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會動的清明上河圖[/h1]
[圖]
[圖]
官方網站:
http://river.ishow.gmg.tw/index.php
展覽日期:2012/06/29-2012/09/02
展覽地點:高雄會展中心 ( 夢時代購物中心前.時代大道與中華五路交叉口 )
[圖]
簡介:
清明上河圖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最早的版本屬於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現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
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畫中無論人物、牲畜或屋宇、交通工具都栩栩如生,令人讚歎。
《清明上河圖》原創者—北宋畫家張擇端共用十年畫成這幅巨作,最早由北宋宮廷收藏,靖康之禍後流入民間,歷經輾轉,五度進入明、清皇宮,1931年被末代皇帝溥儀和兩件仿本一起帶至東北,但溥儀也不知何者為真品。
1945年被收入東北博物館(今遼寧省博物館)當成贗品處理,直至1950年冬天才由楊仁愷等人從庫房的贗品堆裏鑒定出真跡。
作者-北宋名畫家張擇端
被譽為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出於宋代名畫家張擇端的手筆。然而關於張擇端的生平,卻鮮有文獻記載,僅畫卷尾後有金朝官員張著在1186年寫下的跋文有簡單提及,因此歷代對張擇端其人爭論不斷,有說他是北宋人,有說是南宋人,更有說是金人。
在張著跋中記載的是,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省諸城市)人。他擅長描繪舟車、市橋、人物、山水等,獨具風格。
據說,張擇端早年在開封遊學,後來習畫,曾在北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事繪畫,後因故丟官居家,以賣畫為生。張澤端擅長「界畫」,即是依特定工具和界尺引線作畫,主要是以直線勾畫飛簷樓閣等建築,他尤其善畫舟車、市街、城廓、橋架等。
他的作品大多失傳,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煙雨風雪圖》和《西湖爭標圖》等。最著名的作品《清明上河圖》,相傳是在宋徽宗時完成,這幅以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卷風俗畫,細緻描繪了市俗生活,生動重現北宋汴京時的繁榮景象。
清明上河圖畫作背景
宋朝一統南方諸國後,把南唐、後蜀的宮廷畫師收納,並承其餘緒,大力發展宮廷畫院。宋太宗雍熙元年(984)設立「翰林圖畫院」,簡稱畫院,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
畫院建立之初,由於後蜀宮廷畫家黃筌、黃居寀父子深受重用,富貴濃艷的黃派風格成為畫院的主流,直至宋神宗(1068-1085)時代,出現了崔白、吳元瑜、郭熙、李公麟等一批敢於創格的畫院畫家,畫風遂為之大變,使工匠之氣漸退,而文人雅趣日增。
到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崔白更設「畫學」,銳意培養一批具備更高素質的宮廷畫家。「畫學」中的畫家一如太學生,需經考試淘汰,畢業後獲授官位,地位超然。其學習的內容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等專科,還要學習《說文》、《爾雅》、《方言》、《釋名》等古代文化史地知識,同時也要通曉詩詞,因畫學考試往往是以詩、詞為題。
除技法之外,更講求創意,《宋史‧選舉志‧畫學》中便提到:「考畫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形色俱自然,筆韻高簡為工。」正是在這種文化環境下,造就出張擇端這類優秀的藝術人才。
張擇端十分擅長「界畫」,他所創作的《清明上河圖》中建築、船舶部分也使用了「界畫」的技法;「界畫」是以界尺作為輔助而繪成的畫種,主要用作表現結構精細的樓房殿宇、舟車橋廓,此畫種在宋代宮廷繪畫中得到高度發展,大抵由於畫師的精工技藝所繪成的亭臺樓閣,正合皇室貴族的口味,甚至有皇帝因而命工匠按圖營造真實建築,宋徽宗的畫學中便設有「屋木」一科,專以訓練界畫能手。
除了表現仙山樓閣外,隨著追求高度寫實的畫風興起,都市風光為界畫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新題材,而市肆風俗畫的興起,亦反映宋代都城展現前所未有的商業繁華的面貌;可以說都市百態自然刺激畫家創作,同時亦引起了皇室的興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乃應運而生。
● 原作放大30倍,身歷其境感官饗宴
● 110公尺長,6公尺高巨大螢幕
● 12台電影級投影機同時放映
● 4分鐘一個週期,白天、夜晚場景呈現
● 畫作「動起來」,重現九百年前北宋首都開封府風華
● 台北、台中150萬人一致讚賞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
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鎮館之寶」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一直是人氣最高的展示品,每天都有數萬人排隊爭領預約券才能入館一睹風采。上海世博會結束後,中國館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先後送往香港、澳門展出,也造成轟動。
6/29-9/2移展高雄 邀請您親身感受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大展,去年在臺北花博爭艷館及大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展出,二地共吸引近150萬人進場,獲得眾多民眾一致讚賞。
國人對於「清明上河圖」或許並不陌生,但結合現代數位科技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可就十分新鮮。本次來台展出的長卷為110公尺長、6公尺高的巨大螢幕,是原圖的30倍,需要12台電影級的投影機同時放映。
透過比原作放大30倍的巨大螢幕上,這幅電子圖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徵,包括每條街道、船隻、數百棵樹、數百座建築一個沒少,色調、畫風也一點都不差,而且所有景物躍然紙上,水流人動,百貨紛陳,河上縴夫叫號,船舶亦搖曳行進,而在蜿蜒輾轉的巨型畫卷下方,一條仿真度極高的河水潺潺流過,彷彿重現九百年前北宋首都開封府風華,令參觀者恍若置身九百年前的北宋首都汴京,效果異常震撼。
整幅電子畫卷劃分為3個主要區域,分別是和諧城鄉、律動的城市及多彩的生活,且分為晝、夜兩個版本,白晝有691個人物出現,夜間有377人,並參考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找專人製作音樂及配音,讓畫中人會說話,畫面更生動有趣。
儘管很多人已經熟悉國寶級文物「清明上河圖」裡的城市風景,但看到、聽到趕路的腳夫真的邊走邊喝、河邊的縴夫拉著船索唱起勞動號子,如此一幅水會流、人會走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仍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而這樣的感動,終於來到高雄,6/29-9/2在南台灣的你就能感受!
本展由聯合報系主辦,感謝以下各單位協助,讓本展順利圓滿舉辦。
票價:
全票: 220元
優待票: 200元(大專(含)以下學生、65歲以上長者
團體票: 180元(30張以上)
*展覽現場不販售,團體購票請洽07-8231546
免票: 90公分以下孩童或身障人士與一名陪同者憑證免費入場
周一至周四:16:00後停止售票、16:30停止入場
周五至周日:20:00後停止售票、20:30停止入場
*票券售出、概不退換
(2012-07-16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