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 561 下一頁→
|
[h1]
Google Chrome Save Image as Dialog Window Open Very Slowly
but Firefox,IE,Edge looked OK
[/h1]
Answer:
1. Google Chrome "File Location dialog window tried to probe every disk in your PC".
2. If one of your disk (HDD, SSD, SD/MMC, USB disk) get problem,
then you will have to wait the disk scan/probe timeout,
about 60 ~ 180 seconds and maybe more.
3. Firefox/IE/Edge's timeout seemed to be more decent.
4. The solution is: Remove the USB/SD/MMC or any disk which are problematic. Then the symptom gone!
(2016-02-07 12:27) |
|
[h1]脊髓損傷中心猴年賀卡 2016[/h1](2016-02-05 11:06) |
|
[h1]早療協會電子賀年卡 2016[/h1](2016-02-04 21:35) |
|
|
美女,髮飾很讚,是多用途的嗎(當成武器或自動鉛筆)?(2016-02-03 11:27) |
|
[h1]TeraTail AD: 「私の回答、君に届け。」[/h2]
TeraTail 有新妹子!?
「私の回答、君に届け。」
=> "My answers are reported to you."
「教えることが、学びにつながる。」
=> "By teaching it, then you could also learn it."
=> 這句日文翻成中文,應該可說「教學相長」的意思
(2016-02-01 15:47) |
|
[h1]三國志 13:閃退、當機、Crash 問題、很慢、無回應問題[/h1]
1. 昨天剛買了「三國志 13」台灣繁體中文版 (From Steam $1,980 NTD, Taiwan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2. 安裝約 5~6 GB,不算大。還附上三國志一代!還有 DLC(coming soooooooon!),感覺賺翻了!
[hr]
3. 但,遊戲進行到一半發現有
(3.a) Loading 畫面:有 "絆" loading 字樣載入時卡住、當掉。
(3.b) CG動畫演繹(辯論、或、單挑)卡住、當掉、無回應
(3.c) CG動畫、劇情動畫演繹時閃退、無回應。
(3.d) 3D 動畫 or 劇情動畫 lag 卡卡的!
[hr]
100% 可以複製!尤其是「英傑傳」沒有 autosave ... 閃退就得重來!
兩小時大概閃退、當機 5 次,難怪 Steam 上面一堆負評。
[h2]4. 「三國志 13 閃退、當機」解法[/h2]
(4.a) 我是用 Notebook 安裝的,筆電有 Intel HD(整合式) + nVidia Geforce(獨顯) 兩個顯卡
(4.b) 但是 nVidia Game Experience 不會把「三國志 13」設定為 nVidia 執行,
而是還是繼續用 Intel CPU 整合式的 Intel HD3000/4000/4600 跑
難怪悲劇一場。 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 版本還是最新的。
(4.c) 所以,先執行三國志 13,手動把「三國志 13(非三國志 1 & 13主選單)」跑起來,
(4.d) 設定讓 nVidia Geforce 獨顯執行「三國志 13」。
(4.e) 結果:跑起來超順! 再也不會閃退、當機! 而且動畫、CG等等,都可以調到最高品質 3D!
[h2]5. Use nVidia Geforce to ru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13"[/h2]
結論 #1:對我來講,用了 nVidia Geforce 獨顯 執行「三國志 13」後一切正常, Working good like a charm.
結論 #2: 董卓:「KOEI 測試部門 or 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 全部拖出去斬了」
(2016-02-01 13:35) |
|
沒能力回答你,祝你考試順利。(2016-01-29 16:52) |
|
lanssy 您好,
查證您原帳號修改 e-mail
把 gmail.com 打成 "gnail" (m 打成 n)
所以修改失敗!
已經手動幫您修正,請...
(1) 會寄送啟用信件給你,請收信啟用。 請收信!
(2) 啟用後,用原帳號 (lanssy 沒有七) 登入!(2016-01-29 11:59) |
|
感謝教學,之前你可能會遇到 Youtube 影片無法顯示
之前是,註冊三天以上才能夠顯示 youtube 影片
目前已經解除此限制。
Thank you(2016-01-27 16:50) |
|
請給予適當「批評」:
首頁看到這個小圖,馬上衝進來準備刪除援交廣告,
結果發現不是。 🆒
請給予適當「建議」:
這是你經營的拍賣嗎?(2016-01-27 16:22) |
|
[h1]猴年賀卡: 2016 猴年快樂![/h1]
伊甸基金會寄送過來的新年賀卡。(2016-01-27 15:33) |
|
你要不要直接打電話過去問比較快?!
原因如下:
1. 跟你同樣是考生的,絕對不會幫你!
2. 就算是以前的學長、學姐,以前的考場和現在的不一定相同!
(2016-01-26 13:19) |
|
[h1]新春大吉籤:「人見人愛」[/h1](2016-01-25 14:56) |
|
[h1]新春大吉籤:「桃花滿開」[/h1](2016-01-25 14:53) |
|
[h1]新春大吉籤:「財氣大發」[/h1](2016-01-25 14:52) |
|
[h1]新春大吉籤:「晉升順遂」[/h1](2016-01-25 14:51) |
|
[h1]新春大吉籤:「貴人相助」 [/h1](2016-01-25 14:48) |
|
[h1]新春大吉籤:「福氣滿載」[/h1](2016-01-25 14:31) |
|
[h1]台北故宮青瓷特展 ~2017/04/18 celadons exhibition[/h1]
[hr]
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
所謂宋朝官窯,藉由文獻的記載,可知是指北宋官窯,南宋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近人對於南宋官窯的探索與研究,可以溯至1930年代中、日學者的採集與調查。雖然當時還未能分辨南宋官窯的真正內涵,但是從中醞釀而出的青瓷鑑賞趣味,以及想要解開謎團的意圖,一直持續至今。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窯址發現之後,多數學者因此接受郊壇下和老虎洞正是文獻記載中的兩個南宋官窯。至於北宋官窯,除了根據文獻的記載之外,亦有學者參考了乾隆皇帝的御製詩和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窯址的出土狀況,思考汝窯作為北宋官窯的可能性。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傳世青瓷,數量甚夥,不僅件件可以追溯出原來存放的處所;而且透過鐫刻其上的御製詩,亦呈現乾隆皇帝爬梳文獻的心得,以及十八世紀的官窯概念與分類。以古鑑今,當下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批傳世珍藏呢?此一展覽一方面回溯清宮收藏的脈絡,另一方面也整合當今陶瓷史研究的觀點,重新檢視個別作品的產地、燒製時間與問題所在。展覽分成「汝窯與北宋官窯」、「南宋官窯」、「青瓷碎器」和「鑑賞與發現」四個單元,期望通過傳世實物、文獻記載與考古材料的連結,展現十二至十四世紀青瓷的燒製背景、鑑賞風情與作品特徵。
[hr]
[h2]汝窯與北宋官窯[/h2]
宋人筆記中獨占鰲頭的汝窯,窯址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汝窯青瓷的燒造與使用,透過宋人筆記,如「惟供御揀退,方許出賣」,或「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呈現出汝窯作為宮廷用器的史實。另外,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1124)中,指出高麗時代的青瓷外觀和汝窯相似,而清涼寺窯址出土和高麗青瓷相似的標本,同樣透露出汝窯和境外窯業的交流。
「官窯」,一般指專為宮廷燒造用器的窯場。北宋徽宗設置官窯,即文獻中的「京師官窯」。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始終未能發現具體的窯址,樣貌為何遂無從確認。如果考慮到南宋官窯的部分器形也和汝窯相似,那麼在官方用器的視角下,汝窯或即是北宋官窯。
[hr]
[h2]南宋官窯[/h2]
北宋末年金軍攻破汴京(河南省開封市),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定都臨安,史稱南宋。為了重建正統王權,南宋朝廷仿效北宋制度,設置「澄泥為範,極其精緻。釉色瑩澈,為世所珍」的修內司窯,以及「比舊窯大不侔矣」的郊壇下窯。這兩個瓷窯就是我們今日所稱的南宋官窯。
考古發掘者在浙江省杭州市發現了郊壇下窯,也在鳳凰山附近發現老虎洞窯。通過對兩個窯口出土標本的檢視,一個應該是文獻記載中的郊壇下官窯,另一個則可能是修內司官窯。兩個窯口的開窯時間不盡相同,但燒瓷時間彼此互有重疊。本院收藏的清宮傳世器中,的確有些作品如實地反映出兩個官窯的產品類型,但是卻也存在一些到目前為止沒有辦法比定,品質相對顯得更為精緻的實物,顯示出另有未知的南宋官窯存在的可能性。
[hr]
[h2]青瓷碎器[/h2]
瓷器釉表因膨脹係數的關係而產生的裂紋,稱為開片,具有開片特徵的作品就是文獻中提到的碎器。而施罩青釉後,理所當然可以稱為青瓷碎器。開片紋路自然天成,但透過染色,可以加深它的紋理。
明朝文獻記載章姓兄弟在處州燒陶,兄所陶者稱為哥窯,產品具有開片紋路。開片後來也成為明清鑑賞家觀察的對象,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牋》中將開片紋理歸納成「冰裂鱔血」、「梅花片墨紋」和「細碎紋」三種。清朝乾隆皇帝則以漢字諧音,將哥窯瓷器所見「裂」紋和「烈」字相提並論,下筆歌詠「恰如烈士善循名」,開片竟然也成為烈士的隱喻。
「哥窯」究竟是來自一個產地,還是數個窯址?文獻中曾出現處州(浙江省龍泉縣)和杭州鳳凰山(浙江省杭州市)兩個地點,考古發掘也證實浙江省龍泉縣大窯和小梅窯都燒造有開片青瓷;而老虎洞窯元代地層出土的官窯類型青瓷,因和清宮傳世哥窯器相近,遂有老虎洞窯即為哥窯產地的說法。
[hr]
[h2]瓷器鑑賞 : 青瓷鑑賞與研究[/h2]
瓷器鑑賞可以從器形和釉色兩個面向著眼,一種器形從出現到轉變,牽涉到時代風尚的嬗變。同樣地,釉色也反映出官方或一般市場的品味。
青瓷燒成於東漢時期,在此之前,因窯中自然落灰形成如同披覆著青釉般質感的作品,稱為「灰釉陶」或「原始青瓷」。至八、九世紀,青瓷已成為重要的鑑賞品類,陸羽《茶經》的「類玉」,詩人陸龜蒙筆下的「千峰翠色」,均是歌詠青瓷的比喻。此一展覽展出的12至14世紀青瓷,無論是汝窯的天青釉、南宋官窯的冰裂紋、龍泉窯的梅子青和哥窯的開片紋理,因產地、燒製時間的不同,而表現出個別的差異。
同樣地,透過窯址採集到的標本,亦得以揭開包裹在瓷釉底下的秘密。無論薄胎厚釉、厚胎薄釉,乃至足端齊整和不經修飾的相異作工,正是鑑賞過程中值得記憶、參考的重要依據。本展覽承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及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共襄盛舉,提供標本參與展出,謹此誌謝。(2016-01-24 22:41) |
|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 561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