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leox123456(leox) 所有的發表文章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293  下一頁→

[center]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112009051900423,00.html[/center]
[center]#a52a2a">獨臂水木茂 誓畫全千隻妖怪[/center]


 有六十年歷史的日本漫畫《鬼太郎》,作者水木茂可說是日本鬼怪漫畫始祖,也是妖怪研究專家。現年八十七歲的水木茂至今仍在創作,還發誓要畫足一千隻妖怪;老當益壯的他曾在二戰期間失去一隻手臂,但他樂觀努力,不斷研究,終其一生描繪妖怪的世界,也成為日本妖怪協會會長。

 水木茂的自傳《鬼婆婆與孩子王》中文版五月引進台灣,改編自漫畫的電影《鬼太郎千年咒歌》也即將上映。

 《鬼太郎》 堪稱鬼怪漫畫始祖

 水木茂曾說:「就算我失去一條手臂,我也比別人多做三倍工作,如果我有兩條手臂,我一定比別人多做六倍工作。」生性樂觀的水木茂在自傳中談到,他自小就是不服輸的孩子王,受到鄰居「鬼婆婆」影響,開拓了他的妖怪視野,奠定日後創作《鬼太郎》的基礎。

 水木茂一九二二年生於日本鳥取縣,本名武良茂,從小就愛找同伴打架、帶頭惡作劇,還帶頭欺負新同學,扒對方的「雞雞皮」,把同學嚇到轉學。他的初戀發生在六歲時,與馬車行老闆的女兒互看下體,從此變親近,可惜這個小女生幾年後卻罹患肺炎過世。

 鄰居鬼婆婆 給他最精采的童年

 水木茂的童年最精采的部分,莫過於和鄰居「鬼婆婆」的交情。她是一位深知日本典故的老婆婆,經常講述鄉野傳奇給年幼的水木茂聽。鬼婆婆總是說:「死亡,就是出發到另一個未知的世界去。」因此,水木茂對死後的世界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一點也不害怕。

 鬼婆婆家裡很窮,水木茂還是一天到晚去她家白吃白喝,鬼婆婆也不以為意,每天不停述說妖鬼典故給這位好奇小子聽。

 愛探查墓場 告訴同伴奇遇經驗

 在自傳中他也談到自己從小就喜歡觀察葬禮,甚至到墓場探險,並將這些奇遇和同伴分享。他曾在祖母過世期間看到不明的白色煙霧在廁所附近飄動,輕描淡寫地告訴家人,結果害得大家晚上都不敢上廁所。

 水木茂未滿廿歲就因二次大戰被徵調到南洋當兵,他在新幾內亞罹患霍亂,瀕臨死亡,養病期間又遭美軍轟炸傷左臂,在未施麻醉的狀態下截肢。不過水木茂的樂觀態度與求生意志,使他在這段期間與當地原住民打成一片,交了許多朋友,還送給他一塊瓜田。所以,戰爭結束時,只有他一個人不想回日本。

 畫可愛妖怪 推出連載跨第六代

 四十歲以前的水木茂生活清苦,所幸有賢內助幫忙,成為他的助手。也許因為精采的童年與特殊的人生際遇,他的漫畫世界充滿想像力,筆下的妖怪不是可怕的魔鬼,而是充滿人性的可愛精靈。

 從一九五九年《鬼太郎》漫畫連載開始,水木茂創作的鬼太郎、眼珠老爹、星君鼠、貓女、撒砂婆婆等角色,成為日本家喻戶曉且老少咸宜的角色。日本從一九六八年開始,每隔十年,便會推出新版的鬼太郎電視卡通,目前已經推到第六代了,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2009-05-21 15:09)

[center]#a52a2a"> 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太陽祭鑰匙系列隨身飾品設計競賽」
[/center]
資料來源
http://www.sshm.tpc.gov.tw/common/html/sshm/news/news00detail.jsp?nid1=6867

簡章下載
http://manage.culture.tpc.gov.tw/loadfile/New11511.doc
[hr]
獎勵方式

(一) 獎勵方式:選出首獎1名,優選8名。
首獎1名:獎金新台幣2萬元及獎狀乙紙。獎金分兩次頒給,於公布評選結果一個月內頒發新台幣1萬元獎金,需協助監製商品完成後,頒發其餘獎金。
優選8名:獎金新台幣1萬元及獎狀乙紙。獎金一次頒給。
(二) 首獎及優選作品,著作財產權歸作者所有,得獎者同意本館有後續複製、拍攝、再利用等權利,並不得對本館行使著作人格權。(即授權本館依實際製作形式不標註或調整標註設計者姓名方式)


[hr]
活動目標

復原考古文化的工作常常受到年代久遠因素的影響,而顯得困難不易,特別是史前考古,更是難以獲得資料。
十三行博物館太陽祭展演活動,從第一屆以原民起源傳說為題,迄今即舉辦第七屆太陽祭。為了藉由具象器物傳達抽象概念,本年特舉辦「太陽祭鑰匙系列隨身飾品設計競賽」徵件,開發活潑、有趣且具文化內涵的太陽祭文化商品,並讓社會大眾藉此接觸十三行博物館,並進一步瞭解各式考古文化內涵。


[hr]
指導單位
臺北縣政府、臺北縣議會、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hr]
主辦單位
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hr]
參賽資格

凡設籍於臺灣地區,具備設計專長與興趣之個人、工作室或公司等皆歡迎參加,報名件數不限。惟作品須為作者親自創作,且未獲得公開徵件競賽或未曾獲入選以上獎勵者。

[hr]
競賽主題及規定

(一)邀請對文化創意商品有興趣的創作者,以「鑰匙」概念為發想標的,設計隨身飾品作品。採一次收件審查,作品得以設計稿、商品模型、實物或打樣品投件。本項徵件一件作品包含商品及包裝盒設計,合計一組。
(二)不論作品形式,均應製作說明,規範如下:作品設計稿或商品打樣品照片應繪製或黏貼在A3尺寸圖紙上,附上設計文字說明(以電腦打字,字數限 500字以內),並以4開大小厚紙板裱褙。如為設計稿需另包括外觀尺寸圖或彩色透視圖,並需標示實際比例及尺寸。徵件規格:材質不限,成本估算請以一件作品開發500組,每組不超過180元為限。
(三)送件:請依序備妥送件表【附表1】、著作財產權讓渡同意書【附表2】以及送件作品、收據聯【附表3】及標示牌【附表4、5】於封套上註明參加「太陽祭鑰匙系列隨身飾品設計及開發競賽」,並於指定時間內親送或掛號至本館收件(249臺北縣八里鄉博物館路200號)。
(四)退件方式:得獎作品需交給館方辦理展示,展期由館方另訂,展示後,請參賽者親自或委託他人於指定期限內取回作品。逾期未領回作品者,由主辦單位全權處理參賽作品,參賽者不得異議。未得獎者作品由主辦單位另行通知,請參賽者親自或委託他人於指定期限內取回作品。逾期未領回作品者,由主辦單位全權處理參賽作品,參賽者不得異議。

[hr]
評審標準

評審標準與評分比例為:文化內涵40%(含作品與競賽主題相符等)、美感創意表現30%(含設計原創性、特點、造型美學、完整性、新穎性等)、商品化之可行性30%(含生產成本、生產數量、售價、技術性分析等)。

[hr]
收件截止日期與評審方式
(截止日期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一)送件報名:98年6月14日截止收件,以郵戳為憑。
(二)決選:評審委員會依評審標準評定優勝作品,得獎名單公佈於博物館網頁,並另行公函通知。


[hr]
評審委員

評審委員會之委員由主辦單位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擔任之;主辦單位負責召集評審委員與主持評審會議。

[hr]
注意事項

(一)比賽相關資料及報名表件,請至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網頁http://www.sshm.tpc.gov.tw 下載。
(二)參賽者應尊重評審委員的專業評議,對評審結果不得有異議;獎項由評審會議視參賽者作品水準議定,必要時得以「從缺」或「調整名額」辦理,名額以不超越原獎金總額為限。
(三)參賽之作品應裝入附有保護泡膠封袋中遞送,凡於送件途中受損或不可抗拒災變造成損壞,不屬主辦單位責任。
(四)若發現參賽作品有違反本比賽規則所列之規定者,參賽者須自行負責且主辦單位應取消其參賽資格。若為得獎作品,則追回獎金及獎狀並公告之。如參賽作品造成第三者或主辦單位權益損失,由參賽者負責賠償。
(五)參賽者須配合提供得獎作品之詳細資料,作為公開報導及宣傳之用。
(六)為求比賽公平、公正性,請勿加入個人的簽名或標誌符號在作品上,違者視同棄權。
(七)主辦單位得視需要,斟酌延長報名、收退件等各項日期。
(八)凡報名送件參賽者,即視同承認本簡章的各項內容及規定,本比賽簡章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之權利。

[hr](2009-05-20 23:53)

[center]#a52a2a">2009 歐洲高等教育展海報設計比賽活動
[/center]
資料來源
http://www.ehef.org.tw/news-2.asp?AA=31

報名表
2009 歐洲高等教育展主視覺徵稿比賽報名表.doc
[hr]
獎項及名額

頭獎壹名: 現金臺幣壹萬元

[hr]
活動內容

歐洲高等教育展每年十一月在世貿二館舉行, 推廣歐洲多元文化 及教育制度, 吸引台灣年輕在職及在學生參加 . 今年我們舉辦海報設計比賽讓你秀你眼中的歐洲 ! 參展作品會在十一月的展期兩天展示 . 得獎作品也有可能被選為今年教育展的主視覺 !



[hr]
主辦單位

歐洲高等教育展, 台北市敦化北路205號10樓 (1003室)

[hr]
參加條件

國內大專院校在校學生

[hr]
報名日期

即日起至今年五月三十號截止,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hr]

作品規格

- 請包括以下文字 : « 歐洲教育展 » 及 « www.ehef.org.tw »
- 海報圖檔須設定尺寸為75CM X 52CM
- 電子檔格式以JPG或GIF檔;360dpi為顯示標準 ; CMYK 模式
- 圖樣設計需考慮放大、縮小,應用於各種材質文宣、簡報檔、網站等製作
- 請輸出A4尺寸大小的彩色稿輸出貼於黑色背板上
- 請將電子檔燒錄為光碟

[hr]
參加辦法及郵寄地點

- 請附上報名表、作品授權同意書、十五字內的主題標題 、及三百字內的解說文件
- 請將設計 (A4彩色稿及光碟), 以及上列文件郵寄到: « 歐洲教育展 » 台北市敦化北路205號10樓 (1003室) 專案經理收. 請註明« 歐洲教育展海報設計活動»

[hr]
注意事項

1. 歐洲教育展保留終止或取消此活動之權利
2. 所有參賽者均須保證其所交付、提供、上傳、刊載之所有參賽作品係屬參賽者自行創作亦。如參賽者或其參賽作品有違反前述規定之情形時,一經主辦單位發現或經第三人檢舉,主辦單位除得立即取消參賽者之參賽與得獎資格外,並得追回獎金獎品。參賽者對於因違反相關規定所產生之一切法律責任,需自行負擔。
3. 參賽作品一律恕不予退件,且比賽作品未達標準,獎項得從缺。
4. 獲選優勝之作品如被選為今年的主視覺﹐ 作品的著作權及各項權利均歸歐洲高等教育展所有,第一名作者須填寫作品授權使用同意書。作品不予退回,本單位保有刪改、修飾、印製、宣傳、刊登、重製、公開展示及不限時間、次數、方式及使用於各項推廣工作之權利,均不另予通知及致酬。
5. 獲選優勝之作品如被選為今年的主視覺,本主視覺圖像將廣泛應用在歐洲高等教育展文宣與相關製作物,包含海報、文宣手冊、簡介、網站、電子簡報檔、名片、信封、信紙、工作證、旗幟、各式輸出、或其他可應用之物件、紀念品製作等各式識別系統或相關之文宣品。以上各式文宣品與製作物,將有各自設計師運用獲獎主視覺發展。
6. 本活動限居住在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之居民。
7. 活動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補充解釋之。

[hr](2009-05-20 23:46)

[center]#a52a2a">第四屆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
[/center]
資料來源
http://www.zhangqihua.com.tw/index1.asp

簡章報名表下載
第四屆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辦法.doc

[hr]
獎勵辦法
各組分別評選優等三名以及佳作各五名。
獎金:優等三名獎金分別為三萬、兩萬、一萬元,佳作每位各五千元。各組優等與佳作,均頒授獎狀。


[hr]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hr]
協辦單位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hr]
活動宗旨
推廣安寧療護尊重生命的理念。

[hr]
創作主題
藝術是一條”回家”的路。在創作裡,藝術作為生命的反芻與對話,讓人得以在其間照見自我。在藝術裡,隱密的個人詩性因而產生,藝術在安寧,在於每個可能瞬逝的當下,時空因藝術而

[hr]
創作精神
我們相信生命是充滿潛能、超越。光明與尊嚴的,也期待大家懷抱對生命的正面觀看來彩繪生命,ㄧ同推廣安寧療護尊重生命、正面看待生命的理念。

[hr]
作品材質
水性、油性或複合媒材(混合油性、水性、粉彩等)之平面繪畫皆可。

[hr]
作品尺寸
紙材對開,畫布30號,單張或數張結合成連作皆可
(醫護組不限大小)自行決定是否要裱框。


[hr]
參賽組別
醫護組,藝術組,社會組。

[hr]
評選辦法
由主辦單位邀請安寧界與藝術界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小組評選,成績公佈後一週內專函通知得獎者。

[hr]
比賽原則
參賽者以創作主題所描述之內涵加以自由發揮創作,不得抄襲,如經評審委員或經人檢舉判定有抄襲的事實,主辦單位將取消參賽資格或得獎資格。

[hr]
權利原則
凡參賽者皆擁有作品著作權,任何展出場合與出版形式,均需註明作者姓名與品名。得獎作品歸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所有,擁有展示、印刷出版等權利。參賽者參加比賽即表示接受此原則,得獎者將另外簽署合約。

[hr]
參賽資格
醫護組:醫院與安寧單位在職人員、醫護學校相關系所之在校學生。
藝術組:藝術相關系所之在校學生。
社會組:一般社會大眾均可參加。


[hr]
收件日期
即日起至98年5月31日截止(郵戳為憑)。

[hr]
退件方式
一律依原寄件住址平信郵寄,須掛號寄件者請附郵資。

[hr]
退件時間
於頒獎後一個月內陸續郵寄。

[hr]
公佈日期
得獎名單於98年6月22日開始公告。

[hr]
公佈方式
刊登於「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 http://www.zhangqihua.com.tw)」、「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網站( http://www.tho.org.tw)」、「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http://tw.myblog.yahoo.com/an0955784748)」、「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http://khhcu.sam.com.tw)」(另以專函通知得獎人)

[hr]
頒獎日期
98年7月14日(二)(當日展出得獎作品,受獎人親自領獎,如不克前來,請找人代理,無法前來領獎是同棄權。)

[hr]
收件地址
80047高雄市新興區尚信街44號
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收


[hr]
聯絡電話
07-2235828翁育慈0933110256。

[hr]
電子信箱
zhangqihua44@gmail.com

[hr]
注意事項

1. 個人基本資料須填寫清晰,以利評選與退件作業。
2. 七月底前未完成領獎程序者,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3. 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獎金超過額度需自行負擔15%所得稅。


[hr](2009-05-20 23:2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17/1jpmb.html[/center]
[center]#a52a2a">中市/睽違十八年 黃光男再回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展覽[/center]


 記者楊文琳/中市報導
 
睽違十八年,作畫半世紀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再回到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穿梭水墨時空─黃光男繪畫歷程展」,有點頑童個性的黃光男說,他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期待都藏在畫中,大家可以看看找不找得出來。
 
黃光男表示,他曾在十八年前到國美館開展,沒想到隔了十八年才有機會再來舉辦水墨展,他開玩笑說,要活得久才能再回來展覽。此次共展出八十八幅畫作,出身於高雄縣鳥松鄉大貝湖畔農家的黃光男,早期水墨風格常離不開1960年代的台灣南部農村生活與地方空間的視覺再現,反映昔日深刻的台灣生活經驗。 1986年黃光男到北部任職後,接連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由於長時間的行政歷練,帶給他現代化、國際化的視野,使他得以掙脫傳統書畫的拘束,開展其實驗性的水墨畫創作。
 
黃光男說,面對不同的時空,他常在傳統水墨畫與現代藝術之間來回穿梭,使得畫作風格很難以「時間」做絕對性的劃分,善用平面性的抽象圖像,結合各種筆墨趣味及題詞加以適當配置,就成為他「新世紀的東方水墨」的主要特色。
(2009-05-20 00:04)

[center][url]威尼斯展 台灣以藝術拚「外交」[/url][/center]
[center]#a52a2a">威尼斯展 台灣以藝術拚「外交」[/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記者黃珞萍報導】

本次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外交」為展出主軸,探討在全球化政治、經濟、社會的運作邏輯下,跨領域的藝術實踐及另一種溝通互動的可能。行前記者會特別邀請謝英俊、陳界仁、張乾琦和余政達等各有專精領域的藝術家出席,爲展出作了藝術感濃厚的揭幕。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主辦人張芳薇表示,「外交」是到國際展場最常被問到的議題,而台灣長久都一直存在者主體的認同問題,本次邀請這幾位藝術家參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即使作品內容不同,但是都以親身介入的方式,長期關心這些議題,尤其是在不均等的全球化現象產生的弱勢族群議題。」

張芳薇說,這次台灣的參展人數估計有50~60人,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團,不但台北市長郝龍斌和文化局長李永萍都會出席,同時有九家媒體也會隨團採訪,可以想見台灣對這次展覽重視的程度。她說,「台灣館其實在威尼斯展有一定的地位,表示我們的藝術家在國際上受到相當程度的肯定。」

參展藝術家之一的謝英俊,以建築師的角度,突破在地侷限,將建築化成行動,以身體力行的直接行動回應其他地區,實現外交。他由設計人的角色提出了一番見解,認為外交應該是「互為主體」,如同建築師在蓋房子一樣的互動,進而呈現一種多樣化的美學觀點。

另一位藝術家陳界仁,在會中談到了內化的帝國意識問題。他以自己赴美辦簽證經歷重重關卡的經驗,認為台灣受浸於美國帝國主義卻不自知,竟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合法來台,卻被預設成非法的外籍勞工以及大陸配偶。他強調,「我從來沒說我是在為弱勢發聲,這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是你看到了沒。」

另一位藝術家張乾琦長期探索人和人之間的樞紐關係。他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國城》系列,記錄了17年間由中國偷渡到紐約唐人街的非法移民,透過黑白與彩色影像並置呈現,在時空中和家人象徵性的重逢,以此襯托歲月消逝下,唯一不變的只有不對稱的全球化現象,以及移動中人們不確定的未來。

和其他藝術家相較年紀輕很多的余政達,作品主要探討的是「身份」議題。他表示,「我將語言當成一個溝通的介面」,在和異國人士互動的過程中,即使發音未必標準,辭不達意,但是透過影像,可以將世人加諸在身上的悲情印象,轉化成一種在他們自己的空間裡,卻是非常自得的狀態。
(2009-05-20 00:03)

[center]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71682[/center]
[center]#a52a2a">[/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2009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石雕創作巡迴展
22件入選作品自5月2日至6月26日於花蓮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展出。
(攝影/蕭尚華)
[/center]

 花蓮是石頭的故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擁有豐富的礦石資源,來到花蓮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賞石的機會。位於花蓮縣文化局的石雕博物館是全國首座石雕專題博物館,定期推出國內外知名作家創作品,同時也開放創作者申請展覽空間,展示創作品。

  為了推廣花蓮在地藝文特色,花蓮縣政府和文化局結合花蓮天然資源自1995年起,舉辦每兩年一次的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繼1995年戶外創作公開賽,到 1997年的「花蓮的石頭在唱歌」、1999年的「雕塑春天」、2001年的「磊舞山海」、2003年「石頭雙城會」、2005年「點石成金」,和 2007年的「踏實築夢‧樂活迴瀾」,共集合88件石雕作品設置於花東兩縣大山大水之間,為台灣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2009年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活動將於10月1日正式豋場,為了能喚起民眾對石雕藝術的熱情及記憶,花蓮縣文化局即日起至6月26日於石雕博物館辦理1995-200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典藏品特展「絢爛石光‧流轉風華」,共計展出42件經典石雕作品。

  此外,今年國際石雕藝術季的主題活動「戶外創作營」自去年9月辦理國際徵件,經國際評審團線上初審及現場模型複審,最後選出8國12位優秀石雕藝術家的作品,並邀請石雕藝術家參加10月份創作營的現場雕刻。此次入選22件石雕模型創作品於石雕博物館展出,展期至6月26日止,歡迎民眾參觀欣賞不同國家文化的創意作品。(攝影/蕭尚華)

(2009-05-20 00:01)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90/1jpjt.html[/center]
[center]#a52a2a">攝影成果展 記錄竹塹文化之美[/center]




【黃文垚/新竹峨眉】

為了縮減城鄉數位落差,由教育部補助,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主辦的,社區數位攝影記錄班,今天在新竹縣峨眉鄉天主堂,舉行社區人物數位攝影成果展。

透過3個月的基礎攝影課程,老師指導學員進行社區人物攝影,希望從實務經驗中,將學員家族以及,家園環境歷史一一記錄,並藉由攝影製作,重新醒思了解自己的在地文化,不再只是單純的攝影記錄者,學員未來有意,將新竹縣在地影像收集成冊,串聯成大新竹文化記錄攝影集,讓更多民眾了解竹塹文化。

(2009-05-20 00:00)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17/1jpg2.html[/center]
[center]#a52a2a">抗癌小鬥士邱雅琪熱愛美術 鳳山市公所展創作[/center]




鳳西國小美術班畢業生邱雅琪,在小學二年級時就罹患骨癌,雖然遭到病痛折磨,卻不放棄對美術創作的熱忱,還立志將來要往美術設計方向實現夢想,她感謝一路上受到許多同學、老師的主動幫助。她和同學的作品聯展在鳳山市公所一樓大廳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鳳西國小美術班畢業生作品聯展在鳳山市公所一樓大廳展出,18日上午進行剪綵開幕儀式,展覽項目涵蓋繪畫、陶藝、工藝、手工藝,共計上百件作品展出,展期至5月22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即將畢業邱雅琪小朋友在會場認真地向大家介紹她的作品「守護族靈」,二年級就罹患骨癌的她,雖然遭到病痛折磨,卻不放棄對美術創作的熱忱,還立志將來要往美術設計方向實現夢想,她也感謝,一路上受到許多同學、老師的主動幫助。

邱雅琪的導師林豔秋表示,雅琪生性樂觀,時常幫助同學,熱心的她,有時還會排解同儕間的糾紛,與同學相處非常融洽。

鳳西國小校長林佳霏指出,感謝鳳山市公所提供場地,已經連續三年讓小朋友的創作能有良好的發表空間,讓小朋友的辛苦創作,可以讓更多人欣賞,此次在市公所展覽的是應屆畢業生作品,另外在學校藝廊有三至五年級學生的作品展,學校特別印製畫冊展現教學成果。

鳳山市公所主任秘書蘇淑慧說,小朋友的創作展現出讓人驚豔的創意以及學習成果,感謝來參展的小朋友,優秀的作品讓市公所增添不少藝術文化氣息。

鳳山市公所致力於辦公空間活化,之前就有多場中西書畫、攝影展、花燈與鐵雕藝術展覽,市公所相當歡迎機關團體及學校來此展覽作品,讓公所的空間可以的有效運用。

(2009-05-19 23:58)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5/1jpbl.html[/center]
[center]#a52a2a">威尼斯雙年展 台灣館從藝術探討外交[/center]


(中央社記者張庚睿、吳素柔台北18日電)

台北市立美術館今天舉行「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行前記者會,展覽主軸為「外交」,由四位藝術家謝英俊、陳界仁、張乾琦、余政達作品參展。

「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將於6月7日到11月22日在義大利威尼斯的普里奇歐尼官邸舉行,以外交為主題,探討全球化下,政治、經濟、社會的運作邏輯,跨地區與跨領域的藝術實踐狀況,以及另一種溝通互動的可能性。

謝英俊作品「互為主體,怎麼辦」呈現川震與邵族社區兩個主題,他以建築師及個人身分,突破在地侷限,將建築化為行動,以身體力行的直接行動回應其他地區,實踐「外交」。

陳界仁作品「帝國邊界─1」影片從台灣民眾以商務、觀光、探親等理由申請美簽時,要面對的審查機制為出發,討論帝國如何藉由細膩的治理技術,將帝國意識植入其他區域。他表示,社會常發生有權者利用法令的壓制,使階層化現象更加明顯。

張乾琦的「中國城系列」,長期紀錄六個家庭、中國福州偷渡到紐約唐人街的非法移民,紀錄過程長達17年。他以黑白與彩色攝影影像並置手法,讓移民者與家人於影像再現中,象徵性地重逢,以此襯托歲月消逝更迭,不變的是不對稱的全球化現象與移動中人們不確定的未來。

此外,余政達作品「附身『聲』者:梁美蘭與艾蜜莉蘇」拍攝菲籍台灣媳婦10多年來異地生活經驗,本地語言變成她們生活的工具;透過錄像觸及外籍工作者背後的文化認同機制,受訪者的身體變為微型外交場域,具體而微展現全球化下混合性文化的建構。
(2009-05-19 23:58)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5/1jp61.html[/center]
[center]#a52a2a">客家流行服飾創作徵選 即日起徵件[/center]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8日電)

屏東縣花木蘭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為推廣客家創新產業,舉辦「南客風情-客家流行服飾創作」徵選競賽,即日起徵件,初選收件至5月31日截止。

花木蘭文化產業發展協會請參賽者善用南部客家元素並結合新穎設計,以客家印花、印染、剪裁等,創新成客家時尚衣著,男、女各一套,金牌獎獎金新台幣1萬元。

協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表示,藍衫是客家重要圖騰,也是重要文化傳統,如何保留客家傳統元素,創新款式重現藍衫風華,讓客家藍衫流行於當代,為政府目前積極推廣的重要課題之一。

客務處說,希望藉由這次的創作徵選,選出新穎的客家男、女服飾作品,並製作成六堆客家服飾目錄,推廣給社會大眾及消費市場。

報名簡章及詳情請洽協會(08)7215842,或至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網站http://www.pthg.gov.tw/planhab/查詢。980518
(2009-05-19 23:57)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63/1jois.html[/center]
[center]#a52a2a">2009花蓮百景攝影比賽即日起開始報名[/center]


總獎金近百萬元的「2009花蓮百景攝影比賽」,從即日起開始收件至八月三十一日截止,花蓮縣政府邀約全國愛好攝影的民眾,在體驗花蓮好山、好水、好人情的同時,記得拿起相機記錄花蓮的美景,踴躍參賽,不但可以吃喝玩樂,還可以拿獎金喔!

花蓮縣政府觀光旅遊處長林寶樹表示,期望藉由舉辦攝影比賽,號召全國民眾利用鏡頭為花蓮傲人的自然人文美景,留下永恆的回憶。林處長並說明相關參賽辦法。

這次攝影比賽評審結果將於九月中旬揭曉,將錄取金牌一名,獎金十萬元、銀牌一名,獎金八萬元、銅牌一名,獎金五萬元,優選五十名,每人獎金一萬元及佳作五十名,每人獎金五千元,計錄選103件作品,總獎金合計98萬元。

這項攝影比賽相關簡章及報名表,請洽花蓮縣政府觀光旅遊處,電話:03-8230751、03-8227171轉524、525,傳真:03-8237213;或上「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http://www.hl.gov.tw下載。
(2009-05-19 23:56)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5/1jodc.html[/center]
[center]#a52a2a">得意忘象 國美館「穿梭水墨時空-黃光男繪畫歷程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穿梭水墨時空-黃光男繪畫歷程展」開幕式
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左四)與國立台藝大校長黃光男(左五)等人合影
[/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518 08:42:3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16日下午舉行「穿梭水墨時空─黃光男繪畫歷程展」開幕式,文建會主任委員黃碧端、國美館館長薛保瑕、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中興大學校長蕭介夫、台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以及黃光男先生暨夫人皆出席記者會。

文建會主任委員黃碧端於致辭時表示,黃光男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歷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從事藝術行政工作長達 20 年,卻仍在公餘之暇致力於繪畫創作與文學書寫,黃校長的創作經歷了視野與畫風的改變、國際觀的增加,同時愈來愈具有現代感,是一位沒有被時間擊敗的傑出行政工作者,因為他能夠將「冷衙門」美術館炒熱,帶動民眾追求美學教育,而且對於美術創作從不間斷,甚獲藝文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的肯定。

黃光男出身於南台灣的農家,在學期間受到傅狷夫、胡克敏、李奇茂等水墨畫大師的影響,奠定其日後創作的深厚基礎。黃光男早期創作常離不開其 1960 年代的台灣南部農村生活與地方空間的視覺再現,因此其繪畫大致可歸結為以「文人雅興」眷戀農村生活與以「現實生活」觀點再現地方空間兩種風格;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的黃光男 1986年轉職至台灣北部,歷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由於長時間的行政歷練所帶給他的現代化、國際化視野,使其掙脫傳統書畫的拘束,開展實驗性的水墨畫創作,此時期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以「分隔框景」窺看世界萬象、以「得意忘象」哲學追求抽象境界等兩類。

善用平面性的抽象圖像,結合各種筆墨趣味及題詞加以適當配置,也成為黃光男所謂的「新世紀的東方水墨」的主要特色。黃光男四十多年來不懈的創作歷程中,以其豐富而多元的藝術教學、美術行政與創作經驗,面對不同的時空,他常在傳統水墨畫與現代藝術之間來回穿梭,使其風格很難以「時間」做絕對性的劃分。他從「具象」形式的文人畫出發,結合當代現實生活的情景,營造心中理想的「意境」;進而本著其「得意忘象,得意不忘形」的繪畫哲學,嘗試「抽象」的造形,融合東西方繪畫思想,運用其獨特的象徵性視覺語彙,已形成其承先啟後的水墨畫風格。
(2009-05-19 23:54)

[center]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8/5/1jode.html[/center]
[center]#a52a2a">是歷史也是藝術 國美館「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開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台灣美術系列-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開幕式,左3為文建會主任委員黃碧端[/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090518 08:44:1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系列─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特展昨16日下午舉行開幕式,文建會主任委員黃碧端特地抽空南下主持開幕式。黃主委在致詞時讚許「紀錄攝影」的真實性與客觀性超越沙龍攝影的範疇,而其視覺效果也達到國家級美術館收藏的條件,所以紀錄攝影是歷史也是藝術。
文建會主任委員黃碧端表示,影像紀錄為許許多多不同人生匯聚起來的社會與國家做紀錄,讓觀賞者透過影像的平實記錄感受到某些特定的時間、地點、人物與社會背景。黃主委認為,這些作品呈現出鏡頭下的場景或人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尤其能夠提供觀賞者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感受與之連繫,十分可貴。
攝影術自 19 世紀發明至今,雖只有 170 多年的歷史,但卻是 20 世紀人文與科技結合的代表性產物。而〝攝影藝術〞作為視覺藝術中的一類項,它所具備的工具性寫實能力,有其不同於繪畫的特殊性。如果說,文學透過「文字」與「情感」來表達;音樂藉由「音符」、「旋律」詮釋;戲劇經由「舞台」、「道具」、「演員」來演繹。無疑地,攝影則是藉由「鏡頭」與「快門」來顯像,它是一種透過攝影機觀景窗來聯結眼睛之所見與心靈之所繫,並在決定性的瞬間光學成像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反映人與現實社會的聯繫,但又可超越時空,在視覺藝術領域中,有其一定的定位。
「紀錄攝影」以呈現〞真實〞為主,透過攝影的影像力量一點一滴汲取生命的脈動,並藉由鏡頭的捕捉,瞬間凝結的影像,傳達出時代的語彙、思想、人文價值、及社會氛圍,呈顯出社會演變的軌跡,並以時間為座標作記錄,使人們自影像中探尋歲月的肌理及生命的脈動。
國立台灣美術館為完備台灣美術各媒材類別發展脈絡,特邀政治大學游本寬教授針對國美館豐富的館藏攝影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後,規劃出「台灣美術系列─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特展,精選出 152 件「紀錄攝影」作品為展述的主軸,並分三大系列呈現:一、文化感、不尋常的對象;二、對象所處環境的差異;三、對象使用者的信念或美學等。並將不同攝影家間的共通性,經由並置比較的形式,營構出「時間性」及「歷史感」的想像,使觀者透過「人與相機」建構的影像紀錄間的原始差異,具體而微地重拾過往的生命情懷,再現當時的時代氛圍及歷史風華。
由現今的藝術氛圍來看,台灣各式的「鏡像」藝術表現日漸蓬勃,雖有其關鍵地位,惟針對攝影藝術的分析研究,亦需同步加強。本館期望以館藏品規劃台灣美術系列展覽之際,以「紀錄攝影的文化觀」為主題,引介與分析〞台灣紀實攝影〞藝術的特色,期能對台灣攝影藝術中的發展軌跡回顧溯源,並將攝影家透過鏡頭紀錄的生命及文化基調,匯聚成一股涓涓細流,淵遠流長。

(2009-05-19 23:52)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art5.htm[/center]
[center]#a52a2a">歐笠嵬畫出呼吸的牆[/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圖文作家歐笠嵬和他的畫作。
(記者孫梓評攝)
[/center]



法籍圖文作家歐笠嵬自即日起至5月31日舉辦「呼吸的牆」原畫展,地點在學校咖啡館(台北市青田街一巷6號),開放參觀時間為下午1時至9時,歐笠嵬邀請民眾走入他的想像世界裡,與牆壁一起呼吸,在木頭裡與朋友們游泳。詳情可詢:02-23222725。
(2009-05-19 23:50)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art8.htm[/center]
[center]#a52a2a">戴威利將台灣野百合化身美麗創作[/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戴威利的台灣野白合馬賽克作品,獲選為屏東地檢署公共藝術創作。
(記者葉永騫攝)
[/center]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

台灣野百合落腳到屏東枋寮藝術村,純潔美麗的身影,吸引了駐村藝術家戴威利的目光,他不僅用心照顧,還把野百合融入藝術創作之中,製作成馬賽克藝術品,並獲選屏東地檢署公共藝術創作,為司法機關添加更多藝術氣息。

戴威利表示,台灣野百合何時落腳到他的門口不得而知,然而這些野百合展現了堅韌的特性,在每年3月起綻放白色花朵,其清香更是人人誇讚。

每當看著台灣野百合的成長,總讓戴威利相當感動,他決定天天觀察、記錄,感受它的美麗變化。戴威利並將原住民的壺結合台灣野百合,再用馬賽克鑲嵌成藝術作品。

屏東地檢署在徵選公共藝術創作時,對於戴威利的作品相當喜愛,於是台灣野百合進入到了司法殿堂,除增添藝術氣息外,也象徵台灣不屈不撓的精神。

戴威利說,台灣野百合每次開花可維持七至十天,花期會持續至5月,其工作室前的台灣野百合已成為枋寮藝術村內最受歡迎與喜愛的花朵,民眾到枋寮藝術村參觀時,不妨前往欣賞。
(2009-05-19 23:50)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taipei3-2.htm[/center]
[center]#a52a2a">手作坯創意無限 民眾樂陶陶[/center]


記者何玉華/專題報導

中華十指杯工藝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九岩推廣的是手作坯,和傳統陶藝教室的手拉坯不同。他認為,拉坯是工匠的專業,一般民眾無法掌握力道不易完成,不如提供生坯,以「勞作」的方式,體會「玩」陶的樂趣。

吳九岩在陶藝教學中提供生坯模體及陶土讓民眾自由創作,同樣的杯體最後出現截然不同的作品,杯把可以是台灣地形、原住民獵刀、門把,一個葉子的形狀,也能千變萬化。

吳九岩說,拉坯需要技術,勞作則是人人能做,有一次為2名小姐解說後,他們作品一個是音符把手的「音符杯」,另一個是頭髮的馬尾辮,原來2人分別是音樂老師跟髮型設計師,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變成了作品。
(2009-05-19 23:48)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art7.htm[/center]
[center]#a52a2a">描繪台灣風景 林懋盛師生國畫聯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潘貴美作品〈武陵之春〉,以墨色渾厚的山脈對比顏色纖柔的波斯菊。
(記者張瑞楨攝)
[/center]

記者張瑞楨/中縣報導

台中縣豐原市立藝文館即日起展出的「林懋盛師生國畫聯展」,有許多描繪台灣風景的作品,甚至還有在渾厚墨色中蘊含宛如水彩畫色彩的創新之作,讓人一改對水墨畫的刻板印象。

阿里山日出、都會夜色、武陵農場都成為此次聯展的題材,其中,張恭蓮作品〈夜〉,就頗令人驚豔,竟能以水墨將都會的萬家燈火、疾駛車燈呈現如河流般的朦朧之美。

另外,潘貴美的作品〈武陵之春〉,也令人耳目一新,他以渾厚的墨色畫出山脈,另用纖柔燦爛的顏色描繪波斯菊盛開鬥豔的情景,並捨棄水墨畫中常見的工筆畫技巧,反令這幅畫有了類似水彩畫的纖柔之感,並使群花與山脈呈現出強烈的剛柔對比。

展期至5月底止。
(2009-05-19 23:47)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taipei2-2.htm[/center]
[center]#a52a2a">拼布高手/麗香媽媽 拚推廣「布」老套[/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center]

記者郭顏慧/專訪

「若不是親身經歷,外人很難想像過去碧華街的熱鬧景致」,台北縣三重市碧華街「上易行」老闆娘蔡麗香提到過去繁華景象,眼神頓時充滿光芒,對照今日稀疏人潮,心中不免有無限感慨。

蔡麗香人稱「麗香媽媽」,是碧華街上主要傳授拼布DIY的講師。她說,4、5年前,為了迎接轉型後的碧華街,接受女兒建議學拼布,起初心想自己做衣服20多年,做拼布有什麼難的,不用學也會,接觸後,才知道做衣服和拼布是兩碼子事,變化較多,難度也較高。

為了充實拼布的知識與技巧,她四處上拼布課程,並參考書籍,與同好互相鑽研,如今她已拿到日本拼布初、中級證照,正向高級邁進,是國內少數擁有「拼布執照」的講師。

由於蔡麗香做的拼布作品,造型獨特,風格簡單大方,靠著口耳相傳,吸引顧客上門購買和拜師學藝,她說,其實縫製拼布沒有捷徑,靠的就是不斷練習,熟能生巧,時間久了,縫紉技巧自然就會進步。

然而,她更希望透過這項活動,帶動碧華街商家思考如何轉型,不管做什麼,目的是讓布更生活化,更貼近民眾,為自己也?產業闢出全新的路。
(2009-05-19 23:46)

[center]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art6.htm[/center]
[center]#a52a2a">詩人楊小濱的後攝影主義[/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後廢墟主義系列」作品。
(楊小濱/提供)
[/center]

詩人楊小濱以「後攝影主義」為主軸,捕捉被規範的攝影語言所遺忘和排斥的蹤跡影像,以「後攝影主義:蹤跡與塗抹」為題,舉辦個展。他指出,「塗抹既消泯了蹤跡,又產生了更多的蹤跡。這些不慎留下來的蹤跡在語言和符號的世界裡是隱密的,但它們始終存在。」展期自即日起至5月30日,地點在時空藝術會場(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28號),開放時間為週三、六、日下午2時至6時。

(記者鍾佳欣)
(2009-05-19 23:4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29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