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故宮,2011/10/03 ~ 2012/01/03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 2頁, 共2 前往頁面 1 2
人氣點閱:8157 發表人
Re: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故宮,2011/10/03 ~ 2012/01/03 2011-12-18 18:22
/ / /

http://goo.gl/3zcVr

◎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姜捷

 徐志摩的〈偶然〉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情詩,「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更成為感情昇華的經典名句;然而,我走訪了此時正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所展出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腦中浮現的盡是如此的感喟,是啊,隔了半個地球,歐洲與亞洲兩位從未謀面卻彼此孺慕的帝王,竟然可以這樣你來我往的擦出藝術的火花,是互相學習也好,是良性競爭也罷,隔著遙遠時空,隔著語言不通、國情不同、文化迥異的重重障礙,我們看到他們在藝術上克服種種阻攔的相遇,撞擊出交會的燦爛火花,為我們後人預約了享見東西文化融會的幸福。而今,在三百年之後,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才在美好周詳的策展中,看到脈絡相通的中法文化交流,這項跨年展出到元月三日的特展,竟是讓人目不暇給的看到難得而豐饒的法國藝術展品,包括全世界知名的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以及從臺灣故宮、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等珍藏,仔細看這一百八十九組件的藏品,不禁訝異於中國的康熙和法國的路易十四竟有如此大的求知慾與包容力,讓兩國在科技、藝術、文獻、教育,甚至宗教信仰上,做了如此艱巨的相互學習,且彼此深深影響,讓後人不踏出國門,也能如此幸福的看到截然不同的藝術,能在數十年間就融會貫通並和諧呈現,東西方美感的彼此滲透、彼此浸染,產生「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無限可能,真是妙極了!

  康熙皇帝和太陽王路易十四如何能跨越時空相見?原因是藉由五位天主教的耶穌會會士,他們原本是數學家、傳教士,卻在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樑之後,把彼此截然不同的文化,做了不可思議的交會,在逛起來並不太累的特展中,循著「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耶穌會士:君王間的橋樑」、「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會」、「交會的燦爛火花」等四條主軸動線,十分有脈絡地追尋,便可上一堂珍貴的藝術史,細賞在同一個時代裡,相距半個地球之遠的兩位帝王,能讓東西方在科學與藝術上的相互影響,帶來令人欣喜的交會,在悠悠歲月中發展出不可思議的陶融,在這項別開生面的會心策展裡,以用心鋪排對照,極有趣味也令人驚艷驚嘆的看到東西文化交流之後的豐碩成果。

  其中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慢慢推敲的小細節,特別是中國的青花瓷影響了法國的裝飾風;法國的玻璃技術也影響了中國的藝術形態,高難度的玻璃胎畫琺瑯技法、掐絲、描金、鑲嵌等手工與科技交融的相互影響,都是值得會心一笑的學習,花瓶、硯台、鼻煙壺、錢囊、西洋人物盤及碗盤瓶甕上的花卉設計等,件件樣樣看出「誰在學誰?」顯得十分興味盎然;青花瓷畫上的洋人穿著西洋服飾,鬈曲的波浪髮型,卻有著細眉與鳳眼,而法國來的器物上的中國人畫像,同樣穿著唐裝,留著長辮子,卻是濃眉大眼的外國容顏,更是令人莞爾!

  東西文化在相互浸潤與激盪交織出耀眼光芒,也看到古人生活中充滿藝術養分,拿著一盅畫滿牡丹的茶碗,品茗聞香、賞花看畫,是多麼雅致而奢華的品味啊!常觀古物,心領神會,不但長智慧,也能拓展眼界,了解文化脈絡,也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與美學素養,在建國百年的尾聲,不妨去故宮感受「精緻文化融入尋常生活」的幸福,飽饗精彩一百,豐美一百!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故宮,2011/10/03 ~ 2012/01/03 2011-12-18 18:24
/ / /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1/12/16/5551s3481086.htm




台北故宫特展:康熙与路易十四的相“遇”





特展海報。記者 吳亞明攝




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記者 吳亞明攝


  “獲知在陛下身邊與國度中有眾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在多年前決定派送我們的子民,6位數學家,以為陛下帶來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

  台北故宮正在舉辦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這封泛黃的複印件引來不少觀眾的駐足、讚嘆。

  那是1686年,歐洲的中國熱方興未艾,法國路易十四派遣多位科學家以海路方式赴中國的同時,也派遣一個科學傳教團借道俄國,計劃通過陸路赴中國。因為以當時的技術,海上航行十分凶險,從歐洲赴中國,常常6艘船安全抵達不到1艘。不過,當時的俄羅斯規定,若未持有法令文件,任何人不得繞行西伯利亞前往中國。為此,路易十四分別致信俄國彼得大帝和清朝康熙皇帝。這份泛黃的複印件就是寫給康熙的信。可惜,俄羅斯拒絕借道,這封信始終未能送達康熙大帝的手中,現收藏于法國外交部。

  然而,中法交流的渴望並沒有因此而停息,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學家歷經3年艱難行程,抵達了北京。這幾位科學家也是耶穌會士,成為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遠隔萬里的對話橋梁。其中的白晉、張誠進入清宮,成為康熙的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甚至人體科學的老師。

  此次特展中有一份現藏于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欽定骼體全錄》,見證了康熙是位求知若渴的君王。8本手稿黃絲裝冊,一律是工整的滿文,文內還配有黑白人體素描圖。據介紹,這是科學家巴多明神父改寫的醫學著作。在第一冊裏,附有巴多明神父寫給皇家科學院的信,說明這本書應康熙大帝要求撰寫,康熙認為學習解剖學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譯成他的母語滿文。

  在康熙身邊生活了5年的白晉1697年回到法國。在回去的路上,他撰寫了一本《康熙帝傳》。這本泛黃的小書也是特展展品之一,書中對康熙推崇備至:好學、知人善任、隨機應變、關懷人民生活、生活儉樸等,“具備天下所有人的優點,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應列為第一等的英主”。

  太陽王路易十四與康熙帝很可能惺惺相惜。他們有太多相似的背景,都是幼年喪父,很小就登基,康熙8歲,路易十四5歲,都曾生活在輔佐大臣的陰影下。少年康熙最後計擒鰲拜,奪回了大權,路易十四則直到馬薩林壽終正寢,才真正執掌了大位,也因此,他再未設宰相。兩人同樣精力充沛,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到10小時,康熙在位61年除了生病、重大節慶幾乎無一日不聽政,即使北京地震時都沒有中斷。當然,他們好武、專制,但相對於帝王來說,兩人都稱得上明君,使大清帝國與法蘭西國都躋身於當時最強盛國家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君主對於科學與藝術都懷有濃厚的興趣,對文化發展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康熙愛好書法、哲學,對生活萬物充滿好奇;路易十四有極好的音樂天賦,喜愛表演藝術,大力引入歐洲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使歐洲文化中心自義大利移往法國。中國與法國,完全不同的兩種文明,也因為兩位帝王的個人特質,增加了相遇的機會。

  一件件展品無聲地訴說著中法文化的交會與碰撞:法國仿製的白瓷中國男女像,展現了十八世紀歐洲對中國的憧憬與想像;法國聖克婁工坊製作的錫釉陶垂帷花卉藥瓶,圓口、溜肩、長圓腹,以鈷藍彩的紋飾,正是中國人看慣的纏枝牡丹花葉……更不用說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中建造的特裏亞農瓷屋,成為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國的象徵。

  借著兩岸故宮豐富的收藏,可以看到更多印在清宮文物上的西方元素:藏于北京故宮的康熙禦制角尺,通體銀質,刻度清晰,白晉曾說:“皇上(康熙)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已感到最大的樂趣,因此,他每天都和我們度過兩三個小時……”透明玻璃水丞宛如西方墨水瓶,康熙35年(1696年),造辦處玻璃廠正式成立,開啟了清宮玻璃器的製造。還有在瓷胎、銅胎、宜興胎等不同材質上的畫琺瑯器,雖是中國傳統的花卉圖案,不少流露出西方寫實畫的風采……

  徜徉在台北故宮中,回想著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的風采,更令人讚嘆與沉醉的是,跨越千山萬水,兩大文明相遇,激蕩起綿延至今的漣漪。(孫立極 王連偉)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Re: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故宮,2011/10/03 ~ 2012/01/03 2011-12-25 21:23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21500498.html



連戰看康熙展 半蹲細端詳



2011-12-15 01:29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連戰與夫人連方瑀欣賞「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圖中人左起連惠心、周功鑫、連戰、連方瑀、嵇若昕。(王遠茂攝)

 雖然北台灣間歇性風雨不斷,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連方瑀伉儷一行人昨日仍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在院長周功鑫陪同下,悠閒地參觀「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的解說,讓連戰夫婦看得興味盎然,互動和討論氣氛熱烈。不少參觀民眾看到連戰夫婦在場感到驚奇,不時投以好奇目光。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由故宮主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藉由一八九組件來自故宮、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和北京故宮等十八家博物館的珍藏文物,訴說十七、十八世紀康熙和路易十四兩位中法君王的故事。經由五位耶穌會傳教士的引介,讓這兩位際遇相仿、在位期間都文武顯赫的帝王,互知彼此、信件往來,更促成中法文化交流。

 連戰夫婦帶著女兒連惠心、連詠心以及懷孕的二媳婦路永佳,一同前往,過程當中連戰夫婦不時十指緊扣。而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教育博士學位的連惠心,流露她對藝術的喜愛,認真觀賞每件展品,也與同行者討論。

 連戰對中國文物的興趣濃厚,看到康熙的書法秀美又不失帝王氣勢,大力稱讚「真是漂亮」。看到精緻袖珍的瓷器如康熙珍藏的十二件、分別都只有五公分高的《五彩十二月花卉盅》,為了要看清楚盅面描繪的精緻花卉,還半蹲仔細端詳,品味再三。而康熙自己發明和設計花紋、套在成長的葫蘆表面,讓細緻的花紋得以烙印在葫蘆表面的《壺盧番蓮紋瓶》賞玩系列,都令人感受到康熙充滿童心的一面。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現於故宮圖書文獻大樓展出至明年一月三日。
________________
饒是春秋等閑賦,識盡停跡翻浪去。
--------------------------------------------
有美術活動或是個人繪畫參展等,
希望在版內宣傳可以私訊我。
ˊUˋ
Should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Piauling Huang
piauling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滄瀳飄零
註冊: 2009-01-19
發表: 13612
來自: 貓窩=W=
V幣: 115089




前往頁面 1 2
畫展,作品展,畢業展,設計展,美術展,聯展,個人展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