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leox123456(leox)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293  下一頁→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0/today-art12.htm[/center]
[center]#a52a2a">曾文之眼藝文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曾文之眼藝文展 [/center]

位於台南縣曾文水庫遊客服務中心內的曾文之眼二樓藝文走廊,即日起展出多位名家創作,包括郭金保、翁宏傑、李文章、王巧雲、李泰順等人的作品,涵蓋了油畫、水彩、雕塑、書法、紙塑等,作品素材多元,技巧精湛,歡迎遊客駐足欣賞。詳情可洽:06-5753251。(文圖/記者楊美紅)
(2009-07-22 15:34)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0/today-south2.htm[/center]
[center]#a52a2a">賈華立環保創作 「蟻」假亂真[/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高應大技士賈華立愛蟻成癡
化身為螞蟻創作達人,用廢棄物形塑的螞蟻作品幾可亂真,令人嘆為觀止。
(記者郭芳綺攝)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賈華立研究螞蟻十幾年
並創作環保媒材的螞蟻,幾乎成天都與螞蟻為伍,但樂此不疲。
(記者郭芳綺攝)
[/center]

〔記者郭芳綺/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技士賈華立愛蟻成痴,化身螞蟻環保創作達人,把蒐集來的實驗廢棄器材,形塑各式各樣體態的螞蟻,隻隻迷你又栩栩如生。

賈華立對螞蟻產生興趣,是在一次研習活動接觸到國畫藝術,畫中的螞蟻只是一個小圓點,卻勾起他的好奇心。

之後他開始野外觀察,用錄影機拍下螞蟻覓食、築巢的動作,並一再重複觀看影片,還翻閱百科全書、看國家地理頻道,了解螞蟻的生態習性。

8年前,賈華立決定讓螞蟻從書本和影像中跳脫出來,他用學生丟棄的單芯線,鎔鑄、噴漆再焊接,經過實驗階段不斷嘗試,逐漸熟能生巧,縮小比例,變成1、2公分的迷你螞蟻,相當精巧細緻。

現在賈華立整天與螞蟻為伍,創作不斷推陳出新,有會放毒素咬人很痛的紅蟻與大黑蟻,有在偷吃食物的螞蟻,還有成群結隊在蛋糕、餅乾上搬運食物的螞蟻,樣態幾可亂真。

最近他計畫開小型個展,並包裝成商品販售,分享與蟻共舞的妙趣。
(2009-07-22 15:34)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0/today-art7.htm[/center]
[center]#a52a2a">重現古老捏陶法 葉文雄再施展腳踢轆轤[/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葉文雄示範五十年前的「腳踢轆轤」捏陶絕活,圍觀民眾直叫好。
(記者張瑞楨攝)
[/center]

記者張瑞楨/中縣報導

會捏陶不稀奇,用五十年前的「腳踢轆轤」技藝捏陶才罕見。台中縣陶藝家葉文雄昨日於台中縣豐原市藝文館,「手腳並用」施展腳踢轆轤的捏陶拉坏絕活,中縣海線地區部分陶瓷廠曾因這項製陶工具而鼎盛二十年,直到1960年代才被電力轉盤取代。

葉文雄說,以前製陶轉盤多數靠手推轉,雙手很難兼顧捏陶與推轉輪盤,後來台中縣沙鹿鎮民林獻於1937年研發的腳踢轆轤,採用大型轉盤,要靠腳踢促使其轉動,轉動後較易持續,捏陶更有效率。熟練此技的師傅腳踢輪盤,雙手專注捏陶,每天可捏製三十至四十個花瓶,不過,人力畢竟比不上電力機械,1960年代電力轉輪普及後,腳踢轆轤也就功成身退成為骨董。

上述重現腳踢轆轤的捏陶情景,是為配合中縣民俗文化協會舉辦的「石回想起」文物特展,中縣的大甲、清水盛產陶瓷用土,日治中期至1960年代是陶瓷產業鼎盛時期,以屋瓦為例,1950年代每年至少燒出四十萬片。不過,1960年代金屬與塑膠器具普及,陶瓷廠紛紛倒閉,雖有部分窯場因韓戰、越戰與美軍巡防台灣,美國軍人熱愛交趾陶之賜,而又延續二十年的產業壽命,但仍於1980年代全數沒落,目前僅剩個人工作室。該展展期至7月底止。
(2009-07-22 15:31)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0/today-south18.htm[/center]
[center]#a52a2a">陳明亮紀念展 好友泡茶憶舊[/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陳明亮紀念展上,好友與他的一雙子女,用台灣野百合悼念。 (記者黃文鍠攝)[/center]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

在蔡振南滄桑卻充滿生命力的歌聲中,台南知名本土藝術家陳明亮逝世紀念展揭開序幕,包括台灣文學館館長鄭邦鎮等藝文界人士,齊聚一堂,懷念這位特立獨行的文化工作者,好友們並且在現場擺開茶桌,用陳明亮的茶具,沖泡屬於他的「韻味」,讓參觀者分享,現場不見悲戚,但卻充滿著藝文人士相濡以沫的濃濃情誼。

由刻印店的學徒,到曾經混跡江湖的浪子,到最後成為書法名家朱玖瑩弟子,並獨創將書法融入竹雕的陳明亮,一生耿直,挑戰不公,就如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蕭瓊瑞形容「他像一隻全身長刺的刺蝟,不能討人喜歡,卻不容得別人不去注意他的存在」。

雖然不是正統科班出身,但在府城豐富人文底蘊薰陶的背景,加上有著「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豪爽個性,讓陳明亮一度成為府城「文化地標」﹔而在那個年代,延平街、公會堂保存事件中,他帶頭衝撞體制,更樹立起他在藝文界獨一無二的形象。

國立台灣文學館、成功大學、市政府到民間文資協會、茶行老闆、藝文人士、媒體記者,來自不同的單位及個人,能夠結合在一起,為他舉辦紀念展,更讓人感受到他的不凡。陳明亮生前好友在吳園舉辦紀念展,展期至八月底為止。
(2009-07-22 15:29)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0/today-art2.htm[/center]
[center]#a52a2a">陳銀輝八十回顧 形色音韻盡在其中[/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陳銀輝作於1967年的油畫作品〈海鮮〉。
(北美館/提供)
[/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1931年出生於嘉義縣鹿草鄉的陳銀輝,畢業於台師大美術系,又在台師大美術系執教鞭達四十年,在美術教育之外,亦致力創作,如今年近八十高齡。北美館為他策畫「形色音韻──陳銀輝八十回顧展」,自即日起展至9月27日。

陳銀輝繪畫風格的形成奠基於1950年代任教之初,當時國內現代繪畫追求創新,陳銀輝則試圖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創新突破,作品帶有豐富的詩意。舉凡表現主義的主觀表現、野獸主義的奔放色彩、立體主義的造形觀念、超現實主義的幻想空間,以至抽象藝術的構成與音樂性,盡納其中。

年近八十、外表看來健朗的陳銀輝,在展覽記者會上親自導覽,現場特別展示一幅放大輸出的珍貴舊照,是他任教初期,因窮困而借用學校倉庫一角為畫室,難以想像的是,那僅約兩坪的畫室其實兼做寢室及客廳,晚上睡覺的床板竟是白天的畫板!

但是,一路走來,繪畫的熱忱不懈,即使一度重病,仍不改職志。陳銀輝特別提到其中一件以排筆塗寫的「畫」,看來像一幅「字」,就叫〈痛〉,陳銀輝說,那是在身體飽受重病折磨下的「忍痛畫痛」,實際上可算是一種抒解。

北美館集結其創作生涯六十餘年代表佳作,包括油畫七十一件,粉蠟筆與速寫十六件,並依其作品風格特色區分為開展鎔鑄期(1959-1969)、理性造形期(1969-1975)、多元風貌期(1975-1999)、自由抒情圓熟期(2000年迄今)。

不過,陳銀輝似乎覺得,時光如水無庸切割,他說,真要區隔,或可說早年色彩較沉,後來較明豔。
(2009-07-22 15:26)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0/today-art3.htm[/center]
[center]#a52a2a">台灣藝術祭搶灘 日韓作品來台參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黑瀨道則(右四)率領「21世紀信息視點畫家協會」成員來台參展。
(記者胡舜翔攝)
[/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雖然經濟不景氣,卻有人視為逆勢操作的契機。每年固定在早秋舉辦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8月底才要登場,一項全新的藝術博覽會已悄悄在上個週末展開──主張每天存小錢就可晉身蒐藏家、且由畫廊延伸出單一藝術家、美術學系及博物館等多元化參展單位,名為「Revolution台灣藝術祭」。

這項博覽會其實可說是由老牌畫廊長流美術館籌畫產生,長流畫廊新一代接班人黃士峰企圖心很強,近兩年籌組了台灣藝術發展交流協會,並以此為名發起這次的國際藝術博覽會。黃士峰指出,該次展覽可說是個藝術界型地球村。美術館區,有來自北韓的朝鮮美術館首次在台展出;藝術學院區,則邀請到韓國中央大學與中國中央美院的優秀藝術家作品展出;當代藝術區,來自日本的彩鳳堂畫廊帶來超人氣畫家池田晶子的限量原作。

跟長流有過合作經驗的「21世紀信息視點畫家協會」,此次也率團參展,該協會代表黑瀨道則表示,雖非首次來台灣,但參加博覽會是第一次,覺得相當有趣,此次黑瀨道則也帶來新作與長流美術館典藏的一張他的作品一起展出。

黑瀨道則以其作品〈浮遊〉為例,指出東洋畫家特別擅長柔軟細膩的描繪風格,在此畫中,他希望傳達一種寧靜的心境,但在靜物上的羽毛卻有著飄柔的質感,也暗喻在寂靜的心裡,其實正不斷反視並進行調整。

整體觀之,這次博覽會規模並不大,為求多元,所以難免參差不齊,該博覽會將在台北世貿二館展至明日。
(2009-07-22 15:2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9/51/1nd5l.html[/center]
[center]#a52a2a">德國 柏林街頭塗鴉藝術 呈現社會底層真相[/center]




印地安婦女面對著都市捷運,彷彿在訴說拉美原住民長久以來的困境。而巨幅作品和人的大小對比,也足以呈現出弱勢族群面對強勢文明的無奈。

哥倫比亞塗鴉藝術家 格拉納多斯:我們都來自於哥倫比亞,也都經歷過違反人權的惡行,但整個社會卻否認這一點。所以我們要藉著在大牆上塗鴉,來說出真相,告訴原來不知道真相的人們。

發起這場活動的德國藝術家認為,這是向世人表達他們心中想法最容易的方式。同時,作品最後會是什麼模樣,通常到了完成的前一刻才會知道。

德國塗鴉藝術家 藍格納:其實一開始也沒什麼概念,而概念是在塗鴉的過程中形成的。越來越多的想法會冒出來,而也會有越來越多人加入。

這幅作品的所在地,是柏林的一家旅館。負責人指出,塗鴉是現代藝術的重要項目,因此同意畫家們使用這個空間。而畫家們表示,希望這些巨幅的作品,可以讓年輕人在看到之後,對於當下的人類生活有所省思,甚至進而加入他們未來創作的行列。記者徐家仁報導

(2009-07-22 15:22)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9/5/1nct4.html[/center]
[center]#a52a2a">桃園縣美術教育學會會員聯展[/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719 15:51:34)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自98年7月3日起至8月2日,於龍潭客家文化館A1及T1特展室,舉辦「桃園縣美術教育學會會員聯展」,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桃園縣美術教育學會於民國72年為配合政府提昇地方文化建設,推廣藝術下鄉政策,由賴傳鑑老師發起努力奔走下,廣納各方意見而成立「桃園縣美術家聯誼會」,並出版展品,以推廣藝文風氣。至民國84年再由戴武光老師登錄立案,並更名為「桃園縣美術教育學會」積極推展地方藝術活動,以美術創作及教育為宗旨,提升藝術的教育深度及創作內涵。

此次會員聯展,亦邀請該會之姐妹會─「蘭陽美術學會」提供六件作品一同參展,相互聯誼切磋,以增光彩。展出作品類別包含了油畫、膠彩、水墨、水彩、書法等五大類,內容豐富,作品多樣化,絕對是值得一看再看的藝術饗宴,歡迎各界賢達前往參觀並予以指導。

※ 展期:98/7/3(五)-98/8/2(日)※展出時間:週二至週日9:30-17:00※展出地點:桃園縣客家文化館A1及T1特展室※開幕茶會時間:98/7/4(六)上午10:30※客文館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中正路三林段500號※客文館電話:03-4096682

聯絡人: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視覺藝術科王吉章

(2009-07-22 15:1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9/5/1ncmu.html[/center]
[center]#a52a2a">台灣漫畫家蔡志忠將赴杭州創作[/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台灣漫畫家蔡志忠表示,今年8月份以後,他會把工作重心轉到浙江杭州,包括在廣州的公司搬到杭州,蔡志忠在杭州的落腳地點是西湖區的之江文化創意園。

浙江今日早報報導,之江文化創意園是由水泥廠改建而成的LOFT創意園區(泛指藝術家工作室聚集的創意園區),這是蔡志忠在中國大陸首個創作基地。

蔡志忠走過世界上許多城市,他認為杭州最大特色在於濃厚的人文色彩。

他說,「杭州的文化看起來就像保留1000年了,讓我感覺像是回到唐朝。我喜歡去龍井喝茶散步看井,杭州簡直可以媲美京都。」

  杭州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沉澱以及重要的動漫產業基地外,與杭州有關的名人墨客也是吸引蔡志忠落腳的重要原因。

他說,「我很小就會背誦白居易的『憶江南,最憶是杭州』了,還有蘇東坡的很多詩也提到了杭州,比如那首描寫西湖的經典詞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980719(中央社資料照片)
(2009-07-22 15:13)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9/5/1ncdw.html[/center]
[center]#a52a2a">中國大陸知名美術家在台展出畫作[/center]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19日電)

中國大陸知名美術家組團抵台展開8天「世界華人著名美術家環球和平文化之旅」,他們帶來60多件畫作,今天將在台北展出。

由世界華人藝術家聯合總會主席梁海洋所率領的大陸知名美術家和企業家及茶和茶文化專家、媒體記者一行26人昨晚抵台,展開為期8天的「世界華人著名美術家環球和平文化之旅--走進台灣暨世界華人精英代表團赴台灣商務考察」活動。

梁海洋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說,這些藝術家不管在世界或中國大陸都享有很高地位。其中包括: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新疆油畫學會主席阿布都克里木.納斯爾丁,蘇州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畫江南畫派領軍人物楊明義,蕪湖畫院常務副院長、著名畫虎專家王廣等。

  首度來台的梁海洋說,「世界華人著名美術家環球和平文化之旅」從2004年開始舉辦,曾經到過柬埔寨、俄羅斯、美國、加拿大、韓國、泰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地區,這次是首度到台灣。

  梁海洋說,今天早上11點在台北市政府開幕的「龍的傳人--世界華人著名藝術家經典作品展」,將展出這些藝術家60多幅畫作,這些作品相當珍貴,其中最貴的上百萬元,折合新台幣約500萬元。

  今天下午舉行兩岸藝術家聯誼會活動。晚上代表團與台灣文化藝術界人士共同參加「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合作聯歡會」。

  明天上午代表團將與台灣政界、工商界人士舉行「海峽兩岸經濟文化合作發展座談會」,下午與台灣的工商界聯合舉行「在海西投資中華文明園」項目座談會。

  代表團訪台期間還將與台灣的企業家、文化界、藝術家、美術家、收藏家等進行交流,探討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深層次合作。

  這次活動是應台灣兩岸人文商貿交流協會及中華大漢書藝協會、福壽山農場的邀請,由馥錦茶堂有限公司贊助,多家海內外文化藝術機構共同承辦。
(2009-07-20 15:3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9/17/1nbu7.html[/center]
[center]#a52a2a">800元買到寶! 北美館失竊銅雕 董振良盼物歸原主[/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跳蚤市場真的可以挖到寶,紀錄片工作者董振良日前逛跳蚤市場,花了800元買了一件銅雕藝術品,回到家上網查資料,發現是美國當代藝術家梅耶斯作品,22年前在北美館舉辦聯展時失竊,現在北美館正在和梅耶斯聯繫,只要確認是當時失竊的藝術品,董振良願意以購買價賣回給梅耶斯物歸原主。

翻開珍藏22年的聯展刊物,上頭這一件長14公分、寬13公分、高7公分銅雕作品,是當時美國當代藝術家梅耶斯來台參展作品,但展出期間卻失竊,就在失蹤了22年後,紀錄片工作者董振良意外在逛跳蚤市場花了800元買到。

董振良表示,「網路上有一篇文章,就寫說北美館有展出這個東西,然後被偷走,我想說要還他們這樣子,流浪到跳蚤市場覺得滿悲哀的。」

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是藝術家聯展時被偷走,雖然當時保險公司理賠了3000元美金,同樣身為藝術工作者,對於自己的作品總是會特別在意,將心比心的情況下,董振良說願意以購買價賣回給藝術家,當時展出的北美館也樂觀其成。

北美館發言人盧立偉表示,「董先生提供的資料呢?跟我們22年前發生的這個事件的這個藝術品,有滿多吻合的地方,可是我們還是要進一步的,最好是經由藝術家本人確認。」

如果確定是真品,這也是北美館首宗失竊的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經過22年,這個藝術品到底值多少錢,北美館還沒看到這個銅雕,暫時無法給答案。(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鍾家豪)
(2009-07-20 15:3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8/90/1nbi5.html[/center]
[center]#a52a2a">〞輕 呼吸〞客家印象 桃園機場展出[/center]




【羅安達/桃園】

桃園國際機場的藝文展演空間,即日起至9月30日,有一項客家印象展,這次的展覽總共邀請了,5位客籍知名藝術家,他們用藝術作品,表達桃園客家之美,讓國內外的旅客,都可以感受客家的迷人之處。

繼去年文化局在機場舉辦,工藝家創作聯展之後,今年繼續在機場舉辦印象展,希望來往的旅客,不論是國外旅人或是國內民眾,都可以在過境機場時停下腳步,感受客家文化。桃園縣文化局長陳學聖表示:『那我們去年推薦了,桃園的工藝之家,今年是推薦桃園,最棒的客家藝術家,透過〞輕 呼吸客家印象〞,讓大家領會到客家之美。』

跟以往用布展的方式不一樣,這次是第一次在機場,以裝置藝術結合水墨創作,陶瓷作品 客家茶和茶具擺設,及庭園造景的方式呈現,營造出自然 舒適的,藝術空間氛圍,展現客家文化的寧靜美。藝術家劉紹喜表示:『這次的展出有立體的 平面的,還有裝置類,有很多種的藝術,這桃園機場是一個門戶,一個通道,有這樣一個機會,讓國際的社會大眾來接觸,使我們客家文化,能夠行銷到國際空間去。』旅客楊小姐表示:『很漂亮啊,經過這邊因為主題是輕呼吸,那就會讓人家覺得忙碌之餘,可以放下腳步 好好欣賞一下。』

文化局希望這次的展覽,可以讓國內外的旅客,在這樣寧靜的藝術氣氛中,細細的品味 靜靜的欣賞,透過作品體會客家文化的美,進而了解且喜愛客家文化。

(2009-07-20 15:35)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8/17/1nb4s.html[/center]
[center]#a52a2a">南縣/藝術接力 王奕蓁盛夏拼布展在總爺藝文中心[/center]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藝術工藝接展本週進入壓軸夏宴森林—王奕蓁盛夏拼布展;展出地點在藝文中心招待所。

王奕蓁,日本手藝普及協會講師暨指導員,拼布資歷11年,現任曾文社區大學拼布班講師、善化圖書館拼布班講師、西港鄉勵進會拼布班講師、總爺藝文中心拼布班講師。

王奕蓁老師透過針線與布的結合,縫製初步與布的拼綴,結合生活面營造週遭樂趣,並將布藝文化普及到每個角落,讓每個人不同的巧思帶來新創意新視野。

招待所展出王奕蓁老師作品拼布29件,內容有壁飾、手提袋、抱枕及門聯,歡迎大家來共襄盛舉,帶給參觀民眾不同以往的拼布饗宴。

(2009-07-20 15:3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8/5/1nb1y.html[/center]
[center]#a52a2a">「蒙古的一天─蒙古族民俗文物與攝影展」桃園縣文化局登場[/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蒙古的一天─蒙古族民俗文物與攝影展」開幕式,展現精采的蒙古舞蹈。(攝影:何瑛瑛)[/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718 14:14:38)

「蒙古的一天─蒙古族民俗文物與攝影展」即日起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3樓第一、二展覽室展出至8月9日,共展出蒙古風光攝影作品70幅,文物60件。

展出文物包括生活用品、樂器及服飾等,最特別的是蒙古草原牧民所居住的蒙古包、傳統交通工具「勒勒車」、蒙古馬標本等,及描寫蒙古生活與習俗的名畫「蒙古的一天」,畫中具體呈現昔日蒙古每天各地的經濟生產活動、婚喪禮俗與日常生活等等細節,因此稱此畫為「蒙古的百科全書」亦不為過。攝影作品則有蒙古特有的民俗「摔跤」、「射箭比賽」、「賽馬」、特殊的人文景觀、寺廟,如「敖包」、「甘丹寺」等。

今日的開幕式,除了精采的蒙古舞蹈表演外,現場更備有烤全羊及成吉思汗酒供現民眾品嘗。


(2009-07-20 15:33)

[center]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2&SubjectNo=75152&CityId=6[/center]
[center]#a52a2a">客家花布創新意 獨特美觀多樣化[/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在鄧小姐的巧手下,客家花布搖身一變成為許多實用美觀的商品。
(攝影/徐筱樺)
[/center]

 鮮豔亮麗的客家花布現在正流行,在竹東鎮三民路上就有一家花花世界玩布工坊,以客家花布為素材,製做出各式各樣實用美觀的商品,為客家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原本在台北經營精品店的工坊主人鄧小姐,3年前回家接手家中40年的布行,發現很多客人喜歡買客家花布,靈機一動開始著手設計,希望創作出更多元的商品,不僅實用又能藉此推廣客家花布。

 由於鄧小姐從小看媽媽幫人做衣服,耳濡目染下,對裁縫和配色都不陌生,很容易上手,加上時常從生活中尋找靈感,甚至有些款式只要看一眼就能做出來,因此不斷創作出新品,不論是年輕人或老人家都很喜歡。

 因為是純手工製作,每一個商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像是包包、手機座、面紙套、盤子等等,獨特性高又不俗氣,客人的接受度很高。鄧小姐說,只要有人喜歡,她就會一直做下去,不僅帶來成就感,這也是她越做越快樂的原因。

 另外,鄧小姐也開班授課,讓更多人一塊體驗客家文化之美,她說,學習沒有條件限制,只要你有興趣,重複練習,一樣可以做出專屬自己的客家花布用品。然而鄧小姐更期盼透過作品能讓更多人愛上客家花布,因為看到花布就代表客家意象。(攝影/徐筱樺)

(2009-07-20 15:30)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8/today-life5.htm[/center]
[center]#a52a2a">22年前北美館被竊銅雕 淪落跳蚤市場[/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紀錄片工作者董振良意外買到廿二年前藝術家梅耶斯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被偷的雕像。
(記者陳奕全攝)
[/center]

紀錄片工作者董振良 8百元買到寶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國際間博物館竊案頻傳,但因銷贓不易,藝術家名作流落街頭時有聽聞,如今,同樣的故事也在台灣發生。

紀錄片工作者董振良月前逛台北福和橋下跳蚤市場時,看上一件彩繪銅雕藝術品,以台幣八百元購得,回家後細看,卻發現創作者為美國知名當代藝術家吉佛德.梅耶斯(Gifford Myers),這件作品於廿二年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時被竊,不知為何,竟輾轉流落跳蚤市場。

當年理賠3千美元 董稱願物歸原主

梅耶斯於當年作品被竊後,獲得美金三千元保險理賠金,事隔廿二年後,董振良表示,願意以原購價把東西還給藝術家,讓當年國際借展發生的憾事,轉變為「物歸原主」的美談。

在國外發生大師作品被竊案,因牽扯重大金錢利益,往往很難私了。比如一九八一年,法國某博物館被竊走一張印象派名家畢沙羅作品,多年後現身紐約,買主只花了美金八千五百元就購得,因其宣稱是依合法程序購得該畫作,原收藏美術館決定依循法律途徑,要回該幅應有百萬美金身價的畫作。

梅耶斯生於一九四八年,作品從大型公共藝術到小型雕塑都有,除銅雕、彩繪,近年更以當代陶藝創作聞名。名列世界前四大陶瓷博物館的義大利法恩札國際陶瓷博物館,二○○一年曾為梅耶斯辦過個展;陶瓷界重要參考書《衝突性陶瓷》,也收錄其作品。

梅耶斯廿二年前在台灣被竊這件作品,是北美館引進的當代藝術聯展,參展作品名為〈旋風代書.暴風雨賣主〉,約十四乘十三乘七公分,因物件很小,展出時被鎖在展牆上。

北美館當時也邀請梅耶斯來台演講,沒想到就在梅耶斯來台前一天,北美館通知他作品遭竊,還好那次借展有投保,後來梅耶斯也獲得美金三千元的保險理賠金。時隔廿二年,當時的北美館館長黃光男被問及此事時,都已毫無印象。

「在跳蚤市場被買走的贓物」,若要「物歸原主」,應該歸還給誰呢?北美館表示,雖然當年中央產物保險公司已付出相關保險理賠金,但最新買主若願以購入價賣回給藝術家,北美館樂觀其成。
(2009-07-20 15:29)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8/today-taipei1-2.htm[/center]
[center]#a52a2a">花心思玩拼布 另類療癒法[/center]


記者陳璟民/專題報導

「會穿針引線的人都會做。」拼布專業講師蔡佩燁(小燁老師)對於顧慮拼布技術難度高的人,都用這句話予以勉勵。

小燁授課過程意外發現學員之中曾有憂鬱症、躁鬱症患者,他們研習拼布技藝,持針線、拿剪刀時須聚精會神,否則可能被針扎傷,得以平靜心情,情緒控制趨於穩定,宛如另類療癒。

學員「阿美」分享婚後面臨婆媳相處不睦的困擾,日積月累無法排解而產生躁鬱症,經介紹接觸拼布,激發創作的興趣,報名為小燁的學員之一。

阿美剪裁布料、穿引針線、縫邊上扣之際,無暇分心亂想,學員話家常、吐苦水、聊經驗、給安慰,使她能緩和情緒,如今每當她心情欠佳時,做拼布就成為調劑妙方。

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段永章研判,阿美參加形同職能治療的拼布課程,增進人際互動並培養技藝,專心一意做好工作,建立成就感,病情的確可能得到改善。
(2009-07-20 15:2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8/4/1na64.html[/center]
[center]#a52a2a">北美館辦回顧展 畫室像情人 八旬陳銀輝畫筆揮不停[/center]




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八十歲的畫家陳銀輝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回顧展,近九十件展品中,最特別是一張五十年前的老照片,那是一九五七年陳銀輝到台灣師範大學任教時,沒錢租房子,借用學校倉庫一角,作為畫室、寢室、客廳的「三合一行館」。畫面中的陳銀輝有著怡然自得的帥氣。

陳銀輝在「三合一行館」住了將近六年,一九六一年結婚時,這裡還充當洞房及臨時住所,白天當畫室,就直接拿床板當畫板,相當克難;然而,相片中卻能看出,兩坪不到的空間掛滿他的畫作。這張照片正是他新婚期間,由太太楊淑貞所拍攝,陳銀輝舉行回顧展之際,特別感謝太太當時願意跟著他吃苦。

陳銀輝一九三一年生於嘉義鹿草鄉,師範大學(當時稱師範學院)藝術系求學期間,曾受教於前輩畫家陳慧坤、馬白水、廖繼春等人。陳銀輝畢業後回南部任教,之後由師大美術系主任莫大元力邀,回師大任教,一教就是四十年。他的創作持續不輟,六十年來總共辦了四十次畫展,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藝術獎及文建會文馨獎。

陳銀輝以半抽象的表現方式見長,外表儒雅拘謹的陳銀輝,創作上卻毫無保留。他受到表現主義及立體主義影響的作品深受收藏家歡迎。一九八六年後,他開始創作與男女情慾有關的題材,展現陳銀輝熱情及感性的一面。

他表示,自己擅長表現人獸之間的迷戀氛圍,並坦言自己就是《三羊獻瑞》中的那隻羊,至於畫中的女人是誰?他要觀者自己去猜。

陳銀輝說,他現在仍持續創作與教學,幾年前有段時日生病,無法創作,感覺很痛苦;有天他難忍創作的欲望,衝進畫室卻不堪負荷身體疼痛,在畫布寫下大大的痛字才肯離開,他說,「畫室就像是我的情人,每天都要去看。」

陳銀輝特別喜歡二○○五年的作品《報平安》,靈感來自他與太太楊淑貞到摩洛哥旅行的見聞,當地牆上對比鮮明的藍白色彩讓他印象深刻,他還將牆上看不懂的文字描繪下來,希望呈現電話亭與周邊環境的悠閒氣氛。作品完成後,楊淑貞命題為《報平安》,點出旅人在此打電話所留下來的情緒。

(2009-07-20 15:0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8/4/1na65.html[/center]
[center]#a52a2a">22年後流入跳蚤市場 北美館遭竊作品 800元驚奇現身[/center]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一九八七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美國南加州現代美術展」中,有一件美國陶藝家奇佛.梅爾斯(Gifford Myers)的雕塑品《旋風代書.暴風雨買主》(Whirlwind Escrow/Storm Seller , too),在展覽期間不幸遭竊。廿二年後,疑似《旋風代書.暴風雨賣主》的作品,竟被紀錄片導演董振良無意間以新台幣八百元在跳蚤市場購得。

董振良表示,若藝術家本人能確認這件作品是真跡,他願意物歸原主,成全一樁美事。

螢火蟲映像體負責人、紀錄片導演董振良指出,他從台北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購得這件雕塑品,發現作品上方有英文名字落款,上網查詢之後,發現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在北美館展出時遭竊。比對當年遺失作品的照片,和自己購得的陶塑相似度幾乎達百分百。

梅爾斯回覆台灣媒體的詢問指出,當年他的作品參加聯展抵台展出,他也因為相關演講親自來台。就在他抵台的前一天,作品卻遭人偷走。

台灣媒體將董振良購得雕塑的照片寄給梅爾斯,梅爾斯表示,照片裡的雕塑品確實和他遭竊的作品一樣,不過是不是真跡,還需要進一步確認。如果確認為真,就終於能夠物歸原主了。

梅爾斯一九七○年畢業於加州大學建築系,五年後又取得美術研究所碩士。他的創作以陶藝為主,不時混合玻璃纖維、鋁、銅、鋼鐵等媒材,將現實生活的情境加以轉化,展現創作精神的自由度及對事物敏銳的觀察力。《旋風代書.暴風雨買主》表現的是一陣滔天龍捲風從一幢可愛小洋房中,捲起窗戶等物品,龍捲風還以擬人化造型呈現。

對此,北美館館方表示,當年確有此事,竊案發生後,館方緊急報警處理,保險公司也全額賠償給藝術家美金三千元,並與藝術家簽擬協議書。如今疑似這件作品現身,館方表示,若買方願意物歸原主,北美館樂見其成。

(2009-07-20 15:0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8/17/1na5m.html[/center]
[center]#a52a2a">早年多啦A夢漫畫供不應求 台製捉刀版安撫小讀者[/center]




來自2011年的機器貓小叮噹(已改名為多啦A夢)是很多人兒時的共同記憶,但你可知道過去小叮噹暴紅之際,日本出版社因來不及出版漫畫,於是有不少台灣出版社,自己找畫家創台版小叮噹,因此,一些人小時候看的,不全是出自日本原作者籐子不二雄筆下的小叮噹。

穿梭3個世代童年的可愛機器貓,儘管名字從小叮噹變成多啦A夢,但不變的是它口袋裡總裝滿各種奇蹟,當時青文出版社引進小叮噹的漫畫,青文出版社總經理黃詠雪表示,「那時候最好、最好的時候,我們一個月會出2集,一本都會賣到4萬本,我們一個月的營業額,就可以有大概3百多萬台幣。」

小叮噹爆紅,大小出版社爭相翻印,市面上的非版權小叮噹,一度高達10多種,出版社在競爭之下,便要比快比多,若是日本原版漫畫來不及出,還得另外想辦法。

劉明昆就是當年青文找來畫小叮噹的漫畫家之一,他說,「最困難地方在哪裡?小叮噹的頭!那顆貢丸頭,它並不是用圓規或是工具所畫的,它是完全是用徒手畫的;之前大約連續練了半年,然後每天要畫個幾百次吧。」

但光是會畫小叮噹還不夠,劉明昆指出,小叮噹很多奇妙道具,都是經過一番發想才創造出來的,沒點子時,就翻大英百科找靈感,有時還得冒充小叮噹回信給小讀者們,解決他們的煩惱。

劉明昆回憶說,最難的是小朋友打電話來,說要找小叮噹,「我們真的會給他扮演,說我是宜靜、我是大雄,『你找我們有什麼事?』,然後再說,『但我要跟小叮噹借道具才可以,不過小叮噹現在不在,『它回日本去了!』這是最常用的一句話。」

畫台版小叮噹還讓劉明昆敲開教職大門,這隻來自2112年的機器貓是改變劉明昆一生的印記,也是陪伴很多人度過兒時的幻想,至今它仍然陪伴很多著小朋友成長。(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2009-07-20 15:05)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29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