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88&f_SUB_ID=3860&f_ART_ID=389541[/center]
[center][h1]動物園的生死告白/你所不知道的動物園生與死[/h1][/center]
2012/05/29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無限出版《動物園的生死告白》】
[center][圖][/center]
書名:動物園的生死告白
作者:阿部弘士
原文作者:HIROSHI ABE
譯者:孫智齡
出版社:無限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10日
內容介紹:
飼育員,動物園守護生命第一人。阿部弘士,日本動物畫家第一人。阿部先生任職動物園飼育員長達25年。
旭山動物園,位於日本一個僅有36萬人口的城市,一座日本最北端的動物園,曾經瀕臨關閉的危機,但藉著園方人員的努力,重新找回活力,甚至一度擊敗全國最超人氣的東京上野動物園,成為日本遊園人數最多的動物園,每年吸引超過300萬人次的遊客。除此之外,旭山動物園的傳奇,更重要的還有建立了人與動物接觸的新模式,讓人類學習站在動物的立場為牠們思考。
作者阿部弘士,擔任旭山動物園飼育員期間,在動物園預算短缺下,將大家夢想的動物園具體畫成形象,成功地爭取到金援;他退休之後,專注於繪畫工作,內容則不離動物,因為他曾經那麼近距離的觀察、體會動物的生與死,他說一定要畫、畫好,才對得起牠們。
如今旭山動物園裡有一處阿部弘士的角落,陳列著他的相關作品,就連企鵝館的手繪牆也是他親自繪製的。而那些曾經邂逅的生命,則教他繼續不斷思索著「動物是什麼」、「生命是什麼」、「為什麼要有動物園」。
新書內容搶先看:
動物園動物的死
動物園裡的動物經常死掉。不管是大型動物還是小型動物,都經常去世。我還是菜鳥飼育員時,每逢動物去世,心靈總受到打擊。但因我的無知和疏失而死掉的動物也不少。既使如此,對動物的死所懷有的那份悲傷、難過與畏懼,漸漸地自己也感到淡漠了。倒不是已經「習慣死亡」,而是體會到,若讓情緒一直陷溺其中,只會為工作帶來負面的影響。
關於死亡,對有些動物來說,別具意義。如類人猿、大象、狼等,甚或是我。大猩猩、黑猩猩、猩猩等,牠們有些地方表現得比人更具有人性。甚至,行為、舉止比人類更莊重,讓人不禁懷疑牠們或許才是真正「高尚的人」也說不定。牠們的精神層次非常高,非常有尊嚴與「人格」。人類過去因外型、長相,擅自歸類大猩猩是極其恐怖的動物,長期以來不斷加以迫害。的確,牠們的體型巨大,外貌嚇人,單憑外表會讓人對牠們產生錯覺。不過,你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牠們的眼睛深處有小小的眸子。牠們其實有一張很溫柔的臉。女的大猩猩更是一臉和藹。身為飼育員,與牠們深入接觸後,我發現牠們其實擁有一副好脾氣。
雌猩猩瑪莉亞剛到旭山動物園那年,我三十歲。負責照顧的人是牧田前輩。牧田前輩休假時,則由我照顧牠。隔年,雄猩猩權太也入園了。當時的權太才五歲大。正從嬰兒轉換成少年的階段。大猩猩是非常纖細、敏感的動物。看到附近有工程,或碰上從未看過的動物從面前經過,隔天就會拉肚子。不過是一群山羊外出散步,路經大猩猩房舍,隔天,牠就拉肚子。大猩猩房舍的地面上鋪了一層土,上方長了草。草上擺著一塊大岩石。長成後的權太,經常坐在岩石上,俯瞰遠方的旭川市街和群山。我也經常看到權太靜靜凝視火紅的夕陽落入群山的模樣。不管是大猩猩還是黑猩猩,牠們似乎都懂得欣賞黃昏美景。像這樣,從各種不同的意義來看,大猩猩似乎也教了我不少哲學和思考方式呢!
動物園遇有動物去世,照例會向市政府報告。但若是像大象、大猩猩這類大型動物,還必須以新聞特刊公告。因為大猩猩、北極熊和河馬是市民心目中的明星。旭川市民視牠們為自己的動物,受到的衝擊自然也大。總之,動物園是市民的動物園,這裡的動物就是市民的動物。
有件印象特別深刻的「死亡」案例──西伯利亞大野狼之死。狼爸爸的名字叫約翰,狼媽媽叫梨香。梨香生育了二十幾頭小狼。約翰很疼愛孩子,是個好爸爸。
感情再好的夫妻都有分離的一刻。梨香去世,約翰精神上深受打擊。少了另一半,牠不進食,也沒了生氣,一雙眼睛呆滯無神,體力也日漸衰落。狀態一直這樣持續著,哪天死了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照顧牠長達十年多的飼育員辻江前輩,為了出差,必須離開動物園七天。說也奇怪,動物們往往會選在負責照顧的飼育員不在時死亡。所以,大家都認為:「這次出差,只怕約翰……」
約翰的情況也的確危急。只見牠一動也不動,更拒絕進食。只是痛苦地「呼、呼」喘息著。
一週後,出差回來的辻江前輩,一進門,就趕到狼舍探視。
「約翰、還好嗎?」
辻江前輩輕聲問著。約翰慢慢地抬起頭,只微弱地發出一聲「呼-」,然後就安然地死去──
辛苦你了
為了調查動物的死因,需要解剖。我因對解剖感到興趣,所以經常央求獸醫讓我從旁協助。通常是下班後才開始解剖工作,所以有時也會忙到三更半夜。特別是小菅獸醫,我總是請他讓我擔任助手。這是興奮的一刻。解剖過程,對該動物生前的種種感情,不會起任何作用。
就大型動物的情況來說,與其說是解剖,不如說是解體還來得貼切。這時候,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讓你沉浸在感傷的氣氛中。為亞洲象太郎的死解剖時,我感到自己彷彿是回到了冰河期的人類,正在狩獵長毛象。大象的體積委實過於龐大,就算全體飼育員加入作業,也要花費一整天的時間。那天,大夥兒忙完自己的工作,傍晚四點,便開始解剖作業,結束時已是半夜兩點。
然而,若不幫大象「解體」,根本無法掩埋也無法焚燒。又由於無法從舍門運出去,只好在大象房舍裡直接進行解體。幫大型動物解肢時,有專用的像菜刀般巨大的手術刀。不過,手術刀切沒幾下就毀了。因此,一定得由專門的人來接手。
接近半夜時,疲勞終於上身,體力不支下,令人打起盹來。死後不久的大象還殘留體溫。我感到牠的肉體和自己手的溫度一樣。但究竟是牠的還是我的溫度,就快無法分辨了。朦朧之際,手上卻還握著巨型手術刀。啊~危險、危險!!
先檢查腸、胃袋、心臟等,以確定死亡的原因。必須活用這次的「死」,以換取下次的「生」。因此,與其為動物的死感到悲哀,毋寧懷著「感謝你!長期以來讓你辛苦了!」的心情吧!每個飼育員都是淡定地、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若為「死」懷憂喪志,根本成不了事。翌日,大家還是必須照常上班。還是得幫其他動物們換飼料、改造房舍,以及思考如何幫動物繁殖下一代……大家得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動物是有心、有靈的。能和牠們在一起,真好!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每次幫忙解剖,我都這麼想。一旦死了,肉體純粹就只是個「物」,只能回歸大地。
房舍的主子不在了,一整個空蕩蕩,好不冷清。不過,沒有人會說「好寂寞啊」這種話。
「聽說某座動物園的長頸鹿寶寶已經長大了。我們把牠領過來吧!」
同事之間,會談論的是這樣的話題。
難過、惋惜,只會藏在每個人的心中,表面上大家還是平常的、默默的繼續自己的工作。
解剖、調查死因後,有些動物會被做成標本,其它的則付諸焚燒。動物園裡不會為牠們各個立碑,卻有慰靈用的「獸魂碑」。豎立在不顯眼的樹蔭下,所以很少有遊客會發現。
通常某個初夏的日子,大清早開園前,動物園所有職員全都聚集在碑前,舉行動物的慰靈祭。雖然動物沒有宗教,但不知什麼因緣,附近神社的神官會前來念誦祈禱文。
「敬請南國的獅子、大象、寒帶國家的企鵝、斑馬……」
大夥兒心中充滿緬懷,「讓你們辛苦了,真的很感謝你們──」然後致上深深一鞠躬。
動物園是讓人接觸到「生與死」的場所。因此,動物園並不隱諱死亡。
動物若去世,我們會在牠的房舍前掛上「忌中」的牌子。也讓遊客們知道死亡的原因。碰上自己喜歡的動物去世,有些遊客還會獻上花圈。我相信他們的心情跟我們一樣,都是很單純的,只是要表達心中的感情──「辛苦你了、很謝謝你!」我想,讓遊客們抱持這樣的心情,正是這些動物發揮了牠們的「任務」吧!我很欣慰看到這樣的景象。
對於動物的死亡,究竟遊客是如何看待與接受?我想也會因動物而有所不同吧!開園至今,長達四十年都在動物園的亞洲象朝子小姐,大概市民和牠就有各式各樣的回憶。
「第一次看到朝子,是我高中時……」
「我還餵過牠香蕉呢!」
「牠可真長壽啊!」
「大象的平均壽命是幾歲?比人還長壽嗎?」
「我最喜歡牠了。」
常常會聽到這些聲音。
朝子小姐去世後,空蕩蕩的象舍前擺滿了花圈。這些人都是從報紙或電視上得知消息,特別趕過來送上花環與花束。就連小朋友都拿出自己的零用錢,買花來獻給朝子呢!
象舍前,供奉的不僅是滿滿的花圈與花束,也獻上了市民們心中深深的感謝。眼前這副光景,讓我不禁感嘆:飼養動物在這裡,並非毫無意義啊!
……
全文網址: 動物園的生死告白/你所不知道的動物園生與死 - 人文.科普 - 漫遊書海 - udn閱讀藝文
#ixzz1wKeyfopK">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89541
#ixzz1wKeyfopK
Power By udn.com
(2012-05-30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