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040600334.html[/center]


[center][h1]看見林磐聳 史博館展經典作品[/h1][/center]

2013-04-06 01:40 旺報 【記者林紜甄/台北報導】
 台灣設計名家林磐聳集結歷年心血結晶,作品首度進入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國家畫廊,6日起揭幕的「看見,台灣/林磐聳的藝術與設計」,呈現他對台灣文創設計的整體意念與實踐歷程。

 該展依照林磐聳創作的歷程經驗與主題,分為設計類、繪畫類與文創類。從1985年至今,林磐聳設計企業形象標誌已近30年,其中不乏國內知名的企業或政府機關,客戶從中華電信、台糖、故宮博物院、海洋大學到大陸地區的康師傅、頂新集團與長城潤滑油等80多個案例。設計類除了展示企業設計作品,林磐聳表示,長期推動國際競賽與交流的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其創作的台灣社會議題作品,也將參加展出。

 至於繪畫類共集結570多件作品,分為「我的台灣─看見心靈的故鄉」與「台灣家書」兩大主題展出。2005年,歷經父母逝世走入低潮的林磐聳,化悲傷為力量,繪畫一系列台灣島嶼造型與圖案,創作出「我的台灣─看見心靈的故鄉」。

 藉明信片喚起書寫感

 踏遍50個國家,林磐聳表示,每次旅行時都會從國外寄明信片回來,表達思念家鄉與記錄旅行心境。另外,數位時代提供方便性,但林磐聳感嘆現代人不喜書寫或是僅有內容而無形式,因此規畫了「台灣家書」主題,希望透過明信片試圖喚起漸為人遺忘的書寫感覺。

 林磐聳曾獲選日本New DECOMAS亞洲12名CI設計家之一、美國紐約Phaidon世界百名平面設計家之一、香港設計中心頒發亞洲最具影響力獎項、中華民國畫學會美術設計金爵獎等多項獎項。2007年他獲頒國家文藝獎,成為首位獲得台灣藝術類最高榮譽的設計家。獲獎壓力也驅使他創作邁向另一境界。林磐聳表示,當時耗盡3個月於1張全開紙上,以鋼筆、毛筆點描多達900萬個小點。他苦笑,就像是和尚修行般創作,終於完成10幾件台灣山水的作品。

 預見文創產業脈動

 文創類展覽將呈現林磐聳與法藍瓷、先麥食品、滾石唱片合作設計文創產品。跟隨林磐聳的設計思維,可以預見時下最夯的文創產業其未來的脈動與變化。展覽時間從4月6日至5月26日(2013-04-10 13:42)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3040500062.html[/center]


[center][h1]不作畫的時候[/h1][/center]

2013-04-05 01:38 中國時報 【薛好薰】
 對於畫家有種莫名的好奇,總是想像,他們為了維持生命,而迫不得已施捨一點時間作息食寢,除此之外,一定都是執筆作畫,不然也會是在觀察,構思如何捕捉變動不居的物像,將眼前一景一物去蕪存菁、定格,而定格的畫面又要呈現前一刻未置入畫面之前的歷史,及走出畫面之後的未來,成為永恆的瞬間。他們用獨具的眼、熱情的心、理性的手,完成對世界的詮釋,世俗的平凡經過像魔術棒的畫筆一揮,變得不平凡,即使是醜陋的現實,也會熠閃著特有的莊嚴光輝,感動觀畫者。

 又換個角度想像,畫家看似主動的創作,並不見得出於自己的意志,他們可能只是藝術之神揀選出來的寵兒,或者是工具,藉著他們的手,存在宇宙中抽象的真善美便化為具體可見,讓人們讚嘆神跡、了解神意。畫家總是不由自主被飽脹的創作慾望牽制、折磨、煎熬,如果,如果不執筆畫下,便無法平息創作衝動,日常起居不得寧靜,即便死了,因未完成人生使命,靈魂也不得安歇。

 因此,他們即使作出凡人無法理解的驚世駭俗之事,也情有可原,因為他們被藝術之神操控著,玩弄著,行動往往超過人世的規範之外。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甚麼,即使意識到自己所作的事,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事件一一發生,卻,無能為力。

 會對畫家有如此多的想像,來自於我對藝術的敬畏、對能夠完成不朽的藝術創作者的崇敬。因為他們不斷拓展人類想像的邊境,用顏色線條造型挑戰物象極限,用鮮豔的筆彩繪灰暗混濁的現實。但是,實情真如我所想像的嗎?日以繼夜瘋狂渾然忘我執著作畫的畫家,似乎只比較常出現在為畫家作傳的電影中,電影刪剪了佔人生絕大部分的細瑣日常生活,只留一生中重要的時刻,比如:對畫家產生鉅大影響的人事出場時刻、讓畫家爆發創作能量的愛情、現實的衝突,再來就是作畫、作畫和作畫。也許我的想像因為這些向畫家致敬的電影而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當我開始習畫,平時工作忙碌,只能利用假日,整天描摩老師給的畫稿,在打草稿和琢磨用色上花了很多時間,思想如何堆疊顏色才能表現紋理與漸層?不知不覺,因久坐而肩頸痠疼,雙腿麻痺。完成之後,立刻收拾作品和四散的畫具,等到下周上課讓老師修改。一整個星期,除了作畫時間,我完全與繪畫這事脫軌,忘得徹底,忙於工作、家務,對我來說,繪畫是要特意為之的事,不屬於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臉書上看同學不斷po新進度、逛美術社、試用新畫紙、拍照片以儲備繪畫題材、翻閱畫冊繪本尋找創作靈感……,欣羨他們的專一,生活上都是繪畫,這已經接近我想像中的畫家生活了,而我只有欣羨的份。

 直到有次機緣,我問起老師,不作畫的時候都在做甚麼?

 老師反問:妳不作畫的時候都在做甚麼?

 我說,工作、家務、讀書……過日子。

 老師說,我也是,就過日子。(2013-04-10 13:40)

[center]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00987[/center]


[center][h1]轉念看世間-- 趙國宗童心未泯 創作純真佛性[/h1][/center]




2013/4/8

|

作者:郭書宏


趙國宗創作的「菩薩彩釉瓶」,運用質樸的抽象圖像詮釋「菩薩」,令人莞爾。圖/記者邱麗玥

唐代鳥窠道林禪師住在錢塘時,詩人白居易入山拜謁問道:「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回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簡單道理,連三歲小孩也會說。」禪師續言:「三歲孩儿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從這段禪門公案中,可見兒童「心性本真」的難能可貴,而成人既有的見聞與知見,反容易造成明心見性的障礙。


迥異於傳統既定的藝術風格,有「童趣畫家」之稱的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系退休教授趙國宗,創作始終堅持著濃郁沉穩的童趣風格,老練而自在地在公共藝術、插畫及瓷板畫中,陳述著赤子之心的莞爾哲學。尤其接觸佛學後,他更以童稚之趣,簡化了佛菩薩衣冠寶帶的繁文縟節,在佛藝作品中呈現純真氣息,以一種無可替代的反璞歸真、追求自然的態度,彰顯佛菩薩的平易近人。

「小時候生長在高雄的生活點滴,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趙國宗成長於四○年代的高雄鳳山,那種屬於南台灣純真、自然、陽光的愉快童年記憶,養成他以快樂且純真的角度,看待一切人、事、物,對他往後的藝術創作風格有很深影響。

一九六三年,趙國宗自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今美術系)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從事兒童雜誌編輯及圖畫書創作,是國內兒童圖畫書創作的老前輩。之後任教於明志工專工業設計科、實踐家專美術工藝科、台北工專工業設計科等,一九六九年赴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深造,學成返國後受聘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任教,並於前幾年退休。

樸拙筆觸 培養兒童感恩心

趙國宗從事兒童雜誌編輯、圖書創作、工藝創作設計教學,並創作純藝術繪畫、實驗各種的藝術表現形式與媒材;到了一九九○年,他嘗試陶瓷版彩繪,以「民俗童趣世界」為題材,從事藝術創作,曾出版繪本《有趣的神》,以貼近兒童的語言與圖畫,描繪觀音和媽祖的身世、呂洞賓成為理髮業守護神的緣由、財神和窮鬼的奇妙遭遇。

趙國宗也曾應佛光文化出版社的邀請,與國內多位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合作《百喻經圖畫書》,以淺顯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畫,將蘊含佛教智慧的寓言,改寫成趣味的童話故事,他以極簡樸拙、俏皮優美的圖像,藉以啟發兒童思考、認知和想像的能力,進而培養感恩、惜福、柔軟的心。

「因緣際會接觸禪坐後,才開始體會佛法的美好。」趙國宗回憶,禪修後開始閱讀研究《心經》,有感經文所言真實不虛,因此他的佛藝作品多書《心經》經文,後來嘗試在陶土上壓進瓷土、刷上白瓷土,用各種刮、壓、捺、印等技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一系列與佛教相關的主題。

「原始與永恆的童夢」是趙國宗數十年創作瓷畫的不變主題,佛教作品亦然。趙國宗說,佛教修行講求「回歸本心」、「不忘初心」,因此他選擇傳統素材,創作出自然隨意、輕鬆自在的「童趣佛菩薩」,藉以讓孩子從小親近諸佛,並彰顯「法無定相」的奧義。(2013-04-10 13:38)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407/9314570.html[/center]

[center][h1]酒樓保安迷戀連環畫 《牛郎織女》畫了40多米長(圖)[/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3-04-07 01:29)
分享|




  張師傅將自己的畫作在豐慶公園展示 本報記者 王樂 攝 張景鋒說,他畫了好多連環畫,最長的有40多米,但他家衹有5平方米,無法展示。

  確實,他的畫太長,昨日下午,用了半小時,他才在西安豐慶公園找到一個可以好好晒畫的地方。

  畫卷一打開,便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咦!這個不是《白蛇傳》嗎?咋沒見斷橋?這畫真好看!”47歲的邸女士彎下腰邊找邊問。

  “馬上就露出來了,還沒完全打開。”張景鋒說,這還沒畫完,已經有20多米長了。

  接著,張景鋒打開另一幅畫,有40多米長,轉了好幾個彎才完全展示出來。“這是《牛郎織女》,已經畫完了,我從去年春節開始畫,去年七夕前畫完。”他說。畫中情節有“仙女下凡”、“牛大哥做媒人”、“喜結良緣”……

  張景鋒把畫全部晒出來後,一個小伙子拿起手機拍,“看上去很壯觀,妳看,這布上畫的是《西游記》,我喜歡這部小說。”小伙子說。

  “我最早是從2005年開始畫的。”張景鋒說,他用紙和布畫畫,大多是撿來的,《牛郎織女》、《白蛇傳》是他把每一張紙粘貼起來的,“我先用鉛筆勾勒好,然後用顏料涂。”

  “我買了碟看電視劇,把畫面拍下來,然後畫出來。”張景鋒說。

  張景鋒47歲,藍田人,目前和愛人一起在西安打工,他是一家酒樓的保安,愛人在一家餐飲公司上班,在西桃園村租房住。

  “我衹有初中文化,但上小學時就愛畫畫,常向美術老師學。”張景鋒說,他在老家做過雕塑,後來還專門學了兩個月素描。

  隨後,記者來到張景鋒家中,房子昏暗狹小,但床上立著一張醒目的畫板,有多半個床那么長。

  從床底拿出一個桶,桶里有筆、顏料,他開始畫了起來。

  “他衹要沒事了就畫,也不靠這掙錢,就是個愛好,不過,他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太出門,我也放心,哈哈。”張景鋒愛人周女士說。

  張景鋒同事韓先生說:“前一陣老張還給我畫了一張肖像呢!他人很好。” 社區記者 任婷

  (原標題:酒樓保安迷戀連環畫 《牛郎織女》畫了40多米長(2013-04-10 13:34)

[center]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15412[/center]

[center][h1]美麗台灣經典名畫 驚豔北京 [/h1][/center]





時間:2013/4/3 新聞引據:中國時報



  「美麗台灣—台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2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揭幕,展出自1911至2011年,台灣140位藝術家的166件經典名作,市值逾台幣10億元,保險費逾千萬,堪稱兩岸文化史上規模最龐大、歷史時間跨度最長、畫作價值最高、以台灣現代美術發展為主題的畫展。

  這次展覽共包括:水墨畫、膠彩畫、版畫、油畫、水彩畫等五種繪畫形式,對台灣百年來的美術史進行系統回顧。其中有黃君璧、陳澄波、張大千、廖繼春等大師的作品,部分作品從未在大陸展出,陳澄波的傳世之作「嘉義公園」也在展出之列。

  主辦單位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董事長林博文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兩岸交流從早期的工業製造,擴展到近年來的工商金融服務業,2011年後再進入更深層的文化領域交流。

  林博文表示,這次畫展籌備一年,飽受各界的質疑和不信任,直到出發前往北京前夕,台灣社會還有不同的想法,所幸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前總統李登輝都表示支持、正面的態度,讓基金會吃了定心丸。

  既是文化交流,何以引發國內爭議?林博文解釋,百年來台灣畫家的作品何其多,要收納誰的作品,割愛哪些遺珠,光是協調就花了很多工夫;再加上如張大千、黃君璧等大師的昂貴稀世珍品,借展至大陸後,是否會被扣住回不來?都讓出借單位考慮再三。

  林博文坦承,基金會執行長蘇進強曾任台灣團結聯盟主席,其綠營背景也引發藏家疑慮,借展至大陸是否意味向北京當局文化朝貢?不過經多方的溝通協調,最終才說服大家,不要讓政治的意識形態介入文化活動。

  這項展覽是由大陸全國台聯、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共同主辦。北京展出自昨日起持續至4月16日,4月26日至5月19日移師上海舉行。(2013-04-10 13:33)

[center]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262193[/center]


[center][h1]台灣/欣賞陳澄波畫作 語音導覽上路[/h1][/center]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4-03 13:31:16

宋其佳/整理

 嘉義市文化局3日發表「陳澄波戶外畫架語音導覽QR Code」服務,民眾在戶外欣賞陳澄波畫作時,可透過手機聆聽語音導覽。

 根據中央社3日報導指出,嘉義市文化局長洪孟楷表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陳澄波(1895-1947)是台灣知名畫家,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

 2007年11月,陳澄波的畫作「淡水夕照」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舉辦的「中國20世紀藝術」秋季拍賣會,以5072萬7500港幣成交(約新台幣2.1億元),創下台灣油畫拍賣最高價紀錄。

 洪孟楷指出,「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為了讓陳澄波的畫作永存在嘉義人的生活中,自民國98年起在陳澄波昔日作畫的地點設置觀光畫架,總共有58處。

 「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日前將設置在嘉義公園、中正公園、噴水圓環等處的觀光畫架捐贈給嘉義市政府,希望市府能推廣藝術,使嘉義市成為台灣的「畫都」。

 為此,文化局規劃「陳澄波戶外畫架語音導覽QR Code」服務,今天在嘉義公園召開記者會,由洪孟楷示範操作,結合藝術與科技,使用手機聆聽語音導覽。

 洪孟楷表示,民眾只要用智慧手機,掃描觀光畫架上的複製畫QR Code碼,即可選播國、台、英3種語言導覽,不僅可以深入欣賞畫作,還可瞭解周邊景點、美食等特色文化。

 文化局指出,目前已完成嘉義公園內9幅戶外畫架語音導覽,另外49幅戶外畫架也會陸續推出。(2013-04-10 13:32)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3655.aspx[/center]


[center][h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百件優勝作品 移師高應大藝文中心展出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403 16:37:11)為增進學生美術創作素養,培養國民美術鑑賞能力並落實學校美術教育,101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優勝作品巡迴展今(3)日起至本月29日止,移師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建工校區藝文中心展出,主持開幕茶會的高應大副校長郭東義肯定展覽提昇校園與鄰近社區人文、藝術素養之功,作品充滿對現代社會現象及環保議題的反思,每件作品都饒富特色與巧思,件件都是精彩之作,歡迎校內外各界人士踴躍參觀。

郭副校長致詞表示,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由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各縣市初賽送件的優勝作品高達8585件,經過評審嚴謹評比,僅有特優、優等及甲等作品355件脫穎而出,獲獎率僅4%,可見競爭之激烈,而巡迴展更精選其中100件作品展出,比例更低到只有1%,是好作品中的好作品,觀後一定會讓人由衷感動。

其中13件高雄地區學生的作品多以環保議題為題材,作品充分表現學生們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描繪反映出社會現象,希望能喚起大眾對賴以生存的地球,多一點關懷和用心。

和春技術學院五專3年級學生朱婉瑄作品「土地公也搬家」,以詼諧的手法引譬核電潛藏的危機,榮獲全國學生美展漫畫類高中組特優。她說,有一天走出家門散步時,看到土地公廟在搬家,引發她創作以一座緊鄰核廢料貯存場的土地公廟因意識到生存危機而趕緊遷離的畫作。

鳳西國小林盈辰同學的作品「地球就是這樣長大的」,勾勒出小娃娃和汙染的城市共生的矛盾,充滿警示意味及對環境汙染的憂心;五福國中林彥呈同學的作品「梵谷也瘋狂」,以梵谷名畫「星夜」為主題,對照背景高雄地標「85大樓」以及受石化工業污染的天空,諷刺意味十足。

除了環保方面的議題外,也有描繪社會生活層面的主題。例如:平面設計類七賢國小蔡凱任同學的作品「高雄景點」構圖繁複卻井然有序,以豐富的色彩描繪出愛河兩岸駁二、六合夜市等知名觀光景點,為高雄市做了最好的行銷,新民國小蘇芷筠同學的作品「大樹荔枝節」,則真實地描繪出荔枝盛產時農民愉悅的神情。

訊息來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3655.aspx(2013-04-10 13:31)

[center]http://n.yam.com/greatnews/arts/20130409/20130409368191.html[/center]

[center][h1]【「藝」想世界】-清江國小學生美術創作聯展[/h1][/center]
大成報-2013年04月09日 下午14:42


[center][圖][/center]

【大成報記者黃俞珍/台北報導】我們還是孩子,但我們有想法!我們的想法,以藝術呈現,和大人溝通!雖然青澀;但充滿「童趣」,那是現在的~我們!這是我們的「藝」想世界!


清江國小校園自101年優質化工程後,賦予校舍前所未有的亮麗色彩與藝文氣息,開始營造有「藝」思的清江校園;藝文教師的用心教學與耐心指導,結合藝文深耕專案的陶藝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藝術參與興趣,提升學生的藝術創作才華,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孕育出有「藝」思的清江學子。


「這是我第一次作品參展,好高興喔!而且我的作品是FB最流行的『讚』字孔版作品,第一次作版畫,雖然製作過程有些麻煩,也很難,但卻很有趣!」六年級的思妏興奮的表達她的想法。

  

「我的作品是冰棒棍和牙籤粘製的風車彩色別墅哦!尤其是使用牙籤製作風車,真的要很細心,也要有耐心,才能完成作品。我的房子外觀色彩是海底藍和彩虹的色彩,所以很活潑呢!我想要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呢!」作品獲得展出的育琪表達她創作的想法。

  

學校這次美術聯展活動是三至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果發表會,歷經校內嚴謹初審歷程,脫穎而出的展覽作品數量多達50件,媒材包含水彩、版畫、複合媒材與立體造型等。在藝文教師的專業指導下,每一件展出作品,皆可看見學生獨到的創作想法,紮實的基本能力與濃厚的純真童趣,完整具體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是清江國小第一次在社區辦理美術聯展活動,期盼透過此活動,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意願提高,從事藝術創作的能力更強,欣賞藝術的素養更好,成為甚具「藝」思的小小藝術家!(2013-04-10 13:29)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815990.shtml[/center]


[center][h1]「汪聞賓水墨創作個展」新竹展出[/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即時報導】


2013.04.08 03:37 pm



「回首舊游-汪聞賓水墨創作個展」即日起至4月14日,在新竹市文化局竹軒畫廊及美的隧道展出,展出素描、水墨、書法等作品。

汪聞賓是新竹教育大學藝設學系教授,民國62年進入省立新竹師專美術科就讀,日後在大學、研究所的學習和日本的遊學,觀覽東洋、西洋名作,返國後投入台灣溪流、高山、海岸及動植物與風土人情寫生,對傳承水墨畫教學不遺餘力。


【2013/04/08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04-10 13:28)

[center]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262564[/center]


[center][h1]兩岸/畫家共聚北京 探討多元化時代的台灣美術[/h1][/center]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4-03 16:42:28

陳恆光/整理

 “多元化時代的台灣美術”論壇3日在北京舉行,大陸畫家盧禹舜、台灣畫家李錫奇等30多位兩岸知名畫家與會。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指出,中華台灣同胞聯誼會黨組書記梁國揚在論壇上致辭。他說,近百年來台灣美術發展的輝煌成就,是相容並蓄的結果,其流變的軌跡始終沒有脫離中華文化的影響,近百年的台灣美術史也是兩岸美術交流的歷史。希望通過舉辦論壇,搭建交流平台,讓兩岸藝術家有深入的交流,碰撞出新的、有益於中華文化發展的火花。

 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執行長蘇進強在致辭時說,由於歷史的原因,兩岸存在一些差異;但差異並不代表對立,要吸納而不排斥。他希望與會者借助論壇,呈現台灣百年來美術發展背後的人文、歷史和經濟、政治等的不同面向,並探討如何讓中華文化永續發展。

 曾擔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和台北市副市長的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榮譽理事長李永萍也在論壇上致辭。她說,“兩岸文化交流要深化合作,創造自己的文化地位,一起攜手邁向未來。”

 大陸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名譽教授江明賢、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廖仁義等在論壇上分別進行主題演講。

 江明賢在題為《台灣水墨畫的傳承與創新》的演講中表示,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台灣水墨畫在繼承中原美術傳統的同時,也進行水墨傳統的反省與創新。他認為,目前兩岸水墨畫都面臨著市場商業化氾濫危機等問題,兩岸水墨畫界應以更高的視野,共同攜手眺望未來。

 3日下午,與會者還就“台灣美術的現代性探索”、“從傳統到現代:台灣水墨的源流與遞嬗”,“漂浮的當代性:台灣當代藝術”等分單元進行討論。

 本次活動由大陸台聯和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等共同主辦,是“美麗台灣——台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的活動之一。(2013-04-10 13:27)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409/9337780.html[/center]


[center][h1]雲林國小在斗六市繪本館舉辦102年度「藝術才能美術班」成果展[/h1][/center]


大成報 (2013-04-09 19:05)
分享|



( 大成報記者張立明/雲林報導 )

雲林國小102年度「藝術才能美術班」成果展,今(9)日上午10:30於斗六市繪本圖書館地下展覽室舉行開幕典禮。本次展覽期間為4月9日起至4月19日止,歡迎愛好藝術的民眾踴躍到場參觀,也為這群小小藝術家加油打氣。

今天參與貴賓有:斗六市長謝淑亞、秘書李佩欣、市代表林岳璋、畫家陳誠夫婦、東南國中教務主任楊正昆、戴宗德院長、雲科大張世穎、公正里長鄭文成、前斗南鎮公所林宏澋課長、縣議員周秀月秘書邱雅櫻、雲林國小家長會長張永典、救國團斗六市團委會前會長張起凰夫婦、家長委員及愛心媽媽等數百多人參加,場面熱絡。

雲林國小張景哲校長感謝貴賓及家長之蒞臨指導,更感謝愛心媽媽之協助佈置會場。本次學生成果展在美術班學生、雲小美術教師團隊及愛心志工協助下,從策展、文宣設計到佈展完全不靠外力及經費支援。

張校長指出雲林國小藝術才能美術班於去年剛剛成立,目前僅有三年級一班20位喜歡畫畫的孩子共聚一堂。感謝市公所提供學生展出作品場所,更盼望與會貴賓多多指教。

雲林國小利用閒置的教室空間打造了最現代化的美術教學設備環境,加上學校現有六位不同美術專長教師團隊,讓美術課程在雲小再次活化。此次總共展出106件學童精心挑選的作品,希望透過本次成果展,展現這群汲汲認真學習的三年級美術班學生,經半年多來藝術才能教育洗禮之創作成果,並配合學校、社區互動,將作品移至社區展覽空間,讓藝術生活社區化,勾動社區民眾熱情,營造「藝術生活」零距離氛圍。

此次策展的過程中,經過半年多專業術科學習,每位學生作品已累積相當數量,礙於展場空間大小限制,展出作品數量有限,在每位術科老師間協調件數難為情況下,就讓學生自主挑選出3-4件作品參展:彩畫、水墨、立體造型、線畫、版畫、平面設計類別中挑出參展作品。

本身也是具有美術專長的級任導師高嘉汝老師表示:帶著這一群具有藝術潛力的小朋友,雖然班級人數不多,但是因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十足,且美術班的學生有許多外加的專業課程是平常孩子較少接觸的,如版畫、國畫、陶藝等,比起普通班級是需要更多的愛心與耐心。

與會貴賓市長謝淑亞亦肯定讚賞學生之表現在去年柚見飄香作品比賽雲林國小拔得頭籌得第一名,她也邀請同學作品能夠到市公所中庭展覽獲得與會人員熱烈掌聲,畫家陳誠及林岳璋代表、家長會長張永典、周秀月縣議員秘書邱雅櫻皆分別致詞鼓勵學生百尺竿頭繼續努力發光發亮,再創佳蹟。現場美術班學生直笛表演揭開序幕還有夢想巡禮小小導覽員介紹其自己創作,場面溫馨我們童在藝起-共同欣賞小小藝術家彩繪不一樣的快樂童年。(2013-04-10 13:20)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409/9329506.html[/center]

[center][h1]世界頂級藝博會如何煉成?[/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3-04-09 00:29)
分享|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孫冰 I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報導

  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是位於荷蘭東南部的一座小城,每年3月,這座衹有十幾萬人口的安靜小城會突然變得異常熱鬧,小小的馬斯特里赫特亞琛機場會在短短的10天時間里接待三四百架私人飛機的起降,而這都是因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古董和藝術博覽會TEFAF(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在這裡舉行。

  沒有位置的優勢、沒有獨特的淵源、沒有強勢的宣傳……小小的馬斯特里赫特何以吸引世界頂級畫廊和古董商將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品帶到這裡?又何以成為全球藏家和頂級富豪們的必到之地?

  藝術、財富與腔調……

  作為全球範圍內最頂級的古董及藝術品博覽會,26年的歷史也讓TEFAF成為全世界最老牌的藝博會之一。儘管藝術博覽會本質上衹不過是一個藝術品展賣的過程,但是TEFAF卻一直秉持著不同的腔調,那就是要營造出“博物館”的感覺和“派對”的氛圍。

  TEFAF的排場一向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從梵高到莫奈,從倫勃朗到塞尚,每年TEFAF展出的數萬件藏品包含了眾多無與倫比的大師級作品和價值連城的古董珠寶。與其他博物館的不同在於,這裡的“展品”是可以出售的。

  “今年,為了將TEFAF的舉辦地──馬斯特里赫特會展中心改造成一個藝術愛好者的天堂,在21天的時間里,200名工人工作了48500小時搭建了3萬平方米展會大廳,這相當於一名工人30多年的工作量。展會使用了3萬盞聚光燈用於走廊照明與藝術品的燈光布置,10萬多朵鮮花被用於展會的裝飾。”TEFAF中國區總代表徐曉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除了媲美博物館的布展,TEFAF還把展會的氛圍打造成為了一個超級藝術派對,主角當然是來自於全球的頂級富豪們。據徐曉玲介紹,全球有超過9500位客人參加了今年3月14日的TEFAF預展,在預展期間,80位廚師和250位侍者向客人們提供了155000份食物和11200杯香檳。

  “整個展會期間,馬斯特里赫特亞琛機場共有376架私人飛機的停靠記錄。3月15日─24日,展會共吸引了700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其中包括眾多全球最知名的國際私人藏家和機構藏家。”她說。

  和國內的很多藝博會不同,記者發現TEFAF的觀眾大多比較年長,甚至有很多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老者,舉家參觀的比例也很高。一位參展商告訴記者,他們參加TEFAF有近10年的時間,而他的很多客戶也是從最初到現在一直都在的。

  “最讓我震撼的還不是頂級展品和展商,而是‘頂級’的觀眾。”一位中國藏家如是對《中國經濟周刊》表達他的感受,“大部分參觀者都能看出是非常成熟和有品位的藝術購買者和投資人,購買藝術品在歐美已經是社會精英階層普遍的生活方式。”

  最大“祕訣”是信任

  如果說TEFAF是每年全球藝術市場中的一出大戲,那么它的總導演便是TEFAF執行委員會主席本﹒簡森(Ben Janssens),這些年來,有很多人都向他探尋TEFAF的成功祕訣,記者也不例外,而簡森卻將最大的祕訣歸結為一條:讓客戶信任妳。

  “TEFAF有一套完整而嚴謹的鑑定和審核機制,每一件藝術品都由一個專業、獨立的鑑定委員會鑑定審核,從而確保展品的真實度和高品質,這也是確保TEFAF在藝術領域地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簡森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

  據簡森介紹,目前TEFAF的鑑定委員會分為29個類別,由175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每一項展品的品質均做嚴格的驗證及鑑定。加上TEFAF更是首個引入“國際失蹤藝術品記錄組織”的藝術博覽會,TEFAF有全球最大的失蹤藝術品記錄資料庫。

  “通常當妳去參觀一個博覽會,妳並不知道哪些東西可以買,也不知道它們的品質如何。而通過TEFAF的審核制度,妳大可以放心地在博覽會上搜羅自己心儀的藝術品。”簡森說。

  在“保真”之外,TEFAF對作品的高品質追求也是持之不懈。據估計,市面上可出售的、大師級歐洲古典繪畫作品中,約有七成可以在TEFAF上見到,這也是TEFAF的聲望得以形成的最初原因。

  “值得我們驕傲的是,TEFAF的買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美術館、博物館和專業收藏機構。今年荷蘭皇家海牙博物館就從這裡購得16世紀極具影響力的風景畫家保羅﹒布利爾(Paul Bril)的力作。”簡森說。

  TEFAF展品門檻很高,展商的門檻更高。“我們的Waiting List(候補人申請名單)上大概有幾百家古董商和藝術品機構。很多展商每年都會來,我們可調整出來的展位也就十來個。能在馬斯特里赫特展覽就意味著妳是這一行業的領頭人了。”簡森說。

  儘管很多展商想加入進來,但簡森並沒有繼續擴大規模的打算。“現在的規模是一個能夠令客人感到舒服的程度,妳可以閒庭信步、觀其欲觀,但如果把這裡變成一個需要好幾天才能看完的展會,那就會成為一次不快的經歷。”簡森說,“現在這一切都很和諧,我們不想毀掉這一切。”

  TEFAF的中國野心

  在2013年的展會期間,3月19日,TEFAF發布了一個轟動全球的消息:TEFAF將與全球最大拍賣行之一的蘇富比公司合作,通過蘇富比與北京歌華美術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中國推出“TEFAF北京2014”高端藝術博覽會。

  “TEFAF一直積極回應全球藝術市場的動向,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市場之一,我們覺得現在正是時候進一步在中國發展我們的業務了。”簡森對2014年的北京博覽會充滿期待。據記者了解,在此之前,TEFAF並沒有在歐洲之外的國家舉辦過TEFAF的衛星展會(Satellite Fair)。

  其實,TEFAF很早就開始注意到中國藏家,TEFAF官網特意推出了中文版就是個最好的例證。最近幾年,參加TEFAF的中國藏家的身影也越來越多。“相對於TEFAF整體客人規模來講,來自中國的藏家絕對數量還是比較小的,不過每年中國客人的數字都是在穩步增長的,而且他們一出手通常都是大手筆。”簡森說。

  在去年的TEFAF上,一個中國100多人的藏家團“掃貨”超過一個億人民幣,曾經掀起了不小的漣漪。“今年的數據我們並沒有統計,但我感覺很多中國客人還是有不錯的收獲的。”徐曉玲說。

  “儘管每年TEFAF的參展商中都會有二十幾家經營中國古董的,但比較可惜的是,在TEFAF尚沒有中國參展商的身影。”簡森說,“我曾經到北京和上海考察了一些古董商和藝術機構,我們希望中國的古董商和藝術品機構盡快成長成熟,然後來到馬斯特里赫特。”

  對話TEFAF主席本﹒簡森

  給中西方一個“睜眼看對方”的機會

  《中國經濟周刊》:每年TEFAF都會推出一份年度《藝術市場報告》,今年的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藝術品市場銷售額達430億歐元,比2011年降低7%。報告將市場萎縮的主要原因歸于中國市場的萎縮,因為中國市場2012年的總銷售額為106億歐元,比上年同期降24%。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下降?

  本﹒簡森:我覺得中國市場銷售額雖然在下降,但這並不是壞事,因為這也表現出中國市場在日趨成熟和健康,人們購買藝術品做投資所用的情況日漸消減,藏家們對藝術品的欣賞在逐漸保留下來,這也是中國市場和中國藏家成熟的表現。

  《中國經濟周刊》:您對中國藏家有什麼樣的印象?

  本﹒簡森:我見過他們當中的不少人,他們學識淵博、態度嚴謹,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並不是衹購買中國藝術品。很多中國收藏家來到馬斯特里赫特,他們購買日本藝術品、俄羅斯藝術品,也購買19世紀歐洲藝術作品。但他們確實尚未真正了解西方藝術品。藝術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的形式。但我發現中國人非常善于學習,前年我在北京,發現在首都博物館有梵高的展覽,而大部分中國人都非常了解梵高其人。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藝術品在TEFAF中的購買群體是以中國人為主嗎?

  本﹒簡森:其實大部分中國藝術品的買家還是歐洲人,不過最近幾年,中國買家日漸增多。在西方,也有很多人喜歡中國藝術,很多人收藏中國藝術品。在歐洲,人們特別喜歡收藏明清時期的藝術品。

  《中國經濟周刊》:您為何會把TEFAF衛星展會選定在北京,而不是作為亞洲地區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香港或者其他地方?

  本﹒簡森:香港有太多的藝術品展覽,相較于香港,我認為中國內地的藝術品市場在未來將更顯重要。我認為將西方藝術品帶到中國大陸將有助於人們認識西方藝術並提供接触西方藝術的機會。如果我接触到的信息無誤的話,中國很多人對西方藝術感興趣是因為他們鮮有機會接触西方藝術。如果我們將西方藝術品帶到中國,那將是一個全新的局面。這是個長遠計劃,實施也將困難重重,因為這是雙方“睜眼看對方”的過程。

  《中國經濟周刊》:您對2014年的TEFAF北京藝術博覽會有何計劃和期許?主要會帶哪些展品去北京?

  本﹒簡森: TEFAF(北京)將提供廣泛的博物館品級藝術品,如大師畫作、珠寶首飾、鐘錶和西方藝術品,當然也會包括現階段在中國罕見的現當代藝術品,它們將由檢驗品質、真偽、保存狀況的國際專家審核。精益求精、力求高尚和優雅是TEFAF的核心價值,也是TEFAF被推崇為頂級藝術博覽會的原因所在。

  圖片說明

  每年TEFAF展出的數萬件藏品包含了眾多無與倫比的大師級作品和價值連城的古董珠寶 本刊記者 孫冰I攝(2013-04-10 13:18)

[center]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809696.shtml[/center]

[center][h1]故宮:18類對象可免費參觀[/h1][/center]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2013.04.04 03:00 pm










故宮門票喊漲,立委卻能帶選民免費參觀議,文化部所屬的博物館也遭質疑有類似問題。故宮強調,中央各部會邀請的國內外貴賓可免費參觀,立法院也等同中央部會辦理,但立委必須按照程序向國會聯絡人提出申請。文化部則指出,附屬博物館的票價較低,且部分開放免費參觀,沒有類似問題。

故宮公共事務室主任蘇慶豐表示,故宮提供18類對象免費參觀,包括65歲長者、大專院校美術相關科系老師、學生、有合格證照的導遊、故宮之友、故宮鄰近3個里的里民、志工、中央各部會邀請的中外貴賓與駐華使節邀請貴賓等,但都必須要提出證件或申請。

蘇慶豐指出,立法院等同中央部會,立委若要邀請國內外貴賓參觀故宮,必須依規定先向國會聯絡人提出申請,並且經過內部審核,通過後才會辦理。

文化部所屬博物館表示沒有類似問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表示,史博館全票價格僅30元,但展品豐富「值回票價」,他上任後沒發生立委帶選民要求免費參觀。

台灣歷史博物館指出,該館的門票較為便宜,全票20元、半票10元,一般民眾應該都可以負擔,還沒有碰過立委要求免費參觀,但是學校團體一周預約可免費參觀。至於台南的台灣文學館則是開放免費參觀。


【2013/04/0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2013-04-10 13:13)

[center]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15076[/center]


[center][h1]轉動藝台灣展赴韓 助台韓深度交流 [/h1][/center]



時間:2013/4/1 撰稿‧編輯:江昭倫    新聞引據: 採訪


[center][圖][/center]

「轉動藝台灣」將赴首爾市立美事館展出,國立台灣美術館長與策展人及藝術家出席行前記者會(左起林明弘、蔡昭儀組長、黃才郎館長、曲德義、袁廣鳴) (江昭倫 攝)



  由國立美術館策劃的「轉動藝台灣」展將於4月9日至6月16日於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展出,共展出32組件作品,是至今台灣在韓國最完整且最具規模的一次策展,呈現台灣近代美術史的發展樣貌。

  為促進台韓文化交流,並建立台灣在亞洲當代藝術版圖的影響,2011年國立台灣美術館與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簽訂備忘錄,兩館各規劃一檔展覽,對等交流展出。2012年先由韓方於國美館展出「韓畫流-韓國當代繪畫展」,今年則由國美館規劃「轉動藝台灣」展赴首爾展出,開啟交流。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指出,過去台、韓之間的展覽交流大多以書法、國畫為主,這幾年才陸續有一些零星的近代主題展。「轉動藝台灣」展以1960年代以來台灣美術重要的創作風潮為軸心,選擇32位當代藝術家的32組件作品,反映台灣美術歷經現代化運動、鄉土運動、各種探索與試驗,以及對現實的關照等特色,相當具有代表性。黃才郎說:『(原音)整個它是一個可以說明台灣現代美術發展的狀況,整個展覽的取樣就以32位藝術家為代表,可以從頭看到近代最新的這種發展。』

  黃才郎表示,台灣與韓國近代發展過程相似,兩者間的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也有類似的經驗,兩個對等展覽的內容其實是相互呼應,是一次難得的台韓深度文化交流。(2013-04-10 13:11)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407/9319901.html[/center]


[center][h1]克雷蒙‧巴魯:新移民子女 要以血統為傲[/h1][/center]

台灣立報 (2013-04-07 21:26)
分享|




[center][圖][/center]

法越混血漫畫家 克雷蒙‧巴魯:新移民子女 要以血統為傲

【記者李岳軒台北報導】來自法國的漫畫家克雷蒙‧巴魯(Clément Baloup)外表高大英挺,拿起畫筆才華洋溢,年紀輕輕就在藝術圈小有名氣,好像上帝把所有好處都給了他;特別的是,他其實是個流著越南血液的「新移民之子」,與越南的緣份濃得化不開,並一直為此感到驕傲。

巴魯的父親來自越南西貢,母親是法國人,他父親在1967年遠赴法國巴黎留學,在浪漫之都邂逅他母親,進而結為連理。之後越戰爆發,父親決定不回越南,成為法國公民。巴魯從小開始,家中餐桌就常出現兩國美食:父親烹煮用筷子吃的越南料理,母親烹煮用刀叉吃的法國料理,東西合壁的滋味令他難忘,他也笑說,兩人一旦交換煮,就令人不敢恭維。

實習 前往爸爸的祖國

談到漫畫,巴魯說,漫畫在法國被視為「第九藝術」,上至大公司總裁、下至販夫走卒,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愛閱讀漫畫,他在成長過程中深深被這種結合圖像與敘事的藝術型式吸引。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難以忘情漫畫的他又去報考安古蘭(Angoulême)藝術學院的漫畫科系,學習漫畫創作的技法與原理。

藝術學院快畢業時,學校提供幾個海外的大學交換生名額,大部分在其他歐洲國家,少數在亞洲,年少輕狂的巴魯想跟別人不同,越遠、越困難的地方越想去,他最後決定前往父親的祖國──越南的河內藝術學院實習。

■法越混血漫畫家克雷蒙‧巴魯(左)以紮實的筆觸,細膩記錄了越南新移民在台灣的點滴,從信仰、工作到娛樂各層面的生活。(圖/張正 文/張文馨)

他回憶,為了這趟旅程,他前後跟好幾位教授吵架,抗爭了一年才順利成行。

在河內停留的幾個月,開闊了巴魯的視野,越南處處是與法國截然不同的東方文化,讓他開始對父親的祖國產生興趣。他把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繪製成漫畫《在河內的秋天》,這是他第一部與越南有關的作品。

越南移民帶來創作靈感

返國後,巴魯發現法國有好幾萬名像他父親一樣的越南移民,這些越南人為何會遠離祖國,飄洋過海到另一個陌生國家生活?他以此為創作動機,走訪許多越南移民群居的地方,如法國的馬賽(Marseille)與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市(San Jose),發揮田野調查精神,訪問許多越南移民及其子女,這些內容都成為他的創作靈感。

完成一系列描述美、法越南移民的作品後,巴魯注意到越南近幾年興盛的婚姻移民現象,這時恰巧接到台灣「慢工出版社」(Slowork Publishing)的邀請,便在今年2月造訪寶島,探訪嫁來台灣的越南新移民做訪談與記錄。他興奮地說,美、法的越南移民多在1960至1980年之間離開故鄉,但台灣的越南移民則在2000年左右才離開,是兩批不同的世代,有別以往的觀點。

畫下新移民的寶島生活

在台灣時間,他拜訪屏東、高雄、南投、台北等地的越南新移民,對「認識短短幾天就結婚」的婚姻仲介制度十分震撼,也聽到娶越南外配的台灣漁民,新婚不久就出海捕魚、把妻子晾在家好幾個月,這些故事都經由他的文字及手繪,詳實記載在隨身筆記本裡,作為他下一本漫畫作品的素材。

身為一位法越混血兒,巴魯這樣形容自己:「外國人覺得我像法國人,但法國人覺得我像外國人。」陽光爽朗笑容的背後,不難想像他也走過一段身分認同的迷惘期。他提到,就算在法國這種所謂「先進國家」,父親及他的寮國朋友也曾因為亞洲臉孔被警察刁難過。

然而,巴魯從不為此感到自卑,他去法國許多小學教藝術,班上常有父母來自亞洲、中南美洲、非洲的新移民之子,他總是對這些小朋友說:「我跟你們一樣有外國血統,但我的成長背景讓我獲得今天的成就,因此我能夠站在這裡教你們,所以你們要為自己血統感到驕傲!」

巴魯3月初返回法國之後,預計花一年繪製新作品,屆時新書會在台灣出版,他也承諾會再次造訪台灣。

之後還會去哪裡尋找海外越南人呢?他透露:「可能是澳洲吧,只要有越南人的地方,我都願意去!」

■法越混血漫畫家克雷蒙‧巴魯(左)以紮實的筆觸,細膩記錄了越南新移民在台灣的點滴,從信仰、工作到娛樂各層面的生活。(圖/張正 文/張文馨)

克雷蒙‧巴魯(Clément Baloup)小檔案

法國知名漫畫家,生於1978年,父親是越南人,母親是法國人,曾和家人在科西嘉島、大溪地、蔚藍海岸及圭亞納等地度過童年,他高中時就讀自然組,之後毅然投向漫畫藝術領域。

巴魯就讀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時,曾前往越南河內藝術學院實習數個月,並在此激發他的創作靈感,繪製一系列跟越南有關的漫畫作品,讓他獲得許多藝術獎項。

他的作品有虛構、有寫實,筆觸紮實厚重,用色大膽奔放,目前他正全力準備下一本講述在台灣的越南新移民漫畫作品。

▲克雷蒙‧巴魯翻閱自己繪製的漫畫作品。(圖/張正)

與越南有關的漫畫作品年表(內容皆為法文)

◆ Un automne à Hanoi (在河內的秋天,2004年)

◆ Chinh Tri, Tome 1; Le Chemin De Tuan(政治,第一集:圖安的道路,2005年)

◆ Quitter Saigon, mémoires de Viet Kieu tome 1 (遠離西貢,海外越僑紀實一,2006年)

◆ Chinh Tri, Tome 2; Le choix de Hai(政治,第二集:海伊的抉擇,2007年)

◆ la concubine rouge(紅衣小妾,2012)

◆ Little Saigon, mémoires de Viet Kieu tome 2 (小西貢,海外越僑紀實二,2012年)(2013-04-10 13:09)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3750.aspx[/center]

[center][h1]超越時間與空間 陳永森畫作突破時代氛圍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408 15:40:50)當代膠彩畫教父陳永森(1913-1997)不但是擅長膠彩、油畫、雕塑、書法、版畫等藝術類別的全才藝術家,其創作風格更是勇於實驗及創新,留下許多跨世紀的經典傑作。陳永森經典創作展即日起於上古藝術二館展出,其中包含他極為少數的版畫作品,風格獨特現代感十足。

出生藝門的陳永森先生,在台南第二公學校就讀期間,由於生活環境的耳濡目染,他對於美感的體驗是特別敏銳。公立學校畢業以後,考入私立長老教會中學(長榮中學前身),受業於當時留日返台的廖繼春先生,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中學畢業以後,他參加第三與第四回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獲得入選。原本計畫畢業之後,到日本繼續求學,礙於家中的生計,只好靠著替人照相、畫像、畫刺繡稿、畫日傘等,作為個人維生與籌措到日本求學的經費。

到了日本,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就學期間,受到了吳三連先生的資助,吳先生不僅把家中最明亮的房間給陳永森作為畫室,還提供他部分的學費。他剛到日本這段期間,有幸參加李石樵先生所主持的台灣懇親會,認識了日本留學的李石樵、陳進等前輩藝術家,同時也立下他個人繪畫的方向。

陳永森曾多次在台、日兩地舉辦展覽,並且多次入選日本藝術展覽會、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後改台灣省美展)等,其中兩度得到日本畫壇的最高榮譽「白壽獎」。這一獎項,在過去日本畫壇,都未曾有本國以外的人士獲得,他是唯一的獲獎者。

其作品給觀者的感受是具有音韻、有旋律、有哲學等內涵顯於畫外,陳永森發揮強烈之研究心和堅忍不拔之精神,吸收日本畫界之特長,探求西洋畫的表現技法,並融合中華文化的體會。所以陳永森的創作是向各方面、多角度面來深入的研討其技法,連顏料用法之秘密都不放鬆一一鑽研。他不僅涉足不同的藝術領域,在創作風格上更是求新求變,吸取古今中外的藝術精華,不斷在創作上進行新的嘗試。

五月畫會會長郭東榮曾提到,陳永森的作品富於創新,且是一輩子專注在藝術創作的專業畫家,因此其畫風多變,就如畢卡索、康丁斯基、馬諦斯一樣。如其版畫作品《春牛》,陳永森利用木板的紋路,搭配深入淺出的技法創作,畫面上原色塊面的組合,及極簡的勾勒線條,充分表現出作品的現代性。牛身塊面切割如立體派的風格,及色彩強烈對比的原色運用,使此作品跳脫出同時代的東方藝術氛圍,極具特色。

陳永森的版畫作品相當稀少,因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國際藝博會,所以更顯珍貴。目前《春牛》這幅難得的作品正於上古藝術二館展覽,同時也展出多幅陳永森精采的膠彩畫作,展期至四月底,不容錯過!上古藝術邀請大家一同來欣賞陳永森新穎、突出時代氛圍的畫作。

電話: 02-27113577

訊息來源: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3750.aspx(2013-04-10 10:58)

[center][url]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810700.shtml[/url][/center]

[center][h1]病後首次畫展 蔣勳重現「畫不出的月色」[/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3.04.05 04:19 am


[center][圖][/center]

蔣勳近作「立秋」再現他記憶裡的太魯閣月光之美。
記者周美惠/攝影


藝術家蔣勳兩年半前大病一場,長達半年的復健及持續的療養,驅使他更想回歸原始山林,「把生命力找回來!」



二○一○年十一月,蔣勳在舉行個展後不久,在半路上突然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醫撿回一命。他現在依醫師指示,每天至少要走一萬步。

他每天清晨約五時起床,先讀半小時「金剛經」,再從新北市八里家中走到位於渡船頭的畫室,差不多一小時的路程中,他和流浪狗結為「好友」;沿途觀賞水筆仔、欖仁樹、黃槿等台灣原生植物;對於四時節氣轉換更是敏銳。

抵達畫室後,他磨墨寫字先把當天的心情寫下來。大病癒後兩年半,蔣勳近日首度開畫展,題名為「春分」。在「谷公館」藝廊展出的水墨及油畫就是他「每天早晨跟自己的對話!」

蔣勳任教東海大學美術系期間經常帶著學生赴太魯閣寫生;他也曾走訪大陸的名山大川。他感嘆,造訪黃山、華山,一路上看到歷朝歷代的題詠,「太多古人的記憶」,反倒「遮蔽了好山水」。反觀太魯閣、立霧溪則是「少年台灣的新山川」,「走在風景中,可以與江山素面相見。」

蔣勳的近作各以油畫、水墨呈現太魯閣及立霧溪之美。在油畫中又融入了水墨的技法,沒有傳統皴法的束縛,畫的是他記憶中「島嶼在板塊擠壓下頑強的生命力度」。

蔣勳說,卅年前他帶著東海的學生訪太魯閣,「走到月升到峽谷中線,月光清澈明晃,」當時學生感嘆:「畫不出這樣的月色!」擱置卅年後,當時的月光竟在他畫中再現!他把瑣碎的細節全放下了,留存的是筆觸和節氣翻動、迷霧矇矓的印象。蔣勳個展六日起在台北市敦化南路「谷公館」展至五月卅一日。



【2013/04/05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04-10 10:57)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808543.shtml[/center]

[center][h1]NSO結合動畫 再現「彼得與狼」[/h1][/center]
【台灣醒報╱記者蔡惠玲╱台北報導】


2013.04.04 03:54 am




國家交響樂團(NSO) 與中華文化總會推出的《彼得與狼…還有巴巴》音樂會,於4月6日將在國家音樂廳開演,這是以數位內容融合傳統京劇角色、漢字藝術、故宮文物的東方內涵,搭配的NSO現場演奏,透過創意動畫,呈現西方經典童話「小象巴巴」、「彼得與狼」,打造的音樂歷險記。

音樂會中將把漢字的「象」還原為形體,化身為法國童書主角-「小象巴巴」;更嘗試將漢字融入角色創作,以水墨手法將京劇裡的生、旦、淨、末、丑、雜、墨化身為「彼得與狼」故事裡的重點角色,充分地運用數位科技讓文化創意加值,創造更多元的創新應用。

《小象巴巴》是法國一本暢銷書的主角,是30年代繪本作家布朗霍夫的妻子為了安撫生病的孩子所創作的故事,此次演出採取法朗謝改編的版本,搭配以歐美童話繪本風格,融合水彩、雲彩、粉彩等美術元素,及經典的漢字藝術,製作嶄新動畫。《彼得與狼》為普羅科菲夫的經典作品,以樂器代表角色,描述小男孩彼得與他的動物朋友們,用長笛吹出樂鳥的浮躁欣喜,以雙簧管訴說鴨子被吃掉的哀怨。

擔任指揮的張尹芳表示,原本她認為動畫不太可能結合音樂,因為技術要很高超。她認為普羅柯菲夫的經典作品《彼得與狼》,已經以不同樂器代表不同角色,但是在跟動畫導演劉育樹溝通後,發現原來動畫可以跟音樂配合。

動畫導演劉育樹也表示,這兩部動畫《小象巴巴》及《彼得與狼》,都以3D技術呈現,兩部動畫共26分鐘,希望以緩慢溫和的方式呈現。動畫中融合漢字藝術是最大創意,在動畫的重要情節融入漢字,讓小朋友對漢字美學充滿好奇。

6日的音樂會在開始前及結束後,還有由如果兒童劇團為小朋友量身打造的「NSO主題樂園」,及好玩的闖關遊戲。 音樂會中,說書人梁坤豪將展現說書人的魅力,他將融入大人小孩都可以聽懂的故事笑點,讓親子共同歡樂欣賞。(2013-04-10 10:49)

[center]http://www.nownews.com/2013/04/04/11689-2922561.htm[/center]


[center][h1]綠博彩繪日 愛惜大自然「生生不息」[/h1][/center]
2013年4月4日 18:42


[center][圖][/center]

到綠博彩繪石頭,就地取材融入大自然。〔圖/記者陳木隆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清明連假首日,又逢兒童節,宜蘭綠色博覽會園區首辦「兒童彩繪日」,由東光國中美術班師生在園區溪流旁邊的灘地進行彩繪地景藝術創作,運用石頭、漂流木、竹子等大自然的素材,呼應綠博環保、自然、永續的理念,創作出「生生不息」、「浮夢之島」兩個作品,希望藉此讓更多的兒童參與綠博盛會,進而珍惜大自然、愛護大自然。

彩繪活動現場位於園區蠟藝彩繪遊戲區旁的河畔灘地,上面佈滿了大小石頭,東光國中美術班老師潘勁瑞帶領一群學生做示範,將大小石頭排成名為「生生不息」的漩渦狀地景藝術,石頭上有著學生們隨興畫出的魚兒蝦蟹。箇中意義深遠,告訴人們生死生死方能不息,物質難以永恆,惟有精神才會延續。取自灘地的石頭本是過客,透過創意勞動、眾人的心,呈現出地景藝術,卻成為推動永續大地的主角。

竹子構成的「浮夢之島」竹編藝術,則是提醒人類的想望往往是短暫的欲望之求,卻要犧牲永續大地的恆久價值。整個創作的造型就像一隻鯨魚,又像是個魚籠,中間有一條涓涓水流經過,兼具親水與遮蔭的功能。

規劃設計的潘勁瑞老師表示,今天只是一個起頭,希望有更多人一同來完成這個作品」,讓小朋友一起參與綠博的策展,他們就會更愛這個場域,進而保護山林。贊助此次活動彩繪顏料的蜡藝彩繪館徐凡表示,為了響應綠色概念,所以提供的顏料都是環保顏料,而後面若要繼續彩繪創作的人,他們都會免費提供畫筆及顏料,讓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延續下去。

主辦單位表示,希望透過擴大參與的方式來延續作品的生命力,進而傳頌永續環境的綠色概念。除了彩繪地景藝術創作外,今年綠博適合兒童遊憩項目還有:漂鳥林劇場的主題秀-「蛙靠部落」,是由國內家喻戶曉的無獨有偶劇團演出;三星蔥蹺蹺板、羅東木材盪鞦韆、哈哈鏡宜蘭城等十三個蘭陽特色地景及風貌的「蘭陽仙蹤」;「永生樹」下聽故事媽媽說綠繪本,學環保;以及「大地牧場」裡首次進駐、超人氣的草泥馬。(2013-04-10 10:38)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817642.shtml[/center]


[center][h1]捨名校、愛美術 「遊戲」幸福人生[/h1][/center]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3.04.09 04:09 am


[center][圖][/center]



頂著成大、台大光環的曾泓翔醉心美術,幾經波折後投入遊戲美術設計,「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較快樂!」
記者蔡容喬/攝影

頂著成大、台大名校理工科系的學歷光環,從小就愛畫畫的曾泓翔幾經重考、休學當兵等波折,終究選擇傾聽內心的聲音,毅然在大四那年第三度休學,投入遊戲產業作起美術設計,總算確定這就是自己要的人生。「能把興趣和工作結合,才是最幸福的事!」
高雄市勞工局與樂陞科技合作開辦「次世代3D遊戲美術應用與人才培訓課程」,8成結訓後可進樂陞科技工作,吸引160人報名,競爭激烈。昨天第一梯次40名學員開訓,靠著自學以第一名成績錄取的曾泓翔,在其他清一色美工、設計背景的學員中,顯得相當特殊。

曾泓翔國中就讀美術班,醉心美術設計,因成績優異,受到任職國營事業的父母影響,決定將興趣與前途分開。大學進入成大都市計畫系,卻覺得「上課內容與想像不符」,大二上休學重考,進入台大機械工程系,因為「台大不念完可惜」,一路苦撐;他大三休學當兵去,當完兵又撐到大四上學期,最後還是選擇休學。

「學歷迷思是我人生的絆腳石!」曾泓翔坦言,為了名校光環,他一路勉強自己念沒有興趣的科目,到了最後乾脆蹺掉不喜歡的課專心畫畫,當兵期間幾經思索後,雖然還是回到學校,但仍無法忘情美術。直到他成為遊戲美術設計師,才發現「能作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快樂」。

曾泓翔表示,昔日同窗不少進入竹科工作,年薪近百萬,但工時長、壓力大,而月薪40K、正常上下班的他看在眼裡,沒有羨慕,反而慶幸及早脫離。他說,改變現狀要下很大決心,能夠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就沒什麼好後悔。



【2013/04/09 聯合報】@ http://udn.com/(2013-04-10 10:28)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