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2頁, 共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人氣點閱:6622 發表人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21
/ / /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437335



台灣/推動藝術教育 邱瓊暖獲師鐸獎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8-27 23:15:28






宋其佳/整理

 嘉義市玉山國中美術教師邱瓊暖,因推動藝術教育獲今年師鐸獎,將於9月27日接受總統馬英九公開表揚。

 中央社27日報導,市府教育處今天指出,邱瓊暖服務杏壇27年,早年是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第一名畢業的高材生,民國86年到玉山國中服務。

 由於玉山國中學區內大多數學生沒學過繪畫,邱瓊暖認為國中生需要審美觀念來與藝術接軌,因此設計以鑑賞為起步的藝術課程,逐漸融入認知及實作。

 邱瓊暖發現學生從對藝術陌生、被動,到主動學習的態度,讓她十分感動。但是,玉山國中距市區較遠,因此邱瓊暖邀請藝術家到校開畫展與講座,啟發學生對人文藝術的愛好。

 校方表示,邱瓊暖早年是學校唯一的美術老師,她經常在假日指導學生作畫,美展成績在嘉義市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年還囊括全市美展國中組一半以上獎項。

 玉山國中校長陳建州表示,邱瓊暖長期深耕校園藝術,推動「與藝術家對話」課程,不僅讓學生深受啟發,更帶動校內不同領域的整合教學。

 陳建州指出,人文藝術的主題教學是玉山國中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玉山國中多次獲選嘉義市優質教學團隊,並獲99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邱瓊暖的熱情及傻勁實功不可沒。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22
/ / /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118837.shtml



台灣珠寶藝術家 羅浮宮參展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3.08.25 05:03 am










珠寶藝術家吳佳楨擅以大自然為創作元素,作品「蘭韻」入選二○一三年法國羅浮宮國際美術展,十月將赴法國展出,以繽紛多彩的寶石向世界訴說東方之美。

法國羅浮宮國際美術展由羅浮宮大美術館主辦,邀七十二國參展,是全球的美術盛典。水墨畫名家李奇茂獲聘為國際主審,華人百大名家之一的李登勝出任台灣組委員會主席,台灣地區廿件作品入選,創作者在水墨、雕塑、金工等領域都是一時之選。

台灣珠寶設計界今年首度獲邀參展,分倨南北兩地的珠寶藝術家吳佳楨、高沁嵐,以優異的創作力成為先鋒。在兩岸三地已具名望的吳佳楨,精挑一件「蘭韻」參展,呼應大會「來自東方」的展出主題。

「台灣是蘭花最大輸出國,栽培技術也居世界之冠」,吳佳楨指出,「蘭韻」以蘭花造形為基底,搭配各式珠寶勾勒立體浮雕感,不僅大器,也展現與西方文化不同的底蘊。

吳佳楨婚後才與珠寶界結緣,初期專門負責寶石採購,漸對珠寶設計產生興趣,於是重拾書本學習珠寶鑑定與設計,兩年前從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畢業。

吳佳楨創作靈感取自大自然的花草、山水,他喜歡用流動式的線條、轉折與層感,賦予珠寶不同生命意涵。


【2013/08/25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23
/ / /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120350.shtml


「藝術列車」下鄉 免費教畫6年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仁德報導】


2013.08.26 03:52 am


美術老師組「藝術列車」、義務下鄉教畫畫 / 吳淑玲

南關社區大學美術老師郭潭清擔心村裡的小朋友流連網咖,染上抽菸等壞習慣,號召20名美術老師組成「藝術列車」,6年來巡迴10幾個村里,義務指導學童繪畫,也進一步鼓勵親子共學增加良性互動。

郭潭清原本住的村子較偏僻平靜,但6年前附近開了一家網咖,不少學生聚集在網咖,晚上不回家還會抽菸,他擔心小孩子染上其他壞習慣,主動請里長召集村里的孩子,由他義務教孩子畫畫。

第一次開班就有30多個孩子加入,他鼓勵家長一起學畫畫,反應相當好,他認為可以推廣到更多村里,於是號召其他美術老師當志工,慢慢組成志工團隊,展開巡迴教畫的行動。

6年來,「藝術列車」走訪歸仁、關廟、新化、仁德等10多個村里,今年暑假在歸仁區歸仁里、仁德區保安、成功里3地開課,每期8至12堂,昨天舉行成果發表會,作品有水彩、油畫、瓦楞紙創作、立體作品等,65歲的阿嬤王美鳳跟著孫子一起來畫畫,增加祖孫互動,也一圓畫畫夢。

南關社大藝術列車下鄉推廣畫畫,也獲得亞太光學、尚怡達設計公司贊助材料費,並提供清寒優秀學生獎助學金,經過實地審核後,每人每年發給1萬元,支助到高中畢業,目前已幫助10個家庭18個學生。


【2013/08/26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24
/ / /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118552.shtml



旺宏參觀雷諾瓦 享「幸福時光」




【聯合報╱台北訊】


2013.08.25 05:03 am






旺宏電子油畫社成員與眷屬參觀雷諾瓦展,度過「幸福時光」
記者陳瑞源/攝影

科技人遇上藝術,會激盪出甚麼火花?旺宏電子油畫社成員與眷屬一行三十人,昨天到故宮參觀「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在致力美術教育的畫家張澤平導覽下,度過一段「幸福時光」。
旺宏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張宜如指出,雷諾瓦的畫作洋溢愛與幸福,即使經過一百多年,依然可以感受到他所傳達出的熾熱情感。正在學習繪畫的她說,雷諾瓦喜歡用玫瑰紅色調,讓人感受一股溫暖。

「雷諾瓦的畫,讓人好舒服」,擔任晶圓五廠處長的張忠吉,閒暇時喜歡逛美術館、賞畫、聆聽藝術講座。兩度造訪法國奧塞美術館的他說,畫家不斷追求創新,就和科技業一樣,「創新才能創造價值」。

張澤平在導覽時透露,美國運通在製作世界第一張信用卡時,為了營造出消費時的歡愉與幸福,曾經從許多大師級畫作中挑選適合的圖案,結果拔得頭籌的正是「幸福畫家」雷諾瓦的作品。

雷諾瓦筆下的巴黎都會女子,在張澤平眼中就像現在的時尚雜誌,其中《安麗歐夫人》以薄塗筆法,描繪出青春生命的美好,讓人有一股衝動想去觸摸她「ㄉㄨㄞㄉㄨㄞ的皮膚」。同行另一位畫家李奕家也讚嘆《安麗歐夫人》,「讓人無法將眼睛從她身上移開」。

‧「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由聯合報系主辦,9月8日前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展出,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renoir.ishow.udn.com。



【2013/08/25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25
/ / /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120097.shtml


熱血「雜牌軍」 用彩筆說水鳥故事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


2013.08.26 03:52 am




古亭國中美術班學生對照志工蒐集、拍攝的水鳥圖片,以水彩繪製出來。
圖/萬華區騰雲里辦公室提供


河濱騎車風潮正熱,不少民眾看到岸邊水鳥,想認識卻沒有介紹資訊。萬華區騰雲里動員社區力量,找志工田野調查、古亭國中美術班彩繪,製成「新店溪水鳥圖」,逗趣介紹河濱常見的水鳥。

這幅水鳥圖約有20種水鳥,8月底繪製完成,交由市府水利處設計後,放置在馬場町河濱公園入口兩側堤壁,預估明年完工。水利處表示,屆時圖案可能以彩繪、捏陶等形式呈現。

日前市府想美化馬場町河濱堤壁,做為社區總體營造,並介紹河岸水鳥生態,但當地騰雲里長李重華、日祥里長鍾駿,認為市府設計的圖案太簡單,決定找社區設計。

在河濱出沒的水鳥眾多,要如何挑出常見水鳥,讓里長們傷透腦筋。李重華找里內志工幫忙,有人到河濱公園將常見水鳥拍照存檔,有人負責查資料,最後和市府公園處討論出名單。

「我們是雜牌軍團!」李重華笑著說,這10多名志工,年齡層從國中生到退休人士,共同點是「熱中參與社區事務」。有人行動不便,仍騎三輪機車,天天到河濱拍照。

李重華說,彩繪河岸水鳥圖是地方大事,他向當地唯一設有美術班的古亭國中提案,邀美術班學生協助彩繪,古亭國中爽快答應,23人美術班有20人參與。

古亭國中美術班老師林昕曄說,水鳥圖創作理念為「重現自然生態環境」。但對在都市成長的學生來說,平常不易看到水鳥,有學生為畫出栩栩如生感,特地跑到河濱觀察。

學生們分為2組,參考志工拍攝的照片,以水彩繪製在全開紙上,最後再組合成大圖,密集繪製一周完成。圖畫上的水鳥有各種姿勢與角度,具有「多重視點」。

林昕曄表示,為讓畫面看起來融合,重新設計過圖畫上的水鳥姿態,和照片上的動作不一定吻合,學生為想像水鳥不同姿勢的樣貌,花了好些時間,是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2013/08/26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27
/ / /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8122290.shtml


田中鎮舊街意象牆 「話」出興衰史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田中報導】


2013.08.27 03:58 am





田中鎮舊街社區美化牆,由易服勞動役者所畫。
記者林宛諭/攝影

田中鎮沙崙里舊街社區發展協會由青年志工成立故事工作坊,記錄在地事做成繪本,成立產業工作坊由社區婦女做手工皂、黑糖糕,成為地方特色。
舊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董美齡說,舊街早期叫「沙仔崙」,原是田中發展最早的老街,一百年前的大火把舊街燒光,田中才往現今的新街發展,田中鎮曾是全台最大的玫瑰花產地,全盛時期佔全台產量六成,而舊街社區即是玫瑰最主要產地。

隨著社會轉型,玫瑰產量大減,就連原在舊街的花卉集散中心都曾荒廢,這幾年在志工隊長胡丁貴、玫瑰達人陳光盈等人努力下,花卉集散中心又「重新開張」,成為玫瑰花博館,還多出玫瑰花道、舊街黃昏、火燒舊街意象牆等。

舊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韶聿說,舊街黃昏意象牆是由易服勞動役者所畫,這位吳先生才從學校畢業沒多久,因打工被詐騙集團利用而誤觸法網,他發揮美術長才,從社區服務中找回自信。

社區除了將地方發展歷史重新記錄,也將投入社區服務的人情味故事做成繪本,出版了「黑面里長」、「鬍鬚胡隊長」繪本書,成為小朋友學習的最佳教材。

今年舊街社區開始發展一日遊導覽行程,希望結合在地產業及社區媽媽的手工品等,帶動地方發展。



【2013/08/27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33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117746.shtml



對岸陶藝家讚賞台灣陶藝「夠新」



【聯合報╱記者邱榆蕙/即時報導】


2013.08.24 02:54 pm





來自對岸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團,今天早上參訪鶯歌陶瓷博物館,觀看展品時稱讚台灣陶藝「夠新」跟得上世界腳步。一行人邊看邊拿相機猛拍,江西省工藝美術高級評委王懷治說,景德鎮的陶藝雖然工細,但大多停留在仿古唐、宋、元、明、清的模樣,台灣的陶藝用色大膽且構想創新,集多元表現於一身,工法固然比不上對岸,整體仍瑕不掩瑜,值得他們學習。




【2013/08/24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0
/ / /

http://xor.tw/+4zcgv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2013-08-24 01:54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來自各國家地區與專業領域的評審。(豐子愷獎提供)

 以全球華文創作為獎勵對象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昨日揭曉,台灣資深作家劉伯樂的《我看見一隻鳥》榮獲首獎,可獲得2萬美元獎金。4名佳作獎分別是《很慢很慢的蝸牛》、《阿里愛動物》、《看不見》及《最可怕的一天》,可各得5000美元獎金。得獎的6位作/畫家與5家出版社皆來自台灣。

 本屆參賽件數共計240件,包括來自中國大陸77件、香港9件、台灣149件及馬來西亞5件。初審共選出27件入圍作品,決選於7月初在香港進行,為期5天,7位評審分別來自中、港、台、日、美,專業領域涵蓋兒童文學、幼兒教育、美術、文學評論與童書編輯等。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於2008年由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成立,獲香港書伴我行(Bring Me A Book)基金會支持,每兩年一次,徵獎對象為全球華文原創圖畫書(不限創作者國籍與出版地),總獎金4萬美元,是目前同類獎項中最高者。本屆首次出現中港台以外地區的作品參賽,並有香港作品首次入圍,該獎鼓勵華文原創圖畫書的發展與提昇創作水準的宗旨,正穩健而持續地發揮影響力。

 頒獎典禮預訂於11月9日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同時召開為期一天半的第4屆華文圖畫書論壇,邀請得獎者分享創作過程,並有多場專業交流的演講、座談。預計與會的國際知名童書創作者包括英國的安東尼.布朗和台灣的幾米,皆將擔任頒獎人並於會中發表演說。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1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23/10478747.html



工匠世家:傢具的傳統手藝和新型設計



北京新浪網 (2013-08-23 02:26)
分享|



  韋明

   一個工匠世家的父子間的工藝傳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傳統匠人工藝的隔代傳承模式。這種傳承方式在當代中國不再是最主要的,但以口頭和言行來傳承的方式卻一直存在。

   楊蝦和兒子楊耀輝正在不斷進行嘗試。楊蝦將傳統豎直的椅背做的稍微斜一點,把腿腳縮短,清式坐椅成了沙發。楊耀輝的嘗試更徹底,他曾試著給紅木傢具抽屜安裝金屬軌道,但發現市面上的軌道現在還無法承擔沉重的實木抽屜。

   匠人推崇魯班為其祖師,魯班那種「刨以致創」的精神至今依然存續。楊家是一個匠人世家,從清末開始,楊家就有人從事清式傢具的製作,並且以父子相傳的形式,將技藝流傳至今,到40來歲的楊耀輝這代是第五代了。

   「我是聞著木屑香長大的。」楊蝦是廣式傢具製作工藝這一國家級非遺項目唯一的國家級傳承人。他生於1937年,12歲起,他隨父學習廣式傢具製作,弟弟楊廣海也稍後入門成為木匠。

   「我是學木匠出身,記得早年裝這個榫是我的強項,中國明代的家居為什麼如此受到推崇?裏面有個關鍵,那就是榫,它是關於結構的技術……」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說,榫卯的製作,是所有木匠的基本功。對於新入門的年輕木匠來說,最難的是榫卯的製作。由於硬木傢具的結合處細緻而精妙,因此要求榫和卯也要精確緊緻,然而由於沒有機器切割打眼,純粹依靠手工的測繪,因此要漫長的學習探索。

   當時,楊家就在廣州惠福路的梳篦街,那一帶附近都是傢具作坊。而那也是當時行業和工匠們的普遍形態。每個作坊的人都不多,一般只有五六個,生意好了忙不過來的時候,才多請多些人。

   在這種作坊的行業形態一直維持到1950年代末。直至1958年公私合營,私人營業被禁止,楊蝦進入廣州木雕傢具工藝廠里做木工。廠里招收職工家屬時,15歲的弟弟廣海便也到廠里學藝。

   由於楊蝦已經在學木工,因此他建議弟弟廣海將精力放在木雕上,以便兄弟發揮各自所長合作。於是一年後,楊廣海就專門去學習鑿花工種。而兄弟倆一個木工、一個雕花,這樣的合作也一直延續下去。

   讓楊蝦從木工變成工藝師的關鍵是在1963年,28歲的他被單位選派到廣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木雕傢具學習班,開始系統地學習紅木傢具工藝設計。而在以前,這一行並沒有設計的師傅。學習班前後一年,一周雖然只上一次課,但楊蝦每晚都在家勤練畫圖。

   學習傢具設計讓楊蝦對傢具製作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傢具的外形可以通過設計進行改變,通過調整各組件就能製作多種款式的傢具出來。從學習班回到廠里后,楊蝦就在廠里擔任設計工作,後來成為設計室主任,負責廣式傢具產品的設計和技改工作。而他的設計才能因天時地利而綻放。恰逢國家倡導恢復傳統手工藝以出口創匯,而製作符合外國人口味的傢具中,設計便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了。而廣式傢具原就有吸收其它元素的傳統,例如其紋飾中有大量的西洋紋,並且使用鑲嵌工藝,將硬木和銅、岩石等融合起來。這種兼容開放的傳統對於設計者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便利。

   作為設計室的主任,楊蝦希望把傳統工藝發掘出來,做一件代表廣式紅木傢具風格的作品。他召集了廠里的年輕人和老師傅一起商量,由於廠里的很多師傅和弟弟楊廣海都擅長雕龍,並且龍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因此他們決定設計出一張「九龍床」,即三人座的沙發。不過要在靠背上雕上9條形態各異的龍並不簡單,盤龍、坐龍、降龍、升龍等,如何有機地出現在2米長的背靠上,並沒有先例可以參考。後來師傅們參照了頤和園的九龍壁,花了3個月來設計,直到製作完工,前後近一年的時間。

   設計讓廣式傢具的魅力盡顯,這張九龍床在1972年的廣交會上亮相,成為亮點,后以26.5萬元的價格成交。而製作傢具的酸枝木是用外匯來買的,再算上人工費用,這套九龍床耗費3萬元的成本。

   由於兄長出色的設計,和弟弟精湛的雕刻技藝,兄弟倆後來合作的多個作品獲得大獎。兄弟倆在1985年前後分別為廣州木雕廠廠長和華南木雕廠廠長,兄弟倆掌管著廣州最重要的兩個傢具工廠。但由於允許個體戶經營,很多人從工廠出來,到社會上「自立門戶」,木雕廠在1990年代初開始走下坡路。

   楊蝦在1998退休,在此之前,他見證了廣式傢具的幾番興衰。但在退休后,楊蝦卻不甘清閑,他於是自己開了傢具廠,繼續將廣式傢具製作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進行到底。

   楊蝦告訴記者,做傢具設計要懂得美學、材料學、人體工程學等方面的知識,而他所設計的紅木傢具的特點就是,既能保留廣式傢具核心的工藝和風格,同時又通過設計上的創新,製作符合當代人審美和應用需求的廣式傢具。在傢具製作上,他堅持利用精妙的榫卯結構,拒絕使用釘子,然而又根據當代人的喜好,把傢具變得更加的舒適。例如以前的椅子背靠都是高而豎直的,因為這符合古人對莊重坐姿的要求。然而,現代社會人們對「坐」的講究有了改變,而坐具也要相應的進行一些改變。

   「工藝要老,觀念要新」。76歲的楊蝦相信,在保存傳統工藝和傢具基本風格的基礎上,必須進行一些改變。去年,楊廣海因為疾病離開了人世,繼續創新的使命留到了這個世家第五代的匠人們身上。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2
/ /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1860.aspx


欣賞88歲素人畫家的豁達境界 詹錦川油畫創作個展【隨性‧率真】活力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822 15:33:08)88歲的素人畫家詹錦川先生,青壯歲月從事進出口貿易。與繪畫的相遇,讓他50歲之後的人生充滿創意揮灑的快樂能量。最新的油畫創作個展【隨性‧率真】21日於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大夏藝廊登場,透過作品傳達對繪畫藝術的熱愛。

詹錦川先生喜愛繪畫創作,努力投入40餘年,這是他平日自娛的興趣和嗜好,多年來許多朋友們多次盛情邀展,他總是極力配合,以愉悅朋友和賞畫者。自62歲舉辦第一次個展以來,至今已有十餘次個展的經歷,創作能量極為豐沛。

雖無師承,詹先生的創作卻別具風格,他以喜愛的馬諦斯風格為創作藍圖,融入深愛的東方書法線條、筆觸、行氣及留白,及西洋美術古典、印象、立體、野獸、抽象繪畫與雕塑的精髓。無拘無數束的自我領域裡,沒有學院派的框架和理論限制,詹錦川的作品充分創繪出內心深處的感情與感動。不時出現的童趣意境,更突顯這位銀髮素人畫家的純真童心。

他的自述也傳達出創作帶來的喜悅與自我實現:「我的一生淡泊名利、不與人爭,用心靜觀與自律,喜歡研究、閱讀和觀察,創作理念來自生活的體驗與人互動及感性,四十餘年的繪畫生涯,就是我生命的精華;感謝老天賜予健康的身體、靈敏的色感和構圖的技巧。用心去畫圖、認真去畫圖,沒有不平、沒有吶喊,祇想平靜地表達我的感恩、感謝與關懷,實踐藝術即修行與藝術即生活的體認」。

喜歡交朋友的隨和個性,讓詹先生深獲眾人敬仰和愛戴,雖然年事已高,但除了眼力有些退化,仍保有旺盛進取的動力,每天持續不間斷的創作,作品裡都是生活的縮影與內心世界的對話。對於仍能積極創作,心中更充滿感恩與感謝。這份恬適真情,值得後輩透過細心賞畫,深刻體驗。展期至9月2日。8月24日下午3點另有開幕茶會暨現場簽書會。地點在台北市建國南路2段231號文化大學推廣部一樓大夏藝廊。

詹錦川簡歷

1926 出生於新竹 新埔
1947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商學院商業專科
1986 台北市第十三屆美展/油畫入選,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7 台北市第十四屆美展/油畫入選,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中華民國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油畫入選
1988 第一次個展「生活藝術展」於台北陶朋舍展出油畫及木雕作品
1989 第二十五回亞細亞現代美術展於日本東京上野森美術館/油畫入選
1990 台北時代畫廊聯展
1991 台北石頭藝術工作室聯展
第二次個展於珍傳畫廊
1992 第三次個展於珍傳畫廊
1993 尊彩藝術中心開幕展
台中首都六人聯展
1994 第四次個展於珍傳畫廊
1995 聯展「第三代精英風格展」於亞洲藝術中心
1997 第五次個展於尊彩藝術中心
1998 羅慧夫基金會義賣展
1999 第六次個展於阿波羅畫廊
2000 第七次個展「回顧展」於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2003 第八次個展於名冠藝術館
2005 台日畫友會畫展於東吳大學
2006「藝遊未盡」油畫個展於名冠藝術館
2009 「牛車店之歌」油畫個展於黎畫廊
2012 「畫裡畫外」個展於新莊客旅人文藝術館
2013「游藝50年—黄欽安、詹錦川、蔡招治三米壽油畫展」於吉林藝廊
2013 「隨性‧率真油畫創作個展」於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大夏藝廊

訊息來源: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1860.aspx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3
/ / /

http://xor.tw/+4zcgz



台北史博館廖洪標陶塑藝術展



文/藍玉琦


中國三大陶都?江西景德瓷、江蘇宜興紫砂陶,還有廣東佛山石灣陶!

石灣陶起源於廣東省佛山石灣,以人物造型著稱,由燒製廟宇、祠堂屋脊上的陶飾而來,逐漸發展為民間案頭的觀賞擺設品。傳統石灣陶塑洋溢著庶民自然親切的風格,於明代更有「石灣瓦,甲天下」之譽,卻少有發揮作者個人特色的作品;近代石灣陶藝人為作品注入新生命,廖洪標即為其中的佼佼者。

6月28日至8月11日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石灣陶魂─廖洪標陶塑藝術展」,精選展出40件廖洪標石灣陶作品。廖洪標年近八旬,出生於廣東石灣陶藝世家,創作超過一甲子,譽滿中國,經中國官方評定授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灣陶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作品更入藏於中國及港澳博物館。

廖洪標在繼承石灣傳統陶塑傳神生動特色的同時,吸收西洋雕塑塊面結構的手法,強調作品的體積感,以寫實為基礎,寫意為表徵,使形神兼備,創造出屬於自我的豪放潑辣、蒼勁樸拙的藝術風格。收藏經驗豐富的郭木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淑珍回憶起十餘年前,初次遇見廖洪標石灣陶的內心震撼,她說是喜遇中國「羅丹」。展覽中的焦點作品〈釋迦牟尼坐像〉歷時二年而成,有別於傳統雕塑中,以成佛後的豐潤法相為主,乃取釋迦成佛前的清癯形象,雙目微閉,進入清淨境界,面露喜悅。廖洪標說明,佛陀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和眾生一樣,佛像的肌理皺褶如同水流,則暗喻已洗滌私欲與貪婪。〈千里走單騎〉形象矯健,重心平衡難度極高,而關公衣袍的冰紋綠釉,色澤透明青翠如玉,更是廖洪標歷多次實驗,將緬甸翡翠研磨成粉,融入釉色中燒製所得,難能可貴。

廖洪標強調著「創作者一定要有豐富的感情,若無感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像就沒有藝術感染力,沒有生命。要將感情融在藝術形象中,才能雅俗共賞,產生相互的共鳴。」廖洪標專注創作,能使精誠動魂魄,其凝練的情感打動觀者,以震憾人心的藝術衝擊力,塑出石灣陶魂。




1988至1989年廖洪標創作〈釋迦牟尼坐像〉,神情專注。廖洪標追求藝術的意志,如同釋尊的修行精神,此像可為廖洪標一生奉獻藝術的最佳寫照。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4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8120323.shtml#



北市社區動員 繪製新店溪水鳥圖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即時報導】


2013.08.26 12:39 am










台北市河濱騎車風潮正熱,不少民眾看到岸邊水鳥,想認識卻沒有介紹資訊,萬華區騰雲里動員社區力量,找志工田野調查、古亭國中美術班彩繪,製成「新店溪水鳥圖」,逗趣介紹河濱常見的水鳥。

這幅水鳥圖約有20種水鳥,將在8月底繪製完成,交由市府水利處設計後,放置在馬場町河濱公園入口兩側堤壁,預估明年完工。水利處表示,屆時圖案可能以彩繪等形式呈現。




【2013/08/26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5
/ / /

http://xor.tw/+4zcg1


誠創作靈感 董陽孜:氣出來的








中國時報 邱祖胤/馬祖報導 2013年08月28日 04:10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董陽孜(左)「誠」字雕塑,於馬祖展出。董陽孜與連江縣長楊綏生合影。(邱祖胤攝)


當代藝術家用英文字母、數字的造型來作雕塑頗常見,用中文書法來作雕塑卻少有。書法家董陽孜耗時3年,以紅豆杉、肖楠等台灣奇木構成「誠」字書法雕塑,昨天在馬祖民俗文物館展出,同時舉行書法爵士音樂會,吸引上百位民眾參觀。

董陽孜表示,她從沒有「寫」一個字寫這麼久,美術系時雖修過雕塑,卻沒真正創作過立體作品,「誠」字是她第一件雕塑。

連江縣長楊綏生表示,「誠」字是每個人都應該珍藏的信念,卻也是台灣失落許久的價值。

現年71歲的董陽孜衝勁十足,每天都要寫大字,每年都推出展覽。談起書法雕塑的因緣,她說:「是被氣出來的!」

她說,2007年她看到台北101大樓委由美國普普藝術家羅伯‧印地安納創作LOVE戶外調塑,心想:「為何不擺中國字的書法雕塑藝術呢?」後來又在大樓內部看到由阿拉伯數字1到9排成的雕塑,簡直氣炸了。

「我們自己的書法文字,造形這麼美,又充滿各種意義,為何捨棄中文而用洋文?」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促使她構思如何以立體雕塑呈現書法。

董陽孜看到社會亂象、政治人物缺乏誠信,因此以「誠」創作。她又思考,用何種材質來呈現?考慮到書法線條的流動性及生命力,決定以台灣奇木來呈現。

為了找到合適的木頭,董陽孜多次到苗栗通霄挑選,終於找到構成草書「誠」字的5個零件,簡單以鐵釘固定組合。

這件長7公尺、高3公尺的雕塑,外形看來就像一株飽經風霜、繁花落盡的千年神木,枝椏及老幹蘊含著書法意境,渾然天成,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令許多收藏奇木的行家讚歎。

「誠」字雕塑展出,也同時舉行「心弦音樂會」,作曲家林少英及魏廣皓、山田洋平等多位爵士樂手演出,還搭配著董陽孜書法的多媒體投影。

「書法的音樂是什麼?當然是爵士樂!」很多人聽到董陽孜的答案驚訝,多數人以為書法適合搭配的應是國樂,但她搖頭。

「我寫書法時聽莫札特,但如果要找到書法和當代音樂跨界合作的橋梁,我會找爵士樂,甚至重金屬搖滾樂。」

董陽孜從2010年開始推動「追魂」、「心弦」等系列音樂會,推動書法和音樂的對話。她邀請詩人朗讀詩文,並由林少英擔任作曲及策畫,推出多場音樂會。

董陽孜說,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線條和墨點就是音符;她相信每個人寫書法、看書法的時候,心中聽到的聲音各自不同。

2011年「誠」字雕塑在高鐵台中烏日站首度公開,之後陸續在台中市府廣場、台北101大樓、新北市政府、台南孔廟以及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展出。這次馬祖展出是第7站,10月將移師到宜蘭展出。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7
/ / /

http://n.yam.com/msn/international/20130822/20130823702629.html


臺灣視覺藝術9月前進東歐


民生@報/陳小凌-2013年08月22日 下午22:11




圖說:龍應台部長與國美館長黃才郎與藝術家合影。國美館提供。


【文/陳小凌】塞爾維亞頗負盛名的佛伊弗迪納當代美術館,首度與臺灣進行館際美術交流,9月開展的「凝視自由:臺灣當代藝術展」,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邀請郭振昌、彭賢祥、瓦歷斯拉拜等十五位藝術家作品聯合參展,展現臺灣解嚴後九○年代以來,藝術家置身全球巨變的自身反思,觸及歷史記憶、土地情感、自我認同。


另一支前進國際知名奧地利林茲「2013電子藝術節」的藝術家團隊,由國內視覺藝術協會策展,結合年輕藝術家曾御欽、王俊傑、杜佩詩等的數位、多媒材表現形式,以「分裂—臺灣2.0」為題,從臺灣出發探索全球化時代的精神分裂狀態。策展人張晴文表示,這次結合四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聯合策展,更是臺灣首度以主題展的形式參與林茲電子藝術節,之後還將巡迴至俄羅斯聖彼得堡等歐洲重要城市展出,開拓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新指標。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天表示,這兩支藝術團隊猶如累累的荔枝,串起臺灣當代藝術的飽滿實力,尤其這次能深入東歐門戶,用「情弦相扣」的心靈溝通,拓展歐洲社會對臺灣文化的了解,意義更是不凡。對於歐洲、北美會加強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的文化交流,「維也納、塞爾維亞就是很重要的東歐門戶!」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表示,美術館「館對館」的交流效益、藝術界爆發力,遠高於藝術家個人的單兵作戰,為臺灣視覺藝術家創造更多的國際接觸機會。「分裂—臺灣2.0」九月五日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正式登場。「凝視自由:臺灣當代藝術展」九月六日於塞爾維亞的佛伊弗迪納當代藝術館展出。


龍應台會後表示25日將前往美國洛杉磯、休士頓,視察兩地的台灣書院。預計9月3日回到台灣。龍應台說她去年到紐約的台灣書院考察,這次要到洛杉磯、休士頓的台灣書院,尤其這兩個地方都是僑胞很關心的地點,在地工作的員工,都是從前新聞局時期轉任到文化部,對文化部的業務並不熟悉;這次要帶文化部交流司同仁同行,和當地同仁進行深入的業務討論。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3/08/22~2013/08/28 2013-08-28 14:59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22/10474520.html


新竹生活美學館沈昆川天目釉陶藝展



太陽網 (2013-08-22 12:33)
分享|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自8/21至9/1於美藝堂展出「沈昆川天目釉陶藝展」,作品特色以天目釉做為創作元素,巧妙地將天目釉施於大陶盤、陶壺、陶魚、陶瓶、陶杯、茶碗...等各種器皿,加上藝術創意,使作品更具價值性與可看性,歡迎民眾蒞臨欣賞。

沈昆川先生畢業於國立藝專美工科(今台藝大),多年來醉心於宋代曜變天目釉的美與奇,每日埋首鑽研各種天目釉的燒製方法。他的作品特色是巧妙地運用氧化物,使天目釉變得多采多姿而不流於俗套,作品深受好評。立法院長王金平即以他的天目甕贈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珍藏。

天目釉的主要發色劑是黑色氧化鐵,故有人稱黑釉或是鐵釉。「天目」本來是日本人通稱的名詞,古時候中國浙江天目山寺廟裡的僧侶使用福建建陽窯所生產的黑色茶碗,日本和尚到訪天目山寺廟,發現便愛不釋手。臨行僧侶們送了幾個黑色茶碗給日本和尚,他們帶回後為紀念天目山的發現,便將這些黑色茶碗稱為「天目茶碗」。

此外,氧化鐵在高溫時所產生的各種結晶,依色彩、紋理圖像的不同,有木葉天目、油滴天目、蟹眼天目、兔毫天目、玳瑁天目、鷓鴣天目、玳皮天目、曜變天目...等,其種類不勝枚舉。

天目釉之美,在於如璀燦星點的結晶,也在於釉彩的變幻莫測,使觀者彷彿置身如夢似幻的神祕國度,其中又以「曜變天目」最為難得,其對氧化鐵含量的多寡、黏度、釉液厚薄的拿捏、窯溫之掌控,每個環節都是作品的成敗關鍵,昆川先生以過人毅力,克服燒製的種種困難,純熟精湛的技法,不僅展現天目釉奪目的眩人光彩,更將他個人的藝術理念、熱情鎔鑄其中,重新賦予陶製器皿的新生命,其作品曾多次參與日本亞洲工藝展、日本美術工藝展等展出以及入選國家工藝獎。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