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4/131/2hp7x.html[/center]
[center][h1]原夢系列34:不舞 阿古亞那--山豬帶領 回部落畫畫[/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更新日期:2010/11/24 00:17 呂淑姮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阿里山來吉部落的長輩曾經和不舞‧阿古亞那說,來吉部落的鄒族人,是跟著山豬的腳步,到達目前的來吉部落居住。不舞‧阿古亞那是文創藝術工作者,從復興美工畢業之後,在都會區工作了5年,選擇回到來吉發展和居住。
▲不舞‧阿古亞那是鄒族文創藝術工作者,她把來吉部落當作最大塊的畫布,彩繪社區。在石頭上畫畫,紀念她曾經飼養的小山豬,也有鄒族人的風格。(圖/不舞‧阿古亞那提供 文/呂淑姮)
在復興美工畢業後,不舞‧阿古亞那除了工作之外,也到國立工藝研究所再進修,學習陶瓷和木工。她是少數很早就回到部落的6年級生,對於部落的看法也和年輕世代不同:「在部落很好啊,可以生活、創作,有飯吃。」
心愛的小山豬
不舞‧阿古亞那說,當時是母親問她要不要回部落一起住?「媽媽在來吉開小吃店。」所以她就回到來吉和母親住在一起。當時,不舞的媽媽給了她一隻小山豬養,她當作寵物飼養,但媽媽卻把山豬宰掉,讓不舞至今一想起來都會掉眼淚。
不舞說,媽媽和她都非常喜歡繪畫,母親在開店閒暇之餘,也會從事繪畫或雕刻。當她的小山豬離開之後,不舞的創作靈感也大量湧現,觀看她的繪畫以及各式文創商品,有相當多都以山豬作為題材。
▲不舞‧阿古亞那作品多以山豬為主題,色彩鮮豔。不舞‧阿古亞說,未來會再和母親一起開畫展。(圖/不舞‧阿古亞那提供 文/呂淑姮)
認識鄒族歷史
「回到部落之後,才開始認識自己的血緣。」山豬的故事也是這樣聽耆老說的。不舞的父親是漢人,母親是鄒族;對於鄒族,不舞的認識也從住進部落開始。她向部落的長輩們學習,也漸漸覺得「人和自然本就要活得接近」。
「媽媽很會畫畫。」不舞說,雖然她去上過專業美術學校,但母親的藝術天份卻是渾然天成。母女兩人曾經一起開過畫展,以油畫為主。不舞說,媽媽年紀漸長,雕刻工藝較為費力,已經慢慢地不能再做太過大件的作品。
莫拉克之前,不舞把來吉部落當作最大塊的畫布,彩繪社區。在石頭上畫山豬,有紀念的意味,也有鄒族人的風格。
但在莫拉克之後,鄒族部落遭到重創,來吉部落被劃定為危險區域,部落中對於爭取重建或者易地遷村的看法呈現極端:「以前有很多觀光客進來,現在沒有了。」不舞說,族人都很盼望能夠盡快有結論,讓大家的日子可以重新過下去。
女兒也能分地
對於原、漢之間的差異,不舞認為,目前的鄒族人給她的感覺,不像漢人社會那樣重男輕女。例如長輩過世,如果有山地要分給子女,女兒也會分到一份;而且會考量女兒的體力,分給她比較近的土地。
不舞說,鄒族的長輩,對於媳婦也不會有「下一胎希望是男孩」的要求。「但是人口越來越少、適婚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的狀況普遍。」不舞以來吉國小為例,一年級新生只有一個人。
「未來希望可以和長輩學族語。」不舞從都會區回到部落居住,對於鄒族文化、祭典和歷史從陌生到理解,現在雖能聽懂簡單的字彙,但要流利地使用鄒族語,仍然十分困難。她說,12月初來吉部落將舉辦塔山祭,大家都希望能將祭典一直傳承下去。
(原夢系列報導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共同策畫)
(2010-11-24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