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leox123456(leox)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08+112008062800716,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花火達人呂展源攝影展 澎湖文化園區登場[/center]
[center][圖][/center][




 專攻花火攝影的攝影家呂展源今天起在澎湖縣文化園區文馨畫廊展出花火攝影作品,展期兩周,至七月十三日止。此次展出的都是他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連續七年在澎湖花火節中留下的精美傑作。

 呂展源的本業為銀行職員,平日休閒時酷愛攝影。初學攝影時,廣泛觸及各類題材,後來專攻煙火攝影。二十年來追逐花火到處跑,拍攝過四百五十場煙火秀,曾遠征澳洲雪梨、法國巴黎、日本琵琶湖、大陸、香,港等地,贏得「花火攝影達人」或「追逐煙火的男人」的雅號。

 呂展源說,他六歲時父親帶他從彰化家中北上台北看國慶煙火,這是他第一次看煙火,即深深為之著迷,內心一直期待自己快快長大,要將這些美麗的畫面拍攝下來。

 澎湖縣為推展觀光,近幾年每年夏天舉辦盛大花火節,呂展源年年專程來澎湖拍攝,已連續七年,前後約二十多次。此次展出的都是這七年來,在澎湖花火節中留下的精美傑作。

 呂展源更將他的得意作品免費提供給澎湖縣政府旅遊局,使用於花火節宣傳品上;或是透過媒體和網路,將他的拍攝心得和技巧與其他攝影同好分享。由於對澎湖觀光業貢獻良多,獲縣政府頒給榮譽縣民證書。

 呂展源的優秀作品曾於台中市文化局大墩美展、「台北花火節攝影比賽」、「日月潭嘉年華系列活動之日月潭之美攝影比賽」、「員林國際攝影比賽」…中,榮獲多次優選及佳作獎項。他在彰化縣花壇鄉台灣民俗村拍攝的「光彩燦爛」一幅煙火作品,更榮獲員林演藝廳永久典藏。

 呂展源希望在2008年北京奧運和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會及高雄世運會的開幕及閉幕煙火秀拍完後,將他的歷年作品編輯成書,出版「煙火攝影世界」,嘉惠攝影同好。
(2008-06-28 14:20)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1+112008062800366,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紫藤廬復出 誓願成為文化道場[/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老店換新裝▲紫藤廬經過1年的整修27日重新開幕
許多紫藤廬的老友們,都回來看看換上新裝的老窩,重溫藝文與茶香
(洪聖飛攝)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龍安國小的小朋友將寄養於學校的錦鯉送回紫藤廬老家的水池中。
(洪聖飛攝)
[/center]



【中國時報/朱芳瑤/台北報導】

歷經1年多的整修,台灣早年民主運動聚會場所「紫藤廬」,終於在廿七日重新開幕。不少當年的黨外人士及藝文界朋友前來祝賀,紫藤廬創辦人周渝則提出「文化道場」的願景,要讓紫藤廬延續自由辯論的風氣,紫藤廬會是最無限包容的文化空間。

 紫藤廬不僅是早期民主運動的堡壘,也是台灣第1處市定古蹟,由於木造的日式建築結構老舊,紫藤廬於1年多前暫時關閉整修。老宅昨日重啟大門,庭園仍幽靜雅致如昔,內部則經過巧妙的整頓、管線的重新安排,空間顯得更為舒適。

 整修1年再開幕 首推奚淞畫展

 紫藤廬重新開幕的首場大戲,為留法畫家奚淞的個人畫展,此次共展出30幅作品,包括二○○三年以後多幅未曝光的新作,及台北市立美術館永久典藏的「光陰十帖」靜物系列及「平淡家族」組畫。

 隨著老宅的重新開幕,於紫藤廬深耕已久的茶文化,在茶飲及饌食方面也推陳出新,針對忙碌的現代人,研發了葷素兩色的養生套餐,品茗、用餐之餘,還能讓心靈沈澱一番。

 紫藤廬昨日舉辦開幕茶會,早年的民主運動者如范巽綠、陳文茜、舞蹈家林麗珍、詩人管管及畫家奚淞等人皆到場致意,個個抱著「回家」的心情前來,不時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

 奚淞笑說,他在就讀師大附中的時候,就曾應同學周渝之邀,到周渝家(即後來的紫藤廬)參加中學生聚會,一進門便看到牆上貼著「群英會」3個字,大夥兒還在上面簽名,他汗毛豎立,頓時心想「啊!我是個人物了!」

 陳文茜則稱紫藤廬為「不老的傳說」,當年的朋友、戰友無一不老,唯有紫藤廬,連擺設都與以往相差無幾,紫藤廬精神亦永遠存在。

 民主運動堡壘 自由風將延續

 一九四五年前,紫藤廬曾為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高等官舍,五○年代以後,成為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周德偉的官舍。周德偉一心為台灣引進西方自由主義思潮,任公職期間,家裡便常有文人聚會,集會清談;在六、七○年代台灣民主運動萌芽期,紫藤廬更成為黨外運動聚會的場所。一九八一年,周德偉之子周渝,將老宅闢為茶館,紫藤廬搖身成為藝文沙龍。

 周渝表示,「左派、自由主義及傳統」一直是撐起紫藤廬的3隻腳,這裡容許各種對話,鼓勵暢談理想。

 周渝也說,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各持己見,反而無法「對話」,有鑑於政治對話已有太多頻道著墨,紫藤廬要成為「文化道場」,進行人文、藝術的對話與交流。
(2008-06-28 14:15)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4+112008062800327,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高捷車站公共藝術 評選揭曉[/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藝術「捷」徑 ▲高捷公司徵選紅橘兩線25個車站公共藝術模型展
上圖為R7獅甲站的快樂遊獅甲,作品十分逗趣討人愛。
(陳璧琳攝)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圖為R3小港站是藝術家洪龍木設計
以廢棄機械零件創作鐵雕,與中鋼、中船地緣有關。
(陳璧琳攝)
[/center]



【中國時報/陳璧琳/高雄報導】

高捷紅橘兩線25個車站公共藝術徵件評選揭曉,紅線南段小港至後驛站,以港都遊藝為主題,紅線北段凹子底站至都會公園站,以幸福88為主軸,橘線西子灣站至衛武營站,主題是高雄萬歲、世紀啟航,各站的公共藝術創作,讓捷運與藝術有美麗的對話。

 經半年來的徵選與學者專家的評選,捷運分成紅線南段、橘線段及紅線北段3個區段徵件,獲選的團隊均有公共藝術創作與設置的經驗,執行的工程經費,從2850萬至2000萬元之間不等。

 小港至後驛站 港都遊藝

 紅線南段從R3小港站至R12後驛站,共有9座車站,入選的達達美術公司,邀集10位藝術家,以港都遊藝為主題,呈現水岸花香的願景高雄。

 藝術家針對各站區域人文風貌特色,量身打造風格獨特的公共藝術品,中鋼、中船所在地的R3小港站,由中鋼員工出身的藝術家洪龍木設計,他以廢棄機械零件創作鐵雕公共藝術,將廢棄的五金零組件賦予藝術新生命。

 R6凱旋站,是原住民集聚生活的大本營,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以手工創作編織物,呈現泰雅文化與大自然土地的關係。

 藝術家洪易,以趣味活潑的筆觸,傳達快樂遊獅甲公共藝術作品,表現捷運運送著高雄人的喜悅,同時契合北有萬年季,南有戲獅甲的濃郁人文民俗風情。

 紅線北段 幸福88

 R13凹子底站至R21都會公園站的紅線北段,共有8座車站,由蔚龍藝術公司脫穎而出,該公司邀集11位藝術家,以幸福88為主題,讓搭乘捷運的乘客,有幸福愉悅的感受。

 有以插畫、鑲嵌及書法等平面作品,展現當地人文環境特色,或是以藝術陶瓷、玻璃馬賽克等傳統素材,表現傳統轉型的區域,R19楠梓加工區站與R21都會公園站,是以景觀建築和街道家具,傳達城市經濟和地理的變遷。

 橘線8站 世紀啟航

 O1西子灣站至O10衛武營站的橘線8站,國邦興業公司入選,邀集高雄、台南及台北、桃園共7位藝術家,以高雄萬歲、世紀啟航為創作主題。意味著橘線通行後,像載滿著海洋城市意象的世紀列車,航向科技文明與世界未來。

 高捷公司為讓民眾先睹為快,這些入選的公共藝術品,即日起至廿九日,在文化中心展演平台展出。
(2008-06-28 14:13)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4+112008062800287,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原民工藝師甄選 屏縣大贏家[/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薪火相傳 ▲參與第一屆原住民族工藝師甄選活動的來義鄉高富貴(右)
獲選為傳統工藝師,長期以來,將心力投注在雕刻教學上。
(王安國攝)
[/center]



【中國時報/王安國/屏東報導】

 第一屆原住民族工藝師甄選及工藝精品認證,經過2階段審議後,共遴選出21名長期投入原住民族工藝創作的工藝師,及40件具文化性、技藝性、市場性和設計性的原住民族工藝精品,其中,屏東縣有7人上榜,占總數的1/3,堪稱是最大贏家。

 依照工藝作品區分傳統與現代,屏東縣獲選為傳統工藝師有手工飾品類巫瑪斯.金路兒和雕刻類高富貴、塗南峰;獲選現代工藝師則有染織類彭春林、雕刻類李冀香及綜合材質類廖英傑、林春香。

 上榜 屏縣7人占1/3

 巫瑪斯是屏縣赫赫有名的工藝師,素有「排灣族琉璃珠之父」尊號,他自行研發晶土材料,製作接近祖先古法燒製的琉璃珠,古樸的色調深受消費者喜愛,並備受國外收藏家矚目。

 出身三地門青葉村的魯凱族彭春林,從小就跟著祖母學得一身刺繡、編織的好技藝,他不斷創新技法與圖案,改良傳統的圖騰與色彩,使刺繡與編織走入生活,充分運用在椅墊、提包等日常用品上。

 第一屆原住民族工藝師甄選及工藝精品認證,係由行政院原民會舉辦,目的在於展現原住民族工藝產業的多元性與豐富性,藉此提升原住民族工藝產業整體發展的競爭力。

 此次工藝師甄選共受理84件,以阿美族22件最多,其次是排灣族18件、泰雅族16件、太魯閣族7件、布農族與魯凱族各6件;工藝精品認證方面共受理308件,包括染織類51件、雕刻類74件、手工飾品類92件、竹藤草編類7件、陶瓷類20件、綜合材質及其他工藝類64件。

 評審 老師中的老師

 縣府原民處表示,屏縣排灣族和魯凱族人才濟濟,擅長工藝創作,如撒古流、峨峈、施秀菊等人,都是與巫瑪斯同享盛名的重量級人物,不僅長期從事工藝教學,為老師中的老師,更曾多次在全國性工藝競賽中擔任評審,地位相當崇高。

 然而,或許是因工藝師的甄選缺乏實質性的獎勵,也可能是響亮名號早已建立,不差此一頭銜,在彼此認知不同的狀況下,他們並未與巫瑪斯共同參與甄選,原民處指稱,獲選為工藝師的7人,均期盼原民會能提供後續的行銷平台和媒體廣告,避免工藝精品認證淪為形式,變得毫無意義。
(2008-06-28 14:05)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3+112008062800174,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馬湘貞辦畫展 亡夫是最大推手[/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女畫家馬湘貞的沒骨荷花,不靠線條勾勒,完全以色彩畫出來,格外清新脫俗。(葉志雲攝)[/center]


【中國時報/葉志雲/台中報導】

 從教育界退休後習畫有成的馬湘貞,廿八日要在市文化中心辦畫展,背後最大推手的老公卻無緣分享她的成就,美中有憾。馬湘貞說,老公過世7年來,她不敢喪志,反而沒日沒夜作畫,把對她的關愛之情,全融入丹青,要以畫藝來告慰他在天之靈。

 馬湘貞原任職中山醫學大學課外活動組,後來到新民高中任教;文筆不錯的她喜歡寫東西,退休後本來要到北京魯迅學院學文學,不料學校在六四後停招,剛好友人在國美館學畫,閒著無聊就跟著一起學,另一半看她畫得不錯,主動到中國大陸幫忙找學校,讓她在中年能一償遊學夢,負笈北京畫院成為兩年的研究生。

 馬湘貞的另一半朱顯瑜曾在市一中及新民服務,是台中市有名超級兇的教官,但對老婆非常體貼。她說,老公為了扶持她重新站上人生另一舞台,包辦一切家務事,連繪畫材料都準備得好好的,讓她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意每天日夜畫畫,終能在藝文界闖出一片天。

 馬湘貞最擅長工筆牡丹與荷花,她習得大陸國家一級畫師王慶昇畫牡丹的精髓,生動且大器,富麗堂皇卻不俗氣;她的沒骨荷花,更是有特色,完全不靠線條勾勒,完全以色彩畫出來,格外清新脫俗。

 擔任中華書畫藝術同心會副執行長及工筆畫指導老師的馬湘貞,與另兩位女畫師陳怡、袁鳳儀舉行三婕彩墨畫展,展期到七月三日。
(2008-06-28 11:08)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artnews/0,3457,112008062800053+110513+20080628+news,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城市之眼」 感受街頭聲音味道[/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城市光廊 ▲台北當代藝術館「城市之眼」展出中
藝術家姚仲涵的作品《流竄座標3》。
(劉宗龍攝)
[/center]


[吳垠慧/台北報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體驗城市,有的人以眼睛來觀察生活周遭,有的人偏好以嗅覺辨識所處的城市,也有人是從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來認識。策展人蕭淑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的展覽「城市之眼」,邀請來自台灣、日本和法國的七位藝術家,分別以聲音裝置、錄像等八件作品,提出幾種觀察城市的方法。

 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的音像裝置作品《無味》,八分鐘長的影片拍攝的是台北市街頭景象。黑川對台灣街道上充斥各種氣味覺得新鮮。「台北街頭有許多強烈的味道,如夜市就有很多味道,加上台灣氣候溼氣重,更加重味道混合後的結果,這一點和在東京只有交通工具的排氣等人造氣味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黑川從氣味印象切入他對台北的認知,但是作品內容拍攝的卻是「無味」的建築物,並且將他在現場錄製的實景聲音變造成高頻、低頻等聲響,時而急促、時而聒噪。他說:「我們以為建築物沒有氣味,但我認為,建築物其實是有氣味的,只是我們無法具體說出來。這就跟人的聽覺只能聽見某個頻率範圍內的聲音,超過或低於這個範圍就聽不到。但人聽不到的聲音,並不表示不存在。」

 台灣藝術家姚仲涵則讓觀眾留意到生活裡細微的聲音。姚仲涵的聲響裝置《流竄座標》,是在一處只容單人進出的狹長走道兩側,掛了八十四個環狀的日光燈管。當觀眾進入這個走道,身旁的日光燈管就會此起彼落的亮起來,發出燈管啟動時的「嗶!嗶!」聲。

 人們通常對生活四周景物習以為常,因而忽略了周遭細節。台灣藝術家陳志建將他工作室外面的環境拍攝下來,投影在天花板上的巨大圓形螢幕上,觀眾得仰頭觀看的巨細靡遺,巨大的影像將讓觀眾自覺渺小。
(2008-06-28 11:03)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8/124nv.html[/center]
[center]#a52a2a">【前進新泰北】畫家出資蓋廟 白龍纏繞具時尚感[/center]
[center][圖][/center]





信奉佛教的泰國,雄偉壯觀的廟宇是重要的觀光資源,在泰國還有一種習俗,通常一些相當有成就的社會人士,會把建廟當做是回餽鄉里的一種方式,在泰北清邁有一座純白色的寺廟,就是由一名畫家捐贈,寺廟的建築相當獨特、時尚,有白龍纏繞的壯觀氣派。

珍珠般閃耀的白龍寺,會讓人誤以為是身處仙境之中,白龍纏繞、氣派壯觀,魚兵蟹將在旁護衛,增添不少神話色彩,驚悚的蓮花池,象徵佛教教義中急需洗刷的惡念。記者:「為何要用白色?」泰國宗教畫家cha-lerm-chai:「因為白色就像一張白紙,沒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我心中的佛祖就是白色的,純淨不受污染。」

充滿自信又點帶狂妄的cha-lerm-chai,是泰國非常有名的宗教畫家,獨一無二的白色寺廟,是他赤資20億泰株蓋的,他的畫作以宗教教義作出發點,色彩鮮明、筆法細膩,但在嚴肅的主題中,他擅長加入一些外太空科幻的感覺,大大的突破了傳統,這樣的畫風,非常受到當今泰國皇室的喜愛。

泰國是虔誠的佛教國家,而許多功成身就的名人,會以建廟的方式來回餽鄉里,不到50歲的畫家,在賺進大把鈔票後,設計了這座獨一無二的白色寺廟,要傳達他對佛教教義的領悟,像是現代摩登建築中的反光鏡,在他看來,就有不同的涵意。

cha-lerm-chai:「思想藏在於自己的內心,從鏡子中反射出來的,是真正的自己,要讓你從鏡子中去反省,想想自己的行為思想,做的好不好。」

白龍寺其實從1997年就開始興建,但到現在都還沒完工,畫家用藝術的眼光建廟,讓廟宇呈現濃濃的現代感,並且希望用現代人的想法,來呈現宗教中的善念,像是這個猙獰的面孔鬼看起來頗為嚇人,但再看看這個酒瓶,很快的就讓人明白它的意思。

畫家獨特的創意,讓宗教有了不同的想像空間,打破嚴肅的話題,用另一種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
(2008-06-28 00:1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5/123yy.html[/center]
[center]#a52a2a">舊風情新面貌 88歲紫藤廬整修完工[/center]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二十七日電)歷經一年三個月整修,八十八年歷史的台北市指定古蹟紫藤廬今天完工重新開幕,藝文界人士匯集一堂,祝福紫藤廬重生,並期望繼續延續文化生命,再創歷史風華。

北市文化局副局長謝小韞說,紫藤廬的歷史,就是台灣的文化史;短短一年三個月,整修就達到如此的境界,速度非常快,非常有效率,值得稱許。

畫家奚淞指出,1981年紫藤廬的創辦人周渝開設紫藤廬茶館時,這裡成為台北自由論壇空間的代名詞,在牆上寫下英雄榜,當時的他想著,「我什麼時候也成了一號人物了?哈!」

前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表示,紫藤廬曾經是她們青春少年時的夢想天地,在這裡找出了自由的價值,貫穿了時空,希望可以一代一代接棒下去,激盪出更多的可貴的想法。

舞蹈家林麗珍表示,紫藤廬不是一個「硬性」的古蹟,而是一個延續生命與文化的地方,「讓我們的靈魂得以延續」。

紫藤廬的創辦人周渝表示,重新開幕後的紫藤廬將延續推廣宣揚多元台灣茶藝文化,同時以茶為媒介,與美食、音樂、舞蹈、傳統曲藝等互動,深拓茶藝文化多元的樣貌。

文化局表示,紫藤廬重新開幕後首場藝文大戲為「平淡.光陰─奚淞個展」,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共展出三十幅作品,選擇奚淞自2003年以來多幅從未曝光的近作。

文化局指出,紫藤廬最早興建的年代約1920年,為日治時代公務員宿舍,二次大戰後配發給基隆關務署長周德偉,周德偉的兒子周渝繼承住宅,因為院中有一顆老紫藤,所以稱為「紫藤廬」。

文化局表示,紫藤廬位於新生南路三段十六巷一號,電話為 (02)23637375,搭捷運可在台電大樓二號出口左轉,洽辛亥路前行到新生南路左轉直行,步行約十二分鐘可達。
(2008-06-27 23:45)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79/123xc.html[/center]
[center]#a52a2a">原民21工藝師 40精品大放異采[/center]





現代仍然有許多族人不斷創作,行政院原民會在今天舉辦第一屆原住民工藝師及工藝精品表揚大會,認證了二十一位工藝師,挑選四十件精品大力扶植。

台上的工藝師笑容滿滿的獲頒工藝師認證的證照,由行政院原民會與台北市原民會共同舉辦的原粹工藝卓越精品第一屆原住民工藝師及工藝精品表揚大會以及精品特展,在台北凱達格蘭文化館盛大展開,台上的工藝師拿到證照充滿信心,因此行政院原民會也將更擴大鼓勵的範圍,將舉辦原住民薪傳獎。

由行政院原民會與台北市原民會共同合辦的第一屆原住民族工藝師及精品認證審查,有二十一位工藝師獲得認證,同時挑選40件工藝精品做為大力扶植的對象,作為政府典藏與外賓贈禮的第一選擇,,認證精品展示的時間從六月26日到六月29日為期四天,若有興趣參觀的民眾可搭乘捷運前來參觀。

(2008-06-27 23:44)

[center]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8351[/center]
[center]#a52a2a">佛光緣觀世音徵畫 公布特優獎[/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佛光緣小藝術家獎慈悲觀世音徵畫活動,昨天評審出優勝作品。潘柏麟攝
[/center]




【本報屏東訊】第五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慈悲觀世音徵畫活動,有來自馬來西亞、巴西、日本與全國各地兩千一百三十三件作品參加徵選,昨天在佛光山屏東講堂評審出優勝作品,獲得特優獎的是:幼兒組謝尚←、低年級組簡汝任、中年級組賴凱右、高年級組楊之儀、國中組林秉楷。

屏東佛光緣美術館主任覺全法師說,從三月開始收件,國內外上百所國小、幼稚園、兒童畫室等小畫家投稿,透過彩筆畫下自己心目中觀世音的慈悲形象。

主辦單位昨天邀請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執行長覺楷法師、兒童美術專家利金翰、洪顯超、高聖賢、蔡梅芳等人擔任評審。

覺全法師表示,兒童心目中的觀世音形象,有溫柔的媽媽或威嚴的爸爸,也有熱心助人的陌生人,懷有慈悲的心腸就是觀世音。

得獎作品將印製成畫冊,由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收藏,並安排在屏東、高雄、台南、嘉義、彰化、台中、台北、宜蘭等地巡迴展出。
(2008-06-27 22:23)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3+112008062700179,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彩繪橋梁寫字 市府要求清除[/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江鳳英,對楓樹一號橋寫書法美化
被視為違法塗鴉,攤開雙手無奈的說「難道書法就不是藝術?」
(盧金足攝)
[/center]




書法算不算彩繪?南屯區楓樹一號橋最近由民眾在橋上寫勵志書法,學生又以水彩畫楓葉圖案,讓單調的水泥橋搖身一變成為藝術之橋;但市府卻認為橋梁寫字太八股又有點匠氣,視同違法塗鴉,要求恢復原貌,讓居民氣結,質問書法難道就不是文化?

 南屯區楓樹社區的楓樹溪,是全市唯一種植楓樹的河域,長達1.5公里的楓樹溪上有多座橋梁,楓樹腳文化協會特別將它名為「楓樹一號橋」的橋梁,由居民和學生自發性的響應,共同為橋梁集體創作。

 書法不是彩繪 民眾傻眼

 當地民眾林承達在烈日下,為橋梁粉刷油漆,再由擅長書法的林文旺揮毫,兩邊的橋樑各寫著「和樂友愛樂意工作」、「今日一日光明開朗」16個字,昨天來自豐樂實驗學校的學生,拿著油彩揮汗畫圖,還以楓樹主題,畫上生機盎然的楓葉,居民和小朋友融入愛鄉愛土的感情,書畫相映成趣。

 但彩繪橋梁的美事,書法和畫畫竟然標準不同?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江鳳英表示,為尊重法令,行文市府針對「楓樹一號橋」,造型為水泥橋很單調,希望由民眾來彩繪,但作品完成後,市府卻以書法不是彩繪,來函要求清除恢復原貌,讓地方大鳴不平,質問市府到底有沒有美感?

 建設處表示,以往在橋梁上常見的「反共大陸」、「小心匪諜」,甚至是近來還可見到的「河川綠美化、大家一起來」等宣導標語,考量對環境的綠美化已不具效果,已一一行文要求相關單位清除,如果進行公共設施的彩繪,也要先向市府申請核可。

 但對市區的橋梁和牆面常遭塗鴉族破壞,市府取締力有未逮,卻獨拿橋梁美化開刀,引發質疑。養護課強調,書法不是圖案的彩繪,所以就視同塗鴉行為,將會同環保局出面處理,避免此例一開,公共設施的橋梁或建物,也會仿效出現民眾書寫的文字,影響觀瞻。

 副市長蕭家旗看到橋上的書法,認為是不是藝術或彩繪,還有商議空間,但如以書法字體傳達勸善內容,字體可以再有藝術感,避免流於匠氣;而楓樹溪種植800多棵楓樹,曾被視為社區總體營造結合向心力的最佳指標,現在因觀感不一惹爭議,能否「楓」華再現,也成為地方討論的熱門話題。
(2008-06-27 22:17)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27/today-north14.htm[/center]
[center]#a52a2a">朱銘美術館 週六夜逛免費[/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朱銘美術館「太極廣場」景點。(記者吳嘉億翻攝)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朱銘美術館夏季夜間延長營業時間,免費開放入園參觀,邀請民眾前來體驗藝術夜之美
其中規劃夏夜10景中「美術館本館」。
(記者吳嘉億翻攝)
[/center]


〔記者吳嘉億/金山報導〕台北縣金山鄉朱銘美術館明天起至8月底,每週六夜間延長免費開放入園參觀,讓遊客賺好康!想要一覽朱銘大師作品及夜間之美的民眾,可得把握每年夏天這難得的機會,以不一樣的夜間角度,端詳作品藝術之美,活動內容可至朱銘美術館網站查詢,或電洽(02)2498-9940。

館方人員說,夏季夜間延長開館時間,免費讓遊客進入參觀,在燈光襯托下,欣賞太極作品在夜色中的磅礡、紳士雕像撐著滿天星光,還能遠眺金山海岸燈火夜景的美麗景色,現場安排創意DIY,製作出充滿韻味的太極小夜燈。

館方今夏特別規劃了夏夜10景,包含「人間系列—降落傘」、「藝術表演區」、「兒童藝術中心」、「人間系列—三軍」、「太極廣場」、「綠方塊茶屋」、「愛橋」、「本館」、「人間廣場」及「藝術長廊」等作品或是空間環境,遊客可循序細細觀賞,沉浸在由光所構築的藝術世界中。

夜間免費開放入園參觀時間為每週六晚間6點30分至9點30分,明天夏夜開館活動,有藝術家芮晶玫「穿?什麼—芮晶玫個展」奇幻「衣」想世界開幕走秀,邀請寰宇廣播電台主持人潘月琪,及「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不上班去釀酒」等作品的作家藍麗娟等,藝術、文學、生活及設計領域的達人,擔任走秀嘉賓,遊客還能體驗試穿懸掛在展場四處的衣飾,盡情享受夏夜美術館的魅力。
(2008-06-27 22:1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5/124ee.html[/center]
[center]#a52a2a">黑暗城市&城市之眼展開幕(一)[/center]
[center][圖][/center]



第六屆城市行動藝術節-「黑暗城市&城市之眼」展,二十七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開幕。圖為本土中生代建築師姚仲涵(中)的作品流竄座標3。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九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5/124eg.html[/center]
[center]#a52a2a">黑暗城市&城市之眼展開幕(二)[/center]
[center][圖][/center]



第六屆城市行動藝術節-「黑暗城市&城市之眼」展,二十七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開幕。圖為法國藝術家尼可拉斯‧弗拉克(Nicolas FLOC'H)的作品深海之塔。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九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2008-06-27 22:0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5/123ys.html[/center]
[center]#a52a2a">高捷25站公共藝術作品 文化中心展出三天[/center]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二十七日電)高雄捷運公司歷經半年的評選,終於敲定二十五個捷運紅、橘線車站本土公共藝術作品,今天起在文化中心中庭展覽三天,歡迎民眾至文化中心欣賞。這些車站公共藝術將在文化局「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之後開始設置在各車站,預計十一月底完成。

高雄捷運斥資一億一千萬元設置三個由國外設計大師創作的公共藝術品,包括光之穹頂、凝聚的綠寶石、祈禱等,其餘車站共用一億兩千萬元,評選國內藝術創作者的作品做為車站公共藝術品。

高捷總經理范陳柏及市府文化局長王志誠上午共同為本土公共藝術創作模型及設計展覽舉行揭幕,即日起到六月二十九日展出三天,所有創作品將等文化局審議通過就可交給策展公司安裝設置。

三個獲高捷委託的策展團隊有達達美術公司,受託設置紅線南段,R3小港站至R12後驛站共九個車站,邀請十位藝術家,以「港都遊藝」為題,呈現水岸花香的願景高雄。例如R3小港站是中鋼、中船所在地,由具有中鋼工作背景的藝術家洪龍木,以廢棄機械零件創作鐵雕,具有將廢棄物活化的意涵。

R6凱旋站由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創作編織物展現泰雅文化與大自然土地的關係;R7獅甲站也呈現「北萬年季,南戲獅甲」的在地文化特色,由洪易的「快樂遊獅甲」傳達高雄捷運的「遊動」主軸。

國邦興業公司受託設置橘線段O1西子灣站至O10衛武營站共八座車站,以「高雄萬歲、世紀啟航」為主題,象徵橘線航向科技、文明、多元、現代的世界與未來。

蔚龍藝術公司設置紅線北段,R13凹子底站至R21都會公園站共八個車站,由十一位藝術家,以「幸福八八」為主題,讓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藉由幸福八八列車的啟動,讓搭乘者有幸福愉悅感。

另外,以科技和裝置藝術,呈現發展中的科技觀光區域公共藝術,包括R13凹子底站、R16左營站;以插畫、鑲嵌及書法等平面作品,反映人文環境特色的車站則有R14巨蛋站、R20後勁站等。

 高捷表示,所有本土公共藝術創作品都會在文化局完成審查之後展開設置工程,預計紅、橘兩線公共藝術將會在十一月底呈現新的風貌。
(2008-06-27 19:17)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3+112008062700205,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印象.臺東-兩岸交流繪畫展 明天開展[/center]





兩岸的文化、藝術間的交流,早就已經在兩岸藝文人士熱心的努力下沛然展開,「印象.臺東-兩岸交流繪畫展」,將自97年6月25日至7月4日,在台東美術館山歌展廳展覽,歡迎台東縣鄉親前往觀展,體驗大陸畫家筆下的台東風光。

在財團法人怡安文化基金會聯繫、促成下「大陸藝術家訪台寫生團」9位大陸知名畫家前來台東訪問、寫生及創作創作,包括「大陸藝術家訪台寫生團」團長萬基元、周長江、楊參軍、張杰、王忻、尹呈忠、王克舉、黃偉光及苗景昌等9位高知名度、高成就畫家,訪台繪畫成果將捐贈3幅交由台東美術館典藏,另外主辦的單位也各獲贈5幅畫,併同這次來台東創作的其他畫作,將在台東美術館辦理「印象.臺東-兩岸交流繪畫展」展覽。

(2008/6/27 上午 11:07:40 胡美足)

(2008-06-27 13:32)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3+112008062700205,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親手燒陶藝品 全台45間窯場玩透透[/center]
[center][圖][/center]



暑假到了,想要來一趟知性又兼具趣味旅遊的民眾不妨考慮陶藝之旅,文建會和陶瓷博物館串聯台灣北中南45間窯場,讓民眾除了可以觀賞陶藝作品、親手捏陶,還可以親自參與燒陶過程,瞭解整個陶藝文化的過程。(劉映蘭報導)

2008陶瓷藝術節6月26號登場!這次擴大舉辦規模,不只在傳統的陶瓷重鎮鶯歌有活動,文建會和陶博館串連三芝、新竹、南投,甚至美濃等台灣從北到南的45間窯場讓民眾可以親身體驗窯燒的樂趣。

陶瓷窯燒其實分成很多種,像是最古老的「燻燒」是人類老祖先製造陶器時所用的窯燒法,現今還有些許部落使用這種技術;而攝氏高達1200度的「柴燒」則有專業陶藝家示範如何進行;如果想要參與窯燒,主辦單位特別設計「迷你土窯燒」和源自日本幕府時代、拿來製作成日本茶道器具的「樂燒」比較安全,民眾都可以參與,陶博館館長游冉琪說:「小的迷你窯親子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製作),兩個小時就可以拿到自己的作品,有寓教於樂的感覺」

為了小朋友,主辦單位還規劃了「陶瓷彩繪塗鴉區」、「疊磚區」和「陶土發洩區」,豐富的活動等著家長帶小朋友來一趟知性之旅。
(2008-06-27 13:28)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3+112008062700205,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以自然界中取材的藝術創作者[/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樹皮編織大師在老湖口的個展中現場示範的作品(攝影/蔡聰挺)[/center]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蔡聰挺/新竹縣報導】

美律樹皮編工坊李永謨老師原從事調刻工作約5年的時間,因為大環境的變遷,1987年只好另謀出路,約3年的時間,期間曾思考以往民間的草編藝術,並在萬華夜市擺攤,但是草編所用材料容易變質,較不易保存為其缺點,在這期間開始尋求替代材料。

樹是自然界中很容易找到的植物,很多時候為了某種原因必須修掉樹的某部份,而這些大都變成廢物被丟棄或被燒掉,即使是很大的樹木,可以當作建材,樹皮還是被剝除,所以若能利用樹皮進行創作,材料將取之不盡,於是請教老師、學者,但是都因在研究植物的時候,還沒有想到作藝術創作這方面的題目,所以只就學理建議幾種科目。

經過不斷的嚐試、作紀錄,終於有了自己的資料庫及最佳的使用程序,1990年開始轉型從事樹編創作,並借由各種機會從事展示及推廣,目前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也從事推廣教學。並在教學過程中,讓大家了解自然生態及愛惜自然資源、與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2008 年7月31日以前在湖口老街的天主堂綜合教室舉行李永謀創作個展,除了利用自然界的材料之外,只用少部份的顏料,那種精湛的手藝,讓人讚嘆不已,尤其蜘蛛結網及螞蟻軍團、花叢中的小鳥等,真是神乎其技。6月28及29二天在竹北市也將參與荷蘭銀行的活動,進行展示,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前往觀賞。(攝影/蔡聰挺)

(2008-06-27 13:12)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3+112008062700205,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陳騰堂膠彩畫 寫實繪純真[/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心靈出口▲永久免審查膠彩畫家陳騰堂,透過畫來找尋生命的出口。(陳世宗攝)[/center]


榮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的膠彩畫家陳騰堂,以大甲溪變異的河床和漂流木為創作思考出發點,凸顯大自然能量與生命的軌跡;廿六日起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展出,期望透過畫展讓人心靈得以昇華,找尋921及水災創傷後的生命出口,抒發自己關懷自然的情感。

 1954年出生於台中市的陳騰堂,師專畢業後服務台中縣教育界,經歷國中小教師、主任共31年;2005年退休後,2006年又從東海大學美術碩士班畢業,目前專心從事膠彩畫的創作。

 陳騰堂膠彩畫個展,是他10幾年的創作成果,展出作品分為鄉土與人文、自然與生命兩個系列。他說人一生奮鬥的成果或許是顯耀一方,但在內心深處總會嚮往一種反璞歸真的清純境界,它不存在於複雜人際關係和功名利祿,是來自童年鄉土意念,就是所謂的告老還鄉。

 陳騰堂膠彩作品的表現風格,早期是以鄉土寫實的技法,畫面呈現厚塗的筆觸和朦朧的點狀肌理,表現出鄉土與宗教的神秘氛圍;晚期是以枯寂傷感的美學觀,表現出塊狀色彩的夢幻情境,兼有使用貼箔技法的肌理變化,來統合整張畫面。53幅作品自即日起,展出到七月廿日。
------------------------------------------------------------------------
展訊連結: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網站
http://www.tchcc.gov.tw/aguo/UNewsIssue/waNewsDesc.asp?id=1014
展期:97年6月27日起至7月20日
展覽地點:台中縣立文化中心二樓畫廊及台中縣政府一樓中庭展室區

(2008-06-27 13:08)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57/1239m.html[/center]
[center]#a52a2a">菸盒變藝品 張次雄巧手做紙雕[/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張次雄先生與百寶盒(用四色牌折疊,發了近兩個月時間完成)
圖片來源😜eoPo公民新聞網
[/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張次雄先生與「巨無霸」花瓶(用香煙盒折疊,三個多月時間)
圖片來源😜eoPo公民新聞網
[/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張次雄先生與作品天鵝、茶壺、磨(用四色牌折疊)
圖片來源😜eoPo公民新聞網
[/center]



【中國時報 汪美芳屏東報導】

 中油退休員工張次雄在家陪太太女兒摺環保紙雕,做出興趣將成品四處送親友,他的外甥女覺得這些作品充滿純真創意,沒有匠氣更加可貴,為他申請在文化處展出二舅的紙塑天地,提醒大家退休可以找尋另一階段生涯的新樂趣。

 文化處四樓展出的50件紙塑作品,展期至七月十六日,張次雄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糖漿紙盒、四色牌、撲克牌與香菸盒摺出的作品,有環保、富趣味、多樣化,參觀者可以放開心情仔細品味。

 學歷小學畢業的張次雄,15年前從中油退休,當時有人送給他一個紙雕花瓶,他學著試做,結果紙雕就陪著他度過退休後生活,生活中接觸到的廢棄紙張,透過他的巧手切割、摺疊、粘貼,都變成令人驚艷的作品,友人紛紛索取,他也慷慨分享。

 張次雄說,完成紙雕作品的成就感,比不上在家中與太太女兒一起做手工藝的分享樂趣,重拾年輕時努力工作而忽略的天倫之樂,更是退休生涯中最珍貴的收獲,例如展出作品中,一座以香菸盒摺成,約130公分高的大花瓶,他花了12天與女兒合力完成,不僅是件值得紀念的藝術品,天倫溫馨讓他倍覺溫暖。

 沒有了不起的學經歷,沒有受過任何的藝術訓練,不畫草圖就可以做出許多令人驚艷的作品,張次雄愛上紙雕後,可以一天花10小時,以驚人的耐心,原創的手法,將不起眼將被丟棄的菸盒、紙牌堆疊成美麗非凡的作品,從生活中培養公民美學,更加有意思。

(2008-06-27 12:4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57/1239n.html[/center]
[center]#a52a2a">6位台灣建築師 「夜城」新視野[/center]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九月十四日才要在威尼斯開幕,但由建築學者郭肇立與劉克峰策畫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夜城」,邀集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和蘇喻哲等六位台灣建築師針對這項主題的創作,廿七日起卻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黑暗城市」展覽中曝光。

 「夜城」這個概念,主要是想從夜晚的生活切入,深入討論台灣在地建築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麼?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館先曝光

 郭肇立說:「我們對城市的規畫都只照顧到白天,忽略了夜晚。」

 台灣的夜生活豐富,但是卻少有建築設計或都市規畫針對夜生活發展。郭肇立認為,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長久以來台灣建築和城市規畫的標準,多以西方世界為主,忽略了台灣的社會與生活文化的特色,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台灣的夜市。因為忽略了夜晚,總是以白天的生活為設計重點,台灣的建築也很少人考慮到建築與光影變化之間的關係。

 郭肇立說,「夜市不僅是台灣人夜生活的重要去處,也是老外來台灣必到之處。夜生活活動多,但我們從沒好好思考夜晚還有什麼可以開發的空間。」

 他指出,「從廿世紀初開始,西方國家的城市規畫主要以棋盤式、大街廓這樣筆直又寬大的街道設計為主。」他說,台灣都市重畫區也追隨這股潮流,卻忽略了台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和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的日照強,為了避免過度的日曬,傳統建築傾向小巷弄的設計,因而有騎樓或遮陽產生。」他說,「一味跟隨西方腳步,卻忽視台灣最初的生活與文化特色。」

 針對光影黑夜 提出主題創作

 這次參與展出的六位建築師,每位都有參與公共空間的規畫經驗。不過,在「夜城」中,他們並不打算設計建築物,而是針對光影、黑夜這個主題創作。有人以投影方式展出,有人則以空間裝置呈現。

 「夜城」的成形,最早是郭肇立與劉克峰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邀約而進行的提案,之後這項計畫意外入選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團隊。因此,才會發生六月底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九月到威尼斯的情形。

 不過,由於展出場地不同,建築師們提出的作品與呈現方式會有些許調整。郭肇立表示,「夜城」在威尼斯展出後,明年二月還會回到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2008-06-27 12:17)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