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kingcarart(金車文藝中心)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蘇頤涵油畫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9-07-06~2019-08-25
參展藝術家:蘇頤涵
開幕時間:2019/07/06 14:30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在廣大的世界中我們活著

結合「人」字及「鳥」形象,創作出渺小的我們在浩大世界中求生存的各種樣貌。

  風景是許多人在繪畫時會喜歡的一種主題,在繪畫當中創作者想傳達的訊息訊息往往都能從畫面中顯現出來,創作者蘇頤涵作品以自然景物為主,畫面所呈現的景緻不同於一般單純風景畫,利用大量的冷色調來營造出獨有的氛圍。在藝術的道路上,從小她除了畫畫更時常與家人欣賞舞蹈類型表演與參觀展覽,奠定對藝術的喜愛。她提到自己相當喜歡實驗性的舞台劇,從觀賞過程中可以增加不同面向的思考脈絡,也喜歡閱讀尤其是富有龐大人物系統的小說故事,以人作為創作基礎的她,在故事中看見不同的人物性格,對於創作的思考也有一定的幫助。

經驗的轉換

  不斷的接觸各種事物後所累積的大量經驗,是創作者蘇頤涵創作的泉源,在師大附中時期學習很多不同媒材包含新媒體等,啟發對於個人創作的理解正是從當時開始,直到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慢慢開始準備自己的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發展出一套個人獨有的風格。她說自己相較於同儕之間,對於理解個人創作相較之下要多花一點時間理解與消化,每當進到系館教室,看見教室內擺著同學們不同階段的作品,有的完成也有的正創作到一半,擁有敏銳觀察力的蘇頤涵,在這些作品裡看見不同人繪畫上的思考歷程,每個人透過人生經驗堆疊出作品,對她來說比去看一檔完整的畫展更有收穫。除了在學校,她也讓自己走出去,到金門駐地創作半年也去北京交換兩個月,在過程中有創作更有與人互動的經驗累積,讓她發現人跟人之間其實有許多有趣的事存在值得深入思考。

關於自身創作

  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材,系列創作以結合中文古象形文字的意義,與動物形像作為畫面中的符號,呈現人們對於自身生存意義的探尋。蘇頤涵認為在浩瀚無窮盡的宇宙裡,人類都渺小一如塵埃,然而在僅能佔據的微小時間與空間單位中,這些生命卻又是以何等宏大的情感去與世界產生牽絆:我們活著,在奔走中徬徨著、恐懼著、掙扎著,在混沌中找尋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並且從點滴流動中凝聚獨特的生命經驗。

  此次展出主題「在廣大的世界中我們活著」以「人」字結合鳥的形象,時而佇立時而翱翔,在景色中宛如一道道傷痕衝撞著這世界,傷痕累累的同時卻也日漸成長。水氣氤氳的畫面呈現出外在環境的恆久流動性與變動性,在這樣一種不確定的環境中,生命展開翅膀渴望能尋求一種解答:關於我們是誰?我們為何而生?哪裡又是我們的容身之處?

畫筆下的「人」

  畫面中氤氳的森林,似乎故意擾亂觀者的視點,蘇頤涵的每件作品中都能看見鳥的型態、與山壁上茂盛的樹林,擷取現實中遠觀的鳥,你看不出牠的品種或是任何細節,是「鳥」還是「人」的觀點特別耐人尋味。作品<走出幽谷>畫面裡面的景緻,兩面夾立著深不可測的幽黑峽谷,而畫中的「人」彷彿輕若鴻毛,甩開身後重重的陰暗。這件作品在大部分的畫面佈上峭壁,僅留有一絲呼吸的空間,但卻足以讓我們看見前方的路。這件作品花了許多時間探索畫面的平衡與肌理。另一件作品<嘿!我在這裡,你知道嗎?>與上面提到的作品,都是蘇頤涵嘗試將人字以甲骨文的形體與鳥結合,古老的文字較難以立刻辨識出其文字的意象,有如我們在靜謐的外表下等帶被人解讀的孤獨。


創作者蘇頤涵說:「在作品中呈現的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生命狀態,我們總是不斷在挫敗與懷疑中向前進,唯有繼續提問、繼續探索,像滾動的車輪那樣經過顛仆起伏的荒蕪之地,生命才得以漸漸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她期待透過這次的個人展覽,能有機會與觀眾交流,期望觀眾透過畫面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共同交流,讓畫面不再只是表現創作者的想法,而是另一種溝通的橋樑。


展覽資訊:
蘇頤涵-油畫創作展 在廣大的世界中我們活著
展期:2019/07/06–08/25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2019-06-19 18:17)

展覽資訊:
黃姿瑜 壓克力創作展「寂寞美玲小姐」
展期:2019/07/06(六)–08/25(日)
開幕:2019/07/06(六)15:3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
展覽活動:
活動名稱:【似顏繪陪你 不寂寞】
活動說明:由藝術家以壓克力顏料幫觀眾進行肖像繪製,不僅讓您不寂寞,也帶給您一整天的好心情。
參加方法:活動時間內,於金車文藝中心現場拍照打卡,即可參與活動。
--------------------------------------------------

嚮往的遠方和夢想,最後都只在夢中啟程。

  黃姿瑜創作前會經由實地走訪,拍下隨處可見的台灣風景,再使用壓克力顏料繪製於木板上來進行創作,使作品承載著台灣人的共同回憶。她的作品也刻意運用寬幅尺寸,如同電影中的畫面,藉由作品擺放的順序,彷彿跟著畫面中的主角在道路上一併同行、慢慢移動,引導觀者將視覺向前延伸。除此之外她也試圖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獨自騎行著機車,不確定下個路口該往左還是往右?只能朝著疑似目標的方向邁進,似有若無間,反而更令觀者有意無意的逼近凝視,形成她獨特的創作風貌。

  創作者黃姿瑜,1994年生,台中大甲人,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目前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2017年曾於鐵木咖啡舉辦個展「狗大雨她的好朋友們」,也曾於台中勤美誠品等地參與多次聯展。

  「構圖時我會將外框一併規劃進去,一格一格的外框形成一種漫畫般的效果,讓畫面中的主角慢慢的移動。」創作者解釋。這種時間和空間的感受,令她覺得很有意思,這也是「連續敘述法」的創作方式,在敘事發展的過程中,不管它是真實的或虛構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會一直變化。


現代人都是寂寞的「美玲」

  生活就像一場長電影,隨著不同場景的轉換呈現著不同的風貌。那些電影裡 的「場景」總令人印象深刻,景觀畫面散發著迷人風情,並利用人物及空間相對呼應,讓畫面自己說故事。於108年7月6日起至8月25日止,創作者黃姿瑜將於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展出個人壓克力創作展,展覽名稱「寂寞美玲小姐」想以「美玲」這個常見的名字,來提及說現代人普遍都是屬於各自不同寂寞的個體,而美玲就好似這個世代再平凡不過的一個角色,利用這種角色的價值與定位,使觀眾都可以從作品中,找到內心孤單的成份,進而引起共鳴。(2019-06-19 15:46)

展覽日期:2019-05-04~2019-08-27
參展藝術家:李玟蓉 莊道明 劉蔚霖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員山館

蘭陽藝遊 5-8月 李玟蓉、莊道明、劉蔚霖

繪畫猶如攝影,留住當下稍縱即逝的光線與氛圍,留住光鮮亮麗的表徵,記錄心靈與旅行的足跡,本期聯展由李玟蓉、莊道明及劉蔚霖三位藝術家共同展出,帶領民眾來趟特別的藝術之旅。


李玟蓉-記錄最親近的土地
走過許多國家後,李玟蓉才發現對於自己的土地卻是陌生,所以決定來場火車環島之旅。藝術家李玟蓉大學時曾聽學校教授說過台灣是一塊擁有「年輕軀殼、古老靈魂」的土地,台灣的土地形成尚屬年輕,但卻擁有豐富的地形及植物。用最熟悉的工具─鋼筆、水彩,記錄下最親近的土地,記錄台灣之美。
藝術家李玟蓉帶著一支鋼筆與一盒水彩行旅十個國家,以速寫記錄旅途的足跡,本次聯展展出台灣系列作品,與好友一同環島,沿途的美好風景在藝術家筆下更有溫度。現今科技發達,大家習慣使用3C產品記錄旅程,而李玟蓉堅持使用速寫紀錄,因為速寫的過程中,易觀察到平時不會注意到的景觀細節,也易受地點及天候因素影響,使畫面留下不同的筆觸和痕跡,不論是在搖晃的船上或是飄雨的天氣,藝術家都很享受當下創作的過程。當你回頭看這些速寫作品,便會想起當時的心境與場景,這也是速寫令藝術家著迷的地方。


莊道明
「她是美麗的,卻也是醜陋的;她被壓榨,也壓榨他人;她高喊價值,卻也設立繞不出的框架;她受了重傷,同時也是加害人;她隱喻著我們。我們都汲汲營營的巴望著幸福,然而在這觀演都一同上映的人生劇場裡,我們的刀劍不是指向了野獸,而是誤砍了彼此脆弱柔軟的心土;我們承受著彼此的傷害、悲傷活著,懊悔的 並試著脫逃我們注定也會傷害他人的命運。」莊道明講述本次展覽整體創作理念。
本次的主打作品為《聖潔的夢魘》,白雪公主以純潔神聖的完美形象呈現在大眾面前,帶給人光明的形象,但過去的傷害成為她潛意識中的夢魘,讓她的好意都帶著劇毒,就如同創作者其它幅畫作中的完美芭比,並非出自本意,卻在無形中去傷害了他人,讓觀者從作品中得到反思。
創作媒材選用壓克力,是因為壓克力顏料具有工業、塑膠、快速的特性,它呼應了當代的生活模式,同時連結作品背後的資本主義、消費結構等概念,待您親臨現場觀賞、體悟創作者傳達的思維與觀點。


劉蔚霖-旅行的視野
展出的作品以旅行為題材,旅行,是回歸原點的歷程,去適應與體驗異域的不習慣。藝術家以旅途的所見所聞出發,從物像的風情姿態中探求與自身生命經驗的關聯,即便是一花一草抑或是斷垣殘壁的存在,皆有其與旅者共連的意義,藉活潑的視覺語彙締造平凡中不平凡的生命韌度。
以水墨為創作媒材是因為能藉水分與墨色調配產生乾、濕、濃、淡的多元表現手法,且具有即刻性的暈染效果、不可預期的墨韻變化、筆與紙磨擦產生的力道線條與宣紙本身的透光感,展現大氣而細膩的風華內蘊。
本次主打作品為《綠意盎然》,以剪影方式呈現躍動的主體,在墨與色的漸變規律中呈現生生不息的韌度,使主體與背景呈現強烈對比,特殊的創作手法,給觀者不同於傳統水墨的視覺感受。


*參觀資訊*
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 (全年無休/除夕休館)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員山館|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二段326號 會議中心B1(2019-04-25 13:26)

展覽資訊:
施姵伃-陶瓷創作展「框框。IN or OUT」
展期:2019/05/25–06/30
開幕:2019/05/25(六)15:0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

資料提供/施姵伃 圖文編輯/鄧乃文


  創作者施姵伃,生於1991年,桃園人,畢業於新竹教育大學(現清華大學)工藝與設計系,目前就讀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研究所。作品曾展出於2017年日本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2018年韓國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2018年台中藝術博覽會、2019 one Art Taipei……等。這場於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的展覽,為她首次的個人展演,展覽的整體規劃將做不同以往的嘗試,為此籌備許多新的作品,令人格外期待。

誰成了框架內的乖乖牌?

  她的作品風格強烈,使人耳目一新,擁有顯著的記憶點,使人過目不忘,並且帶有童趣的插畫式風格,她認為,只有在孩童時代,才能不被任何框架所侷限。因為人們隨著年紀增長,會越在意旁人的眼光及想法,試著符合現實社會中的期望,而卻在這樣的想法中,限縮了一個「完美範圍」給自己。創作者施姵伃這麼說:「我們每個人總是很努力的身處其中,不應該預設別人對自己的想法,為了擔心別人的看法而自我設限。」這樣的她,心中多麽期盼變回以前的小怪獸,再也不用束縛在自己給的界線和框架之中。

  她說自己剛開始接觸陶瓷是很自然發生的事,起初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愛這個媒材,只覺得很好玩,後來漸漸發覺陶瓷的許多優點,陶土不同於金屬表面的冰冷堅硬,與水混合後有良好的可塑性,稍微施加力道就很容易彎曲,表面處理和塑形都很快,燒製後可使其變得堅硬和耐久。手指邊比劃著她的創作過程:「我使用土板與手塑的方式製做基礎造型,掌握土的乾濕度是當中要拿捏的精髓,最後再施加化妝土做顏色的變化。」她開心的提到:「有時候作品很重,所以進窯都要大家一起幫忙,我最喜歡過程中與人互相幫忙的連結,大家的感情因此很融洽,協力的感覺真的很好。」

期望自己更勇敢

  眼前這位樂觀開朗的女孩,臉上總掛著向日葵般的微笑,但訴說起她的求學時光,原來也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貼心的她時常會以兼職的方式來幫忙分擔家計,最忙碌的時候一個人曾同時兼做3到4份的工作,琳瑯滿目的工作類別,讓她時常反覆奔走於學校及各個工作地點,這樣的毅力令人十分驚嘆。她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經指導一位自閉症的小朋友,他最喜歡美術和捏黏土,看著他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創造天馬行空的故事,不會被外在所影響,也不怕自己做的不好就不敢表現,很開心自由的創作。這一年與他相處的時光,導致我後來的作品也被影響。」談論起這段自身經驗,令她羨慕起孩童時期,以前認為只要達到腦海中的理想狀態就是最好,但這卻泯滅了更多的可能性,對創作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框架、也是一種限制。反觀現在有多少人也為了滿足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在無形之中也侷限了自己?

  然後她帶著感謝的語氣說著:「沒想過自己有機會讀研究所,比起工作,我更想學東西。在老師們不斷的鼓勵下,也反覆思考是否能兩者兼顧,終於提起勇氣報考研究所,完成就學的心願。」她說研究所的氛圍和感覺與大學時期不同,大家都像站在同一條船上,每個人都真心喜歡創作,「我發覺畢業的學長姐很多都創立了工作室,我也多少受到影響,未來的計畫希望能回到桃園,利用家裡的空間創作和教學,也想開一間個人工作室。」這是她目前對未來的計畫。

最後的鋪成

提到這次展覽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她這麼回答:「最近看了北美館的雙年展,藝術家不論使用哪種媒材,都用同一個脈絡來串連,述說共同主題。這讓我想起,展覽原來是有很多形式和表現的可能。這次的展覽動線,會以有脈絡的方式來規劃,從問題的開端,到最後我得出的體悟來結尾」而她現階段得到的體悟是:「現在的我,在社會的框架中找到了平衡點,所以最後的系列作品《共處》只剩半個框架,代表我已經跳脫出來了,那你呢?」向觀眾拋出最後的疑問。

在社會的制度下,藝術家該如何透過創作發聲,訴說自己的感受?創表者施姵伃試圖以詼諧可愛的方式反諷對這世代的看法,想要跳脫傳統對年輕人的框架,期盼在大家認知的過往之中找尋創新的可能性。本次展覽以「框框。IN or OUT」為主題,期望在年輕藝術家的盼領下,能帶給我們不同思維的新視野。(2019-04-19 14:37)

展覽資訊:
李怡萱-壓克力創作展
展期:2019/05/25–06/3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

經驗記憶的「日常」

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充塞著屬於每個人獨特的經驗空間。

  生命當中所遇見的大小事情數都數不完,有的時候日常看似平凡,卻又能帶給自身不少體會與樂趣。藝術家李怡萱出生於彰化的員林,她說:「員林是個可愛又純樸的地方」,家中的房子坐落於老房區,周遭所見是各式的老舊建築,家的對面就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如此純樸的生長環境,帶給她滿滿的活力與希望,看件她作品的當下,便能感受她對家鄉那份純真的心。

記憶的連結
  高中即隻身一人離家開始在外面住宿的生活,習慣了住宿狹小的生活空間,所處的空間擺飾跟配置,就如同另一個自己,將一切融入在她的身體感知裡,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聲音,都能夠喚起她的記憶。記憶也是人類不斷累計經驗的歷程,而時間流逝的感知,存在於人們當下正在進行的回憶意識,當我們意向過往經驗的某件事或某一時刻時,現在的感知就會從而與過去的感知產生聯繫,留在每個人腦海的記憶。
  這些記憶往往是先前所處的情境下所帶出的知覺存留,如此對之前事件記憶的留存,在往後或許會因為某件事而被喚起,並且再一次活化,形成長期記憶裡的情節記憶。藝術家李怡萱的創作,主要是以個人觀感去融入身體移動性以及對於空間的感受能力,將觀者設想為角色來經歷碰觸畫面的構圖佈置,希望因此提出觀者記憶訊息處理模式的長期階段的記憶,讓這些記憶再一次的活化後而產意義。
關於創作
  李怡萱主要以壓克力作為創作媒材,善於將壓克力顏料的特性表現出來,她說:「壓克力顏料能夠描繪出一層一層的透明感,它的流動感也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表現方式,比起油彩顏料對於我來說相對自由好上手。」在李怡萱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相當特別的表現方式,作品透過另一種思路來呈現,過去的展覽經驗讓她思考,小空間如何展出大作品?如果要將大作品放在小空間,不就只能將畫布切一半了嗎?雖然她沒有真的將畫布切一半,但是這樣的想法卻成了她創作的開端。
  她說自己是一個非常依賴空間的人,對於生活的空間感受帶給她很多的想法,這次於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展出主要分成兩系列,分別是空間的記憶以及家鄉的記憶。在老房區常常會看到很多老舊的鐵窗木窗,經常會發現上面貼了很多宣傳報紙活者是貼紙,來充當破掉的鋁門,這樣的日常觀察,使她想起曾經在日本藝術季時一位日本藝術家大竹申朗,她非常喜歡這位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家的作品讓她感受到,一種把記憶層層拼湊起來的厚重感。回顧她過去長時間蒐集的一些報章雜誌,她在心中試想,何不好好地加以利用呢!跳脫單純的繪畫經驗,作品中加入窗戶配件與拼貼,產生與人互動的一種狀態,這些種種則成為她創作老窗系列的靈感及養分。

生活的每一刻
  獨處向來都是許多人生命中的一件課題,對李怡萱來說與自己獨處,是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她自覺自己是非常能夠跟自己獨處,對於生活很需要個人空間,即使整天下來,沒說上半句話也不會覺得不適。過去長時間的住宿生活裡,能夠真正短暫擁有個人空間,就是在浴室洗澡的時間,短短的時間裡常常是她整天下來,腦袋動的最多最快的時候。
  個性不喜歡想太多、太鑽牛角尖,嚴肅的事情,而是單純真誠的去看待每一件事。作品反射著她個人身體感受,讓我們看見她那單純的生活態度,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事情都可以觸動她的心,這些小事它們卻是由很多的不經意下去組成,隨手可得的報章雜誌、家中的老舊書櫃又或是不起眼的老物件,在她眼中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魅力,結合生活上許多不同意外的感受,就如同生命隨機不可測的特性一般豐富了她。
  藉由這檔展覽,李怡萱希望藉由作品的形式與擺設,甚至用觸覺讓觀者回憶起過往經驗,一種經驗再經驗的感受,處存在大腦深處的記憶,在各種的游移記憶中,去觸碰每個人的內心,並將那樣的感受書寫下來,成為另一種藝術型態的交流。(2019-04-14 13:32)

[h2]金車美展2020徵件 (2019/07/01 ~ 07/30 申請) [/h2]

[hr]
活動宗旨:開放2020金車美展徵件之展覽申請,期透過徵展發掘臺灣青年藝術新勢力,並進行展前專業訓練課程,賦予展出者於展覽策劃執行當中必備知識能與概念;金車美展屬非商業性質藝術創作型展出空間,旨推廣青年創作,繼而有更多發展空間與機會。
[hr]
#免費場地 #免費文宣 #開幕茶會 #專刊採訪 #親切微笑 XD
【申請辦法簡章】
申請條件:年滿20歲至40歲之藝術創作者
媒材項目:
A.平面類 ( 油畫、水彩、水墨、膠彩、壓克力、版畫…及其它平面類創作 )
B. 立體類 ( 木雕、金工、石雕、紙雕、陶藝、裝置、織品…及其它立體類創作 )
C. 其他藝術相關創作
申請年限:2020年度展覽(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
展出方式:以個展方式為限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由主辦單位分配展出空間)
----------------------------------------------------------------------
申請時程:
A. 繳交書面審核資料 (附件一至三)
時間:2019年7月1日 – 7月31日
1.紙本所需資料:a.申請表 b.展覽規定事項表 c.作品圖檔或作品集(紙本作品圖檔至少8張以上,至少為A4尺寸)
2.電子檔所需資料:a.申請表word檔(附件一) b.展覽規定事項表word檔(附件二) c.作品圖檔或作品集(以上資料請燒成電子檔光碟或存於隨身碟中)
3.填妥上述資料,並於信封正面張貼上申請專用信封,於時間內寄至金車文藝中心

B.官網第一階段通過名單公佈
時間:2019年8月10日

C.展前訓練課程
時間:2019年 8月17日-8月18日13:00-18:00
※安排業界相關講師進行授課
※申請者需完成兩天課程訓練,無法完成者視同放棄展出機會

D. 繳交制式展覽企劃案乙份(展前訓練課程結束後寄發,通過第一階段者才需繳交)
時間:2019年8月25日 前繳交

E. 第二階段面談
時間:2019年9月1日 – 9月20日 進行個別安排
※請申請者攜相關資料與原作至少一件至金車文藝中心進行面談

F. 2020年展覽名單公佈
時間:2019年10月

申請地址: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 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洽詢專線:(02)2562-8629
官網: http://www.kingcarart.org.tw/?opt=activity&cate=2&id=370(2019-04-04 14:54)

陳肇彤金屬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9-03-02~2019-04-28
參展藝術家:陳肇彤
開幕時間:2019/03/02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綻放 時間留下的那抹痕跡

    藝術創作的形式有許多不同方式,不論是平面、立體或是裝置,能找到適切的媒材型式來創作,必能直接傳達出想法與內容。陳肇彤與大多數的創作者一樣,走在藝術的道路上,回想童年的自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喜歡拆解不同的物件,或許無法完整組裝回來,如此對於手做的感受,藏在身體的每個角落。接觸過平面繪畫、木雕、金屬雕塑等媒材,最終找到一種最適合現階段表達想法的媒介,對他來說藝術創作不受限於任何一種媒材,最貼切的表達就是最好的創作方式。
「力」的多種樣貌
  創作中,陳肇彤透過氣球、紙板、布料這幾種元素來凸顯力的展現。他想表現自己階段性的演變,從雕塑中力的變動狀態的展現,開始發展自己的脈絡,從剛開始單純的鐵架,搭配上其他媒材,如:氣球、紙板、布料,來展現力在時間中作用的過程。在大型立體作品的產出過程中,多少都會發生一些身體上微小的傷害,從自身閃到腰的感受,了解力與承載對自身的影響及重要性,然而在癒合復健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修補復原,就像是時間性的身體雕塑,因此在傷勢漸緩後,逐漸會注意到工作中身體的姿勢 這正是身體在與現實的力量抗衡雕塑實體存在於一空間中,勢必會受到地心引力、大氣壓力的影響,對人來說,這些力量已是再習慣不過的事情。

  他認為氣球就是一個很好表現力量的物件,可以直接的將擠壓的狀態展現出來。另一方面 也藉由力量擠壓變形,讓力量來撐出屬於自己的空間。對創作者來說,他把氣球比喻成人體骨頭間的軟骨 這
是個不可或缺的間隙空間,藉由這個空間的擠壓、緩衝,來調節人的行為動作。似乎也暗示著創作也是作者自身的調合劑。

  作品當中除了上述的媒材之外,創作者陳肇彤為將張力的部分留存並加以強化,使用鏡面不鏽鋼,鏡面不鏽鋼在造型上雖然是一種永恆性的展現,但未見本身反射,卻充分了反映時間的當下,如此新嘗試下的收穫,往往是創作者無法預期的結果。

時間的永恆
  關於創作的過程,陳肇彤提到自己在這當中有很多懷疑和不安,每次都會讓自己嘗試一點新的表現方式,不斷在作品製作過程中改進和延續,這樣的方式讓作品不斷的衍生出不同的創作內容,卻也都不脫離他創作最中心的雕塑概念。本次的展出他將創造出一個軌跡的狀態,從時間性的變化,不鏽鋼的永恆,再帶到氣球的破滅及最後的消逝,將如此變動狀態透過不一樣的展現,帶給觀眾不再是單純的雕塑物件,是延續一種在靜止當下的力與美。

  作品<姿態#10>為不鏽鋼氣球作品透過金屬條支撐往上收緊,夾住正要往下掉落的氣球,這樣的視覺觀感會使人感受物件往下掉 讓人感覺到是下面不鏽鋼的重力往下垂墜,這對陳肇彤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轉捩點 他談到這件作品在剛完成時 自己並沒有相當喜歡,甚至還有一點小失望,不過最後在加上鐵架後覺得出現了嶄新的面貌,也慢慢的接受他的狀態,也從這個作品裡面發現到,不鏽鋼的反射與映射空間的狀態,相當符合自己想傳達的想法,也因這些特性,讓不鏽鋼氣球有飄起或落下的感覺。

創作靈感從何而來
  在陳肇彤自己的創作靈感中,生活佔了相當篇幅的比重,生活的遭遇、身體的變化、遭遇的困難等都累積在自身當中,他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很容易述說自己的人,所以都會用比較間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創作中的養分有一部份是來自於作品本身,從這件作品看到那些不足或可以延續的地方,然後發展成下件作品,然後有一部份來自別人對作品的反饋,有時候會有一些自己完全沒預料到的新發現。對現在的他來說,有一部份的養分是來自於文學,文學也是另一種方式的創作,可以從別人那看到不同觀看和思考的模式。

  對於展覽他想傳達的並非是很固定的單一概念,反而是一種時間的狀態,時間性、流動的、軌跡般的狀態。從許多不同的角度觀賞作品 會有不同發現,創作出來這些多樣貌的狀態,可能也是他自己跟作品、無法抗衡的現實間拉鋸的過程,一個轉變的過程。希望觀眾能在看過本檔展覽作品後,將自身的感受反饋給創作者,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不太相同,所以不同的思路也會擦出不同的火花。(2019-02-16 13:05)

宗旨
金車油畫獎為鼓勵藝術家創作,提供給台灣藝術家展現舞台,自2008年以來,舉辦金車油畫獎,本屆徵件主題為台灣的風景人文,邀請各界喜愛油畫創作的朋友熱情投搞,以油畫作為媒材,繪出心中的台灣印象,期盼以不同角度看見台灣之美。

2019第12屆金車油畫獎 簡章
一、目 的:為推廣藝術創作,鼓勵台灣藝術家創作動力,增進民眾對美學的接觸與認 識,特舉辦本項比賽。
二、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三、執行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四、徵件主題:以臺灣風景、人文為主題,表現方式不拘,寫實、抽象、意象等油畫創作皆可。
五、徵選作品:平面油畫一件,60-80號之間
六、參賽資格:不限國籍,16歲以上之創作者
七、徵選件數:每位參賽者限投一件
八、收件日期:2019年6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以郵戳時間為憑)。
九、投稿內容:a.參賽作品之照片及電子檔一份
(附上10X8吋或A4尺寸照片一張、電子檔以光碟或隨身碟均可)
b.報名表(紙本及電子word檔各一份,請參酌附件一自行列印填寫)
※資料未齊全及字體無法辨識者恕不受理
十、投稿方式:請於收件日期內,將資料郵寄或自行送至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十一、比賽結果:預計7月底公佈於官網,頒獎典禮時程另行通知。
十二、得獎作品:得獎作品將參與「2019金車油畫獎得獎作品展」,並印製專刊。
十三、獎 項:首獎1名,總金額20萬元整及獎座乙座
第二名1名,總金額10萬元整及獎座乙座
第三名1名,總金額5萬元整及獎座乙座
優選10名,獎金1萬5千元整及獎狀乙紙

十四、參賽作品類別及規格:
(ㄧ) 參賽作品以原創作為主,不得臨摹他人創作。
(二) 參賽作品主題須以臺灣風景人文為描繪主題,可以使用寫實、抽象、意象等表現方式,藉由油畫創作記錄下台灣的在地景色。
(三) 評分標準:(1)風景人文主題與內容(2)繪畫技巧(3)表現方式(4)個人風格(5)構圖意境(6)創作理念。依序排列權重,並以總分排名選出優勝作品。
(四) 作品規格:限制為60號至80號以內,創作媒材以油畫為主。
(五) 每人限繳一件作品,寄送報名表及照片(10X8吋或A4尺寸照片一張)和電子檔(光碟或隨身碟,檔名:作者¬_名稱_尺寸,圖檔以JPEG為主,大小不超過5MB)一份。
(六) 以郵寄寄送之參賽作品,以郵戳日期時間為收件截止標準。經查不符則取消參賽資格。
(七) 若進入複選階段,作品須自行運送至南京館,創作者視情況自行裝裱保護,以進行評分及後續展覽相關事宜。
(八) 得獎者須配合金車文藝中心「2019金車油畫獎得獎作品展」展出之相關事宜。展覽結束後,須於時間內將作品自行運回。無法配合者將取消得獎資格,並追回獎杯(獎狀)及獎金。
(九) 進入複選的參賽作品,運送費一律補助新台幣2千元。
(十) 各獎項之獎金頒發,將先行扣除稅金後,再與頒發。
(十一) 以上所敘之事項,為維護比賽公平性之基準,不符合本實施要點內所載之任何規定者,如得獎亦取消得獎資格。
十五、注意事項:
(ㄧ) 如需上網查詢本實施要點,本辦法刊載於金車文藝中心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二) 參賽作品應為參賽者個人之創作,如經檢舉為臨摹、抄襲之作品,不予評選。本會受理作品檢舉期限為:當年度成績公佈之日起一年內有效。
(三) 得獎作品與初賽作品應為同一作品,不得修改或重作,未按規定者,該件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四) 作品媒材、格式,如未按規定者,經查證屬實,該作品取消得獎資格。
(五) 本會對於得獎作品之創作者個人簡歷資料、創作理念、作品圖檔等,同意授權主辦單位及本活動印製成相關期刊、網站等宣傳推廣使用。
(六) 凡報名參賽即視同無條件同意授權本會拍攝製作本比賽紀錄及宣傳品。
(七) 主辦單位將補助得獎作品展覽運送費用,展出前後之作品運送,請參賽者於時間內自行安排。
(八) 洽詢專線:金車文藝中心 02-2562-8629#12
(九) 館內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1:00-18:00,每周一固定休館。(2019-02-16 11:59)

吳文哲-油畫創作展「港都城事」
展覽日期:2019/03/02~04/28
開幕時間:2019/01/05下午15:3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圖、文/吳文哲、乃文

  那天,由創作者吳文哲帶領,與他穿梭煙雨迷濛的基隆,山上的路四通八達,有些地方可以登高遠望,看到山、海與港;有些地方則是小巷幽靜蜿蜒。雖然因為地形的關係,山海依偎而使腹地狹小,也因發展得早,建築群密集,但這卻造就了基隆獨有的山城港市風情。

與金車的淵源
  創作者吳文哲1983年生於基隆,台中師範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畢業,現任基隆學緣屋教師一職。曾參加金車2015、2017以及2018年油畫獎比賽,於去年獲得金車油畫獎第二名的佳績。他說:「很感謝金車油畫獎,得獎對我來說不只給予獎金的鼓勵,也讓我有展出的舞台,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他去年的得獎作品「主普壇遠眺基隆港」是以居高臨下的視角,俯看基隆港以及沿著壽山興建起的房舍;而這次個展將展出描繪沿壽山的路途小徑所看到的景色,希望可以讓大家看到大景之中的小景,慢慢品味組成這片風景的元素。

小巷幽靜蜿蜒
  目前他工作的地點正好位於壽山(日治時期稱為旭丘)的半山腰,在這裡有很多因為房屋建築而形成的「山中小徑」,漫步時頗有蘇軾「題西林壁」中「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情懷。他緩緩的說:「我的工作室很安靜,窗外的景色很漂亮,可以看到四季變化。雖然我的工作室有嚴重漏水,但我還是很喜歡下雨的時候,平常畫圖累了,就會望向窗外的風景找到平靜。」假日午後,隨興地推開門,就這麼走著「我創作過程很常去散步,拍照景,慢慢找出心裡的那片風景。」在這些小徑裡遊走,每一個轉角就出現一個特殊風景,有時是海、有時是山、有時又是房屋,忽高忽低形成不同角度的切割視角,十分有趣。而他也因為喜愛基隆這個城市,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家鄉。

  他回憶起求學時光,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摸索階段,因為父母從不會給他任何壓力,除了提供資源外,一直保持支持和尊重。以前的他從沒有想過要踏上美術這條路,他笑說:「自己是到當兵結束後,才覺得該認真學習繪畫。」後來他跟一位畫室老師重新學習,那時候幾乎每天到畫室報到,重早上6點畫到晚上9點,就這樣維持了5-6年,才真正對畫圖這件事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悟。他帶著感謝說:「原來學習是要自己有興趣,要喜歡才會真的讀進去,真的很感謝老師那時候的幫助。」

基隆港都的生命力
  家裡以前經營漁貨買賣的生意,所以從小就習慣幫忙家裡整理漁貨,對於早期基隆港的繁榮景況很有感觸。他介紹崁仔頂底下的河流稱為旭川,是基隆美麗的運河之一,自日治時代就在此進行魚貨買賣跟航務,後來被頂上加蓋才有今日「崁仔頂」的名號。基隆市近海的漁民多在夜間出海捕魚,捕撈上來的魚貨經過蒸煮就送至崁子頂拍賣,因此使得崁子頂逐漸轉變為基隆夜間魚貨買賣的市集,在這裡除了可以買到近海漁獲,也有許多來自遠洋的新鮮海產可供選擇,自然成為餐廳與老饕的最愛。
  在這裡,原本白天平凡無奇飄著淡淡魚臭的街道,過了晚上十二點搖身一變成為基隆最熱鬧的所在,載著海產的冷凍車魚貫而入,路上行人車水馬龍,魚販叫賣聲不絕於耳,放在保麗龍箱子裡的海鮮琳瑯滿目,就算是嗜吃海鮮的饕客,也總會有些叫不出名字的魚種出現在地上的膠籃裡。
  而展覽的另外一個主題,他娓娓道來:「相對於白晝的夜間人文景色,對比白日的寧靜沉寂,我選擇基隆人的夜生活來表現專屬這個城市的活力。不僅是市集本身的熱絡,市集周邊更有許多為了深夜來此的人們而開設的店家,這也成為此次展覽中的描繪對象」,希望可以讓觀眾看到基隆港都獨特的生命力。
  綜所言之,這次所表現的主題,包含基隆部分的日與夜、晴和雨、靜謐與喧囂、灰階與色相對比的城市色彩,希望觀者透過這次的作品發現基隆的魅力,進而願意深入探索這座城市的美與趣味。(2019-02-16 11:54)

油畫獎回顧展,描繪人文風情、探尋台灣之美

*參觀資訊*
展期:2019/01/06-2019/04/30
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 (除夕休館)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員山館|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二段326號 會議中心B1

*展出者*
葛秉讓/楊宸鏵/陳韋勳/呂振揚/廖文彬/杜啟明/施金宏/張立欣/余廷彥/吳文哲


金車油畫獎為鼓勵藝術家創作,提供藝術家展現的舞台,自2008年舉辦金車油畫獎自今已邁入第十一年,而今年打破以往年齡上限,只要是16歲以上喜愛油畫創作的朋友皆可參加,徵件主題為台灣風景人文畫,以油畫作為媒材,繪出心中的台灣印象,更期盼以不同角度看見台灣之美。本次聯展集結「第1至第10屆首獎」及「第11屆油畫獎前三名」作品,每件作品皆獨具特色,營造的思維與視野,更能表徵台灣的精神。接著,一同回顧今年金車油畫獎首獎、第二名及第三名所蘊含的故事吧!

第11屆金車油畫獎首獎得主—葛秉讓,作品《翡翠藤碧》以台灣農家的絲瓜為主題,刻畫1950年代台灣農業興盛的黃金期,從都市文明中探尋往日的純樸回憶,用明亮翠綠的油彩,表現豐富且生動的景色,絲瓜飽滿,也象徵福氣之意涵,引領觀者串起過往與今日的美好,榮獲評審一致讚賞;第二名得獎者為吳文哲《主普壇遠眺基隆港》,創作地點選在基隆港,以純熟的技法、細膩的構圖,展現真實的基隆港都景色風貌。身為基隆人的他,順應世代的積累與變化,必須要從大環境中尋找動力,而這座台灣最北角的港都對他來說,即是他心靈永遠的避風港;而第三名得獎者為楊宸鏵《九份2017》,作品取景獨特、色調透明舒服,仔細端倪會發現作品同時存在著百年歷史建築與現代建築,再將目光游移至遠方的海岸線,彷彿此時此刻身處在九份,欣賞這般隨處可見的風景。

回顧過去十一年,取材台灣各地人文風情,從眼下優美景致到生活中的人情味及情感連結,透過油彩描繪於畫布中,期盼各位能在觀展過程中透過不同視角來趟深度旅遊,感受創作者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與人文關切情懷。(2018-12-24 14:42)

回歸初心:本我、自我、超我

藝術家:柯幸彤/版畫 、黃鈴詠/膠彩

*參觀資訊*
展期:2019/01/06-2019/04/30
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 (除夕休館)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員山館|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二段326號 會議中心B1



每位藝術家都有不同的故事及風格,雖作品媒材與主題各異,但共同的初衷卻是一樣的,若你願意在作品前駐足,或許能體悟到創作者藏於作品的點滴趣味。本次員山館聯展以柯幸彤、黃鈴詠兩位女性藝術家共同策劃,藉由日常生活為創作核心,結合自身情感的轉變,探索內心與現實的衝突,與觀者共享觀點、透過作品連結內心故事。

歷經黑暗後必達光明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藏著一片屬於自己的「寂靜之處」,是一片沒有人能夠踏進的塔,當你需要它時,那片光明便從心底冉冉顯明。
創作者柯幸彤出身於傳統民間信仰的家庭,從小便時常接觸到各種法會與道場的場景,因此害怕存在於闇曖世界的魅影,更懼怕處在漆黑的空間,不論父母親如何安慰哄勸,仍抗戰到疲憊始能結束一整晚的黑暗恐懼症,後來接觸到基督教,與以往不同的宗教氛圍,彷彿心中開啟一道光芒,重拾他對抗黑暗的勇氣。
本次版畫創作以「闇曖之光」為題,藉由版畫不同媒材堆疊的特性表達內心的變化,像是使用寒冷紗製作紋路,營造如紗窗般的樣貌,代表心理情緒從窗流逝,刀痕則代表情緒發洩後的自我療癒過程。在色彩表現上,初期風格較為黑暗,配色較為混濁、曖昧不清;後期逐漸走向光亮,用強烈的色彩與暗裡的光對比,傳遞心境上對於黑暗恐懼的轉變。
將信仰的那道光劃破黑暗的邊界,照亮幽暗,與自我重新對話,便得到一個新的成長與釋放。期盼觀者亦能從作品中找尋,發現隱藏內心深處光明與重生的自己。

不同文化的思緒碰撞
藝術家黃鈴詠從小對任何事物皆保有高度好奇心,成長過程深受父親嚴肅、母親天馬行空性格影響,因此易與他人有觀念上的摩擦碰撞,但經過時間的累積與成長,促使黃鈴詠待人處事更觀人於微,並以自我建立的系統去看待所處的世界。
本次膠彩作品是黃鈴詠在日本求學時的創作,膠彩的多樣性能展現油畫堆疊的肌理、水墨渲染的韻味,隨著顆粒大小與堆疊的厚度,讓線條有更多的可能性。異地求學的她,觀察到台灣與日本不同的創作順序與做法,因此嘗試以西畫的靈魂結合傳統技法,使作品碰撞出一套獨特美學。「線」對黃鈴詠的創作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如蕾絲或蜘蛛絲的絲線物體,或是規則與不規則的金箔絲,讓畫面中營造不同的趣味畫面。
對黃鈴詠來說,「探討自我的創作歷程,不能單就幾件作品代表全部,而是先了解創作者的背景更能理解創作脈絡,更重要的是不分國籍創作出獨特才是藝術中的精華。」待你親臨現場觀賞過黃鈴詠的創作,或許也能感受到創作者的思維與觀點。

本次員山館展覽除了迎來柯幸彤、黃鈴詠的創作聯展外,還有廣受民眾喜愛的金車油畫獎聯展,集結11年來的首獎及優秀作品。不論是藝術創作或是油畫獎回顧展覽,皆是2019年1至4月不可錯過的展覽看點,歡迎各位蒞臨參觀,期盼其中的精華與養分在各位的內心持續發酵。(2018-12-24 14:40)

莊道明壓克力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9-01-05~2019-02-24
參展藝術家:莊道明
開幕時間:2019/01/05 15:00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芭比」是二⼗世紀中廣為人知的暢銷玩偶,她是許多孩⼦的好朋友, 被設計擁有漂亮的臉蛋和美好藍圖的未來來。創作者-莊道明 以芭比為主⾓角,在本次展覽中主打芭比的⼀一系列列劇場。

最堅強的後盾

  創作的道路路是孤獨的,因⽽而⼀一路路上擁有家⼈人滿滿⽀支持的莊道明格外感 恩,他認為家庭背景、成長經驗與創作探討的議題常常是密不可分的, 由於創作者的爸爸是牧師,他從⼩小在教堂裡經常會接觸到各種背景的
⼈人述說著不同的故事,漸漸使他對於「關係」的概念念感到有趣,進⽽而造就出獨樹⼀一格的敘事⽅方式。

創作者筆下的舞台劇

  芭比幸福舞台劇的概念來來⾃於創作者-莊道明 對資本主義在世界所形成的壓榨與掌控現象進行行了⼀個向外延伸的反思。他認為資本主義主 要來來自人性的貪婪、敗壞和愚昧,進而從此切入,繪述那些在社會上 因著他人的眼光⽽而被迫活在「主流體系」之下的人們,藉由探究他們的⼼心理理狀狀態、⽣活層⾯面以及自⾝的故事,試圖從中梳理理⼀個個結,提出疑問,暗留答案。

  莊道明的整個系列都是以芭比作為主角,她擁有極端美麗的象徵,⾃由獨立的正向精神。然而脫去外在她被賦予的理想意涵,從資本主義 的角度來看,她的本質始終圍繞著奴役,就有報導指出:⽣產芭比的美泰兒公司是以血汗工廠和廉價勞動的⽅式獲利,賺取⾼高額利潤並進行了剝削。利益使⼈蒙蔽,俯瞰資本主義的拓展史就可大致上理解,階級意識世界裡的許多人,因著無法抗拒龐大的好處,⽽選擇犧牲他人的⽣命權和幸福。我們閉上眼睛罔顧著,只為獲取這短暫的歡愉。

  創作者-莊道明畫筆下的芭比,擁有著雙重身分,她是美麗的,卻也是醜陋陋的;她被壓榨,也壓榨他人;她⾼高喊價值,卻也設立繞不出的框架;她受了重傷,同時也是加害人;她隱喻著我們。我們都汲汲營營的巴望著幸福,然⽽而在這觀演都⼀一同上映的⼈⽣劇場裡,我們的刀劍不是指向了野獸,⽽是誤砍了彼此脆弱柔軟的⼼⼟;我們承受著彼此的傷害、悲傷活著,懊悔著並試著脫逃我們注定也會傷害他⼈的命運。

  最後莊道明提到,在此系列的每個作品中,他都融入了⼀部分受傷的⾃己來捏塑,他說到過去曾與⼀群好友一同打拼,最後卻因為理念價值的分歧,在嚴重的誤解與傷害下分離。此事⼤大衝擊了他,因而讓他開始關注人與人之間那所謂傷害的羈絆,進⽽延伸出許多的提問, 如下:為什麼要犧牲⾃自己以滿⾜別⼈錯誤的期待?為什麼⽢願活在他人的脅迫之下?ㄧ個過度壓抑的內心如何影響⼀個⼈?這些提問開啟了他創作芭比幸福舞台劇的系列,並藉此進⼀步消化這些問題所帶來的意義。

媒材與創作的呈現

  本次展覽中的作品,創作者都以壓克力作為媒材。大量使⽤壓克力的原因,是因為壓克力顏料具有⼯業、塑膠、快速的特性,它呼應了⼀種當代的⽣活模式,也同時連結芭比背後的資本主義、消費結構、商品等概念。

  本次展覽的作品中,他最喜歡的一組作品為 -「認知性功能障礙」。畫面中女主角著一身渡假的裝扮,悠遊在綠意盎然的⾃然環境中,但仔細一看,這些植物居然全都帶著刺刺,更加詭異的是,這個女孩美麗的臉龐,卻沒有醞釀著任何⼀絲絲痛苦的神情,就好像她不會感覺到疼痛一般。在醫學上定義「認知性功能障礙」,是⼀種過度頻繁施打止痛劑時可能會引發的狀況,是一種會對感覺誤判的病。透過這件作品,他想要談論一種,人在傷害之下的壓抑行為,進⽽導致在正常的感知中所出現的異常狀狀態。畫⾯面中的那些刺物就好像現實中的折磨,我們活在其中卻過度的壓抑,在往前之際,忽略略體恤⾃⼰的傷口,以致⼼靈對傷痛感到⿇木,忘了如何真實的表達。

  莊道明在採訪過程中闡述希望透過作品可以讓更多人再次回頭想想自己與家⼈、朋友、同事的關係,期待人們之間可以有更好的互動,有更多的溫柔;更少的傷害,看的清誰是野獸,誰是⾎肉之軀。 祝 我們都妥妥的收著一顆健康的心。

展覽資訊:
莊道明-壓克力創作展
展期:2019/1/05–2/24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2018-12-09 14:24)

黃芷葳-壓克力繪畫展
展期:2018/11/03–12/30 開幕:15:3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13
報名網址: http://www.kingcarart.org.tw/index.php
--------------------------------------------------------
她常具體地想像自己在畫布上反覆疊加顏料的時刻。那個時刻獨立於世界的真實時空之外,一種獨屬於個人性的微小秒差,藉由一道微小的光在對於現實的擬像中找到逃逸的縫隙。
對她而言,創作可說是某種形式的「遠行」,這趟旅途中摻雜著熟悉、迷惘、熱絡卻徬徨的各種矛盾情緒,但過程的軌跡都有助於釐清自己每個階段的轉變,進而更加認識自我。
壓克力繪畫,是她主要的創作媒材。除了高流動性之外,無須長時間的等待以及高度可塑性是她選擇壓克力的主要原因;自動性技法與拼貼的技法,是她經常使用的兩大技法。喜好分明的她,對於喜歡的事情會全心投入,不錯過任何細節,反之,對沒有興趣的人事物則無法假裝,這樣的性格或許過於極端,卻更能全神貫注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運用這兩項媒材的呈現也跟自己個性有關,我認為自己是兩種極端個性的總和,所以選擇將這兩種技法融合呈現。」她這麼說道。
《周易》:「易有大恆,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為太空的中心。太極,對她而言是一種自然的能量,而非某種信仰,更不單單只是學說,事物中有相對立的面向就有陰陽。太極與太空,或許可說是傳統與未來的對立,將這樣的能量結合對宇宙的遙想,融合藝術與神秘學的創作,黃芷葳更希望能讓觀者對於宇宙以及生命的聯想有更遼闊、壯麗之感。
藍色的作品以冷色調、向內的動態來代表「陰」;粉色的作品則以暖色調、向外的動態代表「陽」。「古人把對立且聯合的現象,用陰、陽來區分,如:陰—向內、寒冷、沈靜;陽—向外、溫熱、運動。陰陽的觀點和生活息息相關,藝術作品中的聚散、虛實、打磨與覆蓋也是相互對立與依存的狀態,過與不及都不是最好的狀態,沒有破壞就沒有創造,唯有在對立之間取得平衡,畫面的安排與營造,使之和平共處是我所關注的。」黃芷葳說道。(2018-10-20 12:22)

蕭博文-油畫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8/11/03~12/3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開幕時間:107/11/03下午15:00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從遊憩區到「遊棄區」
考察六○年代的遊憩空間,探究出台灣歷史文化的演變,透過描繪的方式,結合復古有趣的 3D眼鏡,找回共同的集體記憶。

  從小對藝術特別喜愛的創作者蕭博文是淡水人,目前就讀台灣藝術大學碩士班。大學時期就讀師範大學美術系,選修水墨創作,他說:「師範大學的美術技法教學相當紮實,時常會攜帶水墨用具外出寫生,進而慢慢練就了自己的基本功。」而擅長描繪寫實風景的他,也格外喜愛寫實風格的作品,時常不斷的思考如何用創新的技法,詮釋在自己的風景創作上,他憶起當時白適銘教授對於風景的理論和研究啟發了他,讓他更加釐清自己作品脈絡。

  「遊棄區」藉由描繪消失的遊憩區,傳達廢墟風景的意象;作品以絕版的旅遊指南為素材,據此線索實地考察、翻閱舊照片、網路影音搜尋的方式拼湊出早期的遊樂空間記憶。這些過期失效的圖文資料除了反映當時觀光風氣的熱絡,也透露了人們的精神嚮往;中式、歐式的庭園造景,民俗、童話主題的大型雕塑,推陳出新的遊樂設施,神秘的飛碟屋……種種地景印記透過繪畫從原本的文本脫離出來,先是消弭了圖像的時間感,再採用傳統的分色立體影像技術,畫面猶如印刷失誤造成的色板錯位,期望觀眾戴上3D眼鏡體驗創作者帶給大家的視覺感受。(2018-10-19 17:12)

羅婕水墨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8-11-03~2018-12-30
參展藝術家:羅婕
開幕時間:11/03 14:30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幸福美好的童年時光
當代水墨結合童話般的創作風格

童年的美好深深留在創作者羅婕的心中,以童年為創作主題概念的他,繪製出一幅幅讓人看起來心情愉悅舒服的作品,每件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童年的元素,如木馬、棒棒糖、城堡等…她將過往的幸福感延續,讓小時候發生的感動持續在她所有作品中發酵著。

從作品中看見作者
在小女孩、木馬等充滿童趣的畫面裡,不在於敘述童年故事,反之則以這些畫面傳遞她對於目前自己的狀態與想法。作品裡面每一個元素都代表著羅婕的一部分,這些元素缺一不可。仙人掌:充滿刺且具有防禦性的形象,但澆太多水也會死亡,象徵著對一切事物的防備似乎不那麼能完全敞開心胸接納一切。身為家中的大姐在長輩眼中需要負擔起相對多的責任,這樣的標籤無形當中成為一種隱形的壓力,卻也因為這樣的身分她更加要求自己,期望能成為家人的支柱與模範。除了普通仙人掌,畫面中還有少許開花的仙人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樣貌著實少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有如此狀態,這也激勵羅婕把自己準備好在開花的時刻大放異彩。孩童時的搖搖馬與華麗的旋轉木馬,也在作品中傳達出童年的意象,無盡轉圈的旋轉木馬象徵著對事物的無境追尋,如同長大後的自己與身邊的大家一同在自己的領域裡不斷努力著,誰也不會受限於任何人;樸實的搖搖馬則是代表為了找回自己的初心。
媒材的完美結合
以絹本、彩墨結合壓克力顏料與刺繡構築出如夢中的童話世界,刺繡、水墨、濃彩伴隨著淡彩的透明感,讓觀者有呼吸的空間。將絹布與紙張結合讓羅婕的作品呈現相當完整的效果,以薄紗式的遮蓋主體下的畫面,將作品增加主要與次要的雙層結構,色彩的厚薄將不同質感的物件表現出來,可以看到透明如真實的果凍或是帶有飽滿色彩的城堡,讓觀者在觀看作品時更加玩味其中。喜歡以豐富色彩作為創作是羅婕慣用性的方式,舒服淡雅的色調,如同作者本人的甜美,更將她內心的故事傳達給每一位見到她作品的觀眾。除了表面上觀看到的畫面,她更將自己情緒與感受昇華於作品中,將甜點帶入畫面取其特性加以闡述,作品<好夢甜甜>中的果凍來說,觀者可能會認為果凍清涼透明,看著它就如同夏天時品嚐的感受能帶走一身熱氣,然而對羅婕來說她藉由最喜歡的果凍作為創作發想,與不快樂的游泳回憶作結合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作品中除了繪畫外更加入刺繡的元素,她認為在布上繪畫或許能加入更多巧思,她依照作品元素的特性加入一點刺繡的線條或塊面,讓作品有更多的細節,雖然作品中有些許的不同媒材加入,但卻不搶走整體畫面主題,反而增添了畫面的豐富性。
另一件對羅婕來說相當重要且有意義的作品 <造夢鐵皮>,在述說著傳統文化思想中,認為夢境能與已逝的親友再次相見或是溝通橋梁,羅婕將代表父親的鐵皮鋼浪板放在畫面中,象徵父親的形象有如可以遮風避雨的鋼板,堅強地守護著整個家庭。作品構圖以長形橫式呈現,畫面右半部安排以大量堆疊,且稍微有重覆性的彩色鐵皮塊,凸顯小女孩與小狗們的睡姿,佈局的虛實分配則強化作者對自我情感描述的中心點。

生活是創作的源頭
家裡的窗簾、記憶中小時候玩過的玩具等…都會成為羅婕的創作題材,平時創作之餘她也會用不同方式增加創作靈感的豐富度,會在Instagram看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分享小孩的照片,將不同孩童的動作、玩具與表情紀錄下來。她最喜歡的藝術家是日本藝術家中田郁美,這位日本藝術家作品裡有畫許多不同表情的小孩,相當寫實的呈現孩童當下的表情,述說藝術家保有的童真情懷。除了創作,大學時期開始從事彩繪指甲的羅婕,除了喜歡繪畫更將藝術延伸到美甲彩繪,對她來說繪畫不限制在學院,她將自身所學的繪畫功力無限延伸,帶入每位客人的日常生活,設計許多讓人喜愛的指甲彩繪。不論是藝術作品還是指甲彩繪,每一件作品都像是羅婕的DNA,透過甜美色彩與圖像傳達出她的人生經驗與觀點。

展覽資訊:
羅婕-水墨創作展
展期:2018/11/03–12/3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2018-10-19 16:05)

為鼓勵青年發揮天馬行空之創造與想像力,推廣藝術生活化與創意實體化之概念,並增進年輕朋友們對美學的接觸與認同,特舉辦本項比賽。

2018咖啡杯創意設計比賽簡章

一、宗旨:
為鼓勵青年發揮天馬行空之創造與想像力,推廣藝術生活化與創意實體化之概念,並增進年輕朋友們對美學的接觸與認同,特舉辦本項比賽。

二、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三、協辦單位:伯朗咖啡

四、創作主軸:幸福時光(設計外帶杯熱杯印刷圖樣)

五、參賽資格:以個人為單位進行參賽(不限年齡與國籍)每人至多投一件

六、徵件日期:2018年9月15日(六) 起至2018年10月15日(一)24時止。
人氣獎網路投票活動則由10月16日中午12時起至10月31日12時止,投票規則:每人每天至多投一票
七、獎項:
●首獎1名:獎狀乙紙及獎金五萬元整
●特優2名:獎狀乙紙及獎金三萬元整
●優選10名:獎狀乙紙及獎金一萬元整
※總獎金為210,000元整,首獎、特優與優選得獎者作品將有機會印刷於伯朗咖啡外帶杯(熱杯)上。外帶杯款式與示意圖如下




●人氣獎20名:伯朗咖啡周邊商品
※總金額市價2萬元整 ,項目詳見簡章,人氣獎得主不須至現場領獎。參與人氣獎票選將有機會抽中伯朗Lounge杯



八、參賽辦法
一律採獎金獵人線上報名投稿作業

步驟1.下載範例檔案(建議使用Adobe Illustrator進行設計)於規定刀模範圍內完成設計,將圖稿轉存為JPG檔(檔案大小須為5MB以下清晰圖檔)
步驟2. 至金車文藝中心粉絲團 按讚 (自由參加,非強制)
步驟3. 前往獎金獵人投稿頁面填寫完整報名資訊與創作理念,上傳作品圖檔完成投稿
※若未於報名截止時間(107年10月15日24時)完成上述程序,視同報名未完成,不得參與比賽。製作範例如下↓



九、投稿格式
(1)作品請以附件之刀模進行創作(請下載範例AI檔或PDF檔) 圖檔內不可有作者簽名,完成後轉存為RGB圖檔規格進行上傳。
(2)作品必須以「幸福時光」為主題進行發想,此項亦列入評分標準。
(3)每件作品之創作人數一人為限,每人至多可投一件作品。
(4)得獎者須配合將得獎作品實體化之相關事宜,得獎作品需應主辦單位要求提供可印刷之原始AI檔。
(5)請附上100至200字以內之創作理念論述,此項亦列入評分。
(6)不限創作素材,手繪、電繪、攝影、拼貼等複合媒材皆可應用,請將作品限制在此圖檔範圍中,並以5MB以下電子JPG圖檔上傳。隱藏框線與說明文字,完稿範例如下↓
※ 為維持比賽之公平性,稿件不符以上幾點規定者,將不列入比賽評選。



十、評選方式:比賽結果於2018年11月初公告於金車文藝中心官網與獎金獵人簡章頁面,網路票選人氣獎與首獎、特優與優選得獎獎項不衝突。評審標準:創意發想30%、整體設計30%、主題符合性40%

十一、得獎通知:將於頒獎典禮前以電話與電子信箱進行通知,請留意個人手機與信箱。

十二、領獎辦法
● 國內得獎者:頒獎典禮上台領取獎狀,會後領取獎金。依照台灣之各類所得扣繳標準,競技競賽獎金超過20,000元者須扣繳10%。
● 海外得獎者:頒獎典禮上台領取獎狀,會後領取獎金。依照台灣之各類所得扣繳標準,競技競賽獎金均須扣繳20%。

十三、注意事項:
(1)得獎者可獲得獎金及獎狀,人氣獎得獎者可獲獎品。唯得獎作品(不含人氣獎),主辦單位有權展覽、宣傳品及藝術流通品、與周邊商品之發表販售權利。
(2)作品上傳時請確實填寫各項基本資料,如有闕漏將不列入評分標準。
(3)參賽作品應為參賽者個人之創作,禁止抄襲,凡有抄襲或侵害他人著作權之作品如經檢舉與查證者,將除取消得獎資格、追回稿酬及獎狀並公告違規情形,一切法律責任由參加者自行負責。 (4)曾經參加其他任何比賽之得獎作品,不得重複參賽,違者取消得獎資格。
(5)得獎作品原始稿應與初賽上傳稿為同一作品,不得修改或重作,未按規定者,該件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6)比賽期間舉辦之人氣投票項目,如經查證後有惡意、明顯網路灌票之行為,將取消其入圍資格。
(7)參賽視同同意本會對於得獎之作品,有製作成相關商品(伯朗咖啡外帶杯),並有販售、流通等權利,實際商品將以伯朗咖啡實際製作編排為準,伯朗咖啡館有權針對設計作調整。
(8)凡報名參賽即視同無條件同意授權本會拍製本比賽之紀錄及宣傳品。
(9)比賽活動之獎金、獎狀,與獎品僅為得獎者保留三個月,逾期未領取,恕不保留。
(10)活動窗口:黃小姐 02-2595-9650[/img](2018-09-20 17:08)

展期:2018/09/01 – 2018/10/28
頒獎典禮:2018/09/01 (六) 14:3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 http://kingcarart.org.tw
------------------------------------------------------------------------------
透過不同視角來探尋台灣土地的風景與人物
  金車油畫獎為鼓勵藝術家創作,提供給藝術家展現舞台,自2008年以來,舉辦金車油畫獎,本屆徵件打破年齡上限,主題為台灣風景人文畫,邀請各界喜愛油畫創作的朋友熱情投搞,以油畫作為媒材,繪出心中的台灣印象。本屆油畫獎的參賽者分別以全台各地景點以及生活之中的人物,表現出台灣風景與人文。每件作品皆獨具特色,獎項人數分別為首獎1名、第二名1名、第三名1名,優選14名,包含優選共17位得獎者。
第11屆金車油畫獎首獎得主葛秉讓,的作品《翡翠藤碧》,作者以台灣農家的絲瓜為主題。刻畫1950年代台灣農業興盛的黃金期,從都市文明中探尋往日的純樸回憶,用明亮翠綠的油彩,表現豐富且生動的景色,絲瓜纍纍飽滿,也象徵者福氣的意涵,引領我們串起過往與今日的美好,榮獲評審一致讚賞。
第二名得獎者為:吳文哲《主普壇遠眺基隆港》,風景地點在基隆港,創作者從主普壇遠望著基隆的港都風貌,身為基隆人的他,看著這座台灣最北角的港都,隨著時代的演進產生變化,自己也開始跟著大環境,在外頭努力工作,但不論何時何地,家,永遠是他心靈的避風港。作者以純熟的技法,細膩的構圖,展現真實的基隆港都景色。
第三名得獎者為:楊宸鏵《九份2017》,作品取景獨特,仔細端倪會發現作品同時存在著百年歷史建築與現代建築,緊接著目光游移至遠方的海岸線,顏色透明舒服,彷彿此時此刻就身處在九份,欣賞這般隨處可見的風景。

優選的14位得獎者,取景自台灣各地人文風情,從台灣南端的屏東墾丁牧場、高雄港、南投的忘憂森林、澎湖、夜晚的台北、福隆海水浴場等,還有熱鬧的媽祖繞境活動或是街道上和藹的長輩,每件作品皆代表作者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熱愛以及對於周遭人文的關懷,感謝所有參賽者的支持參與。

  眾多優美景緻有哪些您曾經去過?有哪些作品傳達出您心中的台灣文化?邀請大家前來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參觀得獎作品展,一同尋找您心目中那片最動人的台灣風景。(2018-08-23 15:50)

● 活動:成定瑜-油畫創作展
● 展期:2018/07/07-08/26
● 開幕:2018/07/07 (六) 14:30
● 時間:週二至週日11:00至18:00
●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 服務電話:(02)2562-8629

––––––––––––––––––––––––––––––––––––––––
創作者成定瑜透過描繪生態物種,訴說愛鄉之情。

成定瑜期冀透過創作,喚起眾人關懷自然環境、關心台灣生態,並以畫布上細膩的筆觸、鮮艷的色彩、迷漫的光影,擬塑出人文化的生態意象。

創作者成定瑜擅長以鮮艷濃郁的色彩、繁複細膩的筆法,組構對台灣生態的禮讚,風格華麗典雅、光影繚繞,甚至產生一種魔幻感,彷彿畫布上的色彩,皆在吟詠大地的聖歌。

成定瑜生於1982年,台北人,畢業於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系,2007年與同學羅婉菁結為連理,從此定居高雄大寮。兩人皆來自美術科班,為了家計,決定投入美術教育工作,於是從名字各取一個字,成立「鯨魚畫室」與技藝文理補習班,一邊教授兒童美術,一邊經營學科補習教育,逐漸打開口碑。近年畫室經營逐漸穩定,成定瑜希望能夠重拾創作,遂立下目標,積極參加比賽,重回藝術創作之路。

從拾畫筆後,開啟的是一系列的關於台灣在地的生態藝術創作,這這個系列的形成是在擁有家庭之後,成定瑜雖然從小在台北長大,但父親總是會在假日帶著孩子去釣魚,接觸大自然成了一種習慣,成定瑜有了孩子之後,也時常帶著他們自然裡去,但有感於現在的兒童總是成天沉迷手機,遇見自然生物時露出了既陌生又害怕的模樣,讓成定瑜與妻子深感震驚,這樣的情況讓夫妻倆開始探討到底能夠留給孩子們怎樣的未來與環境,生態藝術系列從家庭出發,帶出了成定瑜的創作核心,他希望將此題材引起同樣生活於這片土地的大眾共鳴。

關於以生態物種為題材的「生態藝術」,其圖像史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生物學家開啟一連串對自然植物、生物的素描;至攝影術發明後,使生態圖像的真實性有了客觀的基礎,得以展現於世人面前,建立了自然科學的知識與想像圖徑。在近代,科普雜誌多以攝影照片與精美插圖作為建構自然科學的輔助工具,雖照片能建立真實感,但以生態攝影為基礎,能更鮮活地描繪出擬想的生態景觀,以呈現特寫的細節或彌補攝影素材的不足。

承襲視覺工具的發展與自然科學的進步,累積大量的自然生態圖像,成為了成定瑜的創作養份。在台灣的藝術史上,成定瑜的生態藝術創作可追循到以下幾個脈絡,首先是來自生態攝影的創作者,以及對生態寫生的創作族群;再者是水墨的花鳥畫類種,不過該類畫家選擇的題材多屬於文化上帶有吉祥寓意的花鳥,而非以真實的台灣特有物種為對象。

此外,自1970年代起,台灣掀起鄉土文學論戰,開啟了以台灣鄉村、土地浪漫情懷的鄉土寫實主義,然而大多數畫家以描繪人文景觀、山水風景為主,以台灣特有的小型物種作為主力描繪對象的藝術家可說寥寥無幾。

成定瑜的創作可說來自台灣鄉土情懷的激發,以自然生態為題材,擬塑假想的場景,賦予人文化的意涵,橫跨了科學與人文圖像的交界,在風格上獨樹一幟,
他以純稚的想像,深入台灣生態的微物世界,拓展了生態藝術的系譜。(2018-06-23 18:06)

吳瓊薇-水墨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8-07-07~2018-08-26
參展藝術家:吳瓊薇
開幕時間:2018/07/07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畫畫是創作者吳瓊薇最喜歡的一件事,在她小學二年級,因為喜歡畫畫,而去報名美術班考試,很幸運的考上美術班,因此讓她開始接受正式的美術教育。她認為美術對於她而言,是一種擅長和喜歡的事物,內心存在這樣的信念,開啟了她直到現在的繪畫之路。
找尋創新的道路
水墨,對創作者吳瓊薇而言,是一種媒材也是一種語言,能表達出自己所身處或自己所見的世界。大學時期正處於摸索階段,也在葉宗和老師的鼓勵下尋找與水墨能揉合的新媒材,她以帆布取代傳統水墨用紙。也在研究所時期,指導教授陳建發老師的指出她作品中的媒材盲點,因帆布材質的關係限制了描繪的細膩度。為了突破畫面精緻度的問題,她開始不斷試驗不同種類的材質,最後選擇絹布為創作底材,運用墨色繪製在絹布上時所呈現出來的朦朧與半透明感,正符合了吳瓊薇對畫面的要求,除此之外也能呈現工筆技法的精緻與細膩感,雖然人物描繪方式並非傳統工筆技法,但她也在創作中保留傳統工筆花卉的象徵,花卉在傳統水墨中為情感寄託或移情作用,運用花卉寄託性的情感象徵與自身創作做結合,讓花卉延伸成一種情感的具象化。為了從傳統水墨當中,她持續尋找與當代藝術接軌的方式,她從多媒材課程中學習到浮水印的技法,於是嘗試運用在作品中,利用繪製好的絹布套入浮水印的自動性技法,絹布的朦朧質感稀釋了浮水印強烈的顏色,雖然畫面衝突但卻協調,因此受到許多師長的認同與讚賞,這讓她持續不斷的創作出許多系列作品。
花卉與傳統水墨
中國水墨工筆畫自盛唐以來即佔中國水墨畫中一重要的地位,工筆畫中則分為人物與花鳥畫。在吳瓊薇的創作中,創新並非是推翻中國水墨畫,她希望作品中保留水墨的墨韻與線條,以及水墨當中最基本的意境。傳統水墨的花卉代表的是一種精神與移情作用,彷彿是具象化的情緒,人與動物都是有情緒,相對的人的情緒反應相當豐富、明顯,而花卉就是情緒,孕育情緒而生的就是人,所以她以人的外殼當做創作中的載體,透過人形載體我們才能感受到情緒。
關於創作
吳瓊薇的創作從自戀談到愛情到最新的作品回歸到她個人,最初由自戀開始了愛情,在愛情中發現寂寞,由寂寞發現疏離,從疏離發現自我,在自我裡認清了自己不存在。對於現代人被情感左右,所有人內心執著的那份愛情,其實僅是在尋找歸屬感,一種無形的安全感。人是孤獨的,也因為孤獨所以更怕寂寞;一個人寂寞,孤單;兩個人寂寞;疏離。或許再怎麼害怕孤獨與寂寞,人最後還是一個人離開,那我們何必執著當下的情感與事件,人生如夢般,真實而短暫。
浮生若夢是吳瓊薇本次展覽想呈現的觀點,經過失戀的過程,讓她感受到自己彷彿在夢中,可以親身感受到傷痛,當清醒後回到現實感受不在,強烈的疼痛感正在淡淡的逝去。展覽作品中,〈夢裡花I〉是她想分享給大家的作品,這件作品靈感來自她的夢,在夢裡總是想看清夢裡中人的面孔時,總是模糊,或是被黑色遮掩住,又或者是他人的臉孔,但在夢中他很熟悉,他是你的愛人或者親近的人,但臉孔卻不同。就如同現實生活,其實在人生當中有許多事物,當你想看清卻看不清,只看到了自己以為的表象,但事實上卻不然。
創作者吳瓊薇透過親身經歷,藉由作品貫穿愛情最終回歸到自我的存在,在美麗的畫面中,淡淡訴說著許多內心的故事,也讓觀者沉思身為人都會遇到的許多過程,不論好與壞這都將成為每個人生命的印記。(2018-06-17 17:36)

黃鈴詠-膠彩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8-07-07~2018-08-26
參展藝術家:黃鈴詠
開幕時間:2018/07/07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家庭教育深深的影響著黃鈴詠,父親的嚴肅、母親的天馬行空性格,讓從小個性相對倔強、反骨的她在成長過程中產生許多挑戰,總是對任何事物有好奇心、喜歡問為什麼的她,在家人帶領下從生活環境的每種事物中吸收了許多的養份。或許是因為個性使然,偶爾也會與周遭的人在觀念上產生碰撞與摩擦,然而這些過程對她來說不是挫折,反而在這樣的累積下,促使黃鈴詠對事情更加抽絲剝繭、追根究底,從對事物質疑,再以自己建立「新的世界」的系統去看待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
不同文化下的反思
大學三年級是她第一次接處到膠彩,膠彩多樣的媒材,可以表現出像油畫顏料堆疊出的豐富的肌理,也能表現出水墨渲染的感覺,正好滿足了我想要的創作條件。因為一次參與日本的上越教育大學聯展的機會,開啟黃鈴詠想出國去日本進修的決心,她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從旁聽生開始,之後順利進入筑波大學。異地求學的黃鈴詠,觀察到台灣與日本不同的教學與繪畫方式,固定的創作順序與嚴謹的步驟,都和她過去學習經驗相當不同。初到新的學習環境,黃鈴詠也試著去嘗試傳統的繪畫方式與步驟,對於作品追求創新的她,開始嘗試許多不同組合,加上老師們會給予不同的建議,使作品創新求變碰撞出的火花,以西畫的靈魂來會畫膠彩,讓當地學生發現原來傳統技法有如此的表現方式。
關於創作
本次展覽的作品主要是在黃鈴詠在日本時的創作為主,不斷的思考、繪畫、探索自我下,她開始能以比較客觀的方式,看待自己在台灣與日本的不同創作脈絡。對她來說探討自我的創作歷程,不能單一以幾件作品則代表全部,有的時候了解創作者的背景更可以了解創作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不分國籍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那才是藝術中的菁華。除了自己最熟悉的藝術、研究領域外,黃鈴詠踏出同溫層,積極體驗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她曾經參加第35屆筑波馬拉松的全馬賽程,並且完成賽程,體驗體力透支的極限;鼓起勇氣應徵模特兒徵選,感受緊張的氣氛;也會參加在東京的基督教會等……不同於自己領域的活動,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都是她吸收過後能轉為創作養分的元素,

「線」展現細膩的畫面
藝術的起源可以說是由畫「線」開始,尤其線條表現在中國繪畫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並且當作主要的表現技法,甚至形成一套獨特的美學。創作者黃鈴詠因此相當著迷,「線」對她來說一直都是她創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水墨畫裡,會用較粗的墨線來表現面,也就是說線也可能是面;油畫裡的線則是,一開始用「輪廓線」來打草稿,隨著描寫的物體越成形,線也隨即融入物體裡。然而擁有水墨畫與油畫特質的膠彩裡,不僅能表現水墨畫與油畫裡的線條表現的可能,則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膠彩顏料隨顆粒大小與堆積的厚度不同,能呈現立體的線的特質,讓她開始找尋類似像絲線一般的東西來當描寫對象,像是蕾絲或是蜘蛛絲等對象本身就接近絲線的東西,就變成她常描繪元素之一。除了線條,她也以金箔絲裱貼的方式來呈現出不同線條的表情符號,畫面中規則與不規則,因為有線建造出的表情符號,產生了大於原始的趣味畫面。

本次展覽的作品,都是黃鈴詠經過許多時間淬鍊後的成果,作品承載創作者本人的內在獨白,透過創作不停修正審視自己,從生活中體驗不同文化,在不同碰撞之下產生的反饋,或許當你走進親身欣賞過她的作品後,也會有另一種不同感受。(2018-06-17 17:35)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