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P5/112260.aspx[/center]

[center][h1]非池中直擊數位時代的心動時刻 台北當代藝術館特展心動EMU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913 18:42:13)帝圖科技文化歷年來透過資訊流通、交易平台建立,構築完整的藝術環境,提供使用者獲得藝文資訊的捷徑,提升美學涵養,進而喜歡、擁有藝術,達到藝術普及、美好生活的理念。目前旗下經營「非池中藝術網」、「飛馳中藝術拍賣網」、「24小時線上藝術博覽會」三大網站。

台灣最大的專業藝文網站「非池中藝術網」,全方位募集「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美學領域的優質店家,創造最新鮮的生活話題,與網友一起體驗樂活人生。非池中團隊透過即時影音報導,為大眾呈現最新潮的藝文大小事!藝術圈自1980年代開始興起數位科技創作風潮,運用錄像、燈光、聲音、電腦軟體與網路…等新興媒材,為藝術創作開啟更多可能性,非池中直擊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年度大展《心動EMU》,和藝術家與大眾一起投身這股數位潮流。

《心動EMU以「數位時代底下之藝術詮釋」為主題,不只有專擅數位媒材創作的藝術家參展,也邀請到應用非數位媒材創作來映現科技概念的兩類藝術家,在展場內互動對話,呈現台灣近十年之藝術發展與脈絡。本展於9月8日至11月11日期間登場,帶領民眾徜徉新媒體藝術之國度!

【心動EMU-探索數位時代藝術百態】台北當代藝術館影音報導: http://artemperor.tw/tidbits/607

非池中藝術網: http://artemperor.tw/
池中藝週報: http://artreport.artemperor.tw/
非池中藝術網「ArtFree」專區: http://member.artemperor.tw/artfree
飛馳中藝術拍賣網: http://auction.artemperor.tw/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粉絲專頁,藝文資訊不斷線: http://www.facebook.com/artemperor2009

訊息來源:帝圖科技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12260(2012-09-16 22:34)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351074.shtml[/center]


[center][h1]心動EMU特展 再現數位藝術 [/h1][/center]


【中央社╱台北9日電】 2012.09.09 12:35 pm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登場的年度特展「心動EMU」,以台灣近10年的數位藝術發展為脈絡,再現數位環境。

藝術圈自1980年代興起數位科技創作風潮,運用錄像、燈光、聲音、電腦軟體與網路等新興媒材,為藝術創作開啟更多可能性。

台北當代藝術館即日起至11月11日展出的「心動EMU」特展,不只有擅長數位媒材創作的藝術家參展,也邀請到應用非數位媒材創作的藝術家,讓2種類型的藝術家在展場內互動對話,呈現台灣近10年的藝術發展與脈絡。

「心動EMU」特展由策展人黃建宏與張晴文共同策劃,邀集28名台灣當代藝術家參展,在展場規劃上,刻意將台北當代藝術館古蹟空間打造成充滿無限想像的航道,以數位和非數位的作品穿插呈現,讓參觀民眾體驗兩造之間的對應關係。

這次參展的多名年輕藝術家,除了深受數位時代影響,也不約而同藉由作品反映對當下時事的關注,並探討社會公眾議題。

包括陳敬元的「牛」,是他對於喧騰一時的美牛進口事件看法;廖建忠則以裝置作品「怪手」,傳達對都市開發的不解、恐懼與悲觀;吳其育也透過錄像創作「一號與狗」,暗喻目前社會上對於核能議題激辯失焦的短路狀態。


【2012/09/09 中央社】@ http://udn.com/(2012-09-16 22:33)

[center]http://n.yam.com/lihpao/society/20120911/20120911798758.html[/center]


[center][h1]心動EMU 數位時代釋新藝立報/本報訊-2012年09月11日 下午19:03 [/h1][/center]


arrow-left 1/1 arrow_right 點選放大
【本報訊】藝術圈自1980年代開始興起數位科技創作風潮,運用錄像、燈光、聲音、電腦軟體與網路等新興媒材,為藝術創作開啟更多可能性,「心動EMU」就以「數位時代底下之藝術詮釋」為主題,不只有專擅數位媒材創作的藝術家參展,也邀請到應用非數位媒材創作來映現科技概念的兩類藝術家,在展場內互動對話。

策展人黃建宏與張晴文,邀集25組台灣當代藝術家參展,展場刻意將當代館古蹟空間打造成充滿無限想像之看不見的航道,並以數位與非數位作品穿插呈現。作品包括王俊傑紀念過世友人創作的〈大衛計劃第三部:大衛天堂〉、袁廣鳴顛覆影像觀看之理所當然的〈微小的小木馬〉、曾御欽抒發個人情感的〈顫動之牆〉、還有林冠名以父親為主題拍攝的〈夢〉等;裝置作品有王福瑞的聲音裝置〈雜音空態〉、姚仲涵的燈光裝置〈小心跳〉以及吳季璁的〈水晶城市002──漂浮〉等。還有王璽安的〈有光的藍色格子風景〉畫作,就以非科技媒材呈現數位概念。

此次參展的多位年輕藝術家,除了深受數位時代影響,也不約而同藉由作品反映對當下時事的關注,並探討社會公眾議題。陳敬元的〈牛〉是他對於喧騰一時「美牛進口」事件的看法;廖建忠則以裝置作品〈怪手〉傳達自己對都市開發的不解、恐懼與悲觀;吳其育也透過錄像創作〈一號與狗〉,暗喻目前社會上對於核能議題激辯失焦的短路狀態;周代焌的〈全球寂靜〉系列畫作,除了呈現921地震後,台灣變得脆弱的地形地貌,也將媒體報導下的災難事實真偽,當做觀察的視點;到底人們聽了、看了多少加工過的新聞全都不得而知。

時間:即日起至11/11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長安西路39號)

洽詢電話:02-2552-3721(2012-09-16 22:33)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911/7814042.html[/center]


[center][h1]中國﹒新疆首屆當代藝術雙年展:與當代藝術的對話[/h1][/center]

亞心網訊(記者 張迎春)那些誇張、變形的造型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什么為什么看不太懂……連日來,正在新疆藝術中心展出的“中國﹒新疆─首屆當代藝術雙年展”,讓不少參觀之後的觀眾感到新奇、困惑,甚至不太理解。

  在記者看來,這種不理解首先緣于新疆觀眾對當代藝術概念的空白、陌生。當代藝術產生于國外,中國人與外國人審美觀的差異,使很多新疆觀眾看不太懂、不太理解,這並不奇怪。但隨著采訪的一步步深入,記者慢慢試著用另一種視角去感受它時,第一次發現,當代藝術還有那么大的思想魅力。
中國﹒新疆-首屆當代藝術雙年展展廳里,觀眾正在拍攝藝術作品。 實習記者 高原玲子 攝
  100多件作品懸挂或擺放在大廳里,有劉小東、方力鈞、陳丹青等世界一流水平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有新疆知名畫家的作品。每一件作品,似乎並不孤獨,與周圍的作品、觀眾互望、呼應,正在輕輕律動、訴說。

  走進大廳,迎面是一對銀色的鐵制人物雕塑。一個緊握雙拳,一個雙臂環抱,滿臉笑容,讓人看了,不由自主也想笑。這對作品出自當代藝術家岳敏君之手。

  先不說岳敏君,到大廳一側來看看。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滾動播放一個資料片斷。畫面上,世界最經典的一個個歷史故事、一件件雕塑作品,如流水般一閃而過。有意思的是,雕塑的主人公不是經典人物,卻都是岳敏君。他在激奮、沉思、孤行……看這個資料片斷,記者開始明白了,岳敏君的作品其實就是自我肖像。那鐵制人物雕塑幽默的表情,開懷的大笑,是岳敏君面對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時,他的復雜心態,他的艱難心路,他是多么需要一種樂觀而又向上的心態,又多么需要用藝術來慰藉自己的心靈。

  大廳中央,懸挂著一衹造型巨大的骨盆〈上去是個人體的骨盆,又似蝴蝶。骨盆還能當藝術品記者感到納悶,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張子康。張子康笑著說,這是中央美術學院當代藝術家隋建國的作品,它的關鍵點是把身體局部的骨骼變成一種特有美感的形式,給人一種心理和視覺上的沖擊。

  要不是張子康解釋,記者還真理解不了展出的很多作品在表達什么。也許,這正是當代藝術的魅力所在,它並不是給人一種直觀的美,而是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將不同的材料和手段結合,表達著一種美,一種心理,一種社會現象。作品造型誇張、奇特甚至怪異,但思想內涵卻很深刻。

  一個叫《罌粟系列》的裝置作品,層層疊疊的樹脂人物模型,奇特絢麗的激光效果,讓人感覺像個電子玩具。但是,再仔細看,它卻在向人們表訴著現代社會的去向和對後工業時代的感受,是作者許仲敏正在警示人們,要尊重生命輪回的自然規律,坦然對待生命和死亡。

  大廳一角,地面上撒了很多煤渣,好像形成一條蜿蜒曲折的路,向前延伸。如果哪位觀眾隨意走進那些煤渣中間,就好像走進了歷史長河,感悟歷史的點滴,或進行無限遐想。這奇妙的作品構思,可以讓每一位觀眾身臨其境,與作者交談、與歷史交談、與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心態交談。明明是一大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煤渣,看上去隨意一划拉,便變成了名叫《那邊》的裝置作品,記者連連感慨:真有趣兒。

  還有3根長短不同的木棍,倚在牆上。牆上是用過的老虎鉗子,地上是絲絲縷縷的樹皮屑,組成了楊心廣《3根木頭》的雕塑作品。邱志杰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竹,好一個巨大的涼席,又像是瀑布,造型簡單,卻向人們展示著有關痕跡的邏輯關係,講述著內與外、虛與實、新與舊的故事,包含著深刻的哲學邏輯。

  相比之下,陳丹青的布面油畫《維納斯協奏曲》,讓人能看懂點。那是一幅關於維納斯藝術的連環畫,泛黃的色彩、精細的線條和臨摹各種經典的手法,讓人看一眼,感覺好像是對原版油畫作品的縮印。

  其實不然。陳丹青是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家和文藝評論家。他喜歡將藝術的視角和歷史結合起來,畫“歷史畫”,喜歡從歷史角度,來思考和理解當代藝術。從這個角度,再望過去,記者很快便感到這幅作品是陳丹青在歷史畫中,尋找著當代的藝術語言,思考著當代美術的意義。

  還有很多作品,在個性化的造型中,透著一種深刻的思想隱喻,一撥撥的觀眾,緩緩走上前駐足、欣賞。記者采訪了好幾個觀眾,問他們看了作品,有何感受,他們都笑著搖搖頭,不好意思地說,看不太懂。又問新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祕書長鄶振明如何感受他也笑了笑說:“各有各的審美觀,不好說,但還是可以從中吸收到一些先進理念的。”

  當代藝術傳遞著世界先進的藝術理念,新疆觀眾審美視角和判斷的拓寬,也需要一個過程。徜徉在思想超前的當代藝術作品中,當記者和鄶振明一樣,試著用一種新的視角,欣賞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然後再去欣賞新疆知名畫家們的作品時,突然間,記者感覺自己的眼睛,不像過去一樣,衹欣賞各種新疆民族風情畫畫得美不美、像不像,而是開始在畫面中,尋找更多的思想隱喻、更深的內涵表達。不知這樣的思考方式是否對,但記者想,面對當代藝術,這些新疆知名畫家一定比別人想得更多、更遠,一定將有更大的藝術創新。

  每一件作品,猶如一個獨立的人,用個我的造型,向周圍其他作品和觀眾,傳遞著一種種不同的思想。“中國﹒新疆─首屆當代藝術雙年展”,向新疆觀眾展示著當代藝術的個我魅力,也將新疆美術帶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詳全文 中國﹒新疆首屆當代藝術雙年展:與當代藝術的對話-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911/7814042.html(2012-09-12 17:55)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7/today-south1-2.htm?Slots=TPhoto[/center]

[center][h1]保留颱風記憶 地景藝術重生 [/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圖][/center]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天秤颱風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災情。藝術家顏名宏率在地志工在台東美術館草坪創作的地景藝術在即將開幕之際全倒。經過「重建」,昨天開幕的復原作品,刻意保留了颱風記憶,讓民眾見證災害摧殘不掉的生命力。

東美館策劃可以觸摸,可以穿越,甚至騎腳踏車進入的地景藝術。在戶外草坪以竹子搭建面積數百坪的大型迷宮,像人腦般的螺旋狀作品,還有漂流木圓切拼湊的八面迷宮,入內可聞到濃濃的木材香氣。

展覽名稱叫做「2012太平洋陸上行舟地景誌—島嶼邊緣的地景記憶」,由來自台中教育大學的知名地景藝術家顏名宏結合台東在地藝術創作者、建築學者和社區文化工作者共同創作,以藝術呈現台東特有的地貌、環境及生態,並試圖透過與觀眾零距離的作品進行記憶互動。

人腦迷宮歷經三週的搭建完成,隨著晨、昏、夜,在自然光線與週遭民宅燈火的襯托下,變幻出不同色彩,原預計八月卅一日開幕,但天秤颱風卻搶著插一腳,一夜狂吹,就讓整件作品全倒。

顏名宏為尊重天秤的「創意」,復原作品保留了颱風元素,捨棄了被吹壞的透明帆布,成了天幕迷宮,但在作品前豎立原作原貌的圖片對照。

顏名宏與副縣長張基義等人各自將冒出小苗的椰子殼鑲進地景藝術裡,他說,颱風是創作台東地景的元素之一,雖然有災難,但也帶來生命力,在展覽期間,他也歡迎民眾隨時帶來種子放進地景作品,共同寫下生命記憶。(2012-09-12 17:42)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355323.shtml[/center]


[center][h1]北區國稅局辦公廳公共藝術獲肯定[/h1][/center]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即時報導】


2012.09.11 12:40 pm










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合署辦公廳舍新建工程公共藝術獲得肯定。文化部公布第三屆公共藝術獎入圍名單,其中北區國稅局在130件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最佳環境融合獎,作品為內部空間的「旋貝的呼吸」及外部空間的「風之序曲系列III」。

該局說明,該公共藝術於97年11月設置完成,內部作品「旋貝的呼吸」,設置於與民眾接觸最頻繁之1樓服務大廳挑高空間,包括二樓迴廊U字型圍欄,使用強韌的「楮纖維」為材質,形塑出柔美的立體結構;延伸古代「貝」與錢幣之連結,以「旋貝」造型呼應基地背景,透過本藝術裝置,昇華「金錢與稅務」為「繁榮與豐富」,猶如海納百川匯集一切、合理無私的重分配和運用,傳達政府機關民胞物與之宏願,實現親民愛民之理念。

外部作品「風之序曲系列III」,設置於桃園市三元街,東北側緊鄰桃林鐵路之場域,作品外觀現代、造型簡潔,完全融入建築物主體及戶外庭園的景觀規劃,藉由金屬材質比重的不同及軸承的旋轉,在自然環境中,隨著風向及風速產生緩急度不同的轉動,為觀者預言風的方向,來往洽公或經過三元街的行人、車輛,都可以清晰的欣賞作品優雅搖曳的丰姿,為當地顯著的地標,同時也傳達了現代感、科技與國稅局行政高效率之形象。






【2012/09/1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北區國稅局辦公廳公共藝術獲肯定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6FGAywI4">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355323.shtml#ixzz26FGAywI4
Power By udn.com(2012-09-12 17:13)

[center]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76254[/center]

[center][h1]藝術下鄉 文化行動列車今大會師 [/h1][/center]

時間:2012/9/7 17:56
撰稿‧編輯:江昭倫    新聞引據: 採訪


[center][圖][/center]


文化部4輛文化行動列車7日首度在苗栗大會師,文化部長龍應台(前右6)親自下鄉,出席這場盛會。  為貫徹文化部長龍應台「泥土化」的施政理念,照顧偏鄉民眾的公民文化權,文化部今天(7日)選擇在苗栗舉辦「文化行動列車」大會師活動,將台灣文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等藝文資源化為靈巧的「文化行動列車」,這些列車將開往全台鄉村散播藝術種子,讓文化向下扎根。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她從小在漁村、農村長大,18歲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進博物館參觀過,上了台北之後,她才發現城鄉差距如此之大。她指出,雖然事隔多年,現在的地方文化建設已經有明顯進步,但城鄉落差依舊存在,國家有義務盡力彌補。

  龍應台說,這次文化部結合地方文化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新竹美學館、台灣文學館、台灣豫劇團等國家級藝文資源,打造5部文化行動列車,就是希望透過行動列車將文化資源送到全台每個鄉村,讓偏鄉孩子們也可以享有同樣豐富的文化資源。

  龍應台並以自己為例,認為只要撒下藝術種子,就有機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發芽茁壯。龍應台說:『(原音)我自己的文學啟蒙,我在苗栗苑裡初中二年級時候,苑裡初中一個老師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學生,她大概2、30歲吧,送給我2本原文書 「傲慢與偏見」,還有一本是「小婦人」,就變成我的文學啟蒙,所以我覺得啟蒙很重要,我們希望行動列車它說不定種子就發芽了,我們該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由於龍應台在國小六年級轉學到苗栗苑裡國小就讀,一直唸到苑裡初中二年級,對龍應台來說,苗栗等於是她的「原鄉」。她笑說自己在苗栗讀書的日子,發現到同學們打赤腳上課、翹課很平常,「身心」從此獲得大解放。

  這趟苗栗行,龍應台也意外遇見國小和初中同班同學、苑裡鎮客庄國小校長林炎彬。林炎彬透露,龍應台小時候因為說得一口好國語,每次遇到國慶日或光復節等重要日子,她都會被指定站在司令台上宣讀先總統蔣公的訓詞,老早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2012-09-12 17:06)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P1/112081.aspx[/center]

[center][h1]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政治大學、陽明大學三校聯合宣傳藝術探索系列活動開跑[/h1] [/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911 17:59:05) 想實際走趟全台最美的藝術校園,來場豐富的藝術饗宴嗎?一趟深度的北藝大之旅即將展開!

藝術探索系列活動旨在推廣全國公私立高中職輔導教師、升學輔導教師、藝才班教師及有興趣之教師透過學校介紹、工作坊及校園參觀方式,讓高中老師瞭解大學辦學特色、升學方式及學系教學概況。

今年特別結合與本校學術合作之「政治大學」及「陽明大學」聯合宣導,除學校介紹外,另以「工作坊」形式呈現,由政治大學李宗芹老師、陽明大學施怡芬老師,以及該校舞蹈研究所王雲幼老師進行「身體與藝術」工作坊,帶領您由身心學、舞蹈解剖學認識身體與藝術之鏈結,感受舞蹈身心學技巧。同時,更結合物理治療及舞蹈治療,發現身體或心靈的奧秘,展開一段探索自我的旅程。

爾後,帶領您穿梭於該校藝術與科技中心,並於該校音樂廳享受藝術饗宴,由音樂學系管風琴及舞蹈學系焦點舞團表演,為當日參訪北藝大留下最完美的回憶。

活動名稱:藝術探索系列活動-身體與藝術工作坊
活動時間:9月28日(五)10:00~16:35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1年9月18日(星期二)止
報名及活動網址: http://academic.tnua.edu.tw/admission/Introduction/play_art.html
洽詢電話:(02)2896-1000#1252

訊息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09-12 16:57)

ht[center]tp://udn.com/NEWS/READING/REA8/7347849.shtml[/center]


[center][h1]日本藝術祭 農村當舞台[/h1][/center]






【聯合晚報╱文/丘如華】


2012.09.07 04:20 pm


[center][圖][/center]
[center]策劃者北川富朗的背後為藝術祭的作品影像。
丘如華/提供 [/center]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日本重量級藝術活動,也是世界級藝術展覽。北川富朗(Fram Katagawa)策畫的兩個展覽,吸引全球藝術家參與,以日本鄉村公共領域為舞台,展開歷史、文化與環境共生的藝術。筆者與北川富朗多次會面交換心得,也將藝術祭案例在不同場合引介給國內民眾、各級政府人員及從事農村再生的第一線工作人員。
當台灣各地方積極進行祭典藝術活動,日本北川富朗規畫以地方特色出發的藝術展值得台灣學習與思考。

1982年北川富朗在東京設立藝廊公司Art Front Gallery,這是以東京藝術大學學生為主的團體,1988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策劃「Apartheid Non!國際美術展」,於日本194個地方巡迴展出,實現他草根且重視社會性的藝術理念;大部分藝術品完整保留在立川,1997年以立川市社區民眾與家庭主婦們組成「立川俱樂部」(Faret Club),他們接續進行環境清潔與藝術作品導覽、分享座談等活動。


[center][圖][/center]
[center]「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作品之一。
楊偉林/攝影[/center]

立川公共藝術計畫所累積的藝術資源與實踐精神,在往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有了繼續發展的機會,北川富朗一步步得以具體實現將「藝術與社會結合」的理想,1996年到1997年間他回到故鄉新潟縣開始進行大地藝術祭籌劃,參與地方整備工作。
我們台灣與越後妻有及瀨戶內海地區同樣擁有著山、林、河、海等大地景致,也同樣面臨著人口結構轉變與農村再生課題,從北川富朗的藝術實踐經驗,頗值得參考。

北川將藝術品結合在都市機能的公共設施之中,舉凡排氣口、街燈、消防栓、車擋、街道家具…,都被藝術家改造成為人性化而且能夠公共使用的藝術品,並且更積極地將被認為是「Dead Space」的都市邊緣角落,透過作品設置成為都市人駐足的角落。

(本文作者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理事長,資料整理/上下游新聞市集)



全文網址: 日本藝術祭 農村當舞台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ixzz26FBk3LCD">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347849.shtml#ixzz26FBk3LCD
Power By udn.com(2012-09-12 16:56)

[center]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87&f_SUB_ID=327&f_ART_ID=411587[/center]

[center][h1]談藝術、說哲學 台北書院開課![/h1][/center]


2012/09/09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中山堂台北書院近期將推出一系列豐富精采的課程、講座,包括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倪再沁主講中國水墨,國家文藝獎得主杜忠誥講述人生哲學。另外還有6場「台灣環境教育講座」。

9月23日起開課的「華夏意匠-中國美術的時代風貌」,由倪再沁主講,他在九○年代的藝評引起文化界深刻討論,對中國水墨的美學特質有獨特見解。

11月25日起開課的「經典與當代生命—提供『開心鑰』的12堂課」,由國家文藝獎得主、中華書道學會創會理事長杜忠誥主講,講述有關人生哲學的12堂課。

他將每堂課當作既是解開心鎖的鑰匙,更像是「開心方」的藥材。杜忠誥由「不明本心,學法無益」為開端,鼓勵眾生「找回自家的真正主人」,進而涵養美感心靈,讓性靈、才華同步前進。

專題講座方面,曾任史博館館長及台藝大校長的黃光男,9月15日下午2至4時將以「台灣美術與社會發展」為題開講。10月27日將由長居台東池上,關心文化重建與生命修行的薛仁明,演講「文化基因與生命安頓」。

此外,由台師大等團體合作舉辦6場「台灣環境教育講座」。首場講座9月14日下午2時登場,由藝術家吳炫三以「環境、生活與藝術」為題演講。10月5日下午2時由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季安昇,針對丹麥環境教育議題,演講「從小美人魚雕像談丹麥公共藝術保存」。

另外,10月及11月還將安排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北市文獻會副主委莊永明、文學家黃春明等,陸續針對「環保中的文化觀」、「尋找老台灣」、「談兒童環保教育」等議題進行演講。

台北書院課程、講座相關資訊可查詢http://tplecturehall.wordpress.com或電洽23112348。


全文網址: 談藝術、說哲學 台北書院開課! - 訊息布告欄 - 青春生活 - udn校園博覽會 #ixzz26F8HEboh">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1587#ixzz26F8HEboh
Power By udn.com(2012-09-12 16:47)

[center]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1861[/center]


[center][h1]子三人 同一藝術系玩創作[/h1][/center]

2012/09/11
【聯合報╱記者陳文星/大村報導】

[center][圖][/center]

[center]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講師顧琪君(中),兒女康浩、康葳都就讀大葉造藝系,3人一起創作學習。 記者陳文星/攝影[/center]


彰化縣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講師顧琪君,鼓勵兒子康浩、女兒康葳投入興趣,兩人選讀大葉造藝系培養濃厚親情與學業,共同興趣成為她們的創作原動力。
顧琪君在大葉任教10多年,她帶領學生組成的設計團隊,花8個月創作12生肖玻璃擺飾作品,賦予傳統工藝新創意,獲得玻璃大廠台明將公司的青睞將產學合作,給師生莫大鼓舞。

大三的康葳說,國小時她常跟隨母親上課,不小心就弄壞母親的創作,母親沒有嚴厲制止,更引導她從玩樂中建立創作興趣。她長大後喜歡和造藝系的大哥哥、大姊姊學習編織、泥塑、裝置等創作;母親要求她做每一件事都要認真專注,與母親亦師亦友的學習過程,鞭策她更加努力。

她說,12生肖設計圖發想、反覆修改花費5個月時間,今年7月才開始製作模型,一點點弧度不流暢就打掉重做。康浩說:「一家人念同一科系,一起創作,是很美好的經驗」,家人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更融洽。

她說,台灣的工藝設計這幾年嶄露頭角,給有心投入的年輕人很大的鼓舞,許多家長應調整「創意、藝術領域養不活自己」的舊思維;她很開心與兒女為共同興趣努力付出。


全文網址: 母子三人 同一藝術系玩創作 - 親子大視窗 - 親子成長 - udn校園博覽會 #ixzz26F7I82bI">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1861#ixzz26F7I82bI
Power By udn.com(2012-09-12 16:40)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908/7800707.html[/center]


[center][h1]「臺中彩墨藝術節」今日正式登場 [/h1][/center]


【記者林駿成/台中報導】第11屆「臺中彩墨藝術節」今(8)日上午正式登場,今年以「面具」為主題,吸引許多愛好藝文朋友前來,現場除了進行「世面文化柱」裝置藝術揭幕,也請來專業模特兒為東海大學等師生創作的面具走秀,宛如一場面具嘉年華,為城市裝點另類臉譜風采。

備受藝文界期待的「臺中彩墨藝術節」上午十時在大墩文化中心大廳正式登場,臺中市政府副市長蔡炳坤、文化局長葉樹姍、議員黃國書、劉士州、洪嘉鴻等人均前來,現場為「世面文化柱」裝置藝術揭幕,也邀請專業模特兒展示東海大學、臺中一中、臺中科技大學及大業大學等師生創作的「面面觀~異國面具動態秀」。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樹姍表示,彩墨藝術節已經是第11屆,每年的彩墨都用不同方式展現,今年則是運用「面具」,說到面具一般人會想到威尼斯,但是我們跟威尼斯不同,我們有來自世界28國124位藝術家的共同參與,並且也將活動帶進社區,讓社區參與臺中的彩墨藝術盛事。

活動即日起至27日將推出一系列動活動,包括異國面具動態秀、面具彩繪DIY,社區彩繪,還有靜態展「2012國際彩墨面具藝術大展」,邀請了世界四大洲28國124位藝術家作品參展,面具創作作品有京劇臉譜、威尼斯風情、日本天狗面具等,展現藝術創作者無限巧思與創意。

「2012國際彩墨面具藝術大展」作品色彩繽紛風格多貌,相互爭奇奪艷,氣勢宛如大型室內面具嘉年華,為臺中市藝文空間揮灑色彩,裝點城市臉譜,形成了另類的國際美展特色。

開幕當天下午在臺中草悟道﹝勤美誠品旁﹞,舉辦「春風滿面 ~面具彩繪DIY」,現場提供多元造型面具與彩繪材料,吸引不少人前來揮毫。

明天上午10點在南屯區楓樹社區進行「妝點門面~社區彩繪」,邀請藝術家、台灣彩染藝術推廣教育協會、校園師生與市民,用彩墨藝術為城市上色,下午3點在楓樹社區舉辦「笑面譜~手工皂DIY」活動,邀請專業手工皂老師現場教學,用「臉譜模型器具」動手做手工皂,歡迎大家前來。

第11屆「臺中彩墨藝術節」相關活動詳情請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網站查詢( http://www.culture.taichung.gov.tw)。(


詳全文 「臺中彩墨藝術節」今日正式登場 -體育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908/7800707.html(2012-09-12 16:29)

[center]http://www.cnyes.com/life/Content/20120909/KFMP4447ODYQM.shtml?c=life[/center]


[center][h1]台中彩墨藝術節面具嘉年華登場[/h1][/center]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中廣新聞網)2012-09-09 08:35



第11屆「台中彩墨藝術節」今天在大墩文化中心登場,今年以「面具」為主題,吸引許多愛好藝文朋友前來,並請來專業模特兒,為東海大學、台中一中、台中科技大學跟大業大學等師生創作的面具走秀,宛如一場面具嘉年華。

(張文祿報導)

「台中彩墨藝術節」從即日起到27號,推出一系列動活動,包括異國面具動態秀、面具彩繪DIY,社區彩繪,還有靜態展「2012國際彩墨面具藝術大展」,邀請世界四大洲28國124位藝術家作品參展,面具創作作品有京劇臉譜、威尼斯風情、日本天狗面具等,展現藝術創作者的巧思與創意。

在草悟道,舉辦「春風滿面,面具彩繪DIY」,現場提供多元造型面具跟彩繪材料,吸引不少民眾揮毫。台中市文化局局長葉樹姍表示,彩墨藝術節已經邁入第11屆,每年的彩墨都用不同方式展現,今年則是運用「面具」,這次有來自世界28國的藝術家共同參與,並且也將活動帶進社區。

另外,九號上午10點在南屯區楓樹社區,也將舉辦「妝點門面,社區彩繪」,邀請藝術家、校園師生與市民,用彩墨藝術為城市上色。(2012-09-12 16:24)

[center]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09060236.aspx[/center]


[center][h1]台中彩墨藝術節 面具嘉年華會[/h1][/center]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台中6日電)第11屆「台中彩墨藝術節」8日登場,今年以「面具」為主題,邀請全球28國124件藝術家作品來台參展。

在氣勢磅礡的舞者表演下,台中市文化局長葉樹姍今天宣布「台中彩墨藝術節」活動8日展開,彩墨藝術節今年以「面具」為主題,安排異國面具動態秀、面具彩繪DIY、社區彩繪及「2012國際彩墨面具藝術大展」等動態及靜態活動。

其中「2012國際彩墨面具藝術大展」,希望能營造大型室內面具的嘉年華會,形成另類國際美展特色。

葉樹姍指出,彩墨藝術節每年都用不同方式展現彩墨特色,今年運用的「面具」,一般人都會先想到威尼斯,但這次台中將國際藝術家的面具作品帶進社區,希望讓藝術更多元化。

8日的開幕式活動,現場邀請專業模特兒為東海大學、台中一中、台中科技大學及大葉大學等師生創作的面具進行動態走秀;當天下午在草悟道還有「面具彩繪DIY」活動,提供多元造型面具與彩繪材料,歡迎民眾一起彩繪面具。1010906(2012-09-12 16:19)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0/112012090700483.html[/center]

[center][h1]彩墨藝術節 有如面具嘉年華[/h1][/center]

2012-09-07 01:18 中國時報 【陳界良/台中報導】
 「台中彩墨藝術節」八日起登場,今年以「面具」為創作主題,共有廿八國、一百廿八名藝術家提供作品參展,有如一場國際面具嘉年華,並將推出面具彩繪DIY與社區彩繪等活動,要讓彩墨藝術走入民眾與社區。

 由台中市文化局舉辦的台中彩墨藝術節,今年邁入第十一屆,文化局昨天在大墩文化中心安排貓女舞蹈表演,文化局長葉樹姍、台中科技大學與大葉大學學生等,也戴上創作面具出場,為彩墨藝術節暖身,並宣告將從八日起到廿七日展開一系列動靜態活動。

 文化局指出,彩墨藝術節八日上午十點在大墩文化中心開幕,當天下午四點在草悟道廣場舉辦「春風滿面-面具彩繪DIY」;九日上午在南屯區楓樹社區進行「妝點門面-社區彩繪」及「笑面譜-手工皂DIY」,邀藝術家與民眾共為社區打造充滿藝術氣息生活空間。(2012-09-12 16:16)

[center]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2032680[/center]

[center][h1]兩岸/漢字藝術節 搭交流平臺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h1][/center]

http://www.cdnews.com.tw 2012-09-08 17:38:02

李漢揚/整理

 正在山東台兒莊古城舉辦的「第三屆兩岸漢字藝術節」,與會者呼籲兩岸同胞、乃至全球華人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實實在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進時代發展元素,並逐步實現漢字藝術的普及。

 新華網八日報導,「兩岸漢字藝術節」為兩岸學者提供了切實交流和深入探討的對話平臺。數百名專家、學者、藝術家通過舉辦書法、篆刻等藝術展覽、專題報告會和學術研討會等活動,進一步追溯漢字發展脈絡,深入探討漢字在當今社會的實際作用。

 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認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漢字國際化的需求和重要性正在不斷地被重新評估。

 當今世界有3000萬外國人在學習漢語,也有很多人在研究中國書法。然而,數位化導致的「提筆忘字」、「頻寫錯別字」、「寫出的漢字不像漢字」,也令人憂心。

 與會專家認為,書法首先是文化的,其次才是藝術的。面對重藝術技巧與“以書言志”的剝離,當代人在學習漢字藝術時,不應僅模仿技巧,更應繼承傳統文化精髓。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說,現在書法家都在勇攀藝術高峰,而如果若干年後書法僅成為文人沙龍的展品或是拍賣行的商品,它就曲高和寡,脫離了大眾。

 有學者指出,隨著文化發展的多元化,漢字藝術的繼承與發展應該呈現出時代發展特徵,結合年輕人的文化來表達。

 臺灣流行音樂作詞人方文山一直致力於「行銷通俗文化和傳播傳統文化」。他在論壇上發言指出,通俗文化沒有門檻,對普通大眾來說是不會抗拒的載體。

 他舉例說,現在日本有些書法比賽以書法為基礎,融合繪畫、設計、舞蹈、戲劇等各種通俗元素,可以說是架構了一部以書法藝術為中心的偶像劇,這種形式能夠取得年輕人的廣泛認同感,從而延續和傳承傳統漢字文化。

 「漢字藝術的傳承,不能忽略通俗文化的力量。」方文山說。

 劉兆玄說,對於中小學生,從小培養他們對中國書法的興趣和基本功,這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都有重要意義。臺灣目前有些學校恢復了書法課,這種做法在大陸也應該得到進一步普及。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使命。然而,兩岸的漢字書寫體系與生活用語仍存在一些差異。為此,兩岸共同建設了動態資料庫——“中華語文知識庫”,並向全球華人免費開放。兩岸合編的《兩岸常用詞典》臺灣版與大陸版也都已正式發表。

 劉兆玄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兩岸對於文化這件攸關民族傳統的大事,在政策上應該朝同一個方向推動和努力。[center][/center](2012-09-12 16:01)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350973.shtml[/center]

[center][h1]粉樂町 打造城市的藝術樂園[/h1][/center]


【聯合晚報╱邱瓊平】


2012.09.09 02:49 pm
[center][圖][/center]


[center]藝術家瑪格妲‧賽耶製作的豬血糕餐車,有濃濃台灣味。
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center]

「藝術應該在生活當中遇見,不用排隊買門票,自然而然就會發生!」富邦藝術基金會舉辦的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最近正在台北東區、松山文創園區與大安56登場,透過國內外藝術家合作,讓藝術品走進街道和巷弄,不像是美術館的展品一樣高不可攀,而是生活中就可隨處可見,且令人親近。
富邦藝術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核心精神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也就是讓藝術走出美術館、畫廊、音樂廳或劇院,和人們輕鬆相遇,包括常態性地策劃「藝術小餐車」、大眾創意講座「富邦講堂」和各相藝術展覽活動,將藝術自然地推廣到社會各角落。

藝術小餐車
從台北東區私有空間出發

富邦藝術基金會總幹事熊傳慧表示,基金會成立初期推出「藝術小餐車」,開放位於台北東區的私有空間,並作為定期展覽場地,共舉辦20次展出,邀請藝術家們透過各式的平面、立體、或影像、或裝置等多種創作方式,吸引民眾參觀,進而提昇美學素養。

2000年開始,「藝術小餐車」從東區往社區移動,化身成「無牆美術館」,還有個可愛的新名字「粉樂町」。熊傳慧說,台北具有複雜且多元、混搭的文化色彩,「粉」是一種流行語,有非常、十分的意思,「樂」代表快樂,「町」發音跟「挺」相同,挾帶著外文化交流的隱意。



全文網址: 粉樂町 打造城市的藝術樂園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ixzz26ExC0U00">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350973.shtml#ixzz26ExC0U00
Power By udn.com(2012-09-12 16:00)

[center]http://n.yam.com/greatnews/arts/20120906/20120906783595.html[/center]

[center][h1]苗栗縣2012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記者會[/h1][/center]

大成報-2012年09月06日 下午17:15



[center][圖][/center]

【記者黃義雄、楊震海/苗栗報導】2012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即將於9月15日至30日正式展開,主辦單位三義鄉公所6日在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召開記者會,由縣府秘書長葉志航、三義鄉長徐文達和立委陳超明等人共同參與啟動儀式,邀請全國遊客造訪三義,親身體驗木雕之美。


開幕式9月15日下午3點舉行,不僅動員各木雕協會參與,更號召全鄉熱鬧踩街展現活力,並邀請卓蘭實中競技龍、人聲樂團-Focal Plus,和三義國中管弦樂團輪番演出,並將施放「點亮三義」燈光煙火秀,為木雕節璀璨地揭開序幕。


6日記者會上,邀請木雕達人徐明秀進行「飛天財神」創作及琵琶樂手高意涵演奏動聽的「十面埋伏」,為即將登場的木雕節暖身。



列為台灣12大重要文化慶典的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來訪,今年三義以全國第一的序位入選國際亮點計畫,因此特以「點亮三義藝起來」為木雕節主題,包含七大主題活動。


苗栗縣政府秘書長葉志航表示,縣長劉政鴻上任以來重視地方特色產業,也很注重三義木雕文化,積極改善三義觀光區的道路交通,並規畫足夠的停車空間,讓所有到三義遊玩的民眾能感受三義友善的觀光環境,並盡情沉浸在三義無處不美的木雕藝術之境。


三義鄉長徐文達表示,整個活動期間除有熱鬧滾滾的周末嘉年華及夜間藝術活力市集,還有專人導覽解說的愛木生活散步團等,讓到三義遊玩的旅客都能享受豐富的年度藝術饗宴;另外喜愛雕刻藝術的遊客更不能錯過於活動期間每周六、日,在雕刻南街、車亭老師傅一條街及木雕館前廣場,由20位木雕師傅蒞臨現場創作PK展現手藝。


這次木雕節系列活動「2012台灣國際木雕競賽」吸引13個國家、66位參賽者、77件作品參賽,9件得獎作品目前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2012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更邀請英國、中國浙江及台灣本地當代木雕作品,展現各國文化底蘊,呈現跨國藝術的完美結合。


活動期間提供免費無隙縫接駁車服務,帶領遊客到三義勝興車站、龍騰斷橋、鯉魚潭水庫等地尋幽訪勝;並有活動紀念品供民眾限量兌換,詳情請上「2012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網站:www.sanyi-woodcarving.com.tw查詢。(2012-09-12 15:56)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P5/111993.aspx[/center]

[center][h1]蘭嶼海洋美展10日在台東鐵道藝術261倉庫展出 歡迎遊客及鄉親欣賞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910 17:39:00)為基於工藝必須不斷創新才能再生的理念,以及文化創意產業需要不同形式的轉化,台東縣政府及蘭嶼鄉公所配合2012南島文化藝術節的舉行,特別自今(10)日起至30日在台東鐵道藝術村261倉庫辦理蘭嶼海洋文化美展,並邀請多元工藝家,包含包括陳建年、林子欽、徐明正等蘭嶼在地和台灣當代參展,歡迎台東鄉親及遊客前往欣賞。

雅美族人居住在被海洋隔絕的島嶼上,生活所需均須自給自足,歷經數百年的錘鍊,族人累積了相當豐富的民俗植物知識,鍛鍊出精湛的手工藝。而富有藝術美感的達悟人,也懂得從自然的觀察中啟發具有生活美學的工藝品,例如傳統建築、造舟、生活器皿和服飾上抽象的藝術線條與幾何圖形的使用表現,便是從動植物、山川等自然生態中刻劃出來的印象,這些紋飾展現出達悟族人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近幾年來,也有不少年輕人嘗試以自然媒材發想創作,將其生活美學結合或運用在現代工藝的創作,為蘭嶼工藝創作增添許多現代美學與色彩。

美展開幕式於今日上午10時在鐵道藝術村261倉庫舉行,計規劃有二區,261倉庫以「傳統工藝區」、「現代工藝區」、「圖畫創作區」、「影像區」四個主題為主軸。「傳統工藝區」定位在輔助參觀者對蘭嶼海洋原住民文化的瞭解;「現代工藝區」以傳統與創新的轉換,透過傳統、過度與現代不同區塊的呈現,試圖激發觀者對本展產生異文化的認識與其中的創意與對話;「圖畫創作區」由多位畫家透過油畫、國畫、詼諧的漫畫及其他的創作方式,來讓參觀者藉由最直接的視覺感官來認識蘭嶼;「影像區」則用紀錄片的方式讓大家來欣賞蘭嶼的勇士們一槳一槳的划著Simangavang橫渡黑潮拜訪台灣的英姿。

另外,275倉庫則展出100年雅美勇士以傳統划船方式,乘著Si Mangavang拜訪號一槳一槳划行七百多公里,橫渡黑潮,通過海象詭譎的鵝鑾鼻海岬,沿著台灣西岸北上帶著祝福拜訪祖先未曾到過的地方,與台灣各族群進行文化交流的故事。

此次透過蘭嶼美展,希冀讓每一個展品成為會說故事的產品,讓達悟的海洋文化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轉成能讓觀賞者摸得到、看得見、聽得到的工藝品,進而讓觀看者更貼近達悟族人與自然合一的樣貌,看見達悟工藝文化與生活型態的對應關係及精湛的工藝。


訊息來源:台東縣政府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11993(2012-09-12 15:55)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10/today-art4.htm?Slots=TPhoto[/center]


[center][h1]林美虹:藝術工作應以平常心持續努力 [/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達姆報導

被德國僑界譽為台灣之光的林美虹,繼去年以二二八舞劇《新娘妝》入圍德國浮士德獎(FAUST PREIS)最佳編舞後,今年再度以《羅密歐與茱莉葉》提名入圍,成就非凡。

林美虹連續2年入圍德國藝術界最重視與競爭激烈的獎項,她非常珍惜也滿心感謝,因為這是台灣在德國舞藝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林美虹謙虛表示,不管再高的榮譽,藝術工作還是該以平常心持續努力最重要。

自2005年起擔任德國達姆國家劇院舞蹈總監以來,林美虹創下該院百年來無人能破的德國最高藝術榮譽浮士德獎入圍紀錄,對於德國不易接受外來移民成就的藝術環境來說,已經奠定她在德國編舞藝壇的專家地位,旅居德國的林美虹卻以自己是台灣人為榮,在國際間從不忘記告訴媒體自己來自台灣。

林美虹透露《羅密歐與茱莉葉》將在明年2月初重新公演,今年該獎項評審團也認為這部作品有著「極度壓縮卻又驚人的爆發力而深撼人心」,佳評如潮。(2012-09-12 15:54)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