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293 下一頁→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1/5/1q72g.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傳藝中心推出「湄公河流域的生活與信仰」特展[/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831 18:06:07)
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舉辦的「2009亞太傳統藝術節」將於10月3日至11日熱鬧展開,屆時將有來自中南半島的5個國家表演團隊及工藝師進駐傳藝中心。首先,揭開活動序幕的是9月1日登場的「在水之湄--湄公河流域的生活與信仰」亞太特展,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2009 亞太傳統藝術節」將聚焦於中南半島的湄公河流域,以孕育出緬、寮、泰、柬、越等國豐富文化內涵的母親之河,進一歩呈現其深蘊與原始的文化風貌。而率先登場的特展「在水之湄--湄公河流域的生活與信仰」,則透過湄公河流域的宗教與信仰,描繪出中南半島五國的生活形態、風俗民情與藝術文化。
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指出,此次特展內容包羅萬象,首先由「南傳佛教源流」及「婆羅門教與神王合一」為發展源頭,介紹中南半島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佛教及婆羅門教。「中南半島佛像特色」則著重在中南半島的造像風格,如:三屈體態、豐胸厚臀、面相擁有飛鳥似的眼眉,結合舞蹈手姿的菩薩、天女。接著從「小乘佛教僧團生活」展區中,帶領民眾窺見宗教對中南半島人民生活的重要影響,而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樂舞與祭儀」,則是受到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Ramayana)影響,發展成中南半島特有的戲劇及樂舞文化。
除了從9月1日(二)至12月20日(日)於傳藝中心的展示活動外,還特別規劃一系列的周邊活動,包括:展前推廣講座、工藝示範、工作坊與深度座談。另外,於9月12、19、26日將於誠品信義旗艦店6樓舉辦3場推廣講座;10月2、7日於文建會一樓藝文空間進行深度座談交流;10月5、7、9日在台灣音樂中心舉行亞太音樂工作坊;10月7、9日於北藝大音樂廳也有兩場專場演出。
活動重頭戲將於10月3日至11日盛大舉行,今年預計將有近百名的中南半島藝術工作者,在傳統藝術中心園區輪番獻藝。值得一提的是,首度參與活動的柬埔寨團隊,將帶來已被聯合國公告列入「人類重要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代表名錄」項目的柬埔寨宮廷舞蹈及皮影戲。相關展覽及演出資訊請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03)9507711,或上網站查詢: http://www.ncfta.gov.tw。
(2009-09-02 00:36) |
|
[center]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78046[/center]
[center] #a52a2a">烤鴨與水牛 王慶民與江石德雕塑事件聯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提供)[/center]
HINI來襲,除了在家裡打掃或者動手做藝術之外,腸枯思竭的時候您也可以選擇到文化中心來安靜地看書或看展覽,不必擔憂湧擠人潮造成口沫傳染的危機,趁機紓解身心壓力,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會是您一個好選擇。
兩個相差十歲的大男人因青銅而相知相惜,進而連袂於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策展,造型莊嚴、逗趣兼有之「王慶民與江石德雕塑事件聯展」,共41件作品自即日起至2009年9月13日止於三樓文物陳列室展出。
作品相當多元,有王慶民老師極富趣味、人生觀照,例如:等車、烤鴨、捉迷藏、垂簾聽政、趣味門神等作品,也有江石德老師創作的關公、彌勒佛、釋迦摩尼佛等歷史宗教人物,全都是青銅鑄造,兩人創作手法迥異,並陳展出中卻饒富趣味,江老師ㄧ尊嚴肅的釋迦摩尼佛左右兩旁站著王慶民老師所做表情豐富的門神,兩尊門神的食指頂著噘起的小嘴,可愛的模樣相當有趣。
46年次的江石德,作品以宗教題材居多,有著深厚繪畫技巧功力的彌勒佛、釋迦摩尼佛等青銅塑像栩栩如生,台灣水牛呼籲台灣人民飲水思源,作品抒發個人與信仰之間的內省及社會現象,作品風格傳統中又具創意。
56年次的王慶民,作品創作形式以塊狀削切手法,呈現泥塑肌里的觸感並營造作品的力度,一隻「烤鴨」作品饒富意義,象徵愛吃烤鴨的人總喜歡找各種理由去買,而不肯承認是自己愛吃,彷如垂頭的鴨子也有它的無奈;「垂簾聽政」作品看得見慈禧太后於簾後形象,比喻現今社會愛干涉他人風氣依然存在,小至父母干涉子女、大至政治社會人物的無奈。作品有對社會現象的抒發以及對既定的規範現象矛盾提出質疑的一些題材,以及讓人憶往的童趣作品等。
王慶民先生和江石德老師認識是十多年前的事,相識於青銅鑄造工廠,而當時江老師負責的是該工廠精工部門,兩人經常對於一些青銅鑄造過程相關知識互相研究。他們認同一件事:創作的作品代表的是一個事件的記錄,一個感受的傳達,一個溝通的企圖,一個事件衍生出的感觸,因此有了這聯展的動機。聯展呈現江石德﹑王慶民二人各自對身處之環境及現象,藉由青銅雕塑媒材來表現詮釋所想表達的意念。(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提供)
(2009-09-02 00:36) |
|
[center]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78045[/center]
[center] #a52a2a">虹之繡 張瑛玲電腦刺繡藝術創作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提供)[/center]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自2009年8月29日~10月18日在三樓編織工藝館展出的的「張瑛玲電腦刺繡藝術創作展」,透過展覽張瑛玲老師把彩虹繡上天空、用絲線疊成雲彩,作品將帶領大家去看自然、看景象,進入「虹之繡」的現代刺繡創作世界。
彩虹是有趣的哲學對象,所有的變化會因加入太陽與雲的變化而變得豐富,就像地面上所發生的事,因在不同時間遇到不同的人、事、物而變得豐富。任教於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的張瑛玲老師,所舉辦的「虹之繡-2009張瑛玲纖維藝術-數位電腦刺繡創作個展」,利用數位化的電腦刺繡手法,美麗的絲線堆疊、鋪陳,極像生命中混雜難分的起源與延續。
原本在服裝業從事設計的張老師,轉換跑道至南藝大,跟隨陳景林老師學習纖維藝術創作後,就將產業和藝術結合,因此擔任教師後更容易將藝術轉為實用物品,並多元開發羊毛氈、藺草編織提袋以及數位電腦刺繡等時尚技藝。
文化中心郭恬氳秘書表示引入現代科技,是提昇傳統編織技術與產業發展的不二法門之一,因此張老師使用在極速可飆達1200針/分,15針自動換色線、自動剪線系統的數位化的電腦刺繡機,可呈現?線的細緻、豐富、生動的疊色效果,鋪成每一幅作品的律動張力。
而精準的繡前追蹤系統,定位準、無碰框之虞,可同時設定多次水平與垂直重覆連續繡,也打破過去刺繡耗工費時的型態,既能傳承傳統技術又能與現代設計緊密結合。
此次展覽運用著最古老的車縫原理,把繡線當顏料,利用數位化的電腦刺繡的手法,屏除以往刺繡必須依附在布料上的表現,以局部縷空的效果,或局部面積利用不同方向與針法,藉由繡線細緻的疊色效果,鋪成每一幅作品的律動張力,既能傳承傳統刺繡又能與時代腳步緊密結合。
展出內容共分為五系列:「綠色關壞」、「伊甸園啟示錄」、「竹夢」、「奇妙的對應」、「孕」等呈現創作者的觀察,及對當前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堆疊、鋪陳、互動過程中,所沉澱出的意像圖像。(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提供)
(2009-09-02 00:29)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1/5/1q62v.html[/center]
[center] #a52a2a">雲科大舉辦「鄉土心‧台灣情-潘煌油畫展」暨「書畫情緣-林進忠個展」[/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831 11:43:26)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將於98年9月2日14時在該校藝術中心舉行「鄉土心‧台灣情-潘煌油畫展」暨「書畫情緣-林進忠個展」藝術交流茶會,該項展覽至10月1日止,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潘煌先生,1935年生,少年成長於台北九份,親近山與海,對黃金城的起落興衰感觸尤深。
1950 年受教於廖德政老師嚴謹的色彩訓練,師生結緣近五十載,情誼深刻久遠。1963年又師李德習畫素描,至1970年,接受呂璞石老師的指導而成忘年之交,亦師亦友。其一生豐沛的情感,全都投注在畫布上,潘夫人陪其海角天涯相伴,耐心輔佐以文火熬膠層層塗抹畫布,細讀其畫,總覺得有訴不盡的千言萬語在畫裡呢喃。「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正是潘煌油畫中繾綣深情的對象-風景、人物或家畜。他用很長的時間,以薄塗的色調,層層堆疊出心靈中的主題,藉景抒懷,沉穩的素描功底,調和而鮮活的色彩,伏貼低吟台灣小調,他用熱情的筆觸,不慍不火的畫出「鄉土心‧台灣情」。
林進忠先生,1951年生於台中霧峰,就讀嘉義師範學校時,由陳丁奇、甄溟兩位先生引領門徑,啟蒙學習中國繪畫、書藝,曾三度辭教職進入國立藝專美術科、文化大學美術系持續進修,紮下了厚實的筆墨根基。1985年赴日留學,一九八九年獲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林教授書畫作品曾榮獲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等大獎,創作理念深受書畫前輩啟發尤著,畫風迭有新意,從生活中感悟立意,以筆韻訴情,得境而自足。其平素致力於書畫史論及名作賞析研究,曾任國內各重要美展書法及國畫類評審,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學士、碩士、博士班)教授兼系主任及造形藝術研究所教授。
(2009-09-02 00:27)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1/5/1q6c3.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巨大金屬鎖鏈 美籍陶藝家大膽懸掛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來自美國的陶藝家肯尼斯‧巴斯欽這次在陶博館大膽以半懸掛方式展出一條長達4公尺的陶製鎖鏈,唯妙唯肖的金屬質感讓現場民眾大吃ㄧ驚。[/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831 13:06:02)
來自美國的陶藝家肯尼斯‧巴斯欽(Kenneth Baskin)擅長以陶土表現金屬零件的結構,這次在陶博館大膽以半懸掛方式展出一條長達4公尺的陶製鎖鏈,唯妙唯肖的金屬質感讓現場民眾大吃ㄧ驚。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在B1陶藝長廊展出「二十世紀工藝品系列—肯尼斯‧巴斯欽創作個展」,多件陶藝作品表現了機器零件之接合關係,作品雖巨大而粗獷,然而接合處又十分吻合,民眾都嘖嘖稱奇。曾擔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講師及駐村藝術家的Baskin,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今年暑假在南藝大駐村兩個月的時間完成,在這次開幕茶會中許多南藝大的學生也都到場支持。Baskin表示,他非常感謝南藝大及陶博館在策展期間的諸多幫助。
今年46歲的 Baskin,15歲開始曾在機器零件工廠工作20年,因此他相當著迷於機器零件之間的互動關係。在他的巧手下,每件作品展現了推與拉、施與受的關係,彷彿按下某個開關就能互相牽引而動起來;Baskin的作品大多是以壓模成型的方式製成,也刻意保留作品分模線,展現大器風格。
陶博館表示,陶博館創作申請展有來自越來越多國外陶藝家申請,而有機會讓國內民眾一眼目賭國外陶藝創作,也顯示陶博館已成為國際陶藝人士的重要發表舞台。Baskin 曾在2007獲得NCECA美國陶瓷教育年會的潛力藝術家獎,目前在美國路易安納州McNeese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未來也將持續創作,並希望有機會再來臺灣駐村、發表作品。 「二十世紀工藝品系列—肯尼斯‧巴斯欽創作個展」,展覽至10月18日止,歡迎民眾前來觀賞。
(2009-09-02 00:26)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education2.htm[/center]
[center] #a52a2a">王農票戲 扮相入畫唱遊人間[/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王農票戲、畫戲,更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入畫。
(記者王文麟攝)[/center]
記者凌美雪/專訪
由票戲到畫戲,藝術家王農說:「我這個人不務正業,沒有上過班,就喜歡唱戲、唱歌、畫畫!」事實上,高齡八十五歲的王農,一輩子做過各種自由業,其中就以票戲與畫畫最持久,興之所至,以戲入畫,件件傳神,很多人久仰王農的戲畫,但苦等多年,終於看到他以京戲為主題的畫展粉墨登場。
應宇珍藝術之邀,「王農唱畫—京劇人物特展」上週末在國家文化總會開幕,雖有重聽,但身體堪稱硬朗的王農,親自參加開幕式,政商界百餘人慕名前往致意。
唱戲畫戲、幽默隨興
生於一九二六年的王農,年輕時就讀西洋畫系,另師事徐悲鴻研習水墨技藝,因此,繪畫兼擅東、西方。由於年輕時遭逢戰亂,當過軍人,到台灣之後,看到當時報紙有連環漫畫,就主動投稿畫了五、六年。
「我雖然不是十項全能,但什麼都想比畫比畫。後來因工業起步,幫印花布工廠設計新花樣,畫了二、三年。」王農說:「後來李翰祥來了,他是我同學,所以我就幫他的電影做考古佈景設計,直到五十歲左右,才專心在水墨畫的創作上。」
閒暇時愛唱歌的王農,最愛跟好友票戲,他說:「唱戲我是票友,但化了妝、穿上戲服,大聲大吼,感覺台下有千百聽眾,非常過癮。」最愛唱〈二進宮〉、〈空城計〉與〈除三害〉,王農說:「唱花臉跟唱普通老生不一樣,可以強烈地吼,拿出渾身力量,有一種發洩感。」
王農善畫馬與牛,但因為票戲,使他的京戲人物別具趣味,也特別能抓住人物的精神與特性,「馬可以畫得很雄偉,但京戲人物不能畫太大,小的反而容易發揮,該有殺氣的就點出殺氣,該有嬌媚的就有嬌媚。」如王農在一幅畫旁的題字就寫道:「好像楊再興,又像趙子龍,加點紅顏色,就像周公瑾,總之他是武生。」
除以京戲人物入畫外,王農也常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入畫,例如,「除三害,嘿!老頭兒我來問你這第三害… ,余曾飾演數次劇中之周處,大吼大叫,甚是過癮。」有時是把試造型的過程繪出,有時則是腦海閃過的人物隨手畫下,如〈花臉青衣〉題字:「不知此為何劇,晨起亂塗一紙。」又如,「京戲人物,是何劇我也不知道。」都可看出王農幽默隨興的性格。
這些精彩作品將展至九月六日,王農也捐出兩幅畫義賣,所得將捐給莫拉克風災賑災之用。
(2009-09-02 00:05)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north12-2.htm[/center]
[center] #a52a2a">體驗生活美學,校長也來DIY[/center]
記者傅潮標/專訪
縣府國際文化觀光局開辦的「蝶古巴特」手創藝術研習班,學員涵括各行各業;任教多年、作育英才的銅鑼鄉中興國小校長林素珍,及頭份鎮新興國小校長謝鳴鳳都報名參加,體驗生活美學DIY的樂趣。
林素珍、謝鳴鳳利用假日,跟著鄭老師、楊老師學習裂紋、灌膠等技巧,在家裏也勤練不輟,每件作品往往花上數小時;她們笑說,每完成一件美麗的創作,就很有成就感。
謝鳴鳳展出的作品有托盤、髮梳、小木椅,小木椅很有淵源,是兒女20多年前讀幼稚園坐的椅子,經過「蝶古巴特」的彩妝後,成了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林素珍展出筆筒、相框、布包與面紙盒等作品,她說,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居家用品,都是「蝶古巴特」藝術創作的胚體,拼貼的材料連廣告傳單、舊報紙、餐巾紙也都派上用場,但適用的圖案、材質,因剪貼技巧而有不同。
林素珍、謝鳴鳳認為,「蝶古巴特」是不分男女老少都可學習的美學藝術,有美術底子更佳,在創作時的拼貼過程,可培養細心、耐心與審美能力,完成的作品可裝飾、美化居家環境,也是送給親友最好的禮物。
她們將親手製做的化妝包,送給學校女老師或親友;可放文具的筆袋則當作獎品,鼓勵優異的學生;兩人都說,打算利用校內每週三下午的教師研習時間推廣,培訓種子教師,讓更多人認識「蝶古巴特」的藝術之美。
(2009-09-02 00:03)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north12.htm[/center]
[center] #a52a2a">蝶古巴特拼貼,舊物變得美美的[/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任何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居家用品,都可做為蝶古巴特藝術創作的素材,圖為成果展的作品。
(記者傅潮標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蝶古巴特手創藝術研習班的學員,觀摩老師的技法。(記者傅潮標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苗栗縣長劉政鴻(右)戴起眼鏡仔細欣賞蝶古巴特手創藝術研習班學員的作品,讚不絕口。
(記者傅潮標攝)[/center]
〔記者李信宏/苗栗報導〕
苗栗縣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昨天舉辦「蝶古巴特拼貼藝術成果展」,展出約150件作品,縣長劉政鴻觀賞時讚嘆不已,表示很意外,原來不起眼的舊物品經過改造後,也能變得美美的;他宣布,苗栗縣各國中、小學及社區,全面推動蝶古巴特生活美學藝術。
縣府推動美學生活,從昨天起到9月12日,在國際文化觀光局辦公室走廊舉辦「美學樂活DIY,蝶古巴特拼貼手創藝術」第1、2期學員成果展;第3期課程在9月5日起開課,共上課12週,即日起報名,電洽(037)352-961轉314。
國際文化觀光局長林振豐表示,「蝶古巴特」(DECOUPAGE)源於義大利,意思是將美麗的圖案剪下,拼貼裝飾於家飾或家具上,在歐洲已被廣泛運用,可貼在各種材質上,改造家中舊家具,具有環保、美觀及藝術欣賞的功能。
苗栗縣長期缺乏「蝶古巴特」才藝研習,林振豐在偶然機緣下,認識鑽研「蝶古巴特」的鄭老師、楊老師,邀請兩人到苗栗縣開課;在第1期、第2期研習班中,約 40名學員認真學習,其中有校長、學校主任、法院科長、縣府員工及各行各業婦女,學員們昨天展出心血結晶,有茶盤、杯子、面紙盒、竹籃、相框、椅子、牛仔褲及各式皮包等。
「怎麼這麼厲害!」劉政鴻參觀時頻頻讚嘆,他仔細端詳學員的作品,直呼驚奇;他肯定說,「蝶古巴特」可讓生活周遭的舊東西化腐朽為神奇,縣府將補助經費,推廣到各社區、學校,鼓勵民眾、學生踴躍學習,讓藝術教育向下扎根。
劉政鴻並說,苗栗縣正發展觀光,這些手工藝品未來可在各觀光景點、飯店販售,因為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絕對有賣點。
(2009-09-02 00:02)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art10.htm[/center]
[center] #a52a2a">創意老屋校園欣力賞 南市吳園開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設計案作品〈寶物〉將傳統街屋變身為現代複合餐飲空間。
(記者洪瑞琴攝)[/center]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為鼓勵青年學子關心舊空間保存與再利用議題,特舉辦老屋再利用設計提案比賽。「2009創意老屋校園欣力賞」共有七十多件作品參選,十六件入圍決選,六件作品得獎,即日起在「吳園藝文中心排屋」(原公會堂)公開展覽。
基金會表示,得獎作品當中,「創意空間組」的設計提案充滿各式創意可能性,也符合當代台南城市現況。例如〈台南鶯料理空間再生設計〉這部作品,就以測候所旁荒置的日式舊建築,規畫出周邊休閒綠帶;〈曖昧的準確性〉,討論的是台南市後火車站空間「介面問題」與「縫合計畫」等;而〈寶物〉與〈玉蒲樓〉這二件作品,則以傳統街屋設計為主題,做為複合式商業空間及餐廳使用。
至於「創意短片組」則表達對老屋的認識及報導,其中一部得獎作品,即呈現了台北紅樓與創意市集的結合。展期至9月底,並有二場講座活動,詳情可洽:06-2204455。
(2009-09-02 00:00)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art6.htm[/center]
[center] #a52a2a">張慶華多媒材繪畫女體韻致[/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張慶華再以裸女做為個展的創作題材。
(新莊客旅/提供)[/center]
財團法人劉戀文化基金會邀請畫家張慶華,即日起至9月6日,在新莊客旅三樓人文藝術館(台北縣新莊市中華路一段101號),舉辦「粉黛雲從之雲淡風清」個展。
張慶華目前專職插畫與繪畫創作,此次展覽是2007年「粉黛雲從」個展的延伸,皆以裸女為題材,此次展品在形體、線條、色彩、構圖方面,顯露淡雅輕快、恣意的一面,創作媒材包含水彩、粉彩、鉛筆、炭筆等,十分多元。詳情可上網:www.llcf.org.tw。
(記者魏妤靜)
(2009-09-01 23:59)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art2.htm[/center]
[center] #a52a2a">國美館青年典藏計畫 藝博會選件出爐[/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文圖/記者凌美雪)[/center]
國美館「青年典藏計畫」,每年都會趁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開展時進行選件,今年由副館長張仁吉率領曲德義等六位評委共同評選,共選出二十四件作品。據評委表示,「今年整體來說,青年創作極具可看性,有許多作品運用新技術、新媒材加上年輕人觀點,創造了新的視覺語彙。」評委會也期許畫廊業者能持續扶植年輕藝術家。
今年入選作品,包括邱銍韋〈時尚女孩125〉、楊紅國〈神經質宛如魷魚般〉、蕭北辰〈咬屁股蟲〉及〈書桌2009-2〉、王雅慧〈可能的記號〉等。
(文圖/記者凌美雪)
(2009-09-01 23:58)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art1.htm[/center]
[center] #a52a2a">視覺藝術界積沙成塔 募款賑災護台灣[/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現正舉辦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門票收入將全數捐做賑災之用。
(記者凌美雪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由文建會發起的「藝術義賣.愛心賑災」活動,有數十位藝術家親赴開幕式表支持之意。
(記者趙世勳攝)[/center]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視覺藝術界正發揮積沙成塔的力量,尤其自上週末起展開的各項博覽會與義賣展,紛紛有藝術家響應莫拉克風災的賑災計畫,讓人看到藝術家們愛護本土的熱情。
四十位工藝家捐作品義賣
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主辦的台灣工藝精品展,搭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宣傳便車,在台北世貿一館D區開展,預計展至明日。該展共有六十位工藝家、七家精品品牌參展,日前開幕晚會上,由王俠軍作品〈風雅〉拋磚引玉,義賣十五萬元,此外,共有四十位藝術家,捐出一百五十六件工藝品義賣,價格從新台幣兩百元至四萬兩千元不等,單價不高,但企圖發揮積少成多的力量。
愛心義賣馬拉松所得全數捐出
為期四天的高雄衛武營「讓愛不止息──愛心義賣馬拉松」活動,將於今日截止,主辦單位把演出團隊提供的周邊商品義賣所得,全數捐給災區重建使用。
名家捐畫 藏家捧場
由文建會與國父紀念館發起的「藝術義賣.愛心賑災」展覽活動,8月29日開展,預計展至9月3日。該活動也使平日不允於展場售畫的國父紀念館,破例歡迎藏家現場認購,開展二天以來,不少企業界蒐藏家前往認購,義賣作品兩百五十件已賣出半數,所得累積超過新台幣八百萬元。
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表示,此次義賣,不僅藝術家慷慨捐畫,不少畫廊也響應捐出代理藝術家的作品,如台中大象畫廊捐出朱德群的版畫,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就率先以十六萬元認購。開展第二天,還有一位科技公司總經理一口氣認購了十四件作品。
攝影博物館籌建款 轉捐賑災
國內攝影界為籌建攝影博物館發起的博覽會「有影嘸?2009台灣攝影BAZAAR」,展至昨天,參與的七十八位攝影家皆捐出作品,原為博物館募款,但臨時決定把所募得款項全數捐出賑災。
(2009-09-01 23:57) |
|
[center]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112009083100284,00.html[/center]
[center] #a52a2a">非洲藝術展 上千瓶蓋織華毯[/center]
近年來,非洲的政治、社會議題,大量反映在非洲當代藝術家作品中。這些作品先是歐美學術研究的對象,而後美術館、基金會也著手展覽收藏。夏可喜當代藝術畫廊與奈及利亞拉格斯當代藝術中心(CCA,Lagos)合作「邂逅:非洲當代藝術展」,引介六位在當代藝術領域受矚目的藝術家,是國內難得一見的非洲當代藝術展。
非洲長年處於內戰、資源掠奪、愛滋病與饑荒等陰霾下,過去歐洲殖民所留下的痕跡,也深切影響非洲的文化面貌。「邂逅」中可以見到藝術家對於非洲的主體認同、殖民主義、消費主義及環境改變的觀點。
迦納藝術家亞納崔(El Anatsui)是目前在國際間相當活躍的一位,二○○七年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目前居住於奈及利亞。亞納崔運用上千個酒精類瓶蓋,以非洲傳統編織技巧串連起來,變成一幅巨大、鮮豔華麗的「瓶蓋織毯」。
夏可喜東亞區總監林瑀希表示,「過去英國殖民奈及利亞,為了經濟利益,掠奪當地資源與控制,輸入大量酒類戕害人民,使他們沈溺在酒精中。」
奈及利亞藝術家奧傑克勒(J.D.Okhai Ojeikere)的黑白攝影裡是各式各樣非洲婦女髮式。奧傑克勒的攝影靠自學而成,記錄了非洲多元文化。非洲髮式是他二○○七年的作品,藉由人類學式的影像,記錄非洲漸漸消失的傳統。
(2009-09-01 23:56)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1/today-so17.htm[/center]
[center] #a52a2a">285公分台灣皮圖 耗時1年半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崔其鉦以1年半的時間將「康熙台灣輿圖」雕刻在285公分長的牛皮(左)上,工程浩大。
(記者黃文鍠攝)[/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皮雕上相關地理位置及建築地形,都是崔其鉦依照原圖手工雕成,相當費時。
(記者黃文鍠攝)[/center]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
皮雕師崔其鉦以一年半的時間,在285公分長的牛皮上,雕出「康熙台灣輿圖」,展現台灣地理樣貌,精緻手工令人讚嘆;他表示,希望能將相關歌謠、文字等刻在「皮圖」上,重現先民在這塊土地的點滴。
台南市延平老街專門製作皮雕的「皮箱子」個性商店,負責人崔其鉦長榮中學美工科畢業後,喜歡皮革材質的觸感,一頭栽入皮雕行業,除了自行拜師學藝,還曾遠赴日本取經,獲得日本皮雕講師證書。
去年安平區公所與鹿港、萬華結盟,委託崔其鉦以皮雕製成兩幅安平古地圖做為贈禮,廣獲好評,也讓他構思皮雕結合文化的可行性。
正好有名解說員送給他「康熙台灣輿圖」複製本,於是以台灣為主題,製作一幅獨一無二的「皮圖」。
為盡量重現原圖,他透過原料商尋找大幅牛皮,因一般牛皮尺寸都在250公分以下,無法展現原圖氣勢,經過好幾個月尋覓,才找到一塊285公分的大牛皮,作為底皮。
特大張的牛皮,處理起來困難度不低,平常約兩天可製成一個手工包,為了完成這幅「巨作」,崔其鉦前後卻花了一年半。
雖然圖案部分已經完成,但崔其鉦也透過管道,希望將相關文獻資料標示在地圖上,讓這幅「皮圖」更具歷史意義。
(2009-09-01 23:5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1/17/1q58e.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台灣攝影BAZAAR落幕 催生攝博館[/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一連5天、串聯接力的「有影嘸? 2009台灣攝影BAZAAR」微型博覽會,30日晚上抽出獲得Kingston 16GB與32GB高容量CompactFlash Elite Pro快閃記憶卡幸運得主,以及EPSON複合式印表機2台、Canon數位相機5台與多位攝影家提供精美佳作的幸運兒,圓滿落幕!
本活動由台北市文化局與「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會」合辦,8月26日起在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松勤街50號)盛大舉行,可說是台灣首次「攝影微型博覽會」,共有老中青三代攝影家張照堂、莊靈、郭英聲、吳紹同、秦凱、邱國峻、侯淑姿、郭慧禪、康台生、全會華、姚瑞中、陳田稻、陳順築、林柏樑、劉振祥、簡榮泰、鐘永和、呂良遠、張詠捷等78人參加,蔡文祥策展。
開幕晚會,特別邀請風靡全台的「電音三太子」作為活動代言人,結合音樂與影像以嘉年華會的方式舉辦,藉由新型態展演方式增加攝影多元化的觸角與視點,讓民眾更了解屬於台灣本土的當代攝影發展。
全方位創作音樂團體「美味星球」,獻上不一樣的活潑聲音,與宜蘭高中校友組成的「薪韻」中國古典樂團打擊樂,呈現多元新奇的表演。
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肯定攝影家把作品交易轉換成具公益性質的義賣,她說會努力與攝影家共同催生台灣攝影博物館。
活動策展人蔡文祥希望藉由「有影嘸? 2009台灣攝影BAZAAR」的舉行,創造出一個可以討論攝影藝術及攝影交易市場的資訊平台,並匯集所有喜愛攝影人士,推動屬於台灣攝影的文化市場改造運動。
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會召集人莊靈表示,「希望藉由此活動能為國內攝影博物館催生,也讓民眾了解攝影博物館在現代的重要性。」
本次展覽活動內容包括:名家作品展、「影像曼波」攝影創意論壇 、「照過來」攝影轟趴、「街頭秀」等四大主題。葛萊美設計包裝獎得主蕭青陽、建築評論家阮慶岳、台北藝術博覽會顧問陸潔民、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齡、國泰世華藝術中心主任林文珊等,應邀參與論壇。
攝影博覽會期間,攝影家莊靈、蔡文祥、全會華、鄧博仁、劉振祥、洪世聰、楊鎮豪、李美儀、蔡美足、吳研儀、姚瑞中、郭芃君等人12人作品獲得青睞,蔡文祥「旋轉之舞」更是連莊賣出2幅,總共獲得義賣贊助款超過新台幣43萬元。
(2009-09-01 23:52)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1/128/1q55f.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台北國際藝博會很吸睛[/center]
由行政院文建會、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貿協共同主辦的「ArtTaipei二○○九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自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一日於台北世貿一館隆重登場,今年的展覽主題為「美學與環境」,連日來吸引數萬民眾前往觀展,並舉辦連續兩天的「第四屆亞洲藝術產經台北論壇」,邀請來自英、日、澳、菲等國重量級講者,共同探討當代藝術的演變和趨勢。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以提升精緻質感的國際級藝術博覽會為目標,近年來已在國際上打響名號,成為全球頂級藏家年度必賞的指標性藝術博覽會。今年台北藝博會特別精選七十八家國內外知名畫廊參展,有三十七家為國際畫廊,其中首次參展的國際畫廊高達二十四家。文建會除規劃六大主題展區指引投資收藏方向外,也發起藝廊和參展畫家以捐贈畫作義賣等賑災活動,為八八水災盡一分心力。
文建會於今年的台北藝博會展場續推出「台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獲徵選參展的八位年輕藝術新秀包括徐睿甫、李思慧、洪湘茹、劉文瑄、盧之筠、陶美羽、許聖泓、黃薇等,創作類型從繪畫、錄像到複合媒材都有,展現台灣年輕藝術家生活與創作經驗的多元視野。文建會第三處黃才郎處長表示,文建會透過「台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扶植年輕藝術家,以灌溉台灣藝術市場種子的角色,協助年輕藝術家以藝博會為平台,串起創作端與產業端的連結,並藉此提高台灣年輕藝術家在國際藝壇的能見度。
(2009-09-01 23:3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1/17/1q58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童怡禎香吻 換日本藝術家「精子」[/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名模童怡禎30日率師弟妹參觀200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當我們同在藝起」聯合賑災計畫,來自日本的「輪派繪師團(日本行為藝術團體)大方邀畫,還主動表示要現場送出「輪派繪師團」藝術作品,童童為了幫師弟師妹一起爭取,殷勤獻出香吻,樂得藝術家掏出五個「精子」藝術作品相贈。
難得出席藝術場合的童怡禎,趁工作空檔邀師弟妹一起參觀「Art Taipei 2009」,得知藝博將此次活動門票全數捐出,並邀集藝術家、藏家、畫廊共同捐畫義賣,連日本藝術家都共襄盛舉,便主動加入呼籲行列。
童童有感而發的說,「雖然我沒有很多錢可以將輪派繪師團的藝術作品標回家,但希望有愛心的企業、建商大老闆們,可以一起加入義拍行列,將這幅具代表性的作品買回收藏。」
童童等人特別為Rinpa Eshidan「輪派繪師團」現場彩繪義賣作品加油,行動藝術家則即興邀童怡禎現場創作;童童拿著麥克筆猛發抖,怕把藝術作品破壞了,但想到可以為義賣出點力,她就非常開心,還獻出香吻。
接著,童怡禎及4位師弟妹收到藝術創作品,開心地要求簽名;在得知此作品是「精子」創作,且每個價值台幣5000元以上時,他們更是愛不釋手,童童還直呼香吻獻得值得。藝術家則搞笑演出,與童童等人合照時,還拿出相機拍媒體,逗得記者及現場民眾哈哈大笑。
(2009-09-01 23:3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0/17/1q4wl.html[/center]
[center] #a52a2a">風情典藏展 呈現新竹市藝術家才華與竹塹風貌[/center]
新竹市長林政則利用星期假日期間,三十日上午赴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觀賞風城之美藝術節系列─「美麗風城」新竹風情典藏展,欣賞名人畫家筆下城市前進的痕跡,對照目前市政建設包含重生成功的兩大景點:南寮休閒舊港(地中海)、青草湖,穿梭時空的回憶油然而生,林市長歡迎民眾抽空前往觀賞,還有新竹市開拓館的城市沿革,都具知性啟發,不但在地人瞭解新竹市的演進,也提供外地遊客迅速認識風城。
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由新竹市市役所古蹟活化使用改裝開放,林市長欣悅已有許多外地遊客抵新竹市的第一站,就選擇到此瞭解、發掘新竹市的歷史與文化,特別是豐富的北台灣文化古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擁有多元化的自然及產業生態,將新竹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平面、模型、藝術展示的方式一目了然,而配合新竹市美術館二樓展覽室的佈設,委託新竹市美術協會策展,展現新竹市藝術家才華與竹塹風貌。
今年七月二十九至九月二十九日展出2009風城之美藝術節-「美麗風城」新竹風情典藏展,精選出文化局歷年典藏之包含油畫、水彩、國畫等五十件精彩作品,透過畫作展現新竹風情之美,讓觀賞者可直接從作品中感受風城今昔的變化與大師們的精湛畫技。展示分為四項主題,包含古蹟風采、城市容顏、宗教情懷及思古幽情等,展現藝術大師李澤藩、鄭世璠、陳在南、蔡國川及呂燕卿等人之精彩畫作,依角度各展不同的新竹風情,風格多元,題材豐富。
林市長30日抽空觀賞了名人畫家筆下的南寮舊港、青草湖、東門城、城煌廟、州廳等,包含自然多變的山光水色,與豐富多元的人文景致等,從藝術家的觀點詮釋下,別有一番風情。其中南寮舊港、青草湖昔日風光,經廢止功能荒蕪許久後,市府近年賦予重生契機,嶄新的風貌重新吸引觀光風潮,將能繼續成為當代名家畫筆下的寵兒,流傳後世。
(2009-09-01 23:26)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0/69/1q50b.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精緻工藝精品 本土設計露鋒芒[/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帶您來看,台灣本土設計師創作的工藝精品展,有栩栩如生的黃金雕塑,陶瓷做的小學課桌椅,還有精致的碧玉雕刻,每一件都好精緻。
這輩子第一次拿到噴火槍,小姐的手,看起來實在是有點不穩,高溫燒著堅硬的銀板,放進水裡再拿起來,神奇的事發生了。一個個紋路細膩的手環,都是楊老師的巧手燒製而成,台灣設計師的創意,名揚國際,別小看這兩張破舊的小學課桌椅,不但巡迴世界展覽,而且這一套,要價兩百二十萬。破舊的隔板卡卡作響,桌面上,小時候最愛亂刻的房子、蝴蝶,還有突出來的釘子,以假亂真的陶瓷製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創意。外國回來的小男生,中文還講不清楚,但看著黃金做的螞蟻、毛毛蟲,都看呆了,樹葉、樹枝還有瓜瓞,都是黃金打造,這個金雕加上聚寶盆,用了好幾斤的黃金,造價兩千一百萬。再看看這個,用玉雕的魚兒追著昆蟲躍出水面,枯葉的纖維一根根清晰可見,誰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台灣的驕傲,就在這裡。(完整影音新聞請見: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0908 /200908300309422.html)
(2009-09-01 23:2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30/5/1q529.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台灣婚紗攝影文化攫取大陸新人眼神[/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北京特稿)
留住人生最美時刻,珍藏一生一世情緣,這是每對即將走上紅地毯新人心底的共同願望,婚紗攝影用鏡頭捕捉這個願望,把剎那化為永恆,因此不但風行台灣,也征服中國大地。
不能說傳統中國是沒有婚紗攝影的,先總統蔣公和夫人宋美齡的結婚照,就是其中代表。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大江南北的婚紗照都是這種模式,大約3、4張新娘披著白紗、新郎長袍馬掛或西裝畢挺的室內照,就算珍貴。
同時,早年拍婚紗照和化妝及租禮服是分開的,新娘要先去美髮院做頭髮,再去化妝,然後才到照相館攝影,使得結婚照的造型和創意頗受限制,幾乎千篇一律。
20世紀70、80年代這種情況在台灣首先出現改變,業者發展出整合化妝、禮服、內外景、相冊、裱裝等一條龍作業模式,為新人提供結婚留影的全套服務,而且拍攝手法日新月異,營造出如夢似幻的情景,讓每對新人都怦然心動。
隨著中國大陸走向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提升物質和精神生活的空間,為台灣婚紗攝影業者在大陸施展拳腳備妥了肥沃的土壤,一旦有人把台灣成熟的專業技引入,很快就能攫取新人的眼神,替代傳統的陳舊模式,進而蔚為風尚,20世紀90年代在北京登陸的「巴黎」和「情訂奇緣」尤為翹楚。
「情訂奇緣」的負責人杜旺龍和黃奕,畢業於台灣藝術學院,於1992年到大陸參加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兩岸版畫藝術展時,覺得台灣婚紗市場已近飽和,大陸還幾近沙漠,應該可以闖出一片天,於是在1994和95年到大陸各地考察,最後決定選擇北京王府井,於1996年創設第一家門市店。
如今,「情訂奇緣」在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浙江、遼寧、江蘇開設了10多家分店,成為台灣在大陸擁有直營店最多的婚紗攝影公司,總公司則在王府井改造時搬遷到西單。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情訂奇緣」連同其他台灣同行,已經成功地把台灣的婚紗攝影模式移植到大陸。走在北京西單最熱鬧的地段,接二連三的婚紗店,川流不息的新人,說明台灣的婚紗攝影已經在大陸落地生根,形成文化。包括「情訂奇緣」、「巴黎」、「紐約」、「施華洛」、「茱莉亞」、「費加洛」、「巴黎春天」等一批批來自台灣的婚紗店,在北京領有這個行業的泰半江山。
杜旺龍說,「情訂奇緣」能在大陸披荊斬棘,「憑藉的是先進的技術、全新的經營模式和理念,打造品質上層、信譽可靠的一流品牌,以優質服務、顧客至上的宗旨贏得廣大新人的肯定,用心經營,用心服務,用心創造,用心拍攝,用心總結,就是這13年來積累的經驗。」
黃奕指出,婚紗攝影不只是一種商業行為或是技術,它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以「體貼」為底蘊,提供符合人類留住珍愛時光普遍心理的美學作品,推動結婚照從「照相」到「攝影」,從「可有可無」到「有」,再從「有」到「一定要有」的蛻變,形成婚慶文化的重要一環,影響相當巨大。同時,這種發展對北京傳統照像館的衝擊具有一定毀滅性,能留下來的幾乎都經歷了浴火重生。
不過,歷經10多年的發展,現在北京的婚紗攝影已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一方面同業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一胎化制約客源成長,同時新近流行的「兒童攝影」、「個性化攝影工作室」,也以新潮方式吸引追求時尚、自由的年輕人的目光。再加上許多外國婚紗業者也積極搶進大陸市場,像韓國的婚紗業,就具有超寫實主義拍攝技術,強調個性鮮明的人物性格和創新燈光打法,在在都對台灣婚紗業者形成不可忽視的挑戰。
面對這種形勢,杜旺龍指出,今後台灣婚紗業在大陸必將向個性化、精緻化、尖端化、細緻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時尚化、個性化,黃奕進一步做了分析。他說,現在北京的新人走進婚紗攝影店,已經不再滿足於有沒有美美的青山綠水或斑駁的古老城垣為背景,而是問「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為此,婚紗業者設計了各式各樣的「主題」,增強結婚照的「可說性」和「可塑性」,以符合需求。
例如「情訂奇緣」目前有「東方布拉格‧愛情天堂」、「金婚」、「漢唐嫁衣‧中國紅」、「皇家經典」等系列婚紗主題,每個主題都有獨特的風味,非常特殊。像「金婚」主題,讓新人從50年代校園裡的兩小無猜,裝扮到60年代的文革青年,再到改革開放的就業中年,然後到復歸傳統的老年,彷彿走過人生,在時光荏苒中實現攜手偕老的境界。這種現實與憧憬的結合,給人如夢似真的感受,頗能呼應年輕一代新人的喜好。
在「情訂奇緣」拍照的新人柳濤和由理就表示,台灣婚紗店所拍的照片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服務好,價格也合適,所以為他們所選中。
然而,儘管台灣對於大陸的婚紗攝影文化發展有如此大的影響,黃奕仍不無警惕的說,台灣發展了20多年的模式,大陸7、8年就趕上來了,而且還有超越之勢,同時大陸攝影師的工作態度也有凌駕台灣的傾向,業者必須不斷精進,增強管理的持續力和攝影的創新力,否則難免有不進則退之憂。
(2009-09-01 23:23) |
|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29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