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 293 下一頁→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5/today-art6.htm[/center]
[center] #a52a2a">陳穎憲畫出形式之外的靈魂[/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陳穎憲的繪畫作品〈思惟空間、時間〉。
(記者蘇孟娟攝)[/center]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
藝術家陳穎憲即日起受邀在台中市文化局動力空間,舉辦「時間、空間、自我探索」創作個展,結合繪畫及裝置藝術,表達對空間和時間的探索。
陳穎憲從高中到大學時期皆修習國畫,擁有扎實的國畫底子,退伍後他赴法國國家高等藝術學院進修,就讀大學部,老師曾批評他的作品「徒具形式、沒有靈魂」,原本對以寫意或抽象的國畫技巧創作感到自信的他,因此放空自己、回到原點學習,思考自己為何而畫。
目前已回台灣發展的陳穎憲表示,如今他不受素材限制,除了水墨、水彩,甚至裝置藝術都成了創作素材之一,也讓他畫出更有想法的作品。展期至8月2日止。
(2009-07-17 15:01)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5/today-art2.htm[/center]
[center] #a52a2a">走進圖畫書俱樂部的花花世界[/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黃郁欽作品中總充滿俏皮、可愛的元素。
(黃郁欽/提供)[/center]
結合圖畫書創作者黃郁欽、曹瑞芝、呂淑恂等人的「圖畫書俱樂部」,1996年成立,1997年起未間斷地舉辦「夏日聯展」,展出成員創作的手製繪本與插畫原稿,畫風清新可愛,飽富童話氣息。今年特別策畫「插畫家的工作室」,模擬插畫家創作現場,並安排插畫家駐場演出。
展期為7月18日至8月2日,地點為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一樓藝文廊(台北市建國南路2段231號),開幕當天下午1時備有茶會,詳情可上網:picbook.myweb.hinet.net。
(記者孫梓評)
(2009-07-17 15:00)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5/today-art1.htm[/center]
[center] #a52a2a">幾米星空特展 跨領域達人擴大繪本魔力[/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圖為「幾米星空特展」展品,延伸幾米繪本的力量。(墨色國際/提供)[/center]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少女認識了一個不說話的少年,後來他們逃離城市,翻山越嶺,來到少女的爺爺曾經住過的山中小屋。在山裡的夜晚,他們看到了最美麗的星空。回到城市之後,少女生病了,而少年不知去向……
幾米有著自己獨特的說故事方式,講的故事很簡單,但總能讓人再三低迴,感受那陣與心靈的撞擊。這種複雜層次在於幾米在頁面間留下了縫隙,讓讀者根據自己的經驗把故事「據為己有」,進而感動。幾米以5月出版的繪本《星空》為主題,將在華山舉辦星空特展,用展覽說故事。
此次展中,幾米將整個團隊擴大到天文學家孫維新教授、舞台及展覽設計師黃怡儒、蠟像藝術家林建成、雕塑家張小玲、服裝及造形設計師賴蔚炅、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劉季陵、燈光設計師王天宏、公仔設計師李浩維、填詞人及作家林夕等跨領域藝術家和設計師參與,大家用不同形式與幾米的作品對話,也用想像力接龍。
「幾米星空特展」將於8月8日至9月27日舉行,地點在華山創意園區中一館舉辦。門票即日起開放於博客來售票網及華山1914 connection預購。
(2009-07-17 14:59)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5/today-art3.htm[/center]
[center] #a52a2a">聯邦藝術十年回顧展 看見幸福的感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第七屆聯邦美術新人獎首獎羅展鵬作品〈藝術家的試煉九〉。
(資料照,記者陳建宏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歷屆聯邦美術大獎得主曾意平(左起)、林美慧、吳亭萱、王智斌(右起)、劉國正、曾已議特別將新作贈送基金會表達感激,並與聯邦銀行董事長李憲章(中)合影留念。
(資料照,記者宋志雄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第二屆聯邦美術印象大獎首獎陳孟澤作品〈隆冬〉。
(資料照,記者陳建宏攝)[/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由聯邦文教基金會主辦的聯邦藝術比賽,至今已辦過十一屆新人獎、六屆印象大獎,得獎作品除每年固定於全國巡展外,今年更集結前十年得獎的代表作品,推出「看見.幸福的感動」聯邦藝術十年回顧展,預定自7月18日至8月9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及德明藝廊盛大展出。
聯邦文教基金會成立十二年,由聯邦銀行贊助,以推廣台灣藝術並培育本土新生代藝術創作者為目標。聯邦銀行認為,藝術人才的培育就像理財一樣,需及早發現潛力,經過長期投資,必能開花結果。故自民國87年開始,首推「聯邦美術新人獎」,並以首獎新台幣三十二萬元的高額獎金,鼓勵年輕創作者堅定學習之路。
為推廣藝術生活化,並推動全民參與藝術的風氣,自民國92年起,再設立「聯邦美術印象大獎」,不設限參賽者年齡,首獎獎金更高達四十萬元。此外,也於同年設立「台灣美術貢獻獎」,每年表揚一位台灣老前輩畫家,以感念其對台灣畫壇之貢獻,並讓台灣藝術工作後輩有效法的對象。
回顧第一個十年,共獎勵了近六十位海內外台灣優秀的藝術創作者,聯邦文教基金會也蒐藏近三百件作品,除陸續於全台進行近六十場巡迴展覽,更長期展示於聯邦銀行全台各營業單位。至於曾得獎的藝術家,有的已受美術館肯定,有的在藝術市場上也具備明日之星的潛力。
十年對一個藝術比賽是重要里程碑,更是所有創作者或欣賞者回顧與前瞻的重要時機,因此,聯邦文教基金會決定舉行「聯邦藝術十年回顧展」,讓這群優秀的台灣藝術創作者作品再度被看見,也鼓勵新一代的藝術創作後輩堅持為藝術創作努力。
該展除免費對外開放之外,也將於展期中連續三週的星期六下午(7月18日下午2時至3時、7月25日下午3時至4時、8月1日下午2時至3時)邀請聯邦藝術比賽首獎得主劉國正、祁連、曾己議於現場導覽,讓民眾與創作者獲得更直接的對話。
(2009-07-17 14:56)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5/today-north26.htm[/center]
[center] #a52a2a">65歲嬤畫農村生活 配4句聯[/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邱金鳳(左)21歲嫁給黃枝福(右),夫婦倆都是妙語如珠,人緣極佳
邱金鳳還把社區的牛車、牛犁及火犁故事,畫成一幅幅的鄉土畫作,配上押韻的四句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
(記者花孟璟攝)[/center]
〔記者花孟璟/光復報導〕
「透早四點得出門、牛車到園天未光;中午擱吃冷菜飯,晚返老幼攏總睏」,一首又一首押韻又有趣的閩南語四句聯,都出自65歲阿嬤邱金鳳之手,搭配她無師自通、描繪古早農村生活的蠟筆畫,畫出光復鄉大全社區「水車寮」情景,每幅畫都是一個故事。
只有國小學歷的邱金鳳,出身光復鄉大豐村,童年家貧,小學畢業就要下田做工、撿拾甘蔗尾餵牛,21歲嫁給大全村比她大4歲、駛牛犁為業的黃枝福。
黃枝福去年接任大全社區理事長,正在傷腦筋要製作「社區入口意象」的圖案時,邱金鳳隨手從牆上扯下日曆紙說:「那我也畫幾張給你參考!」畫的就是昔日大全村「牛車班」、以及農村生活等畫作,畫好後就貼在家中牆上。
大全社區去年加入馬太鞍農村再生計畫。主辦的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徐森彥到黃家參觀。邱金鳳說,自己隨手「亂畫」,沒想到徐森彥居然對牆上的話有興趣,還告訴她:「農村再生希望挖掘這樣的農村記憶」,鼓勵她繼續畫下去。
這8個多月來,邱金鳳有空就作畫,用繪畫寫大全村歷史、也重現古早農村回憶,每一幅畫都是故事,例如「難忘的牛車班」,畫中有一排牛車到溪邊載石頭,牛車主人拿鞭子趕牛,邱金鳳還以四句聯註解:「牛車透早到溪頭、羌皮綁在腳倉頭,歸陣像在迎陣頭,蕃薯飯配鹹魚頭」。
邱金鳳說,大全村古名「牛車寮」,日治時代成立的光復糖廠,需要牛車幫忙載原料甘蔗,使得鄰近糖廠的大全村幾乎全村居民都以牛車載貨為業,稱「牛車班」。
邱金鳳系列畫作本週六將在光豐地區農會60年農民節的活動上展出,邱金鳳阿嬤還會帶來她寫的四句聯,朗誦給大家欣賞。
(2009-07-17 14:5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5/4/1n2fu.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迷戀對角線、弧線… 速度之美 藝術家認凌駕勝利女神[/center]
對生活在不斷變動的現代人來說,「動」是習以為常的節奏,「速度」是必要的追求。然而,對生活在百年前的藝術家來說,發現社會在「動」,需要大肆宣揚。
為了配合未來「飆未來」作品的飆速感,設計師王玉麟為展場打造雷射光入口通道,觀眾走進通道,看到綠色雷射光在灰暗空間中隨機「筆畫」,有如時空隧道。展場地板上也貼上黃色閃電造型壁紙,並作為參觀動線的指引。
一九○九年,義大利詩人馬里內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在法國《費家洛報》上發表十一項具煽動性的〈未來主義宣言〉,昭示他們對新科技的狂愛,認為動力和動態才具美感,「我們堅信美好的世界因一種新的美更豐富:速度之美。碩大鋼管有如吐信的盤蛇蟠踞在跑車引擎蓋兩側…呼嘯而過的汽車彷彿乘著子彈飛馳,其美猶凌駕於勝利女神之上。」
廿世紀初的歐洲,由於科技發明的日新月異,改變了民眾的生活,也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觀看經驗。科學家透過影像捕捉人體、動物運動時的狀態。最著名像是法國科學家馬雷(Etienne-Jules Marey)透過影像捕捉到人、動物運動時的連續畫面。馬雷曾拍攝馬匹運動的連續動作,也曾連拍人體向前奔跑的情景,將運動中的物體動作加以分解。
徐芬蘭說,未來主義藝術家從這裡獲得靈感,要在畫布上表現出動感。「傳統繪畫講究的是畫面的均衡協調,但是未來主義要表現動能,他們不再用以往的垂直、水平線構圖,改以對角線、弧線構圖,畫面動了起來。」
最典型的展品就是巴拉(Giacomo Balla)的《速度+光》。這幅畫作由數條斜線、弧線和數個圓圈構成,以此表現汽車奔馳的行進狀態,斜線是車體行進時的動感,圓圈則是向前滾動的輪胎,這是他多次研究汽車行進獲得的成果。
未來主義藝術作品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不同時間片段下的情景會在同一個畫面上呈現,亦即是畫面上會出現「多腳馬」或「分身馬」,如卡拉(Carlo Carra)的《馬與騎士》,「多腳馬」展現馬匹賣力向前奔馳、彷彿還一邊喘氣般。德裴洛的《雲霧中的跑馬賽》,馬匹出現重疊身影,也是表現動感。
未來主義風行的時間相當短暫,從一九○九年馬里內蒂提出〈未來主義宣言〉開始,至一九四四年一月他過世,結束未來主義的卅五年,期間曾因不同階段分成第一代、第二代未來主義者。為了讓觀眾清楚脈絡,展場規畫五區塊,羅列各時期精采之作。
(2009-07-17 14:52)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115/1n1yj.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未來主義百年藝術 明起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報導】
1909年,中國才剛走向民主、台灣還受日本統治,歐洲卻開始思索「現代」、生活與科技工業對人類的意義!於明日(15日)起,中正紀念堂將展出「未來主義百年大展」,透過義大利繪畫、服飾、食譜、專書等,展現機械美感、速度動能,帶領民眾體驗百年前未來主義的美感!
1909年,法國費加洛報刊出「未來主義宣言」,藝術家相信「世界因『速度』而更加壯觀美麗」,機械、工業科技、噪音皆成主題;此外,也積極嘗試各種畫派技法,橫跨後印象派、立體派、抽象主義等。至1944年,其突破性的思想啟發了後續的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俄國的結構主義等。
此次未來主義大展將展出的重要人物有:薄丘尼、巴拉、卡拉、德裴洛、普蘭波利尼等人的作品。其中,薄丘尼與巴拉的作品,最能展現未來主義的精神與特色。
未來主義代表了生活態度與思想的革命。此次將展出61件油畫、10件服飾作品、7件雕塑,與相關宣言、文字創作,清楚展現未來主義引領時尚、突破創新的能量。
展期為7月15日至10月11日,展覽時間為早上九點至下午六點,周一不休館,地點在中正紀念堂第一展廳。未來也將南下高雄,在歷史博物館展出。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參觀。
(2009-07-17 14:5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17/1n1uy.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南方藝術菁英學院 藝術生活講座在總爺藝文中心召開[/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由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辦的南方藝術菁英學院「藝術生活列車」講座,14日在台南縣麻豆鎮南勢里「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登場,由南部中心執行長羅世雄主持。
南部中心執行長羅世雄表示,南部中心與文建會為推廣生活美學經驗,提升社區人文藝術多元發展,規劃「藝術生活列車」4場次巡迴講座,每場次都有不同專家主講,已分別在澎湖,屏東舉辦過,14日則在台南,22日將在嘉義舉辦。
他指出,南部中心期望透過講座效應,提升民眾欣賞藝文能力,開發藝文團隊與在地視覺藝術家競爭力,擴展社區地方發展協會人士、人文藝術講師視野,加強深耕下代藝術種子能力,活絡南部8縣市藝術產業生態。
南方藝術菁英學院「藝術生活列車」講座與會學員,來自台南地區表演藝術團長、視覺藝術家、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及藝術人文教師等40人。主講者包括高雄義大皇冠假日飯店董事長洪萬隆,正修科技大學教授方力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總監孫華翔等人。
洪萬隆主講「藝術進入社區空間與社區營造」,他說,美術、表演藝術及社區劇場都很適合進入社區,其間可透過藝術展演、藝術駐村或駐校、公共藝術、空間再造及結合產業等達成。
方力行以「凸顯與融合,談環境、科技與創意規劃結合」,他指出,逆勢中成功的機會,第一要則是「我願為我的信念殞生」,第二是「對自己及大環境的認知與瞭解」,三是「心中有目標,身分無掛礙」,四是「我要活下去:紮根、開拓與創新」,五是「天道雖酬勤,世事永無常」。
孫華翔在「生活美學的社區實踐」中表示,尊重自然是最好美學教育,讓生活與自然融合,減少不必要人為干預,創造與自然共生的環境,也就是創造並維護公共空間整潔,掃除視覺汙染,是創造美感的第一。
(2009-07-17 14:50)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17/1n1kh.html[/center]
[center] #a52a2a">世運公共藝術 紅嘴唇騰空惹議[/center]
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旁,最近豎立著一件大型公共藝術品,一個超大型鋁罐插著吸管,上頭還有鮮紅嘴唇騰空吸著飲料,民眾看了有人感到不舒服,不過也有外國選手覺得很棒,這個大膽創意的評價很兩極。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旁一處轉角空地,豎立著一件高兩層樓的大型的公共藝術品,這個易開罐造型的瓶身,看得出是為高雄世運會宣傳,不過再往上瞧,上頭插著的綠色吸管突然出現一張鮮紅嘴唇,騰在半空中喝著飲料,民眾路過不禁好奇停下腳步。
有人說,「還滿引人遐想的。」有人說,「(嘴巴)黏在那邊,有點噁心!」或許是嘴唇顏色過於鮮紅,又騰在半空中,有人看了有些不舒服,不過一從外國選手覺得很特別,表示,「很漂亮!很棒!」
外國選手豎起大拇指稱讚,還不忘拍照留念。藝術品表現大膽創意,個人見解不同、評價兩極,只是剛完工的藝術品裡,卻堆著民眾隨意亂扔的垃圾,看來要美化城市不能只有外表好看,民眾的文化內涵也很重要。(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洪淑珠、湯暉恆)
(2009-07-17 14:49)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5/1n1fk.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消暑新選擇 陶瓷冰淇淋創作活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陶藝研習室推出「陶瓷冰淇淋」製作活動,讓民眾親自體驗逼真的陶瓷冰淇淋創作過程。[/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714 14:17:04)
還記得陶瓷博物館後方陶瓷藝術園區內的超大型陶瓷冰淇淋嗎?是不是也很想擁有一支在炎炎夏日之下,永遠不會融化的美味冰淇淋呢,來一趟鶯歌陶瓷博物館陶藝研習室就可以得知其中的奧秘。
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於2009國際陶瓷藝術節期間,在陶藝研習室推出「陶瓷冰淇淋」製作活動,讓民眾親自體驗小型陶瓷冰淇淋的創作過程,活動時間是即日起至八月三十日,週二至週五以團體預約為主,週六週日下午可現場報名。趕快報名參加,一起在艷陽高照的夏日,動手做出清涼消暑的冰淇淋陶藝吧!
想擁有一支陶瓷冰淇淋,首先要將陶土素燒成具有格子狀凹線的模板,接著使用此模板將陶土壓印出冰淇淋餅皮的紋路,營造出酥脆的口感,再將餅皮捲成三角錐狀,最後加上兩顆球形陶土,可以依個人喜好捏出一顆顆各種不同口味的冰淇淋球,還可以在上頭灑上陶土製的巧克力碎片來增加質感,可口又逼真的陶瓷冰淇淋就完成囉!
陶博館表示,位於陶瓷藝術園區內,由藝術家許家瑜創作的公共藝術《搶攻諾曼地冰淇淋》,是一件由數顆冰淇淋球組成的巨大甜筒模型,雖然掉在地上,但依舊是可口動人,冰淇淋上頭爬滿了螞蟻群,象徵著為了滿足慾望而引發無情戰火的士兵們,作者使用甜點的型態傳達出現實的荒謬。這件大型戶外作品常常吸引許多民眾的目光並引發他們的好奇心,為了使大家清楚瞭解陶瓷冰淇淋的製作方法,特別設計此項教學活動,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讓民眾體驗陶瓷創作。
「陶瓷冰淇淋」製作活動時間至八月三十日止,趕快把握機會來陶藝研習室動手玩陶藝,過一個清涼的夏天!報名請洽8677-2727或上網查詢http://www.ceramics.tpc.gov.tw/
新聞連絡: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李昀穎聯絡電話:(02)8677-2727轉608
(2009-07-17 14:4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5/1n0zb.html[/center]
[center] #a52a2a">馬總統母親秦厚俢至南園尋寶 讚賞精湛工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馬媽媽開心的拿著草紮馬[/center]
在知名童玩工藝家孫業琪的教導下,秦厚俢女士在南園的竹苑,親自做了一隻草紮馬,也拿著完成的工藝品對現場民眾祝福「馬到成功」。接著在南園駐館藝術家江秋陽的導覽帶領之下,馬媽媽對於南園的建築工法、精湛工藝程度,讚賞不已。
目前The One南園所推出的南園尋寶記活動,是結合古代遊藝場景與人文知識,將整個場域打造成一座知識寶庫,讓親子一同闖關。由童玩工藝家孫業琪進駐南園的竹苑,是專為親子們所規劃一系列手作童玩互動課程,其中包含泥叫虎、彩繪葫蘆頭掌中偶、日本麥稈拼貼江戶陀螺等。另外園區的東廂房「娃哩咧故事館」,則是邀請知名手工襪子娃娃丹塔,規劃「套襪子娃娃」的遊戲;至於集滿五個戳印,並闖關成功的遊客,可得到黑天鵝、獨角仙、鍬形蟲等立體手作明信片,作為尋寶禮物。
南園尋寶記的規劃目的,就是希望親子透過尋寶過程,不僅認識這些古代遊戲,也能體驗南園中的建築知識與自然生態。7/1-9/30日特別提供「買大送小」優惠,即每位購票入園的成人,都能攜帶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的優惠,預約電話:03-589-0011。
(2009-07-17 14:4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5/1n0z9.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台灣首家廚具設計概念店成立[/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尊廚國際有限公司(www.zun.com.tw)提供[/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714 10:39:46)
廚具在現代居家空間的地位正逐日提昇,在家休閒的宅經濟因應當前景氣應運而生,愈來愈多人願意投資自己,過更好的居家生活,廚具已不再是不見天日的陰暗角落,而是居家生活的中心,吃喝休閒娛樂透過專業的設計都可在廚房得到滿足。
有別於時下廚具公司的服務模式======尊廚國際有限公司(www.zun.com.tw)於台北成立全台首家廚具概念店,以實體門市,結合網路購物平台及創立全球華人最大的廚具知識庫,讓消費者在家就可以透過網路深入了解廚具產品及最新資訊,選擇自己合適的產品,再到實體門市進一步討論設計上的細節,這在台灣廚具界是一項新的創舉。
在台灣採購廚具,通常會受業務人員片面引導消費,而無法全面周全的在齊全的產品線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意得購廚具精品購物網”(www.e- get.tw)集合數千件的商品供消費者依自己的需求與預算來合理搭配,不用在商家片斷的介紹選擇產品,為國人提供了另一種不同的消費模式。
(2009-07-17 14:42)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art12.htm[/center]
[center] #a52a2a">陳明亮紀念書法展 明起吳園舉行[/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陳明亮書法作品〈愛得不得了〉。
(記者洪瑞琴翻攝)[/center]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
文壇封稱「亮公」的竹雕書法藝術家陳明亮,墨筆蒼勁獨特,一生淡泊名利,去年7月辭世,好友們惆悵之餘,今年特為其奔走籌辦紀念展「生命是勇猛走過的痕跡」,自明日起將在台南市市級古蹟吳園藝文中心的地下展覽室展出。
陳明亮一生狂傲熱情,從小跟隨父親刻治印章,後隨朱玖瑩學書法,並將書法和竹刻藝術結合,以竹根為印章,曾蔚為風潮。在朋友眼中,他是最「台南」的藝術家,極為關心府城的一草一木。八○年代拆除延平街、拆除海安路、保留公會堂等事件,他用書法寫下所有人的心聲,也為請願走上街頭,與志同道合者創辦《台窩灣》雜誌,筆諫捍衛台南文化資產。
這次展作六十餘件,完整呈現陳明亮藝術生命,其中高達六尺的竹雕創作〈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字體奇偉,並以飛白處理,為國內罕見木雕作品。陳明亮生前愛喝茶,文化界人士常在他茶桌上流連,為此,奉茶茶館葉東泰特別製作陳明亮的「信安堂」紀念茶,每週末執壺泡茶,讓大夥再回味當年延平郡王祠榕樹下品茶論事的熱情。展期至8月31日止。
(2009-07-17 14:41)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art1.htm[/center]
[center] #a52a2a">朱銘美術館用關鍵字開啟雕塑想像[/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馮志銘作品〈查拉圖斯特拉〉。
(朱銘美術館/提供)[/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暑假期間,朱銘美術館除於每週六實施夜間開館(即日起至8月29日,每週六晚間6時半至9時半),另由美術館團隊與藝評人簡子傑共同組成一個類似工作坊的開放性策展團隊,邀請八位藝術家駐館創作,推出「關鍵字:日常.雕塑.無處」雕塑主題展。
工作坊的「關鍵」在於提示、討論某些生態現象,希望透過藝術創作從無到有的行動過程以及創作成果,結合藝術家、策展團隊、環境和觀眾,共同交織、激盪、互動,開啟一個關於雕塑創作的當代想像。簡子傑表示,此次聯展是一種基於社會關係描繪的雕塑行動,或是一種非詩性的雕塑語言的產出,而這些雕塑語言依然具備圖象內容。
參展藝術家包括江孟禧、吳祥溢、林郁盛、張乃文、郭家振、馮志銘、葉振宇、藍健維等。展期至10月25日止。
(2009-07-17 14:36)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art2.htm[/center]
[center] #a52a2a">桌上微型建築 北美館茶與咖啡器物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丹頓.廓客.馬歇爾作品:咖啡壺、奶罐、糖缽、托盤。
(北美館/提供)[/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義大利不僅咖啡有名,咖啡器物設計往往也是博物館典藏佳作,北美館正展出的「義大利茶與咖啡器物設計展」,展品內容即為典型。
自從1951年米蘭三年展以「有用的形式」為題,意味著義大利設計師們努力的目標是「實用加美觀的設計原則」,茶與咖啡器物更肯定成為一種設計類別或藝術形式。此次「茶與咖啡器物設計展」由知名品牌Alessi委任義大利設計家門蒂尼,邀請十個國家共二十二位建築師展出其所設計的茶具與咖啡具組件,計有二十組件。另有四位早期建築師的四組展品也同時展出。
在義大利歷史上,設計一向是建築的智慧結晶,而茶與咖啡器物象徵家居生活的基本原型,它們蘊含了古老儀式,在20世紀也成為建築師偏愛的主題。不妨就將這些器物視為「桌上的微型建築」,雖由最基本的器物容載出發,看其造形與功能隨著風格與技術的研究,不斷創造出傳奇精品。此次參展者包括大衛.奇普菲、丹頓.廓客.馬歇爾、伊東豐雄、亞力山卓.門蒂尼等。展期至8月23日。
北美館也將於7月19日下午2時半,在地下樓展區舉辦相關賞析會,由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鄧建國主講「迎接生活的前衛想像──義大利茶與咖啡器物設計賞析」。
(2009-07-17 14:33)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art7.htm[/center]
[center] #a52a2a">王楨文以紙浮雕拯救鳥類[/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紙浮雕藝術家夫婦王楨文(右)與董碧娥。
(記者王善嬿攝)[/center]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
愛好野鳥的藝術家王楨文,即日起在嘉義縣國立新港藝術高中圖書館舉辦紙浮雕個展。王楨文利用各式色紙雕出生動寫實的野鳥,每幅作品都附有文字解說,藉此推廣生態保育觀念。
美術科系出身的王楨文,同時也熱愛鳥類,他結合這兩項興趣,無論油畫、水彩畫或是花燈製作,都以野鳥為主題,其中更以浮雕作品受到好評,包括八色鳥、紅隼、戴勝等近兩百種野鳥。
王楨文表示,一般光用口頭講解生態保育觀念,十分抽象和死板,民眾不易理解,但自從他推廣及教學野鳥紙浮雕之後,反應十分熱烈,甚至有些野鳥專家還與他切磋,指出錯誤並給予意見。然而,創作一幅紙雕作品往往需耗上約一個星期的時間,尤其事前的資料蒐集最耗時間,不同野鳥都有其特徵,除了必須長時間觀察鳥類外,還必須對照圖鑑資料。
創作紙浮雕除了有助於推廣生態保育之外,在多次拯救鳥類行動中亦發揮功用,讓王楨文更有成就感;幾年前王楨文曾與野鳥協會合辦南非企鵝拯救行動,以認養企鵝即送鳥類剪紙作品的方式,拯救了幾百隻企鵝。展期至9月30日止。
(2009-07-17 14:32)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south9-2.htm[/center]
[center] #a52a2a">傳統思想禁錮 女性作品被扭曲[/center]
記者林孟婷/專訪
「男性身體創作藝術在台灣並不多見,被社會視為禁忌的文化,更應該呈現讓大眾討論」,視覺傳達設計所副教授邱國峻表示,許任媛的男性身體藝術創作攝影顛覆台灣傳統想法,好的作品應該被提出討論而不是被扭曲,也不該被傳統框架所束縛。
邱國峻說,許任媛之前在網路上提出要尋找志願者時,就已經有討論聲音出現,但作品未出來也不方便回應,如今參展又引起討論風潮,為免擴大才決定暫時撤下作品,預計將在台北擇期與其他相關議題一同展出。
邱國峻指出,許任媛的作品結合社會、文化與身體藝術等元素,長期以來多為男性攝影工作者拍攝女性藝術且被認為是可接受,但當角色互換時,社會傳統觀念仍然面臨挑戰。站在被拍攝者前是為男性工作者,在父權文化中凝視女體是可被容許,但當女性攝影工作者成為拍攝男體藝術時,卻對傳統禁忌造成衝擊,甚至出現被污名化,認為女性攝影工作者不是真正創作而是另有「意圖」。
邱國峻說,其實這都是傳統思想禁錮,不論是男性、或是女性攝影工作者,從事任何一項創作都應該被受到尊重,且女性從事相關身體藝術拍攝時,需面對潛藏的安全性,肯定許任媛所做出的努力,也會鼓勵她繼續創作,他也認為,該事件呈現出禁忌文化可以提出討論與思考,但卻不能抹滅創作者的努力與理念。
(2009-07-17 14:31)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art9.htm[/center]
[center] #a52a2a">淡新檔案特展 用卡漫說歷史[/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新竹縣縣史館「淡新檔案裡的驚奇!」特展以卡漫設計,適合親子前往參觀。
(記者蔡孟尚攝)[/center]
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
新竹縣縣史館即日起舉辦年度特展「淡新檔案裡的驚奇!」,展場採用卡通漫畫形式布置,入口處重現清朝衙門的場景,還有「大老爺」露臉看板供觀者拍照留念。
新竹縣文化局長曾煥鵬說,《淡新檔案》為清朝乾隆41年到光緒21年間,台灣淡水廳及新竹縣地方官署所保存的縣級行政紀錄,日治時期稱為「台灣文書」,戰後台灣大學法學院戴炎輝教授加以整理、修補、分類編號後,重新命名為《淡新檔案》。新竹縣長鄭永金說,縣內文史工作者過去要取得《淡新檔案》資料輔助研究,都得到台大閱覽,相當不便,縣府以近成本價向台大買下完整影本共181冊,放在縣史館內並舉辦特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淡新檔案》的內容。
展場呈現卡漫風格,以卡通人物說歷史故事的方式,讓參觀者迅速了解檔案內容,除了靜態展覽外,還有小論文寫作競賽、座談會及導覽活動等。展期至明年6月。
詳情可上網:www.hchcc.gov.tw,或電洽:03-5510201#550、551。
(2009-07-17 14:30)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south9.htm[/center]
[center] #a52a2a">百鳥圖? 女生攝影作品遭撤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許任媛挑戰傳統想法,以男性生殖器為拍攝主題,呈現男體藝術之美。
(許任媛照片提供)[/center]
作品引發網路討論 系方決先撤下
〔記者林孟婷/台南報導〕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舉辦的「體異空間」影像創作聯展,其中研究生許任媛以女性觀點,拍攝男性生殖器結合社會、文化與攝影等元素,卻在網路引起正反兩面廣泛討論,為免風波擴大,系方決定將該作品先撤下擇期再進行參展。
網友質疑炒作想爆紅
碩一生許任媛於網路徵求1百名男性自願者,以女性角度拍攝男性性器官並轉化為花朵的「窺私、系列一」作品,在參展不到24小時即被撤下,許任媛難掩難過心情。
許任媛說,其實拍攝作品約只有30、40人左右,目標是能邀集到1百位志願者。許任媛表示,網路上以「百鳥圖」稱其作品,讓她覺得很受傷,甚至有些網友認為她只是在炒作議題、甚至想要爆紅根本不是真正要創作,讓她覺得創作理念遭到曲解。
許任媛說,當議題被討論時,她的部落格一天湧進3、4萬人點閱瀏覽,有些網友持肯定態度,但有些網友卻不以為然甚至留下不當言語。
作者強調創作理念很健康
她說,當初創作理念是以女性觀點拍攝男性生殖器作品,以影像透過軟體特效處裡,轉化為植物符號,象徵陽具的植物意象,運用人類視覺認知乍看下是一顆植物,但亦是一幅陽具符號再現。許任媛不懂為何一個健康創作理念,會在網路上以「百鳥圖」、「露鳥」等這種名詞出現,她認為女性身體藝術可以被接受,但當女性攝影者要呈現男性身體藝術時,卻遭到誤解與觀念扭曲。
許任媛表示,性器官並不污穢,但在錯誤觀念之下,女性攝影工作者拍攝相關議題卻被套上污名化,呈現男性身體藝術也是一種創作,不該被扭曲或是被誤解。
她說,創作不會因此而中斷,且會彙整成為論文資料,並將會繼續募集願意拍攝的男性志願者,並製作相關紀錄片,以實際行動打破他人異樣眼光。
(2009-07-17 14:27)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art10.htm[/center]
[center] #a52a2a">俄鄧為原民藝術爭取空間與經費[/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俄鄧.殷艾[/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俄鄧(右)盼原住民藝術成為當代主流。上為尼誕.達給伐歷創作的〈傳承〉。
(記者楊菁菁攝)[/center]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近幾年,原住民藝術家作品已逐漸躍升為台灣主流藝術,甚至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在高雄前鎮區的原住民公園內,矗立好幾座大型公共藝術,創作者都是原住民年輕藝術家,而幕後推手正是高市原住民委員會主委俄鄧.殷艾。
俄鄧擔任主委前是教會牧師,深刻了解原住民的生活,希望能將原住民的歌聲才華、藝術天分宣揚出去。俄鄧表示,他不希望外界誤以為原住民喜歡喝酒唱歌,卻沒有內涵,事實上,正因為原住民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才能創造出音樂與藝術能量。
台灣社會這幾年開始重視土地生命力,將很多原始元素創造出豐富藝術性,其中最鮮明的就是原住民各族精神圖騰。俄鄧強調,高雄市「原住民主題公園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是由達給藝術工坊提出的〈變遷與傳承〉為首選作品,其中有五組大型創作,分別為安聖惠〈心靈懸掛的地方〉、尼誕.達給伐歷〈傳承〉、哈拿.葛琉〈寧靜的巨大〉、及雷恩的兩組創作〈意念〉與〈生命記憶的編織〉。
原住民主題公園內的藝術創作,跳脫傳統原住民圖騰木雕的工藝定位,轉而與當代藝術結合,主流藝術性格更強烈。俄鄧表示,希望民眾得以在這座充滿當代原住民藝術作品的公園中,領略原住民源自祖靈並結合現代意象的藝術之美。
(2009-07-17 14:24) |
|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 29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