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點閱:1460 |
發表人 |
2014 台北雙年展 (2014/09/13 - 2015/01/04 2014-12-06 19:48 |
/ / /
|
|
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
「2014台北雙年展」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題,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挪用了科學界對於本世紀人類活動劇烈改變地球生物樣貌的現象,所提出的一種新地質紀元假說─「人類世(anthropocene)」,藉此來檢視當代藝術如何定義與表現我們的世界?探索在人類與動(植)物、機器、產物與物件之間的鏈結、移枝或交配。展覽邀請52個參展藝術家或團隊:
哈洛.安卡(比利時)、查爾斯.艾弗里(英國)、吉爾.巴比耶(法國)、艾莉莎.巴倫波茵(美國)、尼爾.貝盧法(阿爾及利亞/法國)、彼得.布根豪特(比利時)、羅伯特.卡伯(巴西)、派崔克.范.凱肯柏(比利時)、張恩滿(台灣)、鄭曦然(美國)、周慶輝(台灣)、朱駿騰(台灣)、薛沙.達伍(英國)、大衛.杜爾(法國)、卡蜜兒.安侯(法國)、羅傑.海恩斯(英國)、胡曉媛(中國)、黃博志(台灣)、胡迪尼森.朱尼爾(巴西)、瓊.喬納思(美國)、工藤哲巳(日本)、蘇拉西.庫索旺(泰國)、黎安美(越南/美國)、林國威(台灣)、瑪莉亞.洛博達(德國/波蘭)、約納.弗里曼和賈斯汀.洛威(美國)、羅智信(台灣)、泰菈.馬達尼(伊朗/美國)、阿布.巴卡.曼薩雷(獅子山共和國/荷蘭)、喬瑟芬.梅克塞柏(德國)、納撒尼爾.梅勒(英國)、瑪莉.穆爾(荷蘭)、亨利.奧森(丹麥)、OPAVIVARÁ!(巴西)、奧.培爾森(瑞典)、彭泓智(台灣)、羅荷.普羅沃絲特(法國/英國)、馬修.羅查.彼塔(巴西)、瑞秋.羅斯(美國)、帕梅拉.羅森克朗茨(瑞士)、蜜卡.羅登伯格(阿根廷)、斯特林.魯比(美國)、鐵木耳.斯琴(德國)、島袋道浩(日本)、彼得.斯坦弗里(瑞士)、尼可拉.尤利布魯(阿根廷)、王郁媜(台灣/英國)、吳建瑩(台灣)、吳權倫(台灣)、吳山專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中國/冰島)、梁慧圭(韓國)、安妮卡.伊(美國)。
今年的台北雙年展嘗試指出「人類世」的某些問題,在這個框架之下,從多重觀點體現天地宇宙萬物共同生活的狀態;然而,現實就位處核心:人類只是在寬廣網絡中諸多元素中的一個元素,所以我們才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關係世界,並將新的對話者包含進去。簡單地說,本次展覽將會圍繞在「共活性」這個主題上發展-意即人類意識與動物群集、資料處理、植物快速成長和物質緩慢運動之間的共同生活。我們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史前史及其礦物般的景觀,特別是植物移枝以及人類、機器和動物之間的交配等各個方面。
策展人
布西歐(1965-),為國際知名策展人、評論家及藝術史學者,現為法國高等美術學院院長(ENSBA,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 Arts)。
他在1998年發表美學著作《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該書至今在全球各地譯作12種不同語言發行,已被奉為當代美學經典,也讓他成為1990年代西方當代藝術評論中最具影響力的作者之一。他認為在藝術的棋盤上,最高明的棋局是具互動性、平易近人以及彼此連結。強調藝術除了理論也重實踐。當代藝術除了面對來自真實生活的挑戰,同時也必須思考它與社會、歷史及文化之間的關係。
布西歐在1999年與「200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傑宏‧尚斯(Jérôme Sans)共同創立位於巴黎的當代藝術新地標「東京宮」(Palais de Tokyo),並於1999年至2006年間,與尚斯共同擔任館長。2007年受邀擔任泰德英國美術館古爾本金安(Gulbenkian)當代藝術策展人並負責第4屆泰德三年展(2009)。2012年起擔任法國高等美術學院院長至今,2013於巴黎美術宮先後策劃展覽《歷史上的天使》(The Angel of History)以及《食譜》(CookBook)。布西歐參與國際性雙年展的實務經驗豐富,過去曾策劃第1屆及第2屆莫斯科雙年展(2005共同策展、2007)、里昂雙年展(2005,共同策展)、巴黎白夜藝術活動(2006,共同策展)、雅典雙年展(2011)等。布西歐繼2010年之後,2013年11月再度獲英國藝術雜誌Art Review入選為全球藝壇最具影響力的百位人士之列(Power100)。 ________________
美術插畫設計案子報價系統 v0.1 Beta
爪哇禾雀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4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