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681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405/12146733.html[/center]

[center][h1]美前總統小布希開畫展展出多國領導人畫像(圖)[/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4-04-05 16:3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圖]


  中新網4月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日報導,美國前總統小布希退休後大展才藝,他的各國領袖肖像畫作這個周末在德州展出,他希望能受到這些領導人的欣賞。

  這二十多幅油畫是“領導藝術:一位總統的個人外交”展覽的重要部分,這個畫展展現了布希擔任總統期間跟世界領袖的關係。

  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今日》節目中,布希接受了女兒、記者詹納的訪問,他在受訪時開玩笑說:“我想他們(各國領袖)的反應一定是,‘哇,布希是個畫家’。”

  他還說:“我希望他們能領會我在畫中展現的友誼精神以及我對他們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敬佩,我希望用畫面讓人民看到我對他們的印象。”

  這些肖像以前從未公開過。布希說:“我敢肯定,當他們聽到我在畫他們的時候,一定會說,‘哇,我期待著看到他畫我的簡筆畫’。”

  現年67歲的布希在2009年1月離開白宮後開始拿起畫筆。

  達拉斯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的喬治·布希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說,這一展覽將舉辦到6月3日。

  相關閱讀:

  小布希秀畫作靠“普” 稱看到了普京的靈魂深處 覺得他值得

(原標題:小布希開個人畫展 展出多國領袖肖像畫(圖))(2014-04-10 10:40)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5279.aspx#.U0YECmf5OUk[/center]


[center][h1]展出生命正能量 客家手轉英雄黃明達V.S.多障抗癌小畫家朱奕庭活出希望聯展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403 16:45:07)黃明達、朱奕庭兩位生命勇士,將於即日起至4月13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三樓志清廳展出「展出生命正能量─客家手轉英雄黃明達V.S.多障抗癌小畫家朱奕庭活出希望聯展」,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觀。

客家手轉英雄黃明達,就讀明道高中美工科時,對於藝術的執著情有獨鐘,雖說本身患有小兒麻痺,出社會後,也受到種種的挫折,但對藝術的追求沒有絲毫的放鬆,咬緊牙根的衝破一關又一關的人生關卡。他不怨天、不尤人,以客家「硬頸」精神,不但熬過了痛苦的雙腳矯正手術、自立更生,無師自通陶藝、雕塑,還拜師學習中新創油畫、水彩畫,口琴、吉他、陶笛等樂器,並且藉由教學及義演將音樂、藝術、歡樂送給最弱勢的孩子們。他的故事被拍成「手轉人生」影片,激勵人心、自助助人、化癱瘓為藝術、化藝術為愛。

多障抗癌小畫家朱奕庭,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地中海型貧血、過動症…等疾病,努力抗癌多年,在繪畫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天,找回了自己,也找到了希望。這次展出作品多以自然風景畫為主,使用自然風的色調,它反映出奕庭內心裡對生命的感恩及大地的愛,畫畫是讓他的生命有向上的動力。其立志當上一名畫家,教癌童畫畫,大家一起畫癌為愛、大家一起畫出希望,畫出不一樣的生命樂章,畫出不可預知的挑戰!

誠摯邀請大家蒞臨中正紀念堂,一同分享客家手轉英雄黃明達V.S.多障抗癌小畫家朱奕庭對生命的感動與熱情,如同蠟燭般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5279.aspx(2014-04-10 10:39)

[center]http://udn.com/NEWS/READING/X5/8597981.shtml[/center]

[center][h1]台灣水彩傑作選/我的戲夢人生[/h1][/center]






【聯合報╱謝明錩/文】

2014.04.08 03:02 am


[圖]



〈浪漫的精靈──台灣水彩傑作選〉44







陳俊男水彩作品〈我的戲夢人生〉,79x110cm,2012。
謝明錩/圖片提供

以繪畫領域而言,「苦勞」和藝術境界完全沒有關係,一幅花上個把月完成的作品當然不一定比二、三十分鐘完成的遊戲筆墨精采,但,無可置疑的,龐雜的內容就是比簡單的題材統合起來困難的多。

陳俊男的這幅〈戲夢人生〉,就內容而言,其複雜程度令人咋舌,比起一般人對水彩輕薄短小的印象,他彷彿是對水彩畫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想要「征服」如此龐大的內容,使它不流於瑣碎與混亂,創作者絕對需要有過人的掌控能力與意志力。尤其是水彩畫,講求一次到位,只要稍有塗改,露出了破綻,就往往無力回天了。

然而,「預料中的錯誤」在這幅畫中沒有出現,它清澈、乾淨,不塗不改,以輕盈的姿態滑過了險灘。看來,過於複雜的內容非但沒有掣肘了他,還使他的「苦勞」加了分,這實在有點難得。

無疑的,感性和理性兼備是畫家必備的能力,但觀賞者若能抓到創作者的理性脈絡,對作品的評價與感動的深刻度一定大有幫助。

在這兒,我們要重提一次傑作必備的條件:統一中有變化。這麼龐大的內容,倘若作者不能將它歸納成幾個單元,看都不知從何看起,怎麼可能找到一個統一的焦點(主題)呢?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作者把前方表情各異的人頭當成一個單元,而把後方的一大堆布袋戲偶統合成另一個單元,也就是說,人頭是主題,後面的一切都是背景,它們全都被歸納進一個較暗的大塊面裡去了,彷彿人站在舞台前,投光燈打在身上,而背後緊挨著一塊懸垂到地的灰色布幕,所有戲偶都只是畫在上面的圖畫罷了,這樣,畫面就簡單了,主賓分明,沒有一個布偶會搶過人的風釆。這幅畫得以不亂,這是一個關鍵決策,但,它的精采卻是巧妙的「變化之美」所造就出來的。比如音樂的旋律節奏,作者用心的處理布偶間的微妙關係,有的戲偶刻畫得極為真實,有的只是輕描淡寫,有的彷彿突出在光照之下,有的卻是隱進暗處之中,總之,布偶的畫法由強到弱,由實到虛,由較高彩度到較低彩度,漸層轉換,一個主賓套著另一個主賓,充滿著「濃淡相宜、疏密有致」的韻律節奏。

這是一幅決心加上體力、毅力、克制力與專注力完成的作品,它所帶給我們的感動除了視覺上的愉悅之外還摻雜了不少震撼,當然,瘋狂或者不可思議,這些我們初見此畫時瞬間生出的感觸,最後也成了一種佩服。(2014-04-10 10:38)

[center]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599769.shtml[/center]

[center][h1]倪朝龍油版畫 今起一銀總行開展[/h1][/center]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

2014.04.08 04:40 pm





國內知名油畫、版畫大師倪朝龍應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之邀請,於第一銀行總行隆重舉行「2014油畫‧版畫創作展」,展期自今天起至4月29日止。

藝術創作超過一甲子時間的倪朝龍,終其一生與畫同行,其油畫作品豪邁率性,飽滿明朗的色感與豐富的層次肌理,加上結構緊湊,動中有靜的技巧讓創作更現功力、自信,十足展現流暢與充滿豐沛生命力的特性。

版畫方面,倪朝龍堅持手工刻版印畫,每一幅畫作至少要花二至三個月才能完成,也因此不同一般版畫製作,作品彌足珍貴。

他的近期版畫,進一步以其作品的分色套印版或主版加以排列組合、重疊或拼貼,甚至重新套印建構,以前衛的線、面表現,展現了出人意表的空間張力和想像空間,成功創造版畫新貌,對藝術再創提供正面積極意義。

倪朝龍除了致力個人創作,也致力推動藝術文化,為美術教育紮根,擔任台灣中部美術協會總幹事、理事,五屆理事長任內,前後近五十年,整合團結地方美術力量,帶領中台灣藝術家們傾力推展藝術文化,為中部美術發展史寫下輝煌的一頁。(2014-04-10 10:37)

[center]http://n.yam.com/nownews/life/20140409/20140409221154.html[/center]

[center][h1]小學生畫新莊 七爺八爺、中港大排躍然紙上[/h1][/center]
NOWnews-2014年04月09日 下午17:06




字級:














列印


轉寄

分享

















記者葉立斌/台北報導

兒童節剛過,孩子們報答父母的時候才剛開始。

翰品酒店新莊邀請新莊區內16所國小的學童,畫下新莊風情,孩子們畫了大眾廟、新莊運動公園等新莊地標,也有小朋友畫了七爺八爺。低中高年級組的前三名,在9日的記者會上接受頒獎,除了獎狀與餐券外,還有更有紀念價值的繪畫磁磚,讓家人們能永遠珍藏這份大禮。

翰品酒店新莊舉辦「翰我一起畫新莊」活動,小朋友們發揮創意,不論是用油畫、水彩、蠟筆或色鉛筆,都呈現了新莊代表風情,例如鹹光餅、中港大排與體育館等,表現相當令人驚艷。

蔡承軒與蔡承祐兄弟各在不同級組中名列前茅,哥哥用色鉛筆畫了大眾廟,呈現他的古色古香與新莊特色,弟弟則是畫七爺八爺,都具有宗教意涵。蔡承軒表示,他希望能與爸媽一起吃下午茶。

這位小朋友則在「莊」這個字的旁邊畫上一些鼓,象徵「鼓動新莊」,創意十足獲得評審青睞,拿到高分。

翰品酒店新莊總經理嚴天立表示,翰品酒店新莊在新莊區有4周年,獲得當地人肯定,這次邀請區內小學生一起參加,而他在評審畫作時,看到孩子眼中的新莊之美。翰品酒店新莊未來將進行社區清潔活動,且配合地方節慶辦活動。


忘了參加這個活動也別失望,翰品酒店新莊推出回饋地方的多項優惠,在週一至週四到館內西餐廳用餐,出示100分考卷就可折扣100元,90分也可折抵90元,以此類推。(2014-04-10 10:36)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08005153-260405[/center]

[center][h1]台藝大美研所聯展 詮釋生命[/h1][/center]
稍後再讀


中時即時 吳垠慧 2014年04月08日 18:52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Better not be there?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所聯展」4月9日起至4月21日在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0年正式改制為大學。並分別設立五個學院:美術、設計、傳播、表演與人文學院。美術系自國畫、雕塑分別設系以後,純粹以西畫為主軸,兼習中外藝術理論,並引進新思潮與科技藝術,積極朝國際化邁進。

「The better not be there?」展覽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與國父紀念館共同主辦,透過9位風格別俱的藝術創作者之40件油畫、水墨作品來詮釋並呈現出各自的生命觀感。4月12日下午2時開幕。(2014-04-10 10:36)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408/12161844.html[/center]

[center][h1]鴻山遺址博物館[/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4-04-08 17:34)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春風吹落枝頭露,春雨濕透春海棠。春色好,春光旺,正是踏青訪古好時節。

  從無錫新區管委會往東驅車20多分鐘,便能看見一座“泥牆、坡頂、草面”的建築“國字型大小”鴻山遺址博物館,它猶如在大地上張開的一把巨大弓箭,穿越了時空,向世人訴說著屬於那個年代的那段恢弘曆史。館內,千餘件珍貴的出土文物,讓時光倒回2500年前的吳越春秋,人們在這裡觸摸那段雖已逝去卻仍真實存在的吳越春秋。

  鴻山遺址是我國長江下游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類遺址,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十一五”期間全國100項重點保護大遺址工程之一。2010年10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1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景區。博物館建築面積8578.6平方米,展廳面積3300平方米。

  “一體兩館”展現“秦風吳韻”

  鴻山遺址博物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鴻山墓群為依托,倚特大型墓葬邱承墩原址而建的遺址類專題博物館,分為“兩館一址”,即中國吳文化博物館、鴻山遺址博物館和邱承墩戰國貴族墓原址。鴻山遺址博物館展覽由三部分組成:鴻山墓群及其出土文物展示、邱承墩貴族墓原址展示及吳地歷史文化主題展示。

  吳地歷史文化主題展是國內首個吳地文化主題展覽,包括先吳文化和吳文化兩大板塊,一方面自成一體,獨立完整展示吳地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和特色,另一方面為鴻山墓群展示提供全方位的歷史人文背景。先吳文化板塊展示了從馬家?、崧澤、良渚到馬橋文化時期的無錫地區已發現的文化遺址和出土遺物,其中就有邱承墩遺址出土的良渚時期的黑陶鼎、黑陶貫耳壺等珍貴文物。吳文化板塊通過雕塑、油畫、電子沙盤模型、圖片等場景復原的手段結合出土文物的展示,講述了商末太伯奔吳,中原文明與土著文明滌蕩碰撞、交流融合,又歷經壽夢中興、闔閭稱霸、黃池會盟,數代吳王精彩演繹了吳國由建立、崛起到稱霸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帶領吳國人民在青銅冶鑄、造船水利、漁獵農桑等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就,開創並締造了雲蒸霞蔚、絢麗多彩的吳文化。

  鴻山遺址博物館展覽則是鴻山墓群考古發現及出土文物展示,分為古墓驚現、等級之尊、奢華生活、貴族玉禮、樂庫華章、千古之謎六大板塊,敘述了鴻山墓群發現、發掘和保護的過程,著重通過陶瓷禮樂器、釉陶器、玉器、琉璃器等珍貴文物展示了戰國時期貴族的精緻奢華生活以及當時的墓葬等級制度、禮樂制度,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在陶瓷、玉器製作工藝以及音樂藝術等領域的輝煌成就。

  邱承墩貴族墓原址全面展示了戰國時期越國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形制和規格體系。墓坑兩側輔以發掘前原貌、墓葬結構及出土文物的大型圖片,再現了考古發掘的過程。

  千餘件出土文物

  鴻山墓群出土文物數量之多、器型之奇、製作之精、紋飾之美,令人嘆為觀止,很多文物在國內都屬首次發現,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色,填補了多項考古資料空白,而成組成套、系列完整的仿青銅器的陶瓷禮器、樂器,各種精美的玉器,造型奇特的琉璃釉盤蛇玲瓏球更是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制度與習俗,為研究吳越文化及陶瓷史、音樂史和工藝美術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玉器是鴻山墓群出土文物中的亮點,也是展示的難點,由於其形體偏小而紋飾複雜精細,普通展示難以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留下深刻印象,領會文物的真正價值。因此設計者在展覽手段上嘗試創新,一方面將玉器原物拓片圖像做成動畫,利用牆面投影展示手段,將文物本身放大若干倍,通過文物影像的旋轉動態展示,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同時又設置了物理放大鏡觀看放大數倍的玉器實物。玉璜和玉環分別置於高低相間的獨立玻璃櫃內展示,並交叉使用兩種亮度、色系不同的燈光。展示手段多管齊下,使展覽層次分明,立體感強,錯落有致,相映成輝,解決了玉器形體偏小的難題,達到了“小中見大”的效果,吸引了觀眾,並讓觀眾看得細緻真切。

  成組成套的陶瓷樂器也屬國內首次考古發現,是展覽的重點板塊,其中仿青銅的陶瓷編鐘雖為明器,沒有實用價值,但如果不予懸掛,則觀眾難以理解其功用,因此在鐘腔內用外裹海綿的有機架作支托,上用棕繩懸掛作示意,使鐘全部受力於支架,在保證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演示了編鐘的組合和使用方法,真實體現了古代的禮樂制度和發達的音樂藝術,也使觀眾真實感受到古代宮廷樂舞的宏大氣勢。

  琉璃釉盤蛇玲瓏球作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有何功用,至今眾說紛紜,成為了千古之謎。因此,為琉璃釉盤蛇玲瓏球展示量身定做的金字塔形展櫃、工字形托架、藍色柔光和3D動畫演示,既增添了玲瓏球的神秘色彩,又對玲瓏球的造型與內涵做了生動的剖析。

  觀眾盡享互動真切體驗

  在吳文化主題展覽中,出現了大量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為避免展覽的平面化與概念化,博物館通過具象逼真的場景營造,將觀眾融入到可以親臨、互動、交流的“語境”和“畫境”中,成功地將歷史傳說故事轉化成生動的可視化博物館展覽。

  對於場景、繪畫設計中出現的每個歷史人物或造型器物,其服飾、佩戴、形態、體量等都根據學術資料復原,精雕細琢,力求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真實,帶給觀眾正確而直觀的信息。例如柏舉之戰和夫椒之戰都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戰役,展覽通過電子遊戲、磨漆畫、油畫、雕塑等綜合手段模擬復原再現了生動逼真的戰爭場景,既敘述了歷史的演進過程,又營造了良好的現場氛圍,讓遙遠的歷史故事得以重現,使觀眾有跨越時空進入歷史事件的感覺,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震撼與感動,印象深刻。

  在展項的設計、展覽視覺效果的表現等方面都註重從普通觀眾的角度和心理出發,通過高科技、新技術與實物、造型器物、信息傳達裝置的巧妙結合,增強展覽的趣味性、互動性,調動觀眾參與的積極性。在“古墓驚現”展區使用大型光電互動沙盤,區別於常規沙盤模型,展區常態時為投影形成的鴻山墓群全景鳥瞰效果圖,可瞭解墓群的整體分佈情況,而觀眾只需用手遮住圖標的光線,便可翻閱古墓的相關信息。在“樂庫華章”展區,觀眾可通過觸摸感應裝置,聆聽美妙的古音,與古樂器實現聽覺上的互動。在“千古之謎”互動區,當參與者觸動投影大屏幕時,漫天星塵便徐徐散開,進入互動問答環節,……讓觀眾在參與中乃至遊戲中掌握知識,寓教於樂。(2014-04-10 10:36)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6000613-260108[/center]

[center][h1]小布希執彩筆 多國領袖入畫來[/h1][/center]
稍後再讀


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報導 2014年04月06日 04:09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5日在德州達拉斯舉辦首次畫展,作品主要為多國領袖的肖像。(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5日在德州達拉斯舉辦首次畫展,作品主要為多國領袖的肖像。(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5日在德州達拉斯以他命名的圖書館與博物館舉辦首次畫展,題為「領袖的藝術:一位總統的個人外交」,共展出20多幅作品,主要為多國領袖的肖像,油畫的主角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即將卸任的阿富汗總統卡札等人。

這些畫作呈現小布希2001至09年擔任總統期間,與世界領袖的關係及印象。在他筆下,力挺他攻打伊拉克的前英國首相布萊爾,顯得持重而果決;俄羅斯強人普丁擺出一張閒人勿近的撲克臉;德國總理梅克爾有她溫暖開朗的一面;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平靜內斂;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無情、不為所動。

現年67歲的小布希在2009年1月離開白宮後開始拿畫筆。他在「全國廣播公司」4日播出的《今日》節目中,接受了女兒兼節目特派記者珍娜的訪問。他開玩笑地說:「我想他們(各國領袖)的反應一定是,『哇,布希是個畫家。』」畫中的人物至今都還沒看過自己的畫像。

他說:「我希望他們看到畫時,能體會我在畫中展現的友誼,以及我對他們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敬佩。」有些肖像展出時還附帶照片、小布希個人的回憶筆記等。

小布希坦言,自己不是偉大畫家,只是想解放內心的林布蘭(荷蘭大畫家),但至今學到的寶貴一課是「別畫自己的老婆」。

去年小布希作品被駭客公開,包括自己入浴的自畫像,當時他相當生氣,認為隱私被觸犯,但現在已能大方談論作畫興趣。


關鍵字:小布希(2014-04-10 10:35)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6000318-260107[/center]


[center][h1]張澤平花想畫展 描繪性愛生死[/h1][/center]

稍後再讀


中國時報 魯鋼駿/竹縣報導 2014年04月06日 04:09

[圖]




張澤平(左)日前幫新竹縣政府設計一系列圖案,縣長邱鏡淳還特地將其製作成一系列精緻茶杯組。(魯鋼駿攝)
張澤平(左)日前幫新竹縣政府設計一系列圖案,縣長邱鏡淳還特地將其製作成一系列精緻茶杯組。(魯鋼駿攝)











新竹縣竹東高中美術老師張澤平,5日起在蕭如松藝術園區舉辦為期1個月的「花想」畫展,以饒富禪趣的「花卉」為主題,展出近30幅油畫及水彩畫。張澤平說,希望藉由各式花卉創作,描繪性、愛、生、死等議題。

竹東高中畢業的張澤平,是當地著名藝術家蕭如松退休前的「關門弟子」,為了紀念恩師,他連續3年在4月蕭如松逝世的月份舉辦畫展,也希望承襲老師「為美布道」的棒子。

張澤平一朵朵美麗的花卉畫作,其背後蘊含了濃濃「禪味」。其中1幅名為「木玫瑰」的作品,花芯部份隱約呈現男、女性向特徵,並且刻意留白,他認為,生命綻放的同時,就是不斷往生命的終點邁進,「一切終歸回到原點,然後不斷輪迴」。

張澤平說,畫展期間會依展出的故事性,每周更替部分作品,也是畫展的另一種創新;另外,此次畫展也希望能籌募藝術教育基金,結合更多資源持續擴大美學教育推廣的面向。

竹東高中校友、新竹縣長邱鏡淳昨也到場參觀,他表示,新竹縣積極推動「一線九驛」,在竹東火車站前打造動漫藝術園區,加上在地藝術家在此定期舉辦畫展,未來就能連成一線,成為最具特色的藝術重鎮。(2014-04-10 10:34)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6000640-260115[/center]

[center][h1]文徵明書畫展 如見高人練輕功[/h1][/center]




在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提到了書畫俱全、文采飛揚的江南四大才子,雖然電影極盡搞笑之能事,在正史中,四大才子真有其人,又稱明代四大家,分別是沈周、文徵明、唐寅與仇英。目前在故宮,正展出4人中最長壽的文徵明書畫特展,共有77件書畫作品,表現他各時期境遇的不同風貌。

文徵明與沈周並列吳派領袖,引領晚明書畫風潮長達半世紀。他自20歲起就跟著沈周學畫,風格多樣,以山水為主要題材,擅於掌握水墨表現的多層次配置,也擅設色。

在書法領域,他幾乎是全方位,而小楷與行書成就極高,尤其是小楷,結構嚴密又帶勁力,0.3公分不到的蠅頭楷更是專擅。這次展出了一卷文徵明的〈四體千文〉,雖是他66歲時的作品,但全卷可見他楷、草、隸、篆四體書寫,表現純熟。

文徵明為人敦厚樸實,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每日晨起第一件要務無他,只是寫書法,直到90歲壽終前仍在提筆運字。擔任這次特展的故宮策展人吳誦芬就以「每日在腿上綁鉛練輕功」的高人來比喻。

在故宮所收300餘件文徵明作品中,有一件〈題宋高宗賜岳飛手敕詞〉,是90歲的文徵明寫下的作品,這次也將展出。根據考證,這作品離文徵明辭世之日不到20天,但作品通篇30行,都是大字行書,筆力蒼健,字體結構俊逸。

吳誦芬笑說:「這樣的高人,即便拿下腿上鉛塊、邁入老年,還是能輕鬆飛簷走壁啊。」若細看內容,會發現文徵明旁徵博引、極有邏輯地導出自己見解,直指岳飛之死不該怪秦檜,始作俑者該是宋高宗,展現文人針砭時事、史事的風骨精神。

文徵明的個性其實也帶有風趣的一面。這次展覽,展出文徵明寫給2位參加鄉試的兒子家書,信中交代了自己牙痛、天氣下雨不冷等生活瑣事,還以自己曾9次應試不中的不得志經歷鼓勵兒子:考不中沒關係,有把考卷寫完就好。文徵明特展即日起在故宮展至6月30日。(2014-04-10 10:33)

[center]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44322[/center]


[center][h1]白馬寺寫經書畫展 周末佛光山見 [/h1][/center]

2014/4/7 | 作者:阮愛惠 | 點閱次數:152 | 環保列印


字級: 大字體 一般字體 小字體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由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台灣女書法家學會、台灣中華書道學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佛光藝緣暨靜賞寫經展」,將於十二日至五月四日,在高雄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登場。

聯合策展人汪真仰和張松蓮表示,白馬寺「佛光藝緣」書畫展,是以佛教題材為主的國際邀請展,歷年來已成功舉辦三回。前三次活動都是在白馬寺釋源美術館和印度佛殿苑展出,今年則分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法炬山、高雄佛光山、洛陽白馬寺等三地舉辦。

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古剎,佛光山是台灣最大的道場,法炬山是大馬頗具影響的重要道場。首站吉隆坡展已於去年十二月成功舉辦。佛光山的展覽是第二站,將有一百多件展品來台,其中以寫經類作品為主,同時還有和佛教題材有關的水墨、彩墨作品。

佛教行門之一的抄經,有時亦稱為寫經,即是用最虔敬的心來抄寫佛經。佛經圓融精妙的思想、精美優雅的語言文句,自古吸引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將相等抄寫流傳。一部佛教經典,要抄得工整優美,須有相當的定力,所以必須集中精神。用心抄經就是在一筆一畫中,反覆體驗「禪定」,深入般若智慧。

此次活動,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將有二十五人代表團前來台灣觀展。成員包括甘肅蓮花寺住持、書畫僧空慧法師,福建東山寺住持、書畫僧當如法師,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祕書長郭貫貞,武漢大學哲學系佛學博士李志軍等。(2014-04-10 10:32)

[center]http://n.yam.com/greatnews/society/20140404/20140404212286.html[/center]


[center][h1]屏東美術協會創作聯展 屏東市公所2F藝文走廊[/h1][/center]

大成報/吳富正-2014年04月04日 下午22:10




[圖]


屏東美術協會創作聯展 屏東市公所2F藝文走廊

arrow-left

1/1

arrow_right


點選放大
















【大成報記者吳富正/屏東報導】

 屏東縣美術協會藝術創作聯展即日起至4/30在屏東市公所二樓藝文走廊展出,與屏東鄉親分享來自在地藝術家的美學饗宴。本次展出的作品有西畫、水墨、版畫等近百幅畫作,資深與新銳畫家作品並展。屏東市公所莊庭彰主秘感謝在地藝術家提供精彩的作品,讓民眾欣賞,也提升並豐富屏東的藝文氣息。

 屏東縣美術協會李百雄會長表示,葉壽山市長透過屏東美術館對於在地藝術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使屏東市增添藝術文化的光采,在地藝術家更深刻感受到葉市長及市政團隊的用心。屏東縣美術協會願承擔屏東在地的美學推廣火車頭重任,致力推廣屏東美術活動,提升屏東藝文風氣。

 翠光畫會魏徹理事長表示,藝術是條永無止盡的路,需要毅力與謙卑的態度才能走下去,而屏東市公所團隊竟有勇氣走這條全然陌生的藝術之路,提供屏東美術館及屏東市公所藝文走廊的展覽空間,讓藝術家有展現的舞台,民眾也有欣賞藝術的地方,值得敬佩。(2014-04-10 10:32)

[center]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404/12140529.html[/center]

[center][h1]曾來德、曾珍、李瓊珍書畫展亮相武侯祠美術館[/h1][/center]
北京新浪網 (2014-04-04 12:3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最近,位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西區的武侯祠美術館可謂好展不斷,4月3日上午,由成都市文化局主辦,成都博物館協會、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承辦的“藝術一家故里行——曾來德、曾珍、李瓊珍書畫展”在武侯祠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將為公眾呈現“書壇奇才”曾來德先生及其妻女的書法與繪畫作品50餘幅。這是繼“百年陳子莊作品展”之後,在武侯祠美術館推出的又一項“重量級”文化惠民精品書畫展。據悉,展覽將持續到4月10日,開放時間為上午10:00——12:00,下午13:00——17:00。
藝術一家故里行
  大家之作 鄉情之展

  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的曾來德先生,是當代川籍書畫家中的佼佼者,更被譽為“書壇奇才”。80年代初,曾來德師從著名書畫家胡公石先生,同時大膽探索、融貫中西,選擇了一條“返古出新”的道路,形成了充滿“偶發主義”與“情境主義”的個人書法風格,也讓他近年來的山水畫作品表現出一種獨具個人魅力的圖像新意。著名藝術家王鏞先生曾說:“創造意識強烈,是曾來德書法的又一優勢。基於此,他寫下了‘塑我毀我’的座右銘,力圖使每幅作品求新。如果缺乏超越自我的勇氣,恐怕也不敢做出這一艱難的選擇。”正是這種“毀我塑我”的精神,曾來德走出了一條尊重傳統文化藝術,卻不為其所羈絆的藝術創作道路,樹立了一種追求“大美”、符號化的鮮明個人風格。

  作為從四川蓬溪縣走出的一位藝術大家,曾來德先生始終不忘自己對故鄉的摯愛:“予生長蓬溪山水之間,少年學書習畫,每從故土丘壑煙雲之間,汲取藝術之靈感……予作書,好寫張船山詩句;作畫,好寫蓬溪風光。”家鄉的山水與文脈,在給予曾來德藝術靈感的同時,也成為其創作的重要題材。本次展出的作品,既有蜀詩,也有蜀景,讓觀眾從中一尋蜀中山水人文風光。
藝術一家故里行
  東方之韻 水墨之詩

自1988年首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起,曾來德先後在國內及海外多個城市舉辦個展,引發廣泛關注,並一度產生藝術評論界對“曾來德書法文化現象”的討論。2005年起,曾來德更與周展、侯長青、董淼諸位音樂家合作,攜個人書法藝術展覽及“墨樂”專場先後走進大英博物館、法國國家議會宮以及芬蘭、挪威、瑞典、南韓……,進行書法與音樂在現場的共時表演,探討音樂與書法在節律上的一致性,實現中國書法與多種傳統樂器的精彩對話與完美融合,將書法演繹出“現場視覺藝術”,展覽充分彰顯了東方文化的藝術魅力和現代價值,也讓四川當代書畫藝術走向國際觀眾的視野。正因為一系列延展的實踐,在曾來德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種流動的詩意,一種詩學的節律感和一種行進中的筆觸。參觀此次展覽的觀眾,在進入武侯祠美術館大門的那一刻,就會陷入這種獨特的水墨詩情中,在潛移默化中被輕輕觸動。輕
光霧冬韻 曾來德
  藝術之家 傳承之展

  曾來德先生的家庭,可謂名副其實的藝術之家。曾夫人李瓊珍女士,於退休後開始學習山水畫,其作“間含秀色,自散幽芳”。曾家獨女曾珍,自幼喜書畫,童年得畫壇宿老周韶華前輩之教導,十歲即舉辦個人作品展於中國美術館,之後一直致力於書畫創作,並先後修業於國家畫院薑寶林花鳥畫工作室、沈鵬書法創研班,並出版有《曾珍畫集》、《一葉知音》。曾珍的畫作,“大氣而不乏精緻,風格獨具,殊值賞味。”從這個和諧的藝術之家裡,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強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勃勃生機。
粒粒長精神 曾珍
  此次展覽,曾來德特別攜本人及妻女近來創作之代表作品,呈現於家鄉父老,讓展覽在藝術之外又多了一份親切感與傳承之意。而有志於書畫的觀眾,在品鑒欣賞的同時,或許能收穫更多學習書學畫學及傳統文化之志趣。

  據悉,4月26日,《神駿踏春又歸來——徐悲鴻在四川》繪畫精品展也將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揭開面紗。本次展覽獲得徐悲鴻遺孀廖靜文女士授權,將展出34件徐悲鴻的重要代表作。(2014-04-10 10:31)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5473.aspx#.U0YBc2f5OUk[/center]


[center][h1]獨門人物印象寫實風 鄭麗雲油畫創作個展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409 09:16:12)擅長於人物畫像的台灣當代藝術家鄭麗雲,將於20日(二)到5月5日(一)在上古藝術當代館舉辦「2014油畫創作個展」。20日開展茶會當天下午2點,將舉辦摸彩和免費人物速描活動。這次她展出作品以印象寫實風格為創作主軸,細膩不描繪的獨創精煉畫,

鄭麗雲表示,談到這次油畫創作風格及理念,以人體及人像為主,以印象寫實的風格為創作的主軸。同時秉持著不畫表面的寫實的信念作畫,捕捉真實的氣韻與氛圍, 以虛實來創造像音符般跳動的元素, 使平面畫作也能成為一篇無聲的樂章。

這次鄭麗雲展出作品包括有「十九歲」、「屋簷下」、「背影」、「龍年的願望」、「荷田背影」、「蛻變」、「河邊記憶」,「執扇女子」、「紅色上衣」、「荳蔻年華」、「」花田竹夢」等三十多幅畫作,藝壇評析她的作品扣人心弦,畫風精煉,寫實風格沒有太多的描繪,避免失去自然的韻味,是她的畫作吸引人的地方。

鄭麗雲也嘗試以更精煉的筆觸來闡述生命體的動感與美感,這也是鄭麗雲未來創作的方向。她的作品散發畫作的一種氣韻,她畫人像不是要像一張照片,是要有深刻的感覺,人物畫像扎實豐富。

她說,作為專業畫家,她一直是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受到拘束,沒有任何壓力。不過,她坦言,畫人物畫像的經濟來源有限,主要是給美術館和畫廊收藏,一般個人是畫本人畫像比較好賣,但如果是收藏家要買別人畫像,容易產生誤會,她舉例,一位男性客戶跟她要買女子畫像,他太太吃醋以為喜歡那女子不要老公買。

鄭麗雲強調,以後她想多畫一些兒時記憶,像是兒時端午節母親包粽子場景,還有中秋節母親做月餅的情景等,都是未來她想要創作的主題。

她說,這次在上古藝術當代館的展出是她從事繪畫15年來第7次個展,但卻是在台北的第一場個展,她強調,希望這次能與本地的畫家朋友及藝術愛好者彼此交流切磋。

15日開始到5月5日早上11點到晚上7點,在上古藝術一樓外的「藝動空間」,將舉辦現場頭像寫生。20日開展茶會舉辦摸彩活動和免費人物速寫。從20到22日這3天內,鄭麗雲將在「藝動空間」為中獎的幸運兒進行現場免費人物素描,每天一位共三人。3天之後,鄭麗雲現場為民眾速描,原價每張新台幣5000元,現場特惠價1000元,歡迎來電預約:02-27113577。

「藝動空間」位於上古藝術當代館一樓門口旁,形狀如一個茅草屋,面積約十坪大。一般民眾走在騎樓下經過時都欣賞到,相當顯眼。這是一個嶄新的藝術空間,是提供給畫家們的駐點畫室,藝術家們可以每天輪流到這裡現場作畫。

收藏家走到「藝動空間」,可以欣賞到展覽畫作,也能邀請畫家現場為他們進行素描,畫作依照畫家的行情收費。這彷彿是畫家把「藝動空間」當作自己家中的畫室,帶著自己的顏料來畫畫。

在「藝動空間」有藝術家的駐點繪畫創作,也會舉辦藝術家簽名會等活動。過去是由經紀畫家進駐,現在開放給外面的藝術家。

上古國際藝術總監陳虹安說,「藝動空間」的概念在歐美一些國家很流行,歐洲國家的藝術家在外面街頭畫畫是很普遍的,鼓勵街頭藝人的演出。

她說,在台灣社會人們觀念比較保守,畫家們多只能家裡作畫,他們出來畫畫心理難免會害怕一些。就像台灣最近幾年才開始有街頭藝人,也有彈琴表演,強調藝術家和社會群眾直接的接觸,老一輩藝術家比較保守,新生代藝術家比較喜歡和社會大眾接觸。

訊息來源:上古國際藝術
(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2號,忠孝東路口,捷運新生站三號出口附近)

新聞發言人:上古國際藝術 總監 陳虹安
02-27113577#77 
sogoart77@sogoart.com.tw
新聞聯絡人:郭小蘭
02-2711-3577 #20 
sogoart68@sogoart.com.tw
活動公用信箱:新浪電郵: https://mail.sina.com.cn/
帳號: goart2530@sina.com 密碼:art2530(2014-04-10 10:30)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09005841-260405[/center]

[center][h1]視界漫自遊 盧劭暐油畫展出[/h1][/center]


稍後再讀


中時即時 吳垠慧 2014年04月09日 22:30


[圖]


盧邵暐2013年油畫《官將首》。(國父紀念館提供)
盧邵暐2013年油畫《官將首》。(國父紀念館提供)











國父紀念館舉辦「視界漫自遊:盧劭暐油畫個展」展至4月14日止。盧劭暐1962出生於高雄市,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該次個展著重在二個主題上,一為「房子」系列:想以建築物來表達人世間種種及其未來的可能性,以期觀者在看畫之後對周遭的建物有新感情,進而思考環境與我們的深切關聯。

二為「戲劇」系列:戲曲藝術在國際舞臺獨樹一格的特殊魅力。不論是城市系列的硬線條,或是戲劇系列的彎曲線條,都表達出相當的深度。(2014-04-10 10:30)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07003248-260405[/center]

[center][h1]「形色詩韻」油畫展 阮玉娟揮灑人生[/h1][/center]
稍後再讀


中時電子報 林宜靜/綜合報導 2014年04月07日 13:32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圖]



阮玉娟作品〈元宵燈會〉2012。(國父紀念館提供)
阮玉娟作品〈元宵燈會〉2012。(國父紀念館提供)











彩筆一揮,這是過年節大小朋友最愛的元宵燈會,在藝術家的巧手下,龍型天燈在天空中飛舞,人們齊聚在廟堂前,享受愉悅的年味。一幅幅的人生風景重現在畫框中,讓人品味人生。「形色詩韻」-阮玉娟油畫個展從明(8日)24日,將於國父紀念館展出。

本展出作品題材以人物、花卉、風景並陳,是印象與意象的結合,作者以輕鬆的筆觸,簡化細節,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帶著情感與想像,編織成一篇故事,讓自己內在思想、感情遊走油彩與畫布之間。

阮玉娟的作品已不全然是外在的描繪,經由形體重疊、線條穿透、色面組合等,組成音樂性的視覺饗宴、詩韻般的律動,交織成動人的生命之歌。她把內心情感轉化成主觀色彩來鋪陳畫面的瑰麗與豐富,是理性與感性的相互交融,是主觀與客觀的心靈交會,更期望帶給觀者愉悅的心境。

藝術家期許自己能繼續認真耕耘,不斷的求新、求變,探求繪畫的本質,以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淡淡的四月天裡,也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前來,從美麗畫作中重拾人生的況味與感動。

「形色詩韻」-阮玉娟油畫個展

展期:4月8日~4月24日

地點:國父紀念館 翠亨藝廊(2014-04-10 10:29)

[center]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5369.aspx#.U0YBe2f5OUk[/center]


[center][h1]「形色詩韻」-阮玉娟油畫個展 8日國父紀念館登場 [/h1][/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407 16:41:42)「形色詩韻」-阮玉娟油畫個展自8日起至24日,將於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隆重推出。

這次展出作品題材中人物、花卉、風景等元素並陳,是印象與意象的結合,作者以輕鬆的筆觸,簡化細節,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作者帶著情感與想像,編織成一篇故事,讓自己內在思想與情感遊走油彩與畫布之間。

主辦單位表示,阮玉娟的作品已不全然是外在的描繪,經由形體重疊、線條穿透、色面組合等,組成音樂性的視覺饗宴、詩韻般的律動,交織成動人的生命之歌。她把內心情感轉化成主觀色彩來鋪陳畫面的瑰麗與豐富,是理性與感性的相互交融,是主觀與客觀的心靈交會,更期望帶給觀者愉悅的心境。

作者期許自己能繼續認真耕耘,不斷的求新、求變,探求繪畫的本質,以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或電洽該館服務臺〈02〉27588008轉545、546。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5369.aspx(2014-04-10 10:28)

[center]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06003076-260409[/center]

[center][h1]朱德群最大油畫作品 上海展出[/h1][/center]
稍後再讀


旺報即時 賴廷恆 2014年04月06日 20:22


[圖]

民眾駐足欣賞朱德群平生最大的油畫作品 《復興的氣韻》。(取自中新網)











「朱德群紀念展」5日起於大陸上海大劇院揭幕、展期10天,觀眾可在非演出期間,親炙法籍華人藝術家、法蘭西學院院士朱德群平生最大的油畫作品 《復興的氣韻》,9幅手稿在大劇院一樓展廳一併展出。

3月26日朱德群逝世,上海大劇院大堂正中呈現,長7.3公尺、高4.3公尺的油畫《復興的氣韻》即出自朱德群之手。2003年8月,此幅畫作運抵上海,並在大劇院成立5周年之際正式揭幕、呈現於上海民眾眼前。(2014-04-10 10:28)

[center]http://news.cts.com.tw/nownews/society/201404/201404041401917.html[/center]

[center][h1]第6屆長青油畫學會會員聯展4/5台南生活美學館展出[/h1][/center]
2014/04/04 22:03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字級





與Facebook好友分享


與Twitter好友分享



與Plurk好友分享


推薦

回應

訂閱











長青油畫學會自2007年創會以來,即將舉辦第6屆的會員聯展,藉由舉辦會員聯展來檢視自己的努力是否有進步,也使自已有不停向上提升的動力,這次的聯展中,作品數量超過以往的兩倍,會員們以雀躍的心情。「長青油畫學會」會員來自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附設之長青生活美學大學油畫班,包括商界、醫界、教育界等退休的賢達人士。2009年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舉辦首次聯展,獲得各界熱烈的迴響,之後會員們於每年定期辦理聯展,藉以交流切磋畫藝,大家在琢磨蛹化的過程中,一直求新求變,希望更上一層樓。第6屆會員聯展作品中,有採用豪邁粗礦的運筆表達世界上最美麗壯觀的山峰;有用細膩筆法去呈現家庭人物上的親情天倫,還有模特兒淳美的人物寫生、幽美清朗的風景和鄉間景致。(2014-04-10 10:27)

[center]http://xor.tw/+4zgl0[/center]


[center][h1]閩南三傑書畫家 [/h1][/center]

2014年04月10日
列印 字級:小中大 RSS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 Twitter



[圖]

余承堯《一曲清溪宛轉流》水墨。(國立歷史博物館 )






文/鍾元
余承堯、沈耀初、鄭善禧三位書畫家均來自福建,畢生大部分創作生涯都在台灣。他們在台遇故知,相知相惜,互相提攜與支持。不幸余、沈先行辭世,獨剩鄭善禧,三人繪畫風格迥異,皆有獨到之處。

閩、台二地自明清時期起即關係密切,淵源長久。台灣早期繪畫多受福建一地影響,因此福建書畫風格便成為日據時期以前,台灣繪畫風格的主要淵源。清代台灣繪畫即以恣意揮灑的筆墨表現著稱,不僅反映出台灣當時移民社會的粗放狂狷特質,同時也流露出民俗、純樸、天真與拙趣。

余承堯(1898~1993)

生於福建永春,早年投筆從戎,1920年東渡日本,於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又轉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鑽研戰術。返國後服務軍旅,1946年以中將退伍。1950年輾轉來台,經營藥材生意,餘暇則讀書、作詩、作畫、寫字自娛。


[圖]
余承堯《平湖春色》彩墨。(國立歷史博物館 )

他從56歲開始作畫,沒有師承,僅以大自然為師,以細碎密結的筆法,皴擦出山岩肌理,再由多塊山石峰峭組構成密實的山形。此類峰巒相連的峻奇山水,展現了其自家山水風格獨特的創作語言。

沈耀初(1907~1990)

福建詔安人,自號「自渡人」,幼喜繪事,曾受族內老畫家沈鏡湖先生指導,後入汕頭藝專攻讀。1948年冬,與友人來台寫生,因戰事而滯台從事教育,課餘索居獨處,精研書畫古籍、名家真跡,數十年如一日。

其畫風融入金石筆法,擅長寫意花鳥、山石。作畫主張一切筆墨「寧大勿小、寧拙勿巧、寧重勿輕、寧厚勿薄」,繪畫風格奔放率意而質地樸厚,於文人水墨寫意畫風另開一路風韻。

鄭善禧(1932~)

福建龍溪縣石碼鎮人,1950年來台,1953年從台南師範美術科畢業,1960年再畢業於師範大學美術系。鄭善禧教授就讀師大美術系時,曾受教於黃君璧、廖繼春、林玉山、馬白水等諸中西畫名家。

[圖]

鄭善禧《布偶群像圖》彩墨框。(國立歷史博物館 )

任教期間,每逢假日必定到處遊歷寫生,凡公園、廟宇、市場街道及火車站來往行人皆是題材,眼目所及均可入畫,從不間斷地寫生成就了他紮實的速寫能力。

鄭善禧作畫風格運筆靈活流暢,不拘小節,畫面造形融會中西而生動樸趣,用色強烈不避俗豔,最能呼應常民之生活意境,且時時具有一種幽默達觀的趣味,使其作品受到很大的迴響,是一位全能型的畫家。◇(2014-04-10 10:26)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68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