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1/112013121000476.html[/center]

[center][h1]兩岸史話-張大千的後半生[/h1][/center]
2013-12-10 01:44
旺報
【文/黃天才】
[img] http://www.chinatimes.com/content-images/1105130308/K02C101X.jpg[/img]


 ▲張大千贈送給盟弟張目寒的新婚賀禮《簪花圖》。(典藏藝術家庭提供)


[圖]

 ▲張大千伉儷1983年出席在台北舉辦的畫展。(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
 ▲《40年回顧展》張大千70歲自畫像。(典藏藝術家庭提供)



 這篇序言不僅是他此次展覽的導覽,更可視為大千本人的藝術成長史,或是他藝術生涯的自傳。

 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美術史專家傅申教授說過:「張大千一生是展覽最多、畫冊最多、畫價最貴的中國畫家。」的確,這話一點也不誇張,要是把大千一生所舉辦過的畫展,不論是別人為他策展,或是他自己辦展,包括各種類別、不同名目、大小規模,以及他三不五時的、沒有名目的所謂「近作展」,林林總總計算在內,總共有多少,誰也算不清,少說也有近千次吧。

 本文僅就他生前故後3個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特殊意義大展中的第一個大展「張大千40年回顧展」,做一簡要介紹。

 簪花圖失而復得

 展覽於1972年在美國舊金山砥昂博物館舉行,策展人為法籍達祥西先生,大千回顧展不容易辦,因他50歲以前住在中國大陸,早年的畫作都留在國內,很難蒐集,大千非常殷切企盼這一次展出。這一年他70歲,去國離鄉已20年,他當初進軍西方藝壇的雄心壯志業已達成,對自己在水墨藝術上的努力與成就應該有比較完整的回顧與檢討。因此,他決定自己全力投入,務求這次大展能夠圓滿成功。

 這次展覽因為大千親自參與,總算在他藝術生涯從30歲到70歲的40年間,每年至少有一代表作參展;所選畫作題材全面,包括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蟲魚等等;在技法上工筆、寫意、以及眼疾之後的潑墨、潑彩都涵蓋其中,希望觀眾得以一窺他畫歷風格的全貌。展出的52幅畫中,除了半數是來自大風堂自己家人所藏外,有許多來自從前沒面世過的私人收藏;有些是從巴黎、倫敦、紐約、波士頓等地的博物館借展的。

 展出第一幅畫作,是1928年大千30歲所作《臨石濤山水》,其實,張大千藝術生涯,從20歲就開始,這幅《臨石濤山水》是當時找到的最早作品。

 這個展覽的另一個最大特色,是張大千為這次畫冊所寫的序言,在序文中,他詳述拜師學藝及自己發奮臨摹古人名蹟的經過,也談到他所結交各有所長的藝壇菁英好友們,更談到他「富可敵國」的古書畫收藏,最後並記述他在大陸遊歷名山大川的經歷與離國以後遊蹤遍及日本、印度、歐西各國、南北美與巴西造園的經過等等,甚至談到眼疾所帶給他藝術上的影響與啟發等。這篇序言不僅是他此次展覽的導覽,更可視為大千本人的藝術成長史,或是他藝術生涯的自傳。這篇親撰的序言,中英文對照刊載於印製精美的畫冊之中,增加了此次回顧展在藝術史上的分量。

 畫展於1972年11月15日至12月17日在舊金山砥昂博物館舉行,美國展覽結束後,再運到香港及台灣展出,是國內外藝壇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

 千辛萬苦,費時兩年才找出52幅畫。在找畫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奇蹟似的故事和巧合,下面謹記錄下我所記得的幾段故事:

 譬如,1936年(張大千時年38歲)所畫的《簪花圖》。是當年大千贈送給盟弟張目寒的新婚賀禮,但張目寒在歷年逃避戰禍中不慎遺失了。他一直不敢告訴大千,偏偏大千指名要展出這件作品。張目寒一時不知所措,焦急不安過了一年多,眼看展期一天天逼近,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一天,有客自香港來找張目寒,攜來一幅大千畫作,因為畫上有張目寒上款,來客希望張目寒能代他檢視此畫是否為大千真蹟。

 去國20年回顧展

 目寒展閱之下,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踏破鐵鞋無覓處的《簪花圖》,竟然奇蹟似的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堅請來客將畫賣還給他,然後興高采烈的親自帶著這幅畫到美國「可以居」去交畫。當年這幅畫上既沒有說明是結婚的賀禮,也沒有新娘的名字,因為當時張目寒在南京,張大千在北平,畫是大千郵寄給張目寒的,張目寒趁此機會,請大千在畫上加一段題識,說明此畫當年是為祝賀目寒小登科而作,並將新娘紫虹的名字題於其上,大千當然照辦了,讓此畫更添一些歷史意義及掌故。

 又如,這次展覽有兩幅張大千的自畫像,一幅作於1929年大千30歲的時候,另一幅作於1968年大千70歲。兩幅自畫像相隔40年,從他30歲到70歲,正好是他40年回顧展的開頭與結尾。聽說這兩幅自畫像曾經一度因故失落,後來很費了一番周折才找了回來。可見一位不世出的藝術大師要為自己苦心孤詣的藝術生涯留下一個紀錄,困難重重,冥冥之中似有神靈呵護。

 此外,另兩個大展分別是1991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沙可樂美術館舉辦的「血戰古人-張大千(60年)回顧展」;以及1998年9月在台北故宮展出海內外105件集大千先生藝術創作之大成的「張大千百年紀念大展」。(待續)(2013-12-12 14:18)

[center]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565930[/center]

[center][h1]年度人物/畫壇重鎮周天黎(香港美術家聯合會整理)[/h1][/center]
「經波峰浪穀,悟天地大道,守人世至情,得應手筆墨,方可成大器。」——周天黎

http://www.cdnews.com.tw 2013-12-10 15:20:22

[圖]

周天黎《丹華》.
 周天黎,當代大畫家,著名人文學者。1956年出生,女,原籍上海。從小在謝之光、唐雲等名師的指導下,藝術基礎堅實,具有優良的造型能力。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留學英國,研究歐洲各畫派的藝術風格和東西方藝術融匯。1986年3月《周天黎畫輯》以中、英、日三國文字出版發行。1988年6月,被陸儼少院長親自聘為浙江畫院首批「特聘畫師」。
  
 周天黎現任香港美術家聯合會名譽主席,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她有很強的學術和思考能力,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中,以藝術為畢生追求,幾百家中外媒體多次介紹過她的藝術成就和美學思想,參加過多次重要藝術展覽,許多作品被重金收藏。她的作品融中國傳統繪畫和西方的表現主義藝術於一體,在繽紛繁雜的大千世界捕捉詩意,精於色,融於墨,畫境獨道,神韻獨一。並以筆墨凝煉蒼勁、大氣沉雄著稱。且構思奇崛、立意新穎,有的含蓄雍容,柔中見剛;有的高山崩石、半空殺紙,尺幅之中澎湃著「丹青蒼龍舞,翰墨虎豹吟」的凜然之氣,閃爍著靈性之光的審美旋律。其1986年創作的國畫《生》,評論認為在藝術和思想上所達到的造詣高度,已成為20世紀花鳥畫的經典之作。已出版的作品和文集有《周天黎早期素描作品》、《走近周天黎》畫集、《周天黎的藝術世界》、《周天黎作品•典藏》、《周天黎的精神追問》、《為思而在——中國畫魂周天黎》等。
  
 2009年7月,周天黎出任臺灣重要學術機構臺灣綜合研究院「高級文化顧問」之職。其提出的「『雙贏為要、多元共存』,以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振興中華文化藝術」的建設性意見,受到海內外華人社會和很多政治家的廣泛認同與尊重,對推動海峽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

誠如2009年11月21日《美術報》刊發的《記人文藝術家周天黎》文中寫道:

 「周天黎是當代中國畫壇一位具有獨特意義的人物。這不僅是指她在筆墨色彩光影等技巧上的脫俗創新、老道成熟,重要的是作為藝術家、文化學者、思想家的她,拒絕任何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世俗性枷鎖,把真實生活經驗的屏障打碎,邁進了情感與信念這道大門,對藝術對生存一直進行嚴肅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進行獨立而艱難的精神探索。她的作品正氣大象、秉風骨魂,剛健柔美相映,有對歷史語境、文化觀念、哲學思想的深層需求。在中國畫的百年流變中,作為中國的藝術家,她不斷追求真正的中國美學精髓,以藝術叩問時代精神。她面對當今社會,不斷尋求當代文化人的責任,追求藝術家對社會進步的價值,呈現出一種孤卓立大野般的大氣磅礴的文化氣象。」

2010年5月12日香港《文匯報》刊發的《孤卓立大野》一文中指出:

 「周天黎系藝術個性極為鮮明的當代藝術大家。她堅守中華文化的精髓,縱橫東西方美學,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四者全俱。她有對其所處時代的敏感,有對當下文化及環境高出常人的認識。她站在人性和生命的高度去駕馭藝術,故她的花鳥畫奇情鬱勃,獨樹一幟,內藴筋、肉、骨、氣四勢,時代性、人文性、藝術性、獨創性共存。筆墨背後是深厚的文化和心靈掙紮中的憬悟、哲思探求的艱難,以及一位藝術思想家良善人性的呐喊。許多中外評論家衡論她致力『高尚之精神』,『人之靈、花之精與天地之氣渾然成了畫之魂。』『是中國文人畫在新時代重要流變中影響較大的代表性人物。』在海內外對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進程產生著理論性影響。」

 2012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主席辦公室致周天黎函:

 「您的作品深具人文精神和思想哲理,流露高貴的情操,藝術價值傳世不朽。」   

 臺灣《新生報》2012年4月29日刊發周天黎《藝術沉思錄》時的編者按語寫道:

 「先驅是孤獨的,先驅的思想又是燭照歷史前進的火炬。周天黎,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與藝術思想家之一;又是以現代學術方法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這位被譽為『中國畫魂』的大師級畫家,身載悲憫情懷,以殉道者的血色心聲,追尋著往聖先賢的足跡,可以說,周天黎的存在不僅是文化中國的幸運,也是文明中國的幸運。她奉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宏大文化理念,恪守良知,上下求索,深得五千年的漢語氣脈和靈運,不斷地精神追問中,迎著時代的八面風雨,踏浪而來。」 

 2012年10月14日《中國改革報》在《人文之光》文中評述:

 「她那形而上的精神價值觀和自創的『積彩色調水墨』的精湛技法,她對社會、文化、歷史、現實的深度切入,橫亙著厚重與激情、深沉與個性的繪畫,使她的作品成為『百年來難得的傑作,百年後可藏可傳的書畫。』
周天黎對結構知覺和墨彩知覺進行了極為粗獷剽悍的革命,讓人領略到一位守望精神境界的藝術天才,在指向心靈的巨大衝突時,以超現實的心靈圖寫,……烘托出物象的精神本質,孕育著穿越時空和歷史的能量,產生出一種生命形式、體驗形式與哲思形式的撼天動地的精神大展現!
面對中國歷史本身的波瀾壯闊,周天黎以學術良知與倫理責任俯瞰中華文化和藝術創作的前世今生。天風地氣,沉鐘盈耳,大思考才有大突破,周天黎的藝術和思想已成為這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剛硬記憶,她正在為中國千年畫史寫下獨特而燦爛的一頁!」

 百年西泠印社,凝鑄了中國最有重量的傳統人文精神。2012年10月28日,西泠藝苑舉辦「開啟人文藝術時代——周天黎人文藝術學術講座」。西泠印社負責人代表西泠印社致辭中論證:

 「周天黎的突出,還表現在她藝術表達的強度。正是她深厚的思想底蘊和人文關懷,賦予了她的畫作沉鬱博大的藝術氣質,給予觀眾強烈的衝擊力和感染力。她的作品,可以視作藝術家對長期以來精神苦旅的獻祭、對鬱積於心的苦難體驗的釋放。看她的畫,筆墨沉鬱粗放,構圖險峻厚重,大量大塊面的分割和幾何變形,營造出一種雄奇渾厚的氣韻,在看似傳統的花鳥畫題材中別出新境,將水墨語言的表達強度推到了新的層次。」

 新華社2012年10月29日發出的新聞稿中強調:

 「周天黎的藝術觀點『藝術良知擔當著藝術的精神,藝術的精神體現在藝術良知——它不僅是中國美學格調的重要表徵,更是中國藝術的核心和靈魂!』被多位專家高度讚譽。」

 《浙江日報》在2012年10月31日的報導中指出:

 「周天黎從時代審美的前沿來思考中國畫的傳統觀念和價值,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特的審美思維。其水、墨、線、謀篇佈局都體現著傳統功力和現代創新的有機結合。」

 2013年5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如何真實呈現中國畫巨大價值與偉大成就》文章中引述:

 「對於中國畫壇當前狀態,香港美術家聯合會名譽主席、著名畫家周天黎女士,在其影響較大的美術理論著作《中國繪畫藝術創新與發展的思考》中,曾這樣描述:『思想迷惘,權威飄搖,人心浮躁,誠信遊離,炒作頻頻。』這種怪狀,導致大眾對中國畫出現嚴重的認知困惑和誤區。」

 2013年8月號香港《鏡報》月刊在《哲思後的生命衝動》專論中說:

 「周天黎不止一次地闡述:『沒有哲思後的生命衝動,就沒有偉大的藝術。』其高昂的審美旋律中,融入了藝術家深層的哲學思考,情感張力極為飽滿,澎湃著思想的力量。
對具有時代意義的藝術家來說,時代的變化,社會經濟、政治格局波動變遷中所產生的對人世間的悲憫情懷,勢必影響其藐視世俗浮名,煢煢獨立,並在藝術智慧、文化闡釋力、藝術想像力和精神氣質等方面凸顯出相當的標高,蹈厲鋒發,成就一家之言,確立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2013年11月,周天黎當選為美術報十大年度人物。頒獎辭為:

 「2013年4月,周天黎積幾十年創作經驗和理論探索撰寫的2.6萬字的《我的藝術論》公開發表。她以執著的審美主見,支持開明進步,反對保守落後,字字句句滲透著她對中國藝術發展之路運思甚深、啟迪社會良知的藝術主張。在理論上,周天黎鮮明地提出新時代中國美術創新與發展的思想觀點:當代中國畫家要以進步文化、人文價值和文明精神去總攬全域,才能畫出不朽之作。」

 杭州西泠藝苑負責人申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周天黎以排名第一的位置當選美術報年度人物,為藝術界帶來人文的正能量。她是一位站在當代思考前沿,具有悲天憫人情懷,敢於直面時弊,真誠表達心聲的思想者;是融匯中西藝術,既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又信手拈來西方繪畫的色彩及語言的藝術創新者。她極為鮮明、獨具特點的純個人化的藝術語言和她的藝術思想,在中國思想史和藝術史的天空必將照耀和溫暖漫漫求索的人們。並在藝術界百舸爭流的時代,成為我們最具共鳴的聲音。」  

 臺灣《中央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江偉碩表示:

 「周天黎老師學識豐厚,德藝雙馨,是我和我朋友們都敬重的一位大畫家和藝術思想家。我們為周天黎老師當選美術報十大年度人物感到高興,並表示真誠的祝賀。」

 香港美術家聯合會主席王秋童表示:

 「周天黎是當代中國一位傑出的人文藝術家,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凝練出超卓的筆墨。她是源於傳統又大膽突破傳統、風格獨創的典範。開拓了中國畫花鳥大寫意的新語言。」  

 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在《周天黎的藝與境》一文中寫道:

 「周天黎的作品構成了一個獨立的形式世界與精神空間,她在繪畫裏融注了對社會、歷史與人的生存、人的命運、人的靈魂、人對世界的理解、人與自然關係的深深思考與苦苦求索,延續著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中那種最可貴的精神與人性的尋覓,當然還有更多對於藝術本體的可貴探索和有益實踐,以及高超的自我獨創的『積彩色調水墨』的色墨技法和新銳的審美形式,並為之篳路藍縷,殫精竭慮,鑄就了其作品人文與學術的雙重價值,因而使她成為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和藝術思想家之一。」

 老一輩的著名美術史論家、12卷本巨著《中國美術史》常務副總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觀察》雜誌創辦人、美術研究所名譽所長鄧福星認為:

 「周天黎傑出的藝術成就是客觀存在、有目共睹的。她是極少數能夠跳出美術界各種小圈子、各派別,站在人類藝術發展的高峰來俯視和思考中國繪畫創新與發展的大藝術家,且能以獨具見識、融匯中西的美學理論來相互映發自己的創作實踐。她的繪畫別致獨造,自成一格,迥然有別於人們司空見慣的各種流行範式;她的著作《我的藝術論》、《藝術沉思錄》人文藝術思想之廣博與深邃,是藝術史上具有時代意義的文獻,隨著歲月的延伸,會逐漸呈現出對於中國美術史的重要意義。對她的完整丈量也勢將成為一門研究學問。《美術報》編者刊發該文,為我們時代人文藝術的發展推出思想理論的文本,眼光和膽識值得稱讚。」

 在繪畫上,周天黎是一位融匯中西的創新者,同時,她又是一位充滿哲學思考的藝術思想家。周天黎認為:「真正的藝術大家、大師的個體命運需要放到整個時代的變遷中去彌厲,所呈現的不僅僅是手藝才技,還有精神方向的選擇及高度;卓越的藝術總是反映人的生命價值和人類思想的進步,使之成為社會變遷和人文脈絡最可信賴的圖像文獻。藝術家的生命同時也是一個真善美的靈性輝耀,被自由的靈魂堅定支撐,與天道和常理同在。在這個極需要真實的時代,沒有精神硬度、沒有信仰者很可能藩溷在試錯中的形式主義和陳舊乖劣的筆墨程式中還不明所以。」

 周天黎以清醒者的傲岸正道直行,修身治學。以自己通古達今的傑出才華和世俗潮流抗衡,以中華文化人文氣脈託命之志,以人文主義者獨有的大悲憫與大擔當,高蹈風骨,孤峭獨峙,追求聖賢襟抱。她具有獨立的藝術視野和強烈的精神追問,具有放眼人類文明與歷史整體的思想高度及膽識,撰寫了一系列見解深刻、具有啟蒙意義的理論文章。已發表的藝術與人文理論著作有《中國繪畫藝術創新與發展的思考》、《一個中國女畫家的思想片斷》、《為思而在》、《心語》、《藝術沉思錄》、《憑弔梵穀劄記》、《我的人文求索》、《我的藝術論》等,在美術界、文化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被許多專家學者譽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思想性貢獻的重要文章之一,其學術成果與藝術成就拓寬和提昇了當代中國畫的美學境界。

 周天黎洞悉現實和人性的黑暗,但仍希冀最超然的價值和理想,並以明澈的態度闡明瞭這個時代人文精神危機與藝術良知的命題。她在陳舊文化思維定式與邊緣激進思想、先進人文理念三方碰撞角力的時刻,叩響著風蕭蕭兮般的人文反思,狷介奇遒,笑傲群倫,擔綱著藝術啟蒙、審美感召和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人文發展,參與了人類社會歷史當代文明進程的文化建構。在善與惡、進步與逆流、光明與黑暗的永久較量中,正相契合民族復興和精神重建的偉大使命,是當代美術界影響較大的代表性人物。
  
                        (原刊2013年12月7日《美術報》【年度人物】)(2013-12-12 14:16)

[center]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8350096.shtml[/center]


[center][h1]華人4藝術家 Discovery創作解密[/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3.12.10 02:54 am


[圖]


台灣藝術家楊識宏(中)、李真(右)與大陸藝術家張洹(左)。
記者屠惠剛/攝影
大陸當代藝術家張洹以「香灰」當媒材,將國父孫中山與宋慶齡的結婚照凝結成形,他說:英雄身上也都有人性、動物性與獸性;台灣雕塑家李真的巨碩胖娃娃讓老外驚呼:「怎麼有既重又輕的感覺?」華人藝術家的表現,已引起國際重視。
Discovery頻道花一整年,跟隨大陸藝術家張洹、徐冰及台灣藝術家李真、楊識宏的藝術足跡,遍訪巴黎、紐約、倫敦、威尼斯、西藏及台灣,拍攝「華人藝術紀」,十五日晚間九時在台灣全球首播,明年二月起在亞洲廿三國播出。

大陸藝術家張洹早年以行為藝術崛起,他曾全身塗滿魚油和蜂蜜,赤身裸體坐在北京公廁中,以招惹無數蒼蠅叮咬的影像震驚藝壇,九○年代末他移居美國紐約,七年前重返大陸。

返鄉後張洹創作風格丕變,七、八年前起,嘗試以香灰為素材將佛祖、耶穌、偉人及傳統山水畫裡的花鳥凝結成「香灰畫」。張洹說,香灰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靈魂、集體的祝福與出路。

以創作巨型嬰孩雕塑營造空靈而華美氛圍著稱的藝術家李真,雕塑作品在台北、新加坡及巴黎等地展出時,東西方觀眾的反應很不一樣,台北的觀眾試圖從他的雕塑尋找「像什麼?」西方觀眾則從他的雕塑同時感受到「肉體的沉重與心靈的輕盈」。

旅居紐約的台灣藝術家楊識宏曾獲頒傑出亞裔藝術家獎,近年以近似中國的抽象水墨筆法表其內心情感。徐冰為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擅以書法的筆法重組英文字母,曾獲美國最重要的個人成就獎「麥克亞瑟天才獎」。

台灣藝術家楊識宏(中)、李真(右)與大陸藝術家張洹(左)。 / 記者屠惠剛/攝影

【2013/12/10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12 14:15)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0038.shtml[/center]

[center][h1]郝龍斌看莫內特展 鍾情睡蓮[/h1][/center]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13.12.05 04:27 am




[img]http://udn.com/NEWS/MEDIA/8340038-3253934.jpg?sn=1386110541063 [/img]

台北市長郝龍斌(中) 昨邀金華國中美術班學生觀看由聯合報系主辦的莫內畫展。
記者徐兆玄/攝影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邀金華國中卅多位美術班師生,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聯合報系主辦的「印象.經典」莫內特展。郝龍斌說,印象派畫家裡,他最早接觸的就是莫內,這次展覽跨越莫內各階段,展現不同風格,要一次就全看得到,很不容易。

「印象.經典」莫內特展是台灣歷來最完整的莫內畫展,昨天負責導覽的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說,這次展出莫內十七歲到八十多歲的畫作,共五十五件;從年輕到盛年,再到老年視力衰退後的作品都有。

高玉珍以作品「垂柳」為例,莫內經歷大兒子死於戰場,第二任妻子和好友雷諾瓦相繼過世,莫內花園內除了垂柳,其他的樹幾乎都被他砍光;「垂柳」呈現他絕望和孤單的心境,是老人心情的寫照。

郝龍斌說,他對藝術很有興趣,但並不深入,由於世界各大博館和美術館裡幾乎都有莫內的畫,所以他比較熟悉。

他說,很喜歡看各項展覽,可以欣賞大師作品的精髓所在,是很難得的機會。這次展覽的畫作跨越各時期,有不同的風格,還有莫內好友的畫作一起展覽,是很齊全的印象派畫展,非常值得看。

這次莫內特展裡,兩幅「睡蓮」和一幅三公尺寬的「紫藤」首度在台亮相。

郝龍斌說,睡蓮、小舟等作品,他在畫冊裡看過很多次,都非常喜歡。莫內筆下的諾曼地海灘,還有倫敦、挪威的景象,不只生動,看完後還會有喜悅的感覺,他以後還會再來看。

昨天金華國中師生也送郝龍斌卡片和美術班畢業生作品集,卡片上的圖案即是莫內作品睡蓮。金華國中三年級學生蘇庭萱說,莫內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畫的睡蓮,有朦朧、浪漫之感,戰後睡蓮有些不同,呈現內心孤寂的感覺。

◦「印象‧經典」莫內特展即日起至明年二月十六日於歷史博物館展出,全票兩百八十元、優惠票兩百五十元,保留展覽票根,可於明年一月中旬舉辦「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享購票一百六十元優惠。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monet.ishow.udn.com。

台北市長郝龍斌(中) 昨邀金華國中美術班學生觀看由聯合報系主辦的莫內畫展。 / 記者徐兆玄/攝影

【2013/12/05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9 13:14)

[h1]「俬儲空間 - 迷你倉」形象公仔設計比賽 [/h1]

秀出你的創意 私藏你的幸福 - 「俬儲空間 - 迷你倉」形象公仔設計比賽

官方網站 http://www.ez-fun.com.tw/index.php?route=information/news&news_id=18


創作主題
「俬儲空間」之企業印象、服務精神等相關元素為出發點作創意發想,所創造出之公仔需能與「俬儲空間」之印象可直接強烈連結。

徵稿對象
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具有廣大創意的中華民國國民。

投稿說明
作品需能表達「俬儲空間」的特色,並請以文字敘述或漫畫等任何方式說明設計理念。
上傳之作品需符合
格式:JPG / JPEG檔
像素:1024 x 768
大小:不超過5MB
參賽者需自行保留300dpi以上高解析圖檔與原始檔,以利得獎作品實際使用,若無法提供檔案,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參賽之得獎作品,其著作財產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歸主辦單位所有。

活動日期
2013/12/16 ~ 2014/01/10 開放報名及稿件上傳
2014/01/15 ~ 2014/02/14 開放網路票選
2014/02/15 ~ 2014/02/16 網路計分及企業內部決選
2014/02/17 公佈得獎作品及名單

評審方式
評審要點為網路票選50%、創意性25%、品牌關聯性25%。
獎項說明
第一名:獎金新台幣20,000元及獎狀一只。
第二名:獎金新台幣5,000元及獎狀一只。
網路人氣獎:獎金新台幣1,000元 (5名)。
得獎名單將同步公佈於俬儲空間官網、部落格及獎金獵人網頁。

注意事項
1. 每名參賽者最多投稿一件作品,超過者所有作品不列入評選。參賽之作品需確實為自行創作之作品、未曾出版或商品化、未曾公開發表且未曾有任何授權。
2. 參賽者應擔保對其參賽作品擁有合法著作權力,如有侵害他人權力,或涉及暴力、猥褻、色情、毀謗、宗教議題、政治議題、人身攻擊、不雅作品或違反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規定等情形,經查證後主辦單位將取消其資格及予以刪除,並由提供作品之參賽者自行負擔所有法律責任及全部之損害賠償責任(包括但不限於訴訟費用、律師費用和相關之處理費用),若有得獎,主辦單位得逕予取消其資格並追回獎金及獎狀或贈品,並得取消其參賽資格。如因此主辦單位遭第三人權力或受有侵害者,參賽者應負所有法律責任及全部之損害賠償責任(包括但不限於訴訟費用、律師費用和相關之處理費用)。
3. 參賽之得獎稿件其著作財產權及智慧財產權歸主辦單位所有。
4. 參賽之稿件,主辦單位擁有發行及宣傳之版權,並有權將徵得稿件安排媒體發表、或從事出版,主辦單位並得保存投稿之稿件,作為存檔及使用。
5. 參賽者參加本活動之同時,即表示同意主辦單位得因本活動之需要,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蒐集、電腦處哩,利用其個人資料。
6. 參賽者請自行確認所登錄(填寫)之資料正確無誤,若因資料不全或錯誤不實,致無法通知活動訊息或送達獎品者,主辦單位恕不負責。
7. 活動參加者若有透過網路漏洞、電腦,進行違反活動公平之事,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加及得獎資格。
8. 依所得稅法規定,年度所得獎項金額(價值)達1,000元以上者,主辦單位將於翌年依法開立扣繳憑單予得獎者;得獎獎項金額(價值)逾20,000元者,需先繳交10%之稅金,請得獎者領獎時檢附身分證影本,以利日後扣繳憑單之寄送。得獎者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相關手續或領獎者,視同放棄得獎權利,不接受開立扣繳憑單者,亦同。
9. 本活動獎品(獎項)寄送地區僅限台澎金馬、綠島、蘭嶼,主辦單位不處理獎品寄送海外地區之事宜。所有獎品(獎項)再郵寄貨運過程中,非主辦單位過失所造成之毀壞、遲遞或遺失,主辦單位恕不負責。
10. 本活動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並得隨時補充公告之。
11. 凡參賽者及參與投票者均視為同意並遵循上述各項規定,如有違反本活動辦法及注意事項者,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與或得獎資格,並對於任何破壞本活動之行為保留法律追訴權。(2013-12-08 23:23)

[h1] 2013 大件事溫故知新之【鴨-潮-來-襲】 [/h1]

活動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fanmonkey0210

一.活動簡介

2013 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些的重大事件裡,黃色小鴨所以引爆的「鴨潮」絕對佔有相當的份量。為了刺激鼓勵原創,提升創作人的能見度,網路當紅新生代插畫家范飯與創作平台 CADO 以「鴨潮」為主軸,設計舉辦了【鴨-潮-來-襲】創意投稿活動,並且邀請知名網路創作人「血多」共同來擔任評審。歡迎您一起來發揮巧思設計專屬於妳/妳,獨一無二的黃色小鴨!

二.活動時程

投稿日期: 2013/12/1 20:00 至 2013/12/31 23:59
得獎名單公佈:2014/1/1 20:00

三.活動獎項

評審獎(1位):新台幣 5000 圓整 +范飯原創 T-shirt 一件

由范飯 + 網路知名創作人血多 +CADO 站長共同選出
(創意 60% 技巧 40%)

積分獎(2位):每位可得新台幣 3000 圓整 +范飯原創 T-shirt 一件

積分採用 CADO 平台的積分機制(以投稿作品中的黃色星星表示)
CADO 積分計算方式:點閱率x1 + 讚x3 - 瞎x3 + 收藏x7
也就是說,作品點閱率越高,讚數越多,收藏數越多,積分越高!

佳作(5位):每位可得范飯原創 T-shirt 一件

協辦單位 CADO 將撰寫公開新聞稿,參賽作者均有機會接受媒體採訪

四.主辦單位

范飯的飯桶劇場 ( https://www.facebook.com/fanmonkey0210)

五.協辦單位

創作平台 CADO ( http://cado.cc)

六.投稿方式

於活動網址: http://cado.cc http://cado.cc/event/7 右上方有一綠色按鈕「投稿」,按下之後便可以上傳投稿作品(選擇「上傳一張圖片」),或者使用 CADO 自帶的編輯器編輯作品(選擇「自由拚貼」)。

七.報名限制

地球人

八.注意事項

1. 每人限投稿一篇作品。
2. 投稿作品必須君為參賽人員原創,嚴禁轉貼抄襲。
3. 協辦單位 CADO 將撰寫公開新聞稿,參賽作者均有機會接受媒體採訪
4. 比賽詳細說明亦公佈於范飯的飯桶劇場
https://www.facebook.com/fanmonkey0210(2013-12-08 23:21)

[h1]2014臺北藝穗節主視覺圖像公開徵選 [/h1]

活動網站:
http://2014keyimage.taipeifringe.org/index.aspx

活動主旨:

臺北藝穗節以鼓勵各式各樣的新鮮創意為主旨,於2008年首創,鼓勵各式表演在各樣的場域空間發生,讓觀眾看到藝文活動,不僅瘋狂有趣,也有人文深度,劇場界創意狂飆。主視覺圖像,自第二屆2009年開始透過徵選方式產生,讓主視覺圖像年年更新,充滿設計創意的狂想。

即日起開放2014年第七屆臺北藝穗節主視覺圖像徵選。獲得挑選之主視覺,將廣泛運用於第七屆臺北藝穗節之文宣及活動。歡迎提出你對藝穗節的設計創意,含主視覺圖像與臺北藝穗節字樣,讓臺北藝穗節的形象更鮮明,展現表演藝術創作者多樣的創意能量。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徵選方式:

(一)參賽對象:不拘,凡對設計有興趣之個人或團體,皆歡迎投稿。
(二)以團體創作報名者,請自行指定一名授權代表,以代表填寫各項報名資料。
(三)每位參賽者報名件數不限,請以一案一夾方式獨立設計,分別郵寄繳交主辦單位。
(四)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14年1月6日(一), 以郵戳為憑並以掛號郵寄,逾期恕不受理。
(五)收件單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表演藝術節統籌部

聯絡方式

聯絡電話:(02)2528-9580分機198。
傳真:(02)2528-9512。
Email:keyimage@taipeifringe.org
(六)收件地址: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表演藝術節統籌部,
105台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五段99號3樓,
並於信封左下角註明「參加第七屆臺北藝穗節主視覺徵選」字樣。
(七)得獎作品將於2014年2月11日(二)晚上18:00前揭曉,
並公告於「臺北藝穗節」網站(www.taipeifringe.org),並專函通知得獎人。

評審方式:

(一)將分成初選,網路投票,與專家評審討論等三階段
1.初選將進行資格審核,文件完整度。
2.網路投票將開放網友票選。併入評審計分。佔10%。
3.由主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台北市文化局、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推派代表人各1人為當然委員,組成評審小組評審作品。
(二)評選時將考慮其創意性、完整性等。
(三)評審標準:主題意象表達40%,視覺效果及美感30%,應用可行性20%,人氣10%。
(四)得獎名單將公告於「臺北藝穗節」網站(www.taipeifringe.org)

錄取名額及獎勵:

(一)第一名1名,獎金新台幣30,000元整、獎狀1幀。
(二)第二名1名,獎金新台幣15,000元整、獎狀1幀。
(三)第三名1名,獎金新台幣10,000元整、獎狀1幀。
(四)入選5名,獎狀1幀。
(五)如遇第一名遭取消資格,則由第二名遞補。以下類推。
(六)網路人氣獎1名,將獲得獎狀1幀。
(七)參與網路票選之網友,將隨機抽出10名,獲得獎品乙份,鼓勵上網投票。

作品規格:

(一)必須以電腦完稿,需繪製圖幅15cm×15cm之主視覺彩色稿一式。
用色以標準CMYK印刷四色以內為限(另請註名標準色、標準字體。)
(二 完稿作品以A4(21cm×29.5cm)彩色稿輸出一份,
請裱貼於200磅以上之八開黑色裱板(不需裱框)。
呈現方式請參賽者參考附件三《作品繳交規格示意圖》。
(三郵寄繳交電子檔案:
1.請繳交illustrator製作之ai格式檔(版本降存至illustrator3以下)、
作品解析度高於300dpi,檔案內容請勿平面化。
2.JPG檔案RGB模式與CMYK模式檔案各一份,並分別提供原尺寸大小及72dpi
各一份(RGB供我方上傳觀眾票選頁面使用,CMYK供得獎後印 刷校對用)。
檔案名稱請分別標註RGB或CMYK格式,以方便辨別。
3.投稿人電子檔報名表一份。

相關檔案註明檔案名稱後,請一起存入光碟片繳交,並於光碟片上註明作者。
由於將進行線上票選活動,參賽者請務必提供RGB模式檔案,若我方轉檔導致色差、 失真影響投票結果,將不予以負責。
(四)創作說明請限於300字以內(可包含創作理念、圖形意義、可應用性、
色彩涵意等)。
(五)著作權轉讓同意書:參賽者需親筆簽名確認。
(六)繳交作品規格不符或資料不全者則不納入評分。
(七)本主視覺圖像將廣泛應用在2014年第七屆臺北藝穗節活動文宣與相關
製作物,包含海報、文宣手冊、簡介、網站、電子簡報檔、名片、信封、信紙、
工作證、旗幟、各式輸出或其他可應用之物件、紀念品製作等各式識別系統或
相關之文宣品。以上各式文宣品與製作物,將有各自設計師運用獲獎主視覺發展。
圖樣設計需考慮放大、縮小,應用於各種材質文宣、簡報檔、網站等製作,
且能明顯識別。

設計要點:

(一)主視覺圖像設計稿需包含【主視覺圖像】與
【名稱】2014第七屆臺北藝穗節Taipei Fringe Festival
(請注意需為繁體「臺」)。
(二)主視覺圖象應突顯臺北藝穗節之開放包容精神。
關鍵字包括創造力、執行力、多元面向、成長性、不怕批評。
(三)可依個人設計需求,選擇是否沿用前幾屆臺北藝穗節設計字樣。
本會不強制要求。

注意事項:

(一)參賽作品一律不退件,參加者須保證所提供之作品無侵害他人著作權之
情事,若有任何第三者主張受侵害之事,參加者須自行負責,並賠償相關損失,
與主辦單位無涉。同時,主辦單位有權取消該徵選者入圍資格。
(二)參加者同意提供個人資料,了解相關個人資料僅使用於臺北藝穗節相關
用途上,並知道主辦單位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確保其個人資料於該會業務
使用,不隨意外洩。參加者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保留個人資料的刪除權,
如未得獎或個人資料使用目的消失,將可要求主辦單位刪除個人資料。
(三)獲獎者須同意該作品之著作權讓與主辦單位。
(四)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本徵選辦法之權利,同時有權對本活動之一切
事宜,包括參加資格、得獎者的資格以及對本活動辦法及活動注意事項作出解釋
或裁決。若投稿作品不符合主辦單位需求,主辦單位保留更改各獎項名額之權利。
(五)參賽作品權利歸屬說明,得獎作品著作權及各項權利均歸臺北藝穗節
所有,本單位保有刪改、修飾、印製、宣傳、刊登、重製、公開展示及不限時間、
次數、方式及使用於各項推廣工作之權利,均不另予通知及致酬。
(六)如有未盡事宜,由主辦單位另行通知參賽者。
(七)請詳閱以上徵選辦法,一旦投稿參與本次比賽,則視同同意本徵選
辦法之相關規定與主辦單位另行公佈之附屬規定。(2013-12-08 23:18)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204/11274824.html[/center]

[center][h1]台灣/藝象南大•耀現風華--南大藝術季隆重登場[/h1][/center]
中央日報 (2013-12-04 16:1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蘇松濤/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藝術學院年度盛事─「2013藝術季─藝象南大耀現風華」,將於12月4日至29日盛大登場,4日下午3時在該校南風廣場(慶中街)舉行開幕儀式暨表演活動,2013藝術季以「懷舊、復古」為主題,呈現50-80年代質樸的台灣風情。由國立臺南大學黃秀霜校長、藝術學院李德淋院長主持,邀請各界地方人士東方設計學院楊上峰主任、福田繁雄設計藝術館黃佳慧館長、中華民國海軍軍樂隊黃本先隊長,以及藝術學院師生們,共同為藝術季揭開序幕。

 盛大的揭幕儀式後,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美術學系和音樂學系各項精彩節目登場,包括「上海Disco」、「古琴綿綿」與「等待果陀」等。「上海Disco」,美術系同學將打破以往的印象帶來活力十足的舞蹈表演,改編自《上海之戀》曲目,融合強烈disco節奏的舞步,將傳統創新,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動感表演。「古琴綿綿」,由音樂系室內樂團演奏《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雋永的樂音帶領觀眾回到台灣50年代一同感受遊子離鄉的心情,透過心窗觀照自己的心,探觸深藏的情感。壓軸活動是由戲劇系大一、大二學生自編自導的戲劇作品「等待果陀」,改編文學作家莫里斯‧卡雷姆的詩歌作品《愛人》,以果陀象徵愛情,利用詩句間的韻味和美感結合戲劇演出,讓我們回味當年瀰漫在時空中的文學氣息,並以當時的盲人戀愛故事為背景,營造在未知的愛情迷霧中尋找方向的過程,即使失敗心中的熱情也不會消減,藉此鼓勵現在的莘莘學子可以擁有更寬廣的胸襟迎接未來的挑戰。

 閉幕活動將於12月29日在台南市立臺南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行,臺南大學將推出「三系大遊行暨閉幕活動─這是什麼玩意兒!」。本次遊行特別以台灣60年代的群星會為主題發想,由臺南大學戲劇系、美術系、音樂系學生運用該年代的流行穿著,例如:迷你裙、喇叭褲、高腰、大袖子等風格裝扮,散播懷舊復古及活潑歡樂的氣氛,為閉幕活動營造熱鬧的開場。當天在假日廣場的活動更是豐富多元,將邀請各界貴賓及社區民眾一同參與體驗活動,透過親身參與藝術創作的過程,瞭解藝術的本質並樂於推廣,也讓臺南大學藝術學院與社區間的關係更為緊密,為本次藝術季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藝術季期間,各系所將辦理特色週,週期為動畫所12月8日至14日;音樂學系12月15日至21日;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2月21日至29日;美術學系12月22日至28日,規劃共25場次的活動,詳情請洽南大藝術學院,電話:06-2133111#707彭秘書,詳細資訊也可在「2013國立臺南大學藝術季」的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2013nutnartsEason?fref=ts)查詢,歡迎各界人士共赴藝文盛宴。

【中央網路報】(2013-12-04 17:39)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34834.shtml[/center]

[center][h1]挖出「笨港古城」 數千件磚陶展出[/h1][/center]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

2013.12.03 03:45 am

[img]http://udn.com/NEWS/MEDIA/8334834-3249658.JPG?sn=1385937760797 [/img]

台南藝術大學考古隊在北港找到古笨港遺址,讓消失古城重現。
圖/雲林縣文化處提供
「找回消失的古城」台南藝術大學考古隊經過兩年多,在北港「船頭埔」及南港水仙宮附近找到兩處古遺址,挖出數千件磚瓦陶瓷,讓消失的笨港古城重現。雲林縣府昨天在朝天宮開闢「文化櫥窗」展示整個考古歷程,並強調這次考古成功,是古笨港最完整的出土紀錄,意義深遠。
文史人士黃水水說,數十年來,北港因建設開路、蓋大樓,陸續挖出無數的笨港古文物,以陶瓷器為主,甚至在北港朝天宮前方中央市場大樓地底,曾挖到一處完整遺址房舍,但都沒獲進一步保護或科學性的考證,相當可惜。

黃水水等人說,笨港文化十分豐厚,早年北港溪河道多次改變,許多聚落遺物都深埋地底,孕育出相當可觀、珍貴的文化,古有「一府二笨三艋舺」的說法,從出土文物的豐碩,即可窺探奇觀。


[圖]

考古隊以科學方法研究解析古笨港文物。
圖/雲林縣文化處提供
南藝大史學系受雲林縣府委託由文博院院長黃翠梅領軍,對笨港遺址展開考古鑽探,研究生李瑋茹說,考古隊依笨港地圖,找出古笨港北側的「船頭埔」港口,及南側的水仙宮一帶的古笨港市街地點進行開挖。
考古團隊驚奇挖出埋在地底已有300多年的房舍遺址,取出約有100多箱的磚瓦及碗盤杯盆等陶瓷生活器物,並透過最新的古物儀器解析古物結構,考查出古笨港居民生活樣貌,十分珍貴,這也是古笨港第一次最完整的出土紀錄。

李瑋茹等人說,分析出土的瓷片,從其工法、外觀、釉色、紋飾,發現很多陶瓷來自景德鎮,要官員或大戶人家才用得起,顯示當時笨港的生活水平已很高,同時也發現大量外銷用的福建德化窯陶瓷,說明笨港在18世紀有長達百年之久,為台灣重要的貨物分銷集散地。

文化處副處長楊仙妃說,縣府在朝天宮行政大樓開設文化走廊,將出土文物的內涵與藝術科學之美,濃縮在櫥窗中,也將在北港、虎尾、斗六辦理「看不見的城市—古笨港」主題系列展,歡迎參觀。

台南藝術大學考古隊在北港找到古笨港遺址,讓消失古城重現。 / 圖/雲林縣文化處提供考古隊以科學方法研究解析古笨港文物。 / 圖/雲林縣文化處提供

【2013/12/03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38)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2246.shtml[/center]

[center][h1]內睡蓮、紫藤 華麗的寂寥[/h1][/center]

【經濟日報╱周靜芝整理】

2013.12.02 03:24 am

[圖]
《紫藤》
圖/馬摩丹美術館

莫內的畫作曾數度來到台灣,大家對他的睡蓮、百子蓮、鳶尾花等並不陌生。而正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印象‧經典」莫內特展,卻有兩幅《睡蓮》與一幅三公尺寬的《紫藤》,不但是首度在台灣露面,更是行家眼中的夢幻逸品。

莫內在1899年至1908年之間畫過許多睡蓮 ,其中1903年出現的睡蓮系列可視為一個重要轉折點;他愈來愈逼近作畫的對象,畫作的尺幅也愈來愈趨近正方形。這幅繪於1903年,高73公分、寬92公分的《睡蓮》,本身不算大,卻以局部取代全景,既無中心、也無邊際;橫向流動的花朵與池邊垂柳的倒影縱橫交錯、混合為一。

畫中飽和的藍色,正如作家普魯斯特所述:「它賦予花朵一個更為珍貴的底色,比花朵本身的色彩更令人感動;下午時分在睡蓮之下閃爍著專注、安靜及流動的幸福萬花筒,或者在夜晚時分,彷彿某個遙遠的港口般,充滿著玫瑰紅的色彩與酣睡的夢境…。」莫內花園水池裡飄浮的睡蓮、岸邊的垂柳,讓他一畫就是20年。

專注於吉維尼的這方水池,莫內幾近禪定般地修行,分不清出自於刻意的追求,還是不自覺的內化表現;莫內的生命體悟、東方哲學意境,交融成他晚年創作難以言說的獨特性。

莫內在寫給好友傑佛瑞(Gustave Geffroy)的信中說,「要知道我完全投入在工作中。這些水景及倒影變成一種揮之不去的蠱惑,超越了我這老人的體力,但我仍然想把我所感受到的呈現出來。我毀掉許多、重畫許多,我希望在這麼多的努力之下,最終能畫出些什麼…。」美學大師蔣勳說,莫內不只是畫睡蓮,他是在畫時間、畫歲月移轉,畫著歲月裡自己的生命,從青春到垂垂老矣…,他讓真實與虛幻交替重疊,像夢幻泡影,如此華麗,也如此悵然若失。

另外一幅完成於1916至1919年的《睡蓮》,高寬各為130、152公分,莫內創作這幅畫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完全停歇;經歷喪妻、喪子之痛的老畫家,在隆隆砲聲中,躲在巴黎近郊的莊園裡靜靜作畫。這幅畫面陰暗、用色深沉的睡蓮,只有數朵花孤獨地綻放在水中央,彷彿述說莫內晚年的寂寥心境。

喜愛日本浮世繪的莫內,也在花園種植浮世繪版畫中常出現的紫藤,讓它們沿著拱型花架攀爬、覆蓋住日本橋。這幅高100公分、寬300公分的「巨作」,很像東方橫向開展的畫卷,可讓觀者視覺左右移動,慢慢瀏覽。

莫內大膽揮灑,讓色彩與筆觸自在交疊,這時的他年近80,白內障眼疾讓他超脫具象的形體,在視覺與記憶之間游移,色彩卻如春花般燦爛。《紫藤》畫裡的藍,是天空的藍,而非水面的藍;所描繪的景物不多,大部分面積都留給了天空,產生一種平靜的冥思與留白的餘韻。莫內對東方藝術的喜好,也在其中表露無遺。

《紫藤》 / 圖/馬摩丹美術館

【2013/12/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37)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2246.shtml[/center]

[center][h1]內睡蓮、紫藤 華麗的寂寥[/h1][/center]

【經濟日報╱周靜芝整理】

2013.12.02 03:24 am

[圖]
《紫藤》
圖/馬摩丹美術館

莫內的畫作曾數度來到台灣,大家對他的睡蓮、百子蓮、鳶尾花等並不陌生。而正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印象‧經典」莫內特展,卻有兩幅《睡蓮》與一幅三公尺寬的《紫藤》,不但是首度在台灣露面,更是行家眼中的夢幻逸品。

莫內在1899年至1908年之間畫過許多睡蓮 ,其中1903年出現的睡蓮系列可視為一個重要轉折點;他愈來愈逼近作畫的對象,畫作的尺幅也愈來愈趨近正方形。這幅繪於1903年,高73公分、寬92公分的《睡蓮》,本身不算大,卻以局部取代全景,既無中心、也無邊際;橫向流動的花朵與池邊垂柳的倒影縱橫交錯、混合為一。

畫中飽和的藍色,正如作家普魯斯特所述:「它賦予花朵一個更為珍貴的底色,比花朵本身的色彩更令人感動;下午時分在睡蓮之下閃爍著專注、安靜及流動的幸福萬花筒,或者在夜晚時分,彷彿某個遙遠的港口般,充滿著玫瑰紅的色彩與酣睡的夢境…。」莫內花園水池裡飄浮的睡蓮、岸邊的垂柳,讓他一畫就是20年。

專注於吉維尼的這方水池,莫內幾近禪定般地修行,分不清出自於刻意的追求,還是不自覺的內化表現;莫內的生命體悟、東方哲學意境,交融成他晚年創作難以言說的獨特性。

莫內在寫給好友傑佛瑞(Gustave Geffroy)的信中說,「要知道我完全投入在工作中。這些水景及倒影變成一種揮之不去的蠱惑,超越了我這老人的體力,但我仍然想把我所感受到的呈現出來。我毀掉許多、重畫許多,我希望在這麼多的努力之下,最終能畫出些什麼…。」美學大師蔣勳說,莫內不只是畫睡蓮,他是在畫時間、畫歲月移轉,畫著歲月裡自己的生命,從青春到垂垂老矣…,他讓真實與虛幻交替重疊,像夢幻泡影,如此華麗,也如此悵然若失。

另外一幅完成於1916至1919年的《睡蓮》,高寬各為130、152公分,莫內創作這幅畫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完全停歇;經歷喪妻、喪子之痛的老畫家,在隆隆砲聲中,躲在巴黎近郊的莊園裡靜靜作畫。這幅畫面陰暗、用色深沉的睡蓮,只有數朵花孤獨地綻放在水中央,彷彿述說莫內晚年的寂寥心境。

喜愛日本浮世繪的莫內,也在花園種植浮世繪版畫中常出現的紫藤,讓它們沿著拱型花架攀爬、覆蓋住日本橋。這幅高100公分、寬300公分的「巨作」,很像東方橫向開展的畫卷,可讓觀者視覺左右移動,慢慢瀏覽。

莫內大膽揮灑,讓色彩與筆觸自在交疊,這時的他年近80,白內障眼疾讓他超脫具象的形體,在視覺與記憶之間游移,色彩卻如春花般燦爛。《紫藤》畫裡的藍,是天空的藍,而非水面的藍;所描繪的景物不多,大部分面積都留給了天空,產生一種平靜的冥思與留白的餘韻。莫內對東方藝術的喜好,也在其中表露無遺。

《紫藤》 / 圖/馬摩丹美術館

【2013/12/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37)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8329889.shtml[/center]

[center][h1]台南總爺藝文中心入口意象揭幕[/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即時報導】

2013.11.30 02:03 pm






台南市文化局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徐永旭為麻豆總爺藝文中心打造入口意象「綿延」,今天落成舉辦啟用典禮。文化局副局長周雅菁感謝徐永旭不計較經費,半買半相送替總爺藝文中心做了這件大型陶藝作品,希望藉此讓總爺藝文中心朝國際藝術村的目標邁進。

文化局為積極推廣戶外公共空間裝置藝術,邀請徐永旭為總爺藝文中心設計入口意象,徐永旭作品擅長處理在陶作中少見的「大」與「薄」作品,特別利用高溫陶土,以雙層曲折的線條建構、迴旋的韻律和悠揚的動感,打造了一座大型作品「綿延」。

為了讓民眾能清楚了解入口意象的意涵,文化局今天舉辦啟用典禮,邀請作者徐永旭到場,地方文、史藝文界多人前來共襄盛舉。

典禮由台南藝術大學的弦樂五重奏悠揚樂音演奏揭開序幕。周雅菁表示,文化局經費有限,徐永旭接到文化局邀請,不計較費用,願意幫忙設計打造,相當感謝,也希望透過這座入口意象,讓總爺藝文中心的藝術傳承,能綿延下去。    

徐永旭指出,這件作品彰顯總爺自清代即肩負地方經濟重任的重要糖廠,百年歷史意義交織而出,象徵總爺藝文中心歷經時代變革,依舊舉足輕重,文化生命綿延永續。 




【2013/11/30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35)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8326932.shtml[/center]


[center][h1]半癱陶藝家 捏出樂觀人生[/h1][/center]



【聯合報╱記者黃進恭/彰化報導】

2013.11.29 04:01 am

[img]http://udn.com/NEWS/MEDIA/8326932-3243035.jpg?sn=1385592154112 [/img]

許宗煥脊髓損傷,下半身癱瘓,但他熱愛生命,創作陶藝,獲頒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記者黃進恭/攝影
彰化縣民許宗煥20歲時遭掉落的千斤頂壓傷導致脊髓損傷,下半身癱瘓,但他不氣餒,反投入陶藝教學創作,獲得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7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彰化縣長卓伯源昨接見並致贈紀念品,肯定許宗煥。
卓伯源說,許宗煥創辦「陶園工作坊」,在創作之餘,義務指導國中小學童、中輟生、老人、身心障礙者等弱勢團體學習捏陶,難能可貴的是,許宗煥克服身體缺陷,活出樂觀自信。

「20歲以前不知坐輪椅的人生活如何?20歲以後不知走路的感覺為何?」許宗煥說,20歲時遭掉落的千斤頂壓傷導致脊髓損傷,下半身癱瘓,輪椅成為他的隨身貼護。別人很難想像脊髓損傷帶來的創傷,除雙腳不能動外,大小便失禁、甚至下半身都沒知覺,也沒有腰力。

「像我在拉坯,需要趴在木板上拉坯,因手肘靠木板支撐力量,身體才能保持平衡。」許宗煥說,雙手肘長期在木板上摩擦,常會起水泡流血。在這痛苦中看到作品慢慢醞釀創造出來,帶給他的喜悅,戰勝身體不便。「我的生命就像是一塊陶土一樣 。」經過外界各種不同壓力,從軟軟一塊陶土變成多彩新生命。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認為許宗煥不因身體殘缺,努力向上,成為出色陶藝家,不僅頒發熱愛生命獎章,還幫許宗煥出版「泥塑人生—輪椅上的陶藝家許宗煥」一書,讓更多人分享。

許宗煥說,受傷的28年來,黏土給予他的養分,讓生命成長,感謝逆境淬鍊,也讓生命更有廣度。「泥塑人生」一書是他生命的故事,也是他跟黏土對話,藉此傳遞愛及希望。因為「愛」可以帶給別人力量,「希望」讓人有逐夢的勇氣。

許宗煥脊髓損傷,下半身癱瘓,但他熱愛生命,創作陶藝,獲頒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 記者黃進恭/攝影

【2013/11/29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33)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129/11236213.html[/center]


[center][h1]台灣/陶藝家李仁燿 分享北京大學高階訪問團參觀耕陶源藝術中心[/h1][/center]

中央日報 (2013-11-29 11:17)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250x0-13856950827399.jpg

陳惠玲/報導

 來自大陸北京大學高階訪問團,日前(11/19)由「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執行長賴國洲、徐正群董事及林彩媚小姐等領隊,一行人到苗栗大湖拜訪陶藝家李仁燿經營「耕陶源藝術中心」,除此之外,還參觀大湖酒庒了解在地的農產品及地方發展。

 於11/19當天,大陸北京大學高階訪問團來到耕陶源藝術中心參訪,李仁燿表示,現場捐贈柴燒的小口瓶作品「京樺」<圖一>,還有書法「真善美」筆墨作品贈與北京大學收藏。

 李仁燿分享,大陸最高學府北大訪問團特地來到他經營的耕陶源藝術中心參觀,讓他倍感驚喜。欣喜之餘,他即興揮毫書法「真善美」(圖二)表達歡迎北大來訪;大家在欣賞陶藝作品之餘,他還現場示範小口瓶之手拉坯製作(圖三),並談論對台灣陶藝文化之傳承理念(圖四);那一日午餐後,李火旺、李張進妹(李仁燿父母)還邀請大家到卓蘭的大克山採橘子(圖五),沿路經過他的出生地武榮村,談到童年在農村生長的往事,包括童年時檢蝸牛、採藥草賺取零用錢的溫馨故事,還有幸福家庭及寧靜鄉村的溫暖;數小時的相聚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交流經驗!

 李仁燿行銷台灣陶藝的文化同時也行銷他自己,他強調以台灣沃土(苗栗土含23%~26%的鐵質)所創作的小口瓶,一貫堅持走傳統陶瓷技藝之路,為了推廣陶藝,走過許多台灣偏遠地區去傳承陶藝教學。
 就在北大高階訪問團回到北大以後,北大的校務委員副主任于鴻君(圖)特地親筆寫一封感謝信傳真致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指名耕陶源藝術中心李仁燿先生。

 這位小老弟總不忘將這份喜悅的信件分享記者,信件的內容提到:他們(北大高階訪問團)很榮幸能夠參訪耕陶源藝術中心李仁燿先生,他艱辛的創業歷程和成長故事,令人難忘!還有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令人佩服!為此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在台期間他們拜訪幾所友好的學校及機構,擴大和深化在教育、學術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交換彼此看法並達成共識,在信末特別邀請李仁燿蒞臨北大指導。

 李仁燿預計明年到北大進行交流與訪問,他身為第49屆十大傑出青年,以陶藝家賦予使命傳達台灣陶藝文化及拓展國際視野,值得關注。

 簡介:「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於1993年由十傑選拔創辦人程志新先生首倡創立。2012年元月,王金平先生續任該會第六屆董事長,擴大新世紀青年學生大會組織架構,伸展青年學子跨校際的交流網絡;持續加強與建立兩岸傑出優秀青年間的對話交流平台,展開國際間傑出優秀青年與台灣傑出優秀青年間的交流與對話新機制與管道。同時,對於台灣基層青年代表亦建立兩岸專業交流平台,建立兩 岸青少年與少年課外學習專業教師間之交流,對於學習環境之硬體與軟體相互觀摩,期盼建立-「全青年服務」之理念。第六屆(2012年)董事、監察人聯席會敦聘賴國洲教授擔任該會執行長。
多年來,該會總共舉行近68次新世紀兩岸交流研習營活動,參加之台灣青年學生計120餘所大專院校共3000餘名學生。

【中央網路報】(2013-12-04 17:32)

[center]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2555364[/center]

[center][h1]「快樂天使悠遊交趾陶藝」成果展開幕活動[/h1][/center]
http://www.cdnews.com.tw 2013-12-01 18:30:14

黃敬祥/報導

 文化部委託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辦理「快樂天使悠遊交趾陶藝」研習,此研習以弱勢族群為主要對象,之所以推動弱勢族群服務升級,考量弱勢族群是社會成員之一,處於競爭社會,安全感較薄弱,而且在文化活動中常被忽視,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獲文化部委託,辦理「快樂天使悠遊交趾陶藝」研習,成果展從1日至8日於嘉義市立博物館一樓大廳舉辦。

 成果展出近百件作品,全部來自弱勢族群,首次學作的他們,在充滿愛心的謝偉奇藝師耐心教導下,展現全神貫注的一面,動手玩泥創作,卯足腦力與巧手,成功創作交趾陶藝品,在歡樂中親子、同儕攜手合作,捏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個個頗有「明日之星」的架勢,令人感動。

 辦理弱勢族群研習,希望他們能體驗交趾陶藝之美,投入交趾陶創作行列,有機會開發文創商品,建立品牌,藉由行銷、販售的創造經濟產值,讓他們朝此藝術領域發展,若有好作品,透過政府、民間機構協助,來開發販售,增加實質經濟收入,並從事此正當休閒,來提昇生活品質。

 房婧如代理局長表示,為弱勢族群服務升級,今天在成果展開幕會場,特別邀請同屬弱勢族群─嘉義市腦性痲痺協會和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孩童,參與鼓舞表演,他們精彩演出與現場展覽作品,印證弱勢族群多才多藝,潛能無限,栩栩如生的創作,分享大家,期待市民熱情參與,蒞臨觀賞。(2013-12-04 17:22)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0644.shtml[/center]


[center][h1]童雕、高跟鞋…勾起兒時聯想[/h1][/center]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2013.12.01 03:33 am


[圖]

木雕師林進昌把父母親期待子女心情,化作「成長紀錄」木雕,有趣更令欣賞者莞爾。
記者范榮達/攝影
你家牆壁是否有小孩量身高的刻畫線?木雕師林進昌把父母親期待子女心情,化作「成長紀錄」木雕,有趣更令欣賞者莞爾。
苗栗市藝文中心推出「苗栗縣文化產業藝術協會會員作品聯展」,展出林進昌等26人、96件作品,相當多樣性。

市長邱炳坤推介導覽,這檔很多作品並非遙不可及,例如林進昌的「成長紀錄」木雕,可能很多人家的牆壁,都刻畫著小孩長高的軌跡。

他說,陶藝家邱建清的「足跡」,超大高跟鞋會勾起您什麼聯想?集體彩繪瓷盤中,強烈繽紛色彩逼迫視覺感官!此外,李茂宗的陶藝、劉同仁的抽象畫、康木祥的木雕、曾光雄的國畫、江上龍的水彩畫,及鄭銘的書法等,也都享有盛名。

文化產業藝術協會聯展到8日。電洽(037)331910轉372 。

木雕師林進昌把父母親期待子女心情,化作「成長紀錄」木雕,有趣更令欣賞者莞爾。 / 記者范榮達/攝影

【2013/12/01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22)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333804.shtml[/center]

[center][h1]畢卡索陶藝創作 6日陶博館亮相[/h1][/center]






【聯合報╱記者邱榆蕙╱即時報導】

2013.12.02 04:30 pm





「火的形與色國際陶藝展-畢卡索、漢斯哈同、曼菲多波西、金恩中、吳炫三聯展」即將於12月6日在鶯歌陶瓷博物館開展,總共90餘件作品,當中最受矚目的為藝術家帕布羅.畢卡索的陶藝品,今天下午畢卡索的「貓頭鷹」、「鬥牛士」、「長髮男人的頭像」、吳炫三的「無題」首次在台開箱,曾遊歷110個國家的吳炫三表示,有人就有陶土,他認為台灣的陶瓷藝術不管在外型、創意、功能等都排名在世界前端。

畢卡索陶藝創作「貓頭鷹」。記者邱榆蕙/攝影 / 畢卡索陶藝創作「長髮男人的頭像」。記者邱榆蕙/攝影 / 畢卡索陶藝創作「鬥牛士」。記者邱榆蕙/攝影 / 新北文化局副局長于玟(中)、陶博館長李春蘭(左)、吳炫三(右)共同邀請大家參加陶藝聯展。記者邱榆蕙/攝影 /(2013-12-04 17:21)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120300296.html[/center]

[center][h1]茶壼展 國際級作品饗大眾[/h1][/center]
2013-12-03 01:39
中國時報
【洪榮志/台南報導】


[圖]


 第1屆世界當代女人茶壼展中拉脫維亞頂尖陶藝家依蘿娜.羅妙(Ilona Romule)的作品。(洪榮志攝)



 第1屆世界當代女人茶壼展由知名壼藝家黃政道策展,11月中結束大陸上海首站展出後,2日起轉移陣地到台南市展出。此次展覽共有拉脫維亞的依蘿娜.羅妙(Ilona Romule)、愛沙尼亞的賽集.伊書伯(Sergei Isupov)等7位有名的博物館收藏級陶藝家,帶來數十件茶壼精品參展,希望帶給當代工藝美術不同的思維與新意。

 1963年俄羅斯出生的賽集認為,「對我而言,藝術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每件令他驚喜的事,都會轉換成藝術品。賽集作品,被美國卡耐基藝術館等數十個國家藝術館、博物館收藏。

 至於依蘿娜的作品,更幾乎不能稱為陶藝,而是「絢爛的三度空間故事」,利用線條構成型態,而型態也延伸了線條,兩者更交織成一個故事。她的作品也被台灣的鶯歌陶瓷博物館等數十個博物館所收藏。

 黃政道表示,透過中西視覺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彙集,以看見不同文化歷程中,藝術家對於女性形象的建構,有相當大的差異。

 此次展覽試圖為兩性平等進行解析,並藉此展覽應用於兩性平等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上。展出地點:台南市南區夏林路149號。(2013-12-04 17:21)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8336481.shtml[/center]

[center][h1]枋寮藝文特區 高雄展出「時之流」[/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2013.12.03 07:09 pm





集結屏東縣枋寮F3藝文特區駐村藝術家的聯展「時之流˙板寮」,今天起至12月29日,在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11樓展出。15位藝術家們延伸多元觸角,展出陶藝、木雕、書法、蝶谷巴特、繪畫及影像等作品。藝術家蔡梅芳也邀請民眾搭火車或開車到枋寮,造訪F3藝文特區。




【2013/12/03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20)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8336481.shtml[/center]

[center][h1]枋寮藝文特區 高雄展出「時之流」[/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2013.12.03 07:09 pm





集結屏東縣枋寮F3藝文特區駐村藝術家的聯展「時之流˙板寮」,今天起至12月29日,在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11樓展出。15位藝術家們延伸多元觸角,展出陶藝、木雕、書法、蝶谷巴特、繪畫及影像等作品。藝術家蔡梅芳也邀請民眾搭火車或開車到枋寮,造訪F3藝文特區。




【2013/12/03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12-04 17:20)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