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119/8807825.html[/center]
[center][h1]浦東機場:藝術“點化”公共空間[/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3-01-19 02:27)
分享|
⊙記者 邱家和
近日,一個特殊的展覽《回家的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特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的機場美術館與部分機場公共區域內舉辦。展覽聚集了40多位“海歸”藝術家,呈現了他們用多種材質和樣式創作的藝術品,使浦東機場這個功能性的公共空間重新煥發其文化意義,讓大家重新思考機場等公共空間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公共藝術在重建中國當代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浦東機場:
首家“機場美術館”
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前的4月10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就隆重啟動了被命名為人文環境藝術項目的公共藝術項目:“歸去來兮──藝術讓生活更美好”。該項目首批就有31位藝術家的近200幅作品亮相浦東機場,覆蓋T2航站樓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層、國際出發層、國際達到層以及三縱三橫連廊通道等四個區域,使浦東機場成為世界上第一家“機場美術館”。這些區域在功能上正如系列展覽策划人為展覽所起的名字:“歸去來兮”。項目一方面強化了這些區域的空間環境的功能性設計,通過研究空間的物理特徵和功能特點,梳理出在其中活動的人的密度與流向,把標識導向、空間形態與動態、空間照明、景觀綠化以及藝術品陳列等各種視覺要素看做是一個個音響、音色不同的樂器,通過有機組合形成了一個公共空間的交響樂。
其中,視覺效果特別具有沖擊力的是兩組作品:在所有國內出發旅客的必經之路國內出發的安檢口,項目呈現了中國藝術研究院陶瓷院院長朱樂耕教授為浦東國際機場度身定制的大型陶瓷裝置作品《惠風和暢》,這個長60米、高6米的裝置用整齊排列的矩形青花瓷片,使觀眾如同面對靜謐的湖水泛起的層層漣漪,而隨著他們的移動,彎曲的青花瓷或像水浪、或似云層,移步換景。整個作品寓意著:“我們是藍天,我們是白云,乘著惠風,我們來了,我們在這裡相遇,我們在這裡相知,我們在這裡相愛!”而在國家門戶的重要區域──國際到達邊檢區,藝術家仇德樹的《裂變山水》和林加冰的《山水間》,都以超大的4米高3米寬的尺幅,來突出“現代中國印象”:仇德樹的作品是用紙本做的山水圖,用中國畫的材料做出西畫的效果﹔而林加冰的作品則正好相反,用西方油畫的材料來畫具有中國特點的寫意山水。兩個藝術家的作品在進入國門的要道匯合,來表達一種殊途同歸、天下大同的寓意和期盼。
中山公園計劃:
上海雙年展特別項目
時隔兩年,《回家的路》特展把公眾和媒體的視線再次聚焦到浦東機場。這個特展由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總策展人邱志杰、策展人沈其斌、“中山公園計劃”特邀策展人肖戈(肖歌)三人聯合策划。三位對特展選擇在浦東機場舉辦有各自的理由。在沈其斌看來,機場作為離散聚合、起起落落的現代驛站,構築起一種縱橫交錯的社會生態鏈,正是這獨特的生態鏈才蘊含無盡的遐想空間和場域文化。他指出,當代社會高度的物質化、功利化以及社會價值觀的遷徙變化,導致諸多社會問題突顯和矛盾深重,社會群體出現迷茫困惑、精神缺失。作為年人流量幾千萬的國際航空港浦東機場,人們在這裡歡聚、離散、送別、迎往﹔鄉愁、故土、遠方、夢想﹔起始、歸來、途中、驛站﹔歡喜、憂傷、尋覓、希望……他強調,展覽無疑體現了浦東機場作為世界級航空港的寬闊胸懷和前瞻眼光,將會是一個新的起點,引領未來國際化公共文化藝術展示的新方向。
而邱志杰則表示,這個展覽屬於2012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的特別項目“明園﹒中山公園計劃”的重點展覽之一。這屆上海雙年展的主題是“重新發電”,以精神能量的再生為核心,再一次鮮明地提出尋求當代藝術對於中國社會現實的建構能力,以及搭建當代藝術與大眾之間的橋梁的議題。浦東機場年均客流量4千萬人次,加上接送客人群,年均使用者達到8千萬人次以上,是國內外旅行者特別是國際訪問者進出上海的主要門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藝術空間之一。而浦東國際機場的管理團隊很早就啟動了公共藝術計劃,以世博會為契機率先采用和專業團隊合作的策展模式,在機場各類公共空間中植入藝術輪展模式,已經成功地把自身打造成有一座“機場美術館”,這不僅是對機場管理和服務模式的創新,也是對於中國公共藝術概念的巨大創新。
對於肖戈而言,浦東機場更有特別之處,她說“記得1995年的深秋,我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國際出發通道口與父母依依惜別,一步三回頭,淚眼迷惘地踏上了出國留學的旅程,一走便是14年。期間也經常回國看看,浦東國際機場正是我每次回家的必經之路。機緣是種奇妙的東西,今天我又再次來到這裡,卻是作為第九屆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劃’的特邀策展人。”
出發與回歸:
聚焦“海歸藝術家”
浦東國際機場作為國內與國際、本土和全球交接點,既是一個國際出發與回歸的物理空間,也是精神上出發與回歸的心理空間﹔而其管理團隊的文化自覺則將這個功能性的公共空間作為連接文化、藝術與公眾審美趣味之間的紐帶,這些都吸引了策展人團隊。邱志杰表示,展覽是迄今為止中國當代藝術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歸藝術家群展,以一種全新的詮釋方式來呈現海歸藝術家的群體現象,深入探討處於全球化信息爆炸時代有關文化尋根的話題。
他認為,一百多年來“海歸”們一直主導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後,又有一批藝術家出國學習,其中一部分長期定居海外,形成了中國藝術的“海外兵團”現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有條件遠渡重洋求學,也有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藝術家們開始頻繁回國,形成了一股新的“海歸”熱潮。選擇“回家的路”作為此次海歸藝術家群展的主題,正是基於以下的思考:藝術家出國學習,通過接触新的方法論、價值觀、歷史觀,思想被改變、被豐富。同時,海歸藝術家們似乎面臨著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的危機。他們在心理上會感到糾結,矛盾,並不斷追問:我的精神家園在哪兒?屬於自己的方向、可能性是什麼?回家的路在哪兒?繼續走出去?還是走回來?可又回到哪裡去?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但中國當代藝術在今天的不自信,是因為當代藝術與這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之間還有一層窗戶紙沒有被捅破,這就需要我們來打通一條“回家的路”。
資料鏈接:
《回家的路》特展參展藝術家:安曉彤、曹萍、丁力、房奇、管懷賓、高洁、高岩、郭顥、何昊遠、黃含康、計洲、李迪、李芳、李青彬、劉廣云、劉文濤、劉辛夷、劉真辰、林玉燕、馬?、彭小佳、沙子鑑、沈少民、沈怡、孫寅杰、陶軼、王成良、王度、王戈、王水泊、王玉、吳沁沁、奚建軍、肖魯、應海明、楊勁松、楊千、葉甫納、張春紅、張春勃、張洁白、張騏凱、張戰地以及定居上海的德國藝術家柯羅夫(ROLf A. Kluenter)。
(2013-01-23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