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 293 下一頁→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10/today-art4.htm[/center]
[center] #a52a2a">百年難得一見 水坑印石佛相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作品〈阿彌陀佛〉。
(史博館/提供)[/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自從元代開始以「石」為印之後,石頭特殊溫潤的質地,讓文人有了更多想像與創作的空間,不僅促進篆刻藝術發展,也使印鈕雕刻備受重視。同時,石頭的品類也區分出等級,壽山石被印石界公認為最佳治印石材。
壽山石品目繁多,常見種類大致被分成田坑、水坑和山坑。其中水坑的開採最早可追溯自明代,由於礦脈位於具有豐富地下水的出水口,長期受地下水浸潤,使石材光澤晶瑩,質地也更為堅硬純淨,因此而有「百年珍稀水坑凍」的美譽。
水坑石開採難度高、產量少,彌足珍貴,自明、清時就價比黃金,至今更遠遠過之,目前好石幾乎都在台灣藏家手中。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中華印石藝術蒐藏協會共同舉辦「石上般若──水坑印石佛相展」,展出由盧鐘雄等人所蒐藏的水坑印石佛相雕刻作品約百餘件。全部作品由壽山石雕刻名家石煌歷時數年製作,以水坑為材、佛相造形為題,有唐密、藏傳佛教、印度等不同風格的佛相,還有部分道教諸神造相。其中的大悲咒八十八出相系列作品,以《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為參考,並以民間流傳圖樣略做修改,刻成八十八佛像,也是一絕。
該展將於明日開幕,當天並邀請壽山石專家方宗珪於史博館舉行「皇帝與壽山石」專題講座,介紹從宋朝到清朝皇室的壽山石蒐藏。展期至8月24日。
(2008-07-10 12:2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90/12wag.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漫畫家劉興欽 榮獲終身貢獻獎[/center]
【吳怡君 蕭鴻翰台北】
阿三哥與大嬸婆,不僅是膾炙人口的漫畫,充滿客家婦女特色的大嬸婆,更成了經典角色,這部漫畫的作者,就是出生於新竹大山背的劉興欽,他不僅是開創本土漫畫第一人,漫畫內容更充滿教育意義,也和地方特色緊密結合,為了傳承客家文化,劉興欽創作了120幅客家民俗畫,為客家奉獻一輩子,因此得到今年的客家貢獻獎。
生動的表情加上有趣的語調,隨口就能說上幾句順口溜,雖然已經頭髮花白,依舊聲如洪鐘的劉興欽,只要一談到自己,打造出的漫畫人物大嬸婆,總是歡喜地,和大家分享他的創作動力。漫畫家劉興欽:『客家人婦女的特色美德,我要傳給全世界人知道,所以我畫一個大嬸婆,很有力氣、很會做事,聲音很大這些特色,畫出來的時候卻很有趣,很多人喜歡看。』
大嬸婆的魅力,不僅帶動新竹觀光業,更延燒到了國外,劉興欽積極參與,國外各地客家活動,不僅漫畫刊載至美國世界日報,引起注意,更創立大嬸婆創意台灣學校,希望能讓更多華人客家子弟,認同客家、傳承客語。漫畫家劉興欽:『年輕人會講客家話的客家人,沒有多少人了,逐漸快要沒落了,所以我到海外做義工,發覺到客家文化,沒有努力推廣會失傳,所以我很努力推廣客家文化到海外。』
因為小時候周遭大都是河洛人,多多少少受到歧視,因此奠定劉興欽,發揚客家文化的決心,最近這兩年他更推出,台灣鄉土民俗圖集,希望將過去的客家歷史和記憶,用圖畫和大家分享。漫畫家劉興:『要將客家人的文化流傳下去,因為如果我沒有記錄的話,我相信會失傳,我有做過這些又會畫圖,我想我不做真的不行。』
桌上滿滿的漫畫、書籍和雜誌,櫃上的獎盃、獎牌,都是劉興欽這一輩子,為客家文化奉獻的成就和光榮,在他的眼神裡,滿是對客家的愛和關心,他對文化和教育的傳承,更造福更多的客家子弟。
(2008-07-10 00:2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90/12waj.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屏教大視研所 觀世音創作展[/center]
【潘成旺屏東】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所,第一次讓學術創作走出戶外,結合宗教舉辦一場,展演與學術研討會,創作者利用不同的媒材,呈現出令人驚豔的作品,表達出心目中的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除了具體的畫像、雕像之外,還給人什麼印象?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所師生,運用不同素材,表現心中的觀世音,還有學生用鐵絲將神像關起來,想要表達自我救贖。創作者王慶祥:『作品有時候會投射在創作者本身,因為觀世音有一種救世的感覺,我覺得他如果可以救世,那可不可以救我們自己。』
紅、黃、藍,是構成彩色世界的三種原色,加上代表大愛的盲人點字,作者從感官描繪觀世音。創作者蔡凱婷:『我是想用三原色表現一種大愛,如果把愛畫的太具象,就感受不到這種感覺。』
72幅不同素材,不同風格的創作,全以www.觀世音.com為主題,結合學術與宗教,探討內心的強烈概念。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所所長林右正:『觀世音,觀世界之音,觀世界之音這樣一個議題的時候,就不是一個圖像的問題了,是一個資訊上的問題。』
林右正表示,現在要觀世界之音,透過網路是最簡單、最方便,學生的作品將觀世音傳統的具象,變成科技的抽象,也無形中展現了,觀世音愛無限的威力。
(2008-07-10 00:21) |
|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1/12w7l.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工藝所馬賽克鑲嵌工藝牆完工啟用[/center]
[center][圖][/center]
台灣工藝研究所馬賽克鑲嵌工藝牆,長123公尺、高1點9公尺,歷時八個月完工,今天舉行啟用典禮,南投縣秘書長陳正昇與工藝所所長林正儀,共同為馬賽克牆上顏水龍老師的紀念畫鑲嵌點睛,這道馬賽克鑲嵌工藝牆也讓「中潭公路」多了藝術氣息。
(張文祿報導)
為因應國道6號通車後,中潭公路沿線鄉鎮發展可能受到衝擊,南投縣政府結合沿線景點,打造中潭公路成為藝術大道。去年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以其外牆為起點,開始著手進行馬賽克工藝牆鑲嵌製作,希望打造出全台最長的馬賽克牆,讓中潭公路更具文化藝術特色,吸引更多遊客。
縣府秘書長陳正昇表示,中潭公路沿途觀光景點相當豐富,是充滿多元文化的優質旅遊路線,為了減少國道6號開通後可能會對當地帶來影響,除了積極規劃「中潭公路文化藝術大道營造計劃」,並成立「中潭公路文化藝術大道推動委員會」,沿線進行各項美化工作。台灣工藝研究所馬賽克工藝牆的完工就是文化藝術走廊的重要起點之一,未來希望持續打造中潭藝術大道,讓中潭公路成為國際知名景觀道路。
台灣工藝研究所所長林正儀說,工藝所馬賽克工藝牆使用154萬片的磁磚鑲嵌而成,圖樣由官月淑老師設計,並採用義大利工法製作,參與的大部分都是社區的馬賽克種子學員,牆面上還融合台灣的各種生活工藝,如草編、竹藝、南投陶等藝術。
(2008-07-10 00:1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5/12w4a.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工藝所馬賽克鑲嵌工藝牆 呈現工藝生活之美[/center]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九日電)
長一百二十三公尺、高一點九公尺,使用超過一百五十四萬片馬賽克磚,堪稱國內最長的一道馬賽克鑲嵌工藝牆,今天為工藝先驅顏水龍圖像「點睛」後,正式在南投縣中潭公路的起點與民眾見面。
國立台灣工藝所新成立的「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外牆,原本只是面水泥牆,為迎接工藝園地新風貌的到來,及感念顏水龍提倡推廣馬賽克藝術,工藝所特別規劃將緊臨中潭公路的正門外牆,以馬賽克鑲嵌藝術呈現。
這道名為「工藝生活之美」的馬賽克鑲嵌工藝牆,牆面圖樣是由官月淑老師所設計,為喚起民眾緬懷前人,特別設計顏水龍及水牛等圖像,另外還包含草鞋編織、竹藝、南投陶等在地特色工藝圖騰。
鑲嵌任務則由景觀鑲嵌老師簡源忠,帶領十多位工藝、美術界及社區學員組成的團隊,歷經八個月埋首拼貼製作完成。
施作工法是採用義大利式的施作方式,需先將馬賽克依照設計好的反向工藝圖樣,將之貼附在磁磚專用紙上,再翻貼至牆面,與正向貼法不同。
工藝所所長林正儀表示,鑲嵌藝術是一種歷史悠久且耐久的藝術創作,更是藝術與產業結合的生活工藝,馬賽克拼貼更是鑲嵌藝術中的代表,其迷人之處就在於豐富色塊的組合,加上表面的不平坦造成畫作會出現不規則反射,能夠創造出多樣的視覺效果。
顏水龍的嵌畫及各種生活工藝圖騰,可讓民眾了解不同工藝的多樣化,並能從中體認到工藝家的愉悅勞動與創作的頂真精神。
林正儀強調,由於該所位於中潭公路起點,結合社區力量共同完成的馬賽克工藝牆,也同時為中潭公路台灣藝術大道塑造一個完美的起點,未來將結合沿線文化、藝術及產業界,豐富中潭公路的特色。
今天的「點睛」啟用儀式由林正儀與南投縣政府秘書長陳正昇共同主持,現場也特別設計了「心手相印」活動,由參與人員一起在陶版上印上手模,象徵心手相連,將喜愛工藝之心透過手印貼附在馬賽克牆上。
(2008-07-10 00:1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63/12vrf.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聽雨的聲音-台灣與日本當代藝術交流展[/center]
一場由高雄市文化局邀約12位台灣與日本的當代藝術家共同策劃展出的『聽雨的聲音-台灣與日本當代藝術交流展』,即日起在高雄港邊的駁二藝術特區展出,每件作品都訴說著每個人自身的感動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深刻故事,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聽雨的聲音—台灣與日本當代藝術交流展』策展人邱國峻表示,這次在駁二藝術特區展開的交流展,是為延續台灣和日本深入當地民間文化的對話,每位藝術家透過自身感動與不同文化背景,利用不同媒材所作品述說的深刻故事。其中包括日本藝術家有水谷篤司、小西光裕、矢田真之、海老原宏樹、竹竹BAMBOO樂團,及台灣的藝術家夏愛華、黃建樺、陳奕彰及邱國峻等藝術家共同展出。文化局副局長劉秀梅表示,看到竹竹樂團利用在地的竹資源,創作出具有生命的樂器,同時間也可以帶給參觀的民眾,不一樣的聽覺及觸覺享受。
日本沖繩與台灣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嶼,在海島之上生活的人,是否具有共同的生活記憶,將可藉由此展覽一窺端倪。而由國內藝術家陳奕彰的作品「沙漠叢林中的森林」,以沙漠中的仙人掌,運用充氣的原則,表示出時而生氣盎然,時而意氣消沉,企圖以另類的切入觀點做為自身的思考模式,以戲謔的反諷態度去重視高雄的文明文化。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前往駁二藝術特區欣賞。
(2008-07-10 00:06) |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9/today-art3.htm[/center]
[center] #a52a2a">身體等同商品? 朱孟庠繪出女性自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朱孟庠的作品〈性?生育?智慧〉。(朱孟庠/提供)[/center]
「女性的身體是商品?」這是朱孟庠以女性為主題的系列創作之一。她認為,當大眾文化侵入主流藝術,對女性的壓迫並沒有因此而舒緩,例如透過新媒體推崇女性尤物的形象讓女性進而成為被消費的商品和複製文化裡的意淫符號象徵,女人也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自我,錯亂了價值觀,隨著男性窺探女性的視點看待自我。
〈櫥窗女郎〉畫中,以豐胸、纖腰、翹臀做為性感的象徵,雖是男性窺淫的符碼,卻也常成為眾多拜金女看待自我身體價值的認定。但是,女性的身體不是櫥窗裡一具美麗的商品,女人有感情、會思考,更創造了生命。因此,「女性自覺」系列裡,朱孟庠又以創造生命的女性進一步延伸探索,作品〈性?生育?智慧〉探討傳統社會女人的價值在於生育與性,但今天現代女性的力量或許是智慧。
「女性的人文關懷──朱孟庠個展」,在國父紀念館載之軒展出至7月13日止。(記者凌美雪)
(2008-07-09 15:1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19/12v85.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華鐸畫作七億台幣售出 法18世紀前大師新高[/center]
[center][圖][/center]
(法新社倫敦八日電)
英國拍賣商「佳士得」表示,法國繪畫大師華鐸一幅過去以為已被毀、近三百年歷史的傑作,今天創下拍賣紀錄。
同一場拍賣會中,西班牙大師哥雅三幅原以為已遺失一百三十一年的畫作,以四百多萬英鎊(兩億三千多萬台幣)賣出。
華鐸的這幅「驚訝」(La Surprise)賣得一千兩百四十萬英鎊(七億四千兩百萬台幣),打破法國十八世紀前藝術大師(old master)的作品拍賣紀錄。此畫創作時間約在一七一八年左右,根據記載,上次現跡是在一八四八年。
華鐸作品先前的最高拍賣紀錄也被打破。兩千年他的「Conteur」曾賣得兩百四十萬英鎊(一億四千三百萬台幣)。
佳士得的主管奈特與芮森說:「這不僅是近年來最非凡的重新發現,也是十八世紀前法國大師畫作在拍賣會上賣得的最高價。」
他們將華鐸形容為「歐洲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2008-07-09 15:1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5/12v17.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嘉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展出陳澄波複製畫展[/center]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九日電)
嘉義市政府與「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合辦的「陳澄波複製畫展」,即日起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展覽廳展出,日前由市長黃敏惠與二二八事件研究協會理事長江榮森等人舉行開展儀式,歡迎民眾闔家觀賞名畫家陳澄波畫作。
市府表示,此次複製畫展,首次由陳澄波原畫作一比一呈現在民眾面前,而陳澄波畫作近年來在華人拍賣市場,屢創最高拍賣紀錄,其中兩幅分別拍得新台幣一億四千萬元及兩億一千萬元,也讓許多國家的人更認識嘉義這個城市。
市府指出,所展出的六十餘幅複製畫,現場還有市政顧問陳青秀與十名志工,義務擔任解說工作,希望藉由複製畫展讓民眾更瞭解名畫家陳澄波,雖然他一生走的坎坷,但卻創作很多永垂不朽畫作,永遠留在嘉義的人民心中。
(2008-07-09 15:10)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57/12uv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書畫文物展 桃苗各展風情[/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圖:桃園縣政府文化局[/center]
由蒙藏委員會與縣府文化局共同舉辦的「藏族風情在桃園」系列活動,將揭開相當神秘的西藏文物展,為了這場展覽,文化局特別邀請老師現場示範糌粑製作,讓即將擔任解說員的導覽志工,更深一層了解西藏文化。
九日至八月三日展出的西藏文物展,文化局表示,這次共有兩大主題,第一主題為文物展,包括藏族日常生活文物、服飾、樂器及藏戲面具等42件,展場提供蒙藏服飾穿戴示範,第二主題為台灣心蒙藏情-台灣美術教授聯展,展出臺灣畫作10件及蒙藏畫作46件。
(2008-07-09 14:58)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19/12uuh.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西班牙大師哥雅素描拍賣 售價逾兩億台幣[/center]
(法新社倫敦八日電) 西班牙藝術大師哥雅的三幅素描作品今天以四百萬英鎊(台幣兩億三千多萬)的價格賣出,為拍賣前預估的兩倍。這三幅畫過去一百三十餘年原以為已遺失,但最近又出現。
這些素描由佳士得拍賣公司在倫敦賣出,這些作品都出自哥雅知名的私人畫集,而上次的買賣紀錄是由哥雅本人於一八七七年在巴黎賣出。
這些畫作是由瑞士私人藝術收藏家賣出,由於從未裱框,也未接觸光線,畫作狀況「極佳」。
三幅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出自D畫集「女巫與女人」的作品「Down They Come」,描繪四名婦女飛越天空時彼此打鬥。
此畫以四百五十萬美元賣出,創下哥雅作品的拍賣紀錄,比拍賣前預估的貴了一倍。
第二幅是「悔恨」,描述男子坐在十字架前禱告,最後以一百九十萬美元賣出。最後一幅為「藍比諾警官縫在死馬體內」,以一百五十萬美元賣出。
在最後一幅素描中,哥雅在畫面底部描述藍比諾的狀況,解釋這個不受歡迎的貪污地方官員,遭到民眾懲罰,縫在死馬體內。
(2008-07-09 14:50)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78/12ujq.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墨稼書會書法展 吸引民眾巧扮國父[/center]
創立至今已十三年的墨稼書會,即日起於高雄文化中心第二文物中心推出「墨稼書會戊子聯展」。該書會會員間曾多次舉辦聯展及個展,也各自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書會提供給會員彼此研習互動的場域,同時希望書法這門藝術可以傳承下去,並教導年輕人學會如何藉由臨摹、臨帖等歷程去淨化情緒。
此次聯展作品涵括了五花八門的書法派別,其中會員劉銀聰將國父孫中山曾說過的話寫入作品,竟然吸引知音穿著中山裝扮演國父前來。扮演國父的中醫師葉重順平時也喜歡寫書法,看病時又喜歡穿著中山裝,許多病人都誇他貌似國父,因此他特別以此造形欣賞展覽,展期至7月13日止。 (記者楊菁菁)
(2008-07-09 14:49)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78/12ujo.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竹藝博物館巡迴展 赴中縣交流[/center]
記者張瑞楨豐原報導
南投縣竹藝博物館即日起於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舉辦「竹藝博物館97年巡迴展覽」首展,此為文建會「大手牽小手」地方文化館交流活動之一。
此次參展最特殊的竹藝大師,是台灣史上首位以竹編織獲得國家工藝獎一等獎的葉寶蓮,她十幾歲開始接觸竹子,1969年於嘉義一所教會打工削竹片,再把竹片拿給窮困人家編水果籃,換取「美援」,中年之後才拜師,與竹藝編織結緣;葉寶蓮擅長「倒篾劈法」,其原理類似玻璃邊緣的拋光磨邊,竹片邊緣多一道削邊程序,讓編織作品的觸感更細膩,沒有刮手的粗糙感,作品完成前還要歷經染色、煙薰、上漆等程序,讓編織品防腐防蛀並兼具質感。
此展另由南投縣竹藝協會、篁山藝友美術會等團體協辦,在竹編藝品之外,提供數位竹藝名家的竹雕、竹製家具等五十多件作品,展現竹藝的實用性。展期至8月3日止。
(2008-07-09 14:47)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9/78/12ujl.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藝 文 短 波[/center]
台史博公共藝術設置徵選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博),為館內公共藝術設置進行公開徵選,徵件日期自即日起至8月20日止。
台史博對於該館公共藝術定調為:應該緊扣住博物館的宗旨與核心,博物館有內部的展示主體,要如何跟外部的園區及現地人文接連,讓觀者產生一種特殊的對話情境,做為串連、引發民眾進入博物館場所的藝術媒介及思考,並以有機的民眾參與行動,達到博物館場所精神的呼應。
台史博是首座以台灣歷史為主體,呈顯人民共同記憶的博物館,其占地二十公頃的廣闊園區,將以何種公共藝術呈現,該有哪些形式的民眾參與行動?相關台史博的公共藝術所需思考的議題,詳見網站:www.nmth.gov.tw。
(記者凌美雪)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徵件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與鳳甲美術館首辦「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該展將以國際雙年展的形式,藉由國際性邀展與徵件活動,促進台灣與國際間更多跨越國界的交流。
第一屆主題「居無定所?」由胡朝聖及陳永賢策展,除邀請展外,也採公開徵件方式,徵求適合該主題的創作,包括城鄉景觀、個人居住處境、居所環境變移、社區文化、家庭歸屬,或是勞動者、婚姻關係的居所,及其延伸的棲居關係和「居所文化」等相關議題。
凡年滿十八歲,從事錄像藝術創作者,不限國籍。作品可依想像、紀錄、重組、剪接、動畫等形式展現。徵件期限至9月1日止。展出日期為11月8日至12月28日。詳情可上網:twvideoart.blogspot.com。
(記者凌美雪)
(2008-07-09 14:4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7/90/12r24.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走近巴塞隆納 高第建築自然狂放[/center]
【宋宇娥 吳湘屏 蔡裕昌巴塞隆納】
高第是19世紀末,西班牙天才建築師,他一生在巴塞隆納,留下的10餘棟建築物,每年都吸引,大批的遊客前往參觀,為巴塞隆納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高第想像力豐富,設計狂放不羈,大膽的運用自然曲線與豐富色彩,成為西班牙,現代主義建築的典範。其中桂爾公園、巴特婁之家和聖家堂等,都被列為世界遺產,這個加泰隆尼亞建築鬼才"高第",也讓加泰隆尼亞的名聲,為世界熟知。
現在很多人來到巴塞隆納,都一定會來看高第的建築物,高第建築物的特色,就是馬賽克的拼貼,像現在看到變色龍,還是巴塞隆納的國寶喔!絡繹不絕的觀光客,輪番上陣和變色龍拍照,這是桂爾公園裡,大熱門的拍照景點。
1900年興建的桂爾公園,高第以童話王國為概念規劃,七彩彎曲的波浪長椅上,鑲嵌色彩繽紛的瓷片,就像是個大遊戲場,廣場柱廊以海景為構想,更是呈現一層一層海浪襲來的奇妙視覺感受。
1882 年開始動工的聖家堂,可說是高第的畢生代表作,也是世界上唯一未完工,卻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聖家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而成。此外,高第還在設計中,放入強烈的自然色彩。導遊邱鳳婷:『高第從小就有,先天性風濕症,不能出門,所以他的建築跟成長過程,有很大的關係,他都用小時候看到的東西,像麥穗、水果、火雞、烏龜、棕櫚樹,這些都是跟他從小,有很大的關係。』
但高第過於前衛的設計風格,讓他在當時備受爭議,像這個以聖喬治屠惡龍的故事,為背景設計的"巴特婁之家",用人骨造型做為裝飾的陽台,造型奇詭,招致當時市民的異樣眼光,甚至以〞骨頭之家〞,嘲諷這棟建築物。
高第特殊的建築風格,以前讓很多人都沒辦法接受,不過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現在來到這裡,肯定都會來看他的建築,高第的建築成就,讓加泰隆尼亞的名聲,傳到世界舞台上,也讓這裡的人,重新認識這位建築天才。
(2008-07-09 00:31) |
|
|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 29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