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293 下一頁→
|
[center]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72797[/center]
[center] #a52a2a">台灣工藝之家「田中窯」,歡喜揭牌![/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圖/彰化縣文化局提供) [/center]
彰化縣陶藝創作者葉志誠,6月6日,於彰化縣田中鎮田中窯,辦理第3屆「台灣工藝之家」揭牌典禮,現場同時辦理台灣陶藝學會理事長交接典禮,由葉志誠接任第9屆理事長。
「台灣工藝之家」名號經過這幾年的推廣,有興趣角逐之工藝家與年俱增,彰化縣政府秉持多年來對工藝師之尊崇,提報不同領域工藝創作者角逐台灣工藝之家,在各縣市文化局提報眾多優秀工藝家競技下,目前彰化縣共有12位工藝創作者獲得入選掛牌。彰化縣陶藝類,目前有葉志誠及許宗換入選。
葉志誠小時候就喜歡玩泥巴,個性憨直,高中時進入美工領域,主修陶藝製作才開始認識陶藝。葉志誠以「青蛙」當做工作坊標章,將過去農業時代古樸、純真的生活融入,如螃蟹、水牛、謝籃、風穀,都是他以陶土擬真創作而成。其作品呈現獨特的火痕與自然落灰之美,加上以深刻農村文化為元素,質感渾厚又深具親和力。 1998年榮護日本美術公論社獎;2000年更獲得文建會文馨獎的肯定,舉辦的多次個展,觀展者無不動容、讚嘆。
葉志誠的工作室,從最初的13坪,一台電窯,兩台拉坯機開始,在陶藝創作上默默地耕耘,累積了相當的實務經驗;工作室也慢慢地擴充到目前的800坪,並建造了一座彰化縣唯一的柴燒穴窯。「柴燒」是田中窯陶藝工作坊最大的特色,所燒製的作品取材豐富,材質素樸而自然,頗具親和力。柴燒之自然落灰在柴薪高溫中三天三夜,作品經過浴火錘鍊,讓「土、火、灰」三元素產生自然天成的新境界。(圖/彰化縣文化局提供)
(2009-06-10 01:33)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7/today-life1.htm[/center]
[center] #a52a2a">台灣刺青大師 紐約大賽奪冠[/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陳政雄以一幅「西塔鬼若丸」的浮世繪刺青創作,在紐約國際刺青大賽奪冠。
(記者黃建華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陳政雄以一幅「西塔鬼若丸」的浮世繪刺青創作,在紐約國際刺青大賽奪冠。
(記者黃建華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陳政雄秀出在紐約(左)和柏林(右)刺青大賽奪冠的獎盃、獎牌。
(記者黃建華攝)[/center]
〔記者黃建華/高雄報導〕也是台灣之光!五月十七日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舉行的二○○九年紐約刺青(TATTOO)藝術大賽,來自台灣高雄的陳政雄以一幅「西塔鬼若丸」的浮世繪背面大圖刺青創作,技冠群雄,打敗來自歐、美、澳、亞洲等地數百頂尖好手,勇奪第一。
陳政雄打敗全球數百好手
外號「彫安」的陳政雄奪冠後,媒體爭相採訪,而自告奮勇出任人體模特兒,讓陳的刺青作品「西塔鬼若丸」在紐約大放異彩的吳蘊庭,他直說:「與有榮焉!」得意的把背面全裸刺青照張貼到「無名相簿」。
目前還在義守大學夜間部唸大四的吳蘊庭,私底下個性靦腆,他說:「同學、師長都還不知道我在國外刺了青。」吳蘊庭開心秀出美麗的浮世繪刺青,他有點害羞的說,要好好保持身材,不讓大師作品「變形」。
「西塔鬼若丸」浮世繪驚艷
陳政雄今年四十五歲,二○○二年德國柏林(Tattoo Convention Berlin)刺青大賽獲獎嶄露頭角後,又先後在美、日、德、奧等地參展,二○○五年柏林刺青大賽奪冠,已躋身國際級刺青大師。
陳政雄年紀不大,但是從事刺青藝術已二十八年,十七歲他無師自通,甚至自行研發刺青工具,逐漸在台灣刺青界闖出名號。不過台灣早期社會甚至將刺青與江湖人物劃上等號,他坦言,小時候玩刺青得偷偷摸摸,甚至惹來長輩責罵。
砸千萬元積蓄辦刺青雜誌
一九九八年,他和幾名台灣刺青創作同好到美國洛杉磯、田納西州參觀刺青藝術展,發現國外刺青藝術五花八門,且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內心備受衝擊,返國後更是堅定推動刺青藝術。
五年前他創辦刺青藝術雜誌,有同行笑他︰「瘋了!」而雜誌推出後,的確賠上千萬元積蓄,但他仍堅持理念,希望讓更多人正確地認識刺青藝術。
在美創作時薪約八千台幣
陳政雄如今在美國刺青創作,身價高達時薪兩百五十美元,折合台幣約八千元。但對於上門要求刺青的客人,陳政雄自有堅持,未成年者,他一律婉拒,就算是成年人,也會要客人再三考慮,「畢竟刺青會跟著你一輩子,一定要慎重!」
(2009-06-10 01:30)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4/1ktbf.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元智王立文流體藝術 上海交流[/center]
身為科技人的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王立文博士,將經典五十與流體藝術融入元智大學人文通識教育,創意點子已在學術圈引起熱烈討論;不僅如此,王立文的經典與創新兩手策略,也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們,激發學生源源不絕的創意。而運用雷射單色光穿透流體而呈現出密度不同造成影像的明暗,所產生的流動的型態,更是王立文獨創的「流體藝術」,亦對此出了三本流體藝術相關的書籍。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拿科技做工具,去呈現藝術所要表達的內容,但流體運動之美卻不是只拿科技做工具,事實上它呈現的主體即是科學之美。
5月20日剛結束的2009「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為期六天,共設置六大展館,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和香港、臺灣等十一個國家作品參展,參觀人數約10萬人次。所展示的作品分屬世博同行、互動的魅力、科技與創意三個主題,其中,「世博科技」為大展的亮點,此外,有更多的「臺灣元素」走進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從2004年舉辦,今年為第六屆,已成為「上海科技節」的一個知名品牌項目。王立文今年四月受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交流部部長劉健邀請,參加五月於浦東新區展覽館舉辦之2009「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並於「滬台數字動漫與創意產業論壇」中對其獨創的「流體藝術」進行專題演講。
王立文表示,5月17日抵達上海,上海科協安排住宿於瀘灣區科學會館的思南堂,近孫中山故居,科協的劉健部長並於晚間設宴,席間見到胡家倫(副主席)及陳積芳(原副主席)兩位上海科學技術協會重要人士。同桌遇到台灣來的幾位董事長:磐安劉江彬、江淩林美東、法藍瓷陳立恆、太極影音黃寶雲等。還有一位重要人士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蔡敏勇總裁,話題都在談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中的作品及產品,黃寶雲和陳立恆都有產品在展覽會展出,據說他們的作品最吸引人們的眼光,另也談到智財權的維護。
王立文指出,18日在上海科學會堂「滬台數字動漫與創意產業」會場黃寶雲的數字動漫的發展是大家的焦點,據說他們做的動漫3D效果目前是世界之首,第二位是蔡敏勇發言,他是第三位演講者,講獨創的流體藝術,會後聽眾對他所說的頗感興趣。
對2009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王立文表示,最引人注目是台灣的太極影音科技,他們把人類登陸土星的過程用趣味動漫表現出來,確實別出心裁,超越了所有的其他產品或作品,台灣的法藍瓷亦是驚艷全展覽場,法藍瓷內中法合作的產品不少,他們的合作很多是在設計理念中有文化元素的融合。
王立文受到劉健部長之託為一批上海青年科學詮釋者講通識教育,特別提到多元智慧(MI;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竟然沒有一位在座的學生曾聽到過,可見學生學習之窄化。聽完後學生很好奇怎麼有王立文這樣的科學人會相信宗教,王立文跟他解釋心智之學,他們似有所悟,復旦的學生中多有可造之材。王立文特別提到STARS可以給年輕學子參考,它們分別是STS(科技與社會)、STA(科技與藝術)、STR(科技與宗教),顯然最後一項,他們學生最陌生但亦最好奇,覺性教育在大陸開發有極大的空間,雖然目前尚有些不便。
王立文於此行期間發現孫正心與劉健兩位上海科協重要人士頗重視通識教育,孫、劉兩位都很有見地,他們如此積極求新求變往前改善,反觀台灣許多事尚走形式主義,真不得不為台灣憂心。
(2009-06-10 01:27)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4/1ktbb.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王俊傑《大衛天堂》 懷念早逝友人[/center]
多愁善感是多數藝術家擁有的性格特質,他們透過創作抒發個人內在慾望、情緒和主觀世界。
台灣藝術家王俊傑的錄像作品《大衛天堂》,超現實般的畫面,只為懷念他早逝友人。大陸藝術家劉韌的《驚夢一夢》,藉由水、泡泡,表達對生命流動易逝的特質,她藉由戲曲《牡丹亭》人物擺放在水中懸浮氣泡裡,象徵對理想愛情的渴望。
台灣藝術家楊紅國的《抬腿像今天一樣幽默》畫作和陳敬元的燈箱《水母攻擊事件》均以動漫式的線條與圖像表現。前者圖像井然有序,塞滿畫面,造型奇特的物件像漂浮在半空中似的。陳敬元則創造出三個水母攻擊大海鯨虛構故事的畫面。
大陸藝術家于靜洋的《某日》是展覽中唯一可與觀眾互動作品。牆上張貼許多分別在不同時地,利用不同手機拍攝的照片,雖然人事時地都不重複,但每張看來卻都似曾相識。觀眾可攜回最喜愛的其中一張,條件是「以物易物」,先用手機拍自己和周遭環境,利用現場的列印機輸出影像放上牆壁,就可帶回其中一張當紀念。
(2009-06-10 01:20)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4/1ktba.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藝文大觀園 藝文饗宴-兩岸當代藝術展 大有看頭[/center]
海峽兩岸交流的腳步日益加速,藝術圈的兩岸互動也逐漸密切。國立台灣美術館推出「講.述—二○○九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和北京中國美術館聯合策劃,這也是兩岸官方美術館以館際共同研擬主題的方式,策劃的第一檔當代藝術主題聯展。展覽包含了台灣和中國各廿九位藝術家、一共展出五十八組件作品,這些作品不但呈現兩岸社會現況,也傳達藝術家內在世界的情境。
兩岸官方美術館首次深度合作
一九八○年代後期,台灣、中國政治和社會環境都面臨巨大的變動。台灣一九八七年宣佈解嚴,中國大陸一九八九年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兩大事件對政治、社會均造成衝擊。兩岸藝術家感應到了環境巨大的變化,創作上在媒材、形式上有所擴充,觀念、思想層面也有所拓展。
「這是首次由兩岸官方美術館深度合作的成果。」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指出,過去卅年,兩岸藝術家在對岸交流展出已經是相當頻繁,但這次是由美術館的專業人員所策劃,讓兩岸藝術交流有了新的跨度。
自兩岸開放文化交流以來,交流漸趨頻繁,國美館曾規劃館藏席德進的作品前往杭州、北京展出,二○○六年也將典藏的李仲生作品引介至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和北京的中國美術館巡迴展出。今年二月,國美館首次和中國美術館合作辦理「新象—二○○九兩岸當代水墨展」,「講.述」是雙方第二次合作。國美館館長薛保瑕表示,「講.述」概念的起源,從「講故事」的思路推演而得。「藝術和文化之間的關連性是無法分割的,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故事、認識世界的方式。」
「講.述」即起在國美館展出
「講.述」分為「歷史與記憶」、「現實與反思」、「內溯與外延」等子題,藉由活潑的藝術形式,呈現兩岸藝術家面對環境、族群和社會現象,提出觀察與詮釋。參與展出的五十八位創作者,橫跨六個世代,涵蓋一九三○年代至八○年代出生的創作者。展品包括繪畫、雕塑、空間裝置、攝影、動態影像等各式媒材,參與展出的藝術家包含不少年輕人和新面孔,也可針對彼此當代藝術發展的現況,有更全面的認知。
「講.述」即日起在國美館展出,至六月廿八日止,且於七月廿三日至八月十三日移師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9-06-10 01:18)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4/1ktbc.html[/center]
[center] #a52a2a">郭振昌創作 指向荒謬社會現象[/center]
藝術反映時代,藝術家面對公眾議題,對現實進行描述、質疑、批判。台灣藝術家郭振昌的創作如警世寓言般,指向荒謬的社會現象。洪天宇的《廬山》、劉柏村的《渾厚與輕盈之間》作品,都著眼在台灣工業高度發展之下,自然環境受到侵襲,人們過往的美好記憶逐一失落。像是廬山山野間現在旅館建物林立,劉柏村讓一頭無頭牛在鋼鐵鑄造成的樹林間來回移動。
藝術家陳擎耀的「天公開勿」系列攝影,挪用明代產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的形式,人物置換成東南亞的外籍移工,煮飯、照顧嬰孩與老人等,反映台灣當下現況。
近年大陸城鄉的發展相當迅速,大陸藝術家徐曉燕的《移動的風景》,就以葛洲壩、海河、都江堰的水利改造工程為背景,畫面中怪手大力開挖,工業文明改變了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存經驗。
楊少斌的影像作品《後視盲區》,走訪了大陸主要煤炭生產基地,記錄煤礦工人在高風險的環境下的生存境遇。周滔的錄像作品《一、二、三、四》,拍攝上海市四十多家店舖、企業的員工晨會,整齊劃一的喊口號、做早操,反映出人在社會體制下被約束的盲目與無奈。
(2009-06-10 01:17)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52/1ktax.html[/center]
[center] #a52a2a">中國經典家具設計 敦南誠品藝文空間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中國風的設計近年來風靡於國際,尤其是中國古董家具獨有的韻味與時代性的留痕,都讓人玩味不已。現在在敦南誠品藝文空間所謂展出的「玩味中國新胡同古家具生活館展售會」,除了欣賞外,全館骨董家具1折起,家飾品999元起,誠品會員可再獨享9折優惠。
即日起至7月5日前,「新胡同古美術」,以上海租借風為主題,在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舉辦「玩味中國新胡同古家具展售會」。展出的家具有800件以上,除了有明、清、上海租借時期的古董家具,還有仿古作工的作品,每週還有不同的家具輪流登場。
現場有依據19世紀的老花窗重新設計為實用的樟木衣櫃、早期的藥櫃,如今設計成方便收納的CD櫃。現場販售的書桌,有的是過去早期上海客棧慣用的旅店酒桌、還有明代的古樸木桌,上海租界風格的家具,則是由上海老師傅依時代的表情所打造的作品。
豐富的家具家飾品包括,櫃子、桌椅、桌案、床、椅凳、屏風、衣架、窗花、門板、燈具、地毯、佛頭、花瓶等都盡收眼裡。這些家具全都是歷史刻畫所遺留的痕跡,每個紋路都有真實的記憶,宜古宜今、低調卻不容忽視,可以看到設計工藝的代代足跡。
雅典襍藝術品管理顧問丁紀怡表示,展出的古董家具多是從民間收購,時間最悠久的作品可追溯至明代。由於明代的家具傾向於簡單、文氣,和現代的室內空間好搭配,所以古董家具市場品味多傾向明代。
丁紀怡進一步指出,明代的家具設計帶有弧度線條,是它很大的識別特徵;清代的家具則以方直呈現,為了強調朝代興盛的帝王氣勢,所以在作品上常利用厚木材進行繁複的雕工。所以喜歡明代設計的人多半是文人、設計師或藝術家,而有錢人則喜歡清代的雕工設計。
為期1個月的古家具展售會,骨董家具全館1折起,家飾品999元起,誠品會員可再獨享9折優惠。
(2009-06-10 01:09)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1kt4f.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義大利 兩岸參加雙年展 同日各辦開幕會[/center]
台灣從一九九五年開始,就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設置"國家館",四年前、中國也開始在大會設置中國館,加上也是新設的香港館,兩岸三地在政治上春暖花開後,在這場藝術的競技場上、會有什麼互動,帶您到義大利的現場來觀察。
歐洲時間五號下午,台灣館舉行了開幕酒會,超過一千人以上、來自各國的策展人和藝術家,把普里奇歐尼宮,擠得是水瀉不通。同一個下午,中國館也舉辦了開幕酒會,中國館今年的主題是「見微知著」,推出了包括才剛在台灣展出過的方力鈞在內的七位藝術家參展。
中國館策展人 趙力:實際上現在兩岸三地的這種關係 現在越來越密切 所以藝術家之間交流也比較多 像在北京也有很多台灣藝術家 當代藝術家
台灣早在1995年起,就加入了威尼斯雙年展的平行展,設置台灣館,但十多年來、幾度傳出中國想要拿下地理位置優越的台灣館,甚至透過大會、施壓杯葛,四年前、中國也開始在大會的軍火庫裡、設置了中國館,兩岸開始透過藝術對話,藝術家和官方有都有不少互動,但今年、由於選擇在同一時間開館,所以雙方的開幕酒會上,見不到彼此的藝術家或官方代表參與,關係顯得有些冷淡。不過,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表示,兩岸目前已經開始在商談,要在北京和台灣、一起推出雙年展。
文建會主委 黃碧端:這對等性是非常高的 一個是中國美術館 一個是台灣美術館 是非常對等的 然後兩邊的作品數量也完全一樣
文建會認為,威尼斯雙年展一百多年來的成功經驗,給予兩岸在舉辦大型藝術展很多啟發,是當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很好的一個參考對象。除了台灣館和中國館、香港館也設在大會入口處最醒目的地方,兩岸三地、各佔地利,也透過藝術、在這場文化的奧林匹克競技場裡、各自表述。
記者蘇玲瑤、徐啟峰 義大利威尼斯採訪報導
(2009-06-10 01:08)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t3u.html[/center]
[center] #a52a2a">鶯歌陶博館休館前推出12星座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6日電)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將於15日起休館10天,進行年度館舍修繕,休館前特地在陶瓷藝術園區火廣場走道設置12星座陶塑展,歡迎大家來欣賞陶藝家重塑的不同星座創作。
陶博館表示,將於10天休館期間進行館內年度養護,除常設展及館區清潔外,陶瓷藝術園區還增添多項硬體設備,未來還規劃啟用麵包窯及推出各種口味的麵包。另外,因應酷暑到來,陶博館特別在園區設置接駁服務,安排遊園專車接送民眾往返園區及館區。
陶博館指出,原本預計6月底休館後設置的12星座陶塑展提早於今天推出,由多位知名陶藝家創作,超脫一般的星座形象。例如李國欽擅長雕塑台灣保育類動物,創作的「雙魚座」就是兩尾跳躍的台灣鉤吻鮭;曾永鴻則以纖細的仕女來塑造「處女座」的形象。
陶博館強調,歡迎民眾趕在休館前,搶先一睹不一樣的星座陶塑並尋找自己星座拍照留念,同時,休館期間「諮詢服務不打烊」,民眾可以利用電話諮詢或上網查詢最新展覽及活動訊息。
(2009-06-10 01:07)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sq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天使美術館:2009蔡志榮個展 編語符碼─波動的頻率[/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606 17:22:15)
展覽日期:2009年6月9日(Tuesday)~2009年7月5日(Sunday)展覽地點:天使美術館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41號1樓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19時
藝術家的敏銳感應並反映環境,反省人的本質、想法。蔡志榮透過符碼反映科技文明所帶來的物化現象,一種理性、規則、冷漠;與交雜於鐵牢籠背後潛藏於形體之內一種生命律動的展現與能源。透過蔡志榮符碼的創作與再現,天使美術館邀請您體驗現代社會疏離、桎梏、衝突與掙脫的極藝美學。
詳情請見:www.acdp.com.tw
(2009-06-10 00:5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sq0.html[/center]
[center] #a52a2a">來台展剪紙藝術 樊曉梅:我是苦練出來的[/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被大陸視為國寶級剪紙藝術家的樊曉梅(右)
6日起在南投縣舉辦剪紙藝術展,她當場表演剪紙藝術
10分鐘光景不到,一幅精緻的蝴蝶圖案即出現在大家眼前。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傳真[/center]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6日電)
「我是苦練出來的!」被大陸視為國寶級剪紙藝術家的樊曉梅,今天起在南投縣舉辦剪紙藝術展,並當場表演剪紙技藝,面對參觀民眾讚嘆她出神入化的功夫,她總是這樣回答。
現年32歲的樊曉梅說,她8歲開始學剪紙,迄今已剪了24年,其中有10年的時間,她每天至少花10小時練習,有一陣子,村子裡一家紙店的紙都被她買光了。
樊曉梅強調,她是在沒有任何剪紙基礎的情況下,苦練出來的。
樊曉梅「剪紙藝術展」今天起在南投縣文化局展出至6月17日,下午的開幕式吸引許多慕名者及愛好剪紙藝術的民眾到場參觀,樊曉梅除了親自導覽解說,還當場進行剪紙表演。
她憑藉著一把剪刀、一張紙,不到10分鐘光景,一幅精緻的蝴蝶圖案即活靈活現出現在大家眼前,讓觀賞者大開眼界。
這項剪紙藝術展,共展出約30幅樊曉梅的近作,作品包括團花、觀世音菩薩、愛心系列等,其中愛心系列作品藉由各種鳥禽或動物圖騰表現出「家庭的溫暖」。
南投縣文化局表示,樊曉梅來自剪紙藝術故鄉,大陸陜西省黃土高原的一個小村落,13歲時就能獨立創作,18歲在西安的秦王宮表演剪紙,讓她聲名大噪。
樊曉梅數次赴世界各國展演剪紙藝術,並曾在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面前表演;剪紙藝術的成就也讓她在北京奧運成為火炬手之一,被大陸視為國寶級人物。
(2009-06-10 00:5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so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你是什麼星座? 12星座提早曝光[/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負責雙魚座的李國欽老師,擅長雕塑臺灣保育類動物及國寶魚
果然作品一完成,兩條活靈活現的臺灣鉤吻鮭在展示台上跳躍著。[/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606 16:56:06)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原本預計6月底休館後設置的12星座陶塑,已於今(6)日提早曝光,並設置在通往陶瓷藝術園區火廣場的走道旁。12星座陶塑是多位知名陶藝家熱情贊助,超脫一般大眾思考的星座形象將成為陶瓷藝術園區的吸睛焦點。
去年在陶博館陶瓷藝術園區火廣場設置了12生肖陶塑,受到民眾熱烈迴響,不管大人、小孩,都會選擇與自己相符的生肖陶塑像合影留念。今年陶博館開始思考12 星座的可能性,並一一邀請陶藝家製作,原本預計在7月份「2009國際陶瓷藝術節」完工亮相,今提早曝光,陶博館員工都相當興奮,搶先與作品合影。
12 星座陶塑各有特色,不過當初選擇12星座的創作陶藝家令陶博館承辦同仁傷透腦筋,因此先由每位陶藝家的風格特色著手:負責雙魚座的李國欽老師,擅長雕塑臺灣保育類動物及國寶魚,果然作品一完成,兩條活靈活現的櫻花鉤吻鮭在展示台上跳躍著;曾永鴻老師作品多以纖細的仕女為主,這次完成的作品正符合處女座的形象。
陶博館館長游冉琪表示,12星座陶塑的設立,讓民眾能親手觸摸名家們的陶藝作品,細細體會每件作品的釉色、觸感。自陶瓷藝術園區開園後,陶博館不斷致力於「博物館零距離」的目標,試圖讓陶瓷藝術園區更親近民眾,也讓民眾更加認識陶瓷;除了增添公共藝術作品外,也加入更多的體驗活動。
你是什麼星座?想要搶先與12星座合影留念嗎?趁著6月15日休館前,趕快來陶博館尋找您的星座吧!
新聞連絡: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李昀穎聯絡電話:(02)8677-2727轉608
(2009-06-09 23:5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soe.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文建會:紐文中心黃本蕊個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ollecting loose threads[/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606 16:59:05)
行政院文建會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將於6月12日展出黃本蕊的個展「與我同在」,展期至6月29日截止,並將於6月12日下午6時舉辦開幕酒會。
黃本蕊是一位畫家、作家以及兒童書插畫家。在家四兄妹中排行老三、從小淘氣調皮卻同時是個啃書蟲的她,長大後為自己的大半生選擇了童書插畫家這一職;二十餘年來她很慶幸自己能淘氣調皮地做著與書籍有關的童書插畫工作。
大學裡主修油畫,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她,隨後負笈大蘋果紐約市,就讀視覺藝術中心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插畫研究所,研究插畫藝術。畢業後從事童書插畫的工作之外,更拓展到寫作、插畫教學。她與家人住在紐約市曼哈頓的noho區,當她自述她的家人 -- 一個愛邊想邊畫的雕塑家先生、一個連做夢都在畫畫的兒子和一隻不畫畫的魚,家裡書架上還滿滿地塞著她所畫的書,工作室裡列著雕塑家的作品,不難想像,在這都市裡,她的生活與創作,無一不與藝術相關。
近年來,黃本蕊更展開了一系列繪畫創作,繪畫的內容自然結合了她的工作與生活;工作部份,包括了她的插畫家的專業經驗,與作家好於思索,以及對於文字的敏銳直覺;而生活方面,更是充滿了與雕塑家的互動,以及紐約生活游於藝,樂於藝的點點滴滴。這些層層元素交織著,互為因果,最後呈現的,是近期二十餘件以"與我同在"(here with me)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展。其中,貫穿所有畫面的,是一隻名為nini(尼尼)的兔子,兔子的造型有如雕塑,面部鮮有表情,而牠身處的每一張畫面,卻旎旎地敘述著什麼-- 影子,在畫中重複出現,似乎代表著我們潛在著另一個“有話要說“的自己;常常,兔子出現在一些極不合理的環境,讓我們平日理所當然的思想體系非要做出一翻變革,否則難以理喻;有時,一種悲天憫人的憂鬱情緒,透過兔子無能力表白的面部表情,竟然宣洩無遺.....畫家利用著畫筆,在彈著色彩,造形,記號和情感的弦。配合著每一張畫面,黃本蕊還忍不住還給了它們各自一個長長或短短的標題。當然這些只是畫家對於自己繪畫內容的詮釋,觀眾在面對這些作品時,自然會產生共鳴,但是經由不同經驗的共鳴體產生出來的音律一定各有長短高低,各有各的詮釋。
Ø 展覽名稱:Here with me (與我同在)Ø 展覽日期:2009年6月12日至6月29日Ø 開放參觀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9 am – 6 pm、星期六9 am – 11 amØ 開幕酒會:2009年6月12日6pm-8pmØ 展覽地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一、二樓藝文空間(1 East 42nd St., NYC10017)
(2009-06-09 23:54)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17/1ksn1.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竹市/「歲月靜好」張恬君數位藝術展 現場氣氛溫馨感性[/center]
新竹市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系列之「歲月靜好」張恬君數位藝術展,6日在文化局舉行開幕式,王鼎銘教授代表夫人張恬君教授捐贈一幅「奇幻嘉年華」作品給文化局典藏,林松局長則代表林政則市長致贈感謝狀。
文化局在張恬君教授逝世一週年之際,舉辦「歲月靜好─張恬君數位藝術展」,張恬君教授的先生王鼎銘教授、張教授的父母親、公公婆婆、親朋好友、學生及藝術界好友等多人,均出席這項開幕式。張恬君教授的學生們,還精心規劃一部長達八分鐘的影片,在現場播放,影片中一一呈現張恬君教授生前的點點滴滴及她對人生樂觀的態度,現場氣氛溫馨又感性。
林松局長、王鼎銘教授、張教授在交大教授的第一屆學生代表廖偉民及張祖琰市議員等人陸續上台致詞,交大藝術中心主任洪惠冠則是介紹張教授在藝術及教育工作方面的成就,一連串感性的話語,引發張恬君父母親的感傷,頻頻低頭拭淚。
林松局長表示,張恬君教授是國內最早投入科技藝術領域的開拓者與教育家之一。張教授自1992年取得美國馬利蘭大學美術教育博士學位後,隨即投入國內科技藝術教育的推展,並持續努力創作不輟,教學相乘實屬難得。
林局長表示,張教授是位和善的人,對後學者都循循善誘,當成是最好的朋友對待。張教授的作品中蘊含了深厚的禪學意境,提供另一種視覺享受。希望大家透過欣賞她的畫作,來追思與感念張教授。
王鼎銘教授則是表達對林市長及林局長的謝意,王教授表示,張教授熱愛藝術與教育工作,樂觀進取,並深切體認到人生的意義,不只是自我實現,更要發揮利他精神。張祖琰市議員則是對她的離去,深覺不捨。更敬佩好友勇敢面對病魔,還有對生命藝術的認真態度。洪惠冠表示,張教授有深厚的人文素養,融合東西方人文藝術,創造出火花。她是位偉大而且了不起的藝術創作者。
「歲月靜好─張恬君數位藝術展」自今日起至14日止在文化局梅苑畫廊展出,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踴躍前往欣賞。
(2009-06-09 23:52)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17/1kshq.html[/center]
[center] #a52a2a">中縣/蘇英建「牛年、話牛」作品 石岡圖書館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蘇英建「牛年、話牛」個展,6日起在石岡鄉立圖書館展出150幅作品,展出至6月底止。包括牛的百態、有關牛的成語和俗諺,透過插畫方式呈現,讓人一目瞭然、也會心一笑。
「牛年、話牛」個展作者蘇英建,就讀於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進入廣告界,從事美工工作,而後轉入兒童圖書,就一頭投入教育事業;包括幼兒園、美語班、安親班,工作之餘最大休閒娛樂就是賞畫、玩畫。他在退休後重拾畫筆、彩繪人生,仍不忘給孩子有教育性的主題。
蘇英建展出的作品中,知識性、故事性及藝術性兼具,也不乏幽默、詼諧。例如:成語的「鑽牛角尖」,就畫著一把電鑽朝著牛角尖部鑽;「一頭牛剝兩層皮」就畫出一隻光溜溜的牛,旁邊還有剝下的內衣與外衣。「地牛翻身」則畫出一頭牛躺在地上、四腳朝天。
其他還有「對牛彈琴」、「烏鶖騎水牛」等成語與俗諺,讓人印象深刻。展出會場還擺設一具「牛轉錢坤」轉盤,參觀畫展者若覺得過去運勢還不錯,就順著時針方向轉動;如果過去的運勢欠佳,就朝反時針方向轉動,象徵「扭轉乾坤」。
(2009-06-09 23:51) |
|
[center]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2&SubjectNo=72734&CityId=3[/center]
[center] #a52a2a">淡水貓勢力 石頭精品栩栩如生[/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亨利貓咪家族跟著店一起茁壯,現在已經成為擁有包包、原子筆、明信片、馬克杯的明星貓咪家族。
(攝影/郭嘉琳)[/center]
岸和貓有著分不開的神秘連結,沙灣旁總有著幾隻優雅的貓兒,慵懶地在河堤圍籬散步,吹著海風、瞇著眼睛看著往來過客,遠遠看,彷彿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世界,恬靜自然,在淡水這貼近水的觀光景點,也有許多街貓在此聚集,成為愛貓人士一個攝影、貼近貓咪的好地方。
淡水老街馬偕雕像旁的亨利屋,門口可愛的金黃貓咪招牌,吸引著往來遊客踏入這別致的小店,這間全以貓咪為主的石頭系列精品店,從美國短毛貓、波斯貓、米克斯各種表情、個性的貓咪圖樣發展出多款產品。
店長小姬表示,最早老師只是為了朋友去世的貓咪留下一幅畫,後來這畫在石頭上的貓咪越來越受歡迎,造型圓潤、雙眼有神,各個獨特,性格分明的亨利貓咪,家族跟著店一起茁壯,現在已經成為擁有包包、原子筆、明信片、馬克杯的明星貓咪家族。
因為所有圖樣當初都是從畫在圓形玉石上的貓咪延伸,店內所有貓咪都是圓滾滾的,漾著一臉幸福、可愛的表情,亨利屋淡水店還放有專屬,畫有淡水夕陽的貓咪燈箱,金黃夕陽照射在榕堤旁磚牆,配上一派輕鬆的二隻貓兒,可愛之中又充滿意境,成為淡水一處很有意思的畫面。(攝影/郭嘉琳)
(2009-06-09 23:4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rzl.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大陸畫家台灣參展 探訪原住民風情[/center]
(中央社記者陳淑芬台北6日電)
「2009兩岸當代國畫名家作品展」,今天上午在國父紀念堂開幕,邀請兩岸書畫名家展出上百幅作品,中國大陸參展畫家將參與座談,探訪台灣原住民族,並在大陸展出原住民風情畫。
「2009兩岸當代國畫名家作品展」由國父紀念館、中華文化促進會與全球中華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今天上午在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開幕,將展至8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會致詞表示,今年7月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將以文化藝術為主要議題,力促落實兩岸文化藝術交流。
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表示,參展的中國大陸書畫家,將參訪阿里山及日月潭附近原住民族部落,並以原住民文化風情為題作畫,作品將於中國大陸展出。
受邀參展的中國大陸國畫家30餘人,大部分為中央及各省美術團體領袖及藝術學院教授,包括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書畫家程大利、馬士軍等人,此行準備將中國書畫家作品「奧林匹克宣言」書法卷,轉贈總統馬英九。
台灣參展的當代書畫名家有黃光男、李奇茂、歐豪年、何懷碩等10人。
(2009-06-09 23:4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1krw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屏東縣長曹啟鴻6日參加洪秀道「印象-恆春」攝影展茶會[/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屏東縣長曹啟鴻6日參加洪秀道「印象-恆春」攝影展茶會
期望藝術家能將屏東縣各地之美,藉由各種創作方式呈現,感動世人[/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606 11:52:09)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自6月3日起至6月17日於一樓畫廊,展出滿州鄉攝影家洪秀道耗盡六千個日子,自一萬兩千多張篩選出的「印象-恆春」多張現已絕版的攝影作品,屏東縣長曹啟鴻參加6日舉行的茶會,他期望藝術家能將屏東縣各地之美,藉由各種創作方式呈現,感動世人。
今年55 歲的洪秀道,因小時候叔叔回恆春時,會帶相片與家族分享,就在那個時候,對攝影產生興趣,而啓蒙老師是在高雄攝影器材店認識的攝影老師。至於全心投入攝影則是在民國77年得到銀牌奬後,將奬金三萬元完全投入購買器材開始。直到現在他已獲得國內外沙龍攝影比賽三百多個獎項、也是國內多項沙龍攝影比賽的評審,成果豐碩。
洪秀道生長於風光明媚的恆春半島,有優質的先天環境及美景來創作,平時他秉持著,「定力、耐力、毅力、心力及念力」,磨練精湛的攝影技巧,利用底片的色溫色調,配合大自然變化取景。由於環境破壞極為嚴重,因此有許多鏡頭已成歷史,此次將攝影作品呈現,也是希望能透過作品,促使人們重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此次展出的作品之牧場星空,是作者耗費近六年的漫長時間才完成。地點是從墾丁牧場大尖石山眺望萬里星空,在每年的夏至過後的夜晚,將鏡頭朝向正北方-星軌自然型成圓形,不過,因環境遭受破壞的緣故,此畫面已成歷史了。
(2009-06-09 23:40)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1/1krob.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小提琴老師換跑道 職訓編織飾品設計夢[/center]
[center][圖][/center]
原本是小提琴老師的鄭翰順,受景氣影響,教學生涯受挫,有一天,太太看到中區職訓中心開辦飾品班,鼓勵他:你的手很巧,為什麼不學點其他技能,立即報名,經過六個月,發現拉小提琴和飾品設計,都是情感的抒發。為了結訓,他特別設計媽祖項鍊,擲筊胸針,和千里眼順風耳的耳環,連老師也驚豔。(寇世菁報導)
景氣差,很多人被迫離開職場,為了幫助失業民眾再出發,中區職訓中心開辦多項職訓班,六月五號舉辦飾品設計班和食品烘焙班結訓典禮和成果發表會。從事小提琴教學工作十多年的鄭翰順,轉換跑道,成為飾品設計工作者,最受矚目。他說,晚上還是有學生,但白天時間很空,有一天太太鼓勵他:你的手蠻巧的,為什麼不去學點其他的技能。得知中區職訓中心辦理飾品設計課程,一路走入學習金屬工藝之路,六個月下來,開心發現,自己很喜歡飾品設計,老師要求結訓作品以鄉土文化為主題,鄭翰順走印象派,用銀當材質,設計出媽祖項鍊,千里眼順風耳的耳環,還有擲筊胸針,創意十足,連老師都驚豔不已。鄭翰順說,拉小提琴和飾品設計,都是情感的抒發,他樂在其中。結訓後,想成立個人工作室,開創事業的另一片天。
許嘉紘則是另一個轉換跑道的學員,原本是環隆電器的主管,電子廠經驗長達二十年,因為草屯汽車廠搬遷上海,辦理優退正式離開職場。因為假日常往清境跑,看到移民清境的報導後,放棄加拿大移民計畫,買了一塊清境荒地,本著國外歐美出差的經驗,開始經營民宿。報名職訓,六個月訓練,考取丙級麵包和丙級蛋糕兩項證照,她信心十足的說,有了證照,不管以後回到清境,走哪條路,都有機會。中區職訓中心主任曹行健說,兩位同學的現身說法,希望鼓勵失業者,參加職業訓練,走自己的路。
(2009-06-09 23:38)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6/58/1kqzy.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國會放輕鬆》張嘉郡畫筆紀錄人生畫布[/center]
立法院第7屆113位立法委員中,最年輕的是來自雲林的張嘉郡。未滿30歲的張嘉郡,平常喜歡的休閒活動,是拿著畫筆,畫下眼裡的一切。隨著年紀漸長,張嘉郡畫的東西也越來越不一樣;不過,紓解壓力、表達出內心的感情,是張嘉郡一直沒有放棄畫筆最重要的原因。
◎畫出身邊小事物向少女時代告別
來自雲林政治世家的張嘉郡,有著很優美的嗜好:繪畫,從小就學習美術的張嘉郡,對事物有著比一般人更細膩的體會。張嘉郡在高中畢業的時候,特地畫了一張油畫,向少女時代的自己告別。畫中有張嘉郡喜歡的書、小時候喜歡的玩偶、家附近的路燈等等,每一樣東西都紀錄著張嘉郡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張嘉郡說:『(原音)你可以看到那個路燈,是我小時候家裡庭院的路燈。旁邊還有彼得兔,蠟筆小新的小狗小白,我覺得牠很可愛,後面還有一個小天使,它不是玩偶,它是瓷器。我以前小時候很喜歡張曼娟的書,就把他畫在上面,那個季節剛好是四月,春天的就畫上鬱金香,可以看得出我那時過得真的很悠閒,旁邊的事物我有很多情感。』
◎英倫求學對繪畫有新一層體會
在前往英國讀書之後,張嘉郡對繪畫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英國老師重視的不再只是技巧,而是強調畫作的生命力及每個人無窮的創造力。張嘉郡說,她當時受到一位美國畫家MarkRothko的鼓舞,發現有時候不特別強調工筆技巧和構圖的畫,反而更能激起人內心的情感。一幅大色塊的壓克力畫,讓張嘉郡拿下全年級的第一名。張嘉郡說:『(原音)老師跟整個教育過程都不是重視你的技巧有多好,你可以把東西畫得有多真,注重於你的創作力。中間這幅我很受一個美國大師(影響),他叫做MarkRothko,他非常喜歡用色塊來表達,他覺得其實作畫不需要形體,不需要畫東西表達情感或想法,光用顏色混合就可以表達出一個人那時候的情感跟想法,我就愛上他的想法,太棒了,原來用顏色就可以表達出現在的情感,我就想實驗看看。』
◎繪畫紓解壓力畫作反應心情
提到立委,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有點年紀的中年人。今年還不到30歲的張嘉郡,身為國會最年輕的立委,自然倍感壓力,從選民服務到國會問政,每一樣事物都是新的挑戰。從小就學習繪畫的張嘉郡,也把這樣的心情反應在作品中,一幅從政後畫的荷花,作品完成之後的陰鬱色調讓張嘉郡自己都嚇了一跳。不過,在隔了一陣子後重拾畫筆所畫的櫻花,就顯得明亮許多。張嘉郡說:『(原音)這幅櫻花你可以看到顏色明亮起來,花瓣也是到處飛舞,其實我覺得這跟作畫有關係。第一幅畫紓解了你表面的心情,壓力啊,一連畫三幅畫,中間有色彩奔放的,到色彩明亮的,一直在尋找內心的深層感覺,排除外在這些東西,內心可能還是一個比較開朗的人。』
或許就是因為有著開朗的個性,在面對政治這門新課題、身上背負著比其他人更多壓力的時候,張嘉郡才能平常心面對。張嘉郡說,她現在正在努力累積作品,希望在這屆任期到期之前,能夠和愛好繪畫的朋友舉辦一次公開的畫展,讓歷年來的心血可以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2009-06-09 23:36) |
|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29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