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7/17/226x8.html[/center]
[center][h1]專訪/建築師羅興華:轉變中的台北 都市發展新風貌可期[/h1][/center]
[center][圖][/center]
記者曹逸雯/專訪
從建築師羅興華的辦公室往外望去,城市舞台、小巨蛋、2009聽障奥運主場館,也就是新的台北市體育場連成一氣,一個台北市新形成的體育、文化、娛樂、休閒中心就在眼前,而小巨蛋、台北市體育場,正巧都是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
說起走入建築這一行,羅興華說,因為自己學的是建築,自然而然就走入這一行,「我也只做過這個」。成大建築,是國內建築相關科系歷史最悠久的,也是當時唯一一所國立大學有建築系的。
大學畢業後,羅興華繼續留在成大建築念研究所,並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都市設計碩士學位,一些台灣知名的公共建築,從小巨蛋、台北市體育場,到台北縣政中心、台南地方法院,以及預定民國102年底完工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等,都是由羅興華領軍規劃。
作品橫跨各種領域、產業,類型相當多,甚至還有醫院、航空站、商場、旅館、辦公大樓、體育場等等,羅興華說,每一個產業都有不同的產業特性,在設計的過程中,雖然很辛苦,但也很有趣,因為每一個作品服務的對象都不盡相同,他還記得,他在設計醫院時,因為父親正在住院,所以就很能從病患家屬的角度來思考。
在做小巨蛋時,則是經過無數的訪談、參觀,也到國外取經。羅興華說,每一個國家的情況都不一樣,不可能完全移植美國或是日本的經驗,其中,差異最大的就是,國外在競圖前,可能已經有一套整體規劃,但當時在接小巨蛋的案子時,市府官員只說一個條件,就是要能夠容納1萬5千人,再一個條件,就是只要不超過預算即可。
羅興華回憶說,考量小巨蛋兼具體育、表演場所等功能,光是座位以及包廂數量的規劃設計,就要不斷做調整,表演場地為了要有市場差異性,建築設計團隊當時也不斷與表演團體接觸,雖然是工作上的挑戰,但有趣的地方也在這裡,可以接觸到很多行業的人,了解他們的需求,包括後來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他也以一家面板廠為例,你可以想像嗎?蓋一個面板廠3層樓的廠房所需要的鋼筋重量,竟然比一棟台北101大樓還要高。
不過,羅興華也直言,做住宅「很辛苦」,因為總是要跟業主斤斤計較。
很多人對台北市的印象都是擁擠的街道、沒有特色的建築物、公園綠地很少等等,不過,羅興華指出,台北市幾個新的重劃區如信義計畫區、大直重劃區、內湖、南港一帶,都因為都市計畫的管制,不僅提供產業發展的環境,百貨商場、觀光旅館的進駐,經由都市設市的整體規劃,都展現都市發展的新風貌,撇開建築物,幾個新開發的區域的整體環境是可期待的。
除了羅興華建築師與荷蘭女建築師侯班(Francine Houben)共同投標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外,未來還有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建築設計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以及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的台北藝術中心,北、中、南三大藝術中心都將在未來幾年陸續呈現在國人與全世界眼前,除了提供表演藝術團體更好的發展空間,也讓建築大師的作品與民眾的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台灣的都市景觀呈現更多元豐富的面貌。
(2010-03-19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