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8/131/2n5zy.html[/center]
[center][h1]骨灰堆小山 藝術家籲關懷動物[/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更新日期:2011/02/28 00:07 呂苡榕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台灣每年有將近10萬隻動物遭到棄養,這些流浪動物進入收容所後,一旦沒人認養,就遭到安樂死。死去動物的骨骸,堆成一座小山,訴說著人類對生命的漠視。
當代藝術家張力山以棄養貓犬的骨灰,創作出作品「形骸孤島」,希望透過展示與參與行動,喚起更多人對流浪動物的尊重和關懷。
▲張力山以流浪動物骨灰最為媒材進行創作,希望透過民眾參與,將骨灰裝進信封後,由動保團體送往政府機關,企圖喚起政府對流浪動物的重視。(圖文/呂苡榕)
旅美14年的當代藝術家張力山,這次受邀回台,與其他25位藝術家共同舉辦「活彈藥」(Live Ammo)展。張力山的作品「意外領域之形骸孤島」,將大約一公噸的流浪動物骨灰陳列在展區,邀請民眾撿拾現場骨灰放入信封中,展覽結束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將把這些骨灰送至相關主管機關,要求政府重視動物福利的問題。
由於台灣每年出現近10萬隻流浪動物,導致收容所沒有多餘空間和資源提供好的照顧;為了空出位置給更多流浪動物,收容所在安置12天後,必須將沒人認養的流浪動物安樂死。數量龐大的流浪動物待在環境髒亂、狹小的收容所中,不但可能爆發傳染病,也可能因為互咬而受傷。
動物社會研究會長年推廣以認養代替購買,從源頭減少流浪動物的產生,同時要求政府設置動物專責單位,而非讓清潔隊進行流浪狗捕捉任務。同時加強飼主責任、推廣節育觀念,並且管制寵物買賣。
用藝術帶出社會議題
這次與張力山合作,動物社會研究會設計印有「身在公門好好修行,長握職權好好落實」以及「政策影響千萬生命」等句子的信封,邀請民眾將流浪動物骨灰裝入信封中,準備在展覽結束後,把這些骨灰送到政府部門手上。
為何選擇以動物骨灰做為創作概念?張力山表示,1998年開始,他進行一連串「意外領域」的創作,首先是因為他在美國公路上見到許多車禍死亡的動物屍體,因此有了第一個「Roadkill」系列,提醒人類對於這些意外身亡的動物的重視。
之後他陸續產出「意外領域─昆蟲篇」等創作,以及這次的「形骸孤島」。
「做了許多展覽後,我常思考,藝術家只是單純的藝術家嗎?藝術家應該也有他的社會責任。」張力山曾經接受許多人的協助,這些人也許不需要報答,因此他選擇關注社會議題,透過這些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這些議題。
張力山說,透過越洋電話,他聯繫上動物社會研究會,同時開始與各單位進行交涉,希望能夠獲得幫助。「不過一開始碰到不少軟釘子,畢竟公部門不能直接同意協助,因此常要我去找另一個單位先獲得許可再說。」
密切聯繫與溝通後,張力山獲得台灣不少火葬場的同意,陸續收到流浪動物的骨灰,經過一個半月的蒐集,終於得到近一公噸的遺骸。「其實我沒有特別愛動物,我只是覺得動物和人一樣,生命都只有一次,他們和人類並沒有差別。」
讓動物獲得尊嚴
張力山強調,「撿骨」在台灣民間社會是一個慎重的儀式,必須帶著尊敬的心情來執行。展場上陳列的骨灰以冷調的藍光照射,因為它們是被遺棄的一群;但裝進信封的骨灰卻打上明亮的燈光,透過民眾撿起骨灰裝進信封,「每個信封裡都裝著一顆心、一份尊敬」。
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不論是否愛動物,人類都應該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生命的權力。因此呼籲政府必須重視動物的福利,透過修法與設立專責機關,避免這些生命成為冰涼的骨骸。
「活彈藥」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至4月17日,相關資訊可上當代藝術館網站查詢(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index.asp)。
(2011-03-02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