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3/4/2kq9e.html[/center]
[center][h1]獲行政院文化獎 張照堂:攝影是遺憾的藝術[/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1/13 02:45 林采韻/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林采韻/台北報導】
第三十屆行政院文化獎由攝影家張照堂獲得。張照堂是在前輩大師郎靜山得獎後廿三年,再度獲得文化獎的第二位攝影家,因此張照堂致詞時內心感慨又感動。感慨在於,在郎靜山之後這麼多年,文化獎才再度頒給攝影家;感動在於,攝影家終於再獲肯定。張照堂籲政府應設立國家影像博物館,保存屬於台灣的影像作品。
每年文化獎至多可頒給五位,今年的文化獎獲提名者超過廿位,但評審結果只有張照堂是唯一得主,可獲一百萬獎金。得獎原因是張照堂的攝影展現台灣社會變遷的各種精神面貌,忠實反映社會的發展,風格犀利而強烈,樹立現代攝影里程碑。
從事攝影超過半世紀,張照堂從傳統相機拍到數位相機。他說,自己能夠對攝影永保熱情,在於他不以照相過活,也從不把攝影當職業。透過攝影作品,他最想體現:「活在當下,追尋過去,想像未來。」
身為攝影家,張照堂卻最討厭被拍照,因此以自己為主角的照片不多。他也不喜歡說話,因為「要讓照片多說點話」。在他眼中,攝影是一項「遺憾的藝術」。
「遺憾是攝影家必經的過程。」他說,過去照相機體積龐大,無法隨身攜帶,經常錯過眼前看到的景像。「有一次我在深夜的火車上,看到一位女流浪漢縮在椅上睡覺的身影,卻苦無工具可拍。」
攝影家的遺憾還包括─底片用光了!「攝影必須等待珍貴的一瞬間,沒人知道那瞬間何時降臨。有時你以為上一秒已經很珍貴,下一秒來到時,手中已沒底片。」
而攝影的另一種遺憾,是面對道德的爭扎。「生離死別之時,人們臉上的表情,你心中很想紀錄,卻因不忍心而放棄。」
張照堂讀成功高中時開始拍照,相機是哥哥的,至今他把它當寶一樣保存下來。「那是父親買給哥哥考上大學的禮物,我常拿著它打發空閒時間。」
張照堂現在也轉用數位相機,不過依然堅持只拍黑白照。他說,數位相機需要耗材少、機動易整理,但是想要表達獨特的面貌卻比傳統困難。他說,他拍攝從沒刻意設定主題和目標,總是隨心所欲。
他表示,台灣優秀的攝影家不少,但攝影藝術總被人誤以為簡單而被忽略。
張照堂強調,目前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都有影像博物館、美術館的設立,台灣政府應該要有遠見,建立匯整、收藏、展覽國內影像的機構同時建置影像庫。
(2011-01-16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