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leox123456(leox)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 293  下一頁→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4/5/1idyg.html[/center]
[center]#a52a2a">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系列--倒牆、舖砂,動起來![/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24 17:18:16)

行政院文建會自民國97年起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期程自97年至101年,其計畫內容從「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美麗台灣推動計畫」、「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三大面向切入,以「提升美感素養」、「創造美感城市」、「深耕美感環境」為實施的三大目標,期望能改造民眾的生活環境、提升國民的美學素養。東海大學「擦掉─台中東海湖公共空間再造計畫」是延續95年「自然與修復」的理念提出,榮獲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最高補助金額500萬元,現由東海大學創藝院曾成德院長與原設計者建築系彭康健老師共同主持完成修復任務。

東海大學與予一般民眾的印象就是兼融自然與人文的美麗校園,校園既寬敞又富生態景觀,早已成為紓放校內師生及鄰近民眾的情緒與涵養心靈的公共空間。4月25日星期六下午,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在台中將展開「民眾參與推牆、舖沙及闢路活動」藝術裝置行動,動員超過兩百位校園師生及附近居民合力將兩百多公尺長的湖邊水泥堤岸拆除,並共同舖設三百多立方的細石,東海湖將恢復其原有的地貌,土地接連湖水成沙灘狀,地與水不再有隔閡,人也能近水與看水,青蛙直接回到水裡的生態環境。

東海湖用藝術介入空間的方式,貫徹了一個「減法理論與實踐」的公共藝術教育計畫,在強調「自然與修復」的原則下,保留了生態景觀並以地景藝術與塑造園林的工法,將東海湖修復為原有的自然地形,拆除人工及多餘的設置,打破原來的紀念性與軸線,強調近水與生態,重新提供人與動物一個自然的環境,改善了東海湖的景觀環境,而成為台灣「減法」藝術的指標。

4月25日的活動範圍主要含蓋東海湖的所有堤岸及南向的生態小徑,但此民眾參與計劃將配合教學陸續進行,包括木棧道搭建、東海湖淨湖、生態水道、生態調查、植樹種草,及完成後的水上音樂會,將都由東海大學師生及附近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完成。

(2009-04-25 23:33)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4/1/1id7r.html[/center]
[center]#a52a2a">希特勒水彩畫作拍賣落槌 比預期價高6倍[/center]




「希特勒」早期的水彩畫作在英國西部拍賣,其中一幅作品成交價1萬5千美元(約合新台幣50萬元),比原先預估的價格高出6倍多。

這次拍賣有15幅「希特勒」的畫作,作品的角落都有他的簽名,其中包括13幅水彩,一幅鉛筆素描及一幅油畫,總共賣了將近12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多萬元。這些作品大多是一名英國士兵在1945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德國發現。

「希特勒」年輕時,曾夢想成為一名藝術家,不過,當年他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沒有被錄取。專家指出,這些拍賣的畫作還不錯,大膽、有氣勢,但稱不上一級作品。

(2009-04-25 23:33)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5/1ibl3.html[/center]
[center]#a52a2a">包錦蓉用繪畫創造彩色世界[/center]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23日專電)來自台灣、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21世紀未來之星」的身心障礙畫家包錦蓉,不氣餒、不悲觀,用色彩豐富的油畫,畫出生命的火花。

包錦蓉昨天在父母陪同下與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廖港民相見歡,廖港民讚嘆她的繪畫實力,也相信她一定是台灣未來的「海倫凱勒」,並鼓勵她繼續在繪畫天地裡創造無限自我。

  出生時因難產導致重度腦性麻痺的包錦蓉,16歲又因服用中藥中毒,進行肝臟移植手術,雖然身體行動不如正常人方便,但天性樂觀和堅強態度,從不氣餒。    

從出生一度被院方認定不能行走、不能說話的殘疾兒,到今天成為激勵別人的「太陽女孩」,包錦蓉在父母及家人堅定陪伴下,透過「繪畫的藝術治療」及「游泳水療」,跨越肢體障礙,在繪畫世界裡找到新天地。    

二年前來美、目前就讀紐約市立大學皇后社區學院美術系一年級的包錦蓉說,「我要向海倫凱勒一樣,走遍全世界演講,鼓勵更多人站起來,珍惜生命,完成自己的夢想!」    

包錦蓉還說,待學業完成後,最大的心願就是當幼稚園老師,因為小朋友好可愛,更是國家的希望所在。

習畫已超過10年的包錦蓉,擅長油畫寫生,用色大膽豐富,畫起人物更是生動。「我的娃娃」水彩畫作品早在1999年被台灣IBM公司選用印刷感恩卡及桌曆,「我的世界」畫作更獲國際特殊才藝書展佳作,在舊金山、紐約、華盛頓及芝加哥等地巡迴演出。   

 2000年,她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21世紀未來之星」,是所有得獎人裡,唯一來自亞洲的入選者。    

不過,這麼多獎項,都沒有她與馬英九總統在台北榮星花園比賽游泳,來得有趣。包錦蓉率真地說,「喜好慢跑的馬總統,當年為了跟我比賽游泳,還學了半年游泳咧!」       

除了油畫外,包錦蓉來美後,開始接觸鉛筆素描等繪畫技巧,不過她說,人物雕塑才是她的最愛。從包錦蓉作品裡不難發現人像確實占據她很畫作很大一部分。     

誠如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頒給她「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包錦蓉克服身體殘缺,不斷砥礪自己前進,好比自己的著作─飛翔石膏鞋,用繪畫在她生命裡添加能力。    

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呂元榮及外交部僑務組組長魏煥忠熱心奔走下,包錦蓉5月9日起將在法拉盛華僑文教中心舉辦來美首次個展。(本文附有照片)
(2009-04-25 23:31)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4/63/1idj4.html[/center]
[center]#a52a2a">台東美展徵件中[/center]


臺東縣政府所推動的地方藝術教育活動「2009台東美展」徵件活動,從即日起到6月30號開始徵件,並於7月1號到5號辦理收件工作。為鼓勵30歲以下的藝術創作者的參與,特別設置「臺東青年美術獎」予以鼓勵,歡迎年輕創作者多多踴躍參加。

臺東縣政府文觀處表示,徵件項目有國畫(含膠彩)、書法(含篆刻)、油畫(含多媒材)、水彩(含粉彩、壓克力材質)、工藝、平面設計(含版畫)及攝影等七類面向。參與資格為凡年滿十八歲(80年次)以上,具臺東縣戶籍者或曾居住、服務或就學於縣內之藝術愛好者均可參加。送交作品之規範以自行創作3年內(以 95年為基準)未曾參加任何競賽得獎之作品為主,且每人至多限報2類,每類限送1件作品。簡章資料請逕自本府文化暨觀光處網頁文化佈告欄項下( http://www.ccl.ttct.edu.tw/)下載或至台東縣文觀處服務台索取活動簡章資料。
(2009-04-25 23:31)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4/1/1idny.html[/center]
[center]#a52a2a">故宮宋代緙織展 呈現花鳥靈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國立故宮博物院「宋代緙(ㄎㄜˋ)絲花鳥特展」即日起登場,緙絲是千年的中國古代織品工藝技術,幾乎快要失傳。故宮典藏的緙絲藝術品約200餘件,其中以宋代緙絲最獨特,呈現了靈動的花鳥寫生,這次特展展出23件宋代名家之作。(陳映竹報導)

在「宋代緙絲花鳥特展」中,展出有23件的宋代緙絲,不乏南宋沈子蕃、朱克柔等名家作品,花間行龍、仙山樓閣、富貴長春是最古老的3件作品,構圖風格近似北宋作品。

特展有兩大特色,一是以花鳥為主題,呈現靈動的花鳥寫生與寓意吉祥的書畫作品,觀眾將可一覽宋代緙織的藝術表現;二是以「實體顯微鏡」的照相技術,仔細記錄每件作品經、緯色線的結構與組織,並製作成透明片,呈現宋代緙絲技法的獨特與精緻。

故宮表示,緙絲工藝最大特色是「通經斷緯」,題材豐富,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佛像等,通經斷緯織法則織品不堅固,成為奢侈品,但宋代緙織精細、配色細膩,結合當時書法繪畫風格,後世推崇為難得的藝術工藝。緙絲工藝如今極稀有,由於工序繁複,宮廷禁止民間做,幾乎快要失傳。
(2009-04-25 23:31)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58/1ic66.html[/center]
[center]#a52a2a">北美館11月舉辦蔡國強回顧個展 蔡抵台確認細節[/center]




國際爆破專家蔡國強目前正在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舉辦「蔡國強:我要相信(CaiGuo-Qiang:IWanttoBelieve)」作品回顧大展,預計11月移師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23日蔡國強特地偕同工作室專案經理,馬英九總統的女兒馬唯中到北美館勘查場地,確認相關展出細節。

國際爆破專家蔡國強1998年也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進行「金飛彈」爆破計畫,引起震撼;2004年擔任「金門碉堡藝術館—18個個展」策展人;2006年和雲門舞集進行「風‧影」跨界合作,更引起熱烈討論。這次北美館邀請蔡國強舉辦個展,展期預計長達3個月,將是台灣首度大規模展出蔡國強的作品。據了解,原本蔡國強計畫結束西班牙古根漢展覽後先到日本展出,不過後來因故取消。

蔡國強目前在西班牙古根漢博物館舉行的「蔡國強:我要相信(CaiGuo-Qiang:IWanttoBelieve)」作品回顧大展,主要聚焦在火藥爆破草圖和大型裝置,知名的「草船借箭」、「撞牆(Headon)」等都在展出之列。不過,這些作品是否11月也會在北美館出現,北美館表示還在討論中,不便透露。

為了展出順利,蔡國強本人23日特地前往北美館,和館方人員勘查場地並討論相關細節。身為該藝術展專案經理的馬唯中也陪同,由於馬唯中是馬英九總統的女兒,又鮮少公開露面,因此馬唯中這次回台,格外引起外界好奇。

馬唯中目前是蔡國強工作室專案經理,她的妹妹馬元中最近也加入,成為蔡國強工作室團隊的一員,擔任專案助理。由於行事低調,馬唯中23日現身北美館時,依舊拒絕媒體採訪;而北美館相關人員也全都封口避談,避免造成困擾。

(2009-04-25 23:2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91/1ic0v.html[/center]
[center]#a52a2a">打破傳統觀念 鐘瑩瑩用藝術養鯉魚[/center]




傳統產業原來也可以很藝術,雲林縣崙背鄉的欣昌錦鯉打破傳統的鯉魚行銷概念,第二代接班人鍾瑩瑩運用自己的藝術背景,把鯉魚當成藝術品賣,台灣人不愛的品種到了歐美身價反而翻了四十倍,再加上她把養殖場公司化,請來專業的行銷顧問,短短六年,欣昌錦鯉成功打入歐美市場,公司的營業額也因此至少多了五倍以上。(記者蔡依婷報導)

藝術和養殖魚業,這看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卻在一個當初才二十六歲的文藝女青年手中,做出完美的結合。六十六年次的鍾瑩瑩,本來在北京中央工藝美術院唸書,也在台中的美術補習班當過美術老師,但因為爸媽不斷的要她回家,幫忙鯉魚養殖場的生意,禁不住兩老的要求,鍾瑩瑩回家幫忙了。

鍾家的鯉魚事業從二十年前就開始了,當時東南亞地區相當盛行養色彩斑?的鯉魚來象徵自已的身分地位,因此鍾爸爸的鯉魚生意就愈來愈大,但沒想到隨著產業西進及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生意一落千丈,在鍾瑩瑩的帶領之下,目標轉往歐美市場。

鍾瑩瑩:「歐美市場已經成熟了,會有一些外國人來和我們買魚,我只知道我們的魚有外銷,我就像爸媽說:『你們要我回來的話,我要了解這行業有沒有未來。』那時就委託來市場顧問,幫我調查,魚如果在台灣沒市場,國外是發展的好地方嗎?」

自稱是被魚養大的鍾瑩瑩,在接手養殖場後,並不是直接切入行銷,而是先清了三年的魚大便,她說懂養魚要先懂養水,才能打好基本功,有藝術背景的鍾瑩瑩和爸爸為了開拓歐美市場,特地到荷蘭取經,結果發現原來外國人的喜好,和台灣人的傳流概念是完全不同。

鍾瑩瑩:「參展時,看到得第一名的魚和爸媽教給我的不一樣,我就請教裁判,他說,你不覺得這魚的圖案很像抽象畫一樣嗎?就像音符一樣啊。因為我是學藝術的,那時我才恍然大誤,原來不要把魚當魚看,要把它當一幅畫來看,魚的身體是長條型的構圖,所以在下筆的時候,筆觸要強而有力,把魚當成畫思考,怎麼畫才會漂亮,這就很容易鑑賞了。」

如此一來,正好中了鍾瑩瑩的藝術背景,她開始研究世界各國的喜好,如荷蘭人對橘色有特殊的民族意識,她就特別引進魚苗培育。她不把魚當魚賣,而是當成藝術品在經營,甚至還請來了行銷顧問,把自家的養殖場公司化,但如此創新的做法,讓爸爸無法認同,父女倆經常在家上演戰爭會議。

鍾瑩瑩:「常和爸爸吵,會說如果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就離家出走,就是年輕氣盛嘛,其實爸爸有他的想法,比較保守,會想說,全世界又沒人這樣做,為何我們要這樣做?」

用藝術創造鯉魚價值的鍾瑩瑩,不但將自家鯉魚場成功打進歐美市場,讓鯉魚身價連環跳,家中的鯉魚場營業額和過去相比翻了五倍之多,難得的是,鍾瑩瑩在自己成功之餘,也不忘為台灣其他傳統產業做行銷。

鍾瑩瑩:「我們不是在賣魚,是在賣台灣來的藝術品,我們也在展場上舖台灣的榻榻米、泡台灣的茶、吃台灣的鳳梨酥、放台灣的盆栽,向外國人做交流。」

借由這些異業結盟的機會,鐘瑩瑩把大家集合起來,組織一個產銷協會,要讓台灣傳產同心協力走向精緻化,換個經營方式,共同在國際闖出一片天。

(2009-04-25 23:25)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5/1ibyh.html[/center]
[center]#a52a2a">守護祖靈的手 胡秀蘭傳承太魯閣族編織工藝[/center]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23日電)

16歲開始學習編織的胡秀蘭遵循太魯閣族傳統,學習織布為自己準備嫁妝,年長後開設工作室致力維繫太魯閣族傳統文化,她認為,彩虹色彩的織布是通往祖靈的橋。

胡秀蘭是在16歲時開始學習織布,「這是太魯閣族的傳統,族裡的女孩子學織布是為自己準備嫁妝,如果織錯會被母親當場剪斷再織」,胡秀蘭從小就在母親的嚴格教導下,為傳統織布手藝打下扎實的基礎。

胡秀蘭在18歲時接受訓練成為職業秀場舞者,遠赴日本表演打拚,當時晚間在秀場表演,白天則是四處觀摩學習日本的手工藝,她說,30年前在日本的那段時間,對於日後色彩敏感度的幫助很大。

「我在秀場打拚約30年,期間到處跑場作秀,也常到國外作秀,那時經常利用作秀空檔的機會,到處學習時尚流行的手工藝」,胡秀蘭在30年的秀場工作期間,並未荒廢自己的手藝,「即使在結婚後,也常在工地秀、喜慶宴會表演的空檔時間,製作小飾品、窗簾磨練手藝」。

胡秀蘭在結婚後成立一間工作室,開始自行創作一些小件工藝品和家飾針織品,逐漸打響知名度,太魯閣族人請她到部落教導編織工法,並成立那都蘭工作室為保存傳統工藝和文化盡一份心力。

她笑著說,「太魯閣女子織布手藝越好,地位就越高,也會成為更多男子渴望追求的對象,沒想到當初學織布的用意,現在竟然變成保存傳統文化這麼崇高的結果」。

「那都蘭工作室的成立讓我和太魯閣族文化、織布手藝重新接軌」,胡秀蘭始終認為,「彩虹色彩的織布是通往祖靈的橋,每次織布的過程都是與母體文化的情感交流」。

胡秀蘭擅長運用傳統織紋、精準色彩搭配和細膩工法,把太魯閣族人的記憶和傳說透過織布來傳承,她說,「這要感謝早期在日本學習的手藝,讓她掌握傳統織布木箱、傳統織布機和現代織布機的技巧」。

「我使用的材質相當多元,工法也很細膩,不擔心作品被模仿,不過卻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進步」,胡秀蘭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學習不同織法,持續充實和改進自己的技術。

在這種自我追求卓越的動力下,胡秀蘭於去年獲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頒發傳統工藝師證,肯定胡秀蘭的在傳統工藝技術上的實力。

「織布能力是太魯閣族婦女一生的義務與榮耀,如何在小小菱形的圖紋裡發揮最大的變化,可說是很大的考驗」,胡秀蘭特別強調圖紋和織法的重要性,「婦女們展現自己的創意,設計出屬於家族的菱形圖紋,是守護家族的祖靈眼睛,也是家族的家徽」。

現在胡秀蘭已可織出30多種不同的菱形圖紋,這些多是早期部落婦女留下的圖紋,她也掌握獸齒紋、女子紋面、彩虹橋圖紋和傳統平紋織、斜織紋、菱形織、花織、米粒織與浮織的編織法,並自己創造新的圖紋和織法。

「這正是維繫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的關鍵,傳統織布技藝如果失傳,婦女如果沒辦法織出家族的圖紋,族群的文化和特色就會消失」,胡秀蘭說,傳統編織技藝傳承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編織手工藝品需要族人以手工來創作才會有生命,才能夠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但現在看到有族人以機器大量製造,不禁感到相當憂慮」,胡秀蘭傳承傳統技藝的決心將更加堅定。
(2009-04-25 23:2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63/1ibzj.html[/center]
[center]#a52a2a">桃源創作獎入圍作品39件 5/2公布獎落誰家[/center]


「第7屆桃源創作獎」即日起在桃園縣文化局展出,今年度共有39件入圍作品,由年輕的創作者運用不同的敘述方式表現藝術感受,包含平面輸出、平面繪畫、複合媒材、立體類及錄像類作品,有的表達對社會現象的反諷、有的呈現生活經歷、也有虛擬、抽象的藝術表現,作品內涵深刻多元,歡迎民眾前往參觀,5月2號上午文化局也將舉辦頒獎典禮,公布今年桃源創作獎的得主。
(2009-04-25 23:23)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5/1ibwq.html[/center]
[center]#a52a2a">我和銀合歡合照徵件入選名單出爐 思思開發銀合歡四連作奪冠[/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陸靜美以「思思開發銀合歡」連作四張照片獲得冠軍[/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23 16:12:11)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我和銀合歡合照」徵件入選名單日前出爐!得獎者為前三名為陸靜美、李秀娟、蘇雅鳳各可得各為壹萬元、陸仟元、參仟元的獎金,而獲得優選獎20名作者分別也有貳仟元、佳作獎亦有30名,每名獎金壹仟元。文化處日前針對銀合歡打造銀合歡文化創意網路平台,希望讓銀合歡成為有經濟價值的作物,並希望能將銀合歡創造出的文化經濟收入回饋於地方的社區產業。

獲得冠軍的插花老師陸靜美以「思思開發銀合歡」,連作四張與銀合歡的照片拔得頭籌。其故事內容是她假日在萬丹野外騎單車,尋找銀合歡的蹤跡,好不容易發現數棵,想剪回當教材〈製作項鍊、手鍊、吊飾〉,恰巧發現已經砍了些在樹下,第二張則是滿載而歸的銀合歡,太棒了!又可做出許多創作。

第三張照片是陸靜美用銀合歡試作插花,有次在家客廳用銀合歡插了一盆花,有位從加國回來的朋友,到家作客,一定要陸靜美送給她一些銀合歡裂開的果夾要帶回加國,她也曾用它銀合歡果夾做書套,成效很美。第四張是一個銀合歡插花的創意作品,銀合歡用來插花、或做會場布置將會是很棒的材料,可以好好開發這塊市場。評審認為其網路票數最高,且具故事性,並反應地方特色,故圈選其為第一名。

亞軍則是主題為李秀娟的銀合歡四連作「銀合歡與小魔女」,故事是描述在墾丁的鵝鑾鼻旁穿著綠色衣服和黃色大衣,擁有綠色眼睛的小魔女,發現了具有魔力的銀合歡.第二張是看到了這個晃動不已的銀合歡,小魔女想要安撫他靠近他;第三張是失了魔法的小魔女,此時發生神奇事情,第四張為銀合歡安靜下來了,靜靜像小綿羊一樣的讓小魔女輕撫著。評審認為,此四連作畫面變化,動作有創意,表現出特殊效果,故將其列為第二名。

獲得第三名的蘇雅鳳主題為「溪岸旁的銀合歡」,照片一描述:林邊溪旁的銀合歡雖已冬天,卻仍開著花、樹上結滿著豆莢應該可以繁衍許多後代、照片三描述:豆莢拿來當鬍子可愛嗎?第四張則描述:種子成熟了,小小的一顆又可以長成一棵銀合歡。評審指出,照片內容逗趣、天真可愛,且表情多樣,因而擇為第三名。其他獲選名單請上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之銀合歡手作部落洽詢: http://popinac.cultural.pthg.gov.tw/


(2009-04-25 23:21)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1/1ibj2.html[/center]
[center]#a52a2a">馬唯中現身北美館 為蔡國強個展勘查場地[/center]




總統千金馬唯中這幾天回到台灣,儘管外傳馬唯中回台,是因為好事近了,不過今天上午8點10分左右,馬唯中與藝術家蔡國強等人,一同現身台北市立美術館,除了會勘場地,也與北美館工作人員開會,討論11月底蔡國強個展事宜,而整個會勘行程相當低調。(林麗玉報導)

總統千金馬唯中難得回到台灣,儘管外傳這次回台,馬唯中的好事應該近了,不過上午,馬唯中與任職美國紐約工作室的老闆蔡國強,一同現身台北市立美術館勘查場地,而馬唯中依舊一身輕便樸素裝扮、未施脂粉現身北美館,並且與北美館工作人員開會,北美館公關盧立偉表示,這次的開會內容,是要確定11月底,北美館與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合作的相關事宜。

北美館表示,藝術家蔡國強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的「我想要相信」個展,現在正巡迴到西班牙古根漢畢爾包分館展出,預定今年11月底,會到北美館續展,而總統千金馬唯中是團隊成員,也讓這個展覽,還沒有登場,就被受關注。

(2009-04-25 23:1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17/1ibkc.html[/center]
[center]#a52a2a">竹市/林瑤農生活藝術、黃瓊儀玻璃創作 玻工館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新竹市文化局玻璃工藝博物館第一、二特展室,即日起展出「玩藝巧手-林瑤農生活藝術展」暨「遊矽旅程-黃瓊儀玻璃創作展」。

自幼接觸玻璃的林瑤農老師,在新竹市人文薈萃的環境薰陶下,孕育出紮實的玻璃技法與深刻的文化意蘊。黃瓊儀老師不僅在創作方面令人驚艷,亦積極朝藝術創意層次提升而努力,對於帶動竹市玻璃藝術創作貢獻良多。

市長林政則表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是文化推動的願景,玻工館一直致力於推動玻璃藝術創作,傳承薪火。4月份推出二檔新展,特別邀請長期協助玻工館人才培訓研習的林瑤農老師及黃瓊儀老師,展出一百多件創作,精湛作品中展現玻璃的獨特工法,巧奪天工,展期至6月28日止,誠摯邀請藝術愛好者共襄盛舉,同享玻璃藝術千變萬化的剔透光彩。

文化局長林松表示,玻工館第一特展室展出「玩藝巧手-林瑤農生活藝術展」,50餘件精彩作品呈現對生態環境的藝術詮釋,引發參觀者對自然人文的關懷。從13歲學藝迄今已有30餘年經驗的林瑤農老師,以嫻熟的手工模具,加上平時對生物細微的觀察,創作一系列稀有玻璃動物。水生動物的鯉魚、章魚、旗魚展現流動的靈活感,飛禽類的火鶴、紅嘴藍鵲、紅隼、馬來犀鳥、粉紅鳳頭鸚鵡、葵花鳳頭鸚鵡、白頭海鵰等,色彩繽紛,栩栩如生,展現玻璃藝術另一層面的美感。

第二特展室展出「遊矽旅程-黃瓊儀玻璃創作展」,黃老師畢業於英國紹綠藝術設計大學,並遊歷英國、挪威、德國、泰國與香港等地,接受不同創作技法與多國文化薰陶,作品呈現其獨特的創作思維。「炎舞系列」述說著與火燄共舞的心境,「原住民編織服飾系列」以台灣原住民服飾拼貼、夾織的製作技法,詮釋簡樸與堅定的心靈;「針線情系列」以玻璃的絲線做裝飾,細膩的手法描繪情感;「玻璃罌粟花」是旅居德國期間的作品,每一片花瓣都隱含著逆境求生的意志力;「三個願望」是以港口附近的酒瓶為素材,切割後再串連成時尚的流蘇簾,象徵海洋國家的浪漫與灑脫。
(2009-04-25 23:1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3/63/1ib9t.html[/center]
[center]#a52a2a">「尋找花小春攝影比賽活動」前八強名單出爐[/center]


第二屆慢城花蓮「尋找花小春攝影活動」日前圓滿落幕,經過激烈的評比,花二班前八強已順利出爐。

今年尋找花小春延續去年的主題,以「招牌.印象」為主軸,希望參賽者透過鏡頭呈現出花蓮的城市風貌。這次比賽優選作品共三名,作品並非名店大戶的招牌,反而是市場裡的手寫價格牌、或是公路旁的檳榔攤,此種生活裡的小角落,具有溫度和觀察力的畫面,獲得評審一致的認同。

這項攝影比賽是由「慢城花蓮」33間小店出錢出力共同舉辦,各小店以無比的熱情支持這項活動,没有向政府公部門申請任何補助經費,包括佳作五名,得獎的八位參賽者頒發價值二千至五千元的禮品福袋,都是由各店家提供,內容有吃有喝有住又有玩。主辦單位希望這種自發性的藝文公益活動,能為城市注入活力,讓生活更加美好。
(2009-04-25 23:14)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23/today-south18.htm[/center]
[center]#a52a2a">台鐵沙崙支線車站 公共藝術今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記者吳俊鋒/南縣報導〕

想像過軌道墩柱被造型百合或玫瑰包覆裝飾的特殊景象嗎?台鐵舉辦沙崙支線公共藝術甄選活動,今起入圍創作模型在大潭國小展出,社區民眾可參與投票,見證現代鐵道車站另類建築美學。

連接高鐵的台鐵沙崙支線積極趕工,為擴大當地民眾參與感,舉辦沿線兩個車站的公共藝術甄選活動,20幾件作品參賽,大潭站(或稱長榮大學站)、沙崙站各入圍5件,進入最後決選。

今天起先公開發表大潭站5件入圍作品,分別是風調雨順、土生土長、生生不息、花開富貴與富貴長榮等;花開富貴是以造型百合或紅玫瑰,包覆車站內的鐵道墩柱,讓鐵道猶如延伸綻放的花朵,頗有創意。

土生土長則是以蕃薯粁為主題意象,藉由皺摺式的陶土創作,在墩柱牆面上呈現圖像的紋理變化,更立體、生動,分為水平、垂直等2種設計。

主辦單位表示,入圍作品雖以模型展覽,但最終車站公共藝術呈現會由其中一件衍生,民眾可先睹為快;至於沙崙站入圍作品的展示,於月底登場。
(2009-04-25 23:13)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112009042300431,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維梅爾畫作 卜正民勾勒中西貿易[/center]


 從一粒沙看見世界,從一朵花想見天堂,這不僅僅是藝術家敏銳之眼所見,歷史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在新書《維梅爾的帽子》中,就從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維梅爾(Vermeer)畫中一頂軍官的帽子,開展出十七世紀波瀾壯闊的世界歷史。

 今年五十八歲的卜正民出生於加拿大。他一九七○年代就讀多倫多大學時,曾以交換學生身分留學北京、上海兩年,至今已出版十多部著作。他以哈佛博士論文改寫成的《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被耶魯大學教授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稱讚:「充滿了動感和細節。」

 畫中場景 成他筆下通往歷史之門

 卜正民大學時主修英國文學,走上中國歷史研究,純屬偶然。「當時我修了很多哲學課,漸漸對中國佛教感興趣,開始學習中文。留學上海復旦大學那一年,才決定以中國晚明時期為研究主題。」

 卜正民說:「晚明最吸引我之處在於當時儒法之爭,形成一段思想爭鳴的時期,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這些深刻的思想家,幫助我理解他們如何經歷時代的矛盾。」

 不過,在《維梅爾的帽子》中,他另闢蹊徑,以身處維梅爾畫中細節為引子,包括瓷器、地圖、菸草、白銀等,編織出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網絡,進而觸及網絡中的中國。

 出身加國 因佛教開始研究中國史

 年來維梅爾在西方藝文界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以他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名的小說、電影風靡國際。他畫中常見的居家場景,成了卜正民筆下一道道通往歷史的門。例如《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這幅畫中,卜正民從軍官戴的海狸皮帽子說起,談到法國探險家如何前進北美,從印地安人手中取得海狸皮,再把這筆資金,用來找尋傳說通往中國的航道。在其他畫中,他還要讀者注意擺放水果的瓷器,因為那是中國的瓷盤。

 甚至畫裡的桌上擺著幾枚幾乎看不見的銀幣,是從南美開採出來的白銀,被歐洲人用來購買中國瓷器、絲綢,而正是這些從歐洲源源輸入的白銀,支撐起中國晚明的奢華。

 面對未來 「樂觀總是比較健康」

 卜正民說:「現在席捲我們的全球化,就從十七世紀開始,當時中國和西方就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開交流。」

 卜正民認為,自己出身加拿大,讓他面對歷史的核心態度,與美國學者有相當大的差別:「我是從一個小國、而非大國的角度來寫歷史。」他也認為,「人非孤島,無人可以自全」,「我們不能拒絕全球化的浪潮,應積極找出一條各國彼此尊重的和平之路。」

 除了十七世紀,卜正民的研究觸角也觸及當代中國,他曾寫過南京大屠殺、六四事件等專著。

 卜正民對歷史的態度是:「歷史曾經發生的殘酷不會消失,我們還是要好好面對未來,也許我把世界的將來簡單化了,但我想樂觀總是比較健康的! 」
(2009-04-25 23:11)

[center]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902+112009042300433,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北斗之拳銀幕耍狠 漫迷熱血沸騰[/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北斗之拳》男主角拳四郎身手了得,絕世武功北斗神拳源自中國失傳已久的暗殺拳法。
(曼迪提供)
[/center]



 漫畫《北斗之拳》自一九八三年發行至今已超過廿五年,熱血暴力的情節、酷勁十足的口條,讓人回味不已。日本漫迷更是入戲,二○○七年起舉辦大小活動,不但為男女主角辦婚禮,還為男主角的哥哥辦喪禮。去年為紀念《北斗之拳》廿五周年拍攝的動畫電影《北斗之拳ZERO拳四郎傳》,請到藝人阿部寬擔任聲優演出。

 《北斗之拳》由漫畫編劇武論尊寫腳本,漫畫家原哲夫執筆。描述核戰後的地球,人類社會回到弱肉強食的失序局面,唯一能拯救世界的是名身懷武術絕技的浪人拳四郎。然而他必須面對哥哥拳王拉歐企圖統治世界的野心,及邪魔歪道的挑戰,日子不平靜,連心愛的人也被搶走。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高手對決,及男主角耍酷撂狠話的戲劇張力中進行。

 拳四郎的經典招數是,伸出指頭,點中對手穴道,對手的肉體便由內而外爆炸,血漿四濺。這套名為「北斗神拳」的祕技源自中國古代的暗殺拳法,說穿了就是「點穴」。

 這部漫畫常引起爭議,因為漫畫的基調交織在男性陽剛的肉體與沒來由的腥風血雨之間,不時出現末世景像與惡霸追獵畫面,讓人想起梅爾吉勃遜的《衝鋒飛車隊》。血腥暴力讓家長老師擔憂,卻阻止不了這部漫畫的大受歡迎。

 拳四郎撂狠話的口條是漫畫爆點之一。最經典的是對手明明中招,卻若無其事,拳四郎便冷冷的說:「你已經死了。」對手才整個爆開。其他像是「你沒有資格見到明天的太陽」、「惡人不配知道我的名字」、「如果這樣的話,我就要為愛而戰」,在青少年間流行,也被其他電影拿來當台詞。

 《北斗之拳》一九八八年結束連載,但熱潮未褪。二○○七年粉絲發起為拉歐舉辦「升魂式」葬禮,武論尊及原哲夫都出席,原哲夫還為拉歐畫了遺像,司儀由歌手谷村新司擔任,辦得煞有介事。二○○八年粉絲為拳四郎和尤莉亞與辦「結魂式」婚禮,邀集七七七位讀參加。武論尊和原哲夫以雙方家長身分出席,惹出「誰是誰的爸爸、誰是誰的媽媽」的玩笑。

 有趣的是,阿部寬為《北斗之拳ZERO拳四郎傳》配音,電影中卻始終沒出經典台詞「你已經死了」,讓觀眾感到疑惑。所幸電影在片尾收錄了電視版第一集短片,因此在電影中始終未能說出「你已經死了」的阿部寬,終於在短篇動畫中償夙願。

 《北斗之拳ZERO拳四郎傳》卅日將在台上映,電影公司製作和拳四郎身上傷痕相同的「北斗七星T恤」,隨預售票贈送。結果百套預售票在十分鐘內賣完,證明《北斗之拳》仍有不少死忠漫迷支持。

(2009-04-25 23:09)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2/5/1ia9m.html[/center]
[center]#a52a2a">張大千最愛槃阿巨石 巴西運回台灣展出[/center]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22日電)

國立歷史博物館今天發布新聞指出,張大千生前最珍愛的「槃阿」巨石,剛由巴西運回台灣,已在史博館「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展出,並與多幅相關畫作並陳。

史博館說,張大千旅居南美巴西居所「八德園」,是他一生投入最多心思營建的理想家園,園中花木扶疏,美麗幽靜,為中國式庭園建築,張大千以八德園為題的畫作有多件,這次展出「八德園小景」是其一。

民國48年八德園建園第6年,即己亥1959年,張大千在園中立下巨石「槃阿」,槃阿意思是遁世隱居的場所,顯示張大千當時頗有在八德園隱居的決心,不僅曾在巨石前留影,也曾作畫描繪此一巨石。

史博館表示,觀石賞畫,引人遙想一代畫家張大千的風采,因此,史博館舉辦張大千110歲冥誕書畫紀念特展,除展出館藏張大千精湛作品及向20個公私立收藏單位借展外,並將「槃阿」巨石運回史博館展出,與張大千各時期畫作互相映照。

「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將展到6月14日,包括張大千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時在四川成都所繪「四軸聯屏大墨荷」,晚年定居台灣於1976年繪贈已故總統蔣經國的「慈湖圖」等許多畫作,都相當難得一見。
(2009-04-23 22:3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2/17/1ia9d.html[/center]
[center]#a52a2a">通往泰雅族祖靈的橋 那都蘭編織展在花縣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獲原民會頒發編織傳統工藝師的胡秀蘭,廿二日起在花蓮市明禮路璞石咖啡館進行個展,她將桂竹枝也編織於布裡,呈現傳說中通往祖靈的彩虹橋。現場展出難得一見的五十多種的泰雅族稜形圖紋。

胡秀蘭個展的開幕式上,胡秀蘭的弟弟、也是著名的薩克風演奏家胡笙吹奏台灣名曲,為姊姊的個展助陣。十六歲開始學織布的胡秀蘭,循著太魯閣族的傳統,為自己準備嫁妝,一織錯被媽媽當場剪斷。熱愛音樂的胡秀蘭,二十歲遠赴日本職業秀場演唱,在日本期間,她晚間演出,白天到處學習手藝,累積她的色彩敏感度。

從日本返台後,她成立那都蘭工作室,運用各種不同的材質編織出泰雅族傳統色調。胡秀蘭對泰雅族的稜形織法頗有研究,目前泰雅族有六十多種織法,胡秀蘭與兒子已研究出五十多種。她說,織布能力是太魯閣族婦女一生的義務與榮耀,如何在小小菱形的圖紋裡,發揮最大的變化是一大考驗,婦女們為了展現自己的創意,設計出屬於家族的的菱形圖紋,是守護家族的祖靈眼睛,也是家族的家徽。

展出的作品中,以「傳說中的彩虹橋」最受矚目,她以桂竹枝融入編織中,長達三公尺的織布中,共有七彩顏色,代表著通往祖靈的一道橋樑。

胡秀蘭個展中,也呈現常見的獸齒紋、女子的紋面、彩虹橋的圖紋以及傳統的平紋織、斜織紋、菱形織、花織、米粒織與浮織的編織法。
(2009-04-23 22:3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2/5/1ia63.html[/center]
[center]#a52a2a">故宮宋代緙絲花鳥展 千年工藝現風華[/center]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22日電)

國立故宮博物院「宋代緙絲花鳥特展」今天登場,策展人童文娥表示,緙絲是千年的中國古代織品工藝技術,幾乎快要失傳,民眾觀展可看到舉世稀有的宋代緙絲工藝非凡成就。

故宮典藏緙絲藝術品約200餘件,其中以宋代緙絲最獨特,約有70餘件,這次展出23件,不乏南宋沈子蕃、朱克柔等名家作品,花間行龍、仙山樓閣、富貴長春是最古老的3件作品,構圖風格近似北宋作品。

童文娥指出,緙絲工藝最大特色是「通經斷緯」,與一般「通經通緯」織法相比極特殊,以簡單平紋木機結合通經斷緯方式織造,不同顏色緯線織成圖形彼此不關連,圖案周圍會留下鋸齒狀空隙,使緙絲又稱「刻絲」。

她說,緙絲作品題材豐富,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佛像等,通經斷緯織法則使緯線刻洞不牢固,織品不堅固,成為奢侈品,但宋代緙織精細、配色細膩,結合當時書法繪畫風格,後世推崇為難得的藝術工藝。

「緙織風華─宋代緙絲花鳥特展」在故宮正館2樓展出到6月25日,展覽有兩大特色,一是以花鳥為主題,呈現靈動的花鳥寫生與寓意吉祥的緙絲書畫作品。

二是以「實體顯微鏡」照相技術仔細記錄每件作品經、緯色線結構與組織,製成透明片,呈現宋代緙絲技法獨特精緻,包括結、摜、勾、戧等數十種技法。

緙絲工藝如今極稀有,童文娥表示,由於工序繁複,宮廷禁止民間做,且是奢侈品,流傳不易,現今大陸蘇州有幾家在做,台灣多年前聽聞有一位婦人會這項織造工藝,但她沒有見過。
(2009-04-23 22:35)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2/17/1i9ev.html[/center]
[center]#a52a2a">鐘馗引蝠入堂 梁夢書畫展5月起南鯤鯓大鯤園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名書畫家梁夢先生。[/center]

讀過引狼入室,未看過引「蝠」入堂畫作的讀者有福了,粱夢先生將從5/1日起~6/1期間在南鯤鯓代天府大鯤園文史館2F特展室展出系列畫作,5/3日當天還親臨現場揮毫。

粱夢先生,本名黃錦華,福州市人。出生於台中市,後回大陸就學,之後又隨軍來台,在台中、嘉義從事各種美術設計工作,並曾受聘後壁高中任教美術、工藝課。歷年參加國、內外各項展覽及獲獎無數。

也是藝術收藏家的南鯤鯓代天府總幹事侯賢遜指出,梁夢先生這次展出的作品件件都是佳作,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鐘馗「引福入室」,他筆畫下的鐘馗栩栩如生,生氣有力,左腰掛刀劍,右手拿著扇子上面有蝙蝠,真是絕頂意境。

參展書畫作品裡還有生活偈語書法,勒彌戲五子、達摩渡江、南鯤鯓五門大牌樓等,畫功勁道有力,為難得一見的書畫展,值得愛好書畫的民眾前往觀賞。



南鯤鯓代天府文史企劃組高英富整理出梁夢先生歷年來重要展歷:1968年 中日國際書道交流展1982年 台南千人美展1986年 高雄市中國當代美術大展1988年 台中市高格畫廊個人首展、新竹社教館展、台南桂冠畫廊展1989年 高雄社教館展1990年 福州畫院展1992年 美國舊金山中國畫廊展1993年 南部七縣市巡迴美展1998年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粱夢美展、澳門第一屆國際書畫交流展2002年 舊金山世界日報活動中心水墨展及現場毫、南縣美展2003年浙江千島湖兩岸名家書畫展2006年 新加坡國際書法交流展、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揮毫

南鯤鯓代天府公關組組長吳易銘整理出粱夢現職和著作。現職是中國書法學會會員、台南青溪新文藝學會常務理事、尋夢園慧悟居士。著作有內政部情報知識月刊保防插畫專集~美人計;教育廳保防連環畫專~張得勝之勝利前夕工藝手工具素描入門。
(2009-04-23 22:32)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 29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