貫穿古今、包容八方。這種將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並存於畫作中的
作法,不僅更加展現從天空、地表到深海的想像空間;在景物交融的畫作場域中,使象徵人性的鯨魚循著光的出口,得到新生的力量。
迎向光明的鯨 97×145cm 油彩 2009
評審委員 林金標
展覽的發想,是因為多年前一次言談中察覺兄弟姐妹對父親有不同的看法,引發我想去探討台灣在光復後不同世代子女對父親的想法,包括
在家庭中的地位 以及與子女互動的關係。
這是一連串的計劃,可稱這次展覽為青春曲。在自願狀態下,經由十九位年輕朋友的自述,談到自己與父親鮮為人知的部分,其中包括父母
親的相處關係,以及父親與子女彼此間應對的態度,當然其中也包括子女對父親健康狀態的關懷…。整個作品分為兩個部份,一為受訪者的
肖像和父親的一些基本資料,另一部分則是受訪者自述的錄影,我盡量讓整個作品在沒有預演的狀態下被進行。
父親父權 影像輸出、單頻道錄像 2011
評審委員 陳建北
18 19
" 出入之間 " 系列 70×187cm 油彩 1999-2000
評審委員 蘇志徹
凹與凸象徵宇宙間之陰與陽、光明與黑暗、大與小、男與女…凹與凸細密結合,則成正方體,
完整美滿、絢麗和諧,凹與凸無法謀合,則殘缺不全、運行不順、百般不協調。
報紙與衣物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壓克力顏料複媒使用,象徵藝術與生活結合,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
凹與凸 100F 複合媒材、報紙、衣物、壓克力顏料 2015
評審委員 陳哲
20
書畫類
21
全國書法界矚目的年度賽事,第十九屆桃城美展,如期號召各地書法能手雲集競藝。參賽作品書體多樣,格式豐富,新
理異態,琳瑯滿目,令人讚賞。評審委員幾經評比勾選,獲得一致性意見,順利產生以下得獎作品:
丁奇獎紀冠地〈蘇東坡水調歌頭〉,以祝允明、王鐸草書筆意,自為縱橫爭折之大草,筆力驚絕,行軸線奇正相生,意
象層出;加以布白呼應,濃淡變化,摶成一氣,允為壓卷之作。第三名楊淑婉〈七律六十首〉,小楷遒美,筆筆有意有力,
點畫淨媚生姿,風神俊爽,奕奕然有自成家風之格局。優選劉廣毅〈蘇軾題王逸少帖〉,揉合大小篆成書,得方圓融攝之法,
上下揖讓,筆酣墨飽,卒成厚實茂密之體。
入選之作,亦有可觀。呂宗城縱筆所作行草,收放自如,不失規矩,勁氣內斂,巧拙並見。陳昭坤以清人隸法作八分書,
頗見新創,落款文字雅潔可喜。許榮華圓筆外拓,一意盤旋,氣機鼓盪,甚是出色。柯榮忠行草對聯,黑白分布,張力十足。
吳富源筆道老成,功力深厚。筆永源草篆力到筆尖,有蒼老之致。曾郁文以澀筆作漢簡書,結體新而雅。他如顏毓廷之暢達,
李家增之勁拔,林美蘭之沉穩,盧彩霞之古雅,施博獻之刷筆,李羿慧之開闔,鍾享諭力追晚明,具見經營創寫之用心。
綜觀各作優點特色之外,偶見一、二可資切磋進益之處:
1. 不論對聯或條屏,題識內容可以是書寫心得,臨池感悟或創作情志,就是不好用釋文或另抄詩文取代,前者可以賦
予作品感染力,後者則難謂有意味之組合。
2. 題識文字自以淺近文言為佳,若不作文言,白話文亦可。只要辭旨明白,與正文配搭得宜,將提供觀者多一層體察
與玩味空間,於作品之評價,當有裨益。
3. 巨幅行草固然以氣勢見長,然放筆太過,恐收束未能從心,而致氣韻稍乏。「剛健含婀娜」之審美理想,誠非一蹴
可幾,然心嚮往之,讀書臨池不輟,定有遠到之期。願與同道共勉。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欽忠
評審
感言 書法類
22
「桃城美展」截至 2015 年已舉辦十九屆,原為嘉義地方美展,自第七屆起改為全國徵件,轉型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
公辦美術展覽。本展以嘉義地區四位藝術界先賢之名:林「玉山」、陳「丁奇」、陳「澄波」、吳「梅嶺」為最高獎項
榮譽,推崇其藝術表現及美術教育推廣之貢獻,足為後學之典範,承先啟後意義非凡。嘉義地區人文薈萃,在臺灣美術
發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出身於此之美術愛好者在日治時期之官辦美術展覽「台展」及「府展」(1927-1943)中表現優
異,1938 年 10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更以「嘉義為畫都 – 入選者占百分之二十」為標題,報導第一屆「府展」中
出身於嘉義的畫家比例之高,並賦予「畫都」之美名,足見嘉義地方人士對於美術的熱愛及推行之卓越成果。
1927 年「臺灣美術展覽會」為第一屆官辦美術展覽,當時分為「東洋畫」與「西洋畫」部,隨著時代演進,美術專
門學校及科系、美術展覽及畫會組織的傳承及設立,展現美術發展之新氣象,如今公辦美展的類別及項目有所轉變,參
展作品得以呈現藝術成就及美術教育的施行成果與藝術環境的變遷。本次徵選分為「書畫」及「西畫」兩大類別,書畫
類計 197 件,進入初選者 43 件。其中繪畫計 114 件,送件數為歷屆最高,書畫類別略有提升,進入初選者 28 件,得獎
者來自全國各地,送件類別的比例上,性別比例言,26 名得獎者有 15 名為女性,呈現藝術學習環境及發展之趨勢,可
見本展對於美術推展與提升有其建樹,為全國具指標性的公辦美術展覽。
繪畫呈現多樣性表現,水墨及膠彩等畫材應用、創作題材的豐富性、畫幅及構圖形式的改變,營造畫面視覺和情境
效果,呈現對於生命及環境的深刻體會,是本次徵選作品之特色。由於時代發展,新式教育的美術訓練,審美要求融合
東西,而如何思索東方內涵與特質,精進筆墨的磨練,充實人文素養,窮究物象以表現內心層面及生命意涵,呈現藝術
的精神層面,以展現東方繪畫的美感,為當今的課題。
經過審慎地評審後,吳惠淳以〈若葉森林〉獲得最高榮譽「玉山獎」,蔡譯德以〈1095 個日子〉榮獲第二名,周明
翰以〈繫〉獲得優選,入選者 23 名。吳惠淳〈若葉森林〉,「若葉」為日文新葉的意思,為生命的開展,「森林」象徵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黃士純
評審
感言 水墨類
23
美麗而未知的境地。作者化身為畫中的主角,以正面、背面與影像的交錯表現,置身於瀰漫神祕氣息的環境中,對於前
方雖存有迷惘及恐懼,小心探索,朝向陽光賦予的正面能量及希望前進。作者以絹布,結合水墨及膠彩畫技法,以墨、
白、黃及綠等色彩層層分染,營造迷濛的氛圍,氣氛的營造、優雅的氣息及細膩的表現,為其優異處,畫作以雙屏展示,
若能以全幅展現連貫氣息,畫作將呈現另一景象。
蔡譯德〈1095 個日子〉,以水墨呈現平和寧靜日常生活情調,畫面中人物刻畫,動物點寫,建築與植物交錯出生活
的空間,閱讀姿態的男子,一旁晾曬衣服的女子,共同乘載時光的流逝,呈現平淡卻真實的生活。黑白之間的虛實布局,
運用濃、淡、乾、溼、擦、染等技巧,賦予色彩,流暢的書法與畫作融為一氣。若在墨韻、結構及筆法上更加斟酌,必
能增加水墨之美感層次。
周明翰〈繫〉,作者以被桎梏的男子詮釋出世與入世的觀想。畫面中男子以跪姿,被鐵鍊禁錮於太陽染紅的大地,
藍色的球體,或為日月的星辰的時空環境,並以肢體、人物群像、斷裂的鏈條等圖像,運用水墨、色彩及金箔,以皴擦
的技法及強烈的色彩,運用畫面的空間構成,製造強烈的視覺效果。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凡畫,人最難」,以
人物象徵表現主題,結構上要求其嚴謹,而若能呈現筆法的美感並表現出色彩鮮明而沉穩的層次,更能深刻地傳達主題。
綜上評審,謝赫《古畫品評》提出「畫有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
即繪畫的六個法則:強調藝術的精神性,用筆的精實、物象的掌握,色彩的配置、構圖的巧思及技法的磨練。講究「藝」
的精神層面及「術」的技術層次,如何善用繪畫工具的特質而呈現精神層面,營造整體的氣勢,表現溫文高雅的氣質,
注重結構及細節的描繪,窮究筆墨美感及色彩層次,此為評論作品之準則,任何材質唯有探究其特質與時共進,才能創
造新局。準此,承襲嘉義市藝術先賢林玉山、陳丁奇、陳澄波、吳梅嶺之卓著成就,效法其對藝術苦心經營,並投入對
國家及地方的關懷,共同織畫台灣美術史上璀璨的一頁。
25
丁奇獎
24
首先感謝評審老師對我這次所提出的作品給予這樣的肯定,讓我對此次的書寫
方式的創作更有信心發展。回首整個學書法的過程,從小開始每天晚上都會坐在關
店後一定要寫幾張書法的父親旁,看著他練字,耳濡目染下對書法產生莫大的興趣。
後來,父親開始教我寫書法,一直到求學後,正式拜師學書法,一路寫到現在,中
間只有在國中因忙於課業,較沒時間練習之外,書法幾乎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家中
各個我所能待的角落都會有字帖。
會踏上寫書法的旅程一路到現在,要感謝我的父親,開啟我對書法的興趣。另
外,我在書法的學習過程中,一直是個幸運兒,一路上遇到許多良師益友、學長姐、
學弟妹,不管是小學到大學、實習、研究所直至博士班,感謝任何與我相互切磋的
夥伴、書友們。
最後,也感謝南投縣仁愛鄉萬豐國小的師長及小朋友們,因為從服替代役開始
教小朋友書法到現在及師長們的鼓勵,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教孩子們學書法,也從孩
子們身上學到許多,享受到所謂的教學相長,因而改變了我對書法舊有的想法。
未來我將會不斷地多方面嘗試,不只在草書方面,其他楷書、隸書、篆書等字
體也是如此,會一直去多方實驗,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方式慢慢建立自己的書風。
除此之外,也希望這樣的書風能夠更加當代性,使書法能夠跟上當代藝術的腳步,
謝謝大家。
丁奇獎 紀冠地
試以王鐸、祝枝山筆意書之。
蘇東坡水調歌頭 180×85cm×4 墨、宣紙 2015
27
玉山獎
26
首先要感謝評審老師們的肯定及青睞,這是對創作者的最大鼓勵及榮譽;再者要感謝嘉義
市政府文化局提供了這麼棒的平台給所有創作者,讓所有追夢的創作人能有更多曝光的機會。
榮獲「桃城美展」首獎「玉山獎」對筆者的意義尤其深刻,因筆者畢業於嘉義高中美術班,
嘉義市可以說是筆者的第二個故鄉,很感謝這個城市,帶給筆者這麼多的美好回憶以及養份,
能夠回到「桃城」參與展出,內心十分感動和開心,「我回『嘉』了!」
〈若葉森林〉以水墨敷以膠彩繪製而成,結構上著重於主體與背景的虛實關係,主體(狗)
以傳統筆墨寫實描繪;而在背景(森林)的處理上,則特意以平面、圖像重疊的方式描繪。
描繪〈若葉森林〉當時,筆者寫下:
「若葉色的迷霧森林迷幻而綺麗,它有你看得見的美好,也有你看不見的危險,我在這裡
找尋安身之處,短暫的棲身之所,卻更嚮往著出口的陽光、燦爛的未來,這片森林再怎般美麗,
我也僅僅只是匆匆過客,如同人生的每個階段,必須不停往前邁進。」
這是最初的創作理念,述說的正是筆者自身的處境。
如同狄更斯在《雙城記》一開頭的一段話:「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
道盡了在混沌時代中的不確定性,尤其我們正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正面臨著未來的迷惘
及現實的交迫,然而,混沌的時代可能是困境,卻也可能是轉機,取決於個人的思考及抉擇。
畫面中狗的圖像代表的正是筆者自身,狗身處森林迷霧中,唯有持續往前走,才能走向所
想要的未來。
最後,今年三月外婆逝世,感謝外婆在天上的庇護,推了我一把,讓我順利考取博士班,
並以〈若葉森林〉拿下首獎,這件作品謹獻給我的外婆。
玉山獎 吳惠淳
若葉色的迷霧森林迷幻而綺麗,它有你看得見的美好,也有你看不見的危險,我在這裡找尋安身之處,短暫的棲身之所,
卻更嚮往著出口的陽光、燦爛的未來,這片森林再怎般美麗,我也僅僅只是匆匆過客,如同人生的每個階段,必須不停往前邁進。
若葉森林 84.1×110cm×2 水墨、膠彩 2015
28
第二名
29
第三名
蔡譯德
以窺探的視角描繪出都市人的生活情況,利用不同的視角經過轉化而成為一個畫面,從前院到客廳,之後轉到
廁所,最後的視角在後陽台。畫面當中一格一格的留白空間裡的人物各自作各自的事情,其他的部分較為重的
墨色來襯托在留白之處的主角,而觀者的視覺容易在這些留白之處游移,這樣的表現方式為實多虛少,自然而
想像的空間會較為少些,但所呈現的方式與視覺感受更為真實而戲劇化。
1095 個日子 141×344cm 水墨設色、宣紙 2013
楊淑婉
書法藝術之文字美感自古即與文
人雅士之思維、舉止融為一體,
且相當程度受到上流社會高度的
期待及引頸盼得。作者對於楷
書、行書等字體之豐腴、樸茂各
兼豪放美感,於閒暇勤加練習,
期能魄畫出藝術與非藝術的境
界,追求先人求字之靈動性及書
法生命之內涵。
七律 60 首 ( 小楷 )
135×60cm 宣紙 2015
31
優
選
30
優
選
劉廣毅
以大篆輔以小篆筆意書之。
蘇軾題王逸少帖 180×45cm×5 水墨 2015
周明翰
以肢體結合鎖鏈,營造人的出世與入世之間的觀想。
「本心」才是根本之所在。倘若人能放下我執,放下眼、耳、鼻、舌、身而起的色、聲、香、味、觸衍生的境界,
自我之心才是真正的「我心」。人與人之間,連接和關連的一種特殊表現。
繫 198×350cm( 三連作 ) 墨汁、顏料、金箔、宣紙 2015
32 33
入選
入選
柯榮忠
書乃心畫也。
駿馬杏花聯
180×45cm×2 宣紙 2015
陳昭坤
兩漢碑刻、簡牘帛書與清人隸書
是學習隸書者所藉以取資的寶
庫。敝人自進入賽場以來,每以
隸書為表現素材,隨著每一學習
階段取資的不同,創作出的面貌
也各有所異。今試以清人筆意揉
合簡帛之流麗與漢碑之瑰偉,綴
成此作,以就教於方家。
黃庭堅
( 以峽州酒遺益修復繼前韻 )
190×76cm 宣紙 2015
34 35
入
選
[hr]
吳富源
試以羊毫書寫大字行草,配合乾濕濃淡、粗細輕重、疏密大小和欹正莊諧作線條與結字的變化,
期使作品生動活潑、奇趣多變。
蘇東坡四時詞 183×44cm×6 宣紙 2015
顏毓廷
用羊毫筆,採大字長軸形式書寫,以
筆墨乾濕濃淡與疏密做表達,期望展
現個人的線質與情感。
范仲淹蘇幕遮上段
180×75cm 墨、宣紙 2015
36 37
入選
入選
筆永源
試仿前人篆書結構,以行書筆意表
現出別於傳統之寫法,借長峰軟毫
求蒼勁古樸之氣韻。
清新雋永詩書氣
樸素天真翰墨情
190×45cm×2 宣紙 2015
李家增
這是參加美展的第一幅作品,反
覆書寫非常多的作品,在自己的
要求,壓力更是增加,觀作品卻
未顯雅質,但卻是盡了自己最
大的心力呈現,期望能有機會,
更進一步來介紹自己,謝謝﹗
跋東坡帖
180×74cm 卷軸 2015
38 39
入
選
[hr]
呂宗城
以行草書寫本文,並隨書寫節奏任墨色之濃淡潤燥自然呈現。
歐陽修蝶戀花三首 205×35cm×8 墨、宣紙 2014
許榮華
此篇作品運用長鋒羊毫特性和濃墨,憑藉著
熟練的草書寫法,加以少許漲墨及誇張線
條,使之氣勢飛揚有一氣呵成之感。
金玉岡題畫詩松竹梅
230×90cm 宣紙 2014
40 41
入選
入選
曾郁文
作品試以長峰書寫漢簡活潑式的
結構表現,嘗試快勁乾澀及緩筆
的墨色乾、濃之變化,希望能營
造蒼勁古樸及內斂清逸之氣韻。
錢起九日登玉山
180×90cm 宣紙 2015
林美蘭
歐陽修贈學者
213×43cm×4 宣紙 2015
作品以金文書體為主,取法殷周諸鐘
鼎彝器銘文,試融合圓雋精嚴、蒼
渾 麗之毛公鼎書風,與散氏盤樸茂
活潑、敧正相生之體勢,使作品於醇
厚莊重中見跌宕搖曳之姿。佈局以有
行無列方式,並加強濃淡、粗細、大
小、潤枯、錯落之變化,使作品跌宕
生動。
42 43
入
選
[hr]
盧彩霞
孝道為我國固有傳統倫理。百善孝為先,今以孝經紀孝行章第十勉勵世人行孝道。
簡帛結體嚴密,古拙質樸,天真爛漫之趣洋溢於筆墨之間。今用長鋒羊毫以漢簡帛書筆意為之,
及墨之乾濕濃淡、線條之粗細變化,期能營造出具有現代與古典美之佳作。
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180×50cm×4 白色宣紙、墨汁 2015
施博獻
以特大長鋒羊毫書寫多張大尺寸作品時,就把多張當成一張佈局,用較粗獷的筆觸簡化書寫過程,
並以起、承、轉、合方式產生相互關係,綜橫交錯使整體和諧有畫面感。
釋文 : 我究何所屬 碑意與梅情 筆墨心合處 意念轉空明。不問百年業 祇思明日工 心凌萬物外 惟與筆墨通。
盲人執筆苦 留聲不留文 好事理成句 心得一點痕。十載秋風過 師生共一涯 昨談逸少草 今抹元章花。
天地一枝筆 河山到處家 翰緣無久暫 晚翠喚朝霞。
述懷 ( 寇培深詩聯集述懷一至五首 ) 212×70cm×4 卷軸 2015
44 45
入
選
[hr]
李羿慧
此篇四連屏書法寫錄三首關於冬天雪季的詩。整幅內容富含冬天的冷冽及孤傲遒勁感,因此個人結合了王鐸書寫的連綿遒
勁之風,又加進些許傅山的纏繞概念及智永流暢的恣意線條,又進而著重在字形的蒼勁與厚實的表現,藉此想表達孤寒中
的堅毅感受與傲然獨立之感。用筆瀟灑流暢且乾濕分明,呈現一篇枯筆與濕筆強烈反差下又帶點傲氣的作品。
詠雪詩三首 210×52.5cm×4 紙、墨 2014
鍾享諭
此創作想嘗試破行與行之間,卻不雜亂。
陸游詩一首 180×51cm×4 墨、水 2014
46 47
入
選
[hr]
白如伶
以日月山海等原民泛靈文化為主題,作品為兩幅聯作,左為「浪之舞」及右「山之生」:
「浪之舞」以達悟族的甩髮舞與飛魚季為主題,非歌頌飛魚季的豐收,描述望伊歸來徬徨無依,只能將祝福化作浪花朵朵……
船隻鮮豔的紅色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沒有歡快的氣氛,反倒烘托出婦女們的不安與焦慮。
「山之生」取材自原住民的一則神話,萬物從一棵神木中所生……( 畫面裡的動物都是台灣特有種 ) 充滿能量的自然孕育出生機,
當世間因萬物繁茂而喜悅歡愉之際,思想隨著閃耀的綠葉而躍動,心靈接受陽光的撫觸而歌唱 !!
兩件作品一日一夜、一明一暗、一歡快一憂鬱,呈現出對比;同樣地想呈現不穩定的動感,並用緊湊的畫面安排和極細密的畫法,
反將畫面壓縮成兩度空間,製造衝突的視覺感受。
山海之歌 135×70cm×2 水墨、宣紙、顏料、原民緞帶 2014
吳志宏
在創作過程中,以人物造型與幾何抽象造
型相互交融之表現,其間以明度對比之強
弱,色彩調性之變化來營造畫面的氛圍,
在形、色、律動、空間層次多重交織中,
傳達創意思考之軌跡…
繪畫日記 (十)
145×90cm 墨彩、紙本 2015
48 49
入
選
[hr]
葉千豪
山林傳來清脆響亮的鳥鳴,那些
動作靈敏的鳥兒不時穿梭林間,
彷彿山林中的精靈般,細心地守
護著大地。牠們的聲音似乎在呼
籲大家要共同維護自然,試著喚
醒人們愛惜大自然的心,讓美麗
怡人的環境得以永遠延續下去。
山林精靈
139×69cm 水墨 2015
蔡佳紋
〈欲望之泉〉這幅作品我將珊瑚形態做了轉換,除了成為豐富視覺畫面的一部分,也間接成為我作品內容的關鍵元素。
珊瑚在此已脫離了它的外在形象。加諸的是我付予它的象徵;環環相扣的腎形珊瑚是人們欲望的結合體,對於欲望的渴
求,其糾結、牽絆,乃至於人們內心的掙扎與渴望。
「欲望」的半球體浸淫在湖水之中,我們無法目測它的距離,因為它是我們能感念卻觸碰不到的地方,而左上方和右下
角的瀑布是整體畫面的動線,但這一切卻呈現膠著甚至是沒有出口的靜止狀態,顯露於湖面上的或許是人們欲望的冰山
一角,也可能是被掏空的虛殼和假象;整體作品表達出人類對於欲望的無止盡和欲望本身的虛無縹緲。
欲望之泉 90×120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3
50 51
入
選
[hr]
廖美蘭
希望將書畫印一併在作品中呈現。
右 : 草書節錄李白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
舟。」企圖擺脫精神苦悶,超然世外。
中 : 生命的迴旋永無止境。從百億年的跨度來看世界,物種與文明的興衰交替、生命的滅絕與重生,是無常亦是有常。故以曾引起全世界對世界末日集體憂
慮的馬雅年曆為背景,其上有老中青幼不同年齡做苦思狀的人,思索古今難解之課題。
左 : 以草書寫朱敦儒詞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是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
定。」表達看盡人世滄桑與無常,淡然處之,瀟灑面對。
生命迴旋 180×330cm( 四連作 ) 水墨紙本 2013
李宛真
繁花仟盛,如同盛放的年少青春,我們相依為伴、偕手同行,狂妄的默許下未來的夢想祈願,分享著年華間的美麗與哀愁。品味著初盛開
的期待與雀躍欣喜和著一些對未知空白的小小恐懼。青春是驕傲向上無畏的眼光,是雙渴望翻山越嶺透明的翅膀,迫不及待想奔向心中夢
想。青春是朵朵盛開的美麗花蕊,在陽光下慎重的開滿繁花,乘載無限盼望。追夢是人生中最迷人的風景,一方一方無從剪接而綺麗奪目,
願無悔追尋,勇敢的開出最美的模樣,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花蕊,用每一回深刻拼湊出感動的生命印記。
繁 177×87cm×2 宣紙、彩墨 2015
52 53
入
選
[hr]
張賀淳
在表現上我較注重的是將實際的物像舉凡人群、建築物等都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景象,轉變成自身繪畫創作上的符號。
在此作中我在人物與建築物的客觀比例以及相對關係上使用較為誇張、變形的表現方式。而在畫面上方留白的部分我刻意將其塑造成人物的形象,
目的是希望能夠藉由在作畫上的一些巧思,使觀者有多一點的想像空間。藉由自身主觀的表現方式以不同面相的人物,表達現代城市生活的諸多情態。
故事 210×75cm×3 墨、水干 2014
蘇玄德
墨與水的親柔之吻,紙與墨跡的終極之吻,
形成永恆存在的時空印記,也是一種高度的
文化表徵;禪修者散發著層層擴張正面能量
的圓點,是心淨澄明的禪修參悟,體現出一
種生命活動的韻律美感,是一種生活禪的體
現。
以獨特的觀念和創新的技法為傳統水墨挹注
新的生命力,在大墨玄黑的水墨天地中呈現
祖先千年智慧的白色精靈,以一種強烈靈動
的藝術張力,打造新時代陽剛的畫風,既能
尊重傳統,又傳承發展了現代水墨藝術,不
僅創新了中國水墨畫,又能建構中國文化新
的傳統精神,更期盼在此亂世中能建立一種
新時代的文化精神依託,喚醒現代社會失落
已久的蒼白心靈。
千年之吻 - 時空印記
136×69cm 水墨、宣紙 2014
54 55
入
選
[hr]
吳宛真
藉動物比喻人與人、人與環境中,看似親近實則冷漠疏遠的關係,
希望將失去的溫暖找回,呈現最真誠溫馨的樣貌。
曾失去的溫暖 140×326cm( 五連作 ) 水墨紙本 2014
許文德
時值秋末冬初的季節時序裡,凜冽的寒風中,天空飄著細雨,池塘蘆荻已隨風飄盪,
池水也早已化做水氣雲煙而迷漫著霧氣,三兩隻白鷺而相依偎著。
雨蘆荻 97×178cm 宣紙水墨設色 2015
56 57
入
選
[hr]
黃宏文
以家中小孩為生活創作素材,紀錄從小到
大的精采畫面,運用不同表現方式 ( 線
條、墨色、背景…) 來使畫面呈現現代感,
也結合條碼及 QR Code 等方式結合主題,
使右下角主角人物,呈現出時光回溯的趣
味及有紀錄時光回溯的元素。
時光回溯
180×90cm 墨汁、宣紙 2015
李如意
以金魚為主要描繪元素進行分離,透過微觀的角度將金魚的頭部以放大特寫手法加以呈現,以半山石肌理的表現形式帶給觀者不
同的角度,對造型似真非真的追求,突顯對生活的無法掌握、恐懼而變動。簡禎在〈水問〉裡寫道「永遠不要輕易去囚禁任何一
種生命的存在。」而作品都是一種自身情感的投射,畫面中承載複雜情感的描繪,通過扭曲、變形,將原本熟悉的對象陌生化並
模擬生命的真實,區別日常生活的視覺體驗喚起存在的意識,也刺激著觀者通過“想”而“像”增強了作品的可視性。
失重狀態Ⅱ 97×90cm×2 水墨紙本 2015
58 59
入
選
[hr]
廖三博
未世人心軟弱,需要有結構組織來依附,這些不就是潛移默化式的霸權,也正是人們無形中所樂見的。
無聲的霸權 180×92cm×2 宣紙、墨 2015
李謦羽
來到大城市裡,為了生活忙碌著,周圍的景色在眼前一晃而過,即使是每天必經的路程也不曾細看。
也許是忙碌使我來不及欣賞,但我想,城市帶給我的疏離感才是我不停下來的主因吧﹗
不適應使我被城市淘汰邊緣化,排斥著適應的我也將自己推向邊緣。我就像個邊緣人一樣,住在城市裡的角落。
邊緣城市 60×350cm( 三連作 ) 膠彩 2015
60 61
入
選
[hr]
江昇展
界畫為中國繪畫中比較特別的一門。然而現今的建築很多,每個人都居住在都市叢林中,各式各樣的建築都陪伴在我們身邊,這是活生生出現
在我們生活中的,而藝術就是要表現生活,所以利用界畫的技法融入現今的建築來呈現出我想要表達的理念。
昔日優雅有氣質的美術館,現今卻塵封於此,逝去了原有的熱情活潑,令人不勝感嘆。畫面襯出不被歷史痕跡侵蝕,而是溫吞的沉蘊氣質,透
過放大的主體建築呈現其典雅氣質的造形,讓日治時期留存迄今的百年老宅善用其古都味再次重生和善用。
歲月 136×136cm 水墨、礬宣紙、礦物顏料、茶葉水 2014
劉美玲
試圖以台灣三個不同時代來表現女性在社會文化價值中地位、心境的轉變,
而女性不再以傳統婦女的形象存在於人們心中,更是表現出新時代下不同個性與風采的真情流露。
伊人伊事 180×203cm( 三連作 ) 水墨 2014
62 63
入
選
[hr]
陳從珍
將芭蕉葉的各種不同幾何圖形複雜的堆
疊組合,營造出物景繁複的視覺效果;
用細筆精準的描繪根部錯綜複雜交織的
狀況,後利用潑墨、潑彩將景緻營造亦
真亦幻之境。
如果說這是現實人生,那我寧願投身虛
幻,浸溺於真與幻之中,把自己想像是
成山林大自然的一部份,展開一場疑幻
疑真之旅。
真幻之境
180×100cm 國畫宣紙 2015
張庭甄
經幡不時地飄揚,瑪尼堆出現在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地方,我,時時刻刻為你祈禱著。
祈禱 180×90cm×3 膠彩 2014
64 65
入
選
[hr]
鄭志揚
炎熱的夏天,等紅綠燈時,分分秒秒如
度日般的難受。有人趁機補充水分;有
人滑手機,或者就無奈的忍受酷日下的
不耐。
整張畫以工筆型態繪成。希望藉由其較
精細的特徵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常見而有
趣的一刻。
等紅燈
170×100cm 絹本水墨 2015
張蓉鏡
此幅的花卉描繪以幻覺的氛圍,沉靜在湖中的形象觀看自然。透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在內心轉化後解構、重組,試圖拼貼出如同
花季盛開與凋零的人生起落,在最短的時光裡,綻放屬於自己最動人的靈魂。而盛開的花卉隱喻著人生燦爛的高峰階段,在收穫
的同一時期也伴隨著失去,或許是健康、情感、自我價值等,透過鏡像的湖面折射,敘說著世事一體兩面的事實。
大量使用膠彩媒材為創作基底,是因其取自於天然的礦物質與牡蠣殼,呼應著人和自然延綿不斷的互動關係,對於自然,我們是
觀者,用能溝通的話語,解釋世界的一切。透過藝術創作,探討反映人性與生命存在本質與價值,呈現尋求解答的過程,以及對
我們所知道的世界,進行反覆思索。
鏡像 60×140cm 墨、膠彩顏料、胡粉、純金砂 2015
66 67
入
選
[hr]
廖珮瑜
如果自身換個生態、換個角度,世界是否跟之前一樣同樣運轉?如果有一天人的生活發生變化,失去原有的美好,遊走在社會的邊緣,
不在如以往意氣風發,真的可以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嗎?從仰視的觀點,去疑問思考現實和期望的距離。
仰觀凝思 178×94cm×2 水墨 2014
周欣儀
以動物和自身 ( 人類 ) 的關係為主題脈絡,探討彼此的存在,透過畫作表達動物本身的生命力量,生存處境狀態藉喻
自身 ( 人類 ) 情感。而存在感就是一種自我定位,幫助我們感覺到自己在這世界上生存的位置和價值。而我利用觀看
動物;動物觀看我,體認自身 ( 人類 ) 的存在感,描繪動物存在的力量。
畫面中梅花鹿集體群聚觀看觀者,觀者觀看畫作。透過畫面動物的凝聚、互相觀看的過程中,想讓觀者感受動物的存
在感,從中體認人類自身的存在感。
凝視彼此的存在 150×150cm×2 紙本膠彩 2014
68
入
選
黃至瑀
高行健先生曾經說過「越過框架,找到新鮮的感受,回到自我本身,超越現實利害,以個人面對世界,去轉述這個世界。」於是,我以女性的角度再出發,
從自身的環境開始重新感受、發現、檢視女性與環境的關係,並且將我所經驗的,以繪畫作為媒介,嘗試不同媒材表現,在技法表現與情感傳達中,不停地
前進、尋找,直到與內心的感受契合。對我而言,繪畫是在呈現一種「個人的記憶」。而「記憶」則是存在於自己內心懷念、探尋的心情,並非單純的「再
現」。在我的創作過程,時常探討著社會禮教、父權制文化對於女性的壓迫與影響,以及環境所定義的「女性」內涵,「女性」依照社會上多數人所認定的
許多標準,不自覺也無法避免的,在這軌道中前進著。而當我透過檢視這些議題,提供了一個重新檢視自身所身處環境的機會,不停的反思,並以我的「記
憶」重新出發,以抽象的情感表現以及寫實的內容描寫、詮釋。
青春的樣式之序 90×115cm 膠彩 2015
69
(2015-09-28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