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16/5/1x1f1.html[/center]
[center][h1]創作印度龍城大佛 詹文魁靜坐構思藍圖[/h1][/center]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16日電)
花蓮雕塑家詹文魁受委託耗費3年製成12.8公尺高的銅鑄大佛像,於今年12月在印度龍城安座開光,慶祝當地佛教復興52週年,詹文魁盼佛像能為印度佛教徒帶來心靈的寄託。
「在雕塑佛像過程中,我以寫實的表現手法,為了詮釋每一眾生心中共通的佛,在小模型上反覆修改,歷經7次苦無進展,還因此病倒」,詹文魁述說創作佛像過程中的艱難,「在經歷病苦時,深深感受到佛陀慈光的澤被,最後在靜坐中,完成佛像的藍圖」。
從事雕塑創作的詹文魁,於6年前透過友人介紹,認識推動印度佛教復興的普濟會執行長世友,並接觸到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當時普濟會為慶祝印度佛教復興運動52週年,興起製作戶外大佛像的念頭。
詹文魁曾創作中台禪寺主體佛像和中國大陸四川省峨嵋山48公尺高的十方普賢菩薩聖像,及大陸西安法門寺23公尺高的三身佛。
世友得知詹文魁的豐富雕塑經驗後,委託詹文魁製作銅鑄大佛像,希望能做為慶祝印度佛教復興運動52週年的紀念,製作經費則是由台灣佛教信眾籌募,表達出台灣佛教徒對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關懷。
詹文魁接下這件銅鑄大佛像委託計畫後,經不斷修改藍圖,最後終於定案,確定佛像全身高12.8公尺、寬5公尺,蓮座高2公尺、寬7公尺,基座則是高約4公尺,整件佛像含基座高達17公尺。
在雕塑創作過程中,詹文魁歷經反覆修改7次和病倒的折磨,在佛像放樣過程中也同樣歷經艱苦。佛像在中國大陸上海進行放樣時,遇到百年大雪災,上海廠房應聲倒塌,所幸塑像屹立未倒,也無人傷亡,但因工時延宕,且作品成果不如預期,詹文魁宣告失敗。
「當時心裡非常不安和挫折」,詹文魁輾轉前往深圳另覓場地,歷經4個月重新再造,幾經多次波折和反覆修正後,終於完成佛像放樣工作,隨後再轉往大陸安徽鑄銅廠進行鑄造工作,並於今年5月順利完成,7月間經海運把佛像送到印度龍城後,至今年9月30日完成組裝,今年12月間完成安座開光儀式。
「大佛安座開光時,吸引10萬多名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趕來參加」,詹文魁獲悉後深受感動,「印度民眾向佛的真誠信仰,讓我在創作過程中所遭受的病痛和艱苦都獲得報償」。
詹文魁設計的這件銅鑄大佛像,以「行禪中的佛」為表現重點,佛像面容安詳,展現出動靜一如、悲智圓融的自在之像。
詹文魁說,印度佛教傳承於13世紀中斷後,直到西元1956年才由曾為賤民階級出身的印度司法部長安貝卡提倡佛教復興運動,當時帶領50萬賤民在龍城集會皈依佛教,並推動種姓平等制度,普濟會則是在安貝卡過世後接下棒子,繼續推動佛教復興工作。
「印度社會底層的賤民階級有3000多萬人念佛,信仰雖然虔誠,但一直缺少戶外大佛」,詹文魁期盼這尊銅鑄大佛像能為賤民階級的佛教徒帶來心靈的寄託。
(2009-12-18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