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703/10056733.html[/center]


[center][h1]翁明川‧翁偉翔現代竹雕茶器聯展[/h1][/center]

大成報 (2013-07-03 21:30)
分享|

[圖]




【大成報記者/劉采妮台南報導】台南市總爺藝文中心於即日起至9月1日(日)於該中心招待所展出「賞茶則-茶席裡的領航者 翁明川‧翁偉翔現代竹雕茶器聯展」。1943年生於金門的翁明川老師,於1973年~2003年任職於台灣電視公司,退休後在新竹成立『樂竹齋竹雕工作室,自號「竹翁」,卸下電視圈得獎光環後,憑藉著另一項技能,依然默默發光,投入竹雕領域近30年,創作路上屢獲佳績,重新展現現代竹刻的精湛技藝與美學,作品於2007年獲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2008年獲南投縣立竹雕博物館典藏,2011年入選風華絕代-金門當代藝術家紀錄片,2012年獲LV公司典藏。

翁明川老師當初投入竹雕的領域,正是因為茶的帶領,一股對喝茶的熱誠,才能夠有如此美麗的茶則誕生,30多年前在台視擔任美術指導,工作之餘愛喝茶的翁明川老師覺得市面上總是著重在茶壺、茶葉方面,而對於喝完茶之後要取出茶葉,卻沒有像樣的工具可以使用,想要讓泡完茶取出茶葉的最後動作能夠畫下完美的句點,於是翁明川老師開始在工作之餘著手刻製竹子,在朋友之間廣受好評,終於在民國75年舉辦了首次個人展覽。

竹子在保存處理上必須花費許多心力,要在竹子上加上雕刻更是困難重重,選擇適當的竹材就是其中的關鍵,翁明川老師在多年走訪,在南投竹山尋找到適合的竹材,選擇桂竹或是孟宗竹來進行創作,這類型的竹材纖維分佈平均且細密,比木頭還要來的堅硬,竹材處理方面,讓茶水在茶則上形成天然的保護膜,所呈現的色澤自然,有別於上漆的處理方式所呈現的光澤,近年來竹材變化多樣,也在作品中加入了煙燻、保青等方式,讓茶則呈現不同面貌。

其子翁偉翔,1972年生於台灣,號樂竹,1990年~2006年間於廣告公司擔任美術設計與企劃總監一職,2011年起陸續與父親共同展出,與父親全然不同的風格,顯然已走出自己的創作之路。

「茶席」是今日茶文化的精髓,而「賞茶則」正是這茶席裡的領航者,即將要沖泡的茶葉盛在「賞茶則」中,依序在賓客中傳遞欣賞其外形上的美,這種視覺上的關聯也將直接關照在茶湯的欣賞上,從這觀點上來說,賞茶可說是品茶的序曲,而盛載茶葉的「賞茶則」同時擔當了引導者的角色,簡單的心,用心投入,單純的想要讓泡茶儀式更加完美,本次展出的55組作品,帶您看見讚嘆的竹雕工藝,詳細內容請參閱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網站http://tyart.tnc.gov.tw/或洽詢 06-5718123 。(2013-07-10 17:22)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27/10009389.html[/center]

[center][h1]「創意風發•畫藝傳香」 臺陽美術協會會員聯展 [/h1][/center]

大成報 (2013-06-27 15:46)
分享|



[圖]


【大成報記者彭維乾/桃園報導】第76屆臺陽美術協會會員聯展,即日起至7月14日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登場。文化局張壯謀局長表示,臺陽美術協會除了以會員之切磋琢磨創作之外,並振興美術風氣起見,公開徵募優秀作品,提攜青年畫家為主旨,以宏揚美育文化,提升美術水準。

這次「創意風發•畫藝傳香」展出近百件作品,與民眾分享。 臺陽美展今年已歷76屆,創立於民國23年(1934年)迄今已近八十寒暑,在我國堪稱民間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美術團體。79年前,臺灣的美術仍一片荒蕪,由楊三郎、李梅樹、陳澄波、廖繼春、李石樵、顏水龍、陳清汾等前輩大師創始。

今年是「臺陽美協」第76屆展覽,畫會組織有油畫、膠彩、墨彩、雕塑、版畫、水彩六部,會員有85人,預備會員10人,全體會員一本初衷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定期發表作品,務求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為美術界注目之焦點,並為藝術繼續傳薪,持續推展美術教育。(2013-07-10 17:08)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996796.shtml[/center]

[center][h1]海派藝術節 看200件上海文物[/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2013.06.30 04:34 am










「第三屆海派文化藝術節」即日起至7月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展出200多件反映上海文化特色的技藝及美術作品,包括海派玉雕、紫砂壺、木版浮水印、嘉定竹刻、松江顧繡等精采文物。

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應數餖版金箋本木版浮水印十二幅的「群仙祝壽圖」,為總長720、尺幅高206.8公分的巨作,上海朵雲軒歷時8年才完成。以木版浮水印的巨構重現中國畫「海上畫派」代表大師任伯年的傑作,精雕細琢46個畫中人物,以及原圖描繪的仙山樓閣,展現了雕版印刷的高度工藝。

中國美術史上現存最早的潑墨寫意人物畫代表「潑墨仙人圖」,原作現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此次展出的「松江顧繡」,以不同色階針線的畫作,由藝師耗時近一年繡成,完全表現畫作中墨色的乾濕濃淡。

「顧繡」為源自上海的一種刺繡技巧,發源於上海露香園顧家。明嘉靖年間,顧家小妾繆氏集傳統繡法大成並加以創新,是顧繡的起源。

被視為最能展現上海女性風華的旗袍,這次也在展覽中展出,精選清代和當代20多件珍貴旗袍。其他的展品還包括曹素功墨莊、周虎臣毛筆等上海百年老店的文物,以及古箏、二胡等民族樂器、細刻藝術的「海派玉雕」等。

上海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沈佐平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也是珍貴的文化資源。上海從一個濱海的江南水鄉逐漸演變為國際大都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了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軌跡,表達出土地與人民的獨特個性。(2013-07-10 17:07)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994290.shtml[/center]

[center][h1]學童防災畫冊比賽 增防災概念[/h1][/center]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2013.06.28 07:51 pm



致力防災宣導的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成立一週年,將舉辦全國「學童防災畫冊」比賽,希望藉創作提升小朋友防災概念。

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今天說,地震和颱風豪雨時常威脅民眾生命和造成財產損失,除防範自然災害外,火災預防更是時時都要當心,不容疏忽。

協會表示,為落實防災教育從小扎根的目標,特別舉辦「學童防災畫冊」創作比賽,希望小朋友用繪畫創作展現正確防災觀念,蒐集防災資料和創作過程中,把防災觀念帶進家中。

「學童防災畫冊」創作比賽主題以地震、颱洪(颱風豪雨)、火災為主,希望小朋友把災害防範或搶救情境,當成彩繪創作內容,媒材不限(如彩色筆、色鉛筆、蠟筆、水彩等)。

收件日期從7月1日至9月30日截止(以郵戳為憑),報名詳情內容和規定,可上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網站搜尋並下載相關資料。(2013-07-10 16:16)

[center]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630/234092.htm[/center]

[center][h1]La Vie/專訪插畫家Vita Yang楊謹瑜.[/h1][/center]


[圖]


【文/圖:La Vie。部分圖片由agnès b. CAFÉ L.P.G.提供】

以簡約質感攫取人心的法國時尚品牌agnès b.,在台灣開了一間又一間獨具特色的agnès b. CAFÉ L.P.G.,這次邀請知名的插畫家Vita Yang(楊謹瑜)合作,起因來自agnès b. 2001年位於大安路巷弄內的辦公室,附近工地總有一隻沾滿塵土的小白狗閒晃,agnès b.台灣的工作團隊決定讓辦公室成為牠真正的家,陪伴品牌在台灣成長。以時尚為題材的Vita Yang,多以水彩、墨水媒材作畫,清新簡單的風格相當吸睛,喜愛動物的她,小時候也曾救助過流浪狗,因此agnès b.與Vita Yang在相同的頻率串起了合作的契機,從愛為出發點的共鳴,更透徹更深刻。

我們來到隱身大安巷弄間的agnès b. CAFÉ L.P.G.,復古的建築矗立在綠蔭中,頗有世外桃源之感,符合agnès b.給人一貫的典雅簡潔。從建築外便能看見Vita Yang的美麗畫作,店內也有多幅以小動物為主題的生活感插畫,Vita Yang坐在店內的角落,如同她的插畫,簡約的裝束顯露氣質,訪談過程雖然Vita Yang話並不多,卻十分溫和親切。

以下是專訪Vita Yang(楊謹瑜)的訪談內容,讓我們來了解這位認真善良的插畫家:(以“Vita”代表Vita Yang)

La Vie:對於這次展覽的起頭與想法?希望傳達什麼訊息給觀眾?
Vita Yang:一開始是跟agnès b.用mail聯繫,我一直都很想跟agnès b.合作,雙方聊的很融洽,想做與動物有關的主題,我自己也有養動物,偶爾會去動物協會當義工,我認為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像朋友。
這次展覽除了傳達愛護動物的情感,期望將溫暖的力量散播出去。agnès b. CAFÉ L.P.G.還會推出這次插畫展覽的產品,販售的所得扣除成本後,會全數捐出予支持流浪貓TNR計劃協會以及財團法人台灣動物協會。

La Vie:這次展覽有特別推薦哪一件作品?
Vita Yang:這次的展覽作品都很推薦,我自己也都很喜歡。

La Vie:這次展覽總共有幾件作品?
Vita Yang:agnès b. CAFÉ L.P.G.目前共有8間分店,總共展出60幅畫作,其中不同的約有3、40幅。

La Vie:可否說說在英國留學的生活?遇到最美好的事?最困難的事?
Vita Yang:在英國的時間雖然不長,卻濃縮了精華,那邊的生活是衝擊我最大的部分,我喜歡逛街觀察,英國古典或新式的建築各具風格,我也觀察櫥窗的創意設計,有些很簡單,像是利用摺紙去帶出主題。英國文化新舊交會融合,不同面向令人很興奮,我很喜歡收集罐子,像茶罐,觀察上面的精緻標籤,我認為在英國的生活面成為我回來台灣之後,很重要的影響力。求學方面很順利,沒有特別困難。

La Vie:英國和台灣設計/插畫產業的現狀?
Vita Yang:台灣目前越來越多插畫的應用,只是整體還不若英國插畫產業成熟,因為英國藝術文化歷史深厚,插畫產業運作穩定,會受到較多尊重。我自己遇到的業主,無論國內外,都十分尊重我的創意與風格,當然還是遇到少數會介入風格的客戶,希望更改我的風格,這部分比較無法適應,因為雙方應該要一起激盪出火花。品牌一定會有堅持與限制,不同品牌不同的精神,很開心可以接到不一樣的案子執行。

La Vie:除了英國外,是否還想去哪一個國家旅行或生活?為什麼?
Vita Yang:我目前沒有想要去別的國家生活,但會想去法國旅行。走在法國街頭感覺很舒服、愜意,那邊的生活感很重,也喜歡參觀法國的美術館。不過英國跟法國的大城市步調不同,在法國的時候感覺比較從容。

La Vie:可以談談一整天的工作過程與生活嗎?
Vita Yang:早上吃早餐,中午就在工作室開始工作,工作室是大學同學一起分租的空間,各自獨立作業,共同養了兩隻貓,是一個很輕鬆的環境。因為我工作時會分心,分心是讓我工作順暢的助力(笑),就會跟貓玩、煮咖啡或是修剪花草,休息一下再繼續,是比較適合我的工作方式。
下班後通常是看電視,刺激靈感的方式是翻書、雜誌,會去逛書店、超市、花市,還會上網找資料,電影、音樂也是靈感的泉源。

La Vie:下一個階段有什麼計畫?
Vita Yang:目前就是跟agnès b. CAFÉ L.P.G.的這個大型計劃,之後的話希望可以舉辦個展,有機會也想跟其他品牌合作。

這次展覽的主題《You are my sunshine》你是我的陽光,agnès b. CAFÉ L.P.G.與Vita Yang的合作表達的是人與動物、人與人可以做彼此的陽光,給對方溫暖。透過Vita Yang的畫作,我們看見最原始的美好初衷,透過與Vita Yang的對談,感受到一個善良真誠的靈魂,同時瞭解agnes b.的品牌精神,“Give Love” 讓愛串起地球萬物間的心靈交會。

《You Are My Sunshine》
展出時間:5/20~7/15
地點:八間agnès b. CAFÉ L.P.G.門市
展覽理念:這次的主題,You are my sunshine, 你是我的陽光。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可以是小動物的陽光,他們也是我們的陽光,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彼此的陽光,給對方溫暖。也許是食物,也許是一本很喜歡的書,也許是一段聊天對話,或是小動物需要你的那個時候,都可以立即地溫暖我們。將這些事物用組合的方式,封存在一張畫裡,就像果醬一樣,把這些滋味封存起來。在畫畫過程中,我也等於再次尋找自己的”陽光”是甚麼?他們又帶給我甚麼,然後我可以怎麼好好延續這股溫暖,說不定也能當別人的陽光呢? ~By Vita Yang

About 財團法人台灣動物協會
「台灣動物協會」於2004年由一群關心動物的人士創辦﹐目前已登記為國內非營利機構﹐並有中外籍的成員致力於改善台灣動物的福祉。我們目前努力的重點在於改善動物的處境﹐尤其是流浪貓狗﹐推廣以人道方式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並且加強關懷動物與寵物飼主責任等的教育議題。位於北投的急救中心目前安置有七十隻左右健康的動物,正在等待有緣人前來領養。無論生存機會多麼渺茫,每一隻動物都有活下去的權利。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staiwan/info

About流浪貓TNR絕育計畫
臺北市支持流浪貓絕育計劃協會,提供流浪貓依藥費援助、絕育、餵養補助金以及誘捕籠免費借用等服務,於大台北市目前有10處合作單位(動物醫院以及野喵中途咖啡)。 https://www.facebook.com/SupportTNR/info(2013-07-10 16:15)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30/10028916.html[/center]

[center][h1]雲林縣立麥寮高中藝術實驗分校師生期末成果發表會[/h1][/center]
大成報 (2013-06-30 17:55)
分享|





( 大成報記者張立明/雲林報導 )

雲林縣立麥寮高中藝術實驗分校師生學期末聯合成果發表會,於今(30)日下午在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表演廳展演,這場結合舞蹈、音樂、美術的古典藝術演出,吸引來自全省各地愛好藝術的人士參與,蘇縣長特別撥冗參與這場藝術盛宴,愛好舞蹈及音樂的民眾讓音樂廳座無虛席。

在展演廳外有60多幅美術作品展示,其中一幅水彩是來自日本李園老師的作品,其餘是學生的水彩及素描作品,包括靜物、石膏像、人物素描等。美術科主要側重在基本功訓練,強調育成專業優秀藝術家所應有的心性修為、藝術素養與專業創作能力。

舞蹈科宗旨為發揚及推動傳統純正的中華古典文化,以中國古典舞為主要教學。透過中國古典舞基本訓練展示,呈現出中國古典舞身韻、身法、技術技巧三大部分訓練主軸,以男子陽剛、女子溫柔的優雅氣質,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及內涵。

音樂科則呈現中西合璧的交響樂團演奏,學生除了加強表演藝術的訓練外,亦強調人文內涵修養。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加入行列(2013-07-10 16:14)

[center]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20112[/center]

[center][h1]讀者10問劉國松 [/h1][/center]

[圖]

採訪/張孟起


81歲的劉國松,1960年代發起「五月畫會」,推動水墨繪畫現代化,為傳統國畫注入新生命,兩岸藝術界譽為「水墨現代化之父」。在全世界舉辦超過百次個展,作品為世界80餘座美術館、博物館收藏,曾獲臺灣藝文界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中國藝文界最高榮譽「華人藝文終生成就獎」。







最近山東博物館設立了「劉國松現代水墨藝術館」,等於是在世藝術家的作品受到古文物等級的保存與展示,這是怎樣的活動?
我是山東青州人,向來關心故鄉藝術、現代水墨藝術的發展。前幾年山東博物館一直和我聯絡,希望典藏我的作品,甚至設立專館。我想,如果在大陸能夠有一個展館,永久陳列我各時期的作品,完整呈現我的藝術流變過程,讓有興趣的人可以隨時來看,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所以我答應捐出八十一幅作品,在山東博物館內的十二號展廳專館永久展出,命名為「劉國松現代水墨藝術館」,今年四月二十六日正式開幕。

我捐出前年中華藝文終生成就獎的獎金一百萬元人民幣(約新臺幣四百八十萬元),做為推動現代水墨藝術之用,山東省政府也捐出四百萬元人民幣(約新臺幣一千九百萬元),和我的捐款一起成立基金。未來,山東博物館每年都會舉辦現代水墨藝術的學術研討會和展覽。


你在臺灣接受藝術養成教育,哪些老師曾影響你?
一九三二年我出生於安徽蚌埠,父親是抗日軍官,戰死在沙場,我隨母親輾轉逃難,歷經艱難才得以活命。大陸淪陷時,我隻身隨著國軍遺族學校來到臺灣,借讀於師大附中,念完高二以同等學歷考進師範學院(現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在學期間重要的老師有水墨的黃君璧、林玉山、溥儒,水彩的馬白水,油畫的廖繼春、朱德群。朱德群老師對我影響最大,不但在我沈迷於打籃球時,點醒我回頭專心畫畫,更送油畫工具給當時非常窮的我。


你畢業後倡言反對當時藝壇抄襲中國古畫、模仿西洋現代畫現象,是基於何理由?
大學時期,我很自然地隨著當時的潮流學習西畫,學習西方大師的技法,但想成為藝術家,就必然要走出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我曾說:「我們既不是生長在古代的中國,也不是生長在現代的西方。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換言之,我們既不該抄襲中國古畫,也不該一味模仿西洋。如此一來,我一下子將臺灣畫壇的保守派和西化派都得罪光了。


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創新現代水墨風格?
一開始我嘗試「中西合璧」,在西洋油畫畫布上塗石膏,再於上面作畫,做出如同水墨畫的崇山峻嶺、參天古木、雨雪紛飛效果,自己覺得挺不錯的。二十九歲那年,我聽到設計國父紀念館的建築師王大閎的材料學理論,猶如當頭棒喝,讓我放棄了中西合璧的石膏畫。王大閎認為,每種建築材料都有它的特性,設計者應發揮一種材料的特性,而不是用另一種材料去偽裝,像是用水泥做出竹子的形狀,塗上竹子的顏色,就是做假。他的話,讓我領悟到用西方油畫材料做出中國畫的審美趣味,也是一種做假,於是我拋棄了已發展成熟的石膏畫。接下來是痛苦的實驗期,我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試驗,用了幾十種不同紙張,最後找到紙筋很細的燈籠紙,發現燈光透過這種紙,可呈現出很美的紙筋線條,由此再發明了紙筋很粗的紙(這種紙後稱為「劉國松紙」),這種粗的紙筋在被抽出之後,會在紙上留下白色的線條,是傳統中國水墨不曾出現過的,加上我以狂草入畫的筆法,創造出了獨特的「抽筋剝皮皴」。


談談你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技法發展?
一九六六年,當時我三十四歲,在美國堪薩斯大學美術史教授李鑄晉的推薦下,獲得美國洛克菲勒三世基金會的獎助,展開環遊世界之旅。兩年的行程中,我不僅看遍了全世界所有重要美術館、博物館,更在美國各地巡迴展出我的作品,而且銷售非常好。這兩年不但開了我的眼界,也堅定了我推展現代水墨的信心。(2013-07-10 16:13)

[center]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5&catsid=3&catdid=0&artid=20130629ea004[/center]

[center][h1]台灣創價學會舉辦李錫奇的繪畫世界展 [/h1][/center]


[img]http://www.idn.com.tw/productimage_s/2013/20130629ea004.jpg [/img]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台灣創價學會「桃園藝文中心」29日起迄9月14日 展出、 去年曾獲得「國家文藝獎」,「台灣後現代健將」的藝術家李錫奇「越界 創新 李錫奇的繪畫世界」展,展出李錫奇藝術家具有特色作品,如水墨、木刻畫、複合媒材作品,歡迎民眾前往參展。

台灣創價學會「桃園藝文中心」位於高鐵桃園青埔站區內、高鐵北路二段140號,該中心指出,藝術家 李錫奇率真個性、直樸的思維,猶如故鄉金門濃烈而香醇的烈酒,2008年更獲總統府敦聘為國策顧問,為藝文界發聲、為飽受戰火摧殘的金門,發出和平的建言。

因成長於文風鼎盛、深具特殊歷史文化的金門,李錫奇的創作風格,長期在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自己「民族本位」的藝術獨創性。他是目前60年代已嶄露頭角,迄今少數仍保有生猛創造力的藝術家。而他所展現的古典、華麗、喜慶且鉅大的作品,正是現代巨型空間裡,最亮眼的焦點。

此次,台灣創價學會策展「越界創新 李錫奇的繪畫世界」,將引領觀眾進入藝術家李錫奇展現熱情與希望,融合中西,視野獨特的藝術創作中。
台灣創價學會策展之「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系列展覽,舉辦迄今每年都吸引了10萬名以上的民眾前往參觀,該會為落實「社區藝術化、藝術社區化」的理念,設於桃園高鐵站附近的桃園藝文中心,也於2012年正式啟用,免費提供民眾參觀的藝文中心多達9處之多,目前更成為各級學校與師生的最佳戶外教學場所。2013/6/29

圖說:李錫奇(右四)為「越界 創新 李錫奇的繪畫世界」展剪綵。(2013-07-10 15:59)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701/10034591.html[/center]


[center][h1]第四屆台灣買得起藝術博覽會 規模歷屆最大[/h1][/center]
中央社 (2013-07-01 12:02)
分享|


[圖]

第四屆台灣買得起藝術博覽會 規模歷屆最大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701 12:01:32)今年的買得起藝術博覽會不同以往,結合社區!規模最大!最為親民!由中華藝術經紀國際交流協會主辦,上古藝術策展執行的買得起藝術博覽會至今已舉辦第四年,此次「2013年第四屆買得起藝術博覽會」即將於9月24日至9月30日,連續7天於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3號出口之「三館五地」隆重登場。沿著忠孝東路直行,右轉建國南路,再右轉新生南路一段103巷,形成藝術社區,讓大眾與藝術更貼近。

博覽會消息曝光後,負責策展執行的上古藝術每天都接到許多洽詢參展的電話,由此可見台灣本土的藝術創作能量相當的活絡,而不論是藝壇的老將或新秀,醉心投入創作之餘,其實都渴望能有一個展現成果與交流切磋的舞台,並且讓更多人欣賞到美的作品。藉由歷屆「台灣買得起藝術博覽會」,不但網羅大量當代本地藝術家的精彩創作,同時也大幅降低民眾欣賞藝術的門檻,勢必能為台灣激盪出更燦爛的文化火花。

第四屆「台灣買得起藝術博覽會」是一場「沒有天價,高貴不貴」的藝術盛事,所有參展作品介於NT$5,000到NT$200,000,真正落實買得起的藝術,希望能引爆更多創作者與收藏家的參與,讓收藏藝術品成為全民運動,見識台灣藝術的無窮潛力。本次博覽會規劃有耀眼新生代區、尊品典藏區、當代油畫風采區、水墨文粹區及感動一百攝影展區,聚集所有台灣原創好作品,讓愛好藝術的民眾一次賞足萬件真跡。

為了提攜後進,讓台灣藝術界的新生代有一個發展的平台,給年輕創作者有更好的曝光機會,特別規劃了耀眼新生代區,找尋藝術新秀,培育更多未來的藝術大師。今年的新生代區同樣吸引許多藝術新秀創作者的參展,到時必定會讓參觀民眾耳目一新!

今年結合更多的贊助合作單位及媒體宣傳,齊力將藝術展覽融入在地的居民生活,結合整個社區、台北、台灣,使藝術展覽不再只是侷限在藝術愛好者的參與,而是擴大藝術氛圍至大眾生活!敬請期待今秋9月第四屆台灣買得起藝術博覽會,大家一同「買得起,藝遊未盡」!2048402-27113577

訊息來源: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9130.aspx



關鍵字:捷運舞台門攝影多媒體運動電話能量展覽藝術(2013-07-10 14:44)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8001770.shtml[/center]


[center][h1]「宜蘭囝仔ㄟ墨趣」成功國小美術展[/h1][/center]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即時報導】


2013.07.02 02:00 pm










宜蘭縣成功國小美術班每年都會招收對藝術才能或是美術學習有興趣的國小三年級學生就讀,至今已有16年歷史,透過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的繪畫風格。

今年美術班學生作品在羅東博愛醫院住院大樓文化走廊展出,展覽主題「2013宜蘭囝仔ㄟ墨趣」,展出的22幅畫作,都是以學生透過水墨技法與童心觀點呈現,每幅畫都充滿了童趣與想像創意。

成功國小美術班「2013宜蘭囝仔ㄟ墨趣」展覽,即日起在羅東博愛醫院住院大樓文化走廊展出,展出到七月底止,歡迎民眾前往參觀。(2013-07-10 14:42)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29/10022266.html[/center]

[center][h1]黃胄:一幅作品15年漲247倍[/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3-06-29 02:27)
分享|


  北京匡時2013春拍「中國書畫夜場」中,黃胄的大尺幅作品《民族大團結》以1800萬元起拍,經14口叫價,最終以2850萬元落槌,含傭金成交價為3277萬元。黃胄作品向來都是拍賣場上的寵兒,價格節節攀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黃胄的另一幅作品《馴馬圖》。這幅作品早在1996年6月28日北京瀚海拍賣中曾以22萬元成交, 2011年5月22日在中國嘉德拍得6037.5萬元,15年間此畫漲了274倍。

  ⊙陳曉紅 李虎 ○編輯 陳羽

  

  黃胄是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中國畫家之一,長安畫派代表人物,擅長少數民族題材的人物畫和動物畫,並以畫新疆人物和驢著稱。

  黃胄人物畫最大特點在於反映現實生活,內容激情充溢、大氣磅?,採用速寫加水墨技法。他強化了速寫的表現性,不以一筆一墨一線的精緻為求取目標,而尋求筆、墨、線交替使用所顯現的豐實感覺。看似不經意的複線、廢線、甚至敗筆,實則有意為之,尤其對於多人物組合和群像場面的整體把握十分有益。複線恰到好處地大量使用從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黃胄畫風的潑辣與強悍。

  1943年,黃胄拜西北著名畫家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云為師。1957年32歲的他創作的國畫《洪荒風雪圖》,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金質獎章,從此確定了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1958年為剛建成的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創作了《慶豐收》。「文革」期間被迫擱筆,導致傳世的速寫只有500餘幅。1983年10月黃胄為中南海創作了《牧馬圖》、《姑娘追》、《叼羊圖》等數十幅作品,並懸挂在各會議室。上世紀80年代,他在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畫展,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繪畫藝術,並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藝術大師。

  《民族大團結》:多民族人物群像

  《民族大團結》創作於1982年,是黃胄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凝聚了他繪畫技藝中的諸多精華。這幅畫首先是張大場面畫作。,畫面飽滿熱情,保持了一氣呵成的氣勢。畫面共有四十多位人物形象。從服飾上能辨識出這些人物有維吾爾族、彝族、苗族、瑤族、侗族等。畫面的主角是位於最前方的三位跳新疆舞的少女和老人,黃胄對細節和動態的精確把握,使舞蹈場面撲面而來,感染力極強。他高超的繪畫技法將人物奔放而天真純潔的表情刻畫的生動致極。眼神和手的動作、身體的轉向以及頭髮、衣裙都畫得極具動感。身穿粉色衣服的女孩正扭動身體,手腕優雅的舒展開來;另一位身著青綠色衣服的少女舞姿正呈現收斂姿態,兩人一張一弛,形成很好的動態呼應關係。那身著紅袍的老者以矯健的舞姿穿梭于兩位少女之中,剛柔相濟,非常和諧。旁邊有彈琴者、鼓手、吹嗩吶和笛子的幾位熱情洋溢的伴奏者。優美的舞姿和音樂吸引了各民族兄弟姐妹,他們或盤坐、或站立、或鼓掌、或交談,陶醉其中,展現了和樂融融的氛圍。

  《于闐歌舞》:一人一琴一鼓

  黃胄曾先後7次赴新疆寫生,異域的民族風情、風光給他帶來了無限靈感。在大量的寫生和創作中,黃胄亦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他是出了名的「快槍手」,一般畫家畫畫論張,他則論刀(一刀是一百張紙)。對歌舞動作能目識心記。正是這樣才有了《于闐歌舞》這幅不朽畫作。在6月2日落槌的北京春拍現當代藝術夜場中,此畫以1667.5萬元人民幣成交。在黃胄新疆題材作品系列中,「新疆舞」是較為常見和具有典型面貌的。對於此主題,黃胄曾做過不少創作實踐,大都以一人舞、一人琴、一人鼓為畫面基本構成,格局雷同,僅細節有不同。《于闐歌舞》作於1975年,正值黃胄的藝術黃金時期,從其奔放的畫風中可見一斑。畫面構圖飽滿,少女誇張的肢體動作,飛揚的髮辮,舞動的裙裾,紅與黑結合的服飾立即予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令人感受到新疆人飽滿的熱情。畫家並沒有刻意表現人物形體的準確,而是著重於動勢和韻律的營造,以迅疾的筆觸捕捉到舞蹈的一個瞬間的動作,以熱烈的色調表現出歌舞歡騰的場景,使這一刻定格凝固。

  黃胄筆下的人物以野性的矯健展現對傳統女性或端莊嫻雅或婉約秀媚的審美標準的反叛。人物多熱情奔放、樂觀進取,反映了黃胄樂觀的理想主義情懷。上世紀八十年代,正是黃胄創作生涯的高峰期,他為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中南海等重要國務活動場所創作了三百來件有關民族題材的作品。(2013-07-10 14:37)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29/10022257.html[/center]

[center][h1]陳式版畫之「水」——陳琦作品賞析[/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3-06-29 02:27)
分享|







  ⊙記者 曹原 ○編輯 陳羽

  

  陳琦,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教授,創造性革新傳統水印技藝的當代藝術家,中國版畫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從「八五」新潮伊始,陳琦勇敢地從現代主義蛻變而出,結合西洋畫法表現光線明暗的素描層次的理念,擴展了水印局限於中國水墨和現代主義的美學束縛,發揮了藝術家創作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即興靈感和隨機痕?使意識的流動得以體現。

  近日,「我在——2013中國版畫藝術工作室聯盟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開幕。陳琦不僅是參展藝術家之一,也是這次展覽的策劃者。據了解,在這次展覽上展出的陳琦巨幅新作《2012》(4m x 14m),整套約兩百多萬元。

  《2012》是耗費連續兩年的時間完成的。這幅4m x 14m的巨幅水印木刻是由七張2m x 4m的板子拼接而成,雖然主題上仍然是對「水」的借用,但站在作品前卻有一種水面排山倒海而來的震撼和些許蠻不講理的壓迫感,相較2010年的作品《1963》中的平靜水面,和仍然帶有空間感的畫面,《2012》中撲面而來的水面更具流動性和宏大氣勢,走近細看作品卻會發現似乎每一個線條都已經完成了純粹抽象的過渡。

  做版畫的人面對這件作品第一件事恐怕就是找接痕,拼版卻又能讓人看不出接痕,每一個畫面都要對接完美,這是一種技術上的挑戰,但陳琦在業內的高超技術早就毋庸置疑,所以在多年的經驗積累之上,《2012》是一次套成的。除了整體的把控力,這件作品的一次性調試(分開調會有色差)對工作量也有很高的要求。近看作品豐富的表面下,是藝術家用九個層次的顏色套出的效果。

  取名《2012》並無任何含義,用陳琦的話說,只是隨便起的數字,目的就是不想讓觀者因為作品名的介入而被帶入文學聯想,無意義的作品名更側重的是對畫面的考究。細究之後不難發現,遠觀這些磅?大氣的水卻又仍然散發著一種寧靜的氣息,在光感十足的水面前,似乎能聽見流動的聲音。

  陳琦的「水」一直被業界認為是「簡約如詩、空靈若夢」,憑藉著水的中國哲學意蘊,及藝術語言和圖式的難度,陳琦很快塑造了他的個人藝術樣式,得以讓飽含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作品在視覺上不偏離當代性,也讓中國特有的水印木刻在形式上是國際的。

  除了對「水」的借用以外,大千世界在陳琦早期作品中也是關注所在,像九十年代初的《信風》系列中如《村口》、《蘆花》、《口岸》等作品,通過具體的場景常態呈現出宇宙自然的物候信息,包括後來的系列作品《二十四節氣》中,萬物之氣象在畫面中變成靜默的自然,但無論是早期作品還是現在的「水」,駐足陳琦作品前,都能感受到一種自然的力量和時間的流逝。

  二、三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讓陳琦成為國內創造性革新傳統水印技術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分別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xford(英國牛津)、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 London(英國倫敦)、紐約國立圖書館、日本福崗美術館和歐洲木版畫基金會等機構收藏。

  ■鏈接

  作為國、油、版、雕的主要藝術門類之一,版畫從技法上而言無疑具有很高的門檻。版畫是用刀具或化學藥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蝕出畫面,再複印于紙上,有木板、石版、銅版、鋅版、麻膠版等品種。

  水印版畫是凸版型版畫的一種。凸版版畫的受墨在版材的凸面部位,其代表是木版畫。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稱「油印木版畫」或「木刻」;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稱「水印版畫」或「水印木刻」。將水印法推向極致的是水印套色法。(2013-07-10 14:10)

[center]http://xor.tw/+4zk81[/center]

[center][h1]握槍轉提畫筆 退休巡佐好丹青[/h1][/center]
廖志晃/南投報導 2013年07月04日

[圖]

退休巡佐張文環雅好丹青,寄情水墨自娛娛人。(廖志晃攝)


南投警分局退休巡佐張文環,五年前退休,開始提筆繪畫,工筆、寫意都在行,山水、花鳥皆入畫,作品曾在南投縣文化局、國父紀念館展出;他的老長官、警政署科長王育群,盛讚他是退休警察典範。

張文環離開警界後,因為時間充裕,參加藍田書院國畫班,師事林紘政老師習畫,樂在其中。

從帶槍的警察,轉變握筆揮毫,張文環寄情丹青,頗有心得,他說水墨之美,在於色彩多層次的渲染,筆法豐富多變,掌握濃、淡、乾、溼、焦的墨色變化,就可盡情揮灑。

張文環正在南投縣警察局藝文走廊,展出潑墨山水、花鳥等廿四幅畫作,歡迎參觀。(2013-07-10 14:10)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000736.shtml[/center]


[center][h1]「新思惟」8歲 8組藝術家聯展[/h1][/center]





【聯合報╱記者高培德/高雄報導】


2013.07.02 02:57 am

[圖]






新思惟年度典藏交流展 8藏經典 / 高培德

高市三民區新思惟人文空間歡慶8歲生日,即日起至8月11日推出年度典藏交流展,展出8組高雄在地藝術家的水墨、油彩、彩墨、壓克力彩、複合媒材及串珠配飾等類創作,歡迎到場品味原萃經典。

由帕莎蒂娜董事長許正吉創立的新思惟人文空間位在河堤社區,走過8個年頭,新思惟人文空間邀請洪根深、陳水財、蘇旺伸、劉雄俊、盧明德、許惠蜜、張恩慈、范我存、張迺琦、馬彩雲等8組高雄在地藝術家,共同參與8周年慶典藏交流展,用作品帶領觀眾貼近美學。

此次獲邀參展的洪根深、陳水財、劉雄俊、盧明德等人都是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其中最資深的洪根深主要從事水墨創作,作品訴說人性和環境的矛盾感和衝突性,帶有強烈個人色彩。被譽為「高雄三支筆」之一的陳水財,由現實生活出發,將生命經驗轉換為藝術圖像,讓作品饒富深遠意義。





新銳藝術家張恩慈的複合媒材創作吸引女性拍照。
記者高培德/攝影

年輕新銳藝術家許惠蜜就讀樹德科大應用設計研究所期間,曾獲選百萬築夢計畫前往巴黎17版畫工作室研習一版多色,用「找不同的快樂」刺激生活的態度,探索這門藝術的各種可能。高師大美術系研究所畢業的張恩慈4年前獲行政院文建會推薦至紐約長島WaterMill Village擔任駐村藝術家,今年再受邀至日本森美術館,與當代知名藝術家共同參展。
范我存、張迺琦、馬彩雲3人合稱一斛晶瑩,他們使用細線將珍珠、琥珀、瑪瑙等半寶石串成各類配飾,每件作品穿戴在女性身上,除了呈現活潑華麗美感,還帶有古典內斂韻味。(2013-07-10 14:07)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996950.shtml[/center]

[center][h1]高行健舉辦「夢境邊緣」畫展[/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2013.06.30 12:18 am










「我總是遊走在現實與夢境之間,兩者重疊、模糊,沒有明確的邊界」。首位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29日為水墨個展「夢境邊緣」揭幕。該展展出高行健16件新作,他表示,好的畫作應該留白,「給觀者充份的想像空間。」

頂著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對於繪畫與寫作,高行健卻徹底畫分界線。他總是在前一年決定這一年要做什麼,然後全神貫注執行計畫。「進入繪畫狀態」時,高行健不寫作、也不閱讀,避免讓文字甘擾繪畫。他僅容許自己聽音樂,「不聽像貝多芬這樣具強烈主觀意識的音樂,而是聽巴哈這種讓聽者充滿想像力的音樂」。

作畫時,高行健總是先放空自己、放掉所有束縛,閉上眼睛讓自己安靜下來。「在黑暗中,總會有某些意象自深處湧現。」高行健的水墨畫,便是捕捉這些在黑暗中湧現的靈感、畫面。

許多評論家想用文字詮釋高行健的畫作,高行健認為這是徒勞。「繪畫從文字不能表達的地方開始。」他表示,自己的畫作「不訴諸文字、排除觀念」,是純粹的視覺經驗,筆墨難以形容。(2013-07-10 14:06)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28/today-e4.htm?Slots=TPhoto[/center]

[center][h1]儲存幸福 聯邦藝術回顧展揭幕[/h1] [/center]



[圖]

聯邦藝術15年回顧展揭幕,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左2起)、聯邦銀行董事長李憲章、評審總召集人許坤成,由第5屆首獎得主林仁山(左1)導覽觀展。(記者胡舜翔攝)
〔記者趙靜瑜、李靚慧/台北報導〕在悠揚的弦樂四重奏樂聲中,由聯邦文教基金會主辦、聯邦銀行與自由時報協辦的「儲存幸福Love & Hope」聯邦藝術十五年回顧展,昨由聯邦銀行董事長李憲章、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及國父紀念館館長王福林等剪綵,正式揭幕。

15年來收藏600件本土作品

聯邦銀行董事長李憲章致詞時表示,聯邦文教基金會成立十五年來,長期推廣台灣繪畫藝術,支持本土藝術創作人才,每年除了定期舉辦 「聯邦美術新人獎」及「聯邦美術印象大獎」之外,十五年來也收藏了六百件台灣本土作品,成績斐然。希望透過展覽能夠與民眾互動,進而支持台灣本土藝術。

由於國父紀念館場地限制,「儲存幸福Love & Hope」聯邦藝術十五年回顧展只能從近六百件得獎作品中精挑四十八件展出。其他則以現場螢幕播放這六百幅之典藏作品,展現每幅作品的理念。

除展出四十八幅代表作外,歷年得獎者也準備象徵「幸福」的創作作品贈送給聯邦銀行,感謝該行長久以來對藝術創作者的支持。

評審團主席許坤成表示,十五年來他很自豪所有評選公平公正公開,「原來每年聯邦銀行的美術獎頒獎典禮,都會牽動許多家庭的幸福。」許坤成也表示希望聯邦銀行未來成立聯邦美術館,「觀光客到台灣只要到這裡,就可以看見台灣。」

「儲存幸福Love & Hope」聯邦藝術十五年回顧展即日起到七月一日展出,地點在國父紀念館三樓逸仙藝廊。(2013-07-09 17:28)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30/today-center19.htm?Slots=TPhoto[/center]

[center][h1]9旬嬤畫魚 自家餐廳當展場 [/h1][/center]

[圖]


新天地餐廳老董娘歐蔡對擅長畫魚,她笑說「因為畫魚,兒子才會把我的畫作掛在餐廳裡」。 (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清水報導〕活到老,學到老!九十歲的林郭愛,七十五歲才開始和媳婦曹天韻學畫,繪畫讓她覺得自己變年輕;九十歲的新天地餐廳董娘歐蔡對專注畫魚,她笑稱,如果不畫魚,兒子就不在餐廳掛她的畫。兩人作品昨起在港區藝術中心展出。

台中市采韻美術協會會員聯展昨在港區藝術中心開幕,共展出學員的四十五幅國畫作品,市議員楊典忠、陳詩哲及尤碧鈴等出席,對學員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表示敬佩。

采韻美術協會理事長曹天韻表示,協會成員有不少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九十歲的林郭愛及歐蔡對最年長。林郭愛是曹天韻的婆婆,她十五年前開始跟著媳婦學畫,她笑說,「媳婦用心教,我耐心學」。

除了學畫,林郭愛也參加家政班、婦女會等活動,日子安排得很充實,她說,「我人老,但心不想變老」,經常參與各項活動,精神好,人也更快樂。

新天地餐廳董娘歐蔡對,習畫十餘年,也是台中市采韻美術協會會員,作品每年都參加松柏畫展等展出,最擅長畫魚,白鯧魚等常見食用魚,在她筆下另有童趣。

歐蔡對說,新天地以海鮮料理為主,只有畫魚,兒子才會把作品掛在餐廳裡,為了符合「主題」,餐廳裡販售的魚類常為其創作主角。(2013-07-09 17:27)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993011.shtml[/center]


[center][h1]「遇見米勒」搞創意 11學校游於藝[/h1][/center]




【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


2013.06.28 04:07 am

[圖]



基隆市教育處昨在海科館舉辦「在基隆遇見米勒」成果展開幕活動,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米勒複製畫及11所參加活動的學校學生創作作品展出。
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隆市11所學校參加的「在基隆遇見米勒」活動,昨天在海科館舉辦成果展開幕,展出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的米勒等畫家作品的複製畫,以及各校學生欣賞畫作後,構思創作的作品,展期到30日止。

廣達文教基金會近幾年來在全台各縣市舉辦「游於藝」活動,去年和市政府教育處合作,規畫一系列活動,首場展覽去年8月在市議會開幕,接著到以武崙國小為「盟主」的11所聯盟學校展出。

參加游於藝聯盟的學校為武崙、八斗、和平、暖暖、中正、港西和月眉國小,銘傳國中和基隆高中、基隆商工、二信高中,最後一站和平國小的展覽在日前結束。

武崙國小校長彭麗琦說,各校都配合展覽規畫藝術課程,帶領學生進入米勒的繪畫世界,並以米勒為師創作。像基隆高中美術班學生創作米勒吊飾,月眉國小學生創作拼貼和釘畫作品。

教育處昨天在海科館舉辦「在基隆遇見米勒」成果展開幕活動,並且在海科館主題館的教育中心展出米勒等畫家作品的複製畫,以及11所學校學生的創作作品,展期到30日,開放民眾免費欣賞。

廣達文教基金會推廣處長吳宛娟說,基金會董事長林百里曾說財富不能均等,但文化可以均富。基金會到各縣市舉辦藝術活動的用意,正是希望舉辦一場場藝術巡禮活動,有助於培養民眾的美學素養。

廣達基金會明年還會在基隆舉辦游於藝活動,主角則從米勒改成梵谷,目前已知有基隆高中、基隆女中、二信高中、中山高中和正濱、武崙和碇內國中,復興、長興、東光、深美和正濱國小參加。(2013-07-09 16:09)

[center][url]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002917.shtml [/url][/center]

[center][h1]洛陽古墓 疑為南唐李後主[/h1][/center]




【中央社╱台北2日電】


2013.07.02 09:36 pm



河南省洛陽市文物管理單位近日訪查孟津縣陽鎮後李村時,發現一些殘缺的唐宋時期石翁仲、石羊、望柱等墓前石雕,並在週遭發現大型唐宋時期陵墓,其主疑為南唐後主李煜。

洛陽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博指出,孟津縣文物局發現殘缺墓前石雕後,當地民眾指稱石雕是1980年代整地時發現,更早的1930年代,李煜墓誌也曾被盜掘出土,官員據此推論石雕應是李後主墓的遺物。

初步勘探結果顯示,石雕附近確有一座較大型唐宋時期墓葬,墓葬時代也與李煜死葬時期基本吻合,疑似為李煜墓。

新華社報導,史料記載李煜葬北邙山,因此李煜墓在孟津後李村的可信程度較高。

為進一步瞭解李煜的埋葬位置,孟津文物局與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將對墓地周邊進行勘探,釐清墓地的形制、時代、規模、布局。

李煜為五代十國的南唐國君,史稱李後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與文造詣不凡,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著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2013-07-09 15:43)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995433.shtml[/center]


[center][h1]蔣勳說雷諾瓦 傳遞甜美幸福[/h1] [/center]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13.06.29 04:55 am







[圖]

美學大師蔣勳昨晚在清大談「女性與花」,介紹傳播幸福感的印象派畫家雷諾瓦。
記者李青霖/攝影


昨晚,近千名新竹愛好美學的民眾,湧入清華大學禮堂,藉由美學大師蔣勳導引,進入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藝術世界,蔣勳說,當時巴黎政治解嚴、人民富足,加上人性覺醒,雷諾瓦畫作傳遞了這分幸福氛圍。

蔣勳說,雷諾瓦出生鄉間普通家庭,媽媽做裁縫,他是媽媽小幫手,也在家鄉附近陶瓷工廠當童工,這些工藝淬鍊,造就他後來創作的女性或花朵,透著「溫潤如玉」的光澤,讓人駐足。

他說,雷諾瓦20歲離開家鄉到巴黎學畫,跟莫內一樣都進葛萊爾畫室,那時正是工業革命之後,有了火車,老師帶他們到郊外寫生和觀察,不過,這樣的畫,無法進入政府舉辦的畫展,他們參加了十幾年都落選,很不服氣,在一次官辦畫展,他們在對面辦「落選展」,吸引大批民眾觀賞,一炮而紅。

雷諾瓦常受疾病折磨,但他畫作總傳遞甜美、溫暖的幸福感。蔣勳說,雷諾瓦描繪巴黎人的生活與時尚,歌劇院的名媛與仕紳、塞納河畔穿無袖汗衫的青年人與少女、帶著寵物的婦女等,都顯露一分優閒與輕鬆感,「表情充滿時代感」。

蔣勳說,雷諾瓦作品記錄當時社會景況,後來成為社會學者研究的對象;相對於台灣,解嚴後、經濟起飛、竹科產業興盛,「曾經幸福過」,但幸福重要因素之一「人性的覺醒」,還缺了些。

聯合報系主辦「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正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展出;蔣勳昨晚「女性與花/雷諾瓦、馬諦斯、畢卡索」演講,清大校長陳力俊、原能會主委蔡春鴻都出席,也吸引竹東高中、清大、新竹市美術協會、市府等機關團體,揪團聆聽。(2013-07-09 15:42)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