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130/8889849.html[/center]
[center][h1]台灣/北美館《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h1][/center]
中央日報 (2013-01-30 09:40)
分享|
[center][圖][/center]
謝國鏞1960年代油畫作〈安平古塋〉之正面圖像,在修復時意外發現背面有另一人像畫(如圖2),本展將原正面畫像及原隱藏於背面畫像共同展出。
蘇松濤/報導
展期: 2013.01.29-2013.05.26
展場: 北美館二樓
週二至週日09: 30至17: 30、每週六延長開放至20: 30
策展人張麗莉(北美館典藏組組長)、羅鴻文(北美館典藏組修復研究人員)
北美館30週年展覽系列中,《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為首度展示1998年至今,主要修復過的典藏作品回顧,展出歷年油畫、水墨、膠彩、紙質等修護作品76件,以及四部珍貴的修復紀錄片,分別為陳進〈手風琴〉、陳宜讓〈七面鳥〉、典藏油畫修復紀實以及中山堂移撥作品重現等。展覽依內容分為「可見/不可見」、「科學/對話」、「歷史記憶」與「藝術再現」等四展區,綜合各作品的呈現、紀錄片放映、數位互動裝置以及修復室重現於展區等不同於過往作品的展出方式,本展希望同時呈現的是修復的過程以及在過程中的發現,運用科學分析檢查,如X光、紅外線、紫外線、成份光譜分析等,發現畫作的特殊裝裱、材料、簽字、畫中畫等訊息,進而發掘藝術家獨特的創作軌跡,開啟修復與藝術之間的對話。
透過對作品進行修復、維護的過程,發現在作品狀況、身分、意義與價值等新資訊的獲得,「隱藏的真實」表面上是對大眾闡述藝術品修復時所意外發現的真實,藉由展覽呈現這些原本發生在典藏庫房、修復室等一般觀眾無法進入的空間及參與的過程;同時本展企圖傳達「隱藏真實」的「底層」,所透露出的美學價值及藝術史內涵,以及用科學方法所挖掘作品表面「底層」的物質性與科學性探討;分別以美學歷史與科學兩種「底層」概念,觀察比對「隱藏的真實」的不同發現所產生的「落差」,我們或可稱之為屬於這件藝術品的歷史「縫隙」的意外發現或挖掘,藉此提供深入探討的角度與面向,也進一步為北美館的典藏事務,增添更積極的意義。《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展覽的完成係北美館多位修復師以及學術機構長久的協助參與,特別感謝林煥盛、徐明景、張元鳳及陳鴻興提供專業資料,以及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正修科技大學藝術科技保存修復組、三間文化及藝流文物維護室等。
◎各展區介紹
【可見∕不可見】
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以修復貫穿畫作表層與底層,無形中亦貫穿了北美館修復的脈絡。
1998到1999年間,北美館為配合日本靜岡縣立美術館舉辦《東亞的油畫之誕生與開展》展覽,曾委託日本修復專家執行修復,包括陳澄波〈夏日街景〉、張義雄〈吉他〉、廖繼春〈有椰子樹的風景〉、李石樵〈田園樂〉、劉啟祥〈桌下有貓的靜物〉、洪瑞麟〈日本的貧民窟〉等6件典藏品,這批作品成為本館藏品赴國外修復的先例。
在【可見∕不可見】展區中,展出多幅畫作修復前後的對照,更揭開隱藏於畫作背面的發現,如謝國鏞〈安平古塋〉背面的人像,展現雙面主題之完整性;在何德來〈星夜〉中修復師巧妙地將左上方的孔洞不著痕跡地修復,畫作背面註記「上、下、橫、豎都可以」的文字更傳達畫家觀畫的方式;或因顏料層剝落進行加固修復的李梅樹〈白衣小姐〉及陳慧坤〈野柳風景〉;或因凡尼斯黃化而修復的何德來〈處女〉作品。而廖繼春〈蓮花〉、陳銀輝〈黃果〉、朱為白〈遙遠的故鄉〉亦將原本材料不佳或經不當的補筆及修復而進行修整,重返這些畫作原始的風貌。
【科學∕對話】
二十世紀初,文物保存科學家紛紛投入材質探索的議題,同時修復師利用專業知識與科學檢測分析,確知文物的製作技術及材質成份,使修復工作更具效率及正確性。
至今,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漸受重視,本館在專業人士投入下,陸續執行劉啟祥〈桌下有貓的靜物〉、洪瑞麟〈日本貧民窟〉及廖繼春〈有椰子樹的風景〉之顏料成份分析及相關科學檢視,冀望藉由獲得作品表面及底層狀況的資訊,建置更完善的作品履歷資料庫。本展區並呈現透過X光的檢測,看見〈紅與白〉及〈終戰〉底層之人像底稿,這些圖像傳達出藝術家追求完美的創作過程。
本區特別安排陳宜讓〈七面鳥〉第一階段修復的樣貌,同時陳列此作品之紅外線、紫外線、可見光光譜、X光螢光分析及拉曼光譜等檢測資料,揭開科學與藝術對話的過程。並設計「小試身手—藝術修復師」透過數位方式提供觀眾有趣的實作經驗;在「實境仿製區」中,模擬劉啟祥〈桌下有貓的靜物〉畫面中的擺設,以及調整不同光線變化,觀眾藉此觀察畫家在不同色溫環境下所感受的色彩差異,以模擬畫家在不同的作畫時間所創作的顏色變化。
黃靜山〈南國之船〉原是一幅屏風作品,但因修復經費不足而暫以木頭框裱方式處理,以維持其保護及展示的功能,俟日後經費足夠後再進行後續裝裱,以恢復其原本屏風樣貌,因此,這是一件保存進行中的作品,是一段過程、一場對話。
【歷史記憶】
原中山堂典藏的38件畫作,2003年移撥至北美館,並在2006年進行修復。修復的過程中,經過文獻研究,不僅發現其中一件作品為出生於台南的旅日畫家陳永森的作品,並得知其餘37件作品,很可能是1929年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即將興建的公會堂,由當時的台北市役所(日治時期稱為台北市政府)購買的日本藝術家畫作。
這批作品的裝裱極具時代特色,是了解當時畫作市場與裝裱形式互動關係的重要參考。這種裝裱的規格一致,於木框上張貼空白畫絹之後,交由畫家繪製,隨後在木框上襯貼綾料,最後裝上黑漆外框,這是戰前佷普遍的裝裱材料。畫框由四片木板釘接而成,並且技巧地運用了接榫式的結構,可說是一種有計畫的量產形式。
中山堂作品的標籤,亦具有政治轉換期的時代特色。背面的紙片,雖然都是中文。但可以發現當中混合了中文與日文的用法。如「保管番号」、「品名」、「食堂」等是日文的漢字用法,而購買日期的記載,則為民國記年。這批經久庫存的作品,呈現許多未開啟的歷史密碼;時代的變遷亦透過本展區鉅細靡遺的展現。
【藝術再現】
美術品的文化和歷史在保存修復中如何呈現,是修復時必須面對的議題。本區展出陳庭詩、洪根深、蕭如松、楊啟東、廖修平、李錫奇、陳景容、陳進、陳敬輝等多位藝術家的作品;藉由修復影片及相關物件鋪陳藝術修復「再現」的議題。亦特別規劃「修復師的密室」,使觀眾置身於平日不易接觸到的修復空間。
此展間展出的作品,多半因原裝裱方式或材質不當,而造成作品的變質或劣化。其中陳景容〈雨後的海邊〉原由六張素描底稿以膠帶貼黏接成,基底紙材因長年捲收,造成嚴重摺痕,也逐漸脆化。為了維持藝術家的原創性與畫面配置,特別在陳景容的協助下進行補筆,再現其藝術風采。
陳進的〈手風琴〉完成於1935年,曾入選第九回台展,本館於2009年收藏後,隨即進行作品修復計畫,使這幅曾被視為散佚的作品,以全新的面貌重回它原有的藝術地位。另一幅陳進的代表作〈悠閒〉於2010年進行修復時,發現過去為裱框而折入隱藏的畫面,本館經討論評估後,決定將塵封已久的畫面重現,並依原比例製作複製畫,讓觀眾看見難能可貴的前後參照。陳敬輝的1967年作品〈少女〉特地將修復後之畫作,與印有人形的背板同時陳列於展場,形成有趣的虛實對照。
【中央網路報】
(2013-01-30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