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3頁, 共3 前往頁面 1 2 3
人氣點閱:7523 發表人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7:46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09/112011120600305.html



玻璃藝術節預算 議會砍光



2011-12-06 01:08 中國時報 【陳育賢/竹市報導】
 新竹市議會五日審畢市府明年度總預算案,總計通過一百七十五億七千四百七十三萬四千元,大砍了五億二千五百廿六萬六千元,其中玻璃藝術節編列了一千五百餘萬元,因被認為沒照顧到玻璃業者,有如在燒錢,全部被議會刪除。

 新竹市議會昨天進行市府各單位暨附屬單位的預算,其中較受矚目的是文化局玻璃藝術節的預算,經過黨團協商、議員熱烈討論之後,議決將一千五百零八萬元的玻璃藝術節預算全數刪除。

 不過市議會也附帶議決,要求文化局就照顧在地玻璃產業方案提出可行、有效的計畫,於追加減預算時,送交審議。

 民進黨團幹事長曾資程指出,玻璃藝術節各項經費編列高達一千五百多萬元,實際用在在地玻璃業者身上的卻只有九十萬元,如此燒錢,簡直就跟「夢想家」沒什麼兩樣。

 議員林智堅也指出,玻璃藝術節因成效不彰,門票收入越來越少,收支短絀逐年擴大,多次被審計室糾正,導致中央這幾年不再補助,而是由市府全額負擔,有必要刪除後作檢討。

 新民意問政聯盟幹事長蔡錕鈺也認為,這些預算刪減都是理性且刪得有理,他也請政風處查察,玻璃藝術節是否為少數特定廠商所壟斷。

 兩黨團也重申,市議會審議市政府預算,為民眾的荷包把關,所刪除的每一筆預算都是經過理性討論溝通,絕非為刪除而刪除,也呼籲市政府在財政惡化的情況下,每一分錢都務必花在刀口上。

 文化局長林榮洲則無奈回應表示尊重議會的決定,也會立即指示局內相關人員再擬出整體計畫,邀集更多業者參與,提高、加強民間行銷,讓玻璃藝術業者受惠,並於明年追加預算時再努力。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7:49
/ / /

http://tw.mag.chinayes.com/Content/20111207/1e0505147b034ab087116fdf95ee2a93.shtml



紐約新興藝術村Bushwick 文、攝影|謝盈盈





經過近百年的蛻變後,美國最危險的城市之一的Bushwick,逐漸取代威廉士堡成為新銳藝術家的新駐點。

星期四的紐約街頭,佔領華爾街的抗議者,持續為他們的訴求奮鬥著。相反地在布魯克林區的Bushwick,有一群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藝術工作者,正在努力實現他們的美國成功夢想,在經濟不景氣的現況,紐約政府對藝術工作的培育或是民間團體對新興藝術工作者資助,一直沒有斷過。

Bushwick在十九世紀時曾經是製糖廠、製菸廠的工廠大本營,Bushwick的意思到到處都是木頭。當時首先發起的國家是德國,把一片片的農田景象轉換成工業用地。1840年,Peter Cooper 到這個區域開創了黏合劑廠,這個小城變成了工業重地,之後吸引許多拉丁裔的移民者進入,Bushwick就變成種族顏色豐富的小城。從工廠煙囪,大儲藏空地,這些現在都變成藝術家創作最佳的題材與創作天地。

全新的展覽形式

在台灣要開畫廊需要很多資金,而且還要找到適宜的空間,等到計畫周全後才開幕。在Bushwick,你家的地下室,馬上就可以變成一家畫廊,開幕活動就在自家的客廳裡。Famous Accountant 就是一家完全顛覆正常畫廊概念的空間,坐落在靈異算命區中,沒有顯眼的招牌,就在一般住家的地下室,沒有挑高的空間,進去還必須彎下腰,但是一走進去,就像發現寶藏一般,在二十幾坪的空間裡,展出四十多個藝術家的作品。畫廊的負責人Kevin Regan 表示,這個空間是為了提供給Bushwick當地的藝術家展出作品,至於為什麼叫做Famous Accountants?他認為,其實這就像好的會計師大家會口耳相傳,互相介紹。Kevin Regan希望畫廊可以像好的會計師一樣,透過朋友的呼朋引伴,把好名聲傳下去。沒有豪華的裝潢,畫家就像回家般,把自己的作品掛在地下室裡。外界對這樣的空間給予許多支援,比如上個月展出的Matthew Miller就得到《紐約時報》的大力讚賞,而且展出的作品也已全數賣出。


Bushwick 的街頭藝術。

在Bushwick,藝術家有很多機會讓自己發光發亮。駐村藝術計畫「國際工作室與策展計畫」(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簡稱ISCP),是一個非營利的團體,它的成立是為了幫助年經的新興藝術家,透過申請即可進入駐村3個月到1年,在這個藝術村裡藝術家擁有自己的創作空間,不僅能與其他藝術家交流,還可獲得展覽機會,以及住宿津貼。ISCP的所在地更是荒涼,但提供給藝術家的空間卻是最實在,最符合他們的需求。年輕畫家申請到這個駐村計畫後,可以參與他們所提供的藝術關係網,他們會不定期舉辦講座,認識業界重要人物;畫家還可利用樓裡的展覽空間來展示作品,或是參與ISCP每年兩次的Open Studio展覽,讓每位藝術家展示他們的創作空間與計畫。今年台灣藝術家許唐瑋便是申請到文建會贊助到ISCP駐村的藝術家。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7:58
/ / /

http://www2.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5728



《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傳統藝術匠師的「頂真」精神




《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新書發表


傳統藝術─布袋戲偶頭製作

《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傳統藝術匠師的「頂真」精神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1206 18:31:03) 文建會所屬文資總處籌備處今(6)日發表新書《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收錄十四位傳統藝術匠師和一個團體的深度報導,這些匠師認真堅持的態度,將臺灣「頂真」的工藝精神表現無遺。

文資總處籌備處王壽來主任在新書發表會上表示,文建會要向師傅們致上最高敬意,因為他們長期默默努力,奉獻一生心力於一藝,傳統技藝才得以保存,庶民文化才得以延續,也希望藉此書提出呼籲,保存無形文化資產,需要社會大眾共同來參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林會承教授表示,隨著聯合國意識到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國內修定文資法,文建會從2005年開始至今指定了46位人間國寶,當這股風氣蔚然成形後,我們開始想是不是有可能把這些匠師的故事留下紀錄。他強調,這本書的問世有幾個重要的價值,為傳統藝術建立可貴的資料檔案,為匠師們的生平留下傳記,同時展現對人間國寶的尊敬,對於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者更是一種激勵。

文建會為傳承與保存臺灣最寶貴的有形暨無形文化資產,每年除指定「重要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即人間國寶)之外,亦積極推動各項傳習與推廣活動。《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首次將「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的傳藝工作結晶,以專書呈現,目的即在為傳承與保存工作留下歷史紀錄。

為了讓國人親眼目睹傳統藝師的精湛手藝,新書發表會除了邀請榮獲「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指定保存者陳錫煌,現場示範布袋戲道具製作外,還邀請糊紙技術劉興星,布袋戲偶頭製作技術徐柄垣、銅鑼製作技術林烈旗、製鼓技術王錫坤四位著名工藝師即席獻藝。

慶賀《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新書的誕生,文建會文資總處特別向王錫坤師傅「响仁和鐘鼓廠」商借一面美麗厚實的大鼓,邀請與會貴賓共同擊鼓;以振奮人心的樂聲,宣告《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正式問世。

訊息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5728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7:59
/ / /

http://www.echinanews.com.tw/shownews.asp?news_id=153137



高雄大東藝術中心 絢麗試燈




2011/12/6 上午 11:08:14
/編輯/謝俊峰

明年初即將開館啟用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最近進行夜間試燈,絢爛光束投射在大漏斗造型建築體上,時尚浪漫的氣氛引起民眾圍觀,同時也吸引攝影愛好者取景,而開館後的大東藝術中心的首檔重頭戲,就是二○一二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大東藝術中心主體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分為圖書館、展覽棟、演藝廳,現在正進行各館內部設備;其中因台中阿拉大火後消防安檢全面提升,開館時間將訂在過完舊曆年後。
鳳山新地標 預定農曆年後開館
近來大東藝術中心的夜間試燈秀,也意外吸引民眾目光,璀璨鮮豔光束投射在大漏斗造型建築體上,散發出浪漫時尚的氣息,感覺上有點像是紐約中央公園旁的幾處博物館夜間建築藝術,尤其是外觀水平與垂直的線條,頗有紐約現代藝術館的風格。
大東藝術中心是高雄市最新藝文展演場域,也將成為鳳山區觀光休閒及文化藝術的新地標,雖然大東中心最大演藝廳僅有九百人座,但如此剛好也減輕節目票房壓力,尤其是大東中心位於捷運站出口五分鐘步行距離,很多台北表演團隊已經訂好明年的檔期。
文化局長史哲強調,明年大東中心將作為高雄春天藝術節的主場地,兩廳院節目在台北演完後,直接進入大東,讓大東開館後直接與國家級劇場接軌。
大東演藝廳未來由愛樂文化基金會營運,也是比照兩廳院由中正文化基金會營運模式,由高雄市交響樂團及國樂團製作人才為專業後盾,才能與兩廳院合作。近來有人誤解大東演藝廳為兩樂團專屬場地?文化局對此澄清,高市交、市國兩樂團主要功能是引進節目合作機制及劇場前後台服務,不是獨享或優先使用演藝廳,演藝廳將開放給所有在地團隊使用。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02
/ / /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1750836



當代藝術館展覽:那些你不曾看見的社會-【死亡密室的勝利】









展覽名稱:死亡密室的勝利-瑞卡多‧桑雀茲‧馬德里(Ricardo Sanchez Madrid)個展
展覽日期:2011/12/09-2012/01/15|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Studio(台北市長安西路39號)
門票:免費
開幕茶會: 12/9(五) 下午15:30 |地點:當代藝術館1F活動大廳
Ricardo Sanchez Madrid:
「我的良知是我的旗幟,精神沒有牆壁阻擋,世界就是我的家……」
您是否曾察覺,自己對於許多事物的觀點其實是被社會所操控呢?墨西哥藝術家瑞卡多‧桑雀茲‧馬德里(Ricardo Sanchez Madrid)於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個展【死亡密室的勝利】試圖透過影片及裝置藝術等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對死亡及遊民的看法。12月9日(六)下午三點半將於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舉行開幕記者會暨茶會,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那些不曾關注的社會。
12/10(六) 【死亡密室的勝利】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體驗現地創作,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MOCA官網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下載報名表,以中英文填妥後,於12/7(三)前寄至kim@mocataipei.org.tw,藝術家將親自針對報名表上之參加理由選出5位夥伴共同參與。
*新聞聯絡人
高慈敏 02-2552-3721 *232  0922 152 027  beatrice@mocataipei.org.tw
謝繕聯 02-2552-3721 *216 0916 870 665kim@mocataipei.org.tw



【死亡密室的勝利】工作坊
時程與活動
時間 地點 活動
14:00-14:30 當代藝術館 由藝術家瑞卡多‧桑雀茲‧馬德里介紹貧窮藝術和藝術及人本精神推廣
14:30-15:30 大同區 A.帶著地圖上街頭,並依照自己的直覺決定方向,蒐集你覺得重要的物品,(這件物品可能是生存所需的元素,或你覺得它背後有什麼故事)。
B.找到物品後再地圖上做記號,之後需依直覺或潛意識轉向或變更路線。
C.將物品、地圖及內在省思帶回來。
15:30-17:30 當代藝術館廣場 製作雕塑(約1-2小時)。
17:30-18:00 當代藝術館廣場 與夥伴分享上街經驗及想法。
【【死亡密室的勝利】工作坊報名表
【TheVictory Over the Dead Room - A solo exhibition by Ricardo Sanchez Madrid】WorkshopRegistration Form
報名表請以中英文書寫,資料填寫不完全者恕不受理。本工作坊為免費活動,全程無翻譯。
姓名
Name
年齡
Age
職業
Job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05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32011120600749.html



拼設計之都 北市打造北藝、北流中心



2011-12-06 10:20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林麗玉】
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這幾年來,在國際逐漸展露頭角,儘管有充分的文創能量,不過苦無足夠的高水準表演場地,台北市為了打造為世界設計文創之都,未來幾年,陸續會興建「台北藝術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音樂廳」及「城市博物館」。其中最具矚目的台北藝術中心,地點選在士林夜市旁、就是現在的士林夜市臨時攤棚。

最令人好奇的是,台北藝術中心如何與熱鬧、喧嘩的士林夜市比鄰而居?台北市政府找來了國際知名的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設計,以魔術方塊概念,幫台北市創意了這一座外型、空間都將是創舉的藝術中心,甚至已經有網友看過這個藝術中心的圖樣,暱稱為皮蛋豆腐,北藝是由三個專業劇場組成,台北市長郝龍斌說,這個台北藝術中心,預計年底動工,2015年完工試營運,將成為全台首屈一指的國際建築,也將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而台北藝術中心之所以眾所矚目,除了它將會是台北市新的藝術表演重鎮,建築師雷姆、庫哈斯知名的作品之一,也就是北京中央電視台大樓,而北京中央電視台大樓因為大褲衩外型,也引發話題,而台北藝術中心還沒興建,就已經有了皮蛋豆腐的封號,建築師庫哈斯聽到這個綽號,直說也蠻可愛地。另外台北藝術中心最特別的,是創意連結了一座1500席的大劇院、及兩座800席球形鏡框式及多元式中型劇場,就像個魔術方塊,其中兩座又可以連通組合成2550席以上的超級大劇場,而當初創意發想,來自於台灣的夜生活、夜市文化、還有士林夜市的甜不辣、臭豆腐、鴛鴦麻辣鍋等,甚至民眾在劇場的公共通道,也可以看到排演過程,相當創新。而除了2015年台北市士林有新的台北藝術中心,台北市政府也正規劃在南港--南港輪胎旁蓋一座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的流行音樂中心與台北藝術中心定位不同,主要是作為台北市重要的流行音樂群聚重鎮,除了會有室內、及戶外的場地,流行音樂中心也會設置工作錄音室、名人堂

,讓知名的流行音樂代表人物,也有完整的資料保存及展示,透過北流的據點,發展台灣的流行音樂文化。

除了北藝、北流,台北市政府也規劃在舊市議會基地,興建台北音樂廳,甚至為了發展台北學,北市府也打算在花博流行館這塊地,打造城市博物館,台北市文化局主秘王逸群說,城市博物館將會是台北學相當重要的營造平台,這幾年來,國際上許多城市的歷史主題被呈現出來,例如上海有上海學,台北身為政經重要的地點,相關的歷史、文化、人物等,可以透過城市博物館具體呈現。

或許民眾好奇?台北市為什麼要蓋這麼多藝文表演中心?文化局表示,這四個中心規劃定位不同,就是希望打造台北市為世界設計文創之都,從文創城市的角度,藝文設施的發展,分別展現四個面向,可以充分展現台北市的文創能量。例如台北藝術中心,除了成為台北市定目劇重要的發展平台,甚至北藝也可以放眼亞洲、世界的版圖,做為國際級表演團體巡演的重要據點。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27
/ / /

http://tw.mag.chinayes.com/Content/20111207/c828d01a89694643993a006515af4a66.shtml



黑暗的清澈—袁廣鳴談2011個展「在記憶之前」



【文/高子衿;圖/耿畫廊TKG+】

不穩定的「家」概念

此次個展中的《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一作,是袁廣鳴2007年同名作品的二部曲,以前後方向行進的鏡頭,快速遊走於與藝術家本身相關的幾個構成「家」概念的場域之中,例如位於廢墟之中的自家實體建築空間、原生家庭中父親的不在場、以及以自身為核心所組構的小家庭中,妻子和小孩的存在。住在廢墟重建之中的一家人,在進出家庭的空間時,必然看到鄰近一個個被遺棄的家庭遺跡,而透露著不同使用者背景之生活用品,逐漸一致地被頹圮和歲月覆蓋,每每思及於此,不由得自主啟動我們的想像機制,而「時間也開始在過去、未來和現在之間不斷跳躍」,逐漸的,伴隨著廢墟所產生的詩意感,襲捲了我們,對於廢墟所含括的家居生活消長牽掛,也漸次地進駐了袁廣鳴的記憶當中。

雖名為廢墟,但是袁廣鳴自家所位處的建物群,卻非人們熟悉由於年久失修或是自然災禍、戰火延燒等強力的破壞因素所致,相反地,興建才20幾年的建築卻淪落至此境地,是因為偷工減料而形成的人為垃圾工程,袁廣鳴感慨這個島國對於時間和家的概念是相當臨時性、將就的和投機取巧的,一方面由於政治因素,從大陸撤守來台的國民政府把台灣當成臨時性的反攻基地,因此剛開始並沒有深謀遠慮的長遠計畫,僅以暫時安身立命的著所為主要考量,故而因簡就陋、廉價快速的住宅成為台灣城市的主要景觀,從可排得上亞洲鐵皮屋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來看,便可得知此一國度對家並無固著的概念;另一方面,全球化席捲所帶來的快速更新,也讓我們對於島國的面貌是糢糊不清的,袁廣鳴談到自家旁廢墟望出去的新建案,有的叫做摩洛哥、有的叫新埔東,就是沒有與台灣相關的名稱,這些由房地產商所提出的異地風格,似乎指出了台灣沒有值得投射想望的地域,或是沒有特殊面貌的城市,也使得自我的主體性更加消薄。而袁廣鳴的作品核心,便是藉由島上這些現象出發,試圖從自身的日常去理解所身處的世界。

「非法」使用媒體

「畢竟是追求創造性的活動,因循就會比較疲憊一點。」袁廣鳴說。

在2002年個展「人間失格」之前,袁廣鳴一度覺得對於錄影媒材的使用有些膩煩,所以刻意選擇從未嘗試過的平面攝影,也剛好是以一種另類的方式來表達在數位藝術剛興起時,對於一些使用者使用方式的不認同,簡單的說便是帶有一種反骨的性格,而這樣的性格也成為其創作當中,支撐其一直持續抱持著對於媒體可能性的檢視和思索。2004年在袁廣鳴擔任「媒體痙攣」策展人所寫下的策展論述當中,清楚地闡釋並呼籲不合理使用媒體的路徑:「媒體藝術,並不是媒體靠近藝術以至藝術熾熱顯現為止,而是在雙方個自獨立及若即若離的間距中顯現其靈光。於是當我們從事媒體藝術的創作時,首先的是要戒掉媒體,戒掉我們所熟習的工具及技術,或不合理的使用媒體,非法使用媒體,當一切行不通時,乾脆停止思考,讓媒體及技術的本身自動展現。」而他在自己的作品當中,也一直履行著這樣的信念,例如在《微笑的小木馬》作品中,所使用讓搖晃的木馬定著於畫面中央紋風不動,反倒是外面的世界上下擺動的軟體,原本是設計讓影像更完美呈現日常生活動態之用,在此反而突出了奇異的令人暈眩的搖晃;又或是不認同學院對於錄影是觀念、電影是敘事的定義,刻意在錄影作品當中加入更多的微敘事等舉措,都是致力於發掘與過往所學習,或是既定認知下的不同方式,甚至為了找尋出新方向,也可以從所謂的「前衛」那一點,奮力地往回走。對於袁廣鳴來說,「改變影像製作的技術或工具,勢必就會改變影像本身,最終也會改變影像的美學和觀念」,也正是因為媒體在作品中不僅止扮演器材的角色,而有更多參與、改變甚至是啟發作品的靈感,故而對於影像製作工具的使用,也是袁廣鳴非常重視的一環。

寓居於黑

在訪問過程中,袁廣鳴向我說起了光明與黑暗的故事,他說有一群人自出生就被鐵鍊鎖在洞穴式的地下室裡,並且只能直視發生於眼前的景象,對於看守者從他們背後舉著雕像走過火堆前所投影出的影像,犯人們已將其視為真實的事物,以為世界就是那些影子,直到有人能掙脫桎梏,走出洞外並在習慣外頭刺眼的陽光後,先看到陰影、再看水中映象,最後看到事物本身,才明白影像和實物的分別,以及世界實際上是在光明底下;而由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提出的概念,則試圖反轉柏拉圖(Plato)所提出的洞穴論,認為一直追求光明的我們,卻忘了原本是生活在黑暗遮蔽之中。在黑暗中,因為不知道我們究竟在何方,所以需要光的照亮,但是我們卻越來越執著於光明,從而便遺忘了黑暗,遺忘了黑暗卻是光明的隱藏之處,以及這種黑暗具有其純潔和清澈的本質。

錄影藝術就是洞穴的影像,必須在黑暗當中才能顯現影像,先有隱藏,才談得上顯現,正如同黑暗在先、光明在後一般,黑暗是光明的基礎和背景。 對於黑暗的體悟和指出西方形而上學遺忘「存在」的過程,也是這次展覽當中,被袁廣鳴視為重要的處理議題,然而他並非固執於黑暗,而是更為接近一種黑洞狀態,也就是一直遙想著另外一端的感覺,例如在《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影片中的涵洞,望進去是沒有方向的黑和無盡未來,但走進去又似乎會有一種生命輪轉狀態的到來;又或是在《逝去中的肖像》媒體裝置中,我們望向攝影機裡的光圈就像是望向一個黑洞、望向無盡的方向,而藉由月光粉所製造出的錄影肖像,顯影為一種雖遠猶近、存在於糢糊之中的短暫清晰的魅影,也近似他稱之為「在記憶之前」的狀態,他認為在記憶之前可以是指在綫性時間發生之前,例如新生兒在未受到社會知識餵養前清明的第一眼;又或是在面對記憶這件事情的方位之前,因而含括的範疇更為廣大,甚至包括對於逝去父親的記憶。

在記憶之前是什麼?交雜著父親逝世和第一個孩子的出生,袁廣鳴對於原初狀態的提問和自身的生命經驗,穿插出此次的展名,然而這個模糊和變動的外邊經驗,超出我們文字語言使用的技巧,可以清楚地感覺,但卻很難去敘述,必須藉由體得進而有所感知。布列東(André Breton)曾經說過,好的文學作品應該具有一種外國語的氣氛,袁廣鳴表示,當他讀到此文句後充滿感動,因為這近似他在創作上所追求的目標:作品不偏向過於直白、插畫式、議題式的處理,因為不這麼做就會缺少外國語的情境。有一點點無法完全掌握和模糊,但正是由於這樣的狀態,讓我們能夠對於作品產生更多的想像,正如同在記憶之前所給予我們的體得一般。






袁廣鳴 逝去中的肖像(圖左為Ming,圖右為Mio) 復合媒體裝置 尺寸依現場而異 2011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29
/ /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11205/5130721.html


伊能靜、哈林同現身藝術展 小哈利奪人氣獎第三名




Yes娛樂 (2011-12-05 17:49)



小哈利第一次舉辦畫展(圖片來源:Yes娛樂)



Yes娛樂 12月5日台北報導 藝人伊能靜昨日現身藝術展,原來是陪兒子小哈利來開畫展,為兒子在人氣票選獎拉票,果然小哈利第一次參加就拿下第三名,讓伊能靜開心的都哭了,看小哈利上台時更是一直流淚,伊能靜直呼:「辛苦有代價!」而哈林庾澄慶也低調現身,為兒子領獎開心拍照!

伊能靜透露兒子畫圖基本上都在身邊,心疼小哈利為這些圖畫付出不少努力,更直言:「看他畫的滿辛苦的!」如今順利得到人氣獎第三名,做媽媽的伊能靜也開心的合不攏嘴,甚至一夜沒睡!伊能靜表示未來如果小哈利想要當藝術家她絕對支持,就是希望兒子能夠自由的做喜歡的事情就好,畢竟生活壓力已經很大了!

不過小哈利上台領取獎狀時,表示自己這些圖畫只畫了三個月,讓伊能靜直笑說:「不只啦!他隨便亂講!3個月能畫的這麼好嗎?」伊能靜透露10歲的小哈利從3歲就因為喜歡畫畫而開始創作之路,展出了不少從小到大的作品,小哈利預計明年將出版自己的第一本繪本作品《未知馬戲團》(Fonterial Circus),明年4月希望能夠去日本參展,小哈利也現在正在加緊創作中!

小哈利第一次開畫展,不少親朋好友都到場支持,除了明星爸媽外,奶奶也是一直在旁陪伴!哈林則是一早還在北京工作,趕回台北就是為了要看寶貝兒子第一次的畫展,然後今天要再繼續前往北京工作,哈林也開心在微博上與大家分享照片,並寫下:「一早的北京天氣好冷!我的心卻暖暖的!因為要回台北參觀一個小畫家的展覽!畫的童趣又可愛!喜歡!」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31
/ /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6762539.shtml



靳埭強全球設計獎 環科大展60作品




【聯合報╱記者高堂堯/即時報導】


2011.12.05 10:40 pm

「靳埭強」全球華人大學生設計賽作品來雲林展出了,今年3月開始在港澳、大陸和台灣5都等地巡迴展出的2010年獲獎作品,經環球科大極力爭取,今天終於在環球科大藝術中心展出60件精選作品,展期至16日。

環科大表示,現任大陸廣東省汕頭大學長江藝術學院院長的靳埭強,是國際知名設計大師,曾榮獲美國洛杉磯國際藝術創作金獎等數百項國際榮譽,常應邀擔任海內外大學的客座教授,以及設計界重要競賽評審;靳埭強為激發、協助華人青年開發創意潛能,並在國際設計界嶄露頭角,在1999年創辦設計獎。

環球科大許舒翔校長表示,去年靳埭強設計獎有超過5千2百件作品角逐,360件作品進入最後評選;本次在環科大展出的60件作品,即為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兼具設計與藝術概念的國際級展覽,歡迎各界人士或青年學子每日9點至下午5點,赴環科大圖書館1樓藝術廳免費欣賞。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34
/ / /

http://n.yam.com/tlt/garden/201112/20111206795560.html



台灣版《藝術地圖》 《art plus》創刊



過去「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現在似乎景況不同,來自香港的《art plus》雜誌在台灣與港澳同步創刊,與一般藝術雜誌不同,《art plus》提供豐富且實用的藝文消息及新的生活美學觀點,透過食、衣、住、行、時尚與設計傳遞藝術之美,也希望可以建立起香港、澳門和台灣的互動文化平台。

《art plus》雜誌由香港《藝術地圖》雜誌所創刊,該雜誌創刊人譚偉平說,這本雜誌代表著這個時代一般人都需要一些生活的參照,從各城市的生活差異,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也可以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

目前創刊號內容包括「德國美學專輯──德國新時尚、建築、設計、汽車博物館」,人物專訪為台灣導演蔡明亮;專欄則有台灣策展人耿一偉談書,文化評論工作者張鐵志聊音樂等等,一半以上都是台灣內容。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37
/ / /

#ixzz1fqNjP2w3" target="_blank" class=postlink>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745156.shtml#ixzz1fqNjP2w3



兼顧藝術雙軸線 曾志朗新考驗






行政院文建會主委曾志朗今(28)日上任,由於文建會過渡到文化部只剩約半年時間,各界對任期如此短暫的文建會主委期待不一,有人直言「沒有期待」,但也有人期待新主委,在施政上兼顧純藝術與應用藝術兩條軸線,促成「工、藝、道」三位一體的實現。


文建會前主委盛治仁因國慶音樂劇「夢想家」事件下台,由曾志朗接任。由於「文化部組織法」已經頒布,文化部明年5月20日就要成立,一般認為,文建會新主委最重要的政策任務之一,是要能順利將文建會等部會,在明年5月20日時過渡、整合成文化部。

據指出,未來文化部底下可能設有七個司,包括綜合規劃司、人文及出版司、藝術發展司、文創發展司、文化交流司、影視及流行產業司、文化資源司;以及兩個次級機關,分別是文化資產局與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管業務可說非常龐雜及廣泛。



工藝道合一 最終目標






台灣需要發展多元文化,如何兼顧純藝術與應用藝術發展,是文化施政大挑戰。圖為台灣藝文展演。
圖/本報系資料庫


由於距文建會過渡到明年5月20日文化部成立只剩幾個月,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期待,新任文建會主委最重要的任務,應是落實讓純藝術與應用藝術的兩條軸線,得以冶於一爐、兼而得之,最終得以促成「工、藝、道」三位一體的實現。

林谷芳認為,最近的「夢想家」事件或近年來文化政策的爭議,在某些程度上反映出了純藝術和應用藝術(如文創產業)兩條軸線的分野,但事實上,這兩者並不好截然二分。

他指出,純藝術涉及無用大用的文化建構、美感發揮,極易被忽視、卻又極需被關照;但在重視純藝術的同時,也不應鄙視能被應用的文化藝術。未來文化部的規模擴大,所涵蓋事務會將此二軸線冶於一爐,因此,如何讓此二軸線匯通並兼而得之,是新任文建會主委的重大挑戰及重責大任。

林谷芳也表示,從中國傳統來看,工、藝、道本來就是三位一體,「道」若無兼顧工、藝,只會流於空疏,「工」若不能體現藝、道,恐怕也只是奇技。就像瓷器的最高境界是北宋汝窯,「汝窯的每個瓷器都能用」,不會因為具有藝術價值就不能用,也不是能應用的就不具藝術價值,這恐怕也是藝文界要深思的議題。



顧產業根本 先守原創



不過,新主委上台首先面臨的是「夢想家」事件引發文化界的集結仍未終止,如何化解藝文界對文化施政與預算的疑慮,是主委的第一堂課。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繼上周前往文建會提出要求文化預算提升到4%、要求三黨候選人進行文化政策辯論等八大訴求外,今天也將在文建會前舉行「曾志朗主委入學趴」活動,曾志朗將出席對話。

籌備處重要成員、獨立策展人胡永芬表示,籌備處提出的八大訴求並沒有優先順序,因為這些都是台灣文化發展長期所需,目前誰來接手文建會主委,都是百廢待舉,但不論誰來做或做了多長,都希望能有足夠的高度和視野來推動文化施政。

對於文化施政與文創產業施政的議題,胡永芬強調:「我們不是不要文創產業,而是文創產業的核心是原創」。她舉文創產業的「同心圓」定義為例,最裡圈核心原創一定要做好,才是文創產業的根本,政府施政必須重視此原則。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另一成員張鐵志則坦言,對曾志朗沒有期待,「我們的訴求對象是總統候選人」。

「文化真正要面對的是人民。」不願具名的文創產業從業者表示,文化要讓人民有共鳴、喜歡、感動,才能有收入;政府要做的是協助推廣,不能因為政府的介入而使市場混亂,或只培養出一些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中間人(broker),因為broker不是文創產業的源頭,台灣美學、生活哲學與型態,才是文創產業發展的泉源。

文創產業界人士也認為,未來文化部的業務牽涉範圍廣泛,不論誰來主政,決策模式都不能陷入菁英的無知或傲慢,更不能低估年輕世代的思考能力,才可能深入了解、深刻布局文化及文創產業政策。

當文化遇上政治…

文創院條例 過關添變數

「財團法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院」(簡稱「文創院」)是政府推動文創產業的重要政策之一,目前設置條例草案已在立法院完成一讀,文建會原本希望立法院本會期可以優先通過其設置條例,並在今年年底設立。

但在總統大選將屆,以及近來「夢想家」事件加劇藍綠政黨陣營對峙,為其過關增添變數。

此外,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所提出的台灣文化政策八大訴求中,也要求凍結並全面檢討文創院的組織與功能,更使得文創院能否設立,倍受關注。

根據文創院設置條例草案,文創院的設置是為了促進文創產業發展,提供產業推動所需的專業支援,而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七條規定特設。

文創院為財團法人性質,業務範圍包括文創產業的創新研究及發展、市場的拓展及行銷、專業諮詢及輔導、專業人才的培育、媒合機制的建立、文創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其流通機制的建立、文化創作產品的商品化及技術移轉、文創產業政策的研究等。

根據草案,文創院設董事會,董事19人至21人,報請行政院院長聘任,並指定其中一人為董事長;文創院也設院長一人,院長由董事長提名,經董事會同意並報請行政院院長聘任。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38
/ / /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2QR3ZY8DxoKPv973RMHrgRbSXFWV6c6yY6P4UjWjfrDfiwil47g32PwDEGZ6eCFqwdHFox5eIiTs4UuP8DxCKilLYYvgVtLaI4Agv9Xvf1w%3D


◎ 戀戀慕夏藝風




◎黃一哲
 海軍技術學校
 藝術的品味期限能有多長?一年、十年、百年,或是永世流傳,這都在於藝術所呈現的價值。亞里斯多德認為:「藝術是自然的模仿」,這是一種真的追求善的執著、美的感動,而藝術的價值也往往是捕捉於一瞬間、一個念頭,或是自己的生活周遭所造成的影響。新藝術、慕夏風是十九世紀的經典代表,是引導人追隨的藝術潮流,這不僅是慕夏創造出來的個人風格,也是當時創作的新思維,他的商業海報和裝飾作品長久以來不僅啟發了現代藝術家,也引發後世一股戀戀慕夏的風潮。走進展覽的作品中,彷彿置身於夢幻的新藝術風格,以往無法以科技輔助的藝術創作,多以石板印刷,再加上人工手法一筆一畫逐漸完成,慕夏生涯中創作數百餘件作品中,包括了油畫、素描、海報、商業設計等,經由曲線的盡情展現、色彩的層次分明,以及創作主題多變迥異,吸引了當時眾人的目光,也成為捷克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慕夏早期以插畫家維生,蟄伏幾年後,其創作巔峰在於旅居巴黎的期間,與當時的法國歌劇名伶莎拉‧貝恩哈德合作,這個千里馬遇上伯樂的機遇,使慕夏創作出一系列的劇作海報,讓全巴黎為之驚艷,粗框線條、大色塊、精緻的色彩層次展現,特別是人物側面的線條和神態,不僅是精美甚至可以說是華麗,「新藝術」慕夏所處的時代,真的是一個注重生活美學的時代。
  隨著目光的瀏覽,藉由導覽的細細解說,耳目所到之處盡是這位大師擅長以蜿蜒的曲線、複雜的圖騰及花草自然景象的烘托,充分表現出女性優雅之美,在一幅幅創作中,彷彿見到輕巧飄逸的春天女神、洗滌酷熱的夏日女神、慕色微涼的秋天女神以及潔淨花白的冬天女神,以各種姿態展現在眾人的目光前,也讓觀賞者逐漸地走入慕夏的視覺饗宴之旅。慕夏一生的創作中,以波西米亞飄逸、自然的風格,融入現代化的藝術及商業創作中,縱使作品頗受當時世人所喜愛,但慕夏心中卻無法遺忘祖國捷克飽受異族統治、戰火摧殘的苦痛。因此,在創作生涯巔峰之際,毅然決然返回祖國完成心中的巨作「斯拉夫史詩」,這個約二十幅的巨型油畫創作,雖然無法以原創來臺展現,但經由草圖的展現,可以看出當時戰爭的殘酷及人類對於消弭戰爭的渴望,這個巨作可以顯示出慕夏熱愛國家以及人類和平的情懷。
  隨著目光一次次反覆瀏覽創作,導覽義工如書般的解說,試圖了解慕夏創作的一生,卻更陷入唯美浪漫的圖像情懷。慕夏不但是一位唯美的創作者,也是一位具有哲學家特質、熱愛祖國、關懷人類的藝術家,反覆凝視創作之餘,總是有新的體驗、新的驚艷之處,發現在曲線蜿蜒、波紋層疊之間處處充滿大自然的萬象形態,讓人駐足其中久久不忍離去,想要一再的細細品味其中美妙,流連在戀戀慕夏畫風之中。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43
/ /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1-12/07/c_122389643.htm



藝術家彩發繡蒙娜麗莎 曾用巴金女兒頭發繡巴金






蒙娜麗莎(彩色發繡) 孟永國作


  那一年,中國文化周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在展覽區內陳列了許多藝術精品,前來參觀的荷蘭觀眾絡繹不絕。很多觀眾在一幅蒙娜麗莎繡像前駐足留連,有人看後還向中方的工作人員發問:“蒙娜麗莎像繡得這麼逼真,真的是用頭發繡的嗎?”中方工作人員用手指著自己的頭發,笑著說:“是用頭發繡的。”荷蘭人大為驚訝:“頭發變的藝術品?太神奇了!”

  展出的最後一天,兩位荷蘭的金發美女來到蒙娜麗莎發繡像前,興奮地比比劃劃,用不大熟練的中國話對工作人員說:“讓我倆在蒙娜麗莎發繡像前拍照留念吧,因為這幅像裏有我倆的頭發。我倆曾在溫州大學工作過……”

  《蒙娜麗莎》傳奇

  發繡,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古籍曾有零星記載。這幅在歐美展覽時大獲讚譽的蒙娜麗莎發繡像出自溫州發繡研究所藝術大師孟永國之手。孟永國年輕時就讀于溫州師范學院美術專業,畢業後留在母校工作。一顆不安于庸常的心,驅使孟永國離開高校投身于剛剛成立的發繡研究所。

  《蒙娜麗莎》的成功還有一段佳話。一天,孟永國在溫州大學校園裏邂逅兩位長發飄逸的西方女性,不由得止步打量起來:一位長發金黃,像金色的瀑布那樣燦然;另一位呈棕色,也透出耀眼色調。又長又美的秀發激發了他的藝術狂想,他想象著這些美發幻化成新的藝術作品。于是他設法了解這兩位女士的情況。原來,溫州大學與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結成友好大學,經常互派教師到對方大學定期任教。這兩位正是阿姆斯特丹大學的青年女教師,在溫州大學任教期滿後就回荷蘭了。失之交臂令孟永國扼腕嘆息。

  然而,有心人總能抓住機遇。溫州大學隨後也選派了兩位青年教師去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任教。孟永國找到這兩位青年教師:“請你們到荷蘭後轉告那兩位女教師,我希望她們的長發能用來創作發繡人像,變成新的藝術生命。”這兩位青年教師將孟永國的話原原本本地帶給那兩位荷蘭女教師。想不到她倆聽後臉蛋笑成一朵花,爽然回答:“我們的頭發能給中國的藝術大師繡人像,高興還來不及哪!”她們齊刷刷地剪下了自己美麗的長發。

  孟永國接到來自荷蘭的秀發,頓時激動得雙腳就像踩在雲朵上,飄飄欲飛啊!繡什麼呢?他思索著。一天,他翻看《盧浮宮畫集》,著名的蒙娜麗莎油畫頓時點亮了他的創作構思。對,就做蒙娜麗莎發繡像,用荷蘭女教師的長發來做,堪稱天造地設。孟永國這次做發繡與以往有著不同的感覺,繡著繡著就感覺到蒙娜麗莎和荷蘭女教師合二為一了。感覺是奇妙的,同時卻覺得效果不佳,單一的金黃色調使蒙娜麗莎缺少豐富性和神秘性。經過分析和思考,孟永國決定用荷蘭女教師的頭發繡蒙娜麗莎的臉和肌膚,用中國人的黑發繡蒙娜麗莎的服飾,這樣才能抵達佳境。正巧一位披著齊腰長發的溫州大學音樂係女學生,到發繡研究所觀看發繡人像。孟永國見了,不禁青睞起她的長發,交談時流露出想用她的長發來繡蒙娜麗莎之意。女學生笑著回應:“溫州大學正在舉行歌唱比賽,我已進入決賽圈,如果得了第一名,我就把長發剪下來送你。”孟永國真誠地說:“祝你得第一名,也祝我有好運氣!”果然,這位女學生在決賽中得了第一名,孟永國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她那烏黑的長發。

  孟永國將荷蘭女教師的金發和中國女大學生的黑發結合運用,重新修改,蒙娜麗莎發繡像終于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為巴金繡像

  著名作家巴金100歲誕辰時,浙江省作家協會思量著給巴老贈送賀禮。作家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孟永國的發繡,于是找到孟永國。孟永國說:“告訴你吧,我少年時就用大人給的壓歲錢買來巴金的《家》,沒日沒夜地看,邊看邊在書上寫感悟……後來又湊錢買了《春》和《秋》,看完了還珍藏起來。我是巴金的粉絲哩。”孟永國隨即給巴金女兒李小林和生活秘書陸正偉打電話,搜集巴老的照片等資料。李小林在和孟永國通電話時說:“我要把我的頭發剪下來寄給你,繡到我爸的發繡像裏。讓這幅發繡像既有廣大讀者對我爸的喜愛,有你這位藝術大師對我爸的深情,又有兒女和孫輩對他的愛。”孟永國隨即回答:“我一定將你的青絲繡進巴老發繡像裏,因為意蘊太深遠了。”幾天後,孟永國就收到李小林寄來的頭發,還有陸正偉寄來的巴老的照片。

  一張張巴老的照片攤在桌面上,孟永國仔細看,對比著看。他想,巴老是文學大師,是思想家,是“說真話”的大寫的人,發繡像應該體現這些元素。在網上,他找到一張巴金微仰著頭笑容和藹可親的半側面照片,眼睛為之一亮。對,就應該是這樣的圖像。

  為了深刻理解巴老的精神與人格,孟永國請朋友來講巴老的故事,又到新華書店買來有關巴老的著作。沉湎在構思中的他突然之間腦子裏靈光一閃:巴老發繡像的背景應該是長方形的書,要用特殊的針法來繡……

  巴金發繡像面世後,由孟永國和茅盾文學獎得主王雪烽專程送到上海市作家協會。巴金女兒李小林捧著父親的發繡像再三端詳,脫口而出道:“繡得實在太好了!我很喜歡,我爸一定很喜歡!我馬上把發繡像交給我爸,我爸一定會很喜歡!”說完,李小林久久地握著孟永國的手,再三說:“你的手真巧,你的心真好!”孟永國說:“我是巴老的忠實讀者!”合影留念之後,李小林對孟永國說:“從現在開始,我是你的發繡像的忠實觀眾!”

  作者:趙徵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12/01~2011/12/07 2011-12-07 18:51
/ / /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w2u5S9CJZGAXB%2FzPg%2Fq7av9AN0c1GXHs9kGBDbJqWRpoBlgZjBkjXENRvjGqPbmPveKadKYMYymTDOThXKRIh2hf%2BGv5ZqMeuSgUZhf0rEg%3D



◎ 塗鴉在星國:藝術與秩序之衝突




◎松輯
 In an industrial park near Singapore's harbor, a group of people spray-paint a wall with the bright colors and rebellious swirls of graffiti.在新加坡港口附近的一座工業園區,一群人用噴漆對著牆壁畫出一圈又一圈狂野的塗鴉,色彩鮮明。
  Under other circumstances, their action would lead to prompt arrest. But the "taggers" are artists taking part in a performance highlighting the urban art form.
  在其他場合,這樣的行為會遭到逮捕。但這群「標記者」是藝術家,他們正進行一項都會藝術表演。
  Graffiti is seriously frowned upon in Singapore. Last year, a Swiss man was jailed and caned for vandalism after he spray-painted a subway train.
  塗鴉在新加坡極度不被認可。去年一名瑞士男人,因為對著地鐵車廂噴漆而被送入大牢,還挨了鞭刑,理由是破壞公物。
  But the perception in the city-state that graffiti is nothing more than vandalism by wayward youth is changing, thanks in part to art festivals like the one at the industrial estate, part of the Voilah! French Festival Singapore.
  過去社會認為塗鴉不過是任性青少年的行為,如今這樣的看法正在改變,這得感謝在工業園區舉行的藝術節活動;該活動是Voilah!新加坡法國節的一環。
  "There is still a sense of graffiti as anti-social behavior, but when people see it in a gallery, it becomes an artistic endeavor," said Howard Rutkowski who helped organize the event and exhibited 72 pieces of graffiti art on canvas at a gallery in the estate.
  霍華德.羅特考斯基說,「仍然有人認為塗鴉是反社會行為,但當人們在藝廊看到塗鴉,塗鴉即變成一種藝術的追求。」他負責協助舉辦這場活動,並在園區藝廊展示七十二件畫布上的塗鴉作品。
  Even among aficionados, though, the purpose of the art form is open to debate.
  不過,即使是熱衷塗鴉的人,也對這種藝術形式有不同的看法。
  Two years ago, a group of graffiti artists found themselves barred from the only government-sanctioned arena where spray painting is allowed, a youth park in a shopping district.
  兩年前,一群塗鴉藝術家被禁止在政府唯一核可塗鴉的場所進行作畫;該場所位於購物區的一處青年公園。
  The reason given was that they wanted to spray paint messages in support of children victimized by the Palestine-Israel conflict.
  原因是這群藝術家想畫幾行字,以表示對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紛爭下受難孩童的支持。
  "Graffiti is not political, it is a form of expression, something to be explored in the city," said Yann Lazou, one of the Frenchmen painting the wall in the industrial park.
  楊拉佐說,「塗鴉不具政治性,它只是一種表達的形式,有待在城市裡進一步被開發。」他是眾多在園區牆上塗鴉的法國人之一。
  Graffiti art is proving popular.
  塗鴉藝術愈來愈受歡迎。
  One piece sold for 7,500 euros at the exhibition, snapped up by a European collector. Two pieces by Dubai-based graffiti artists Sya and Bow went for about S$2,000 ($1,540) each at a separate event.
  其中一件作品在展場被歐洲收藏家以七千五百歐元搶走;杜拜塗鴉藝術家西亞及鮑的兩件作品,則在個別場合分別以二千新加坡幣(約合一五四??美元)售出。
  But even as graffiti gains among collectors, its acceptance appears to be qualified.
  然而,即使塗鴉受到收藏家的青睞,接受度卻不同。
  "Graffiti on a cardboard or canvas as a form of painting is a piece of art. But graffiti painting cars or walls is irresponsible," said Singaporean art collector Elson Ng.
  新加坡藝術收藏家阮愛森(音譯)表示,「在紙板或畫布上塗鴉,因為它是一種繪畫的形式,所以可以被接受。但在汽車或牆壁上塗鴉則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Singapore graffiti artist Shah Rizzal, who also took part in the event, hopes his country will some day grow to view his work favorably and embrace it on a larger scale and more openly.
  參與這項活動的新加坡塗鴉藝術家沙里札希望他的國家有一天能善意看待他的作品,心胸更開放,全然接受塗鴉藝術。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前往頁面 1 2 3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