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381159.shtml[/center]
[center][h1]探訪畢卡索 「永遠的孩童」 [/h1][/center]
【經濟日報╱文/張麗華】 2011.06.07 02:57 am
[center][img]http://udn.com/NEWS/MEDIA/6381159-2584211.jpg [/img] [/center]
[center]巴黎畢卡索美術館一隅。圖/聯合報系、張麗華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畢卡索
圖/聯合報系、張麗華
旅行世界各地不同的空間、氣氛,每個人都有儲存心靈能量的小秘密,而我的訣竅就是找個有興趣的美術館。[/center]
不管走到哪裡,總有展覽畢卡索的場所(知名者如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等),好在他活得夠久(92歲),作品夠多,(有記錄者)一生創作油畫1,876件,素描7,089張(另外149本筆記簿內有4,659張素描),雕塑1,335件,陶藝2,880件,版畫18,000張。劇本兩本。真實豈止這些!
很多人跟我說看不懂他的畫,如果你觀賞他早期寫實的作品,就沒有這種疑慮。畢卡索這位出生於西班牙南部馬拉加的小孩,幼小時期就顯露了對藝術的興趣,但是七、八歲以後被那美術老師的爸爸強加技巧的訓練,早期的作品都比照相機還寫實。
藍色時期 描繪深沉憂鬱
15歲的作品《科學與慈善》榮獲大獎,是以他爸爸假扮醫生作為主題,但是父子之間的感情並不好,他的簽名Picasso是選擇母親的姓。後來他的一句名言:「我窮一生的時間,學習像孩童般那樣純真地畫圖。」
16歲進入馬德里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還是那套學院派的教學,他覺得無聊,經常蹺課,寧願去普拉多美術館參觀。在那裡,他可以接觸到西班牙大師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奎茲及哥雅等。19歲與好友卡薩吉瑪斯首次前往巴黎,住在蒙馬特區貧民窟,由於接觸的環境加上一年後好友因失戀自殺,觸發畢卡索以藍色調作畫,藍色時期開始。
他藍色的風格非常有賣相,讓他遷離貧民窟,23歲定居於巴黎「洗衣船」,又邂逅女友費爾南德,心情好,常去觀賞馬戲團的演出,粉紅色時期開始,這段時間超愛以馬戲團為題材,他常說:「我很欣賞小丑,雖然是小人物,卻把歡樂帶給別人!」
粉紅時期 馬戲團當題材
雖然藍色、粉紅的畫讓他年紀輕輕聲名大噪,25歲某一天參觀人類學博物館,看到非洲雕刻印象深刻,回家創作了第一張立體派《亞維儂的少女》,它顛覆長久以來傳統的透視觀念,用多視點觀察對象,將不同角度的造形整合在畫面上。加上受塞尚觀念影響,把物體簡化成球體、圓柱體及圓錐體來描繪,因此它不重視描繪物體的外在表象,而使畫家對「造形」有更主觀、更自由的創作空間。一個有創意的人,絕對不會安於慣性!
早期立體派,受到非洲雕刻的影響很深,到了分析立體派更主觀的分析手法把造形分解,塊面切割得更破碎,讓主體與背景交融,物體只能依稀可見或難以辨識,這樣更有想像的空間。綜合立體派嘗試用日常生活中的壁紙與報紙,甚至拼貼紙板、木板等實物。這樣大塊面組合、構圖,空間感更趨於平面化。
34歲應邀到義大利為芭蕾舞團設計服裝、布景,在義大利旅遊了三個月,被古羅馬巴洛克的雕刻、建築所吸引,又邂逅了他的第一任太太—俄國來的芭蕾舞者歐嘉,把古典藝術的風格帶入他的畫面。長子保羅出世,畢卡索畫了許多母與子的系列作品。
普拉多美術館有一幅委拉斯奎茲的名作《小公主》,畢卡索以近70歲的年紀,臨摹了這張名畫,重新詮釋了30幾張畢氏形態的小公主,古典與現代表現了不同的風味,也是此館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戀史不斷 觸動多元畫風
晚年除了有名的橡膠版畫、雕塑、大量的陶藝作品,還記得幾年前他一件小小的陶盤在台灣世貿拍賣,40萬元。我的好友戲謔說:「這麼簡單的線條,你也如法炮製幾件。」她忘了,少了Picasso這個字,就差太多了。
到了晚年的畫風,誠如他所說的,窮其一輩子追求到如孩童般純真的筆法境界。
要真正了解畢卡索的藝術,他的戀愛史是值得探討的。他的藝術風格與戀愛史絕對有明顯的關連,每一次新的戀史,就促動他畫風新的改變。一生結婚兩次,另外(至少)有五位情人。而這七位女性之中,有一位病死,一位精神崩潰,兩位死於自殺。
撇開這些戀愛史與個人的品格,他永遠求新求變與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帶給世人無數多元的觀察空間與想像力,在歷史上少有人能出其右,也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作者是藝術教育工作者)
【2011/06/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2011-06-12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