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1頁, 共2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人氣點閱:4412 發表人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09:59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847826.shtml


頭目手繪日誌 彙整出書當教材






【中央社╱苗栗縣22日電】


2013.04.22 06:15 pm





苗栗縣85歲的泰雅族頭目卡義.卜勇(Kagi-Buyung)為族語教學,手繪許多人物、器物圖畫;縣政府將它編纂成書作為教材。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今天舉辦「卡義卜勇的天空」新書發表會,作者是泰安鄉大興村,在民國18年出生的卡義卜勇,他以泰雅人物、器物及原民生活為題材,手繪200多張畫作,風格詼諧樸實,筆觸自然可愛,令人耳目一新。

文觀局以往曾出版多本原住民文化叢書,但這次首度嘗試編纂泰雅原住生活的手繪本書,藉由泰雅頭目的日誌小記與畫集,呈現泰雅習俗與原住民文化的美麗風采。

除了質樸手畫稿,書本前1/3也以文字搭配照片,記載卡義卜勇從童年、就學到結婚、就職等人生歷程,讓人一窺泰雅族人生活、婚嫁、狩獵、信仰等傳統習俗文化、禁忌與趣味。

卡義卜勇30年前自警界退休,曾任大興村長、部落頭目,後來積極投入泰雅文化工藝傳承,收集相關文物、參與族語教學,有感於現有教材都是其他部族的族語,一直想製作以大興村matabalay的語言所編教材。

雖從未受過繪畫訓練,但為了傳承母語、文化,他將小時候的記憶、生活中讓人感動的所有事物都畫起來,他說「不怕人家笑;有信心讓看過的學生引起不同思維,甚至啟發更好的聯想」。

卡義卜勇說,「一個族群失去了自己的語言,就無法證明自己族群的存在」,這是他之所以堅持的原因,希望族語文化得以傳揚,「才對祖先有交代」。

苗栗縣長劉政鴻稱讚無師自通的卡義卜勇是「泰雅族的畢卡索」,將贈書給泰安鄉境內學校、社區圖書室及1500多戶住家每戶1冊,傳承泰雅文化藝術。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09:59
/ / /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285547



台灣/2013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歐美名家高手比畫


藝術大師現身台北 與民眾面對面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4-23 18:02:47



歐美名家藝術大師現身2013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與民眾面對面。

蘇松濤/報導

 2013年第三屆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 2013)在格局上更見擴大,共有40個國家254位藝術家參展,本屆以「蛻變」為主題,吸引許多歐洲、美國、中國大陸地區的藝術家親自來台參共襄盛舉,讓台灣民眾有機會與藝術大師面對面接觸,藝術交流更直接!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向來以藝術家為核心,希望以和諧舒適的環境促進觀眾與藝術家的互動、以便能夠更深入細緻地了解作品與創作理念,再加上過去兩屆舉辦的亮麗成績與現場活躍氣氛的吸引力,今年有許多藝術大師與優秀藝術家紛紛不遠而來,國際來台藝術家有David Graux (法國)、Christiane Vleugels (比利時)、Pieter Wagemans (比利時)、Gabriel Picart (西班牙)、Alfonso Cuñado Rodríguez (西班牙)、Richard Young (英國)、Cathy Pitts (美國)、Ricardo Celma (阿根廷)、Anna Bocek (波蘭),以及中國大陸藝術家張玉瀛、張世英、姚曉寶、盧成翔、王學東、顧健、徐辰衣等將蒞臨現場,而台灣當代藝術區更是每位藝術家皆在場,觀眾有機會與藝術大師及新秀們面對面交流,一探藝術創作者豐富深厚的靈感泉源與深奧華美的創作世界。

 本屆參展藝術家中令人格外矚目的是連續兩年參加的Philippe Pasqua(菲力普‧巴斯夸),他在2011年獲選為「法國最佳藝術家」,並且在2013年初由法國藝術界為其策展一場與頂尖當代藝術家Damien Hirst(達明‧赫斯特)共同展出的盛大雙人聯展,足見其於國際藝壇上的重量級地位!自學繪畫而深具傳奇色彩的Philippe Pasqua以具爭議性的主題、色彩鮮明且張力十足的筆觸構圖描繪人體動作或人物表情,表現對身心障礙者、弱勢族群勇於挑戰人生的敬意,同時欲喚醒社會對弱勢團體的重視,在衝擊性的圖像之外流露人性情感,觀眾可把握機會前往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觀賞難能可貴的大師之作!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致力於引介創意與靈感具備啟發性的藝術家,因此今年邀請了美國鮑靈格林大學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繪畫美術系教授Dennis Wojtkiewicz參展,他擅長透光感與各種形體切面來交互組合產生畫面的變化性,根據虛擬元素,運用純淨色彩、簡約圖案跟縝密結構呈現獨特的「特寫風格」。本次參展作品是一系列的水果切片圖像、以十分「當代」的方式表現傳統靜物作品,觀眾得以觀察藝術家對攝影藝術與寫實具象畫之間的衝突與融合。

 紐約當代藝術基金區力推的荷蘭國寶級立體畫派藝術大師、被視為是「荷蘭的畢卡索」的Peter H. Harskamp,他的作品散發著優美、平衡與柔情的氛圍,能令觀者感受平靜,並且在畫面的幾何構圖中領略趣味。

 本次大會更策畫了匯聚西班牙藝術大師與新秀的「西班牙藝術專區」,邀請到美術館級大師Arnau Alemany,他被當今世界公認為居於領導地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之一、是表現西班牙工業城市環境與超現實主義的最重要畫家,他的作品被世界眾多博物館與美術館收藏,包括收藏了薩爾瓦多‧達利的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博物館,可見其與史上藝術大師得以並列的地位。Arnau Alemany擅長表現城市中被遊客忽略的街道或市區,這些地點的景象彷彿被孤立在城市邊緣、顯得荒謬、奇異、不真實,他運用魔幻寫實的手法將現代文明傾頹之處的姿態表現得如夢幻魔鏡,越是不協調的空間配置越是顯得平穩和諧,絕對是觀眾必看傑作!

 此外,去年便以純然寫實主義風格、精緻的配色與光影、細膩的筆觸與輪廓擄獲不少收藏家青睞的Gabriel Picart,曾受知名國際藝術雜誌 International Artist Magazine專欄報導,並與藝術大師夏卡爾、米羅、達利、畢卡索等人的畫作一同展出,這次帶來更多讓人讚嘆的古典寫實主義作品,絕對不容錯過!

 Mario García Miró則以現代感十足的線條化建築空間植入奧洛特畫派的古典風景中,形成獨特的「融合」風格,呈現出驚人的視覺效果與極簡主義的建築元素。而儼然有高更風範的西班牙藝術世家新生代代表畫家Marc Jesús Vives 所創作的隨性、豐腴的藍色淑女系列,象徵著他所成長生活的歐洲著名觀光景點伊比沙島的悠閒樂趣,並成為該島的標誌。

 今年台北新藝術博覽會「高手比畫」單元更是令人激賞!許多畫技精湛、風格特殊的歐美藝術名家作品令觀眾目不暇給!曾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國家館的Luigi Pellanda、以劇院為主要創作靈感且畫作充滿人心內在情緒與感官經驗的波蘭Anna Bocek、創作非凡奇特的女性系列的波蘭Andrejus Kovelinas、擅長超凡照像寫實世界的保加利亞Boyko Kolev、表現人體美的墨西哥Juan Carlos Manjarrez、為古典故事創作新意並深具當代意識的阿根廷Ricardo Celma、以迷離肖像風格萃取出外相與內在靈性對話的南非Ryan Hewett等藝術家共襄盛舉。

 而年年名單翻新更上層樓的中國當代藝術,除了有王昭舉、馮曉東、傅玉璽、蕭鵬、宋永華、巢會文、王晟蘆、朱炳仁等藝術家首次參展外,另有連續兩年參展、作品深受許多不同年齡層觀展者喜愛的張玉瀛,今年帶來更創新卻趣味依舊的動物元素系列!擅長描繪西藏風光、風格沉鬱穩健的才樹新,畫作已受到許多藏家矚目。首次參展的朱炳仁以自創的神奇熔銅藝術,將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符號完美的結合,奇蹟般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變成世界藝術殿堂的當代藝術家。

 每一屆台北新藝術博覽會都會有一個讓觀眾流連忘返的重量級規畫,今年將過去大師經典區的展覽領域擴及為經典綜合區,邀請國內外深具代表性與權威地位、或足堪稱為未來經典的藝術家作品參展,除了國際藝壇巨星級的Philippe Pasqua、抽象寫實大師Dennis Wojtkiewicz、擅長柔美浪漫技法且曾受邀描繪比利時前國王與王妃肖像的比利時 Christiane Vleugels之外,更有徐悲鴻的「末代入室弟子」,台灣著名油畫家龐均,作品表現出獨特的東方油畫風格與融會自西方印象派後期與野獸派的用色、因善抽象山水每年畫作最搶手的的劉玖通、以「抽煙斗的女人」系列在去年得到畫作詢問度最高的劉寶軍、以立體技法呈現作品特色的裴連志、畫面充滿生活趣味且佈局不俗的袁熾彬、凝聚油彩的張力闡揚生命與時代歷程的韋啟義、以畫筆留住台灣現實鄉土風光生活的陳阿發、雕塑風格鮮明獨特令人見之意動的余連春等藝術家的全新創作都將匯聚於經典綜合區讓觀眾得以洗禮於純熟高曠的藝術風采!

Art Revolution Taipei 2013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VIP之夜: 2013.5.2      19:00~22:00 (憑VIP卡入場)
展覽日期:2013.5.3~5.6   12:00~20:00
展出地點:台北世貿三館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6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 台灣國際當代藝術家協會
官方網站:www.arts.org.tw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00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7848269.shtml


攝影大師曼雷 精彩照英倫首展






【中央社╱倫敦21日電】


2013.04.22 10:06 pm





20世紀知名美國藝術家曼雷才華洋溢,作品涵蓋不同領域,150多幅曼雷生前拍攝的精彩照片,包括他拍攝的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的肖像照,首次在英國展出,受到熱烈迴響。

曼雷(Man Ray)特展目前在倫敦國家肖像博物館展出,負責籌劃的資深策展人裴柏(Terence Pepper)告訴中央社記者,曼雷多才多藝,創作領域涵蓋繪畫、雕塑、素描及攝影等,是非常重要的藝術家,影響藝術發展至鉅,這是第1個專注在曼雷攝影作品的特展。

1915年曼雷在美國東岸結識法國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兩人成為好友並推動紐約達達主義(New York Dada),1921年曼雷搬往巴黎,推助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運動,達利、畢卡索等藝術家都是他的朋友與肖像照主角。

費城出生的曼雷曾獲得建築系獎學金,但為了專注繪畫而婉拒,他自學攝影,1920年以肖像攝影師為業,為其它藝術創作尋找資金,他與攝影師女友米勒(LeeMiller)在工作時意外發現的過度曝光(solarization),成為他的招牌技巧,在展出作品中包括他與攝影機的自拍照、米勒的肖像照都是以過度曝光的方式呈現。

這次展出的150多件作品,是曼雷1916年到1968年所拍攝,包括他在巴黎、紐約及好萊塢等地。

藝評家說,曼雷是所有研讀攝影的學生必須認識的攝影教父,他創造的過度曝光技術,將攝影推向新境界,這項完整集結大師肖像照的特展十分難得與珍貴。

裴柏表示,曼雷的肖像照後來在巴黎打出名號,是他藝術生涯無心插柳的成就,他習慣拍了肖像照後再自己加工剪裁,呈現他要的藝術樣貌。

裴柏指出,1929年曼雷在巴黎為達利拍攝的肖像照,1936年成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當年達利被選為時代風雲人物;另外特展中還有曼雷在倫敦為英國著名女作家伍爾夫(Virginia Woolf)拍攝的肖像照,被伍爾夫的先生認為,這是伍爾夫最好的肖像照,都說明曼雷拍攝肖像照的頂尖功力。

這項特展將一直進行到5月27日結束。


【2013/04/22 中央社】@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09
/ / /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8&docid=102283373



專稿/獨釣銀河仰霄漢——周天黎的繪畫語言和人文追求 /毛建波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4-22 15:35:32





 今日中國畫壇,癡迷傳統、徜徉於宋元雅趣者有之;傾情西方,遊走於各式流派者有之;背倚傳統巨峰,放眼當代闊野,以傳統精神抒寫現代語彙者亦有之。三者雖無正誤之分,卻有高下之別。

 一部繪畫史就是一部繪畫語言的演變史,中西皆然。西方藝壇在文藝復興之後的數個世紀裏風起雲湧,無數繪畫流派風格次第登場,一次次刷新著時代潮流。然而,這一場場浪潮是以整個西方繪畫積澱為支撐的。換言之,是幾個世紀的繪畫積澱醞釀催生了那一次次狂飆突進式的變革。中國繪畫史的長河裏雖少見西方那樣的激流濤湧,但自魏晉以降亦是歷代都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無論是徐渭、朱耷、石濤等人畫風迥然的創新精神,包括清代中葉的揚州畫派、清末的海上畫派也都是獨異前賢,法自我立,代表了他們這一時代。由此可見,繪畫語言的發展演變是自然規律,固步自封、刻意摹古畢竟難以產生積極價值。另一方面,上世紀80年代洶湧而來的西方藝術強烈刺激了中國畫家的神經,在20餘年的時間裏,許多中國畫家將西方藝術百年間的風雲變幻幾乎完整地演習了一遍。今日反觀,當年的洪流除了推翻舊有繪畫窠臼外,難以顯見更深層次的學術價值。

 由昔視今,當代花鳥畫壇三種語言風格高下立辨:於宋元筆法間循規蹈矩、亦步亦趨的模仿者註定難以在畫史留名;而完全拋卻傳統、以完全模仿時髦的西式「觀念」作畫者,也將陷入困境——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延續和提昇;只有以築基高妙的傳統人文積澱,自信自由地遊走於傳統與時代精神之間、用豐富的現代語彙抒寫現代精神者,才能自創新格,開宗立派,成就一代大業。生於滬上、現居香港的名畫家周天黎女史,就是果決地行走於這一路途並得以縱橫翱翔的智者。

 融匯中西:周天黎的繪畫語言探索

 周天黎可以說是「傳統型」的畫家,她幼年拜入名師門下,接受系統的古典文學和書畫教育,以文養畫,以書養畫,走的是古代傳統文人畫家之路。中國畫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最講究「畫外之功」,畫家的學識、人品總是在畫作中一覽無遺。學養深厚,畫品自高,反之亦然。宋代郭若虛有言:「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一語道破學養、才情、品格與繪畫的關係。出身大家閨秀的周天黎自少年時代即著力於中國古典文學與書法,對考古學、詩詞、老莊哲學尤為癡迷,繪畫方面則得謝之光、唐雲等畫壇鉅子親授,踏上了一條人品、畫品並重之路,奠定了受益終生的基礎。成年後又得劉海粟、吳作人、啟功、陸儼少、千家駒等耆宿悉心導引,文、書、畫藝不斷憬悟提昇。二十世紀80年代早期,周天黎又留學英倫,行走於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得以對歐洲古典繪畫和現代主義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學習與研究。

 清葉燮認為藝術創造是創作客體即「在物者」與創作主體「在我者」兩方面的融合,「才、膽、識、力」為「在我者」的四要素。「無才,則心思不出;無膽,則筆墨萎縮;無識,則不能取捨;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東西方文化背景的相容並包為周天黎帶來了開闊的文化架構和深邃的學術視野,因而,於中西繪畫間自由馳騁,擷取佳者、適者運用於自己的繪畫實踐成為她優良的藝術取向。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的作品取法高古,筆墨蒼勁,承接了海派繪畫的衣缽,又蘊含著一層哲學意味和現代批判意識,筆墨純熟的同時又有鮮明的個人精神訴求,得到了當時前輩畫家們的讚賞。1987年,千家駒為她題寫了「墜石崩雲抒筆意,藏鋒舞劍立畫風」的贈詞。第二年,時任浙江畫院院長的陸儼少先生親手將浙江畫院首批特聘畫師的聘書授予周天黎。一時間,周天黎被視為畫壇後起之俊傑,備受矚目。

 盛名為周天黎帶來的是更大的前進動力。此後數年,她遠離世俗的繁鬧,終日勤於野外寫生又隱於畫室書房,白天捕捉腦海中層出不窮的意象、筆墨和巧思,夜間神遊太虛,在夢裏與元明畫家對話激辯……周天黎似乎觸摸到了如同梵古般的創作激情,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昇華,希望將它捕捉。她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胸中無限塊壘必欲一吐為快。要「表達藝術家的主觀見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梵古語)此後,周天黎嘗試將那些縈繞不去的意象和筆墨形之於縑素,及至下筆,一發而不可收,數年間的思索傾瀉而來,一幅幅樣式新穎、格調高雅的作品噴薄而出,也為她腳踏實地地走向繪畫語言的創新轉型,形成了厚實的藝術積澱。

 「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運墨而五色具」,唐代理論家張彥遠早就在其畫史巨著《歷代名畫記》中,將筆墨列入繪畫創作的關鍵,宋代韓拙亦有「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之說,元代以降文人畫的發展興盛更是將筆墨的地位進一步提昇。因而,在中國畫品評標準裏,筆墨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對紥根傳統的周天黎來說,筆墨之法亦是她始終關注的焦點。但當她發現沿襲明清寫意花鳥畫一脈而來的筆法已臻成熟,很難有所突破時,覺得必須自辟一方境地。周天黎的哲學觀點認為:「人文科學永遠不可能有歷史的終結,藝術創作也是一種開放的無法封閉的系統。真正的先進文化是對任何一種世俗權力崇拜的質疑和批判,才能使人類不斷改進與發展以適應對真理的認知。」她思索1915年徐悲鴻在上海拜見維新改革家康有為時,康氏提出的「卑薄四王,推崇變法」之論。她開始思考如何對以文人畫為主體的中國繪畫施行解構,研究在世紀之變的新時代,自己藝術創新的變法方略。幾十年的繪畫實踐使她覺得必須並以自體為中心選取多種文化資源,從而獨闢蹊徑,自創一家筆墨之法、自主一派圖式風格、自成一套美學思想體系。她甚至將在夢境幻影裏一次次出現過的概括性筆法;將她掌握到的一些西方表現主義、印象派技法;將她借鑒來的西方現代繪畫中的造型觀、構成觀、藝術觀;將她的一些宗教感悟、神性之念,都大膽融匯到幾千年來以線條為造型基礎中國畫中。看得出,她正是以此為自己藝術變法的切入點,堅定地探索,孜孜以求,鍥而不捨,努力去拓寬中國水墨畫某種狹義的界定。她說:「西方及現代主義藝術思想的引入與傳統繪畫體系的現實碰撞,可以給中國畫家們帶來更廣闊的審美意識。所以我主張藝術上當以『文明交匯』取代『文明交鋒』。儘管傳統筆情墨趣作為一種群體性藝術取向制約著不少畫家的探索,儘管誹言疑議,危機四伏,但我不能死守規範。我心中的風暴驅使我必須要自己走出一條路子來,並且還要帶著追問、帶著質疑和悲憫,去自由地抒寫生命的斑斕。」自此,她走進了造就其藝術成就的廣袤天地。她從傳統中國畫中脫胎而出,又從西洋畫法中抽繭拔絲,理論與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建立在豐厚歷史文化知識積澱之上的、表現自己真實感情的、實體生命與虛象運勢相匯的、筆墨與色彩交融之美的「周氏風格」。

 在周天黎語言轉型期的上世紀90年代,波普藝術之風正波及全國,不同材質間的運用、強烈對比意味,正成為油畫領域裏語言探索者的最多選擇,周天黎在筆墨方面的探索,恰恰暗合了藝術界的這一潮流。但與這些潮流最大不同點是,周天黎的對比意象立足於傳統世界,在水墨宣紙寫意特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帶有光影變幻地運用色彩和塊面,且建構意象的每一筆又都帶有深深的傳統烙印。「運墨而五色具」、「筆與墨會,是為絪縕」,類似的古人關於筆墨的畫論很容易在她那富有視覺衝擊感的畫面上找到歸屬。而她筆下那些個性化特強的被稱為「天黎鳥」的小鳥,造型獨特的筆墨勾勒形成了虛實陰陽之平衡,且凝練如詩,又好象時不時折射出一種流動的情感,脫盡塵世之俗,別有新意。

 幾何變形的符號化的梅花轉型更為徹底,是周天黎獨創的筆墨語言。20世紀初期攝影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繪畫的再現性特徵,畫家們開始找尋新的觀照世界的方式,試圖以符號化的語言傳情達意,於是有了西方現代藝術的風雲變幻。德國哲學家、文化哲學創始人凱西爾在其《人論》中提出,藝術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符號語言或符號體系,它是對「人類經驗的構造和組織」,它「在對可見、可觸、可聽的外觀之把握中給予我們以秩序」。其實,這種理念在中國古人那裏早已得到了實踐,中國畫家幾乎從來就未曾將真實再現作為評判畫品優劣的標準,相反卻始終表達著「人類經驗的構造和組織」。《歷代名畫記》就有「夫畫物,特忌形貌采章,歷歷具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於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知其了,是真不了也」之說。周天黎筆下的梅花既不是先勾勒、再暈染,也不是「落墨為格、雜彩副之」,而是以俊健硬挺的三筆朱墨概括梅花側影,而後以細筆一絲不苟勾勒出絲狀花蕊,將自然界裏三維的立體梅花轉移到二維的平面當中,表達著她自己對於梅花的」經驗的構造和組織」。於是乎,曲折遒勁的蒼古老桿上開出了一片片符號化的紅梅、棲息著數只靈動的鳥兒,嶄新的衝突在行筆運墨間得到了奇巧的均衡。梅花也因二維的平面側影而生成棱與角,還有一種巍峨綻放、軒軒聳立、莊重肅穆的氣節情操,更強悍地昭示著寒華迎冰雪的意志與精神,去面對厚厚的歲月。

 類似的筆法還可以在荷葉、芭蕉、葡萄等較大葉片的表現中看到,周天黎在處理此類題材時,多以大筆側掃,用並列的勁健筆法概括物件的崢嶸之勢,既有對明代大寫意花鳥畫筆法的繼承,又有西方繪畫的形式感和抽象性,形成了極為鮮明、獨具特點的純個人化的藝術語言。

 南齊謝赫曾將繪畫之藝歸納為六法,在氣韻、筆墨、設色之外,又將「經營位置」單列,置陳佈勢成為繪事的核心要素之一。周天黎的繪畫於經營位置、置陳佈勢之法尤為在意,她將西方傳統藝術的構圖法則運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將傳統的筆暈墨章納入了西方藝術的和諧穩定的審美規則之下。她鍾情於難度較大的經典性的三角形「險中定穩」之構圖法,也鍾情於傳統氣勢內斂的折枝花,亦不避打破傳統構圖規律,巧妙運用現代藝術那種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匠心獨具的方式構圖法。她又從不刻意避諱相近形體的羅列,相反卻能於看似重複的並置中找到突破點,從而令畫作在波瀾起伏中彰顯其磅礴的生命力。她的《生命之歌》繪了四枝高度粗細均相仿的柱狀花枝,這顯然是驚異常態的造險之舉,如若沒有高妙的破險之法,這樣的構圖恐怕不敢為之。然而周天黎又於畫面左側繪出一枝桿一花束,二者一正一側、一明一暗。再於四枝並置的枝幹頂端點染四朵花火,巧妙地破解了險情,使畫面變成一幅既有傳統筆墨之法、又富有現代意味的佳作。眾所周知,浙江(中國)美術學院的老院長潘天壽先生最擅造險破險,他認為「文似看山不喜平」,作畫亦當如此,要從大處、奇處涉想,要取法乎上,而不是墨守成規,師古自縛。周天黎無疑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和發展者,她總是出其不意,取中西之上法,抒寫自身的審美訴求。難怪眾多論家都認為她確實具有非同尋常的藝術天賦。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正如先哲所宣導的那樣,作為一個藝術家,「道」、「德」、「仁」、「藝」四者皆備才算完滿,而「文以載道」的千年傳承更一次次提醒著中國文人對「道」的追尋。熟悉中國古典文哲的周天黎對這一觀點自然並不陌生,而她家庭在「文革」中橫遭變故的苦難經歷更是堅定了她對於「道」的執著。對於她這樣層次的藝術家與思想家的來說,對筆精墨妙的追求還只是屬於「技」的層次,「道」才是她的終極目標。

  情動辭發:周天黎的人文追求

 「五情發而為辭章」,在周天黎的思緒裏,繪畫與寫作都是抒發胸臆的途徑,因而在繪畫語言探索的同時,周天黎更為看重作品所傳達的精神脈動。從上世紀80年代的成名作,到今日完成語言轉型之後的新作,乃至她洋洋十數萬言的感悟文章,無不體現出她對畫外之意的追尋,她一次次向觀者傳達人之為人所應當具有的精神——對世間萬物的尊重和博大的人文情懷。
  
 在周天黎的信念裏,畫家於筆墨技巧研究的背後應當具備充沛的人文情懷,應該關注普世價值,應當作為人性之美的堅定扶持者而存在。她曾說,藝術家不能做文化貴族,而要當精神貴族,為提昇民族的精神高度盡一份力。有如此胸懷者,就不難解釋為何這麼一位看起來贏弱的知性女子能夠畫出如此剛勁有力、大氣蒼茫的作品了。上人言行拘謹文章張狂,中人言行文章皆拘謹,下人文章拘謹言行張狂。對社會的種種痼疾,平時沉默寡言而又充滿正義感的周天黎,憂思成辭響,用自己的畫作與文章加以抨擊,曾有好友以蘇軾的《蝶戀花》詞婉勸周天黎收起人文鋒芒,以免清流傷人、禍及自身,周天黎卻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作答:「行囊裏裝滿了靈魂的詩行,我——一無所有,行走在大地上,是為了將愛存留。」

 一位為了將愛存留於大地的畫家註定將以筆墨揭露世情的黑暗與召喚人性的覺醒,周天黎的成名作《生》就是這樣一幅作品。畫中黑色的烏鴉高踞於象徵死亡的十字架上,睥睨腳下枯枝焦土,氣氛壓抑沉重。而枯樹樁旁的老枝卻發出了新芽,開出數朵嬌豔欲滴的新紅,寓意嚴寒的冬天已經過去,即將到來的是萬物的覺醒。除了深刻的寓意,這幅作品在筆墨語言方面成熟老到,構圖方面採用了三角形險穩相倚的構圖,意象方面則引入了具有象徵性的十字架,這樣一幅驚愕衝擊傳統觀念的畫作,驟然出現於1986年的中國花鳥畫壇,其震撼程度可以想見。

 周天黎是一位有著悲憫情懷的文化學者,她在《我的藝術論》(見2013年4月20日《美術報》)中說:「只專心專注於藝術本身的學問是不夠的,需要涉進到人類社會文化這個整體學問,需要豐饒的文化精神和高貴的生命哲學作心靈的內涵。我是主張為人生而藝術的,藝術家的觀照對象永遠應該與自身的存在密切相關,我認為有良知的藝術家無法廻避對社會史的認識和反思,也不能不思索:拿什麼去拯救我們的世道人心?」她一邊不斷提昇自己「豐饒的文化精神和高貴的生命哲學」,一邊構建了一個美學意象體系表達自己的認知和反思,試圖「以微茫之光去亮照世道人心。」在周天黎的意象體系裏,鳥、鷹、荷、梅是最常出現的。她筆下的鳥大多呈從容棲息之態,無不高貴端然,對於畫外的紅塵似乎是「閑看世間逐炎涼」。偶見展翅翔於天空者,也多灑脫飄逸。然而即便如此,那些鳥兒卻有一種勇敢決絕、毫無餒色之態。她還愛於斜枝間點畫靜止棲息之鳥,讓鳥兒在傾斜的枝桿間端然入定,大有「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的神態。或許這是畫家多年藝途前行的思悟:世人的中傷和讚美於我無礙,我只要逐夢而行。亦如她內在精神的傲然——一介女子力薄氣弱,卻不懼風起波浪。

 鷹在傳統的認知裏是勇猛強大的象徵,周天黎卻將其塑造為邪惡強權的代言。在她的作品裏,時常看到惡鷹對弱小善良者的虎視眈眈,《不平》裏勤謹的啄木鳥即將殞命,周天黎其實是借此為社會公義呐喊。《創世的夢幻》裏巨鷹俯視鋪天蓋地的紅色花海則有著更深層次的豐富寓意,悠遠迂回,包含了跨越歷史時空的種種意蘊,詮釋著對人類命運、對生與死的恢宏而又縱深的觀照。同時,還似乎在預示著社會變革的到來,並向一個即將隆重登場的新時代致敬。

 「人生不得行胸臆,縱年百歲猶為夭」,可說就是她的信念。客觀上,她在陳舊文化意識與邊緣激進思想、先進人文理念三方碰撞角力的時刻,已毅然擔綱起審美感召和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周天黎有一段話表達出自己作畫與處世的宣言:「一個人降生到世上,他(她)的人生可能並不幸福,生命也可能不很長久,但作為一個終身追求藝術的畫家,我不可以讓虛偽、冷漠和苟且來代替我的真性情,我要在浮躁的世風中立定精神,我的靈魂必須選擇堂堂正正地站立。因此,我不會在自己作品中自歎自怨,即使面對世俗暮靄中的蒼涼,我也要讓它們充滿力量,我願意做人生本質中美與善的證人!」

 從她的《一個中國女畫家的思想片斷》、《藝術沉思錄》、《我的人文求索》、《我的藝術論》等重要著作中,反映出理想主義精神的自覺力強烈地支撐著她的藝術之魂,也可以看到一位罕見的當代人文藝術家對於當下存在問題的責任感;她藝術思考與實踐的大走向,始終貫穿在中國跌宕的大歷史中。人文之光照亮著這位大畫家的藝術之路,窮盡一生力量,用手中之筆為世人拂去蒙在真善美之上的塵埃,或許這正是周天黎的使命,這也是一切藝術創作的至高境界。

 藝道無涯:周天黎的啟示意義

 周天黎從來未曾對自己的成就感到自滿,儘管她已經在花鳥畫語言的創新探索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儘管她的畫外之功在當代中國美術界已屬翹楚。她時常說自己只是個普通的畫家,還以「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時時勉勵自己。
 
 「藝海是浩瀚無邊的,必須盡畢生的精力去探求。我的畫不是什麼時髦風雅的裝飾品。因此有人贊我時,我不會滿足,有人貶我時,我不會氣餒。我會努力創新,越畫越多,大概我命中註定要終身苦寫丹青的。」「我不想過早地形成自己單一的形式語言,以固定不變的風格去不斷重複自己。我努力在超越自我中去再次尋找更獨特的表現手法。我希望有更大的藝術空間,用傾注生命激情的筆觸與色彩,始終在精神層面上,去追求道德的靈光。」
  
 周天黎寫下這些話的時候是真誠的,她深知重複與程式化是藝術的末路,因而要不斷超越自我找尋更獨特的表現方式,而她對於「道」的癡迷,又註定了將傾盡餘生馳騁文化之海。「筆墨當隨時代,猶詩文風氣所轉」,在全球化的今天,抱殘守缺,模彷成風,囿於古人,躲進古老幽閉的傳統枷鎖裏輕吟淺唱已然不可取。立足於傳統精神,廣採博取,拓寬前路,變法革新,並在思想的意義上、藝術語言的意義上形成一種新的美學層面的組合,締造新的傳統才是符合藝術的發展規律。

 近世陳衡恪關於文人畫的界定裏有這樣一條:「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他認為文人畫是思想與性靈的產物。這恰恰也是周天黎在苦研繪畫語言之後的至高追求,正如她所說的那樣:「一切甜俗媚世、投機取巧、恭頌爭寵、精神蒼白、沒有創造力量的作品都將在短暫年月的灰塵中速朽。」

  在這個極需要真實的時代,周天黎具有獨立的藝術視野和強烈的精神追問。她常用一方閒章:「獨釣銀河」,這或許能體現她對自己繪畫和思想追索的一種高格情懷。周天黎那種中國傳統知識份子人格構成中的宏道擔當與倫理精神,那種深刻的悲憫之心與沉鬱誠摯的憂患意識,在商業化潮流中人性已經被解構成物性的今天,可能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莊子有言:「畸於人而侔于天」,周天黎在金錢至上、物欲橫流、學殖瘠茫的當下,敢於堅持清流,怒斥不正之風,為整個社會精神的缺失撐起一檁脊樑,甚至肩負著弘揚正大光明的時代使命感,這時她手中的筆,如關山千里,馳騁飛鏑;如青龍偃月,橫刀立馬,以良知道義和學術洞見對操控話語權者的悖謬歪論,對體制化和商業化中的一些弊端,作出義正辭嚴的犀利批駁,毫無疑問是擔當起了思想啟蒙的重任。她又以豐厚的學養創新繪畫語言、抒發文人的家國之思,為中國花鳥畫在當代的發展提供了一種人文的方向,並引領讀者去作深廣的思索,喚起民眾對高尚人文情懷的嚮往,其意義遠遠超出了藝術圈的範疇。大學者饒宗頤先生在自撰《選堂八十回顧展小引》中曾云:「陳寅恪自言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餘則喜為不古不今之畫,此不古不今四字,實出東坡稱許宋子房之山水,謂其能稍出新意也!」同样以此「不古不今」來定位周天黎的繪畫,其個體性和超越性及范式意義已卓然立於當世。2013年1月13日,時年108歲高齡的學界泰斗、《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三位中文版編委之一、德高望重的文化大師周有光先生在細閱周天黎的作品後,欣然題寫「要從世界看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相贈。並敦囑:「瞭解過去,開創未來,歷史進退,匹夫有責。」這是對周天黎幾十年人文藝術旅程的贊許與肯定,某種意義上也是風骨凜然的中華文化耆宿們言近旨遠、語重心長的文化託命。
  
 周天黎說:「這個時代十分需要人文藝術與藝術思想的震盪。」歲月滄桑中定眼望去,能夠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發展;用知識改造社會、用文化重塑民族、用奮鬥書寫自我,是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各方面無數有志之士的精神象徵和近現代中華文化的人文命脈。獨釣銀河仰霄漢,他們又是歷史的候鳥,思想荒野的火燭,洞開時代的底蘊,把亙古且普世的道與義,大寫在華夏精神史的雲端。多年前,周天黎在杭州西泠橋頭拜祭秋瑾墓後曾感懷地寫下一幅草體書法:「水墨不因陋齋淺,丹青總與山河壯。」無疑,一位真正具有高尚境界、廣博胸襟、開闊視野、人文思想、深厚藝術造詣的畫家,其生命和藝術軌跡,必然將被留載於美術史冊。宋代大儒朱晦翁詩雲:「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茅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在我看來,已入佳境的周天黎女史的繪畫創作,應該是進入「中流自在行」的時候了!
                  癸巳春仲於西子湖上養正齋
(該文作者毛建波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美術理論家。該文選自第3版《為思而在——中國畫魂周天黎》一書。)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11
/ / /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283584


大陸/海南手繪圖書作品 書博會新亮點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4-22 16:46:45

李漢揚/整理

 首屆海南手繪圖書大賽58幅獲獎作品正在此間舉辦的第二十三屆全國書博會上展出。記者在現場採訪發現,這些作品吸引了不少讀者眼球,受到很多參觀者的稱讚,成為本屆書博會上的一個新亮點。

 大陸中新網海口21日報導,在書博會的零售館,只見手繪作品一字排開,擺放在各個書架的前端。很多參觀者在翻閱圖書的同時,常常在手繪作品前駐足停留,仔細端詳之餘還拍照留存。

 “這樣推廣書籍的方式很新穎,如果換做是印刷廣告,我都不會看”,一位姓張的女士說道。她告訴記者,她是海南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這些手繪作品給了她很多啟示,以後她將嘗試以這樣的方式來推介圖書館的書。

 記者從書博會組委會瞭解到,在全國書博會上展覽手繪圖書作品尚是首次。本次手繪圖書大賽是由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指導、中國移動海南公司冠名支持,由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和中新網海南頻道共同主辦,在海南乃至全國都是第一次。在書博會上展出,旨在推動全民閱讀,為書博會添彩。

 “我是來看我學生的作品的,有好幾個都獲獎了。”一位元姓盧的培訓班老師主動找記者聊了起來,並在手繪圖書比賽推廣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零售館內前來購書的讀者接踵而至。一位小夥子的舉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只見他手持柴靜新書《看見》站在一幅名為《看見》的手繪作品面前,將書與畫放在一起用手機不停的拍照。

 他告訴記者,他是自海南師範大學的學生,看到手繪作品畫的是自己買的書,覺得很有趣,便進行拍照留念。當他瞭解到很多手繪作品是小朋友畫的時候,很是讚賞。

 正值週末,海口很多在校學生來到書博會。看名人名家,買書,同時也關注到了展館裏的手繪作品,“畫的都很好,可惜我沒參加”,一名初中生模樣的小女孩調皮地對記者說。

 書博會志願者、來自海口工商學院的楊同學向記者表示,每天有很多參觀者流覽手繪圖書作品,許多人拍照留念,特別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們。

 本屆書博會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三年來,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文化盛事,全國數萬名圖書業界人士、書商、讀者等聚集于此。在看書之餘還能觀賞到獨具風格的手繪圖書作品,將繪畫和圖書相結合起來,給人們視覺上帶來新感受,對書籍多了一份理解,對讀書多了一份參悟。


【中央網路報】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13
/ / /

http://news.cts.com.tw/nownews/society/201304/201304181228848.html


前輩畫家回鄉創作 描繪公園贈市府




2013/04/18 21:12 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     


字級



嘉義市政府為了傳承嘉義市的藝術發展,邀請國內畫壇郭東榮、詹浮雲、陳銀輝等三位重量級旅外前輩藝術家,以嘉義市著名的「嘉義公園」為主題創作;三位前輩藝術家也將為這次返鄉創作的作品捐贈市府收藏,以作為未來嘉義市立美術館成立後的鎮館之寶,並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嘉義繪畫的成就再度獲得藝術界的關注,再創「嘉義畫都」生命力,帶動並提升藝術創作的能量。

即將轉任行政院專門委員的嘉義市文化局洪孟楷局長在18日的記者會中說明,為延續陳澄波日活動力量,再創嘉義畫都生命力,嘉義市政府今年除了舉辦各項陳澄波主題展覽及活動外,4月7日嘉義公園更破紀錄的有超過1200名學童循著前輩藝術家腳步在公園寫生,同時當天也有15位資深藝術家捐贈自己嘉義公園作品給市府,為了將相關能量繼續延伸,讓嘉義畫都精神綿綿不絕,此次市府又大力邀請三位重量級嘉義旅外前輩畫家回到嘉義公園創作,感謝三位老師用畫筆重新詮釋「嘉義公園」的風貌,以行動支持嘉義市的藝文發展,並將此次創作之作品捐贈給市府典藏,讓「嘉義畫都」的火炬世代照亮,永放光芒。

一大早三位前輩藝術家就帶著畫具到公園現場寫生,交流繪畫心得,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各展神通,按部就班,精準且不做裝飾,構圖嚴謹,吸引不少來到嘉義公園散步的市民,現場駐足圍觀,無不發出驚嘆聲,他們每天親近的公園,在老師畫筆輕揮下,竟是如此的美麗。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25
/ / /

http://www.nownews.com/2013/04/17/91-2927465.htm


寰宇蒐奇/法國性博物館~情色巴黎的中國元素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年4月17日 22:46





性博物館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來到巴黎不能不看紅磨坊或者麗都的豔舞表演,巴黎的五光十色已經名聲在外。新浪博客Arthur說,我問一個巴黎通關於紅磨坊和麗都豔舞表演的區別?回答是一個是歐式豔舞,一個是美式豔舞,拼的都是聲光色效果,都是無上裝表演,價錢都差不多,不帶餐的大概95至105歐左右,可以有兩杯飲料。要事先買票或者預訂,著正裝出席,演出開始後不許拍照。我選擇的是麗都夜總會,別問我為什麼。

據新民網報導,其實不論是在拉斯維加斯看豔舞表演還是在巴黎看紅磨坊,都沒有色情的感覺,就是一場美輪美奐的歌舞表演,演員漂亮,燈光舞台漂亮,節目新穎充滿了美感。但是在巴黎紅磨坊附近的一個性博物館,倒真是有些色情的感覺。

紅磨坊(Moulinrouge),位於法國巴黎十八區皮加勒紅燈區,靠近蒙馬特,是建於1889年的一個酒吧。皮加勒紅燈區是一個具有18世紀風貌的街區,在克里希大道上,因屋頂上仿造的紅風車而聞名於世。巴黎性博物館(Musee del' erotisme)是巴黎唯一一家日夜開放的博物館,這裡展示了人類性文化發展的歷史和各種文化類型的人對性審美體驗的藝術表達。這裡的展區分為個人藏品區、藝術作品區、當代藝術家區等部分,有的情趣盎然,有的充滿情慾誘惑,有的耐人回味。

看點:

這裡是世界性文化的綜合展示,沒有國界,沒有時代界限,展示衝破所有國界和禁忌的、超越時空的各種性崇拜和性觀念;以攝影、繪畫、雕塑、書畫刻印藝術、家具等表現或宗教或世俗的性愛藝術。它匯集了性愛藝術的各個時代、各種文化和不同的傾向。

這裡的展品可謂來自五湖四海,你可以看到中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性文化,以哥倫比亞和秘魯的陶器為代表,表現方法自由大膽,製作技巧精湛;性文化在非洲的貝南、薩伊共和國和奈及利亞有豐富的體現,博物館收藏有半身雕像和宗教儀式的面具等極具價值的藏品。

亞洲的性文化在此也有充分展示,印度用大理石、木頭和青銅製作的古老的性藝術品反映了印度的宗教、性崇拜和哲學;尼泊爾和印尼的性寺廟裡的雕像是性藝術的傳統,帶有強烈的生殖崇拜的特點。你還可以欣賞到以象牙和陶瓷製作的中國作品,也有性教育的畫冊。日本性藝術的典雅精致反映在19世紀的銅版畫、面具、象牙雕刻等珍品中。

這裡的二樓有20世紀初的黑白情色電影展示。最著名的是著名作家Romi所收集的19世紀末到1946年間有關巴黎妓院圖片和資料,這是該博物館最特別也是最具價值的藏品。博物館一共有7層之多,但是每層的面積都不大。你購票後服務生會告訴你先乘坐電梯到頂層,然後從上到下一層層的參觀。首層是紀念品商店。


巴黎紅磨坊。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27
/ / /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283643


大陸/中國美術館獲贈23幅秦宣夫作品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4-22 16:47:28

李漢揚/整理 

 “抱朴自然——秦宣夫藝術展”20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是秦宣夫先生在北京舉辦的最大規模展覽,展出的二百餘件作品跨越油畫、水粉、水彩、素描、速寫、獨幅版畫等多種藝術門類,囊括了秦宣夫先生20世紀30年代以來直至90年代主要藝術作品。 

 大陸中新網北京報導,在展覽開幕式上,秦宣夫先生的親屬秦燕甯等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包括油畫《宮女》在內的23幅作品,填補了館藏秦宣夫藝術作品的空白。范迪安館長向家屬頒發了捐贈證書,並對秦老親屬聯手捐贈的義舉表示了深切感謝。 

 秦宣夫早年習畫,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在學習英語、法語時仍堅持繪畫,1930年赴法國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習油畫,並在盧浮宮學院和巴黎大學藝術考古研究所研習西方美術史。他在學期間的作品《卡邦齊夫人》、《宮女》等即入選法國春季沙龍、獨立沙龍等展覽並受好評,體現了中國留學生掌握西方繪畫方法達到的優秀水準,也是中國畫家參加巴黎畫壇藝術活動的重要記錄。 

 1934年秋,秦宣夫先生回到祖國,開始了繪畫、著述、教學與投身社會美術活動同時並舉的生涯,並不遺餘力介紹和傳播西方美術史,成為我國西方美術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解放後,他長期在南京師範大學任教,仍然在油畫、水彩創作和美術史研究與教學兩個領域潛心致力,培養了大量人才。 

 范迪安表示,中國美術館希望以此展覽重溫難忘的記憶,使20世紀一代藝術宗師秦宣夫回歸當代美術史的研究與敍述序列。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28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7843885.shtml


視覺饗宴 兩岸當代繪畫展登場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2013.04.20 04:03 pm




「中華畫院藝術大展」匯集兩岸藝術界具代表性藝術家作品,即日起在國父紀念館展出,是一場展現兩岸當代繪畫風貌的視覺饗宴。

「中華畫院藝術大展」今天舉行開幕式,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立法院長王金平、中華畫院院長李奇茂、國父紀念館長王福林、立法院前副院長鍾榮吉、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長莊漢生等人出席。

「中華畫院藝術大展」即日起至5月7日在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匯集兩岸藝術界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分為國畫、書法、西畫、現代藝術、立體造型,兼具傳統與現代,是一場展現兩岸當代繪畫風貌的視覺饗宴。

國父紀念館表示,透過這樣的展出,可看出台灣藝術多元豐富兼容並蓄的色彩和姿態,這是一次極具文化傳承性又富時代新貌精神的文化饗宴。

中華畫院共設立六院,分別為國畫院、西畫院、立體造型院、書法篆刻院、美術史論研究院、現代藝術院,主要以研究、學術、創作、教學、動漫藝術、藝術館、創作基地為目標,積極推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心力。

這次「中華畫院藝術大展」的參展者不乏兩岸知名藝術家,台灣方面有歐豪年、劉國松、李奇茂、江明賢、周澄、莊漢生等人參與;大陸方面則有王明明、劉大為、楊曉陽、吳長江、龍瑞等名家。


【2013/04/20 中央社】@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29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7839959.shtml


台灣外交官眷屬在智利舉辦畫展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2013.04.18 06:27 pm










中華民國駐智利外交人員眷屬徐愛喦女士最近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中央車站文化中心舉辦畫展,引起智利各界重視,並獲當地市政府頒贈文化貢獻獎牌,給予相當的肯定。

這項以「與花的對話」為主題的畫展,開幕酒會當天曾吸引智利政、商、學術、藝文及僑界人士100多人參加,引起智利各界重視。

徐愛喦來自台灣基隆,從小受父親薰陶喜歡繪畫創作,結婚後隨丈夫旅居海外,近幾年在智利跟隨知名的畫家李華斯(Carmen J.Carter Rivas)學習繪畫,此次展覽是為紀念已故父親而舉辦。

在展出的30多件大幅畫作及木器彩繪作品中,徐愛喦以智利四季美麗的花卉為題材,用鮮豔強烈的色彩,透過每件作品背後蘊藏的故事,傳達東方女性含蓄及感情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前往看畫展的智利各界人士極高評價。

智利發行量最大的「第三日報」(La Tercera)17日(當地時間)曾以「受到智利花卉啟發之台灣畫家」為題,大篇幅報導徐愛喦的畫作,並有其他媒體陸續報導。

由於智利崇尚文藝活動,藝文氣息濃厚,以往很少亞洲人,遑論台灣人舉辦文藝活動,因此此次畫展格外引起矚目,成為台、智間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文藝饗宴,徐愛喦成為首位在智利開畫展的台灣人。此項畫展將於30日結束。


【2013/04/18 中央社】@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30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423/9443624.html



「一作一面貌」



北京新浪網 (2013-04-23 01:59)
分享|







  青山杉雨收藏了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以「個性」著稱的名家作品,而他自己也在不斷的求變求新中創造出獨特的書法風格

  錢夢妮

  上世紀20年代,20幾歲的青山杉雨醉心於中國書法,當時一些日本書畫界人士熱衷於收藏中國明清書畫,青山杉雨也成為其中一員。這位兒子眼中「慈祥的父親」、學生眼中「嚴格的老師」,為日本書畫界留下了寶貴的珍藏,自己也成為了一位書法大師。

  2013年是青山杉雨逝世20周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了「漢韻和風:青山杉雨的收藏與書法作品展」,展覽旨在從青山杉雨收藏的中國書畫中感知他的鑒賞眼光,以及探究這些書畫作品對其創作產生的影響,同時呈現杉雨本人書法創作的軌跡。展覽即日起至5月26日在上博舉辦。

  「他從開始收藏中國書畫起就在不斷從中吸收營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對古代中國漢字進行發揮,同時也是以日本人的眼光去表現。」東京國立博物館副館長島谷弘幸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

  青山的收藏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同時也體現出他個人書法風格變化之路。三十歲左右的他被吳昌碩吸引,藏品里有這位繪畫大師從四十歲到晚年《墨梅圖軸》等多幅作品;而到了六十歲,青山杉雨又開始對董其昌產生極大的興趣,研究其書論、熱衷收藏,同時又將其書法風格融入到創作中。

  青山杉雨晚年致力於書法的推廣和普及,也多次訪問中國。「我的父親在後期幾乎每隔一年就會來中國,特別是江南地區。」書法家之子青山慶示向記者回憶。也正因此,日本書畫界對中國的感情非同一般,據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透露,因為此次展覽而特地從日本趕來的青山杉雨的學生和仰慕者有450人。

  1912年,青山杉雨出生在日本愛知縣。十幾歲時,因為家族變故,日後也成為書法家的大池晴嵐成為他名義上的兄弟。在這位兄長的影響和推薦下,青山學習了唐代楷書《九成宮禮泉銘》,這是他第一次接觸中國的古典書畫藝術。

  展覽中的一幅《古詩十九首之二、四軸》即體現了青山杉雨對中國書法的學習與研究,該作創作於1982年,是青山學習明清之交的書法家傅山筆法的作品。原作的草書不追求技法的巧妙和外形的華麗,用筆精到而豪放;而青山的仿作則在此基礎上頗得神韻,字體纖細卻墨量豐潤。

  中學之後,青山杉雨放棄了大學而加入大池晴嵐的書法班做事。他二十九歲的作品《白詩四屏》在書法比賽中獲獎,評委主席中村不折回憶道:「當時流行的是看書法家花了多久工夫、寫出來怎樣的字,但這青蛙般的字體突然出現,評委都嚇了一跳。」

  這種富有個性的奇詭書風,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35
/ /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4516.aspx


游明龍VS.林宏澤藝術化設計雙個展 符號造型呈現視覺意境讚嘆連連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422 13:57:50)高雄世運Logo原創設計林宏澤及專精漢字設計藝術化的游明龍,63件創作透過線條、文字、符號展現在地文化,「游式設計──游明龍個展vs林宏澤個展」在正修科技大學登場,校長龔瑞璋欣賞作品後表示,視覺設計創作,不只是意境的呈現,更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創作方式更伴隨不同文化的融合與衝擊,激盪出更多元面貌,「藝術」的定義,不再只是窠臼所認定的繪畫、書法、音樂與舞蹈,更多融入生活語彙,表現出與生活息息相關,視覺設計作品就是這樣的產物。

目前在正修科大展出的「游式設計──游明龍個展vs林宏澤個展」,整體視覺設計特結合構圖、線條、文字、符號、造形及顏色等元素,創造具有美感、意象、意念,同時也反映設計者的內在思想。

游明龍的作品常以「漢字」設計為題材,不論在文字造形或內涵上,都具有在地文化的親切感,圖像及色彩則有現代簡約風格的美感,漢字多元化與藝術性從1991年的「台灣印象」主題海報開始,二十幾年的創作過程中,延續累積「漢字新藝」、「會意新漢字」等系列作品。

游明龍表示,時代持續進步,創作者絕不能故步自封,應不斷創新突破,才能有所精進。

「SAVE ME」系列讓人深刻反思人與大自然永續發展的概念,而「妙法自然」系列則展現出漢字在框架裡的靈動美,值得細細品味。

林宏澤則是累積生活中的經驗和閱歷,將它轉化成個人的創作能量,再釋放到創作中,2009年高雄世運Logo徵選揭曉後,有許多記者問他是如何設計出來的?他則回答「做2小時、想2天、準備20年」,作品是長時間累積後的展現,視覺設計則是擷取設計者各項精華,由內而外的創作痕跡。

兩位設計者以不同的主題及設計表現形式,經由作品共同為在地文化發聲,民眾可以細細品味創作者蘊藏在視覺語言中的生活經驗和創意,開展新的想法與視野,自即日起展出至5月24日。


訊息來源:正修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4516.aspx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35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7/122013042200255.html



藝術文創-生活民藝 傳藝十年典藏精華展



2013-04-22 01:50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民藝」為日本1925年以柳宗悅為中心提倡「民藝運動」時所創的造語,意思是「民眾的工藝」,尤其以發現其中美的價值為著眼點;提倡從日常生活的手工藝、日用物品中發現「用之美」,並加以活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自成立以來,累積工藝文物藏品甚為豐富,此次特別從中挑選舉辦展覽,主要希望從審美的觀點來看傳統工藝,有鑑於此,特別提出「生活民藝」的理由,除了該中心典藏的特質之外,也因為「民藝學」研究目前已十分成熟,儼如一股顯學。

 因為所謂「美術」的觀念, 尤其受近代西洋美術定義的影響,通常指有名的美術家創造的作品,無從眷顧無名工匠所生產的常民器物。其實,生活工藝依然有「美」存在其中;發現民藝的美,對於生活美感的認識與提升,應該大有幫助,同時從傳統中重新認識生活美學,有積極的意義。

 竹之風.器用之美

 曾深入民間的古代兒童啟蒙課本《幼學瓊林》〈器用〉篇說:「一人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意思是各種工藝提供了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需要,日用工藝對於生活貢獻最大。 例如過去臺灣常民生活中,以竹器最引人注目,各種家具、日用品、生產道具百般,幾乎都可以用竹來解決臺灣民眾生活所需。

 日治時代已有學者專家重視此一工藝,認為臺灣竹藝工人對於竹處理的健康態度,除東南亞之外,無可比擬;如最能保存傳統、產量最多的 竹椅,構造最合理、最美,也有再利用的趣味。古代工藝經典《考工記》有言:「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從以竹為代表的傳統工藝,可以體會自然風土、材質美感、技術傳統、文化內涵,進一步尋找其文化創意的可能性。

 漆之雅.蓬萊之美

 這裡特別以漆器來說明臺灣工藝的新傳統。漆藝在臺灣是無中生有的新品種,雖然隨早期閩粵移民,移植了在漢族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漆文化,但臺灣自身不產漆樹,缺少發展條件;這種情況到了日治時代才全面改觀。首先是1921年自越南引進漆樹,在中南部大面積植林成功,使得臺灣本身能提供生漆原料;接著訓練人材,乃至能生產自己的漆器。

 日治時代臺灣漆藝最大成就是建立本土的藝術風格,當時產品有的供給觀光紀念之需,反而充分表現臺灣風土題材,例如在漆壺、盤、盆、盒、屏風上繪臺灣原住民、牛、鳳梨、帆船、椰子樹、蝴蝶蘭、香蕉等,刻意製造臺灣圖騰的意圖鮮明,但從臺灣繪畫、工藝史觀來看,絕對是一大革新。

 衣之頌.民俗之美

 傳統工藝之有直接目的的民俗造物比重很大,例如為了信仰習俗、祭祀儀式等需求,產生了具備一定形式的神像、祭祀用具、風水吉祥物等。

 但生活民藝常蘊涵民俗內涵,甚至從日常用具的造型或紋飾,可以發掘一些民俗事象,及從中發現審美趣味。例如原屬器用之米篩,在臺灣民間婚俗裡就成了「八卦米篩」,新娘入轎、出轎,用其遮臉,轎後也要安米篩,如今則懸掛在轎車之後,目的在防邪氣。

 匠之興.創作之美

 生活工藝產品往往出自無名工匠之手,例如原為農村副業的日用竹器,絕非類似文人看重的竹雕等文房用具的文化背景下之產物。 但日治時代刻意成立竹材工藝傳習所,製作供應日本市場花道、茶道所需之竹器,新品種有意識地注重藝術性及其美的價值,因此培養出發揮藝術個性的工藝家。

 工藝匠師能受肯定,給提升其藝術家地位,毋寧是一個社會文化成熟的好現象,另一方面,藝術創作者也可能從生活民藝尋求重新再創造的新元素,形成自己的表現形式。

 同時,工藝比起其他美術品類,顯見材質多元、技法多樣的特色,在質良、材美、工巧等之追求,或結合現代生活之新的表現手法,或在傳統基礎尋求新機,我們或可以從這個個人創作的單元找到工藝新發展的方向。該項展覽至明(2014)年1月5日止,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地址在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五濱路二段201號,電話:(03)9507711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0:36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423/9443160.html


「油畫之王」的繪畫源泉來自中國




北京新浪網 (2013-04-23 00:13)
分享|


  藝術大師趙無極:人有極,藝無極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孫冰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我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手上的畫,它要比上一幅更大?、更自由。」—— 趙無極

  「油畫之王」的頭銜、華人「藝術三寶」的美譽、亮光閃閃的「騎士勳章」、遍布世界的展覽、數億元的作品年成交額……這一切的一切終於不再是他的羈絆。4月9日,著名法籍華裔藝術大師趙無極在瑞士沃州去世,享年93歲。

  趙無極走了,他到另一個世界去尋找畫筆和嚮往了一生的自由。

  世界眼中的中國符號

  1921年,趙無極出生在北平(現北京)一個族譜可以上溯到宋代皇族的書香世家,作為家中長孫,曾是前清秀才的祖父給他取名「無極」,語出《老子》。趙無極的父親趙漢生是一位銀行家,同時也是一位書畫收藏家和業餘畫家。在趙無極不滿周歲的時候,因父親工作需要調動到上海,趙家便舉家南遷到上海附近的南通。

  家中所藏的書畫成為了趙無極最初的藝術啟蒙。14歲時,趙無極便將一生的志向指向了繪畫,並決定報考國立杭州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在那個時代,由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林風眠先生執掌的國立杭州藝專幾乎是所有學美術之人的夢想之地,吳大羽、潘天壽、蔡威廉、劉開渠、李苦禪……這些老師的姓名到今天仍然如雷貫耳。

  天資不凡的趙無極順利通過了考試,成為了林風眠、吳大羽和潘天壽的學生。國立杭州藝專人才濟濟,比趙無極低一屆的學生中有一位叫做朱德群,比他低兩屆的學生中有一位叫做吳冠中,多年之後,這三人被並稱為中國美術史上的「留法三劍客」。

  但是,趙無極最初可算不得一位「好學生」,他不喜歡國畫課,尤其討厭臨摹古畫,因為他覺得宋人尚能畫出「活潑」的山水,但之後的一代代只是臨摹,創造力枯竭。

  於是,趙無極開始想方設法地逃課,甚至會跳窗溜走,這讓他的國畫老師潘天壽非常氣憤,甚至要將其開除。最後,還是校長林風眠將其「保」了下來,並鼓勵他自己創新,這使得趙無極很早便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和表現形式,這也最終使他形成了他要「讓畫作和心靈一起呼吸」的理念。

  1948年,趙無極在林風眠鼓勵之下,遠赴心中的藝術之都法國巴黎去學習繪畫。臨行之時,林風眠曾對他說:在巴黎,一個中國人靠畫畫謀生幾乎不可能,學校會留著職位給他。但是,趙無極打破了老師的預言,不僅在歐洲畫壇佔據有一席之地,甚至成為全世界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榮獲法國榮譽勛位團三級勳章、法國國家勛位團三級勳章、藝術文學勛位團一級勳章、巴黎市榮譽獎章,以及相當於藝術界諾貝爾獎的日本帝國藝術大獎……在法國,趙無極曾經和孔子、長城一起作為中國的符號,出現在巴黎地鐵的宣傳單上。

  但是,每當法國同行和媒體問起趙無極繪畫的含義和意境是什麼?他總會回答:「我繪畫的源泉來自中國。」

  融匯東西美學的巔峰

  巴黎市中心14區榮古瓦街(Rue Jonquoy)一座臨街的小院里,每年都會飄出蘭花的香味,這裏便是趙無極在法國的居所。但是由於趙無極晚年不幸罹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一種),2011年,趙無極的第三任妻子、法國策展人弗朗索瓦茲·馬爾凱帶著91歲的趙無極前往瑞士養病,因此,大師離世時既不是在他兒時的故土,也不是在生活了60年的法國,而是陌生的日內瓦湖邊「家中」。

  趙無極的畫在看似西畫的表象之下,常常散發出豐富的東方意境。融匯東西說來簡單,其實非常不易,特別是將東西方美學融合於抽象畫當中,更需要無與倫比的想像力。

  「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華人藝術家其實數量並不多,趙無極可以說是最傑出的一位了。」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院長、《趙無極市場研究報告》的作者孔達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趙無極同美籍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趙無極的畫作從西方抽象藝術中汲取了豐富的養分,但同時,他的畫讓全世界對於中國美術有了新的認識。

  令人遺憾的是,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趙無極才第一次回國舉辦畫展,儘管他的上海話依然講得純正,但已經有太多的物是人非:父親在「文革」期間去世,家中幾十年的收藏散失殆盡;幾次回國,恩師林風眠,老友徐遲、馮亦代、黃苗子、郁風、吳冠中都因在牢房中或在「出差」而難以得見。

  「油畫之王」 作品將暴漲?

  根據2008—2012年的《胡潤藝術榜》,在各年度藝術家公開拍賣市場作品成交額排名上,趙無極數次名列三甲,在2010年還一度登頂,而且他還是連續5年的成交金額最高的「油畫之王」。

  「趙無極作品的收藏群體很大,不過主要是西方買家和香港、台灣買家,因為他們更能讀懂抽象藝術,也更認可趙無極作品的藝術價值。」孔達達說。

  孔達達認為,中國內地市場對於趙無極的作品還處在一個認識的過程中。「趙無極一直旅居海外,內地對其了解不夠,而且他的抽象畫風還沒有被太多的內地收藏家所接受。不過,從2011年左右開始,內地藏家關注趙無極的已經越來越多了。」

  根據Artnet(世界最大的藝術品拍賣資料庫之一)的統計數據以及《趙無極市場研究報告》的研究結果,趙無極作品市場指數近23年增長超過3400%,近12年的增長超過1700%。儘管增長率驚人,但是趙無極作品的炒作之風並不嚴重,重複送拍率僅為18%。

  因為同出一個時代,又是同門好友,趙無極常常被與吳冠中相提並論,但是這兩位藝術造詣同一級別上的藝術大師,在作品價格上還是差距不小的。

  「趙無極、朱德群等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的作品在國內市場還處在一個有待成熟的階段,這些藝術家的價值是早晚會被國內藏家所認識的,他們的藝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收藏家郭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是國內趙無極作品最重要的藏家之一。

  「吳冠中在國內非常受認可,而趙無極更大的影響力是在國際上,加上他的抽象畫風,還沒有被太多的國內收藏家所接受,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趙無極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格一定會達到甚至超過國內頂尖的藝術家。」孔達達說。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4/18~2013/04/24 2013-04-24 11:02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042100001.html


好奇女孩 笹本恒子 96歲辦攝影展





2013-04-21 01:31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日本第一位女性報導攝影師笹本恒子,年過七十後重拾攝影,九十六歲舉辦攝影展,轟動日本,二○一○年、九十七歲時推出《九十七歲的好奇心女孩》笑談人生歷程,中文版近日在台上市。

 日本首位女報導攝影師 不自覺老了

 笹本恒子一九一四年出生,明年將邁入百歲,依然活躍開朗。她笑說幾年前看到電視播出一個八十幾歲女演員在舞台上翻筋斗,才想到:「對了,我到底幾歲了?咦?我已經超過九十歲了耶!」

 她在書中暢談愛吃麵包和喝紅酒的生活習慣、最喜歡的香水,與剛整修完房子的好心情:「我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沒有一絲絲覺得自己『像個老人』。」

 笹本恒子廿六歲進入當時新成立、提供新聞照片給國外的「攝影協會」,在創辦人林謙一鼓勵下,成為日本第一個拿相機拍照的女性。在女學生立志「當個好太太」的年代,她卻夢想當畫家、小說家或記者,專科學校家政科輟學後,她學繪畫、裁縫,在東京報社打工畫社會版面。

 以鏡頭見證大時代巨變 曾拍攝皇室

 當時只因聽到「日本到現在連女性報導攝影師都沒有」這句話,讓她興起「那我就來試試吧」的想法,一年後因家人反對、身體不佳請辭。不久和攝影記者的先生結婚。

 戰後雜誌媒體發達,笹本恒子拍過各行各業的人,並完成進入皇室拍攝的創舉,同時經營繪畫教室、兼差裁縫,樂在工作的同時卻犧牲了家庭,夫妻兩人分居。

 一九六○年代,她以鏡頭見證社會巨變、街頭抗爭,「民眾威力讓我非常地激動,我每天前往國會議事堂前面,時而爬上卡車上頭拍照。」安保條約簽訂後,雜誌社相繼倒閉,她頓失工作,再開服裝設計工作室,兼作花藝。

 人生谷底燒掉全部底片 七十後重生

 最沮喪時,她把底片全拿去燒掉,「產生一股想和那些底片一起躍入火爐中的衝動。」一九八五年,親戚為她辦老照片攝影展,讓她重拾攝影,「七十一歲是許多人退休的年紀,我卻重新開始。」之後,她拍攝系列明治時期出生的成功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大獲好評。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