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2頁, 共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人氣點閱:6039 發表人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4:53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25/10734726.html" target="_blank" class=postlink>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25/10734726.html



全國百號油畫大展榜眼最年輕得獎者



教育廣播電台 (2013-09-25 17:32)
分享|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現正展出的「第12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是全國唯一以百號以上尺寸為資格的美術展,近百幅百號以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前輩藝術家及徵件得獎作品,吸引許多民眾觀賞。其中,參賽者張良瑞,不僅以作品「漫遊者」獲得本屆第二名,現年22歲的他,更成為開辦該徵件展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表現相當優異。自即日起至11月10日止,在港區藝術中心展覽A展出,歡迎喜愛油畫藝術民眾前來參觀。

現正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四年級的張良瑞,臺東人,曾榮獲臺東美展油畫類第三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系展優選。從小就喜歡畫畫,原本有機會成為作育人才的老師,為了能夠專心創作,毅然決然放棄教育學程,全心投入創作。在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許多老師鼓勵下,參加「全國百號油畫大展」的美術競賽脫穎而出。

資料來源: 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54721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5:04
/ / /

http://xor.tw/+4z7hj


吳長鵬彩墨畫 土銀展出



工商時報 陳桂貞 2013年09月27日 04:10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土地銀行自9月25日起假該行「館前藝文走廊」舉辦「2013吳長鵬彩墨個展-大自然物語」,展期至10月16日止。

高齡79歲的吳長鵬,省立台北師範藝術科及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獲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文學(畫論)博士。著有「倪瓚研究」、「國畫技法與教學」、「水墨造型遊戲」等美術專書32冊及教科書34冊。曾任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及美教系系主任。現任中華藝新創作學會理事長、畫學會副理事長等,獲教育推廣美術教育貢獻獎,全國親職教育獎等。

吳長鵬創作理念以藝術是美化人生快樂的泉源,抒發情愫追求生命的光輝與富麗。此次展覽中,吳長鵬以三種不同特色展現:一、「速寫」手法帶入創作內涵;二、運用「幾何形式」表達彩墨的特效;三、「大自然組曲」為創作思維核心,架構多彩的大自然物語。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5:05
/ / /

http://tw.tranews.com/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3280573&Day=7


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REOPEN 讓藝術動、靜皆宜



【TraNews 記者 羅惠文 / 全球報導】
藝術中心不但規畫更完善的展示空間,也在動態的面向增加不少的變化,並增設多媒體互動設施,讓參與的民眾更有所獲。(圖/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提供)羅惠文台中市
  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在24日舉行開館記者會,由於開館首展為「敘景寫物-葉火城與豐原班油畫展」,其中,葉火城老師曾為豐原國小校長,特別邀請20多位豐原國小師生,現場集體彩繪大臺中地圖,致贈給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由局長葉樹姍代表接受,做為重新開館紀念。

  台中市文化局長葉樹姍表示,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地方特色館-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在經過1年多的規劃、整修後,以嶄新風貌重新開館。館室規劃了酷卡區、影片播放區、藝術家手稿與文宣品陳列區、閱讀區及互動多媒體裝置。展陳內容不僅增加了在地藝術脈絡說明及特色介紹,透過多媒體互動的趣味性,更拉近藝術跟民眾的距離。

  重新開館首展「敘景寫物-葉火城與豐原班油畫展」,在葉火城老師孫子葉忠明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免費提供葉火城老師畫作及畫箱、調色盤、畫架、寫生椅等,不僅讓展覽更完整,也得以重現葉火城老師的畫室情景。此次展覽以「敘景寫物」為主題,以說故事的方式引領觀者走進藝術家的作品、生活裡,從各種不同的面相認識藝術家,輔以老照片、文物的展陳,呈現葉火城老師與以豐原為核心的「豐原班」油畫創作團體作品,讓觀眾分享到藝術家精妙的畫筆所描繪朗麗豐富的色彩天地。

  從臺灣新美術的啟蒙階段開始,葉火城(1908-1993)老師即以工作所在地-豐原為核心地,致力於藝術創作與教育推廣,對臺中地區近代美術的推動功不可沒,就像一塊永不消磁的磁鐵,吸引著無數有志油畫創作的學子;而其當初所帶領的一群年輕輩畫家,因在各項藝術競賽中獲獎無數,而被藝術界通稱為「豐原班」。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於民國90年首開先河,創設全國第一個以美術家資料徵集為主題的地方特色館-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開館迄今,成為民眾蒐集大臺中美術發展史的最佳資料庫。為提高民眾與藝術之互動,跳脫過去展示靜態資料的型態,更新工程改採多用途的活動展示牆面,以多元、活潑、流暢的角度規劃的空間設計,增加在地藝術脈絡說明及藝術特色介紹,並增設多媒體互動設備,民眾可以透過互動裝置,將自己與港區藝術中心的優美的景色合成照片,透過電子郵件寄給自己或親朋好友,做為參觀紀念。除此之外,更加強入口主視覺意象,增設酷卡區主題牆,將館藏經典畫作,製作成卡片,提供民眾蒐藏。

  在明年初,港區藝術中心也預計推出「藝術螢火蟲計畫」,接送偏遠地區學童,到該中心參訪美術家資料館,參加美術工坊藝術手作體驗活動,讓學童可以近距離接觸藝術、做手作。(圖/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5:23
/ / /

http://www.times-bignews.com/Html/?8294.html



陳澄波大師誕辰校園巡迴 崑山科大開展-今日大話新聞




時間:2013/10/1 下午 02:13:43 點擊: 15276


  核心提示:【台南新聞中心/報導】2014年適逢陳澄波先生(1895-1947)120週年誕辰,為紀念這位在東亞近代美術史上留下珍貴文化遺產和推動美術教育的前輩藝術家,臺南市政府、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及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合作,將盛大舉行東亞巡迴大展。今年臺南市並以校園作為主要基地先進行教育推廣校園巡...


【台南新聞中心/報導】

 2014年適逢陳澄波先生(1895-1947)120週年誕辰,為紀念這位在東亞近代美術史上留下珍貴文化遺產和推動美術教育的前輩藝術家,臺南市政府、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及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合作,將盛大舉行東亞巡迴大展。今年臺南市並以校園作為主要基地先進行教育推廣校園巡迴展,大學巡迴展於4月25日首先於成大藝術中心展出,後於臺南大學展出,10月1日起則由崑山科技大學接力展出。

 陳澄波大師為臺灣嘉義人,原任教職,卻因為對繪畫的熱愛,辭去教職考進東京美術學校(今日本東京藝術大學),他傑出的畫藝,在大學三年級即以《嘉義街外》(1926)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當時第一位以西畫入選日本「帝展」的臺灣留日學生。返臺後推動臺灣美術更是不遺餘力,留下許多精采的作品。明(2014)年即將舉行的「澄海波瀾─陳澄波大展」東亞巡迴大展,將使世人對其一生畫業的努力成果和奉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該展可說是陳澄波先生自1947年去世之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數量最豐、展品類項最全面的展覽。為使本展更全面地呈現其一生創作面貌、美育志業及社會貢獻,增進觀眾全面性的了解,策展將以「時間」、「空間」串連五大主題,清楚呈現陳澄波先生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創作脈絡。

 為迎接明年的大展到來,主辦單位今年預先規劃校園巡迴展及相關教育推廣活動為大展熱身,在本市轄內的16所中小學及6所大學進行巡迴展出,讓本市學生優先近距離欣賞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收藏的40件經典複製畫作。這些製作精細,幾可亂真的複製畫作品,今天(10月1日)起將在崑山科大展出一個月,後續並將在南臺科大、南藝大及臺南應用科大展出,讓大家可以更加認識臺灣的國寶前輩藝術家陳澄波的藝術成就。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5:34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27/10747767.html


嘉市17屆「桃城美展」 亮眼藝術登場



大成報 (2013-09-27 05:06)
分享|






放大圖


【大成報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

  桃城美展自民國85年開始,迄今已邁入第17屆,尤其102年的「桃城美展」,共選出107件精采入選作品,26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會中有4位各類首獎得主齊聚一堂造勢,嘉義市文化局代理局長房婧如強調,即日起至11月03日,將在文化局3、4樓盛大展出,歡迎大家一起分享這藝術盛會的喜悅。

嘉義市文化局代理局長房婧如恭喜本屆桃城美展得獎者,也鼓勵所有參賽者在藝術這條路上繼續努力。此外更指出,嘉義向來有畫都美譽,桃城美展打破地域侷限,向全國徵件,今年近半得獎者年紀都未滿30歲,嘉義的得獎人數更佔南部獲獎人數最高,足證桃城美展已成為年輕藝術家交流的平台及場域。桃城美展連結傳統及創新,有著傳承的重要意義。

現場桃城美展4位首獎中最年輕者,是書畫類玉山獎首獎得主曾詩涵,80年次、目前仍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詩涵將母親開設理髮院的家庭記憶作為創作核心,巧妙運用髮捲、燙髮器等美髮器材、街景與雲海等意象併置構成得獎作品《歡迎抵達美髮院》中似真似幻的情境。巷

曾詩涵說,畫中人物眼中雖閃爍淚水,卻隨著空氣蒸發化為星辰,象徵著過往負面回憶終得釋放,不再糾結。詩涵說會走上藝術這條路,母親給了她最大的影響,因此希望將這幅畫獻給今日也在現場的母親溫茗枝。

書畫類丁奇獎首獎得主則為專職書法教學的許榮華老師,對草書情有獨鍾的許老師,得獎作品《賈島題畫詩竹》選用長鋒羊毫創作,運用草書誇張的線條及極具感染力的墨韻變化,呈現心中情感。章法開闊、欹正互用,行氣錯落、穿插、跌宕,有如竹之搖曳生姿。

而榮獲西畫類澄波獎首獎者為來自苗栗的徐睿甫,得獎作品《與他們同在-我與物種間的千絲萬縷》五圓幅相並置,是以鉛筆、碳精粉所作的素描性繪畫。徐睿甫運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鉛筆為媒材,細膩描繪家鄉風光,作品溫暖、優雅又精緻。

西畫類梅嶺獎得獎作品《紅殤之境,黑色荒城》靈感來源則是來自於google Map的鳥瞰空拍圖。現任新北市中和國小老師的宋佳儒表示,作品中大量的暗色隱喻身在都會中的疏離,猶如廢墟、遺跡般的城景則呈現回憶中的心靈感受。宋佳儒說,畫中河流代表漂泊的自己,遊走在不同城市中,留下生活軌跡,找尋心靈的歸鄉。

文化局展藝科長吳松村表示,這次美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工作者的精彩創作,讓這項比賽展現良性的競爭,愈來愈有看頭,件件創作均富有深度內涵,體現對生命省思,對自然關懷,與對土地的情感,為使市民更能領略該項展覽之深度意涵,另在展出期間10/8及10/20規劃2場次的美學講座及現場有獎徵答活動,誠摯的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5:36
/ / /

http://xor.tw/+4z7hq



磺溪美展 陳家瑩28歲得首獎




中國時報 吳敏菁/彰化報導 2013年09月27日 04:10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彰化縣文化局頒發「磺溪美展」得獎者獎座。(吳敏菁攝)


彰化縣「磺溪美展」,是全國最具規模的藝術競賽之一,這屆共收到1397件參賽,今年新秀獎是28歲陳家瑩,她也是這屆數位藝術類磺溪獎得主,贏得最高額獎金18萬元,26日文化局舉辦首展並頒獎。

文化局長田飛鵬說,磺溪美展今年邁入第14屆,已成了全國最具規模的藝術的競賽。

今年磺溪獎得主分別是書法篆刻類─林滄池(行者無疆)、油畫水彩類─黃昱筌(異度空間)、水墨膠彩類─蘇莉雅(花神樣)、攝影類─余鑾嬌(一頭霧水)、立體工藝類─林辰勳(型釋)、數位藝術類─陳家瑩(心之殘像);全興獎為:書法篆刻類─張倍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油畫水彩類─郭心漪(荷塘之戀)、水墨膠彩類─吳日仙(沉浸)、攝影類─王安生(晨曦)、立體工藝類─吳宗賢(蕉影魚歡)。

陳家瑩第1次參加全國競賽,就贏得最高獎金,也是最年輕的得主,她表示得獎是非常大鼓舞,正投入另部數位影像創作中,該片純為藝術,不是商業片,沒有收入,數位影像製作非常花錢,這筆獎金將再投入創作,實踐自己的夢。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5:55
/ /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3953.aspx


2013周錫瑋個人畫展─大彩自在



2013周錫瑋個人畫展─大彩自在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926 17:57:58)「2013周錫瑋個人畫展─大彩自在」將於10月5日至10月20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展出。周錫瑋的「大彩無色」曾經令上海、北京藝術界為之驚艷,「大彩自在」油畫展將帶給大家色彩的靈動,分享每個故事的感動!

周錫瑋作畫如同慢火的煉金術,融合生活的經驗和生命的焠煉,透過指間將線條延伸至無邊無際的意識空間;跳脫大小、型式、框架、邊際的拘束,運用絢麗的色彩,任由筆觸一路探索到天地間的萬物合一。

這次展出的「大彩自在」系列,兼具印象與抽象主義之美,嘗試捕捉視覺的瞬間與心靈的想像聯結,讓知性與感性同時刻畫深層精神領域之千絲萬縷的律動。一百多幅油畫,不論是自然界的四時變幻、風生水起、山河壯闊,或是生活中熱情洋溢、風華絕代、鏡花水月都展現周錫瑋體悟「繁華過眼春風歇,日月往來無所住」的「自在」。

「2013周錫瑋個人畫展─大彩自在」,展期從10月5日至10月20日,歡迎各界藝術愛好者蒞臨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共同感受色彩之美。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3953.aspx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08
/ /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3986.aspx


蔣經國書畫老師高逸鴻 書法遺作29日公益拍賣會上 將首度曝光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927 14:00:39)29日將在台北舉辦的「2013買得起國際藝術博覽會」公益拍賣會上,蔣經國先生的書畫老師、已故「國畫大師」高逸鴻的書法遺作將首度曝光,這是大學教授為了響應支持台灣本土藝術家的理念免費提供,為這次博覽會帶來新一波高潮。高逸鴻同時也是台灣的補教界名師高國華的父親

「2013買得起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13年9月29日(日)下午兩點半在B館上古藝術地下一樓「典藏油畫區」進行「全民瘋藝術」拍賣會,當中有一件拍品相當特殊,是故總統蔣經國先生的書法老師、「國畫大師」高逸鴻自己典藏作品書法冊64頁,近2000字,此作品距今已經有30多年。

主辦拍賣會的中華藝術經紀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陳虹安表示,捐贈這件作品是蔡先生的傳家寶,所得部分贊助協會推動台灣藝術,協會感到盛情難卻,目前訂價相當優惠,新台幣38到45萬,估計市價應超過百萬,希望能拍賣出去,歡迎社會大眾共襄盛舉。

這次參與公益拍賣的書法作品是《「國畫大師」高逸鴻先生》的書〈陸放翁詩〉,書法書冊計64頁,2000字左右,33公分*22公分。書藝出版社曾以此冊為帖,於1981年出版。高逸鴻的書〈陸放翁詩〉列為歷代碑帖選粹第51集。陸游為北宋愛國詩人,詩句於雄渾中不失婉約之風,書家以此自勉,亦可見濃郁之慷慨,以及對故國、故園孺慕之思。

高逸鴻先生以畫作聞名,這項作品為傳世僅見的書法精品,也是難能可貴的遺作,這是高逸鴻在1981年完成,之後他在1982年仙逝。高逸鴻在遲暮之年奮力揮毫,筆墨於跌宕之間,時有飛白與蜿蜒的曲折,多姿多釆,是作者對故土與古典的思慕,也映照了大師一生的傳奇與不朽。

提供「國畫大師」高逸鴻書法巨作、作為公益拍賣的蔡先生表示,他們是在五年多前買下這件書法作品。參與這次義拍活動,是因為除了自己喜歡書畫藝術之外,也是認同協會對於支持台灣本土藝術的理念,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應該要多多參與。對於協會陳總監為台灣藝術家做出努力很感動,並呼籲大家共襄盛舉關懷台灣藝術。

蔡先生說,高逸鴻大師和他們是多年鄰居,住在台北市的金山南路上、師範大學附近,在民國60年到70年間(西元2071年到2081年之間),他太太黃小姐當時讀小學,她和姊姊兩人的書法老師就是高逸鴻、龔書綿夫婦。聽他太太提及,印象中高逸鴻的家很漂亮,庭園種植了很多植物,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庭園建築、小橋流水,造就了高逸鴻書法藝術的卓越成就。

訊息來源: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11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30/10771381.html



家在鶯歌,我做陶-感受動人的鶯歌故事



太陽網 (2013-09-30 13:54)
分享|



鶯歌的老陶師詹國祥常說:「做陶的夫妻都是模範夫妻。」因為做陶會忙到沒時間吵架!而鶯歌也有很多因為做陶而結緣的夫妻,讓家庭生活與陶瓷密不可分,甚至傳承至下一代,例如李存仁與汪弘玉、李金生與許明香、林妙芳與布萊恩、林嘉瀛與徐儷榕、林宗誼與井美渼…。

  

李存仁與汪弘玉是就讀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時的班對,從學生時代至今已攜手超過40年,他們在畢業後共同成立工作室「存仁堂」,不僅將陶瓷結合琉璃、漆器、不鏽鋼等多元媒材,增加作品的豐富度,也長期鑽研薄胎瓷器,李存仁專精製作薄胎,汪弘玉擅長精緻的古典彩繪,夫妻倆絕妙的搭配猶如神鵰俠侶般造就了顛峰,而他們的兒子李柏儀也繼承衣缽,往陶瓷創作發展。

  李金生和許明香夫妻原在鶯歌從事產品原型設計工作,自1985年開設工作室後,都將臺灣早期的人、事、物、地融合於創作中;李金生以質樸、生動的人物陶塑表現童趣,表達他對美的詮釋;許明香則是以仿真媒材、古厝建築為主,用雕塑技法來呈現古蹟之美。風格迥異的他們,對未來卻又有著相同的目標:以家為出發點的創作。2個女兒從小便跟隨著父母展開小小陶藝玩耍創作之路。


  在高雄旗津長大的林妙芳,於美國攻讀的德州達拉斯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時,認識了夫婿布萊恩(Brian Misavage),畢業後便一同到鶯歌定居。家中以漁業維生的林妙芳,海洋意象是重點的創作元素,例如魚網、貝殼、珊瑚等;而布萊恩是以柴燒與火痕的技巧,呈現家鄉俄亥俄州的沙漠、岩石、洞穴等地景質感。2個人的創作如同海洋遇到沙漠,激盪出豐富的水紋與火花。2歲的小女兒更是成天在拉坯機旁拉耍,泥土是她的最佳玩伴。

  而林嘉瀛和林宗誼兄弟倆在仿古陶瓷生產沒落後,積極找尋轉型的機會,林嘉瀛主攻釉藥的研究、林宗誼則是遠赴加拿大深造。他們各自找到對象之後,不約而同地偕同另一半創作並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林嘉瀛與徐儷榕運用堆泥及結晶釉的特性,讓他們的作品紋飾更有變化。林宗誼與井美渼在作品設計上造形新穎、跳脫傳統風格,展現他們獨特的現代感。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做陶的兩個人成為夫妻,在鶯歌組成家庭,真正體現「在鶯歌,做陶不僅是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些從事陶藝相關創作的夫妻檔,不僅為鶯歌保留傳統、創新意象、注入活水,更是鶯歌陶藝發展重要的推手。

  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時間到鶯歌陶瓷博物館3樓特展室欣賞「家在鶯歌,我做陶-工作室的故事」,更多動人的鶯歌故事都在這裡。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12
/ / /

http://xor.tw/+4z7hw



陶瓷藝術大師──廖洪標


2013年09月26日

 
文/整理/彌亞
石灣陶起源於廣東省佛山石灣,以人物造型著稱,由燒製廟宇、祠堂屋脊上的陶飾而來,逐漸發展為民間案頭的觀賞擺設品。傳統石灣陶塑洋溢著庶民自然親切的風格,卻少有發揮作者個人特色的作品;近代石灣陶藝人才輩出,將石灣陶從傳統的民間工藝,提升到創作者個人風格的藝術層次,廖洪標即其中佼佼者。

廖洪標先生年近八旬,是一位來自民間傳統工藝的藝術家,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封號。1936年,他出生於廣東石灣陶藝世家,父親廖作民和堂伯父廖堅均為民國時期知名的石灣陶藝家,15歲即在耳濡目染下學習臨摹父親及前輩的作品,打下往後創作的重要基礎。

1959年,他師承陶藝大師劉傳,深入研究石灣傳統技藝。1978年,文革之後,因經濟生產需要,需恢復發展傳統題材,整理與挖掘新品種,他開始重新投入傳統題材的創作,融合東西方雕塑特點及中國傳統藝術技巧,熟練地運用粗獷、苦澀的創作手法來表達作品的內涵。

他的焦點作品《釋迦牟尼坐像》歷時二年而成,有別於傳統雕塑中,一反慣常表現成佛後的悠然自得、從容優雅,反而刻畫其修行時的堅忍不拔、刻苦剛毅,使作品的內涵更具新意。廖洪標說,佛像的肌理皺褶如同水流,暗喻已洗滌私欲與貪婪。

廖洪標強調「創作者一定要有豐富的感情,若無感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像就沒有藝術感染力,沒有生命。要將感情融在藝術形象中,才能雅俗共賞,產生相互的共鳴。」廖洪標專注創作,以其凝練的情感打動觀者,以震憾人心的藝術衝擊力,塑出石灣陶魂。

他以超過一甲子的功力,突破窠臼的創作,終建立其個人以「寫實為基礎,寫意為表徵,形神兼備,以釉寫意」的自我風格,將石灣陶提升到更高的藝術層次,賦予傳統工藝現代精神,使之在美術殿堂裡占有一席之地。◇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13
/ / /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22104


生死習題- 林永發領病兒 有佛法就有畫法






林永發(右)與兒子林冠廷(左)最近辦書畫聯展,透過分享,父子情更深。






父子倆常到戶外寫生,席地作畫的畫面,成為台東人口耳相傳最美的風景。圖/林永發提供


【記者王叡嫻專題報導】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主任暨家扶董事林永發,憑著繪畫天賦與努力,成為知名藝術家,遺憾的是,兒子林冠廷罹患罕病唐氏症,林永發勇敢面對,認為是上天送他的禮物。林冠廷的創作,在父親帶領下,融入佛理,而父子席地寫生的畫面,更成為台東人最美的風景。

林永發生於台東,小時候家境貧困,父親過世後,但母親接受家扶基金會幫助,堅持孩子升學。

美國夫婦鼓勵

開啟畫家夢想

在藝術創作領域頗具知名度的林永發,兒時也曾害怕畫畫,他說:「小時候覺得自己不會畫,所以害怕畫畫,但美國認養人Elsner夫婦給我鼓勵,讓我從不敢畫變成敢畫,一直到現在靠畫畫吃飯。」當年手繪耶誕卡給Elsner夫婦,夫婦倆認為他具繪畫潛力,因此每月都寄畫材費給他,增添他對繪畫的信心,也開啟畫家夢想。

Elsner夫婦曾對林永發說:「在我們心中,你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畫家,搬家寧願捨棄家具,也不願丟下你的畫作。」受這番話啟發,林永發師專畢業後,也開始認養國外貧童,常藉義賣書畫幫助他們。

他的寶貝唐氏兒林冠廷,也充滿傳奇。林永發以永不放棄的精神,啟迪兒子自然的本質與藝術創作潛能,展現獨樹一格的書畫及陶藝作品,曾獲內政部第十六屆金鷹獎。

不放棄唐氏兒

寫下教育新頁

林冠廷雖是唐氏兒,但林永發並未放棄他,反而以坦然的心面對,在細心關懷與栽培下,也讓他接觸佛教,屢屢可見其藝術作品中的佛理;表現出的慈悲等佛教用語與哲理,與林永發的創作風格截然不同。

林冠廷發揮驚人的天賦與能量,獨具自我風格的創意書法、充滿強烈抽象表現主義線條色彩的繪畫,讓人驚豔與讚歎,也為唐氏兒童教育史案例,寫下成功新頁。

林永發常和林冠廷、學生到鯉魚山、都蘭山、利嘉林地登高遠眺寫生,父子倆席地作畫的畫面,已成為台東人口耳相傳最美的風景。林永發說,如果有幾天沒寫生,就覺渾身不對勁,寫生成痴的他曾發願,要把家鄉之美融到畫中。

歷經人生波折,林永發一點也不覺得苦,他認為,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若不能坦然接受,苦的事情只會愈做愈苦,以坦然態度接受無常,就能將苦化為甜,也能在需要幫忙時獲得幫助。

體悟生死無常

盡力揮灑生命

林永發說,對藝術的追求如同對宗教的追求,有信仰等於有正面指引,會找到對的道路,林永發說常,記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過的「四給」—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在無形中總能得到支撐力量與善緣。

平常創作書法,也會將在佛經中的領悟表現在書法上,常以「日輪作鏡,海水為盆」警惕自己,即把太陽當鏡子,以海水洗淨身心;人生雖有挫折,但不能因環境不好而不不上進。

林永發認為,生死是常態,但生命不滅,精神能延續,他說:「生是寄也,死是歸也。」生就像寄託,死則回歸原來的地方,這樣思考,死亡就不可怕了。

林永發認為,生命的結束,自己無法掌控,只要盡到本分,就能創造與發揮生命本質。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15
/ / /

#ixzz2gYC04PJQ" target="_blank" class=postlink>http://www.nownews.com/2013/09/27/11689-2990781.htm#ixzz2gYC04PJQ


特教學生陶藝創作謝師恩 陳菊感謝特教老師辛勞


2013年9月27日 23:28



教師節前夕,高雄市長陳菊前往仁武特殊教育學校,送上象徵「熱情、愛與關懷」的火鶴花,慰勉第一線基層特教老師的辛勞。[圖/記者何沛霖攝]

記者何沛霖/高雄報導

教師節前夕,高雄市長陳菊今(27)日前往仁武特殊教育學校,送上象徵「熱情、愛與關懷」的火鶴花,慰勉第一線基層特教老師的辛勞。她表示,特教老師們以加倍的耐心與愛心,運用專業幫助學生順利學習、建立自信,相當辛苦,市府對這些弱勢孩子永不放棄,積極照顧,也盼社會給予他們更多包容與鼓勵。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到來,仁武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在老師帶領下,仔細地洗車、擦車,展現平時學習成果,樂在工作的認真態度,讓陳菊市長直誇「好棒!」隨後,學生們獻上卡片與自己創作的陶藝作品「幸福圓滿」給5位優良老師,感謝師長們平時的教導。

陳菊表示,身心障礙學生人生際遇特殊,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學會簡單的技能,但他們相當單純善良,認真執著,不會偷懶,市府致力提供弱勢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環境,特別保留一些適合他們從事的工作,希望讓特教學生有機會展現自我。

陳菊說,儘管財政困難,今年市府補助1173萬元協助學校交通車汰舊換新,新購3台中巴、3台廂型車,讓學生往來學校的路上更安全,未來亦將持續編列經費,改善相關設備與服務,讓特教學生與家長在漫長的道路上不孤單。

今日受表揚的鍾政達老師依照學生障礙程度設計汽車清潔美容課程,建立就業能力,在其訓練下,洗車組4位三畢業生有3位順利就業;朱英雄老師積極訓練學生體適能活動,多次帶領學生參加校外比賽榮獲佳績,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而心理師蔣蕙如、社工師陳麗菁、語言治療師楊青燕也各依專業,提供學生心理、家庭支持及語言溝通等協助與服務,陳菊也向老師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16
/ /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4212.aspx


「藝」代傳「藝」代,排灣青年工藝家上進學習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1001 14:52:24)來自屏東三地門鄉的青年拉夫拉斯‧馬帝靈出生於工藝世家,為精進工藝技術與傳承部落工藝文化,於今年五月底自發性地主動參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提供為期半年的「專業木工藝創新設計技術人才培育計畫」。雖然授課地點遠在南投,又需兼顧屏東工作室的工作,周間須舟車勞頓往返屏東、南投兩地,然為了工藝文化的傳承與技藝提升,仍願自費參加培育計畫,積極學習的精神令人讚賞!

拉夫拉斯‧馬帝靈說,因為家族以前即以木作、陶藝等工藝創作為主,且父親峨格‧馬帝靈是三地門知名的「峨格手藝工作室」負責人,也傳授許多工藝技術,因此對於木工藝技術早已耳濡目染,然而原民文化與都市化社會畢竟有差異,期望能夠透過木工藝創新設計技術人才培育計畫的課程,讓作品能更符合市場需求。

拉夫拉斯進一步表示,以往作品中常常會有許多代表部落文化的元素,如圖騰等,來當成作品的主視覺,然而這些元素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卻不夠生活化,基於工藝的再提升及長遠發展,激發他參與學習的意願,期透過課程的學習參與,將這些文化元素改以點綴方式在作品中呈現,讓作品可以更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同時也依然能透過作品敘說部落故事。

在參與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拉夫拉斯也參加了「102國際細木作交流工作坊」。該次工作坊特別邀請了瑞典A&B (Asshoff & Brogard設計工作室) Hanna Brogard、IKEA合作設計師、丹麥Normann Copenhagen合作設計師與台灣的工藝木作匠師交流,讓拉夫拉斯收穫良多。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部落工藝師參與專業木工藝創新設計技術人才培育計畫,透過木作工藝作品傳達出「Made in Paiwan」的概念,即為一項將傳統原民文化融入文創產業的最佳範例!行政院重建會陸續媒合更多資源,以文創來帶動重建區傳統原民工藝文化產業的發展,由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規劃的「102國際細木作交流工作坊」成果展目前於臺南總爺藝文中心進行展出,展覽將持續至12月1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訊息來源:重建會( http://88flood.www.gov.tw)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4212.aspx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25
/ / /

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383294



從人中走出來



2013-09-30 00:12:49 分享到:



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聽眾朋友你好,我是祝家琦,歡迎收聽新鮮生活。

身為一個人,要如何從人中走出來?而長期養成的生活作息,要怎麼樣在短時間裡快速的改變?今天繼續為你播出台灣法輪功學員張銘芬的故事,一起來分享當新的觀念與舊的習慣互相衝擊時,她是怎麼判斷跟取捨,做出正確的選擇。

另外,做為《真善忍國際美術巡迴展覽》在台灣的工作人員,張銘芬將為我們導覽四幅作品,也會談談她在台中承辦美展過程中的一點體悟,以下我們就一同來收聽這段訪談內容。

來自世界各地的法輪大法修煉者,通過藝術的形式表達親身的經歷,自己對生命的領悟,以及發生在一群同化真善忍的眾多人們身上的故事,藉由在全球各地舉辦的美展,向人們展示了一條維護正義與和平,重建人類道德,回歸正統藝術的正法之路。

接下來,我們再請張銘芬為大家介紹陳正平的水彩工筆畫《凈蓮》與陳肖平的作品《天人合一》。

《真善忍國際美展》中的藝術家來自不同背景。他們通過修煉法輪大法,得到了身心的健康與精神的升華,更進一步領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諦,找到多年來對生命與藝術探索的答案。

如果聽眾朋友想要了解更多這方面的訊息,歡迎上網http://falunart.org/ 搜尋《真善忍國際美展》,您可以在這個主題網站看到完整的作品、藝術家簡介與視頻解說,相信她將帶您找回生命深處最純真的記憶,踏上返本歸真之路。

新鮮生活與您分享新鮮的觀念、健康的生活,我是祝家琦,非常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周再見。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9/26~2013/10/02 2013-10-02 16:28
/ / /

http://xor.tw/+4z7hr



淡大師生為老櫸木 送上最後一程



工商即時 陳碧芬 2013年09月27日 22:49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淡江大學淡水校園門口的一棵台灣原生種櫸木,高齡70卻不幸感染樹癌而枯萎,該校今(27)日下午為老櫸木送行儀式,安排「阿櫸伯的最後一堂課」活動,淡江大學學務長柯志恩表示,校方藉此次機會結合生命與環境教育,讓全校教職員生認識樹木疾病,體會樹木與人的關係,從樹木生命中可以看見及學習的品格,並進一步了解生命的可貴。


淡大為「阿櫸伯」舉行最後一堂課後,現場近百位師生以水彩筆或蓋手印的方式,在阿櫸柏圖樣的大帆布上,合力將光禿禿的老櫸木點綴成綠意盎然的大樹,完成後大帆布將立原址旁邊。(圖/淡大提供)



在現場解說老櫸木故事的承辦人,淡大學務處吳恩慈指出,這棵櫸木在淡大建校之前,應是1941年前後就種在踏入校門的克難坡頂端,70年來擔任校門口迎賓角色,全校師生都稱呼它為「阿櫸伯」。近年來不幸的感染樹癌「褐根病」,漸漸枯萎至今只剩下乾枯的軀殼。


淡大本週起也在淡水校園陸續舉辦「樹說心語」、「老樹回春」、「阿櫸伯的最後一堂課」等老樹生命品格教育活動,校方為增加學生感受到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學務處在人潮多的樹群拉上「褐根病會讓我漸漸枯萎,但我珍惜與你們共同呼吸的每個時刻」、「校門口的迎賓樹阿櫸伯,因罹患樹癌,最近即將要離開我們,去當天堂樹了!」等標語布條。


英文系四年級同學蘇媺媛今天上午到商管大樓前的攤位,寫下對阿櫸柏的祝福卡片。她表示:阿櫸柏陪她渡過3年多的時光,如今生病必須砍掉,頓時覺得可惜與感傷!樹木成長需要時間的醞釀,卻用盡一生,努力地阻隔汙穢空氣製造新鮮的氧氣,用無限的翠綠挺拔給予無形的激勵鼓舞,「生活中也有許多默默守護和陪伴我們的朋友家人,應把握機會向他們表達感恩」。


淡大校方表示,阿櫸伯的精神讓全校效法與傳承,它的「淨境淨心」、「賞識感恩」、「樸實剛毅」、「尊重生命」的品格,是師生最好的榜樣。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