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2頁, 共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人氣點閱:5913 發表人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23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101900525.html



藝術外一章-打造國家級表演藝術品牌 邁出一步



2012-10-19 01:11 中國時報 【朱宗慶】
 日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在立法院聯席委員會初審通過。與會的委員們在審查過程中提出很多意見與提醒,但最後都尊重藝術專業的需求;文化部看來也做足了功課,充分地表達藝文界的期待,極力爭取支持。在立委們與文化部的共同努力下,當日的審議結果,甚至更進一步的確立了藝術總監專業經營的精神,打造一個真正符合專業劇場發展所需的組織法例。

 該中心設置條例草案的初審通過,其實非常不容易。在基準法《行政法人法》未能全盤關照各類組織需求的情況下,包括現在的國家兩廳院、預計於明年營運的衛武營國家兩廳院,都得以藉由這個法案的立法,掙脫基準法的束縛,落實各場館的專業經營,由藝術總監帶領專業團隊,負責各場館營運及管理業務之執行。而由各領域專家所組成的董事會,除負起選任藝術總監、核定方向、審議把關、排解困難、經費籌募等重要任務外,並協助各場館發展出不同特色,使彼此間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以建構出具國際水準的專業場館。

 在這次的法案審議過程中,有幾項突破《行政法人法》框架的重點。除了確立藝術總監的專業定位外,未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將採行無給職董事的方式。董事會與藝術總監間透過明確職責分工,相互合作,以避免上對下之權力結構關係。董事會則受文化部委託督管該中心,扮演好審議、把關之角色。如此一來,將可避免董事長或董事個人干預或涉入場館運作,造成球員兼裁判之不當情形,確保藝術總監制之落實。然而,為因應董事會督管多個場館之會務運作所需,未來或可於董事會內部設置專職幕僚長及行政人員,辦理相關會務、對董事會負責。

 遺憾的是,在董監事遴選的相關條文中,加入「原住民、客家及場館所在地區域之代表,應至少各有一人」的席次規定,另外通過了董事會人選「南部地區之代表應有五分之一以上」的附帶決議。這樣的制度設計,似乎意味著藝術文化也難以逃脫種族、地域或政治權力衡平的思維。

 值得思考的是,一旦這樣的規定入法後,董事的選任難以全然以專業來考量,例如:長久在當地耕耘或專研相關領域的專家,設籍於他區,是否就不具代表性?事實上,董事會選任各場館的藝術總監時,定當兼顧不同地域發展需求,更何況各場館所設置的各類委員會,也將會考量當地藝文生態等整體因素。而董事會負責的是營運大方針的審議,法條本已就專業屬性,配置不同的董事來源,若再將族群、地域因素加入,董事會的組成及運作恐將困難重重。

 由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採用一法人多館所模式,並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新場館的加入。回歸到藝術專業營運的角度來看,董事會應該要能適當發揮各項功能,包括:促進不同場館間彼此支援、合作、增加能量、降低成本,以擴大影響力,形成生命共同體。因此,法制設計上應該要用更超然、更具高度的格局與態度來面對,使董事會組織與功能單純透明,使董事會選任的各場館藝術總監得以全力發揮專長,進而蔚成並展現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國際競爭力,否則殊為可惜。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未來,在這次的設置條例通過初審後,已步出一個開端,後續完成設置條例立法後,文化部若仍能秉持以專業為核心,從董事會的組成、功能與角色定位等方面來著手做最適切的規畫;政府組改會若能組成專案推動小組全力協助行政法人排除困難、進行跨部會溝通與協調,都將會是打造國家級的表演藝術品牌,確保「將文化力整合為國力」的最大關鍵。(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25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441669.shtml



嚴長壽:藝術是最重要的軟實力






【聯合報╱記者劉盈慧/即時報導】


2012.10.19 08:55 pm





台北藝術大學慶祝卅周年校慶,今舉辦世界藝術校院校長論壇,並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以「藝術是力量」為題演講。嚴長壽說,台灣在退出聯合國後失去政治舞台,但依然能透過文化、藝術與觀光,向世界做朋友,「藝術是無遠弗屆,最重要的軟實力。」

嚴長壽說,過往藝術反映了心靈之美,曾經大陸朋友告訴他,在精神最封閉、困頓的文革時期裡,鄧麗君的唱片是他們心靈上的慰藉,光是更換唱盤,就能感到一股安心的力量;他又補充說,但現在藝術與時俱進,將台灣源自大陸的文化融合了更多新元素,也是他行銷台灣觀光的秘密武器。

他說,他在擔任觀光協會會長時,嘗試將藝術與土地連結,斬新的茶文化、夜市小吃、原住民音樂等,都是外國觀光客來台最期待的體驗。






【2012/10/19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嚴長壽:藝術是最重要的軟實力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ACtRrLIY">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441669.shtml#ixzz2ACtRrLIY
Power By 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26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102100303.html



兩岸藝術走向 校長論壇對話




2012-10-21 01:18 旺報 【記者吳靖雯/台北報導】
 「2012兩岸藝術校院校長論壇」20日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登場,以「整合vs.多元?兩岸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為題,討論藝術可否作為一種跨越政經限制的合作模式,並且整合華人文化與西方對話的契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表示,希望藉此論壇建立交流平台,並激發未來兩岸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近20年來,兩岸在經濟、民生等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藝文方面也有更緊密的合作和切磋。朱宗慶認為,藝術與文化負有提升整體創造力的責任,而兩岸積極共謀進步,藝術教育最重要就是交流與各自發展特色。在眼前的轉型時刻,高等教育作為培養精緻藝術人才之重要場域,需積極思考以藝術教育帶動文創產業鏈之發展,在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上,加入多元技術、題材、觀點之刺激與創意,整合建構亞洲地區華人文創產業平台。

 視覺設計兩岸互補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副校長楊清田從自身的美術設計背景出發,指出過去大陸在視覺設計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但在京奧時不少台灣設計師到大陸參與、協助,希望未來大陸也能幫助台灣共同發展藝術設計活動。

 曾經應邀為台灣《八月雪》及《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等歌劇譜曲的許舒亞,目前擔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該校則是第一所與北藝大結為姊妹校的大陸藝術院校。

 論及音樂文化的整合及多元時,許舒亞認為可分別從「源、形、承」三方面探討。源,即對傳統文化的萃取和尊重;形,即交流互動的載體和方式;承,即教育及傳播。他以前述兩部作品經驗為例,指出自己對於兩岸交流有深刻體會,而且他也見識到台灣京劇與歌劇語彙的跨界、由不同領域的演員表現各異的音樂觀點。

 同根同源仍有差異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韓生則點出,文化是比政治更大的概念,兩岸文化交流並非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儘管兩岸同根同源,但還是形成差異。即便如此,多元整合、互補、求同存異就是中華文化的特點。有鑑於社會各層面正在轉型,現下要做的是文化和藝術生態的系統建設,包括文化與產業或科技的結合、地域共生、歷史連結等。對於藝術院校而言,首要任務在於培育新型藝術產業形態,以及打造產學研相結合的平台。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院長唐永葆以新出爐的諾貝爾獎得主、大陸作家莫言為例,指出其作品既有民俗原生態的傳說,又有歐美魔幻寫實的特徵,同理可證未來若中華民族文化在國際交流有所作為的話,便得站在開放、融合、多元的價值上,才能積極、活性地傳承下去。他也期待兩岸建立有效交流機制,像是定期舉辦音樂創作會活動、兩岸藝術院校課程相互引進,師生互訪等項目。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28
/ / /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84520&id=3&id2=1



嚴長壽:藝術深入庶民 才能彰顯社會價值



時間:2012/10/19 11:25
撰稿‧編輯:江昭倫    新聞引據: 採訪





嚴長壽在世界藝術校院校長論壇上,發表「藝術是力量」專題演講(江昭倫 攝)
  長期關注台灣文化與教育發展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今天(19日)在一場演講中表示,藝術應該深入社會每個階層,才能發揮影響力,並彰顯社會真正的價值。




  由台北藝術大學主辦的「世界藝術校院校長論壇」19日登場,會中特別邀請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以「藝術是力量」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嚴長壽在演講中提到他30年前到德國旅行時,聽到計程車司機在車上播放巴哈無伴奏曲,讓他感到很驚訝,沒想到司機卻反問「難道計程車司機不能聽巴哈」?那一次的親身體驗,讓嚴長壽領悟到,藝術應該融入每個階層民眾的生活中。

  他並舉鄧麗君、周杰倫等台灣流行音樂、德國作家徐四金著作「香水」以及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等例子,說明好的音樂與文學確實對兩岸,甚至是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嚴長壽強調,藝術不應該有階級之分,一個真正的文明社會應該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欣賞藝術,唯有如此,藝術的力量才能發揮影響力。他說:『(原音)所以一個社會的價值是power of art is coming from majority, 如果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被它影響,那麼它就代表the art of power被充分表現出來。』

  嚴長壽說,一個社會文化美學的底蘊厚度,需要時間積累和教育的淬煉,透過每一個城市的人民一磚一斧堆砌過程,才能彰顯藝術對社會的重要性與偉大。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31
/ / /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71&f_SUB_ID=2181&f_ART_ID=419138" target="_blank" class=postlink>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71&f_SUB_ID=2181&f_ART_ID=419138


每日一問/藝術與體育班怎麼免試?



2012/10/18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整理】
問:請問體育與音樂班要怎麼報名?是不是只能參加免試入學,跟現在的術科考試有什麼不一樣?

台北市教育局答:



藝術班(分成音樂、美術與舞蹈)與體育班都規畫維持術科考試,必須取得術科成績才能參加藝術與體育班的免試入學。至於免試的時間原則上會比一般生早。但提醒家長與考生,藝術班免試與一般生免試學生都能參加,但錄取後只能擇一報到,避免藝術班、體育班重複錄取與報到。

舉例來說,A學生是國中音樂班學生,必須參加術科考試取得成績後,才能參加藝術班的免試入學。而同一時間,A學生也可以利用會考成績和其他的在校表現,參加一般生免試入學,兩者之間沒有衝突。但如果A學生兩個升學管道都錄取,最後只能擇一報到入學,選擇藝術班就必須放棄一般生的錄取資格。

至於體育班的部分,因為運動項目不同,每所高中職招收的項目也不一樣,因此國中體育班的畢業生必須先經過術科考試,再個別憑成績申請免試。

提醒考生,高中職藝術班有10%的名額給全國或國際競賽成績優秀學生,50%到60%給完全憑術科成績免試入學的學生,剩下30%至40%的名額給有術科成績和會考成績的學生申請,申請時必須仔細閱讀招生簡章。

教育部體育司答:

體育班目前規畫民國103年以後全部名額都採免試入學,只要學生擁有術科成績,就可依照術科成績及性向測驗等申請,由各校決定是否錄取,和一般的免試入學有很大的不同。


全文網址: 每日一問/藝術與體育班怎麼免試? - 十二年國教 - 升高中 - udn校園博覽會 #ixzz2ACuy91x1">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9138#ixzz2ACuy91x1
Power By 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37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1/8103062.html


兩岸藝術院校校長期許中華文化在世界發揮更大力量



中央日報 (2012-10-21 10:52)


分享|



為期兩天的兩岸藝術院校校長論壇20日在台北藝術大學閉幕。海峽兩岸9所藝術大學校長及專家期許未來更緊密攜手,讓中華文化在世界發揮更大力量。

 根據大陸媒體新華網報導,兩岸文化的交流離不開文字。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20日在論壇上進行書同文專題演講時表示,台灣今年2月上線的中華文化語文知識庫,用雲端分享的概念,著重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線上交流,結合動畫與傳統書法,注釋繁簡體字的差異所在。

 劉兆玄希望,在流行文字的交流區部分,未來有更多大陸朋友一同貢獻參與線上編纂,如此兩岸使用者一起參加,必能通過認識文字的故事,進一步促進彼此文化交流。他提出的這一觀點,受到與會兩岸藝術院校代表們的認同與讚賞。

 兩岸及全球化藝術的整合與多元化塑造,也是與會校長和專家探討的話題。他們強調在這當中必須尋求互補原則,求同中也要存異。在發展差異性上,彼此還必須相互學習借鑒。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許舒亞在會上表示,在和台灣方面合作京劇、歌劇等多個項目的過程中,感受到台灣藝術走得很靠前。他說,像這樣的兩岸持續交流,可以作為彼此很好的互動模式。

 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也期盼透過整合台灣的多元性和大陸市場,推動文創產業,彼此聯繫。他也認為,必須創造出彼此不斷進步的機會,才能迸發藝術的能量。

 朱宗慶表示,兩岸藝術教育交流漸漸落實,來台灣交換學習的陸生,在課堂上像海綿吸收新知,在課堂外認識寶島上各角落的人與事。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台灣人到大陸積累經驗,包括工作、求學甚至結婚,不論長期或短期,都已經被各種藝術形式記錄下來並且傳播出去,這些體現在文化和藝術上的逐漸深化,成了兩岸交流下的效應。

 傳統與創新是本次論壇的重點議題。擔任主持人的台灣法藍瓷品牌創辦人陳立恒表示,藝術是感性的活動,必須在生活產品上提升藝術性,才能創造出價值,因此,藝術的力量求的是美,同時體現其與時俱進的意義。

 南京藝術學院院長鄒建平表示,他期待社會更尊重藝術,才能發揮藝術真正的力量,像是大陸敦煌佛像的笑容,絕對不比蒙娜麗莎的微笑差,但是人們卻不知道作者是誰,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與會者期許,面對藝術的困境與挑戰,兩岸未來通過更多在藝術教育上的互動,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創造出彼此不斷進步的機會。
【中央網路報】

詳全文 兩岸藝術院校校長期許中華文化在世界發揮更大力量-政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1/8103062.html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39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447547.shtml



新北市鄉土藝術季27日開跑






【聯合報╱記者盧禮賓/即時報導】


2012.10.23 12:00 am










新北市升格後延續舉辦前新莊市公所自2000年開辦的「鄉土藝術季」,今年邁入第13年,首度走出新莊,擴展至鄰近泰山、五股和林口,由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策畫,邀請13個優秀表演藝術團隊,自27日至12月2日每周六、日演出。27日晚上7時30分在新莊體育場陽光草坪由明華園玄字戲劇團演出揭開序幕。網址http://www.chccc.gov.tw 。






【2012/10/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新北市鄉土藝術季27日開跑 | 地方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ACx0BTje">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447547.shtml#ixzz2ACx0BTje
Power By 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41
/ / /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7442362.shtml




動物大遊行 馬籍藝術家教做花車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12.10.20 04:07 am



















新竹市動物園與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邀請馬來西亞籍藝術家吳守權駐園,指導社區及學校師生利用廢棄物,製作紙偶面具、花車及動物造型。
記者李青霖/攝影

新竹市動物園與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邀請馬來西亞籍藝術家吳守權駐園,指導社區及學校師生利用廢棄物,製作紙偶面具、花車及動物造型,學員說,「11月10日動物大遊行,看我們的!」
新竹動物園主任許弘宜說,與國際珍古德協會合辦活動,是今年新竹根與芽計畫系列之一:「用垃圾創造生態藝術」,10月請吳守權進駐,跟社區與學校民眾利用回收物,製作動物造型。

「這項活動不僅啟動民眾藝術創作的熱情,也在宣導動保觀念」擅長利用回收物製作大型裝置藝術的吳守權說。

「已經有30多個社區及20多所學校師生登記參加」動物園復興運動發起人、市議員林智堅說,這項活動很有意義,因此,與市議會議長謝文進一起號召社區:福柏長壽會、綠手指環保促進會、舊社社區發展協會、建華里辦事處等參與。

建華里長徐良芳與社區民眾做長頸鹿,鹿身上加了些寶特瓶;他說,很早以前動物園有隻長頸鹿,但誤食塑膠袋死亡,提醒民眾不要餵食」。

新竹教育大學實小師生準備做一隻大鳥,羽毛是用塑膠米袋抽絲做成的;清大學生正製作一隻大鯊,但沒了魚刺,嘲諷人類大啖魚翅。



全文網址: 動物大遊行 馬籍藝術家教做花車 | 台灣百寶鄉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ACxFJnPv">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7442362.shtml#ixzz2ACxFJnPv
Power By 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42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442620.shtml



環境藝術節 新北淡水今明持續發燒






【聯合晚報╱記者吳文良/即時報導】


2012.10.20 11:10 am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淡水區舉辦環境藝術節,今、明兩天下午有許多活動;下午2時起「國際匯演」有多個藝術團體分別於觀潮藝術廣場、三期碼頭廣場和藝術穿堂演出,在淡水捷運站和老街的「環境市集」,下午1時起有友善環境、手感創意兩個市集;高潮則是晚上7時起從觀潮藝術廣場至金色水岸廣場演出的「五虎崗奇幻之旅」劇場。





【2012/10/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環境藝術節 新北淡水今明持續發燒 | 地方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ACxgGCtp">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442620.shtml#ixzz2ACxgGCtp
Power By 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43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1/8101551.html


王廣義:我的藝術中沒有浪漫


⊙記者 曹原

  在等待王廣義從北京東四環的家驅車到位於北六環的工作室的時候,王廣義的助手告訴記者:“他搬到這邊已經六年了,我跟著他也六年了,這附近基本上沒有藝術家,也沒有餐館和超市,衹有小賣舖,他衹要在北京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會過來。”

  王廣義的工作室在北六環外的郊區,雖然是兩棟別墅打通的空間,但工作室相對仍顯得簡單樸素,強調自己害怕人多、害怕社交的王廣義的確有點“無聊”:不愛搖滾,卻喜歡搖滾精神﹔不愛電影,卻熱衷于電影賞析。他喜歡理論,喜歡形而上的問題,能讓他欣喜亢奮的是某一個特定的概念或形而上的某一個詞匯……

  “我的作品中感性的東西確實很少,”王廣義吸了一口雪茄,肯定地點了點頭,“我是個執著的人,我的藝術中沒有浪漫。”

  “政治波普”像一個魔咒

  王廣義是中國“政治波普”最早的實驗者之一,也是中國油畫觀念化進程中走得最遠的藝術家,王廣義用他的智能把握了波普藝術的“遊戲規則”。特別是在語言表達方式上,通過巧妙處理,達到某種嘲諷和消解的目的。藝術家對不同文化情景中的政治、社會、歷史和商業等一系列符號和圖像的把握,展現了他對中國政治與歷史、商業與文化的視覺圖像的全面思考和組合能力。

  但是,“政治波普”像一個魔咒,讓王廣義對自己親手創作的標誌性系列又愛又恨。以至於一向被大家認為十分聰明的王廣義,在面對媒體的時候,盡力控制自己的言論,努力讓談話的中心思想如己所願。“成也媒體,敗也媒體”的狀況讓王廣義頗感無奈,人民群眾讓他成名、成功的同時,也給了他畫地為牢的限制。好比他的政治波普成為旅遊產品一樣,人們在為印有王廣義創造的標誌性圖像的杯子或文化衫買單的時候,似乎時髦比藝術家是誰更重要。

  “人民有著巨大的力量,他們能迅速把藝術家的原意瓦解,而變成一個極其庸俗化的理解,這個無所謂對錯,衹是個現象。就像他們一直覺得我是對政治感興趣一樣,其實我的本意並不是這樣。”

  近日,在今日美術館,王廣義舉辦了大型個展。王廣義認真梳理了自己各個階段的作

  品,以時間為線索的前提下,讓觀者清楚地認識到之前所認識的“王廣義”,衹是那么小的一部分。頻頻露面于國際舞台卻少有在國內辦個展的王廣義,這次用他最新創作的《聖物》和《自在之物》為自己重新定位:前者是由500個油氈平舖堆放而成,放置在一個獨立的灰色空間中﹔後者則是一個挑高為12.5米的大型“糧倉”,四周堆放5000余袋裝在傳統麻袋中的大米。從闊別了二十多年的畢業創作《雪》(1984年)作為起點,緊接著是“極地”系列、“後古典”系列、“理性”系列以及標誌性的“大批判”系列,再到裝置作品《VISA》、《基礎教育》、《冷戰美學》、《溫度計》等構成了一個更為全面的“王廣義”。

  藝術是對不能認知事物的敬畏感

  和大多數同輩藝術家的成長史一樣,王廣義也是從小熱愛畫畫、家境貧寒並靠個人奮鬥至成功的經典範例。和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生的人一樣,“政治”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那種視覺經驗或許便是王廣義一直強調的“人民之手”。

  從小的視覺經驗、三年的下鄉知青、一年的鐵路工人,這些都是王廣義借人民之手創作的來源。在報考魯迅美術學院失敗了三次之後,王廣義在第四年賭氣地選擇了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在浙美的四年是王廣義成長的轉折點,也是其後來作品一脈相承的思想起點。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浙美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重要渠道,浙美的老師也分為傳統教學和實驗藝術兩股力量,“而我是第三種,既不實驗也不是傳統教學模式,我的問題在於對哲學和一些抽象的詞匯感興趣,在學校分數打得很低。”讓王廣義興奮的點往往是某一些特定的詞匯或概念,比如康德的“物自體”,“大二的時候讀到這個詞讓我很興奮也困惑,我看了很多藝術家的作品,有的作品能讓我仿佛看到這個詞的相關畫面,產生一些聯想。”王廣義往後捋了捋頭髮,夾雜著些許東北口音說:“這種感受可能說起來特別抽象,就是讓我很欣喜。”

  一開始,藝術對王廣義而言,便是一種形而上的想像,是他對所不能認知、無法把握的事物的一種敬畏感。

  專業技法和語言會降低藝術性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王廣義創造出的這批讓他又愛又恨的標誌性作品使他一炮走紅,這些作品也再次奠定了王廣義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史中的位置。王廣義承認,那是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一批作品,雖然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是畢竟爭議對於藝術家來說,是件很興奮的事情。

  在去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王廣義上拍的12件作品中有11件成交,而1988年創作的《P2》便以16115880元的價格成交。這件作品是他此系列中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拍賣市場上王廣義作品中價格最高的。

  在此高潮後,王廣義的藝術創作生涯在旁人看來幾乎是一路順風。本以為這種秩序、冷峻和簡練的畫面與諷刺的主題所表現的荒誕感是一種刻意的沖突,但王廣義告訴記者,他的本意並非如此。

  “往大了說,我的本意是描述中西方兩個文明的線索,是把這兩條文明的線索並列在一個畫面裡面而已。”他用矛盾的方式敘述了在消費時代中,文化所面臨的真空狀態,觀者所感受的不同畫面(荒誕、沖突等等)是藝術家並不排斥的,就像他自己曾相信理性而強有力的文明可以拯救喪失信仰的文化一樣,相反,這種多元能讓作品更加豐富。

  2000年到2002年期間,王廣義幾乎沒參加什麼展覽。對這個問題,王廣義思考了很久,然後拖著長音回答道:“對,就像妳說的,這是自我否定特別嚴重的時期,外界並不知道,但是那兩年我內心處於低谷,衹斷斷續續畫了一些草圖,2002年末我就開始弄一些雕塑了。”

  2003年,王廣義開始創作“冷戰美學”系列,在深入人心的標誌性系列後,再創作任何作品都難免被人做一番前後比較。王廣義坦言:“希望人們能夠完整的看我的創作,而不是截取被過分放大和流行化了的那一段。”當記者進一步追問之前的影響是否符合原先的期望時,王廣義婉言:“藝術分為給普通人看的和給專業人士看的,藝術家不能期待作品被所有的人認可。”堅信藝術是精英文化的王廣義認為藝術是極少數人能理解的。

  王廣義總結說:“我以前的很多作品像灑在地上的珠子,而這個系列的概念像一根線,把這些東西都穿起來。”策展人黃專曾這樣寫道:“《冷戰美學》在視覺上具有和之前系列作品(如《唯物主義者》、《信仰的面孔》等)同樣的方法論特徵,不過他復制的不再是時代性的歷史圖像,而是冷峻得令

  人窒息和著迷的歷史場景,這種被放大和凝固化了的場景更像是一種視覺催化劑,為我們理解現實生活和世界意義提供了新的視野。”

  “拙”的表現是王廣義在創作時的初衷,“專業的技法和語言特別容易讓藝術下降,讓藝術變得手藝化、工藝化。”浙美四年對他來說最大的收獲並不是技法和繪畫語言,而是藝術的歷史(一方面是文本意義上的,一方面是對圖像的概念),王廣義認為藝術最有力的時候是圖騰時期──藝術不是為了審美需求,而是衹為表達某個觀念。

  “藝術”是個很自尊的詞

  不間斷的談話讓王廣義手中的雪茄滅了四五次,沒有音樂和電影的愛好,記者以為他或許對雪茄和窗外停著的捷豹感興趣,他側過身指著桌上COHIBA的雪茄盒說:“我就是挺喜歡這個牌子的,車也衹是因為喜歡這款,並沒有特別感興趣的,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和很好的朋友一起喝酒。”

  畫畫時,王廣義不喜歡有音樂,工作的環境也不能太舒服,“我不喜歡充滿文藝情調的工作環境,我喜歡極其簡單安靜的,所以別人在看完我的作品後可能也沒有什麼愉悅感。”

  就像他困惑且熱衷困惑于某些特定的哲學或抽象的詞匯一樣,王廣義感興趣的是用理論描述出來的形而上的問題。而對他構成巨大誘惑的,是他將藝術並置于宗教、哲學,認為三者是平行的,“我認為‘藝術’是個很自尊的詞,它的價值感讓我覺得自豪。但是矛盾的是,現在社會將藝術這個行業理解為娛樂和時尚,我覺得這很貶低藝術,但是藝術又離不開人民群眾。”人多的場合讓王廣義覺得不自在的原因,也是源自他的糾結:藝術終究離不開這個瓦解“藝術家價值”且容易讓人變得庸俗的名利場。


詳全文 王廣義:我的藝術中沒有浪漫-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1/8101551.html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48
/ / /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10230418.aspx



文化部邀賈克朗 與藝文界沙龍



加入中央社粉絲團 列印本頁 轉寄 21:26:19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3日電)文化部今天晚間舉辦藝文沙龍,邀請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與國內藝文界人士,針對藝術文化做雙方交流。

文化部今晚在亞都麗緻舉行藝文沙龍,文化部長龍應台、賈克朗、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長趙雅麗、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高雄市立美術館長謝佩霓、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等近50名來自表演、出版、藝術等領域的文化人士出席。

龍應台表示,賈克朗當過10年的文化部長,不像台灣很多部會的首長都是流水官,許多扎根政策都無法推動,但賈克朗任期內推動大羅浮宮計劃、規定書的單一價格等政策,為法國文化帶來許多提升,讓賈克朗這個名字,對法語熟悉的人而言,是一個文化符號代表。

賈克朗表示,幾週前收到龍應台的邀請來台,立刻答應,因為台灣是文化、知識教育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家,非常有活力,文化氣息散播地很遠,尤其是文化政策,陳郁秀在任時也推動的很徹底。

賈克朗說,他很高興首任文化部長由文人龍應台接任,這次受邀來台,也希望能盡一份小小的力量,提供台灣在文化政策上一些意見。

賈克朗27日下午也將和龍應台在信義誠品6樓展演廳對談,講座主題為「願景與實踐-兩位文化部長的對話」。1011023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49
/ /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2/today-life12.htm?Slots=Life



阿推籲政府重視藝術創作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香貝里報導〕繼上週在法國南部格拉貝市的「新國際漫畫節」掀起一陣台灣漫畫風後,阿推十九日起繼續在法國東南部的「香貝里國際漫畫節」大顯身手。他呼籲政府更重視藝術創作的區塊,建立一個專業分工系統來支援,以避免漫畫創作者身兼過多雜務而降低創作品質。

「香貝里國際漫畫節」主席李波爾(Serge Ripoll)說明,阿推的另類科幻風格及細膩畫法跟隱藏在作品中的密碼符號,具備吸引歐洲漫迷好奇的潛力。他多種跨界創作又與歐洲時髦的文創風潮異曲同工,因此邀他個展很讓人期待。阿推認為,台灣的創作者應該更積極充實自己,朝多元與跨界的方向發展以呈現出特色。

「香貝里國際漫畫節」為協助台灣漫畫所創設的「香貝里漫畫金象獎」,首屆由邱若龍的「漫畫巴萊」得獎,由阿推在主辦單位舉行的晚會上代邱若龍領取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7:59
/ /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14361.aspx


10/21 陳永森vs楊子雲 引爆金色藝術傳奇




10/21 陳永森vs楊子雲 引爆金色藝術傳奇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1019 14:20:19)驚艷國際的寫意創作大師,楊子雲。10月21日(日)下午兩點舉辦「談天說地」歡喜見面會,一同與藝術愛好者,談談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感受真正藝術之美。浸染書藝多年的楊子雲,1973 年獲國父紀念館全國書法比賽第一名,真、草、篆、隸樣樣皆通,2000年至2005年期間,楊子雲的作品遍及中國、日本、新加坡、澳洲之國際展,其藝術探索更延伸至現代陶與銅塑,這位曾在傳統書法上已超出個人風格的狂草書法家,以他個人原創的前衛書藝在國際現代藝術展中大放異彩。2011年楊子雲以其獨特的現代書藝,馳騁歐洲藝壇,驚艷國際,目前有五家歐洲著名拍賣公司,爭相拍賣其畫作,可見大師作品令人愛不釋手的程度是不容小歙。

另一位大師陳永森,台灣當代膠彩大師;楊子雲,驚艷國際的寫意創作大師。兩位大師 10月21日同時在上古藝術綻放藝術光芒,引爆台灣前所未見的金色藝術傳奇。10/21(日)下午三點,舉辦陳永森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現場將為這位畫壇「異數」奇才,傳奇的一生,進行一場精彩的對談互動交流。陳永森1933年考入「日本美術學校繪畫科」時,獲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老師與同學稱為「鬼才」。大部分的台灣留日畫家在學成之後立即返國,但陳永森對藝術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研究精神,在「日本美術學校」畢業後,1938年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1949年再考入「東京藝術大學附屬工藝技術講習所」。他說:「畫家應該一天有一天的成績,一天有一天的新生命,否則成為落伍的畫家。」,陳永森不滿足於單一藝術領域,除了在校學習的日本畫、洋畫、金工、陶藝以外,還自學研究漢詩、篆刻、版畫、雕刻、生花、料理、五體書......等,因此得以琢磨出「全能畫家」之譽。陳永森積極地參與台灣日本兩地官展,並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在日本共計十七件獲獎作品、入選十一回、獲特選獎三回,在台灣也數次獲得「府展」特選。

陳永森這位世紀鬼才,過世之前,「吳三連獎基金會」吳樹民和吳凱民兩位先生,曾多次拜訪陳永森及其家人,讚許他在藝術創作的成就以及對台灣藝術界的貢獻,建議陳永森將他畢生的藝術創作運回故鄉台灣,並策劃在1997年12月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大規模回顧個展,陳永森答應回台參加,親自到故鄉報告他畢生的創作心血。但1997年7月22日,陳永森竟病逝於日本東京寓所,與自己的特展擦身而過,令人惋惜!為了讓世人見識這位世紀鬼才大師,上古藝術為其作傳辦展覽,將其一生光榮與驕傲的金色傳奇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兩位藝術大師,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在藝術生命中,不斷尋求突破。陳永森曾說:「畫家應該一天有一天的成績,一天有一天的新生命,否則成為落伍的畫家。」而楊子雲也深有同感的說過:「我要忠實反應自己的原創!」不求一時主流,秉持藝術家的理念。這兩位大師期待您的光臨,期待您一起為台灣藝術引爆金色傳奇。

座談與展覽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47號 「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或至上古國際藝術網查詢,網址: http: www.sogoart.com.tw 洽詢 :02-27113577 新聞連絡人:王雪芬 0989502466

訊息來源: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14361.aspx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8:02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450297.shtml



奧圖碼積極文創合作 開啟數位藝術無限可能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即時報導】


2012.10.23 11:15 pm










Optoma琉璃奧圖碼科技投入「影像」與「藝文」領域行之多年:藉由專業投影技術,增強藝術作品與觀賞者之間的互動性,並將藝術家欲呈現的意涵完整的體現在觀眾的面前,儼然已成為Optoma最重要的經營策略。本次關係企業琉璃工房邁入25週年,展出「琉璃中見般若」特展,展期內Optoma多款高階投影機亦協助琉璃工房藝術團隊完整呈現作品;透過影像投影技術,呈現最真實的色彩與最清晰的創作影像,讓投影機成為藝術的延伸!





【2012/10/2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奧圖碼積極文創合作 開啟數位藝術無限可能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AD2l1Itt">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450297.shtml#ixzz2AD2l1Itt
Power By udn.com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10/18~2012/10/24 2012-10-24 18:05
/ / /

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2051083


韓國藝術文化協會 來台參訪交流




國藝術文化協會參訪團一行三十位著名的書畫藝術家,在南永浩顧問和副會長李東述,理事車吉蓮、文英柱、金仁華、黃在植等的領隊下,10月17日在桃園市,與中華藝術協會尚潔梅理事長等台灣書畫藝術家,舉行剪綵、交流筆會及作品展示。


南永浩在開幕儀式中表示:在歷史的洪流中,藝術是時代的標誌,也是人類穿越歷史追求永恆的精神活動,讓世界認識韓國文化藝術之路是艱辛的,但他們永不放棄! 他們希望與台灣的同道,共同為國際文化藝術之發展而努力。



尚潔梅表示:非常歡迎此次韓國的書畫藝術家來台灣參訪交流,雖然大家說的語言不同,但是藉由藝術的世界共同語言,雙方可以逐步合作舉辦聯展,將屬於東方文化藝術的精神和風貌,以現代的傳播方式,向西方社會推展,讓我們東方國家,在這個紛亂的地球上,扮演以文化藝術推動世界和平的角色。



台灣書畫藝術家洪啟義、呂仁清、石景輝、馬魁瑞、陳麗文代表台方現場揮毫,並與韓方藝術家互換作品紀念,台韓雙方協會並約定,未來將舉行更多的交流活動,雙方都為此次豐碩的成果,感到欣慰。2012/10/18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