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304/6055350.html[/center]

[center][h1]穿越情境~南大高實珩主任個展[/h1][/center]

[center][img]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250x0-133083670274.jpg[/img][/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304 12:18:27)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主任高實珩即日起至3月28日止,於嘉義鐵道藝術村第四倉庫舉行「高實珩個展-穿越情境」,展出近期的複合媒材繪畫創作和數位版畫作品,邀請大家一同進入她藝術創作的國度。

高實珩主任曾留學法國十年,專攻藝術創作和美術史,獲得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她擅於在作品中融入各種媒材和多元創作方式(壓克力、油彩、不透明水彩、版畫、拼貼、平面數位影像等),形成作品一種獨特的詩意美感。她以手工的非意識繪畫,以及機械複製影像創作,憑藉的是自由穿越情境,進行手與媒材的感性互動。此互動過程是一種拋棄現實價值的藝術行為,因為它是跟隨媒材和媒材所形成的形象,具有完全不可測的流變性。它的非理念特性,如同當代美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所主張的:藝術家以「感覺途徑」避開寫實和完美。讓「感覺」超越繪畫的寫實再現觀念,乃在於它的非目的性追尋。此場域世界,不是完美的形式,而是一種目的自身、自為處境的樣態。物體的再現和敘述性被忽略了,真實的力量或深層的能量即存在於作品本身。

高實珩主任曾獲得許多國際美術競賽大獎的肯定,例如:第十屆德國國際版畫三年展、第五屆中國三版展等,並連獲第二屆、第三屆奇美藝術獎;其作品獲德國Frechen市政府、日本多摩大學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奇美文化基金會、陜西美術館、台灣師範大學、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等機構,以及歐、美、台等地區私人收藏,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創作者。本次展覽,她希望藉著這些複合媒材繪畫、版畫之多元樣貌和多重身份的作品,帶給觀者另一種形象思維,尤其是對自然的重新體認,和在現實與想像之間的擺盪、穿越。

在嘉義鐵道藝術村這類曾經作為倉庫的替代空間展場裡,牆上自然流露的歷史痕跡、厚重的鐵門和鐵軌旁的卵石、小花草,讓作品裡層疊的質感、筆觸或具有透明性、穿透性的質材,充分呈現出藝術與空間豐富情境的有趣對話,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欣賞。

圖說: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高實珩主任於嘉義鐵道藝術村第四倉庫舉行個展,在作品前留影

訊息來源:國立台南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0337(2012-03-07 10:58)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306/6078803.html[/center]

[center][h1]鄭香龍七三水彩回顧 國父紀念館新展出[/h1][/center]


大台灣旅遊網 (2012-03-06 10:22)




[center][圖][/center]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石靜怡】

  「水彩」是所有繪畫材料中最為大眾所熟悉的媒材,因其便利性孩提時代至高中職均有水彩的課程,但也因「水」不易控制而有「易畫難精,易學難成」的論調,半途而廢者不勝枚舉,水彩畫家鄭香龍卻始終如一。國立國父紀念館為提昇美學生活,將於2012年3月7日至25日在該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行「鄭香龍七三水彩回顧展」,讓你我驚豔在校所學的水彩如此瑰麗多變。

  綜觀其鄭香龍之水彩作品,筆觸豪放流暢、色彩豐富不俗、畫面線條生動、水份乾濕得宜及重感性等特點。已故水彩畫大師劉其偉曾說:「鄭香龍的作品偏向寫實與寫意之間,用筆簡潔有力、豪放、粗獷、雄偉而渾厚,水分淋漓而不失質量感;構圖嚴謹用色豐富,作畫一氣呵成,有大將之風,在水彩畫壇中獨樹一格。」

  此次展出為鄭香龍73年人生歲月的生活體驗及創作軌跡,來自於其腳踏土地的真情,亦為情景交融及意境脫俗的最佳展現。以「時間」分,有剛由學校畢業的習作、青壯年的作品及最近四、五年的創作;以「題材」分,有風景、靜物及人物或動物;以「內容」分,有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總計90餘幅作品。

  畫家鄭香龍回憶道:「自己到1968年後,投入大量時間,鑽研水彩創作,讀書研究名作,到處旅遊寫生,發現水彩畫最難的部份就是水份控制,關係著畫作的成敗;近代大師張大千:「國畫,用筆難用墨更難,用水最難」,亦呼應鄭香龍該體悟。對色彩、美學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趁著休閒時間,前往一覽增進已身藝術涵養。(圖/國父紀念館展出)(2012-03-07 10:06)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6930562.shtml[/center]


[center][h1]「LOVE POWER」繪畫比賽[/h1][/center]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2012.02.29 05:20 pm



生命歷程中你曾感受過「愛的力量」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為先天顱顏患者舉辦「LOVE POWER」繪畫比賽,投稿對象為先天顱顏患者,年齡不設限。內容由病友分享成長故事,例如,得到別人的關懷以及付出友愛,或是跟家人一起用愛克服困難的故事等,只要有關「愛的能量」,都可成為畫作主題。入選作品將集結成為2013公益年曆。(2012-03-07 10:05)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6937877.shtml[/center]


[center][h1]經歷二二八 詹浮雲畫作無悲[/h1] [/center]


【中央社╱高雄3日電】


2012.03.03 06:35 pm










曾師事二二八受難者陳澄波,畫家詹浮雲也一度遭受牽連,後來藏匿於高雄,繼續他未竟的繪畫夢想;數十年來創作無數,熱愛繪畫的他,迄今創作不輟,畫作沒有悲情和詠嘆。

詹浮雲本名詹德發,年輕時曾師事台灣第一代畫家陳澄波,因為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受難,詹浮雲受到牽連,一度遭到拘捕,後來藏匿於高雄,改以詹浮雲的名字創作油彩和膠彩,並開設畫室,1970年繪畫重心回到油彩世界。

詹浮雲後來赴日,作品多次參加「帝展」,還入選日本「東光展」,1988年還獲得「朝日繪具賞」;尤其他以膠彩畫作20餘次獲得全省美展、台陽美展,輝煌的畫作史,於畫壇有其地位。

詹浮雲的繪畫跨足東西膠彩和油彩,並融合兩者之長,顏色的搭配有個人特色,畫作手法也很細膩。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表示,詹浮雲雖經歷二二八歷史傷痛,但是展現的藝術生命力和繪畫語言,沒有悲情和詠嘆,畫作充滿了堅定、明亮和奔放的情感,照耀自己逾一甲子的繪畫人生。

詹浮雲「人生若夢」畫展今天下午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揭幕,將展出至5月27日。(2012-03-07 10:03)

[center]http://n.yam.com/ttn/garden/201203/20120306921855.html[/center]


[center][h1]曾金達彩墨個展 東西方藝術美學融和交匯[/h1][/center]


大台灣旅遊網╱羅惠文 2012-03-06 14:49 討論 (+) 調整字級: 以水墨彩墨為創作媒材,融合東西方藝術美學,作品色墨交流、詩情寫意,「曾金達彩墨個展」在台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四樓畫廊展出至2012年3月18日,細膩映現中國水墨繪畫優雅的美感與氣韻。


從事建物相關工作,因業務出差或旅遊而看見許多自然景物與人文建物的曾金達表示,他喜歡歷史古蹟滄桑幽遠的年代感,擅長運用作畫回味美好記憶與感受,其作品偏重鄉間景緻及古蹟建築,並以西式色彩構圖呈現中國水墨的氣韻意境。


本展作品以風景山水、建築物、都市、橋樑,再點以舟車人物為創作題材。其中數幅畫風特殊的牡丹花,表現手法與常見傳統寫實或工筆之牡丹大不相同,寫意方式展現花王富麗華貴之姿與韻味,具體傳神,彿如香氣飄渺繚繞於室。


曾金達求學時期拜隱居大坑的大陸儒者掌牧民先生為師,學習書法、碑貼,年過三十與水墨大師江明賢習畫,近30年水墨創作不輟,本於對藝術的熱愛,工作之餘以繪畫陶養心性,採用西式構圖水墨作畫風格,並輔以色彩或多層次渲染、遠近空間處理得宜,頗值得欣賞。(2012-03-07 10:02)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6937868.shtml[/center]


[center][h1]天主教嘉義教區60週年繪畫展[/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即時報導】


2012.03.03 06:05 pm
天主教嘉義教區慶祝成立60週年,教區幼教發展中心承辦繪畫比賽,透過繪畫呈現教會之美,彰顯博愛精神;比賽分幼兒、兒童、青少年及成人組,本月5日上午10點在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由主教鍾安住頒獎並主持畫展揭幕,展出時間5日到31日止;第二場展出地點在雲林縣虎尾若瑟醫院一樓大廳,展出時間4月11日到5月11日止。(2012-03-07 10:01)

[center]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87&f_SUB_ID=327&f_ART_ID=375043[/center]


[center][h1]5校童話繪本發表 展原創畫[/h1] [/center]

2012/03/04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報導】


[center][圖][/center]


[center]台東縣政府籌資為瑞源、月眉、北源、安朔、土坂5所國小學童們創作的繪本原畫開畫展及出書。 記者羅紹平/攝影[/center]


台東的孩子不僅有繪畫天賦,更有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意,台東縣政府最近就籌資,爭取到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贊助,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協助,為瑞源、月眉、北源、安朔、土坂國小學童出版童話繪本。
昨天下午兩點,台東縣政府舉辦新書發表會及繪本原創畫作展,台東縣長黃健庭夫人陳怜燕肯定小朋友們的成就不凡,潛力無窮,以後都會是「林書豪」,她甚至呼籲與會貴賓手腳要快,把5所學校小朋友的繪本都買下保存,等這些孩子日後成名,這些繪本價值一定翻漲好幾倍,引來一陣熱烈掌聲。

由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贊助、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劃的「台東縣兒童家鄉繪本系列」,目前已為台東瑞源、月眉、北源、安朔、土坂5所偏遠國小學童出版發行5本童話繪本,分別是捕捉太陽的女人、阿杰的美好回憶、北源上河圖、VUVU(排灣族阿嬤)說琉璃珠、毛蟹返鄉記。

其中北源上河圖是北源國小學童仿清明上河圖,以長卷的方式呈現,沿著馬武窟溪詳盡的介紹北源村的地理環境、生態人文、部落故事等;VUVU說琉璃珠即安朔國小學童結合部落傳說,用畫作逐一介紹排灣族三大珍寶之一的琉璃珠,在排灣族社會的重要地位與相關神話故事等。

昨天台東縣政府為5所國小學童舉辦別開生面的「台東縣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原畫聯展」,即日起至18日止,展出上百餘幅小朋友童話繪本中的原創畫作,也讓社會從畫作中,了解台東的小朋友是如何看世界。(2012-03-07 09:59)

[center]http://goo.gl/0OzDS[/center]

[center][h1]◎ 全民國防海報、繪畫甄選4.15開跑[/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一○一年全民國防教育海報及多媒體動畫、繪畫甄選活動正式起跑,民眾請把握機會踴躍參加。圖為去年全民國防教育類甄選作品陳展實況。(本報資料照片)[/center]

記者張傑/臺北報導
 為推廣全民國防教育理念,激發全民參與國防事務熱忱,一○一年「全民國防教育海報及多媒體動畫與繪畫甄選活動」,簡章公告,收件作業自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止。國防部表示,期藉由全民參與全民國防教育等多元活動,建立國人「全民國防」共識,提昇全民國防教育成效。

 全民國防教育海報、繪畫甄選活動自開辦以來,受到廣大民眾熱情參與,今年更首次納入「多媒體動畫」甄選,讓對多媒體動畫設計有興趣的民眾共襄盛舉。為持續激發全民「認識國防、關心國防、參與國防」之熱忱,國防部日前公布各類甄選活動簡章,並於四月十五日展開收件作業,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國防部表示,此次海報組,分為「高中職組」、「大專院校組」及「社會組」,另多媒體動畫則以「不分組」方式甄選優良作品,甄選主題以「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旗」、「全民的國防」、「堅強的國防」為主題,擇一進行創作;參與甄選作品需以Photoshop、IIlustrator、CorelDraw等相關繪圖軟體製作,檔案請儲存為CMYK模式,內容須顯示全民國防教育之圖徽及中、英文字樣,否則不列入評選。

 另外,為使全民國防向下扎根,全民國防教育繪畫甄選以具中華民國國籍的國小學生為對象,區分「低年級組」、「中年級組」、「高年級組」,甄選主題以「我愛我的國家」、「國家節慶與國旗」、「全民的國防」、「保衛國家的英勇戰士」為主題,作品尺寸為八開畫圖紙,可自行使用繪畫工具,每位參賽者報名以一件為限,不得抄襲他人創作,未符合上述規範,均不列入審查作業。

 國防部強調,此次活動,海報及多媒體動畫組將各取前三名及佳作二名,繪畫部分以特優、優選、佳作、入選以及參加獎,經評選之優良作品,預定於八月中旬於青年日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政戰資訊服務網公布獲獎人員名單,並配合國防部月會實施頒獎表揚。希望有意參與甄選民眾把握時機踴躍參與,共同支持全民國防。(2012-03-07 09:58)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6944897.shtml[/center]


[center][h1]新北教育城計畫 畫展開幕[/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劉崇如/即時報導】


2012.03.07 12:05 am



國家教育研究院去年4月開始推動「新北教育城」實驗方案,希望打造各校交流的平台,從學校行政、教師、學生和教學資源上著手,達到公平正義的教學環境。今天「新柑情院」畫展在柑園國小開幕,展出教師心靈繪圖的作品,許多老師透過繪畫找回教學熱忱。(2012-03-07 09:57)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1/today-south2.htm?Slots=TPhoto[/center]


[center][h1]為子祈福 畫家義賣創作助馬偕 [/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素人畫家蔡銘鈴透過「平安喜樂」畫作,一來為兒祈福,二來盼為台東馬偕醫院急重症醫療大樓的籌募盡心力。(記者王秀亭攝)[/center]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素人畫家蔡銘鈴因繼子重病住院,深刻感受醫療的重要,將為兒子祈福的心訴諸畫紙,繪出龍年及仙童為題材的「平安喜樂」彩墨畫,得知台東馬偕醫院籌募急重症醫療大樓後,捐出義賣,盼為台東醫療盡心力。

「小仙童手持平安喜樂,盼兒子一切平安。」蔡銘鈴表示,大兒子長年在北部工作,因患有糖尿病,去年突然昏倒,沒想到耶誕節當天病情加重,變成植物人,面對突如其來的驟變,不只心慌,更手足無措,冷靜之後,心想可透過畫作表達他的祈福之心。

蔡銘鈴一直以來都有捐畫給台東馬偕義賣的想法,但遲無繪畫主題,自兒因病臥床,嘗試提筆作畫,畫中手持「平安喜樂」捲軸的小仙童,逍遙自在地坐在龍身上,純真無瑕的笑容,畫出身為母親內心深處的盼望愛子早日恢復健康,重現笑靨之心。

蔡銘鈴說,龍是龍年應景之作,小仙童意為兒祈福,取名「平安喜樂」則是每個小家庭最需要的四個字,作畫時,心中不斷祈禱兒子能儘快康復,才能一同行善。

蔡銘鈴指出,兒子病後深刻感受醫療的重要性,尤其台東地區最需加強急重症醫療,不只自己,縣境內的每個人未來都可能用得到,遂捐畫義賣,助台東馬偕醫院急重症大樓儘速完工,讓台東民眾獲得妥善的救護。(2012-03-07 09:56)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6939684.shtml[/center]


[center][h1]良師如母! 他3歲喪父 反毒繪畫第1[/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左鎮報導】


2012.03.05 03:25 am


[center][圖][/center]


[center]台南市噶瑪噶居戒癮協會舉辦「反毒繪畫比賽」,獲第一名的善化國中學生王士傑(左),3歲喪父,老師廖文華從幼稚園一路關心陪伴。
記者吳淑玲/攝影[/center]

「良師如母!」台南市善化國中學生王士傑,3歲喪父,由越南籍媽媽獨力養大,老師廖文華從幼稚園一路關心陪伴,王士傑獲得台南市噶瑪噶居戒癮協進會反毒繪畫比賽第一名,廖文華昨天陪他領獎,「師生情誼」令人感動。
王士傑的媽媽是越南籍,爸爸在他3歲時就去世,媽媽獨力扶養他相當辛苦,常要上班到晚上9點多,王士傑下課後,從下午6點到晚上9點,廖文華就適時扮演支援的角色,關心他的功課及交友狀況。王士傑表示,因媽媽工作忙,一路走來,有老師陪著他、關心他,讓他感到很放心,老師還常打電話叮嚀作業寫了沒?最近和什麼朋友在一起。這次參加畫畫比賽,老師也會陪他找資料,鼓勵他完成作品,能得到第一名,最感謝的是老師。

王士傑從幼稚園就展現很好的唱遊能力,小學時寫心得報告、短文日記都相當突出,語文、繪畫、心算方面也表演優異,功課名列前茅,上次月考是全班第4名。

廖文華退休後,每周五下午回到大成國小義務指導畫畫,王士傑繪畫能力不錯,廖文華鼓勵他參加台南市噶瑪噶居戒癮協進會舉辦的反毒繪畫比賽,王士傑花了一個寒假的時間完成,不負老師期待拿到第一名及獎金1萬元。

「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看要如何塑造!」廖文華說,許多孩子都像王士傑一樣,只要有人付出關心,就能將潛力往正面發展。

台南市噶瑪噶居戒癮協進會舉辦「百年反毒繪畫」比賽,有54件作品參賽,除王士傑獲得第一名,第二名延平國中謝翔婷、和順國中陳品翰,第三名後甲國中余宜庭、光華女中郭家芸、忠孝國中黃琳雅。

(2012-03-07 09:54)

[center]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301/KFJ2SRUI5WYEQ.shtml?c=detail[/center]


[center][h1]現在結婚流行光影畫\水影畫[/h1][/center]


80後的婚禮越來越耍酷,沙畫秀流行不到兩年,眼下光影畫、水影畫等新花招出現在江城婚禮現場。

漆黑的現場,巨型LED屏幕上,主持人用特制光電筆作畫,勾勒出一對新人相戀相愛的故事,幾秒鐘后,這幕場景消失,再一幕又上演。整個過程雖然短暫,卻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贊嘆不已。



近日繪畫表演者、婚禮主持人來揚,打造了一場光影畫概念婚禮秀——《時光海之星月傳奇》,這場婚禮的特別之處是用光述說新人的愛情故事,展示全新的婚禮元素。

來揚主持沙畫婚禮有2年,他說,目前光繪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因為光電瞬間流逝難以保留,作畫者手法一定要快。他淘了很久才找到特殊光電筆,畫布是特別訂做,這樣讓畫面可以保留十秒鐘左右。

據悉,光影畫布造價在萬元以上,表演費用較為高昂,一場婚禮秀五分鐘,收費在5000元左右,目前僅在少數高端商演上能夠看到。

在光影畫試水江城時,水影畫“小試牛刀”。水影畫創作者、婚禮主持人賀嘉說,他推出水影畫三個月,接了十多單婚禮。

所謂水影畫,在透明的容器裝滿水,在水面點滴油基的彩墨或顏料,用針筆進行引導塑形。表演結束后用宣紙輕鋪水面,可將水面上的畫進行拓印保存。

賀嘉說,水影畫作畫難度大,繪畫者有扎實美術功底,設計新穎,用料考究,顏料從土耳其進口,調制水用特別粉末,一場婚禮秀費用在三四千元,作畫時間在五到十分鐘。

湖北省婚慶行業相關人士表示,隨著80、90后步入婚禮大軍,婚禮現場不是一成不變,婚禮在不斷吸納新的流行元素,這對婚禮公司和主持人要求越來越高,不少婚慶公司和主持人定期出國“鍍金”。(2012-03-07 09:53)

[center]http://n.yam.com/ttn/garden/201203/20120305897418.html[/center]

[center][h1]2012九八畫會 默契.墨氣[/h1][/center]


大台灣旅遊網╱孫志銓 2012-03-05 17:31


[center][圖][/center]

台灣後立體派畫會由九八畫會延伸出來,更是在翁美娥博士號召之下於1998年成立,成員多為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學分班之同學為主,歷經兩年的畫論探討及推廣,層面逐漸擴大,幾乎涵蓋了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士。


後立體派畫會以宣揚、推展美術風氣為宗旨,使美術普及化且廣泛地深入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社區各階層的人士不分年齡、男女老少、不計學歷都能有所參與,進而形成全民活動。


也藉著藝術更新生命,醫治且舒解生活的壓力,使未來的台灣轉變成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家,對繪畫創作的喜愛,也以自我肯定、超越、突破之信念卯足全力,實踐「後立體畫派」的理論、宣言及宗旨。


今年九八畫會將於2012年3月7日至3月25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至5點在中壢藝術館第1展覽室展出,畫中將藉以提昇人類生命的價值和釋放愛的無限能量,歡迎大桃園的愛畫民眾踴躍參與。(圖/桃園縣文化局提供)(2012-03-07 09:50)

[center]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1&f_SUB_ID=4776&f_ART_ID=375483[/center]


[center][h1]媽厝國小圍牆 孩童沾水大膽畫[/h1] [/center]

2012/03/06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溪湖報導】

[center][圖][/center]

[center]彰化縣溪湖鎮媽厝國小最近設立一面水畫牆,小朋友下課常衝到畫牆玩,畫個過癮。 記者林宛諭/攝影[/center]


彰化縣溪湖鎮媽厝國小設立一座水畫牆讓小朋友揮灑想像力,校長王麗惠說,水畫牆不僅能成為小朋友嬉於畫的水泥畫布,小朋友從作畫中也可以鍛練手部大肌肉、和抒發情緒,好處多多。
媽厝國小最近校園處處有創意,王麗惠說,胡秋綾老師建議可用水泥築起牆,讓小朋友沾水就可畫畫,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需要做大肌肉的運動,利用閒置空間即可變成一面創作、繪畫牆。

果然水畫牆讓小朋友覺得「好玩極了」,小朋友在牆上畫恐龍、小鳥、飛機、天馬行空,這節下課畫完,下堂課水畫牆乾了,又能繼續塗鴉,玩得好開心。

王麗惠也發現,有些小朋友在畫紙畫畫經常把主題畫得小小的,這樣的小朋友個性可能較膽小、放不開,但在水畫牆上可以覺習更盡情的揮動畫筆,甚至是延伸身體帶動畫筆,那種創作的感覺或許也能給孩子不同的刺激。

校園裡還多了一處香草花圃,由溪湖農會提供花圃設計、種苗、指導等,讓小朋友種各式薰衣草、迷迭香、甜菊、萬壽菊,王麗惠說,照顧花草讓小朋友學習觀察,把自然課本的內容延伸到花圃,也增加一處美麗的空間。


全文網址: 媽厝國小圍牆 孩童沾水大膽畫 - 特色學校 - 校園指南 - udn校園博覽會 #ixzz1oOKYBjDO">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1&f_SUB_ID=4776&f_ART_ID=375483#ixzz1oOKYBjDO
Power By udn.com(2012-03-07 09:49)

[center]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1832758[/center]

[center][h1]2012領航計畫專題:謝德慶的行為表演藝術[/h1][/center]

http://www.cdnews.com.tw 2012-03-01 17:48:02

謝志岳/報導

 2012領航計畫專題活動:謝德慶的行為表演藝術
 時間: 2012年03月03日(週六)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地下二樓)
 活動名額已滿。為服務觀眾,北美館將於視聽室外側中庭進行同步視訊播出所有演講內容
 活動網站http://www.one-year-performance.com/2012_TFAM/

專題活動與會學者
 謝德慶,行為藝術家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作家、藝評、倫敦羅伊漢普頓大學(Roehampton University)行為表演與視覺文化部門教授
 
 李永財(Lee Weng Choy),藝評、國際藝評人協會新加坡分會主席
 
 龔卓軍,藝評、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

 旅居美國37年的當代行為藝術家謝德慶,現居紐約布魯克林,他生活低調,但其行為表演的嚴苛與奉獻,及其藝術難以捉摸與史詩般特質,備受歐美當代藝術界的推崇。本次應台北市立美術館「2012領航計畫」之邀,將於3月3日(週六),以「謝德慶的行為表演藝術」為題,首度以專題演講的型式,首度在台灣與各界觀眾深入談論其創作。同時,探討謝德慶創作與藝術的第一本專書《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Out of Now: The Lifeworks of Tehching Hsieh)中文版甫於今年2月在台出版,本次專題演講同時邀請該書共同作者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與新加坡藝評李永財,分別以「走出生活」以及「關於時間、謝德慶與東南亞行為藝術之反思」為題發表演講,《現在之外》中文版譯者龔卓軍亦受邀擔任引言人與綜合討論者。因本演講活動報名已額滿,為服務觀眾,北美館將在活動當天於視聽室外側中庭,進行同步視訊播出所有演講內容,歡迎各界善加利用。

 謝德慶出生於1950年台灣南州鄉,他於1974年7月跳船赴美,1978至1999年間在紐約開啟了一系列獨特且受國際矚目的行為表演創作,分別以一年為週期完成了五件「一年期」行為表演作品,以及一個「十三年期」創作藝術但不公開展示的行為計畫。謝德慶的「生命作品」,以時間的測量與身體行為、環境之結合,表達他對於生命本質之探討。藉由長時延(long duration),讓藝術與生活同步,是對時間-生命-存在等思考的實踐。

 自1978年起,謝德慶在他位於紐約的工作室內外,創作了五件「一年行為表演」和一件「十三年計畫」。《一年行為表演1978-1979》「籠子」: 他將自己單獨監禁於一固定大小之空間內,整整一年不與外界談話、不閱讀、不書寫、不聽收音機及看電視,由友人程偉光負責提供食物、衣物,並代為處理廢棄泄物。《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 他在每個整點時刻至工作室的打卡鐘上打卡,並規定每次打卡完後便即刻離開該打卡房間,為期每天24小時、共一年時間。《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 他將自己放置於戶外街頭生活一年時間,期間不得進入地鐵、火車等任何具遮掩庇蓋之建築物內。《藝術/生活,一年行為表演1983-1984》「繩子」: 他與一位白人女性藝術家琳達.莫達諾(Linda Montano),兩人以一條8英尺長的繩子綁在一起,在不得碰觸彼此的條件下生活一年。最後一件一年行為表演《一年行為表演1985-1986》「沒有藝術」: 藝術家在一整年時間內,不做藝術創作與相關活動。1986年12月31日,謝德慶在他36歲生日當天開始進行《謝德慶1986-1999》,即是在未來13年間(1986-1999),他會持續藝術創作,但不做公開展示。

 早先的4件一年行為表演,讓他成為紐約藝術圈一個常見的名號;後來的兩件作品,有意自藝術世界隱退,設定了一個持續不可見的基調。自2000年以來,免除了13年來不展示作品的限制,他在北美洲、南美洲、亞洲與歐洲展覽作品及出席講座。2009年1月,美國兩大重量級美術館分別策劃展出謝德慶的代表作品,包括紐約現代美術館「行為藝術1: 謝德慶」(Performance 1: Tehching Hsieh)展出他的《一年行為表演1978-1979》「籠子」文件,以及在古根漢美術館「第三種心靈: 美國藝術家凝視亞洲,1860-1989」(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 1860-1989)一展中,呈現《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文件。藝術家之後並受邀參展光州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2012年9月則將在巴西聖保羅雙年展進行展出。

 2009年2月,藝術家謝德慶與作家暨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共同完成《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2011年5月,該著作中文版授權由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典藏家庭共同出版,並於2012年2月1日於台灣正式發行。2012年3月3日,謝德慶應北美館「2012領航計畫」之邀,以「謝德慶的行為表演藝術」為題,首次在台灣與各界觀眾談論其創作。

謝德慶

 1950年生於台灣南州鄉,現居紐約布魯克林。父親謝情,是一名地方鄉紳、無神論者,母親謝洪素瓊,是虔誠的基督徒。謝德慶在1967年從高中輟學,開始學習繪畫。服完義務兵役(1970-1973)之後,他在台灣的美國新聞處畫廊舉辦的第一次個展,之後停止繪畫。他做了第一件行為表演「跳」,並摔碎了雙踝。後來他受訓成為海員,循此徒徑進入了美國。1974年7月,謝德慶抵達費城特拉華河附近一個小鎮的港口。他在美國當了14年非法移民,直到1988年受到大赦。

 自1978年起,謝德慶在他位於紐約的工作室內外,創作了五件「一年行為表演」和一件「十三年計畫」,在其中他運用「長時延」,讓藝術與生活同步。《一年行為表演1978-1979》「籠子」,他將自己單獨監禁於一固定大小之空間內,整整一年不與外界談話、不閱讀、不書寫、不聽收音機及看電視,朋友程偉光負責提供食物、衣物,並代為處理廢棄泄物。《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他在每個整點時刻至工作室的打卡鐘上打卡,並規定每次打卡完後便即刻離開該打卡房間,為期每天24小時、共一年時間。《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他將自己放置於戶外街頭生活一年時間,期間不得進入地鐵、火車等任何具遮掩庇蓋之建築物內;《藝術/生活,一年行為表演1983-1984》「繩子」,他與一位白人女性藝術家琳達.莫達諾(Linda Montano),兩人以一條8英尺長的繩子綁在一起,在不得碰觸彼此的條件下生活一年;最後一件一年行為表演《一年行為表演1985-1986》「沒有藝術」,藝術家在一整年時間內,不做藝術創作與相關活動。1986年12月31日,謝德慶在他36歲生日當天開始進行《謝德慶1986-1999》,即是在未來13年間(1986-1999),他會持續藝術創作,但不做公開展示。在2000年1月1日,他在公開報告中作了以下陳述: 「我讓自己存活下來,我渡過了1999年12月31日」(I kept myself alive. I passed the Dec 31, 1999.)。

 早先的4件一年行為表演,讓他成為紐約藝術圈一個常見的名號;後來的兩件作品,有意自藝術世界隱退,設定了一個持續不可見的基調。自2000年以來,免除了13年來不展示作品的限制,他在北美洲、南美洲、亞洲與歐洲展覽作品及出席講座。2009年1月,美國兩大重量級美術館分別策劃展出謝德慶的代表作品,包括紐約現代美術館「行為藝術1: 謝德慶」(Performance 1: Tehching Hsieh)展出他的《一年行為表演1978-1979》「籠子」文件,以及在古根漢美術館「第三種心靈: 美國藝術家凝視亞洲,1860-1989」(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 1860-1989)一展中,呈現《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文件。藝術家之後並受邀參展光州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2012年9月則將在巴西聖保羅雙年展進行展出。

 2009年2月,藝術家謝德慶與作家暨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共同完成出版《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Out of Now: The Lifeworks of Tehching Hsieh)。該著作中文版由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典藏家庭共同出版,於2012年2月1日台灣正式發行。2012年3月3日,應北美館「2012領航計畫」之邀,以「謝德慶的行為表演藝術」為題,首次在台灣與各界觀眾談論其創作。
www.tehchinghsieh.com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

  作家與策展人。長期關注現場藝術、舞蹈、行為與表演藝術場景,知名著作包括《表演、重覆、記錄: 歷史中的現場藝術》(Perform, Repeat, Record)(與阿美利亞.瓊斯Amelia Jones合編)、《現場: 藝術與行為表演》(Live: Art and Performance)、《小行動》(Small Acts)與《碎片解剖: 行為表演中的身體蹤跡》(Shattered Anatomies: Traces of the Body in Performance)。

他曾於2003年在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協同策畫展覽「現場文化」(Live Culture),過去十年來亦在歐洲各地策畫過許多表演活動,並發起一系列與作家、藝術家合作的對話性演出,目前於倫敦羅伊漢普頓大學(Roehampton University)擔任行為表演與視覺文化部門的教授。
www.adrianheathfield.net

龔卓軍

 哲學美學、藝術理論與評論工作者、文化翻譯者。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藝術觀點ACT》雜誌主編暨召集人,持續進行台灣現代∕當代藝術理論與評論觀點的批評與探索。2003年,以翻譯《空間詩學》(The Poetics of Space),獲得「第二十五屆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2007年,以《身體部署: 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獲得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李永財(Lee Weng Choy)

 知名藝評。自2000年至2009年,擔任新加坡變電站藝術中心藝術協同總監;目前為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國際藝評人協會新加坡分會主席。他經常演說關於藝術理論與文化研究之主題,並發表專文於期刊、專輯及出版書籍等,如《活動之後: 藝術史的新觀點》(After the Event: New Perspectives on Art History)、《寬幅》(Broadsheet)、《當代藝術與社會論壇》(Forum On Contemporary Art & Society)、《此地: 關於藝術與文化的國際觀點》(Over He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Culture)、《位置: 東南亞文化批評》(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移轉的疆界:二十一世紀初期的社會變遷》(Shifting Boundaries: Social Change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 Theory in Contemporary Art since 1985)。(2012-03-07 09:46)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6942105.shtml[/center]

[center][h1]彩繪玩藝… 畫出「星」願望[/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2.03.06 03:23 am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宜蘭縣自閉症者福利協會將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宜蘭文創中心,展現「星星的孩子」學習美術的成果。
記者廖雅欣/攝影[/center]

宜蘭縣自閉症者福利協進會昨天起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宜蘭文創中心,舉辦「畫出星價值」美術成果與文創商品展,15名學員透過繪畫與藝術創作,展現他們內心的潛能與自信。
宜蘭縣自閉症者福利協進會表示,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不能像一般疾病一樣,透過開刀、吃藥等治癒,只能靠療育矯治來減輕障礙,因此為了激發人稱「星兒」的自閉症患者的潛能,他們安排了美術課程,鼓勵星兒參加。

15名學員由大桔美術工作室的邱憲章老師等人指導,從水彩、刮畫及版畫開始學起;老師指導技巧,再讓星兒們自由發揮,他們對線條和顏色有獨特的美感,作品也相當精彩。

這次在宜蘭文創中心展出18幅作品,另有陳鴛鴦指導蠟燭藝術作品,自閉症協會也以星兒的作品,設計10款馬克杯,還有T恤等創意商品,都在現場展出,展期至18日。(2012-03-07 09:46)

[center]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411&f_SUB_ID=4473&f_ART_ID=374879[/center]


[center][h1]鄭在東 台灣文人畫的最後代表[/h1][/center]


2012/03/03
【聯合報/記者唐守怡專題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圖片提供鄭在東】

[center][圖][/center]

鄭在東跳脫江南文人的嬌柔,自有種人生的「熟」。


主角開場白
鄭在東,30年前,美食作家韓良露的父親曾覺得鄭會倒楣一輩子,30年後,誠品畫廊藝術總監趙琍稱鄭是台灣文人畫的最後代表,作家舒國治則讚鄭擁有過人的鑑賞力。原來,畫家鄭在東企圖反叛的同時也追尋傳統,不新不舊、不西不東的創作風格在華人藝術界自成一格。





鄭在東的繪畫之路啟蒙得晚,19歲才隨龍門畫廊創始人楊興生習畫,沒底子但有天分,第二次造訪楊興生便被帶著「玩樂」,開始大量閱讀現代藝術書籍,回家自己作畫,下次上課再帶給老師評分。

1970年代的台北氛圍朦朧,大時代下的台灣人認為美國是唯一出口,鄭在東也想過要渡海進修,但因父母年事已高,只好毅然放棄。

在當時西風東漸的影響下,當時的年輕人自許文青,總覺得要做很多事才算活過,主修電影的鄭在東和馮光遠等人活躍於1970年代的電影界,拍了幾部實驗電影,也積極參與試映,但30年後回頭看,反而覺得沒意思了。

做完電影,又接觸了陶藝、攝影、文學,真正讓鄭在東專職繪畫的轉捩點,是在他發現拍電影是項耗費大量人力的工作之後,電影是團體事業,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合作,但繪畫「很個人,不需要外在配合,忠實呈現自我生活狀態」他說。



關於鄭在東
棄電影 拾畫筆

1953年生於台北,世界新專(現世新大學)電影系畢業,19歲開始習畫,師承楊興生。自述犬儒主義者,閒散世間,除了繪畫外,對品酒、品茗、器皿、骨董、文學皆有涉獵,現定居上海。(2012-03-07 09:44)

[center]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4&catsid=2&catdid=0&artid=20120303ea001[/center]


[center][h1]劉素貞水墨畫展喻人生如畫 [/h1] [/center]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人生就像一幅畫,初始白紙一張,是要彩色亦或黑白,只要持之以恆、努力執著,灰姑娘也會變公主」。桃園縣前議長曾忠義夫人劉素貞3日於清雲科大圖書館二樓,舉辦「滿庭詩境─水墨畫展」開幕茶會中以人生如畫為喻、做出上述表示。劉素貞力邀大家進入藝文天地,透過三分的本能、七分的認真,一定能將特有的潛能激發出來。

劉素貞的另一半、前桃園縣議長曾忠義說,這些年來,看到太太學畫、作畫,當家裡的畫作愈來愈多,一開始感覺好像是垃圾!然不知何時,太太的畫作受到認同、不斷應邀捐出義賣、做公益,漸漸感受到繪畫天地愛無限,感受到生命的價值,也贏得家人的更多支持。

「滿庭詩境─劉素貞水墨畫展」是劉素貞第二次舉辦的個人畫展。劉素貞說,11年前,年過半百的她因看到農婦友人的畫作,激發她學畫的動念,報名龜山農會家政才藝班,自此沈浸於學習與作畫的樂趣。

四年前,劉素貞以花甲之年,首度舉辦個人畫展,個展作品有38幅、以油畫、粉彩、棉紙撕畫、水彩、押花為主。四年來,劉素貞由德來長青大學西畫班,轉到國畫班、向嶺南畫派畫家陳宜璇老師學習水墨畫。

跳脫傳統嶺南畫風、劉素貞的水墨畫風被陳宜璇老師評為用色大膽,畫境寫實、生動傳神。劉素貞說,此次水墨展展出的50幅作品,其中有一幅是早年的農家景像,紅屋瓦、土磚牆、屋旁堆疊收割後如同茅草屋的稻草、屋前小池塘邊農婦忙著洗滌衣物的景緻,小姑素蓮看到完成的畫作,不禁喚起兒時記憶表示「阿嫂、您的這幅畫,我似已聞到豬舍味」回映賞畫者的心境。

「滿庭詩境─劉素貞水墨展」即日起至3月30日展出,並發行畫冊,新北市長朱立倫、副市長候友宜、桃園市長蘇家明、宏願精舍本藏法師、清雲科大董事長彭壽春、校長李大偉以及曾忠義前議長皆受邀寫序。劉素貞表示,畫展結束後,展出的50幅作品悉數捐給社團做公益,幫助弱勢團體。2012/3/3

照片說明:劉素貞(左四)學畫、作畫,家人的支持與賞畫是最大共鳴。(2012-03-07 09:43)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6938440.shtml[/center]


[center][h1]劉素貞畫展 50幅全捐做公益[/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楊孟立/中壢報導】


2012.03.04 03:24 am

[center][圖][/center]

[center]劉素貞個人畫展開幕,展出至3月30日。
記者楊孟立/攝影[/center]

桃園縣前議長曾忠義夫人劉素貞個人畫展「滿庭詩境─水墨畫展」,昨天在中壢市清雲科技大學圖書館開幕,這是她第二次舉辦個人畫展,展出的50幅作品將全數捐給社團做公益,幫助弱勢團體。
劉素貞從小就愛畫畫,油畫、水墨皆有所涉獵,但都僅只於興趣,直到50歲後偶然看到農婦友人的畫作,激發她學畫的動念,正式拜師學藝,報名龜山農會家政才藝班,沈浸於學習與作畫的樂趣,對構圖、色彩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劉素貞擅長水墨畫作,其中以嶺南畫風見長,山水、花鳥最為生動,並利用西畫的基礎與原理,展現東西合璧的獨特之美,其畫作被評為「用色大膽、畫境寫實、生動傳神」。

「人生就像一幅畫,初始白紙一張,是要彩色或黑白,只要持之以恆、努力執著,灰姑娘也會變公主」。劉素貞在開幕茶會上分享這些年的學畫心得,她力邀大家進入藝文天地,透過三分的本能、七分的認真,一定能將特有的潛能激發出來。

曾忠義說,這些年家裡的畫作愈來愈多,一開始感覺好像是垃圾一樣,不過看久了慢慢也對太太的畫作感到認同,不斷應邀捐出義賣做公益,感受到了繪畫天地愛無限。

劉素貞水墨展在清雲科大圖書館二樓,展期到3月30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例假日休館。(2012-03-07 09:42)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4/today-south3.htm?Slots=TPhoto[/center]

[center][h1]生命勇者 鄭慧蓮 畫亮45度天空 [/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畫家鄭慧蓮(左二)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舉辦「畫亮45度的天空」畫展,昨天開幕。(記者羅欣貞攝)[/center]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只能用嘴巴咬著畫筆創作的畫家鄭慧蓮,昨天起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舉辦「畫亮45度的天空」畫展,她向觀眾說︰「謝謝您們來看我的畫!」氣氛溫馨感人。

八十五年出生的鄭慧蓮,出生十五天就被診斷出視網膜剝離、氣胸、腦水腫等多重病變,五歲時頸部以下全身癱瘓無法自行呼吸,長年因頸椎安裝支架,讓她的頭部只能轉動四十五度。

小名「丹丹」的鄭慧蓮在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鼓勵下,克服種種困難,用嘴巴咬著畫筆、一筆一畫作畫,四年前開始創作,透過繪畫鼓勵人心。

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昨天下午舉辦畫展開幕茶會,當鄭慧蓮與屏東佛光緣妙璋法師揭開「阿丹最愛唱歌!」畫作時,到場的一百五十名觀眾報以熱烈掌聲,接著父親鄭西村為觀眾們導覽「阿丹給您滿滿的祝福!」、「馬到成功」等作品,都是鄭慧蓮眼中所看見的四十五度天空。

「生命很美麗,且不斷放光」,妙璋法師表示,慧蓮熱愛自己的生命,活得幸福、快樂,更懂得從畫作中展現內心對生命的熱愛、對世間的美麗,盼屏東鄉親踴躍來看畫。

畫展展至五月二日

四月八日下午二時,鄭慧蓮與父母親將出席在展場舉辦的「生命的意義」座談會,分享一路走來的生活點滴與心路歷程,「畫亮45度的天空」鄭慧蓮創作個展,展出至五月二日。(2012-03-07 09:41)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