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05/5/2r08k.html[/center]
[center][h1]吉他工藝 陳瑞明慢工出細活[/h1][/center]
更新日期:2011/05/05 15:44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5日電)高雄市曾有年產400萬支吉他的輝煌產能,隨著時代的變遷,吉他大廠多已外移;不過,年約30歲的陳瑞明卻獨鍾情於手工製吉他與貝斯,即使年產2把依舊執著,並贏得樂團的好口碑。
皮膚黝黑、紮著長長的馬尾巴,陳瑞明有副音樂人的氣質,尤其喜歡搖滾樂。他說,高中時打工賺錢給自己買了1把吉他,從此與吉他結下不解之緣。
從彈吉他、修吉他到手工製吉他,這中間的過程,陳瑞明自己也覺得很戲劇化;10年來,產量不到20把,不過,陳瑞明樂在其中,打算朝興趣繼續走下去。
陳瑞明在大學時念的是日文系,卻喜歡彈吉他。他說,摸熟吉他,就想要改變吉他的造型、音質,讓玩音樂的人有1 把能襯托音樂風格的吉他,所以才開始手工製吉他,接單客製化。
十餘坪大的空間是陳瑞明製作吉他的工作室,從構想、繪圖、選材、上漆到配件與調音,都是陳瑞明一手包辦。他說,如果訂單不趕時間,通常1 把吉他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完工,如果訂單多,1年最多做3把。
早期的高雄加工出口區曾是日本山葉公司製作吉他的大廠,年產量約400 萬支吉他銷往世界各地;相對陳瑞明手製吉他的產量,高雄人見識到吉他工業與吉他工匠的差異。
陳瑞明的手工吉他,1把約新台幣6萬至9萬元;1年2、3支吉他的收入,雖然無法讓陳瑞明富裕;不過,他樂在其中,有時也兼修理吉他,增加收益、支撐他的夢想及興趣。
他說,一點都不擔心訂單的問題,打算先建立自己的品牌與口碑,好的吉他一旦有口碑,自然會有訂單。
量產的客群及市場大,收益也多,陳瑞明不為所動,強調只要有屬於自己的工藝、信譽,自然有市場與訂單。他說,就有歌手楊培安合作樂團的貝斯手就用過他的吉他;聽到一曲曲動人的音樂出自他手工製的吉他,心中滿是感動。
高市府勞工局勞動博物館預計在6 日起推出「工業與工匠的對話—高雄吉他音樂產業展」活動。陳瑞明受邀現身談吉他工藝的創作歷程,介紹高雄市吉他產業興衰。高雄吉他音樂產業展至8 月28日止,地點在鹽埕區勞工博物館。1000505
(2011-05-11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