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繪圖 | 美術設計 | 熱門標籤 | 首選 | 首頁宣傳 | 近期作品 論壇: 發表 | 美術工作 | 美術比賽 | 展覽活動 | 美術相關 | 一般討論 | 美術同好 CG 討論 :: Photoshop | Painter | 3D 行動 | AMP

【 立即註冊 】 : 更改個人資料 : : 登入

會員名稱: 登入密碼: 保持登入

mmmxxx

美術繪圖發表:奇幻插畫,言情插畫,兒童繪本,線上繪圖,水彩水墨油畫素描版畫
1頁, 共1
發表人 人氣點閱:3670

0919.jpg
0919.jpg




QQQQQQQ
QQQQQQQ
SAYYOUSAYME
SAYYOUSAYME
愛與光
愛與光
Love Phantom
Love Phantom
WM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ॐ)宇宙的聲音 *.
註冊: 2004-05-21
發表: 4770
來自: 星天上君
V幣: 278278
@ 1F
mmmxxx 2010-09-15 03:19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
人於前八識之染著,若不入於第九識之真如本識上,確仍無法脫離輪迴,因而在彰顯佛性本質上,定要能入於第九之「菴摩羅識」內,方是正確也。

【靜中養心,動中制心,鬧中煉心,行中驗心】。
南無阿彌陀佛
WM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ॐ)宇宙的聲音 *.
註冊: 2004-05-21
發表: 4770
來自: 星天上君
V幣: 278278
@ 2F
Re: mmmxxx 2010-09-15 14:24
/ / /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 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王菩薩的梵名是「乞叉底孽娑」
《地藏十輪經》中記載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 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前句取「地」後句取「藏」故名「地藏」
祂承受釋迦牟尼佛之神力
分身千萬...遍及百千萬億世界
在釋迦佛祖寂滅之後及未來佛
彌勒尊未下世之前
這段無佛時期裡負起普渡六道
引導五濁惡世的責任~


地藏王乃「願門之主」曾經發大誓願: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祂在各時期有不同的化身
在「不可說」、「不可說劫」時期
地藏王曾在佛陀面前立下大願~
我為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
眾生解脫苦海~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佛法說凡人過世之後要經過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
這六道輪迴
而大願地藏王菩薩之大願是渡盡地獄眾生
否則就不願成佛~

在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之時
地藏王菩薩本是婆羅門的女子
(婆羅門是印度古代社會中最高貴的族群)
父親名叫尸羅善現~母親名叫悅帝利
悅帝利信邪不敬三寶死後神魂墮落無間地獄
地藏王就變賣家產廣求香花在佛寺供養諸佛
祈求佛祖指示母親的去處~

此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地藏王思母至深
就前來告示
如你供養諸佛完畢就回到家中端坐稱念
『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名號
即可知母親的去處
地藏王叩拜完畢即時回到家中端坐
專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
經過一天一夜見自己來到海邊
海浪洶湧惡獸、夜叉出入其中專食男女罪人.......
地藏王看見此景就執念佛力無憂無慮
不久有一「無毒」鬼王前來稽首
地藏王就詢問鬼王
求其告知地藏王母親的神魂拘留何處
鬼王就問~菩薩之母生時作何行業?
地藏王說~我母邪見輕視三寶
鬼王再問~菩薩之母叫何名字?
地藏王回答~母親的名號叫做悅帝利
無毒鬼王聽完後合掌而言
悅帝利罪女有孝女~為母設供~修福布施
有此功德~已得脫地獄
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倖免在無間地獄受苦~  
地藏王菩薩醒來之後
馬上來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前立下誓願
願盡未來之時普渡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之門
令諸苦眾生鬼魂都能獲得解脫~  

在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時期有兩位國王
同行十善廣益眾生
其中一位國王發願早成佛道以渡眾生~
佛號為一切智成就如來
另外一位國王
發願永渡罪苦眾生未如願則不成佛
祂就是地藏王菩薩~

孝心感動如來  
地藏王在無量阿僧祇劫時名叫[光目女]
母親過世之後有一羅漢福渡眾生巧遇光目女
就設食供養之
[光目女]想要知道母親死後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或者其他地方就請示羅漢...
此羅漢入定觀之就向光目女說
汝母在世作何行業?為何今在地獄受其苦刑?
光目女回答~我母在世好食魚鱉之物
有時炒有時煮盡情享受~計其命數千萬復倍
不知尊者如何拯救?
羅漢言道~汝誠心稱念清淨蓮華目如來
並塑畫形像誠敬供養~必定能有所感應
[光目女]就以恭敬之心供養佛像
而且以虔敬的心境來禮佛~  
有一天[光目女]夜中夢見金黃耀眼大放光明的
清淨蓮花目如來對她說道
你的母親會誕生在你家中
不久家中女婢果然生下一子
未滿三天就稽首合掌悲泣對光目女說
生死業緣~全是自作自受的~

我前生是你的母親
過世之後即墮入冥暗的地獄之中受苦
現在蒙你供佛的福力~方得轉生為下賤之人
但只有十三歲的壽命~就要再次墮落惡道...
[光目女]聞言痛哭失聲珠淚如雨
馬上在清淨蓮花目如來佛像前發願
願我之母永脫地獄
十三歲壽終後不必再經歷惡道
願十方諸佛清淨蓮花目如來
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
又說我母若得永離三塗
並離下賤乃至永劫離女人身者
我願今日以後百千萬億劫
誓願救拔所有的世界、所有的地獄
以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
令離地獄、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
盡皆成佛~然後我方成正覺...~

其後由光目女的母親轉世之童子享壽十三歲
接著又轉生在無憂國土~壽命是不可計算的
成佛之後廣渡無數眾生
光目女因立下誓願~地獄眾生未成佛果不願為佛
仍然留在世間以大慈大悲的心境護祐世人
成為世人所尊敬的大願地藏王菩薩~

願請法食來資養慧命~

不以物食而延長壽命~


下午 02:11 2010/9/15

地藏王菩薩的由來

【地藏王菩薩】的梵名是「乞叉底孽娑」,《地藏十輪經》中記載:「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前句取「地」,後句取「藏」,故名「地藏」。祂承受釋迦牟尼佛之神力,分身千萬,遍及百千萬億世界,在釋迦佛祖寂滅之後,及未來佛彌勒未下世之前,這段無佛時期裡,負起普渡六道,引導五濁惡世的責任。



地藏王乃「願門之主」,曾經發大誓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祂在各時期有不同的化身,在「不可說」、「不可說劫」時期,地藏王曾在佛陀面前立下大願:「我為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眾生解脫苦海,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佛法說凡人過世之後,要經過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這六道輪迴,而地藏王之大願是渡盡地獄眾生,否則就不願成佛。


前世1.

在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之時,地藏王菩薩本是婆羅門的女子(婆羅門是印度古代社會中最高貴的族群),父親名叫尸羅善現,母親名叫悅帝利。悅帝利信邪不敬三寶,死後神魂墮落無間地獄,地藏王就變賣家產,廣求香花在佛寺供養諸佛,祈求佛祖指示母親的去處。此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婆羅門女思母至深,就前來告示,「如你供養諸佛完畢,就回到家中,端坐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名號,即可知母親的去處。」婆羅門女叩拜完畢,即時回到家中端坐,專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經過一天一夜,見自己來到海邊,海浪洶湧,惡獸、夜叉出入其中,專食男女罪人。

  婆羅門女看見此景,就執念佛力,無憂無慮,不久有一「無毒」鬼王前來稽首。婆羅門女就詢問鬼王,求其告知婆羅門女母親的神魂拘留何處。鬼王就問:「菩薩之母生時作何行業?」婆羅門女說:「我母邪見,輕視三寶。」鬼王再問:「菩薩之母,叫何名字?」婆羅門女回答:「母親的名號叫做悅帝利」。無毒鬼王聽完後合掌而言:「悅帝利罪女,有孝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有此功德,已得脫地獄,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倖免在無間地獄受苦。」婆羅門女菩薩醒來之後,馬上來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前,立下誓願,願盡未來之時,普渡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之門,令諸苦眾生鬼魂都能獲得解脫。


前世2.

在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時期,有兩位國王,同行十善,廣益眾生。其中一位國王發願早成佛道,以渡眾生,佛號為一切智成就如來;另外一位國王,發願永渡罪苦眾生,未如願則不成佛,祂就是地藏王菩薩。


前世3.

另有一說,地藏王在無量阿僧祇劫時,名叫光目女,母親過世之後,有一羅漢福渡眾生,巧遇光目女,就設食供養之。光目女想要知道母親死後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其他地方,就請示羅漢。

  此羅漢入定觀之,就向光目女說:「汝母在世作何行業?為何今在地獄,受其苦刑?」光目女回答:「我母在世,好食魚鱉之物,有時炒有時煮,盡情享受,計其命數,千萬復倍,不知尊者如何拯救?」羅漢言道:「汝誠心稱念:清境蓮花目如來,並塑畫形像誠敬供養,必定能有所感應。」光目女就以恭敬之心供養佛像,而且以虔敬的心境來禮佛。

  有一天,光目女夜中夢見金黃耀眼大放光明的清淨蓮花目如來,對祂說道:「你的母親會誕生在你家中。」不久,家中女婢果然生下一子,未滿三天,就稽首合掌悲泣,對光目女說:「生死業緣,全是自作自受的。我前生是你的母親,過世之後,即墮入冥暗的地獄之中受苦,現在蒙你供佛的福力,方得轉生為下賤之人,但只有十三歲的壽命,就要再次墮落惡道。」

  光目女聞言痛哭失聲,珠淚如雨,馬上在清淨蓮花目如來佛像前發願:「願我之母,永脫地獄,十三歲壽終後,不必再經歷惡道。願十方諸佛,清淨蓮花目如來,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又說:「我母若得永離三塗,並離下賤,乃至永劫離女人身者,我願今日以後百千萬億劫,誓願救拔所有的世界、所有的地獄,以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令離地獄、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皆成佛,然後我方成正覺。」

  其後,由光目女的母親轉世之童子,享壽十三歲,接著又轉生在無憂國土,壽命是不可計算的,成佛之後,廣渡無數眾生,就是現在的【解脫菩薩】。而當時的羅漢,就是現在的【無盡意菩薩】,光目女因立下誓願:地獄眾生未成佛果,不願為佛,仍然留在世間,以大慈大悲的心境護祐世人,成為世人所尊敬的【地藏王菩薩】。

前世4.

也有一說,地藏王菩薩生在唐朝武則天登封元年(六九六年),姓金名喬覺,是新羅國第七代國王金理洪的兒子,七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王位由叔父金興光繼承。

  金喬覺雖然身為王子,但一點都不高傲,生性非常的淡泊、樸實,自幼喜愛典籍、經文。在金喬覺二十四歲時,就剃髮出家,離開宮中,帶著一隻白犬名叫「善聽」,單獨航海離開仁川港口。船開到中國的長江時,受阻於港口的沙灘,就棄船上岸,一心要找尋適於修道的名山大川。

  經過千辛萬苦,金喬覺來到中國安徽省青陽縣的九華山,認為此山為適合修道之處,就在九華山東崖岩上苦行修道。他在九華山廣設道場,坐禪誦經以超渡眾生,山民諸葛節被他的佛法所感動,就四處奔走募捐,郡守張岩也施捨大量錢財,建成寺廟,而且還表奏朝廷,命此廟名為化城寺。

  金喬覺在化城寺廣納善信,教導佛法,由於他慈悲為懷,深為信徒敬仰。同時他繼續潛心苦修佛理,並抄寫大乘佛教的四大經典,送給信徒,以廣弘布施。他在九華山弘揚佛法之名,傳到新羅國後,新羅國佛教僧眾,紛紛前來九華山,追隨他學習佛法。雖然信徒人數眾多,佛法得以廣布,但是僧多米少,不久糧食就發生問題。

  後來金喬覺著手在寺院邊開發泥土地,準備要補充糧食的不足。但深受他教化的僧眾,看見此景就紛紛跪拜,並說道:「願請法食來資養慧命,不以物食而延長壽命。」金喬覺聽到這些話,內心非常感動,明白眾寺僧已知哲理佛法,頓悟見真性,這也就是佛教中所讚譽的「南方的枯槁眾」。在九華山修道悟佛的日子裡,糧食問題可說是最大的困難。附近村民知道這件事情後,就不斷來供養米糧,幫助他們擺脫三餐不繼的艱困狀況。



菩薩鉤鎖百骸鳴
  在九華山化城寺苦修佛道七十五年後,金喬覺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七二八年),或說於唐德宗貞元十年(七九五年)七月三十日,端坐圓寂,享年九十九歲。金喬覺圓寂之後,眾僧將其肉身安奉在石函中。經過三年,開啟石函,發覺其肉身沒有任何損懷,而且面目如生,眾人跪拜禮敬,恭迎其肉身進入神光嶺月身寶殿,俗稱「肉身塔」。肉身進塔時,只聞骨節搖動,猶如金鎖憾鳴,所以後來經文上可以看到「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的記載。

  由於金喬覺生前篤信地藏王菩薩,而且傳說他的容貌與地藏王非常相似,所以眾寺僧以及信徒就覺得他是地藏王的轉世化身。又因為他姓金,所以被世人尊稱為金地藏。詩仙李白曾經來到九華山,並且有一首詩贈送給金地藏:「賴假普慈力,能救無邊苦」。



~感恩~是一種美好的心情

下午 02:11 2010/9/15
________________
人於前八識之染著,若不入於第九識之真如本識上,確仍無法脫離輪迴,因而在彰顯佛性本質上,定要能入於第九之「菴摩羅識」內,方是正確也。

【靜中養心,動中制心,鬧中煉心,行中驗心】。
南無阿彌陀佛
WM



繪圖畫廊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留言板
最愛收藏分類標籤
暱稱: .*(ॐ)宇宙的聲音 *.
註冊: 2004-05-21
發表: 4770
來自: 星天上君
V幣: 278278
@ 3F
Re: mmmxxx 2010-09-15 17:16
/ / /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http://www.bfnn.org/tzuchou/speech/speech11.htm
念觀音聖號要知道怎樣名為觀音?應顧名思義,因義知名。又者名實相稱,因果相稱。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有六步功夫。去年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時,講過一次。這種道理很微細,聽了一次,恐怕還不易了解。今天有請法的,請講觀世音菩薩耳門圓通的功夫如何用法,所以再講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所言行深者,就是般若行深。般若即智慧,智慧行不但要深,還要究竟圓滿才能到彼岸;到彼岸即因圓果滿,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即因圓。因該果海,觀音菩薩亦稱觀音如來;果徹因源,觀音如來亦稱觀音菩薩。約功行說,證聞性,耳門圓通;約位子說,自博地凡夫經過三賢十地,已至佛位。就功夫說,觀音反聞功夫有六層,雖說有六步,實則菩薩所行,如鳥飛空,飛千里而無千里跡相;菩薩修行,亦復如是。既無修行跡相,焉有六層之數?為令眾生有摸索處,故於楞嚴會上自述用耳根圓通功夫,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即是禪定智慧。此等功夫,根根都好用,只以眾生根機及因緣各有不同,故下手有異。如來於楞嚴會上問菩薩、聲聞本何法而得圓通?二十五聖各說各的圓通,有二十五種,即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或以一根得圓通,或以一塵一識一大得圓通。觀音自述耳根圓通。圓通者,圓滿通達自性,即明心見性也。如來命文殊菩薩揀圓,何者對娑婆世界眾生之機而易修?文殊菩薩揀取觀音菩薩耳門圓通為最殊勝,因此方之人耳根聰明,入法易也。觀音菩薩用反聞功夫證圓通,你我要證圓通,亦應如是反聞。文殊菩薩讚觀音耳門圓通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反聞聞自性,為諸佛同證,既反聞法門易修契機,所以講講觀音的圓通。

反聞功夫有六步,六步除六結。有結是生死,解結則了生死。

「初于聞中入流忘所」此二句是第一步功夫,空動相即解動結。

初于聞中是觀音菩薩在古觀音如來處,得了修行方法,最初修時自聞中修的反聞聞自性。性乃本性,非習種性。習種性如眼見色的見性,見了起分別,就是差別性。此是生死,虛妄不實。眼見色不能聞聲,彼此不能通,一根如是,根根皆然。性種性是通的,乃根性、塵性、識性,唯一無二的本性,一切諸佛皆稱此性而成佛。



入流忘所者,入對出說。一切眾生聽外面音聲,真性隨緣往外流,而不知緣虛妄之法,此性亦變為虛妄。若欲了生死,就要將本性收攏起來,即是反聞自性的功夫,不令耳根聞性放逸去分別聲。不但耳根要反過來反聞,根根都要反過來,眼反見,鼻反嗅,舌反嚐,身反觸,意反覺。現在說耳根,即是使耳根真性不要往外流。入流是隨順法性流,出流是隨順根塵流。向內流,全妄成真;向外流,全真成妄。功夫用上去即入流,入流則忘所。所即聲塵。忘音聲之相,聽而不聞,則不被音聲所轉,亦即是不為色塵等所轉。色塵為聲音所依故,風聲、雨聲、車聲、馬聲、男聲、女聲,音聲雖有多種,然不出可意聲、不可意聲二種。用功的人,不但壞音聲不聽,好音聲亦不聽。因為音聲都是有對待的,能反聞自性,忘所聞聲,則離對待而動結解。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此第二步空靜相,即解靜結。

不聞音聲動相,覺得有靜相,還是向外分別的生死。何以故?對動而言靜,有對待故。反聞功夫漸深,忘卻塵境,故所入寂。法性為所入,觀智為能入。觀智即始覺智也。以始覺智反聞本覺理,轉識成智。功行深故,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明明白白不生。又者絕對不生,故曰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此第三步空能聞之根相,即解根結。

如是者,仍是反聞聞自性。反之又反,聞之又聞,反聞功深,不但所聞動靜二相盡,能聞根相亦盡。論反聞功夫確只一個,雖然說有六步,總是一個聞性。反之又反,聞之又聞,以至聞到明心見性為究竟。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此第四步空覺相,即解覺結。

盡聞不住者,根相雖空,還有能覺根盡的念頭,並此念頭也要打消。既有能覺之念,仍是微細分別的生死。盡聞二字,承上能聞所聞俱盡也。盡聞若住,則半途而廢。不住即是用功,反之又反,聞之又聞,破微細覺心。覺有二,即能覺所覺。覺心是能覺、能聞之根,所聞動靜二相是所覺,所覺第三步已空,此是空能覺之心。因有能覺,還是對所覺之念。有念還未踏到真如實性,故應空覺結。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此第五步滅空相,即解空結。

能覺所覺皆空,還要空到極處,不空到極處,就不能圓滿。如要空覺極圓,還空空。因為要知是誰知道空的,還是心中微細的空念,故須打消此微細之空念而滅空結。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此第六步滅滅得體,即解滅結。

滅從何立,對生之滅也。生如上動生乃至空生皆滅矣。今對生之滅非真滅,所以要將此滅亦滅去。滅生之滅既滅,故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破生相無明矣。

反聞功夫到第六步生滅既滅,則涅槃理現前,常寂常照,常照常寂。性是寂滅理,心是常照智。理智圓明,故曰忽然超越世出世間。蓋以法性湛寂,如如不動。不被聲轉是超越世間凡夫而無動相、靜相,及人我執分別;不著空相覺相,是超越出世間二乘人。因出世間有空相、覺相,悟偏空而有空相,悟偏真而有覺相,皆是聲聞辟支佛境界。並且不但超過世間凡夫、出世聲聞,亦超過三賢十地菩薩。菩薩雖亦能超過二乘而未究竟,還是生相,無明未破故。觀音菩薩聞性圓證,超越三乘人,故成圓滿大覺,與佛齊等。獲二種殊勝:一者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與眾生同一悲仰。所以能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者,因菩薩證圓明心,故上與佛通,下與眾生通。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慈而曰力者,謂菩薩之慈悲,中有利生之作用也。慈能與樂,故曰慈力。與樂即是拔苦,故亦即具足悲力。觀音菩薩得有十方諸佛慈悲,又得有十方諸佛之力,豈從外得?還是自己本具的。不惟觀音具足,人人本皆具足,而為六結所結,故有生、佛之別。有結是生死凡夫,結解即與諸佛同等。

六結中前三結解,破分段生死;後三結解,破變易生死。

眾生仰望諸佛救眾生,觀音菩薩亦在眾生心中仰望諸佛救眾生。有發真心求觀音菩薩者,即是自心中觀音菩薩求救自心中眾生。你我用功要像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即可證諸佛所證之性而成佛。故文殊菩薩讚曰:「十方三世佛,一路涅槃門,非唯觀世音,我亦從中證。」你我如想得到觀音耳根圓通,儘管反聞聞自性,一直聞到明心見性,成圓滿覺。念佛念菩薩,功用皆同。若用反聞一個法門,一門通一切門通,亦通華嚴三觀。大家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時,須向自心上聽,向自性上聽。

觀音證聞性,聞性即心體。體大故相大,相大故用大。聞性充塞虛空,遍滿法界,極大無比,是體大;本覺理有幾大,始覺智有幾大。從體起覺。稱性而覺是相大;聞證自性時,即以如如智契如如理,自顯觀音大用,遍聞一切音聲,乃至微細昆虫音聲,或悶在肚裏音聲,都能盡聞,是用大。楞嚴經讚聞性曰:通真實,圓真實,常真實。隔牆能聞,故曰通真實;十方圓聞,故曰圓真實;睡亦能聞,故曰常真實。大家若用反聞功夫,較其他法門日劫相倍。但此是微細功夫,必須用之又用,久之或者得個門徑。功夫用得深,則得益深;功夫用得淺,則得益淺。較參禪容易,因參禪難得個下手處,此則歷歷孤明的,動也如是聞,靜也如是聞。究竟能聞的是誰呢?又有幾大的界限呢?大家聞一聞看。
________________
人於前八識之染著,若不入於第九識之真如本識上,確仍無法脫離輪迴,因而在彰顯佛性本質上,定要能入於第九之「菴摩羅識」內,方是正確也。

【靜中養心,動中制心,鬧中煉心,行中驗心】。
南無阿彌陀佛


1頁, 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