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Type(Type)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 556  下一頁→

歡迎,Yuly

您的個人首頁 http://vovo2000.com/artist/yuly19837231/
您的繪圖畫廊 http://vovo2000.com/paintbbs/art/yuly19837231/
您的設計藝廊 http://vovo2000.com/designart/art/yuly19837231/
您的攝影相簿 http://vovo2000.com/photos/art/yuly19837231/
專屬留言板 http://vovo2000.com/msg/yuly19837231/
(皆為自動發佈)(2007-10-24 23:38)

歡迎,Septemberism

您的個人首頁 http://vovo2000.com/artist/Septemberism/
您的繪圖畫廊 http://vovo2000.com/paintbbs/art/Septemberism/
您的設計藝廊 http://vovo2000.com/designart/art/Septemberism/
您的攝影相簿 http://vovo2000.com/photos/art/Septemberism/
專屬留言板 http://vovo2000.com/msg/Septemberism/
(皆為自動發佈)(2007-10-24 23:38)

歡迎, 夢十七

您的個人首頁 http://vovo2000.com/artist/ds8971229/
您的繪圖畫廊 http://vovo2000.com/paintbbs/art/ds8971229/
您的設計藝廊 http://vovo2000.com/designart/art/ds8971229/
您的攝影相簿 http://vovo2000.com/photos/art/ds8971229/
專屬留言板 http://vovo2000.com/msg/ds8971229/
(皆為自動發佈)(2007-10-24 23:37)

歡迎,雞肉

您的個人首頁 http://vovo2000.com/artist/Chicken001/
您的繪圖畫廊 http://vovo2000.com/paintbbs/art/Chicken001/
您的設計藝廊 http://vovo2000.com/designart/art/Chicken001/
您的攝影相簿 http://vovo2000.com/photos/art/Chicken001/
專屬留言板 http://vovo2000.com/msg/Chicken001/
(皆為自動發佈)(2007-10-24 23:36)

leonardoe314 寫到:
無聊是非


提供不同的想法(外行人觀點),美術範疇可分為

1. 美術創作:繪圖、工藝、設計...等。
2. 美術推廣:教育、出版、比賽、贊助、展覽...等。
3. 美術研究:評論、研究/研討、考證...等。

ys 做的可能是
3. 美術研究:評論:「創作心理學」吧?

並非沒有意義,
當然如果能夠「更科學化」、「更系統化」、「引用數據」、「精確的實驗」
一定更好。(2007-10-24 21:32)

justinhsu13 寫到:
回Type仁兄:

感謝您的建言
不過我們希望能盡量介紹台灣當地的插畫家
能讓學生們了解「那些漂亮的插圖不是只有外國人會畫!」

且學校上層也必較樂見於專題是在於討論與我們距離較近的事
(畢竟還是會有人審稿子的,言論自由被打壓)

不過對於您如此快速的回覆
我們仍感到感動與感激!

謝謝


如果有「限制」的話,三種方式供您參考:

1. 從首選過濾
=> http://vovo2000.com/phpbb2/viewtopic-14075.html

2. 逐篇過濾
=> http://vovo2000.com/paintbbs/

3. 利用搜尋,找出審稿人喜歡的「內容」或「關鍵字」
=> http://vovo2000.com/phpbb2/search.php

然後,主動聯絡吧!(2007-10-24 01:05)

我有一個提案,可以作一個主題,
專門訪問「海外的插畫家(不住在台灣的)」

[hr]
1. 蔓緹(上海)
=> http://vovo2000.com/artist/mantisdinghong/
=> http://vovo2000.com/msg/mantisdinghong/
=> 言情、奇幻、靈異、漫畫、同人

2. 薇薇(馬來西亞)
=> http://vovo2000.com/artist/kiwi007/
=> http://vovo2000.com/msg/kiwi007/
=> 言情、武俠、同人

3. 阿俊(馬來西亞)
=> http://vovo2000.com/artist/oga/
=> http://vovo2000.com/msg/oga/
=> 漫畫、工藝、靈異

4. PureHay(香港)
=> http://vovo2000.com/artist/purehay/
=> http://vovo2000.com/msg/purehay/
=> 科幻、奇幻

5. Davis (香港)
=> http://vovo2000.com/artist/davis/
=> http://vovo2000.com/msg/davis/
=> 印象派、工藝、攝影
[hr]

當然還有很多香港、四川、廣州、加州、西雅圖的高手,不一一列舉。
建議可以主動聯絡,供您參考。(2007-10-24 00:45)

原文: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443
阿嬤張寶元 畫出藝術語彙

【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阿嬤畫家張寶元,畫作真情流露,還有一股女性特有的溫婉與質樸,她運用國畫渲染技巧處理油畫,用書法寫作方式詮釋水彩,創作出屬於個人風格的藝術語彙。

五十八歲的張寶元,年輕時是商場上的女強人,十五年前到大陸經商,因緣際會結識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開啟她對繪畫藝術的敏銳觸角,從此一頭栽進繪畫世界中。

張寶元說,在大陸經商閒暇時,就想拿起畫筆,心中那股想畫的衝動,讓她不得不開始找老師學習,先從國畫入門,而後素描、水彩、粉彩、油彩,甚至到複合媒材創作,繪畫成了最佳紓解壓方法。

退休後升格當阿嬤的張寶元,全心全意繪畫生涯,不論家鄉的好山好水,親朋好友的容顏,甚至家中的瓶瓶罐罐,全都成為筆下的素材。她以習畫多年經驗表示,繪畫創作過程可以帶給人專注平靜,盼有更多退休者,能將繪畫創作加入日常生活,相信生活會過得更「五顏六色、多彩多姿、美不勝收」。

屏東市公所藝廊即日起至十一月九日,展出張寶元十餘年來的創作三十幅,和同好分享。(2007-10-24 00:38)

原文: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441
剪紙、蘇繡、青花瓷等傳統技藝 描繪品牌設計師肖像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為了探討民俗與時尚的關係,一窺民俗藝術對流行文化的詮釋觀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即日起推出「大玩流行:時尚設計師vs.民俗藝術家」展,邀八位傳統民俗藝術家,從剪紙、布袋戲、蘇繡、青花瓷等技藝出發,描繪現今歐美經典品牌設計師的肖像,並透過攝影師林添福的影像,交錯東西時空,讓觀者可以看見民間藝術是如何理解、再現流行時尚的符碼。

北美館指出,在這樣的趨勢下,時尚設計大量從民間藝術中擷取靈感,將庶民文化的元素融入時尚,打破了通俗與精品的界線,也將時尚的美感實踐發揮到極致。

展覽名為「大玩(ㄨㄢ、)時尚」取其諧音「腕」,意在品玩時尚的方法,時尚的樂趣在於它無規則的限制,性別可以倒錯、媒材可以混搭。而同樣的,它也同時可以被民俗藝術所品玩、解構,透過這樣的玩法,創意將無限倍增,也間接匯流了東西文化,碰撞出傳統文化與時尚設計的新火花。這項展覽,展期為即日起至十一月十八日止。(2007-10-24 00:37)

原文: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439

紐約推27位台灣藝術家3檔聯展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年輕一代藝術家作品的輕俏和趣味吸引了紐約策展人塔妮亞‧弗拉可普洛斯。她最近兩度走訪台灣,與住在台中的美籍策展人艾音婕合作,將二十七位台灣藝術家的畫作及裝置作品介紹到紐約。

以幽默和詼諧為主題的藝術展於十月至十一月間在紐約曼哈頓的三處藝廊展出。弗拉可普洛斯表示,展覽以「台灣藝術的幽默和詼諧」為主題,有的作品反映出台灣社會及文化的特質,有的作品展現台灣藝術家的世界觀,都充滿趣味。

藝術家游文富專誠由台灣到紐約為這項展覽推出新作。他在「天理藝廊」的大片玻璃窗前以白羽毛編織的網狀作品讓人感覺輕盈想飛。游文富說,其實在創作時他想的是羽毛觸鼻時打噴嚏的感覺。

系列展覽第一檔是在曼哈頓的:「2x13畫廊」,展期是十月五日至二十七日;「天理畫廊」是第二檔,展期是十月十八日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第三檔在駐紐約經文辦事處台北藝廊;展期十一月六日到三十日。每一檔展出作品都不相同。

十一月在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展覽,游文富就準備用他最常用媒材,羽毛及竹子在一樓大廳創作「樹」。(2007-10-24 00:37)

原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23/today-art1.htm
王清霜獲2007國家工藝成就獎-台灣第一代漆藝家 當之無愧

[圖]
王清霜漆畫作品〈木棉花〉。(文建會/提供)

[圖]
獲國家工藝成就獎的漆畫家王清霜。
(文建會/提供)

[圖]
王清霜漆畫作品〈玉山〉。
(文建會/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文建會昨天公布「2007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為漆工藝大師王清霜,並將於12月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舉行頒獎典禮。

看王清霜的作品,彷彿看到上一個世紀台灣漆工藝的美麗時光,王清霜生於1922年,是在台灣培養出來、目前碩果僅存的第一代漆藝人才,從事漆工藝創作已經 70餘年,對於台灣漆藝由無中生有至開花結實,並在工藝美術領域中占一席之地,建立漆藝的「台灣」藝術風格,王清霜貢獻很多。

王清霜年輕時曾奉派赴日本國立產業工藝試驗所進修漆藝,將日本的精緻漆藝介紹到國內,歸國後致力於從事漆藝教學,對於台灣的漆藝教育、人才培育、傳承技藝不遺餘力。其中於1952年應南投縣長之邀,為培養工藝人才,與顏水龍創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即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的前身。

王清霜因自少時接受嚴格學院派正統訓練,美學素養深厚,製作態度嚴謹,於漆藝技術之外,又擅長膠彩畫及雕塑,因此近年所從事漆畫創作,運用日本傳統最繁複的「高蒔繪」技法,配合立體浮雕,以嚴謹、細膩工法表現磅礡氣魄及漆藝特有的幽靜深遠意境,每每令人讚歎。

今年「國家工藝成就獎」經推薦或自薦參選者有33位,評審團最後以王清霜「為台灣第一代漆藝家,有其開山闢土的貢獻;為台灣工藝的經濟產業建立、發展,做出貢獻;積極培育人才;及藝術風格堪為典範」等共識,決定王清霜為今年獲獎者。

新‧聞‧小‧辭‧典

政府由1992年開始舉辦傳統工藝相關獎項,如由文化建設基金會辦理5屆的「民族工藝獎」,傳藝中心辦理3屆的「傳統工藝獎」。2000年之後,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接棒舉辦6屆的「國家工藝獎」。

今年工藝所將「國家工藝獎」作品物件比賽的部分與原「台灣工藝設計競賽」合併為「台灣工藝競賽」;「國家工藝獎」則改為以獎勵人為主,表彰工藝師的工藝創作成就及為工藝創作的奉獻精神,亦包括對工藝產業有特殊貢獻者,正式更名為「國家工藝成就獎」,也成為工藝家至高的榮譽。


原文: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440

王清霜一生漆出功成名就

高齡85獲譗國家工藝成就獎 台灣第一代漆藝家 漆工藝創作逾70年 致力教學 作品嚴謹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昨天公布「二○○七國家工藝成就獎」得獎名單,高齡八十五歲的王清霜,從三十三位工藝家中脫穎而出,從事漆工藝創作已經七十餘年,他不但是台灣第一代漆藝家,更是第一位赴日學習漆藝的台灣人,至今仍創作不輟的他說,漆藝是他一生的興趣與職志。

王清霜,出生於台中縣神岡鄉,台中工藝學校漆工科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經由校長山中公,推薦至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即現今東京藝術大學)學習漆藝,師事和田三造、羽野禎三,及漆藝大師河面冬山(日本人間國寶)等,並進入日本東京圖案專門學院就讀,學成歸國後在母校任教職,並曾在手工業推廣中心任職,輔導全台主要手工業。

王清霜說,自己從小就喜歡東摸摸西摸摸,懂得DIY自己做玩具,他回憶道,童年時他會砍竹子來製做陀螺,他在十八歲時就一個人飄洋過海,赴東瀛求學。

王清霜近年來從事漆畫的創作,其作品工法嚴謹、細膩,意境幽靜深遠,尤其是將漆畫中技法最繁複的「高蒔繪」技法,配合立體浮雕,表現出磅礡氣魄。王清霜說,漆藝是一門精湛的技藝,以提煉自漆樹樹槳的純天然漆所製作的漆器,耐高溫,不怕酸,可以保存千年之久。

王清霜坦言,七○年代是台灣漆藝最輝煌的時代,他製作的花瓶、鍋、盤、盆等漆器紛紛外銷日本,早年,富貴人家嫁娶儀式中習慣使用做工精緻的漆藝品如煙盒、茶盤等。不過,隨著台灣「西化」、「現代化」、「全球化」後,漆器鮮少使用,如今漆器多半是藝術品。台灣工藝研究所表示,王清霜一生致力於從事漆藝教學,對於台灣的漆藝教育、人才培育、傳承技藝不遺餘力,得獎可謂實至名歸。(2007-10-24 00:36)

原文: 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85407

愛河布袋戲近尾聲壓軸登場

  「2007年愛河布袋戲展演祭-英雄會之唯偶獨尊」自7月下旬開跑以來,即將在十月份進入尾聲,而為了讓展演祭畫下完美句點,主辦單位特別安排高雄在地「金鷹閣掌中團」於廿一號,全球首演高雄史新編劇目《戲說打狗》,並於28號閉幕當天,推出熱鬧踩街、布袋戲鐵人三項競賽得主表演,為民眾呈現布袋戲多元面貌,歡迎民眾一起來湊熱鬧。

去年高雄市文化局舉辦了「愛河布袋戲文化展演祭」首部曲、二步曲和三步曲,今年「2007年愛河布袋戲展演祭」則進一步著眼於深化與創新布袋戲文化,活動中辦理系列專題講座、校園巡演教學等活動,同時,為了讓布袋戲與高雄在地文化真正結合,更開創了以布袋戲來寫高雄歷史之舉,製作了一齣《戲說打狗》。21 號將在高雄在地團隊金鷹閣掌中劇團的表演下,進行全球首演,也算是壓軸好戲,文化局希望戲迷們都能繼續支持布袋戲,讓高雄能成為布袋戲新的故鄉。

高雄歷史博物館表示,《戲說打狗》的製作,特別邀請名編劇楊靚姝老師重新編寫具高雄歷史內容的故事,並請高雄在地知名「金鷹閣掌中團」重新為本劇雕偶、製作服裝及道具景片,內容涉及荷蘭時期的移民文化、馬卡道族文化以及高雄港的傳奇故事,將帶給高雄布袋戲迷新穎而特別的感受。28號閉幕當天也將有熱鬧踩街活動、布袋戲達人秀、「英雄醒詩團」布袋戲詩歌朗誦等演出,為活動劃上完美句點,歡迎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前往欣賞(2007-10-22 23:11)

原文: 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85458

宜蘭縣96學年度學生美術比賽 成績揭曉

  宜蘭縣96學年度學生美術比賽成績揭曉,這次共徵集了繪畫、書法、水墨畫、西畫、版畫、漫畫以及平面設計等7類作品,各類組錄取第一名1位、第二名2位、第三名3位,獲獎學生的作品將代表宜蘭縣參加全國比賽,得獎名單請上宜蘭縣政府的網站查詢。(2007-10-22 23:08)

原文: 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85452

泰山獅王文化節 本周末展出全世界最大花獅

  臺北縣泰山鄉舉辦的「2007獅王文化節」本周六、日(27、28號)進入活動高潮,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舞獅隊伍相互較勁獻藝,還將在國人面前,展示號稱全世界最大的花獅。

「2007獅王文化節」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邀請到鹿港老師傅施榮順,特別打造全世界最大的花獅,獅頭直徑共有152公分,全長600公分,是整個活動的精神象徵。

為什麼會用獅王為主題,來舉辦泰山鄉的地方文化節。原來泰山鄉內的義仁社區,曾經持續4年推展國中生醒獅團,且連續3年參加社造年會,並受邀在各種場合演出,推展績效深獲臺北縣政府肯定,但近年來因經費不足等因素,導致醒獅團培訓計畫無法延續。鄉長宋明宗表示,過去農業時代,只要一有節慶,常常在廟口可以看到舞獅舞龍的隊伍,這次用獅王作為主題,不僅有懷舊的意義,也希望有助於地方的產業文化再造,讓舞獅技藝成為泰山鄉的特色繼續保存下去。

除了展示大花獅外,還有「群獅會之獅王爭霸」競賽,邀請10組國內舞獅隊伍共同較勁,表演精湛的舞獅技藝。並且還有車殼彩繪秀和28號的獅王之夜晚會,節目有川劇變臉秀和精彩的煙火秀。歡迎民眾在周末時來泰山鄉感受節慶的熱鬧氣氛。(2007-10-22 23:08)

原文: 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85459

漆藝家王清霜 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2007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今天(22)揭曉,由高齡85歲,從事漆藝創作70幾年的王清霜先生獲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表示,王清霜將日本的漆藝在台灣發揚光大,長年在國內進行漆藝創作、傳承的工作,對我國工藝發展貢獻良多,台灣工藝研究所預定在12月舉行頒獎典禮。(2007-10-22 23:07)

原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22/today-art4.htm

林惺嶽與當代美術思潮國際研討會


「林惺嶽與當代美術思潮國際研討會」昨日在國美館舉行。(記者徐夏蓮攝)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林惺嶽與當代美術思潮國際研討會」昨日上午在國美館舉行,文建會翁主委金珠特別親自主持開場,這場研討會一共吸引兩百多位熱愛美術的藝術界人士參與。

林惺嶽教授從事繪畫藝術四十餘年,創作媒材以水彩、油畫為主,油畫更是他一生藝術的精華。繪畫之外,他還以學術論述進行台灣美術的探討,參與台灣文化討論,並以演講、策展、諮詢等方式,為建構台灣主體文化工作而努力。

此次為舉辦「林惺嶽與當代美術思潮國際研討會」,國美館昨日特別邀請來自俄羅斯、德國、美國、日本、中國及台灣本地的專家學者於會中發表七篇論文。包括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的〈荒涼做為一種鄉愁──林惺嶽風格與台灣歷史意識〉、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仲間裕子的〈林惺嶽的風景畫──本質性的探求〉等,研究者主要論述一位藝術創作者其創作內容以及思維轉變所對應的時代性,及林惺嶽如何以畫來訴說與探討他所觀照的「生活世界」。(2007-10-22 23:05)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031

楊秀緞99隻小麻雀 躍然紙上

【本報屏東訊】退休老師楊秀緞以西畫寫生手法,表現中國水墨畫花鳥,畫中九十九小麻雀姿態全不同,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彷彿要「飛」出紙一般,讓觀者驚艷不已,認為差堪與郎世寧的「百駿圖」比擬。

五十八歲的楊秀緞說,她們有一群五人同好,定期不定點聚會寫生;為了畫麻雀,大夥即輪流到鳥店購買,每次一到兩盒不等,每盒十隻,當天畫完即放生。

絹畫中的竹欉裡外及地上,布滿九十九隻姿態各異的麻雀,為何不仿「百駿圖」畫滿百隻?楊秀緞笑稱,因為人生本無百分之百的圓滿,何況九十九意味長長久久。

楊秀緞的工筆畫有異於傳統的工筆畫,題材都取自於大自然,萬事萬物都有栩栩如生之境,畫作景物明暗與意境相融,呈現出恬淡雅緻的風格。高師大美術系洪根深教授說,讀楊秀緞畫作,可以感知她所傳遞的象徵意境與神韻。

楊秀緞八年前開始學畫,初試啼聲、參賽作品「荷與蘭的對話」,即入選大墩美展優選;之後參加多次全國性比賽,成績斐然,榮獲中央機關第三屆美展水墨組第一名、入選全國美展、五十九屆全國美展優選,九十三年屏東美展優選。

「楊秀緞工筆畫展」即日起至十一月七日,在屏東縣文化局一樓展出。三十多幅工筆創作,如澄清湖的竹林、荷花,屏東的茄子、高麗菜,杉林溪的牡丹,甚至家庭院的花草等全入畫,民眾可前往觀賞。(2007-10-22 23:02)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337

韓錦田潑彩竹市文化局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以潑彩手法,畫得雲湧山動,最為人稱道的韓錦田,將在新竹辦水墨個展。名為「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系列:奇音在爨山靈幻變酖韓錦田水墨薪傳展」,二十四日在新竹市文化局梅苑畫廊、琉璃畫廊暨美的隧道展出。

韓錦田擅長「書、畫、盆栽、品茗、談天」。當他還是小學生時,就能以泥土捏出栩栩如生的牛形,使其小學老師嘖嘖稱奇,長大後他愛上盆栽姿態之美,也搏得「盆栽妙手」的美名,因此而與藝壇宗師張大千結為莫逆,並曾擔任張大千外雙溪摩耶精舍的園藝管理。

韓錦田出生農家,在張大千的鼓勵及指點下,投入水墨藝術創作,以大千居士的潑彩法,去除傳統的皴法,再融入自己的筆意,終於開創出山霧迷濛的創意畫風。

韓錦田的墨荷和書法,不論氣勢、設色、筆墨、及題款均極為精妙,他以潑彩手法畫得雲湧山動,最為人所稱道。他在畫中的題款,往往是他對人生百態的深刻體驗。

「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系列」已陸續舉辦三十八場展覽,「奇音在爨山靈幻變酖韓錦田水墨薪傳展」是第三十九場展覽,將展出韓氏近年來百餘幅新作,展期自十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四日止。(2007-10-22 23:01)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4334

國際藝術交流 高市穿越「時、空、流」

【本報高雄訊】二○○七時、空、流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展,即日起在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倉庫舉行。策展人賴新龍與李綺琪指出,此展以時間與空間的流動的抽象概念,展現現代人面對環境的態度,年底再移至澳門牛房倉庫展出。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科長陳雪妮表示,這次的國際交流展,在創作類型上也很豐富,有現代最流行的科技數位錄影裝置、影像輸出、繪畫作品、靜態裝置、還有聲音與影像結合的裝置作品,共三十餘件。

賴新龍說,「時、空、流」顧名思義,是針對台灣與澳門兩地的環境,探討不同時空所產生人、事、物在藝術的流動感。藝術家陳奕彰創作的「現代版禮器」,是以塑膠呈現古代的鐘鼎禮器,給觀眾時空交錯的感覺。

此次展覽,是由大仁科大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賴新龍、澳門藝術家李綺琪一起催生。共有十六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

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展,展期至十一月十三日。並有定期導覽。

原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22/today-art6.htm

駁二藝術特區 時空流為傳統注入新意
[圖]
「時‧空‧流」特展,呈現時間與空間流動的概念。
(記者楊菁菁攝)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舉辦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展「2007時‧空‧流」,以時間與空間流動的抽象概念,展現新銳藝術家將傳統注入新意,呈現當代藝術的感覺。

今年駁二藝術特區最受矚目的「時‧空‧流」展場概念,主要是區分為兩個空間場域:台灣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澳門牛房倉庫做交流展出,展現現代人面對環境的態度與精神需求。

該展覽由高雄藝術家賴新龍與澳門藝術家李綺琪共同策展催生,而駁二倉庫也是首次高達16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希望藉由不同國家的藝術家作品交流,激盪更多當代藝術的火花。

「時 ‧空‧流」參展藝術家包括台灣藝術家李民中、陳奕彰、唐唐發、黃文勇、王振安、林維瑜、王佳琪、曾玉冰;以及8位國外藝術家李少莊(澳門)、何群妹(澳門)、林月娥(澳門)、Fernando Antonio Pires Madeira(葡萄牙)、Mae Leong(加拿大)、Keiko Iyama (日本)、Fredi Sonderegger(瑞士)、鍾靜雯(香港)。類型上也十分豐富,有現代最流行的科技數位錄影裝置、影像輸出、繪畫作品等,共計30多件作品。(2007-10-22 23:00)

原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22/today-art1.htm

聯邦美術獎 三獎項得主揭曉-前輩畫家李澤藩獲贈台灣美術貢獻獎

新人獎首獎張宇騰作品〈再現普普四〉。
[圖]
(記者黃世澤攝)

印象大獎得主林仁山作品〈日落大道〉。
[圖]
(記者黃世澤攝)

李澤藩作品〈雲深處〉。
[圖]
(故宮/提供)

前輩畫家李澤藩。
[圖]
(故宮/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聯邦美術獎,昨天進行複審排名並公布得獎名單。聯邦美術新人獎首獎在罕見的評審兩極化評價爭議中出線,得獎者為72年次的張宇騰;印象大獎則是54年次的林仁山;另外,今年台灣美術貢獻獎經評審提名、投票結果,選出目前正在故宮進行百歲紀念展的李澤藩。

引發評審團激辯的新人獎作品

聯邦美術新人獎至今已舉辦第十屆,今年報名人數20名,只比去年多2位,評審團認為參賽者不如印象大獎踴躍,原因除受年齡限制之外,恐怕也因為新人獎多年來已建立一種強烈寫實技巧的風格,新生代創作者若功力不夠,可能就自己打退堂鼓了。

雖然報名人數不多,但有不少參賽者正在海外留學進修,顯見聯邦美術新人獎已跨越地理限制,受到分布海內外各地的台灣學生關注,這有助於新人獎參賽者視野的多元化。不過,其中一位參賽者因遠在西班牙,雖然接獲通過初審通知後,就馬上由國外寄原作回台,仍趕不及於複審日期前抵達,形同棄權,成為這次參選的遺珠之憾。

新人獎複審結果,以歐美普普大師名作為背景、結合台灣當代社會議題入畫的新生代創作者張宇騰,與年僅23歲、寫實功力與作品氛圍俱佳的陳逸鋒,在第一輪投票時平手,經第二輪表決才由張宇騰勝出,致勝主因為「打破以往參賽者風格」,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評審團還為此於會後針對如何「創新風格」有一番激辯。

印象大獎高下分明

相較於新人獎面對的爭議性,印象大獎的評選顯然獲得評審團高度共識,第一輪投票就決定將首獎得主頒給林仁山。林仁山曾於兩年前獲得印象大獎入選,今年再度參賽,以「色彩豐富、光影表現效果佳」一舉奪得首獎。

評審團在評選印象大獎時,特別指出參賽者應多掌握印象派風格的特質,即對於色、光的分析,以及對畫面接近二次元壓縮空間的研究。以獲得入選獎的劉瑞琴為例,去年評審以「如果能在色光之研究上多著墨,很可能由她勝出。」指出劉瑞琴因作品比較像印象派之前的寫實派,而與首獎擦身而過,今年劉瑞琴似乎仍因此失之交臂。

今年印象獎得獎者多以國外風景為主題,只有已多次參賽的劉國正一貫地交出台灣風景,雖然劉國正又是「第二名」,但評審們倒鼓勵參賽者不妨多實地畫一些台灣風景。

印象大獎得主分別是首獎林仁山;優選獎劉國正與邱奕穎;入選獎劉瑞琴與胡志誠。新人獎除首獎張宇騰之外,還有優選獎曾意平與陳逸鋒;入選獎為林美慧。

台灣美術貢獻獎頒給李澤藩

聯邦文教基金會舉辦聯邦美術新人獎至今已滿十年,首獎獎金高達32萬元;5年前新增參賽年齡不受限的聯邦美術印象大獎,首獎40萬元曾創下國內美術類比賽最高獎金紀錄。今年參與複選評審共8位,包括召集人許坤成,以及張柏舟、楊樹煌、康台生、蔡長盛、吳永欽、張旭光及劉永仁。

此外,評審團也投票選出第5屆「台灣美術貢獻獎」為前輩畫家李澤藩。李澤藩(1907-1989)為台灣第一代西洋美術家,畫齡長達60年以上,擅長水彩,喜研究創新,其繪畫作品反映著台灣繪畫潮流的幾個重要階段,今年適逢李澤藩百歲,以此獎紀念他對台灣美術的貢獻也別具意義。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這幾年評審經驗,感覺好像來就一定會看到固定的意象,比如『鳥籠』。」一位評審有感而發地提出多次參與複審的心得,原來,歷年新人獎曾有多位不同屆的得獎者,不約而同在繪畫主題裡出現「鳥籠」,讓評審們擔憂是否參賽者誤以為他們要一種特定風格?

於是,「鳥籠」成為一種情境代名詞,「是不是參賽者以為畫『鳥籠』就比較容易得獎?」評審們因此很怕自己被「關進」各式各樣的「鳥籠」裡,更因此,只要看到創新形式便喜出望外,為鼓勵參賽者突破既定框架,「不同以往的表現方式」似乎比較容易得獎。

前年新人獎首獎得主以一件讓人聯想到拉斐爾宗教畫的作品,加入新的視覺元素,製造了特殊的合成效果,讓看多了類似風格作品的評審團,「驚喜」地幾乎一面倒把票投給他。當時評審有但書指出「其作品為新人獎開啟了一個新方向,而持穩的技巧及負責任的繪畫方式也未破壞新人獎講究實力養成的精神。」

不過,當時評審之一劉永仁即提出他對得獎者「能否在名畫的引用裡看到自己未來方向」的擔憂,對於這次首獎得主同樣以挪用名畫加入新的視覺元素,雖然挪用的是普普大師的代表作、新增的是對台灣當下社會的觀察,但劉永仁還是忍不住再度提出他的質疑:「原作者的創見幾乎被大師的光環掩蓋。」

有不少評審對此表示同感,但也有很多評審堅持「題材新穎、有時代性」,因此才有第二輪的投票與辯論,最後評審仍頒給首獎的原因,在於「贊成用寬鬆一點的角度給勇於突破的人鼓勵,雖然在表現技巧上有點生澀。」

對於一個業已開辦多年的美術獎而言,評審團其實也在每一年的評選過程裡,面臨自我省察的考驗。這次「期待創新風格」的激辯與長考,從美術獎評選過程的嚴謹要求來看,其實是好的,評審團有不同的觀點與評價,才有可能包容更多元的表現,不受定型化或單一好惡標準所約制。

這次的辯論,或許也將逐步蘊釀出聯邦美術新人獎的內在變革,同時提供參賽者更多思考面向,不要誤判評審團的選擇而自限框架之中,也不要只為創新而揚棄個人原有的創作特質。(2007-10-22 22:59)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 55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