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131/2oim5.html[/center]

[center][h1]數位光彩狂想曲 曾忠信攝影展[/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23 00:27 本報訊

【本報訊】「無有相生」是人的情意性的心理境界,並非在知識性範疇下的探討,如何應用這個哲思來反射在自己的攝影與影像創作上,富於更深一層的意義,而非只是即視表意的視覺傳達而已,曾忠信以「數位光彩狂想曲」起頭作為個展的符號,使作品更符合原創性的意涵。


曾忠信個人首展延續台北01數位光彩展覽的精神,分為五大系列,包括千眼觀想系列、心象異想系列、如是非想系列、無有發想系列、物語時想系列,每個系列互為引申或凸顯系列主題的意涵,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時間:4/30-5/19


地點:爵士藝廊(台北市八德路2段433號2樓)


洽詢電話:02-2741-2256(2011-03-23 22:1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128/2oij9.html[/center]

[center][h1]郭軔水墨、水彩 新竹美學館展出[/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23 00:07 【記者王先國/綜合報導】
文建會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即日起至三十日舉辦「遐隱│郭軔作品展」,展出台灣師大退休教授郭軔的六十五幅水墨、水彩抽象作品,件件備受珍視,歡迎藝術愛好者踴躍前往觀賞。


郭軔教授曾留學西班牙,作品融會中西,流變出自我風格,與趙無極、朱德群鼎足而立於當代台灣畫壇,並曾榮獲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院士殊榮。郭軔教授創作畫作,主張開拓視覺不僅是現狀,更要觀及內心無狀的萬狀,並試圖為抽象畫的創作者點明一種實際存在的指標。此外,由他首度提出的「新視覺主義」,不僅謹只是藝術流派,也滲進了更多哲學思考,他提出的新視覺主義,主張作品描繪情緒與視覺、現狀等關聯,而不受色、光等約束,在情感上有野獸派的影子,然而在色彩運用上已超脫印象派與野獸派。(2011-03-23 22:1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78/2oj3r.html[/center]

[center][h1]李茂成千點萬線勾勒鳥聲花影[/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23 04:11

李茂成的水墨創作,有國畫的精髓有西畫的技法,與一般傳統印象中的水墨山水不同,他用點、線勾勒的筆法布局,筆隨念走、畫隨意變,佈滿全局的千點萬線隱藏有長短輕重不同的筆觸,均是創作者心領神會後的抽象展現。


李茂成的創作多以巨幅創作呈現,近年來,也多了雙併或三併的連幅型式,但創作方式卻是從細微的點與線出發,層層堆疊的筆觸,交錯出氣勢寬闊的面與空間構圖。此次個展「鳥聲花影」,是李茂成創作30多年來第2次舉辦水墨個展,在台中市月臨畫廊展出12件作品,展期至4月3日止。 (文圖/記者蘇孟娟)(2011-03-23 22:15)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63/2ok48.html[/center]

[center][h1]上海女攝影家作品展科工館登場[/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23 16:15 洪慧瑜
由北高兩市婦女會所聯合促成的上海女攝影家作品展,即日起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作品由女性柔美的角度出發,呈現出現今上海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面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把握機會前往參觀,展期到3月25號。


成立於1950年的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在北高兩市婦女會的引介之下,由主席張麗麗率領上海18區縣代表、女企業家、女醫師、女教授、女法官、女律師、女檢察官、女記者、女攝影家、女科學家及女工程師協會等百位代表組團訪台。除了進行海峽兩岸婦女交流外,也帶來了「雙城女攝影家作品展」,集結上海女攝影家們精心拍攝的上百件作品,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地主科工館副館長蔡協族表示,這些作品呈現上海食衣住行等生活樣貌,可讓民眾從不同角度認識上海這個城市。上海婦聯會主席張麗麗表示,這些展出的作品都是從女攝影家的作品中精選出來,透過柔性的女性文化創作,展現女性社會角色的獨特風格,希望藉由這項展覽也能促進兩岸的文化發展.這項「雙城女攝影家作品展」即日起於科工館地下一樓長廊展出,展期到3月25號,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前往觀賞。


(2011-03-23 16:02:04 洪慧瑜)(2011-03-23 22:1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1/2ok2x.html[/center]

[center][h1]設計毛巾拼5萬 學子飆創意樂參與[/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23 15:55

台灣以往有<毛巾王國>稱號,面對大陸強勢競爭,為求生存,業者近年來花費更多心血於商品設計和創新,為鼓勵更多年輕學生投身毛巾設計,首屆<頂級毛巾設計大賞>即日開跑,首獎獎金高達五萬元,不僅提供台灣設計系學生一個發揮創意的舞台,也期盼年輕學子在專注科技產業外,也能傳承傳統產業設計知識。 


  <頂級毛巾設計大賞>是首次針對全台大專院校設計系學生舉辦的毛巾設計比賽,由<雲科大>、<輔大>、<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共同主辦。


  雙星毛巾公司副總顧牟森表示,台灣毛巾產業要生存,不能只靠對大陸毛巾課以反傾銷稅,台灣毛巾除要講究觸感及織功品質,花色圖案的設計也十分重要,兩者兼具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消費者青睞。 


  雲科大視傳系主任郭世謀指出,雲林是台灣毛巾工業的重鎮,雲科大有機會與在地的產業合作,讓學生實際與業界人士接觸,對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學習經驗。(2011-03-23 22:14)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78163[/center]


[center][h1]獨特的立體陶瓷明信片 多元色彩融合臺美文化 [/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傳統與財富》[/center]


[center][img]http://www.cna.com.tw/Postwrite/ShowImg.ashx?ID=6puo2gDfhBpHWmt%2bnTUYrGai57x%2fKK%2fzd%2biLrOCnK7UlkzL8uHnOig%3d%3d
[/img][/center]
[center]
《哈囉 粉紅凱蒂》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金色聖誕》 [/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0308 11:59:02)小小的一張明信片可以當旅行的紀念,也能寄給朋友做簡短的問候;對於從未來過臺灣的美國陶藝家,在這件土地上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驚喜旅程,並把所見所聞融入創作中,以明信片的概念呈現,重新詮釋旅行的情感。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在陶瓷藝術園區1樓展示廳,展出「故鄉的明信片-愛莉諾.威爾森2010駐村創作個展」;總共有8件作品,以濃濃的美國風呈現美國與臺灣大異其趣的文化,並用輕鬆詼諧、特有的方式,傳達時間、空間與心情的相互關係。展出作品運用多種飽滿的色彩來表現自我情感,像是螢光粉紅是她孩童時期十分流行的色彩、藍色則是受到法國藝術家逸夫.克萊恩的畫作影響,而金色在華人社會代表著富裕之意,顏色的使用相當大膽,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愛莉諾最喜歡的《傳統與財富》,是與住在鶯歌的自由創作者連彩雪共同創作,並由14個造型物件組合而成。各個青花圖騰的物件可以自由組合,再以三個金色的立體物件來搭配,以表現出傳統的文化與金錢的想法,她認為兩種都是支持家庭的重要因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更是她旅行在外的重要依靠。

有趣的是,仔細端詳金色的立體物件後,可發現原來是老薑、湯匙及招財貓;愛莉諾說:「這些都是我在臺灣常常看見的東西,尤其是招財貓,幾乎每間店都有!以前在美國從來沒見過,覺得非常新鮮,所以才創作出充滿臺灣在地風俗民情的作品。」愛莉諾與連彩雪相識的過程也十分戲劇化;先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連彩雪的女兒,某次不經意地看見連彩雪家中看見她的青花彩繪作品,感到相當有特色,就間接邀約共同創作,巧妙地將臺灣傳統元素融入西方作品,不僅具有教育的意義,更有助於創作者的自我昇華。

陶博館館長游冉琪表示,愛莉諾.威爾森是去年來館駐村的陶藝家之一,在短短的三個月中,不僅與在地陶藝家做互動,也帶給我們美國陶藝文化的各種特色。駐村結束後,因愛上臺灣,就留下來當英文老師,也持續創作,並常常回鶯歌參加活動,更將鶯歌在地的各類訊息轉述給美國友人,推廣臺灣的陶藝文化。

「故鄉的明信片-愛莉諾.威爾森2010駐村創作個展」展期只到5月1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來館參觀。

訊息來源: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78163](2011-03-20 20:21)

[center]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19722[/center]

[center][h1]立體陶瓷明信片 愛莉諾駐村成果 [/h1][/center]


【本報鶯歌訊】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五月一日,在陶瓷藝術園區一樓展示廳舉辦「故鄉的明信片—愛莉諾‧威爾森二○一○駐村創作個展」,展出八件以明信片為概念的作品,除了詮釋旅行的情感外,並把她在台灣所見所聞融入創作,作品有濃濃的美國風,也呈現美國與台灣大異其趣的文化。

陶博館館長游冉琪表示,愛莉諾‧威爾森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陶藝碩士,透過網路申請,去年五至八月到陶博館駐村創作,在短短三個月與在地陶藝家互動頻繁,駐村結束後,從未來過台灣的愛莉諾,因駐村創作愛上台灣,不但留下來當英文老師,並持續創作,常回鶯歌參加活動,也將鶯歌在地的各類訊息傳達給美國友人,推廣台灣陶藝文化。

愛莉諾最喜歡的作品〈傳統與財富〉,是與住在鶯歌的自由創作者連彩雪共同創作,由十四個造型物件組合而成。有趣的是,金色的立體物件有老薑、湯匙及招財貓造型。愛莉諾說,這些都是她在台灣常常看見的東西,尤其是招財貓,幾乎每家店都有,以前在美國從來沒見過,非常新鮮。(2011-03-20 20:12)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BREAKINGNEWS3/6196592.shtml[/center]


[center][h1]鶯歌陶博館 即日起辦立體陶瓷明信片展 [/h1][/center]

【聯合報╱記者盧禮賓/即時報導】 2011.03.08 03:06 am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5月1日,在陶瓷藝術園區1樓展示廳,舉辦「故鄉的明信片-愛莉諾.威爾森2010駐村創作個展」,展出8件以明信片為概念的作品。陶博館館長游冉琪表示,愛莉諾.威爾森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陶藝碩士,去年5至8月到陶博館駐村創作,在短短3個月不僅與在地陶藝家互動,也帶給本地陶藝家美國陶藝文化的特色。(2011-03-20 20:11)

故鄉的明信片-愛莉諾‧威爾森2010駐村創作個展

官網: http://www.ceramics.tpc.gov.tw/Control/Exhibition.ycm?pr=116&Lang=TW

展覽日期:2011.03.05~2011.05.01


展覽地點: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藝術園區一樓展示廳

[center][圖][/center]

展覽資訊:

票價: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9 : 3 0- 17 : 00

週六及週日 9 : 3 0- 18 : 00



休館日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若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隔日休館)

農曆除夕及年初一

選舉日

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日



展覽簡介:

在來此地(臺灣)之前,我的陶藝創作深深的受到美國文化影響。來到亞洲後,我的創作開始融合東方與西方的物件、印象或是文化,此次則以立體(3D)明信片的概念來呈現新的創作,我期望將家鄉與異國間的交互影響以輕鬆詼諧的方式立體呈現。
此八件作品,個別都以特有的方式組合,傳達著時間、空間、與感情。作品的每個單元都是可以分別獨立存在,也因此可以再重新排列組合,重新詮釋旅行的情感。

此次的作品內涵包含流行文化、藝術史、與傳統陶藝。而運用色彩來表現自我的情感,像是螢光粉紅是我的孩童時期(1980's)十分流行的色彩,而靛藍則是我目前極感興趣的顏色。我想與當地的藝術家合作並運用當地的素材作創作,不僅具有教育的意義,更有助於創作的自我昇華。(2011-03-20 20:10)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3/6222542.shtml[/center]

[center]
[h1]品介紹/乾隆大閱甲冑 想像馬上英姿 [/h1][/center]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1.03.20 04:03 am


[center][圖][/center]

[center]「乾隆帝弘曆大閱甲冑」是乾隆帝穿過的甲冑,圖中服裝為「金索子錦面綿甲」,金輝熠熠,氣勢恢宏。
記者蘇健忠/攝影 [/center]

小說與戲劇中的乾隆皇風流倜儻,能詩善詞;你可能不知道,乾隆還是個武功高手。「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展出「乾隆大閱甲冑」,可供人想像乾隆皇馬上英姿。

滿清是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各代皇帝充滿憂患意識,一直將「騎射」視為立國之本,希望以武功保持國運長久。清初諸帝無不精於騎射,努爾哈赤自幼箭法出眾,皇太極則臂力過人,瀋陽故宮藏有一張他所用之弓,連大力士也拉不動。就連文人氣息濃厚的乾隆,也被清代史學家趙翼稱為「善射」。

大清皇帝從政之餘,會親率八旗官兵舉行閱兵。包括每年在塞外圍場舉行「木蘭秋獮」、每三年在紫禁城午門舉行「宮中大閱」,以及在京城外舉行「南苑大閱」等。

清代諸帝中,乾隆在位時間最久,所舉行的圍獵和閱兵活動也最多,留下的御用甲胄也最多、最精。

北京故宮、法國吉美博物館等處,藏有宮廷畫家郎世寧、金昆等人所繪「乾隆戎裝騎馬像」、「乾隆戎裝大閱圖」等。而瀋陽故宮所藏這一套「乾隆大閱甲冑」,可和這些畫作對照。

全套甲胄分成頭盔、服裝兩大部分。其中頭盔為「累絲鎏金貂纓胄」,服裝為「金索子錦面綿甲」,金光熠熠,氣勢恢宏,反映了清朝中期的歷史盛況和工藝特點。

●「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即日起至五月一日在歷史博物館展出,周一不休館,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qing.ishow.gmg.tw。(2011-03-20 19:45)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537/112011031800460.html[/center]


[center][h1]省長到訪 瀋陽故宮慨搬真品來台展出[/h1][/center]

2011-03-18 旺報 【記者吳靖雯/專題報導】
 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目前熱鬧登場,吸引不少民眾飽覽來自大陸的全數真品文物。

 不過藝術迷不知道背後還有個小故事:若不是拜遼寧省長帶團來台參訪之賜,也許台灣民眾只能看到為數不少的精良複製品。

 史博館館長張譽騰指出,瀋陽故宮當初為借展方便,部分展品原打算運送複製版本來台,例如《紫氣東來》那塊匾額就是其中之一。但因展覽期間遼寧省長陳政高率文化參訪團預訂到史博館參觀該展,基於面子問題,最後瀋陽故宮還是決定搬出文物「本尊」抵台。

 曾經參觀過瀋陽故宮博物院文物的陸客在看過史博館的展出後表示,雖然是同樣的內容,但展場氣氛就是不一樣,連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自己都有同感,皆因為有優良的展場設計師、導覽與解說牌。「台灣人員的素質、理論研究、展覽教育學問等都領先大陸10年;觀眾水準也較進步。」

 張譽騰指出,在大陸追上台灣文化水平之前,這仍是台灣最寶貴的優勢。

 此外,館藏不少張大千晚期顛峰作品的史博館,原本今年打算聯合分別藏有張大千早期與中期之作的四川博物館和吉林博物館,三者共同舉辦張大千作品在三地的巡迴展,「他們都很想跨海來跟我們合作,而且在政府鼓勵下也不缺錢;可是我們預算不足,得等湊足經費再來談。」(2011-03-20 19:42)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3/6220949.shtml[/center]


[center][h1]珠寶設計師王月要 大清展找新靈感 [/h1][/center]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11.03.19 03:33 am


喜歡從「老東西」裡尋找「新靈感」的知名珠寶設計師王月要,昨(18)日參觀「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王月要拿自己設計的配飾,和「莊妃坐像圖」中孝莊皇后身上的珠寶比一比,古今相互輝映。

由於王月要在兩岸大城市都開設有專賣店,她每個月都要去瀋陽一次,自然也去瀋陽故宮參觀過。王月要說,瀋陽故宮展出的文物都沒有這次歷史博物館的多,原來「寶貝」都來台灣了。

王月要經常接觸古玉、翡翠、珊瑚、碧璽等珍貴寶石,看到展出的「珍珠朝珠」,她馬上就說,「中間大顆的是貓眼石」;設計精美的「迦南香手念珠」,綴有粉紅色的碧璽,王月要以專家口吻說,「明、清時代的碧璽,都是粉紅色的,來自於阿富汗;現在的碧璽多是紅色,產地是巴西。」

除了設計珠寶,也從事旗袍設計的王月要,對顏色鮮麗、做工精緻的后妃服飾特別感興趣。

王月要說,這些衣服上所繡的龍鳳、壽字、雲紋等,都是她經常運用在設計上的圖案,可說是她創作的「根」。

「大清盛世展」展出124組件珍貴清宮文物,具體呈現努爾哈赤、皇太極、孝莊皇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六皇一后」的輝煌盛世。本周日(20日)下午2時在史博館戶外廣場有一場「八旗武藝誰與爭鋒」活動,以分組競賽闖關方式進行,決賽前五名可獲得門票、禮券等獎品。

●「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即日起至5月1日在歷史博物館展出,周一不休館,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qing.ishow.gmg.tw。(2011-03-20 19:41)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213947.shtml[/center]

[center]
[h1]莫內特展/日本橋 即興塗抹生命 [/h1][/center]

[center]【聯合報╱本報訊】 2011.03.16 02:07 am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畫中的日本橋好像在畫布上即興塗抹的符碼,賦予日本橋生命的節奏。
圖/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收藏 [/center]

一八九三年,莫內在巴黎西北方的吉維尼(Giverny)蓋了一座花園。喜愛日本風格的莫內,受到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木刻版畫「紫藤」等作品影響,在花園造了座木橋。

早期他筆下的日本橋具象而寫實,橋上欄杆、橋下的睡蓮與周遭的綠蔭,皆清晰可辨。廿年後,卻越來越不寫實。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環球策展、環球印象主辦的「莫內花園」特展,展出兩幅莫內完成於一九一八年的「日本橋」,呈現莫內晚年畫日本橋風格。

畫中的日本橋好像在畫布上即興塗抹的符碼,賦予日本橋生命的節奏。「莫內花園」在北美館展至六月五日。

【2011/03/16 聯合報】@ http://udn.com/(2011-03-20 19:02)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518/112011031400292.html[/center]

[center][h1]讓它多活幾個月… 為了畫它 莫內曾搶救白楊樹[/h1][/center]
2011-03-14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莫內的「白楊樹」畫作系列,大多是描繪法國艾普特左岸、里梅茲(Limetz)沼澤邊的白楊樹群,這處沼澤地距離莫內住家吉維尼大約二公里。這些種植在市鎮公有土地上的白楊樹,如果長到十公尺的理想高度就可以砍伐下來。一八九一年莫內開始著手進行「白楊樹」系列時,就是以這些隨時都可能被砍伐的白楊樹當作主題,為了創作,莫內還一度搶救這批白楊樹。

 「白楊樹」系列尚未完成時,莫內聽聞他的「模特兒」面臨即將被砍伐的命運,決定向政府提出抗議。他先去找市長請求延緩標售這批木材,可惜標售日期已經確定並對外公布。莫內無功而返,於是決定親自上拍賣場,將這些樹木買下來。在拍賣之前,莫內又想和一位木材商合作,因為這名商人對這批木材標售也很感興趣。

 莫內後來在傳記中描述這段過程:「我曾經問他(這名木材商)打算喊價多少,如果拍賣成交價超出他的預定數目的話,多出的錢由我負責,但有個條件是他替我買下來,並且讓白楊樹在地上多活幾個月再砍。」

 當拍賣主持人敲下成交的槌子,莫內和木材商果然成了這批白楊樹的所有權人。在獲得木材商的首肯之後,莫內火速畫出籠罩在晨昏、陰晴、季節等不同氛圍下的白楊樹風情。

 因為戶外光線的變化太過快速,短短幾分鐘之內,白楊樹葉面受光的程度就會不一樣。莫內只好快馬加鞭,盡其所能的快筆創作,只要光線一有改變,他就立刻換一張新的畫布,描繪出另一個光線氛圍下的白楊樹。長久追尋光線的變化,莫內已培養出下筆神速的功力,最快曾有平均七分鐘就能完成一張白楊樹作品的紀錄。(2011-03-20 19:00)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335/112011031800065.html[/center]


[center][h1]策展公司:賠錢辦展 何來圖利[/h1][/center]


2011-03-18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北美館被批評圖利策展公司,被指涉的策展公司喊冤強調,策展公司引介展覽都是各憑本事,何來圖利之嫌?

 該公司高層說,「高更、莫內展都是我們自己開發出來的案子,高更展總經費一億兩千萬元,北美館出資五百萬和提供場地,但美術館都對外宣稱,這個展覽是他們主辦的。整個過程是我們員工到處寫信、親自拜訪借來這些畫,光環都掛在美術館身上,我們都沒說什麼。最後參觀人數不到二十萬人,公司虧損六、七千萬,何來圖利之有?」

 北美館因舉辦太多交給策展公司舉辦售票特展引發批評,在高更、莫內展覽後,還要繼續舉辦「蘇格蘭國家畫廊收藏展」和「比利時藝術皇家博物館館藏展」,引發爭議。

 策展公司高層人士說,國內只有故宮舉辦特展有上網招標,北美館、史博館都沒有,當時吳館長還沒到任,館方係評估認為藏品不錯有初步允諾,但還是會等美術館通過才算數。(2011-03-20 17:42)

[center]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6222402.shtml[/center]

[center]
[h1]反駁圖利說 謝小韞:沒人合作 才找環策 [/h1][/center]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1.03.20 03:23 am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小韞被指「介入北美館策展」,昨天她喊冤說,「高更展」、「莫內展」所需的資金龐大,曾經接洽民間單位將近兩年均無結果。才由環球策展公司獨力與市府合辦這兩個大展。

謝小韞表示,環策為高更展出資超過1億元,北美館出資500萬元;最後參觀人數僅17萬人,與預期有落差,造成民間投資虧損,成為「贊助政府性質」的大展,外界竟冠上「圖利」之說,與事實完全不符,嚴重打擊民間與政府合作、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意願。

她強調,美術館舉辦展覽需要相當長的策展時間,全球美術館的檔期至少提前一、二年排定。她擔任北美館館長時,前面一、二年檔期大部份均已排定。

但今年除了莫內、高更展的檔期是原先已排定外,北美館另計畫與環策公司合辦的蘇格蘭國家畫廊收藏展、比利時藝術皇家博物館館藏展,是北美館現任館長吳光庭自行接洽同意,並非由她排定的檔期,過程皆有館內會議紀錄可作為證明。

後兩項大展是否由吳光庭「自行接洽同意」?吳光庭說,這是市府政風處正在調查的重點之一,他不便多談。

環策公司也針對「圖利說」發表聲明指出,高更展及莫內展,均由該公司獨力承擔並支應絕大部分規畫製作費用。高更展票房未盡理想,初估損失6000萬元,已造成公司股東對後續展覽猶豫不前。但該公司仍義無反顧勉力接下莫內展重擔。

【2011/03/20 聯合報】@ http://udn.com/(2011-03-20 17:41)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518/112011031400291.html[/center]

[center]
[h1]「莫內花園」特展 「白楊樹」系列 呈現沉靜美感[/h1][/center]


2011-03-14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莫內在一八九○年創作出舉世知名的「乾草堆」系列,一八九一年他又接續另一個主題「白楊樹」系列的創作。「白楊樹」系列畫作大約有二十幅左右,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莫內花園」特展當中,有幅展品是英國蘇格蘭國立美術館收藏的《艾普特河畔的白楊樹》。莫內在這幅畫中,不僅表現白楊樹群筆直蔥鬱的林相,更重要的是他以流暢的筆法鋪陳河面上反光的效果,水中映照著白楊樹倒影及天空的朵朵白雲。

 莫內在「白楊樹」系列畫作中,採用的構圖大多以直立畫布來表現樹幹的修長和平直,瘦長的白楊木枝幹連接天和地,在畫布上呈現出安定的垂直感。樹幹整齊筆直的排列,也透露出大自然奇妙的秩序感。不論光線和色彩,「白楊樹」系列總能帶給觀者沉靜安定的美感。雖然描繪的主題是白楊樹,但是莫內對瞬間光線和大氣氛圍的鑽研,同樣顯現在這個題材創作當中。

 莫內的「白楊樹」系列有幾種不同的構圖方式,例如在《夏天的白楊樹》、《三棵粉紅樹,秋天》畫面中,他以三棵白楊樹作為畫面主體,大膽以粉紅色系描繪白楊樹。在《艾普特河畔的白楊樹,白天》、《近吉維尼的白楊樹,陰天》、《暮色中的白楊樹》及《白楊樹,日落》等畫中,則是七棵白楊樹並列構成的組畫。

 然而,在筆直樹幹的背後,莫內通常還會安排另一道蜿蜒的白楊樹,讓觀眾的視線能在筆直、平行的樹幹間,又能看見樹葉形成優美的S型曲線。雖然當時曾有藝評家批評莫內這系列的作品缺乏立體透視的空間感,但莫內讓明亮、跳動的色彩呈現鮮明對比,交錯的直線和弧線產生活潑且豐富的視覺。

 不過,來台展出的《艾普特河畔的白楊樹》這幅畫面的構圖則有些不同,莫內描繪的是河畔邊樹立的一整排樹群,由近而遠、蜿蜒至畫面深處,彷彿看不到樹林的盡頭。他保留了弧形的河彎,讓視線漸漸移到某個消失點,這個消失點也順延至畫面左側的畫外空間。相較於樹幹的描繪,莫內創作這幅畫的注意力顯然擺在如何表現水面倒影,映照在水中的樹幹轉化成愉悅的色點,天空白雲在水面上彷彿又像是波紋般。相較於其他「白楊樹」系列作品,莫內在這幅畫中賦予水更多的重要性,也預告了他不久之後,在吉維尼花園水池周邊持續探索。(2011-03-20 17:39)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3/112011031700132.html[/center]

[center][h1]「從那天起,只想畫它」 精靈睡蓮 迷倒莫內30年[/h1][/center]2011-03-17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喜愛大自然的莫內一八八三年在吉維尼這個鄉村落腳後,決定在住家附近的田地打造他的夢想花園。一八九三年他開始在吉維尼花園培植睡蓮,約從一八九七年開始,他逐漸讓睡蓮入畫。這種富有異國情調的水生植物,吸引了莫內後半生近三十年的時光,以睡蓮為創作的對象,此後他幾乎不再畫睡蓮以外的主題。

 睡蓮的法文原意,指的是自然界的女精靈,她們有少女般的青春美貌且富有靈性,經常出沒在山林河海中。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莫內花園」特展,三十二件展品當中「睡蓮」系列占了十七件。莫內呈現睡蓮池的清晨到黑夜,四季的變換、池水的波動及池畔垂柳、水岸上的花草和水面下藻叢交織的情景。「睡蓮」系列展現的是莫內陶醉在吉維尼花園的深刻體驗。

 莫內最早在花園裡栽植睡蓮時,並沒想到要以此為創作題材。他曾說:「當初種它們只是為樂趣,並沒想畫它們。因為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內被一處風景給迷倒……突然之間,我體會到這片池塘的魅力……我抓起了畫板。從那天起,我幾乎再也沒畫過其他的東西。」

 莫內一手打造的睡蓮池,除了睡蓮,沿著池塘邊緣還栽植不少植物,以模糊池塘與陸面的邊界線,能讓沼澤植物可以自然生長,像是萬壽菊、慈姑和百子蓮等。百子蓮屬於園藝觀賞用植物,適合盆裁作為室內觀賞,或作為庭園造景和花徑的點綴植物,成熟之後,以結籽眾多得名。到了花季,頂端會開出十朵至三十朵不等的藍、紫色小花,相當搶眼。

 「莫內花園」展品中,可見莫內單獨以百子蓮為主角畫下《百子蓮》等畫作,也有睡蓮和白子蓮的搭配,如《睡蓮和百子蓮》等。一九一四年至一七年間完成的《睡蓮和百子蓮》,現為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藏。百子蓮細長的莖桿佔據畫布右側空間,綻放蓬發的淡紫色花朵彷若衝上天際,「平躺」在池水上的睡蓮,和百子蓮形成構圖上的層次與視覺變化效果,朦朧的水氣加上晃動的光影,令人彷如置身在夢境裡。

 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

 展期:2011.03.05-2011.06.05(2011-03-20 17:20)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15/4/2o1ss.html[/center]

[center][h1]莫內打造吉維尼花園 愛意纏綿的傑作[/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15 02:50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舉辦「莫內花園」特展中,展出不少莫內描繪花園一隅的作品,畫的正是他一手打理的吉維尼花園。一八八三年莫內在吉維尼簽下承租九十六公畝田莊的契約,開始將這個廢棄田莊一點一滴改造成夢想中的花園。一八九○年,他更買下這塊承租多年的田地,雇用六名園丁,親手規劃設計,將大部分賣畫所得挹注在擴大整頓莊園,把花園當成一件藝術作品般加以打造。


在吉維尼期間,莫內逐漸放棄到鄉間寫生的習慣,轉而探索自己的花園,把花園的景致帶進畫作裡,結果非常成功。他的系列畫作越來越受外界歡迎,因此在花園的開發上,無需受限於經費預算的考慮。於是,莫內又投入更多的錢和大量心力經營他的花園。由於他的狂熱,吉維尼花園成了後人朝聖的熱門景點,吉維尼花園系列畫作也深受人們喜愛。


身為園林和花卉的愛好者,莫內晚年曾經說過,他將吉維尼花園設計成「一件緩慢形成但卻愛意纏綿的傑作」。他訂購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包括栽植罌粟花、牡丹花、黃色水仙、鳶尾花以及鐵線蓮等,給他的花園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整座吉維尼花園茂盛的植被布局精妙,如同一件名副其實的藝術品。


如外界熟知,莫內照料園中的花卉就如同他的畫作,經由多次試驗、測試各種植物的色差、研究植物的習性之後,才將它們植入園中。因此,吉維尼花園可說完滿地將印象派花園具體呈現出來,這些花種也是莫內畫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莫內花園」展出一幅一八八七年完成的《白色的鐵線蓮》,是法國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珍藏。這幅畫中,莫內把盛開的白色鐵線蓮當作題材。鐵線蓮的攀爬天性,使得莫內得以用強調畫筆移動的繪畫節奏,將構圖作垂直延伸。隨著白色、綠色的變換,這幅速寫讓人有種緊密感與速度感,張揚綻放的白色花朵宛如織毯的圖案般,引人遐想。


莫內的花卉畫作已不再是圖像式主題,而是一種以蔓延和重複而構成的景觀,從這幅《白色的鐵線蓮》可以明顯看出,莫內從早期創作到收藏在法國橘園美術館的大尺幅巨作,都貫穿了莫內想創作裝飾畫的企圖。


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


展期:2011.03.05-2011.06.05(2011-03-20 17:11)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16/4/2o49o.html[/center]

[center][h1]莫內《黃色鳶尾花》細緻中流露優雅[/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3/16 02:54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莫內一生堅持以肉眼觀察,捕捉光線的變化,因長時間在戶外畫畫,眼睛經常暴露在強烈日光下,用眼過度而視力退化,一九一二年被診斷出罹患白內障。然而,直到一九二三年莫內才答應進行眼睛手術。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莫內花園」特展中,展出一幅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珍藏的《黃色鳶尾花》,就是莫內在手術完成,視力恢復之後所做。


鳶尾花是莫內作品當中頗具代表性的題材系列。這個系列多是他在吉維尼花園定居時期所作。他喜愛各式各樣的花卉,在吉維尼花園裡依照不同的生長季節、顏色和高度等,栽植罌粟花、牡丹花、黃色水仙和鳶尾花,這些花種也成為莫內畫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一九二四年,莫內因視力恢復感到喜悅,他回到吉維尼花園的睡蓮池畔,著手進行花團錦簇、夾著黃與淡紫鳶尾花的系列。莫內主要描繪鳶尾花的莖葉,讓花叢密布在畫布中,彷如是屏風上的優美風景。這幅畫中也見到莫內受到日本美學的影響。


莫內的《黃色鳶尾花》令人聯想到十八世紀江戶時期日本大師級畫家暨漆藝家尾形光琳的《鳶尾花屏風》。尾形光琳的花卉畫中,耐性十足地詳細描繪每一朵花,十九世紀末歐洲藝術家也受到他的影響,如梵谷痛苦又糾結的鳶尾花筆法,就是受到尾形光琳的啟發。


至於莫內則是以他為範例,保留純淨光亮的空間感,也採取相近的構圖方式,像是成束的鮮花、花影點點,星羅棋布地映照在金色的水中,讓池畔瀰漫著宛如夢境般的感受。


除了受到日本藝術的影響,莫內處理花的方式也來自日本書道的啟發。書道藉由筆墨的表現和線條的書寫,沉浸在律動世界中。不過,對莫內而言,讓他處於這種動力的並非筆墨,而是顏料與色彩,時而輕盈,時而凝結在材料之中。


與尾形光琳不一樣的是,莫內的鳶尾花只在花的莖幹樹葉上展現細緻,他減少用色,只調配出藍色和綠色的細微變化,藍色表現陰影,白色顯示日光,此舉不僅可凸顯出光的明暗對比,也讓畫作表面呈現單色背景的整體感。


除了《黃色鳶尾花》,「莫內花園」另還展出一幅一八八七年的《吉維尼的黃色鳶尾花田》,觀眾可將兩幅畫相互對照。《吉維尼的黃色鳶尾花田》中,莫內描繪的是黃色鳶尾花覆蓋著一片沼澤草原,並透過色調的微妙變化,將淡紫色鳶尾花和黃草地整合在互補色的和諧當中,有別於近距離表現鳶尾花叢之美的《黃色鳶尾花》流露出的優雅氣氛。


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


展期:2011.03.05-2011.06.05(2011-03-20 17:07)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