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102/8685401.html[/center]
[center][h1]【藝術需要文憑嗎】米奇鰻:藝術家 野生派靠天分[/h1][/center]
台灣立報 (2013-01-02 21:39)
[center][img]http://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250x0-13571389516113.jpg [/img][/center]
【藝術需要文憑嗎】
藝術創作究竟需不需要文憑?台灣藝術家時常遭遇質疑眼光、父母反對;教育體制重學科、輕藝術,這樣的求學環境,究竟是阻力或助力?本系列專訪劉哲榮、林思瑩、米奇鰻、黃海蒂4位新銳藝術家說分明。
35歲的劉哲榮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型藝術所,曾獲得2009年大墩美展大墩獎、雕塑類第一名,現為台中二十號倉庫駐村藝術家,從小父母賦予極大期望,希望他成為醫師或律師,但他卻選擇「藝術家」這條路。
林思瑩的父母開明,未曾限制她的人生方向,她國小開始學畫畫,就讀復興商工美工科,一路到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所,她認為藝術創作不一定要高學歷,但不否認「名校光環」能提高獲獎率,打出知名度,有助於在藝術圈生存。
米奇鰻、黃海蒂同樣出身設計背景,出道7、8年。米奇鰻專心漫畫創作,黃海蒂則是繪畫。他們異口同聲表示,藝術創作不一定靠文憑,米奇鰻認為,只要天份夠強,足以闖蕩江湖。黃海蒂表示,用心體會生活,就能創作好作品。
【記者許純鳳專訪】「別人畫的可能是史詩般曠世鉅作,我想畫有趣、讓人會心一笑的漫畫。」漫畫家米奇鰻充滿自信地說。
7年前,大學畢業的米奇鰻結合自學的漫畫天分和大學工業設計系背景,建立「台北不來梅」品牌,簡單的線條,搭配KUSO逗趣的情節,像是企鵝滿頭大汗,賣力揮舞短小翅膀,期望展翅高飛,下頭附註一句英文標語: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能飛),製成貼紙,深受年輕人歡迎,年銷上萬張。3年前,米奇鰻的貼紙銷售轉由搭檔管理,他將重心轉往漫畫,題材涵蓋公共議題和自我經驗,期望以淺顯易懂的漫畫,推廣嚴肅公共議題。
漫畫家米奇鰻鼓勵青少年,如果有心從事漫畫創作,找出自我特色,堅持下去就有機會成功。(圖文/楊萬雲)
求學不離沾水筆
「抽掉任何一個(求學階段),就不可能成為現在的我。」米奇鰻從小喜歡看漫畫,國中時非常熱衷畫漫畫,尤其是模仿日本漫畫作圖,舉凡作業本、測驗卷,甚至是同學的本子,都成為他的畫布。上高中,米奇鰻加入模型動漫社,接觸各式漫畫,幫忙社團繪製宣傳單,很認真畫一些小漫畫,就連在學校的桌子上也擺放墨水、沾水筆,上課筆記都要用沾水筆書寫。
米奇鰻國中時期就很想當漫畫家,不過,他疑惑:「漫畫家是個職業嗎?」世界沒有醫生的話,人可能活不了,但沒有漫畫家的話,人也不會無聊死,而質疑漫畫家的存在價值。升大學時,米奇鰻選填成大工業設計系,繼續創作,心想將來出社會至少可以成為設計師。
米奇鰻把核四廠畫成吃錢的大怪獸,傳達反核的立場。(圖文/楊萬雲)
畢業後到廣告公司擔任業務執行(AE),每天正常上下班,他心想「即使我不做,別人也能做」,替代性很高,於是他決定辭去工作,給自己一年的時間闖一闖,打造「台北不來梅」品牌,每晚帶著作品到敦南誠品前擺地攤,跑給警察追,受不了時常遭到警察追趕,決定去考街頭藝人證照。
米奇鰻還記得第一次到敦南誠品前擺地攤,賣「衝動包」,裡頭裝著10張他親手繪製的插畫,附有使用說明書,買下「衝動包」等於買下衝動,藉口利用10張插畫,寫信給朋友,得到「期待」,等待朋友回信。聽起來有點荒謬,不過,米奇鰻透露,當晚他的「衝動包」全數賣光,賺了1千多元。
掌握設計關鍵
滿腦子稀奇古怪想法的米奇鰻,走在路上看到道路標誌,突發奇想,開始KUSO知名品牌的標誌,設計出自創標誌,融合自學的漫畫和設計的概念,製成貼紙販售。米奇鰻在大學教育學習到設計關鍵在於簡潔有力,讓人看了一目了然,設計貼紙時必須注意,過多裝飾恐會讓畫面複雜, 失去想傳達的概念。
米奇鰻的貼紙搭上創意市集的熱潮,受到不少人的喜愛,便以販售貼紙維生。7年來,他已創作80多款貼紙,最暢銷的是企鵝堅信自己一定可以飛的貼紙;不過,他個人最喜歡的卻是斷了一隻腕足的海星,叮嚀自己要堅強;還有人型將點子丟到垃圾桶裡,附註的標語則是「save each idea」(保存每個點子),也許有天可以救命。不過,這兩款貼紙並沒有大賣。
靈感從何而來?米奇鰻嘴角微微上揚:「這可能就是漫畫家的本能吧!」2008年開始,米奇鰻貼紙的銷售越來越穩定,收入來源也擴充為版稅、稿費、講座,他減少更新貼紙款式的速度,把重心轉往漫畫創作,預計今年出版第一本漫畫冊 「歐洲最劣遊記」,內容記錄他如何省吃儉用暢快玩歐洲。
流浪狗成漫畫主角
他的漫畫題材涵括公共議題,例如流浪狗、核四。接觸流浪狗的議題,源於一名獸醫系老師,時常發佈流浪狗或動物受虐的文章,他看完之後,心情很差,不忍再看,嘗試將這類文章轉化成漫畫,結果成效很好;文章轉貼次數僅個位數,他的漫畫轉貼次數卻超過7百次,證明漫畫的力量,透過輕鬆幽默的手法,讓讀者吞下生硬的公共議題。爾後他創作「獻給另一個星球的人類」,將人類和動物的角色互調,從飼養、棄養、關到收容所,最後被安樂死,喚醒更多人關注流浪動物的議題。
漫畫家米奇鰻以漫畫的方式簡述台灣流浪狗的狀況,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流浪動物。(圖文/楊萬雲)
回首7年的創作歷程,米奇鰻認為,創作不一定需要文憑,他將藝術家分為野生和學院派:野生派自我摸索,僅須靠超強的武器──天分,闖蕩江湖;學院派則是科班出身的好學生。米奇鰻自認介於兩者之間,天分比不上超強的創作者,所幸他將追趕不上強者的「擔心」,當成更努力的動能。
自從成大工業設計系畢業後,他積極參加比賽,笑稱自己是「第一屆之王」,參加過第一屆硬地音樂節市集、第一屆街頭藝人考試、第一屆青年創意創業加比賽、第一屆漫畫千里馬徵選。2011年透過政府補助,到日本學習一年漫畫,增加繪圖技巧,這些都有助豐富自己的經歷及增加實力。倘若時間倒轉,米奇鰻希望在高中或大學,可以出國唸書,接受更多元刺激,拓展視野,體驗文化差異。
新奇創意 源自媽媽
米奇鰻不時冒出新奇有趣的想法,可能「遺傳」到媽媽。米奇鰻提到,媽媽是個多才多藝的家庭主婦,會彈琵琶、畫國畫。廚房裡貼滿她畫失敗的宣紙,便於吸油,不浪費。有次米奇鰻回國,媽媽前往接機,用毛筆在大大的布條上寫著「歡迎吾兒載譽歸國」。
米奇鰻想像力最巔峰的時期是10多歲到20歲出頭,是「最亂來的時候」,總能想出天馬行空的點子,他曾創作的一部短篇漫畫,內容描述某天夜裡,鬍子向主人抗議,每次一長出來,便被刮掉,接著其他部位的毛髮也跟著抗議。米奇鰻感嘆,現在想像力大不如前,但觀察力、說故事的技巧增加不少,他將創作題材轉移到自身經驗或公共議題。
對於現在的成就,米奇鰻認為,自己擁有天分、幸運、持久力,尤其是持久力,「能做30年,就一定有搞頭!」有幸搭上創意市集興起的浪頭,現在他踏上另個「從未高漲的」浪頭──漫畫創作,期許自己成為快樂的漫畫家。他鼓勵有心從事漫畫創作的青少年,找到自己的特色,堅持下去,就有機會闖出一片天。
(2013-01-04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