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06/9851420.html[/center]
[center][h1]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h1][/center]
中央日報 (2013-06-06 19:17)
分享|
[圖]
藝術家合影。右起: 陸先銘、莊普、北美館長黃海鳴、賴純純、蕭麗虹、建築學者徐明松以及本展策展人廖春鈴。
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
Revisiting New Horizons Exhibition: Origins of TFAM's Contemporary Context
策展人:廖春鈴
展覽日期: 2013年6月8日-2013年9月1日
展覽地點: 北美館一樓、大廳、迴廊
開幕典禮: 6月9日(週日)15: 00-16: 00
參展藝術家29位(依中文姓氏序): 朱晴白、吳天章、李明道、李錦綢、杜十三(黃人和)、林文安、林穎村、林鴻文、林壽宇、范康龍、胡坤榮、張永村、莊普、連德誠、陳正勳、陳志賢、陳幸婉、陸先銘、黃宏德、黃致陽、黃海雲、黃藏右、楊柏林、裴啟瑜、盧明德、蕭麗虹、賴純純、簡福鋛、顧世勇
特別感謝: 美術館之友聯誼會贊助建築單元手冊之印行
一座美術館的誕生。重回1983北美館的起點,探索台灣當代藝術啟動。
台北市立美術館在1983年12月24日開館,這一步標幟著台灣第一座現代美術館的誕生,迎接美術發展史上「美術館時代」的來臨,也開啟「美術館」場域此一概念在台灣視覺藝術的滋生與發展。今年,在北美館邁入30週年之際,特別以「重回新展望」為題策劃展覽,帶領觀眾重新回到北美館的起始點,聚焦開館初期十年間(1983-1994),由於「新展望」競賽展的策略與機制發展,建立與當時方興未艾的台灣當代藝術界的互動關係,藉此段歷史的回顧探尋北美館之於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淵源與軌跡。展出作品為自1984年「中國繪畫新展望」到1994年「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共6項的「競賽雙年展」,33件獲選得獎並納入典藏之作,展場整體的規劃嘗試以「極簡與抽象」、「材質與觀念」、「批判與表現」等三項線索展示,供觀眾欣賞進而了解此段藝術脈絡的進程。
同時,展覽現場規劃兩項單元,一為「展覽歷程的追述:before & after」,以互動數位影像裝置供觀眾點選,瀏覽同時期北美館主要展覽與各歷史結點的近六千張珍貴影像,呈現本館開館之初的展覽樣貌演進的歷程,以及藝術家與各界人士在美術館留下的軌跡。
另一單元為「建築的向度:一座現代美術館的誕生」,以歷史文件、建築師高而潘訪談影像、動畫影片以及說明手冊等,追溯美術館的館體建築設計,了解建築師如何將西方理念綜合東方傳統元素,轉譯為一座具現代風格,提供美術館使用機能、激盪藝術家創作發展的建築空間;同時為呼應此單元的延伸,呈現北美館場域與藝術作品間的美感對話,展覽以三件1985年代雕塑裝置作品,納入「極簡與抽象」主題並陳展出,分別為林壽宇〈我們的前面是什麼?〉、賴純純〈無來無去〉,以及胡坤榮的〈凝結〉等。
《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北美館30週年特別企劃展,藉由回顧珍貴文件、影像及展出各屆「新展望」系列的競賽作品,端看美術館發展的前期、尋求自我定位的過程,同時由作品的呈現,觀察當時藝術家如何應對美術館空間的存在與競賽展的機制,而互相敦促發展下的藝術風貌。展覽將自2013年6月8日於北美館一樓展出至9月1日,其間館方規劃多項假日賞析導覽、演講、藝術對談,以及平日定時導覽及適合親子觀眾的導覽活動等,歡迎各界踴躍參與,各項詳情內容,請參閱網站www.tfam.museum
有關「新展望」
本展主題所指的「新展望」泛稱自1984年「中國繪畫新展望」到1994年「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共6項的「競賽雙年展」所導引出的展覽脈絡。與這條脈絡並行的「競賽雙年展」還有「現代雕塑展」與「水墨創新展」,自北美館開館起,這三項競賽展是活絡台灣藝術發展的重要觸媒。
自1984年起,每兩年舉辦的「新展望」競賽雙年展是以評審優勝作品的方式對外徵件。對於經評選決定的優勝者,除獲得展出的機會之外,更有獎金的鼓勵,其作品也納入北美館收藏。在本展展出29位藝術家的36件作品當中,27位藝術家33件作品就是依循「新展望」的展覽機制進入北美館典藏。
「新展望」在北美館成立前後的1980年代之間,藉由條件上的優勢吸納了台灣當代藝術積蓄的能量。雖然競賽展帶有官方保守的色彩,但「新展望」標舉藝術創作與觀念的革新與突破,歷經了幾次階段性的變革,超越競賽展既有的限制,具有相當前瞻性的格局,也成為具有開放性的藝術平台,與當時方興未艾的台灣當代藝術持續互動。因此,藉由「重回新展望」的展出內容所提供的基礎架構,提供各界理解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的藝術氛圍。
「新展望」系列各年代及名稱分別為: 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1986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1988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1990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1992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以及1994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
重回新展望:藝術脈絡的回歸
進入1980年代之後,台灣當代藝術的表現已無法以單一的風格取向加以描述,不再是單純的風格流派的循環替換,特別是國際藝術思潮的傳遞更加快速,整體更是朝向多元發展。儘管如此,對於這次展出「新展望」作品的整體,我們嘗試以「極簡與抽象」、「材質與觀念」、「批判與表現」三個線索來掌握與理解複雜的藝術脈絡。
抽象藝術早在1950、60年代的現代藝術運動中就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到了1980年代由林壽宇引領的極簡低限的風潮成為最大的驅動力。新一代的藝術家獲得啟發,重新思考抽象的語彙與目的。賴純純的作品〈讚美詩〉,純淨低限的色彩不具任何繪畫性的效果,而是運用裝置的手法,自由的傳達色彩與造型之間開放而嶄新的組合,與傳統雕塑的封閉性形成強列的對比。顧世勇的〈藍翼〉則運用純粹抽象化的造型以平面與立體並置的方式,暗示空間向度的轉換。
莊普〈顫動的線〉的抽象造型則是受到材質的啟發,他跳脫繪畫的描述性,直接利用畫布與畫框的質性,詰問藝術的本質。盧明德作品〈對語〉所應用的媒材更為多元,突破單一媒材的限制,啟動材質之間的對話,激發材料物體之間對立與融合。同樣是以抽象的造型,自然素材的外貌引人聯想到過去與現在的延續,觸動人對自然環境的感知。在藝術觀念與思維的傳達上,由於「材質」的新發現,藝術媒介的定義已超越繪畫與雕塑傳統的範疇,一新當代藝術表現的風貌,台灣當代藝術進入了「綜合媒材」、「複合媒材」的時代,為了回應藝術創作實踐上材質與觀念上的新策略,1988年的「新展望」不再對創作媒材設限,展覽名稱也從「繪畫新展望」更名「美術新展望」。
相較於抽象風格與新材質的開拓,或者技法與觀念的改變在藝術創作所引發前所未有的效應,1980年代在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所歷經的體制上重大的變革,也開創出新的藝術創作領域。尤其是1987年「戒嚴令」的解除,台灣迅速轉型為一個言論解放、媒體崛起的社會。連德誠作品〈新聞(四)〉就是取材自社會及政治批判的議題,表現大眾媒體虛幻荒繆的對立本質。而陸先銘〈一個長大的夢〉則對台灣內在現實社會的批判,憂鬱的色彩與騷動的筆觸深具表現力與感染力,勾勒出在社會、經濟、工業文明快速變遷之下的城市意象。
【中央網路報】
[img][/img]
(2013-06-13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