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21600504.html[/center]
[center][h1]藝術外一章-讓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h1][/center]
2011-12-16 01:23 中國時報 【朱宗慶】
文化,是生活的積累,是創意的泉源。藝術,來自於生活,是文化的結晶,能夠穿越語言、種族隔閡,讓觀者因而感動、振奮或得到慰藉,儘管每位藝術家使用的載體、表達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樣,引發的心靈觸動並無二致。
而藝術工作者對整個大環境的細膩觀察與用心體會,可能是改變社會氛圍的一股力量或在適當時機藉由作品提出辯證和反思,甚至是啟動社會微革命的濫觴。放眼世界,所有與歷史人文、教育環境等相關的重要議題討論或行動,皆可見到藝術家努力的身影。
因此,「藝術」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它能帶動整個國家、人民在文化涵養上的沉澱與昇華,也為人們開啟一扇扇創新思考之窗,帶來正面鼓舞和激勵,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能有更多感情、厚道與溫暖,讓不同文化間能有更多交流與包容。而這也凸顯了藝術教育在整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
一個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文化藝術是源頭、創意是中游、產業是尾端,每個階段都有其重要功能和目的。其中,「源頭」也就是文化藝術的深耕,最為重要。如果過度傾向「市場端」的產值,將會造成失衡的情形。尤其是不同藝術表現的跨領域整合工作,它必須在進行文化創意產值化之前,就能受到有計畫地投資與整合。
因此,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組成,來自於大量的藝術創作人才及作品,沒有成熟的內容和創意,便難以吸引國際注目與資金投入。而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正是這一切發展的根基,應可從專業人才、全民美學、整合性人才等三大面向著手。
未來,藝術的創新將不再只侷限在創作本身,而會將觸角延伸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跨國、跨域、跨界、融入及運用科技素材和媒介、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疆界,將成為各國發展軟實力的重要元素。
如何從傳統文化中萃取菁華,以併用左右腦來激盪各種創新,是走在趨勢前端的必備能力。因此,在專業基礎之外,還應具備人文涵養、轉化能力等功夫底子。國際視野的培養,將有助於學生們未來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步。
專業藝術人才的培育,立基在藝術教育的普及之上,歐美先進國家的例子即是如此。對於藝術,各藝術文化蓬勃發展的國家普遍都是抱以開拓、維護和資助的態度,才能有今天的成果,值得借鏡。
創造需求必須從全民美學培養做起,全民美學培養則必須從小開始。在一般學校教育體制內,就應該帶入融合人文、美感、鼓勵創意及感官體驗等藝術相關學習,培養懂得欣賞、願意親近藝術之觀賞人口。不僅僅是觀眾的培養,產官學研各界對於文化藝術的瞭解、尊重與投資,都是重要的推進力。
另外,藝文界、企業界、產業界的溝通語彙不盡相同。必須培養不同語彙都能理解,能在文創產業鏈間作良好溝通協調的藝術行政管理專業人才,來擔任整合文化藝術能量的重要角色,使其具備跟觀眾溝通的能力,讓觀眾能透過他們的說明和帶領,接觸、感受及喜愛文化藝術。
推動文化事務和藝術教育,都必須深耕,才能自然而然成為文化底蘊的一部分。在文化已成為全球顯學的趨勢下,文創產業帶動了第四波的經濟願景;而實踐願景的策略,扎根於人才培育的藝藝術外一章-讓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2011-12-16 01:23 中國時報 【朱宗慶】
文化,是生活的積累,是創意的泉源。藝術,來自於生活,是文化的結晶,能夠穿越語言、種族隔閡,讓觀者因而感動、振奮或得到慰藉,儘管每位藝術家使用的載體、表達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樣,引發的心靈觸動並無二致。
而藝術工作者對整個大環境的細膩觀察與用心體會,可能是改變社會氛圍的一股力量或在適當時機藉由作品提出辯證和反思,甚至是啟動社會微革命的濫觴。放眼世界,所有與歷史人文、教育環境等相關的重要議題討論或行動,皆可見到藝術家努力的身影。
因此,「藝術」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它能帶動整個國家、人民在文化涵養上的沉澱與昇華,也為人們開啟一扇扇創新思考之窗,帶來正面鼓舞和激勵,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能有更多感情、厚道與溫暖,讓不同文化間能有更多交流與包容。而這也凸顯了藝術教育在整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
一個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文化藝術是源頭、創意是中游、產業是尾端,每個階段都有其重要功能和目的。其中,「源頭」也就是文化藝術的深耕,最為重要。如果過度傾向「市場端」的產值,將會造成失衡的情形。尤其是不同藝術表現的跨領域整合工作,它必須在進行文化創意產值化之前,就能受到有計畫地投資與整合。
因此,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組成,來自於大量的藝術創作人才及作品,沒有成熟的內容和創意,便難以吸引國際注目與資金投入。而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正是這一切發展的根基,應可從專業人才、全民美學、整合性人才等三大面向著手。
未來,藝術的創新將不再只侷限在創作本身,而會將觸角延伸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跨國、跨域、跨界、融入及運用科技素材和媒介、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疆界,將成為各國發展軟實力的重要元素。
如何從傳統文化中萃取菁華,以併用左右腦來激盪各種創新,是走在趨勢前端的必備能力。因此,在專業基礎之外,還應具備人文涵養、轉化能力等功夫底子。國際視野的培養,將有助於學生們未來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步。
專業藝術人才的培育,立基在藝術教育的普及之上,歐美先進國家的例子即是如此。對於藝術,各藝術文化蓬勃發展的國家普遍都是抱以開拓、維護和資助的態度,才能有今天的成果,值得借鏡。
創造需求必須從全民美學培養做起,全民美學培養則必須從小開始。在一般學校教育體制內,就應該帶入融合人文、美感、鼓勵創意及感官體驗等藝術相關學習,培養懂得欣賞、願意親近藝術之觀賞人口。不僅僅是觀眾的培養,產官學研各界對於文化藝術的瞭解、尊重與投資,都是重要的推進力。
另外,藝文界、企業界、產業界的溝通語彙不盡相同。必須培養不同語彙都能理解,能在文創產業鏈間作良好溝通協調的藝術行政管理專業人才,來擔任整合文化藝術能量的重要角色,使其具備跟觀眾溝通的能力,讓觀眾能透過他們的說明和帶領,接觸、感受及喜愛文化藝術。
推動文化事務和藝術教育,都必須深耕,才能自然而然成為文化底蘊的一部分。在文化已成為全球顯學的趨勢下,文創產業帶動了第四波的經濟願景;而實踐願景的策略,扎根於人才培育的藝術教育工作是奠基,同時建立人們創造和使用文化產品的認知與習慣,以共同形成一種正面向上的力量,為生活創造價值。
人才是台灣的優勢,唯有不斷培育累積,展開世代交替的傳承之路,才能奠定未來發展的根基。簡言之,培養人才、提高人才競爭力、留住人才,甚至吸引國外人才,都是邁向創意美感之島所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術教育工作是奠基,同時建立人們創造和使用文化產品的認知與習慣,以共同形成一種正面向上的力量,為生活創造價值。
人才是台灣的優勢,唯有不斷培育累積,展開世代交替的傳承之路,才能奠定未來發展的根基。簡言之,培養人才、提高人才競爭力、留住人才,甚至吸引國外人才,都是邁向創意美感之島所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2011-12-21 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