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2013/07/06-09/01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1頁, 共1
人氣點閱:3425 發表人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2013/07/06-09/01 2013-09-16 09:30
/ /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






官網:
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8679517


展出地點:■台北市大同區103長安西路39號


展出日期:2013/09/14-11/10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Exhibition | Risk Society-Individualization in Young Contemporary Art from Germany

展覽時間 Date | 2013/09/14-11/10

展覽地點 Venue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epi

門票 Admission | 新台幣50元,NTD 50



展覽簡介
心小叮嚀 Note|本展適合闔家觀賞 This exhibition is for general public.

--------------------------------------------------------------------------------






梅蘭妮‧波諾/策展人

Melanie Bono/Curator


個人自覺意識的抬頭呼應了西方模式工業化與現代化的興起。無論是不斷升高的社會與地理流動性,傳統思維和自我表達方式的分殊化,或日漸多樣化的工作專業:在這些情況中,個體化的進階發展,來自人們不再理所當然地接受「命運」,並強化以個人方式塑造自我生涯。這不僅對個人和整個社會都提出了挑戰,所引發的後續 結果是,我們必須發展出新的社群和參與形式,並重新定義個人和整體社會的關係。在今日諸多迫切的社會問題背後,個體化無疑是一種形塑轉換的過程,儘管在一九八六年出版的《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化的路上》中,德國社會學家烏利希‧貝克(Ulrich Beck)仍把個體化效應指向明日未來,但這當中有不少效應其實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 individual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Western model of industrialisation and modernisation. Whether increasing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mobility, the frag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ways of thought and of expressing oneself or the ever increasing variety of professions: in all of these cases, further individualization goes hand in hand with the dissolution of ‘fateful’ ways of thinking long taken for granted and with stronger pressure to shape one’s own life in an individual way. This poses challenges for the individual as well as for society as a whole. As a result of these changes we nowadays must develop new forms of community and participation and also re-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s a whole. Individualization is the formativ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behind a large number of pressing social issues of our time. While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ization that German sociologist Ulrich Beck described in his boo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published in 1986, still referred to an emerging future, many of these effects have in the meantime become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風險社會」展的策畫內容,涵蓋了德國青年藝術家對於個體化議題的藝術探索。本展旨在追探並呈現,在個體化複雜而多面向的現代過程及其社會效應中,德國新世代藝術家提出的不同回應。本展讓我們一窺個體化中的個體、社會、政治以及文化等各個面向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影響,同時也勾勒出個體化的當前狀態和未來發展趨勢。展覽規劃包括四個中心議題,也可以說四個趨勢(Stream),同時,本次展覽也嘗試將台灣社會中的個體化議題融入其中。

Risk Society is a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 of young German art exploring the issue of individualization. It traces the artistic response of a young German generation to the complex and multiple aspects of modern processes of individualiz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ociety. It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individu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takes a look at the current state of individualization and highlights future trends. The main narrative of the exhibi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central topics, the so-called Streams. At the same time, the exhibition contextualises the issue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the changing society of Taiwan.


趨勢一:微觀─宏觀

今日重大的社會議題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是什麼?重大的全球課題,如金融危機、氣候變遷、社會不公等,對個體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


Stream 1: Mikro – Makro / Micro - Macro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major social issues of our time on the fate of the individual? What do major global problem areas such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social inequality mean for the life of the individual?


趨勢二:失序與幻滅

傳統的家庭結構正在解體,有助於個人生活理念及生活風格的發展。與此同時,面對職業市場機制時,個人卻也越來越無助(如窮忙族、派遣工)。價值和典範一再地基於個人觀點重新定義,有關信仰的問題也必須由每個人自行決定。


Stream 2: Freisetzung und Entzauberung / Detachment and Disenchantment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s are disintegrating, enabling more individualized life concepts and life sty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ividual is increasingly helpless in the face of the mechanisms of the job market (working poor, temporary labor). Values and norms are redefined and defined on an individual basis. Matters of faith must be decided independently by each individual.


趨勢三: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

在一個個體化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自我人生的導演。從某方面看,人生因此有許多的機會和可能,從另一方面看,自我決定的壓力也隨之形成。資本主義的機制已深入到原屬於私領域的範圍。傳統的上班族變成了自我雇用的業主,社會與地理的流動也鬆動了傳統的社會聯結。於此,藝術家也變成了彈性資本主義企業家的原型。

Stream 3: Wir sind alle Individuen / We are all individuals

In an individualized world all persons are directors of their own lives.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a multitude of supposed opportuniti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the pressure to make decisions. Capitalist mechanisms interfere in areas of life that so far had been private. The classical employee becomes an entrepreneur on his own account,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mobility disintegrate traditional ties. The artist appears here as the prototype of the flexible capitalist entrepreneur..


趨勢四:新的合作模式

當民主社會中本來穩固的社會結構不再存在,當傳統的社會組織已失去其重要性或意義,新的合作模式於此形成。除了社會化的溝通採用了新的形式並透過網路來進行,臉書與推特等社交媒體,也進一步為政治性組織、新形態的社會參與及衝突管理,催生了新的可能性。

Stream 4: Reintegration / New models of collaboration

Apart from the disintegr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s that so far had stood firm and apart from the loss of importance of conven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new forms of cooperation also emerge.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assumes new forms through the internet. Social media such as Facebook and Twitter generate new opportunities of getting politically organized demand new forms of social engagemen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2013/07/06-09/01 2013-09-16 09:31
/ / /

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8681862


【風險社會】德國藝術家Ulf Aminde戲劇表演及講座分享工作坊




時間:2013/9/17週二下午2:00-4:0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1F活動大廳




藝術家簡介:

烏爾夫.阿敏德 (Ulf Aminde),1969年生於德國斯圖佳特,現居柏林, 除藝術家身份, 也是柏林藝術大學戲劇表演助理教授。其作品涉及攝影、錄像、繪畫與劇場藝術,以「後設現代主義(Metamodernism)」為表現理念,並著重於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探討,常以表演戲劇方式展開對日常生活的批判。

http://www.ulfaminde.org/

講座共同主持人:

王柏偉/藝評人、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研究員



講座大綱與活動流程:

被視為當代「史詩劇場」啟蒙者,同時也是德國知名劇作家與導演的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曾認為劇場不應只是寫實的處理,更應該是一種對生活的批判,並進而達到社會革新。在本次講座中,藝術家烏爾夫.阿敏德 (Ulf Aminde)與講座的共同主持人王柏偉,除了與我們分享與探討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曾對其好友布萊希特的劇場美學論點外,更進一步帶領我們從當代藝術系統出發,探究個體在新自由主義領域下的限制與遵從,以及個體表現力與群體社會規範之間的拉鋸。而身陷其中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尋求一種反抗的機制?


14:00-15:00 藝術家主題講座

15:00-16:00 肢體開發 & 戲劇小活動

Ÿ 以表演戲劇方式對日常生活所做的批判

Ÿ 街道即舞台,人物生平背景即劇本,劇情隨藝術家和演員的互動而生-開放式的創作過程

Can we already grasp the rough outlines of the coming forms, capable of threatening the joys of marketing? Many young people strangely boast of being "motivated"; they re-request apprenticeships and permanent training. It's up to them to discover what they're being made to serve, just as their elders discovered, not without difficulty, the telos of the disciplines. The coils of a serpent are even more complex that the burrows of a molehill.

Gilles Deleuze L'autre journal, Nr. I, Mai 1990.

參加對象:歡迎對講座主題與表演藝術有興趣學生或一般觀眾報名參加

人數:20人

報名費:100元/ 每人

報名方式:

1. 請事先上網填寫報名表,報到當天現場繳費。

2. 經本館通知錄取後,如不克前來敬請回信取消資格,以利候補作業。

3. 洽詢電話:02-2552-3721分機222周小姐 stephy@mocataipei.org.tw

4.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9/16(一),額滿為止。

備註:

1. 工作坊內容如因講師備課有所調整,本館保留活動變更之權利。

2. 活動當天請著輕便服裝與便鞋。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2013/07/06-09/01 2013-09-16 09:35
/ / /

http://xor.tw/+4zcz2


風險社會看未來 台北當代館藉藝術反思全球化





中時電子報 林宜靜 2013年09月14日 09:46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全球化的風險社會中,個體化過程如何影響藝術家創作?台北當代藝術館於即日起至11月10日展出《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看藝術家如何藉由創作反思啟迪人心。(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國內政壇近來動盪不安,在全球化風險社會中,各國也依稀可見。然個體化的過程如何影響藝術家創作?又先有哪些創思想法與策略呢?台北當代藝術館於即日起至11月10日展出《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看藝術家如何藉由創作反思啟迪人心。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9月14日至11月10日展出《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歌德學院為慶祝在台成立50週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邀請22組德國新銳藝術家,以日益嚴重的「個體化」社會問題為核心,延伸政治、文化各個面向錯綜複雜的交互影響,也勾勒出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

由德籍策展人梅蘭妮.伯諾(Melanie Bono)策劃的《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展覽分為4主題,包含「微觀-宏觀」、「失序與幻滅」、「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再融合/新的合作模式」,每項主題皆一一反映出德國年輕藝術家的自省與反思,也融入台灣當今的社會現象,相互對照呼應。

如參展藝術家安娜‧威特(Anna Witt)展出的作品〈嚮導〉,以國中學生為對象舉辦工作坊,設計了一個導覽行程,讓學生們不受策展人的展覽概念影響,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藝術作品,表達個人的看法。這場導覽行動的錄像,展現了在制式的教育系統中注入藝術自由的概念。

藝術家伍爾夫‧阿敏德(Ulf Aminde)為本展而製作的錄像作品〈台灣製作〉,則特邀本土歌仔戲演員參與創作,讓演員以歌仔戲唱腔來敘述一份演出合同。

合約條文顯示了資本主義的宰制力量,而歌者演唱的流轉起伏則保留了自我掌控與表現的空間。藝術家米夏爾.柏特勒(Michael Beutler)在8月時抵台,為當代館館前廣場量身打造裝置作品〈旋轉門〉。作品以台灣當地尋常可見的素材現地製作,運用精簡建築技術建構成簡單而精緻的暫時性空間,讓民眾感受與空間的相互關係。

此外,週末於館內活動大廳將會以「個體化」為題舉辦系列講座、藝術家面對面以及國際研討會。當代館更邀請參展藝術家伍爾夫‧阿敏德(Ulf Aminde)舉辦戲劇表演工作坊,有興趣的民眾可先行上網報名。詳情可參考

「台北當代藝術館」官網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2013/07/06-09/01 2013-09-16 09:36
/ / /

http://newnet.tw/Newsletter/Comment.aspx?Iinfo=5&iNumber=6685


風險社會藝術 展出當代個體與社會間矛盾與新思維



大 中 小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為慶祝歌德學院在台成立50周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展覽,邀請22位德國新銳當代藝術家,完整呈現屬於這個時代不同形式的創作概念,以日益嚴重的「個體化」社會問題為核心,延伸政治、文化各個面向錯綜複雜的交互影響,也勾勒出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



米夏爾‧伯特勒在當代館戶外現地製作大型旋轉塔,右為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歸鴻亭攝影)
 「風險社會」展是由梅蘭妮‧伯諾(Melanie Bono)策展,20多位首次來台參展的德國青年藝術家將展出雕塑、裝置、表演、錄像以及版畫等各類作品。

 梅蘭妮‧伯諾表示,這場當代藝術展覽探討的就是個體化的種種現象,以及探究在此所謂的德國社會與東亞社會的相異之處。「風險社會」展關注的課題是個體化的過程所引發的社會影響,由於經濟與社會的變遷以及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社會結構漸漸失去重要性。這種發展對每個個體、每位公民與每個社會都造成很大的挑戰。

 這次參展的藝術家瑪莉安‧湯曼(Mirjam Thomann)在展覽之前曾在台北縣鶯歌駐村2個星期,湯曼表示,一抵達鶯歌,便積極的參觀老街,蒐集她需要的材料,在這過程中,從陶瓷在台灣的發展情況,讓她看到台灣變遷的歷史過程,台灣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不受如此統御的藝術〉展出2010年德國斯圖加特藝術學會所舉辦的一個大型展覽的一部份。(歸鴻亭攝影)
 在老街發覺創作素材時,她發掘到一隻巨大的皮卡丘陶瓷撲滿,湯曼開心的表示,這是她第一次見到立體的皮卡丘,實在太可愛了,所以她要將這隻皮卡丘裝置成作品的一部分。

 米夏爾‧伯特勒(Michael Beutler)則在當代館戶外現地製作大型旋轉塔,由一座座漂浮水中的浮筒托起作品,微風吹過,旋轉塔隨著氣流在水中輕輕轉動,他也邀請台灣觀眾參與小型旋轉塔創作工作坊。

 伍爾夫‧阿敏德(Ulf Aminde)製作的錄像作品〈台灣製作〉,則邀本土歌仔戲演員參與創作,讓演員以歌仔戲唱腔來敘述一份演出合同。合約條文顯示了資本主義的宰制力量,而歌者演唱的流轉起伏則保留了自我掌控與表現的空間。

 由3位德國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團體FORT的創作作品〈鬼店〉,呈現一群天真無邪的孩童,伴隨電子音樂行軍式的節奏,在燈光昏暗的空間中這群孩子舞動著,當音樂節奏越來越緩慢,孩童的表情也越來越奇怪。伯諾表示,這件作品訴求的是天真歡樂的童年必須被迫長大,但在集體共同迷失的同時,大家的生活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似乎也是的模糊黯淡的。


瑪莉安‧湯曼從陶瓷在台灣的發展情況,讓她看到台灣變遷的歷史過程。(歸鴻亭攝影)
 〈不受如此統御的藝術〉則展出2010年德國斯圖加特藝術學會所舉辦的一個大型展覽的一部份,說明德國強大的公民意識及民主力量的展現,證實了左右德國政治生態及民主發展的公民力量無所不在。

 阿莉霞‧克瓦德(AlicjaKwade)的作品〈15.02.2013〉則將價格給實體化,阿莉霞表示,作品以黃金2013.02.15這天公佈價格創作,她將8公克重的黃金換算成和當天相同價值、不同體積的銀、錫、鎳、銅、鉛、鋅、鋁,並依大小順序堆疊在一起。目的是要展示出人類生活在一個被價格標示的社會,去反思經濟文明對人類生活的制約現象。

 展覽的4個主題包含「微觀-宏觀」、「失序與幻滅」、「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再融合/新的合作模式」,真實反映德國年輕藝術家的思維反省,也融入台灣當今社會現象,相互參照呼應。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