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長明燈

美術繪圖發表:奇幻插畫,言情插畫,兒童繪本,線上繪圖,水彩水墨油畫素描版畫
1頁, 共1
發表人 人氣點閱:2664

CX100614.jpg
CX100614.jpg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交替之時
交替之時
月漫星天
月漫星天
木柴可夫司機和口裡噴火女郎
木柴可夫司機和口裡噴火女郎
WM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ॐ)宇宙的聲音 *.
註冊: 2004-05-21
發表: 4770
來自: 星天上君
V幣: 278278
@ 1F
長明燈 2008-10-07 21:49
/ / /

達摩祖師
長明燈
  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
________________
人於前八識之染著,若不入於第九識之真如本識上,確仍無法脫離輪迴,因而在彰顯佛性本質上,定要能入於第九之「菴摩羅識」內,方是正確也。

【靜中養心,動中制心,鬧中煉心,行中驗心】。
南無阿彌陀佛
mayuki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mayuki
註冊: 2008-05-25
發表: 63

V幣: 268
@ 2F
Re: 長明燈 2008-10-08 01:00
/ / /

很有攝影運用光影的感覺!!!!
WM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ॐ)宇宙的聲音 *.
註冊: 2004-05-21
發表: 4770
來自: 星天上君
V幣: 278278
@ 3F
Re: 長明燈 2008-10-08 09:47
/ / /

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佛借譬喻以明婬心,非菩提根本。蒸喻修禪定,沙石喻婬心,熱沙如煩惱,飯喻無上菩提。婬心不除,而修禪定,欲成菩提,猶如蒸沙成飯,縱經塵劫,終不可得。因為沙非飯本,因果不類,徒自疲勞,益增煩惱而已。必須先斷婬心,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方可證入菩提涅槃,不生滅性。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此以法合喻。初二句合蒸沙石,次二句合經百千劫,只名熱沙;皆是婬根等四句,合此非飯本。因為婬心不除的人,八識田中,存有婬欲的種子,遇境逢緣,必引發婬行,因此名為「根本成婬」。由此惡業,必招三惡道的果報,不能出離惡道,然則人身尚不可得,何況修證佛的菩提涅槃?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機」即動機,身行婬的動機,是由心而發,而心婬的動機,則基於邪念的習慣性。若然邪念的習氣不除,則身心婬機的因緣未了;必須斷除邪念的習慣性,然後可以斷除婬行婬念的動機,令身心清淨無染,最後,連能斷除此邪念習氣之念亦不可得。故言:「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

若身斷婬機,即得律儀戒;心斷婬機,得定共戒;斷性亦無,得道共戒。身心的婬機俱斷,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斷性亦無,是「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自此得入菩薩正位,繼續進修,於諸佛所證的菩提果位,始有希望。

梵語「波旬」,譯名極惡。是欲界天頂的天王,因貪戀五欲塵勞,障礙他人修行,能壞人善根,害人慧命,被稱魔王。特別是末法時期,佛魔難分;故佛以四種根本大戒,以辨別邪正真偽;令末法修學佛法的人,知所鑑別。

若果如釋尊所說:修三摩地,必須先斷婬心,便是佛說,便是正法,應當信受奉行;否則,若說行婬,不礙真修,或誘人作不道德的行為,而說是甚麼雙修法,即是波旬魔王所說,不應輕信。佛教一向主張依法不依人,故凡是說:修習禪定,必須先斷婬機,連斷性亦無的人,雖然是凡夫,其所說亦等如佛說;反之,知名度很高的人,若說行婬不礙真修,即使自稱聖人,亦是魔鬼所說。所以是魔是佛,當聽其言,觀其行,是否身心斷婬,持戒清淨,作為判別的準則。

學佛必修的課程——四清淨明誨
http://www.wabala.org/wenzhu/articles/si_qing_jing_ming_hui.htm
________________
人於前八識之染著,若不入於第九識之真如本識上,確仍無法脫離輪迴,因而在彰顯佛性本質上,定要能入於第九之「菴摩羅識」內,方是正確也。

【靜中養心,動中制心,鬧中煉心,行中驗心】。
南無阿彌陀佛


1頁, 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