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 293 下一頁→
|
[center]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69610[/center]
[center] #a52a2a">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 精采一連串[/center]
愛好藝文的朋友有福了!彰化縣美術學會邀請到顏貽成、日本吉田敦教授、李勝坤及張怡慶等知名講師,從本周六4/11日開始舉辦四場從現代繪畫到古代書法賞析,內容涵蓋東西方藝術思潮及旅遊寫生四個主題,作為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系列的重要課題。
計有98/4/11 (六)下午 2:00~5:00,像不像沒關係~現代繪畫欣賞 顏貽成教授 員林鎮立圖書館一館三樓視聽室 ; 98/4/26(日) 下午 2:00~5:00
木雕藝術之美~從日本、北京到台灣,日本吉田敦教授,員林鎮立圖書館一館三樓視聽室 ;98/5/17(日) 下午 2:00~5:00畫家的流浪日記李勝坤老師 員林高中科學館一樓會議室 ; 98/6/7(日) 下午 ,2:00~5:00,繾綣筆墨 千年書寫~「晉、唐、宋、元」書法賞析,張怡慶講師,員林高中科學館一樓會議室。
彰化縣美術學會於去年舉辦藝術欣賞講座中,在員林鎮立圖書館三樓視聽室的演講廳,吸引坐無虛席的聽眾熱烈支持,當日能有近兩、三百人參與,實屬效益宏大。當時聽眾不但專心聽講、並勤作筆記,足可印證講座內容深受愛好藝術的朋友所肯定。
講座盛況空前,實為難得,這是本地難得一見的藝文活動,由此可見民眾多麼渴求好的藝文活動在縣內萌芽,社會需要藝術美學的薰陶,以提昇人們生活的素養。彰化縣美術學會肩負推廣藝術文化的重責大任,除了推動本會創會宗旨,推展文化教育,舉辦美術展覽、研究、座談、觀摩,更以提倡美術教育,培養社會優良風氣。
在因緣巧合下,獲得張良村董事長回饋社會的美意,熱忱允諾,在「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系列推廣教育計劃給予全力支持與贊助。尤其,今年有幸與員林鎮立圖書館、員林鎮教育會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校友會聯合主辦,以提供縣內廣大藝術愛好者,另一種親近藝術的管道。
此外,公務員還可上,教師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彰化縣教育資源網」、公務人員上「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報名,全程參與者每次核發研習時數3小時。 還有聽演講完填卡集滿四個紀念張,填寫資料還可免費兌換名家複製畫一張。
(2009-04-11 13:12) |
|
[center]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69474[/center]
[center] #a52a2a">「王雙寬-臺灣百廟畫精選暨創作回顧展」[/center]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繼「李轂摩創作回顧展—走過書畫半世紀」之後,即將於文物大樓一樓福爾摩沙特展室及第二特展室再度推出當代藝術大展-「王雙寬-臺灣百廟畫精選暨創作回顧展」,展期自98年4月11日起至98年7月10日止,並於4月11日上午10時在文物大樓2樓大廳隆重舉行開幕典禮。
謝館長嘉梁表示:寺廟,一向是傳統民間信仰寄託之所在、民俗活動的中心,廟宇建築雕樑畫棟,更是融合了民間文化及工藝之精華,寺廟在臺灣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適逢王雙寬先生近期完成了一系列百廟畫作,與本館貼近臺灣歷史脈動的社會教育功能深為契合,故而促成本次展覽的展出,相信藉由藝術美的呈現,更能讓廣大的民眾體會本土傳統歷史建築之美。
王雙寬先生浸淫書畫天地五十餘載,早年即已展露繪畫才華,雖無師承,但憑著勤奮篤實的個性,多看、多學、多畫,集中西畫風於一身,其工筆畫尤為人所稱道,畫作在國內外畫壇屢屢得獎,備受青睞。
本次「王雙寬-臺灣百廟畫精選暨創作回顧展」展出的百餘件作品中,皆是王雙寬先生精挑細選之作,除百廟畫精選畫作,以細膩的筆觸,傳神地展現當代臺灣各地廟宇不同的神韻之外,也展出王雙寬先生各時期精湛的畫作及創作,作品雖各異其趣,但對藝術「真、善、美」的追求則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熱烈歡迎社會大眾踴躍蒞館參觀,作一趟歷史的及美麗的藝術之旅,悠游其中細細品味,相信必能知性與感性俱足。
(2009-04-11 13:1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0/1/1hlk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曾舉行過近三十次個展或聯展的畫家王蘇萌,自即日起到四月三十日,在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文化走廊舉辦國畫花鳥世界作品展。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文系的王蘇萌,學習花鳥畫已經有十多年,她的作品深入描繪花鳥的姿態,主要是在歌頌人與自然的美好、展現自然的生機,透過觀賞她的作品,能感受到花鳥語言和人的心靈相通之處。每一幅作品都是對大自然深入觀察後,在生活中構思然後構圖,以造型、色彩等技巧,表達出美好的意境。
(2009-04-11 13:09)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0/1/1hlk8.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畫家王蘇萌 宜蘭花鳥世界個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曾舉行過近三十次個展或聯展的畫家王蘇萌,自即日起到四月三十日,在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文化走廊舉辦國畫花鳥世界作品展。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文系的王蘇萌,學習花鳥畫已經有十多年,她的作品深入描繪花鳥的姿態,主要是在歌頌人與自然的美好、展現自然的生機,透過觀賞她的作品,能感受到花鳥語言和人的心靈相通之處。每一幅作品都是對大自然深入觀察後,在生活中構思然後構圖,以造型、色彩等技巧,表達出美好的意境。
(2009-04-11 04:2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0/5/1hlji.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新生代三校聯展 崑山科大『南方湛』推廣地方文化 綻放生活新視野[/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10 09:10:43)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進修部於台南新天地六樓C區,與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以及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共同展出「新生代聯合設計展」於日前圓滿落幕。
「南方湛」是崑山科大此次展出的主題,「湛」本為清澈透明的樣子,主要傳達著南方學子們,以熱情推廣地方性文化,並用獨特的巧思與創意帶給大家嶄新的設計。該校作品中,有以紙材做出各式的神明紙公仔及周邊商品的「逗神」、利用年輕人新創語彙所拍攝的「爆肝」短片、實地探查消防局並紀實拍攝,提供受傷時如何緊急處理觀念,並介紹各類隨身護理包的「關鍵時刻」、還有描述年輕人應跳脫出社會既有的束縛及框架,勇於找尋自我與追求夢想的「青春特大號」。
而在「府城十六歲」中不僅提倡傳統的做十六歲價值,更設計了一套遊戲,讓小孩子在玩耍中也可學習與瞭解傳統的美、「城市螢火蟲」以螢火蟲於鄉野間點點飛翔的閃爍,對應現今已被城市的點點燈光取代,提倡保育螢火蟲的概念;「靈魂的性別」以紀錄片方式討論著性別的敏感議題;「昇活角落」則藉由燈具及影片讓人們注意到生活當中的小細節,提昇生活的品質;「鬼不嚨咚」詳實的描述各地祭祀鬼神的方法,並製作成冊讓人可以簡單了解祭祀的緣由。
該校還邀請三位曾到奧地利林茲藝術大學的交換學生,共同創作了有別於以往的設計概念與實驗短片,以作品為大家介紹國家與文化的差異性。###圖為活動現場情形。
(2009-04-11 04:2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0/5/1hljg.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國美館【故事嬉遊記之東方奇藝記】[/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舞墨嬉遊記活動[/center]
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繪本區在去年第一次舉辦的【故事嬉遊記】系列活動獲得了許多的迴響與肯定,該次活動不但讓孩子認識了不同的聽故事方式,還由動手操作中將故事立體化,體驗了身歷其境的感覺,雖然活動不到十場,但可以從每一場活動中,看到孩子眼中的期待與驚喜,這顆故事魔法種子已經悄悄地、慢慢地長出枝芽,深植在孩子的心中。
今年國美館再度與道禾教育基金會共同合作舉辦【故事嬉遊記之東方奇藝記】系列繪本延伸活動,希望透過源自於東方文化藝術的活動及不同的說故事人與方式,帶領來館的兒童自由地雲遊在浩瀚無邊的故事世界裡,快樂地嬉戲於無限想像的創意世界中。活動結合各方說故事高手(團體),以具創意想像的表演及專長與兒童互動,包含有七種不同的說故事方式,如:生動有趣的皮影戲、動手揮灑創意的水墨、充滿智慧的圍棋、展現美感的羊毛氈、幽默風趣的英語繪本、好玩有趣的陶藝、及活潑生動的二胡等。希望聽故事的孩子都能透過身體的五官以及意志、情感、思想體會多元呈現的故事,同時幻化、蛻變自己的未來。
【東方奇藝記】系列活動從4月4日持續到6月27日,於國美館繪本區隔週六下午2:00到3:00舉行,共計七場次,全部免費。各場次的參與對象會針對不同年齡層做區分,欲參加者可上國美館網站( http://www.ntmofa.gov.tw/ )詳閱活動簡章並事先於網路報名。
(2009-04-11 04:19)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0/5/1hljk.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日本現代藝術在台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透過電腦數位藝術處理,巧妙結合繁複的傳統手繪技法,是《森 亮介》作品的最大特色;作品名稱《CROW SONG》展出地點:Somebody Gallery Cafe'[/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10 09:30:30)
日本現代藝術始終是國際藝術拍賣市場上的重要標的,部分作品或藝術家與流行、時尚、奢華精品的結合更是綿密,儘管偶有出現商業化或過度市場性的操作,卻依然無法撼動藝術家在相關領域中的地位,其中村上隆、草間彌生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由於日本藝術的授權、拍賣、展演始終走在亞洲國家的先驅,也因此日本藝術家的動向都備受矚目,從去年的香港佳士得、日本伊斯特、Art Bank、台灣的羅芙奧等拍賣操作來看,泛亞洲化的操作儼然已經成熟,就連原本只顧著積極操作中國本地藝術家的中國拍賣市場,也開始吸納日本藝術家作品,儘管跨國際的操作仍無法讓拍賣景氣回春或找到更多新的藝術收藏買家,來擴大市場促進流通,日本藝術品在泛亞洲藝術市場的展演操作或流通上都算是績優股。
從近來日本藝術作品在台灣展演頻頻出現,更不難發現台灣對日本藝術家的接受度與喜好度,三月份在台北華山藝文中心舉辦的台北當代插畫家聯展,就邀請了日本近來活躍的插畫藝術家「森 亮介」及「上野陽介」參與展出。
本月份在Somebody Gallery Cafe的邀請下,善於將融合東洋水墨與歐美街頭塗鴉的森亮介作品,得以繼續在西門町的Somebody Gallery Cafe展出至4月20日,另外,在策展人潘廣宜的規畫下,更邀請了18位日本現代藝術深具潛力的藝術家,在臺北索卡藝術中心展出,作品內容涵蓋複合式媒材的畫作、裝置藝術、錄像創作等等,參與展出的藝術家更有重量級的2008年日本GEISAI藝術大賞的金獎得主「西尾康之」。
本月藝文快訊
Somebody Gallery Cafe 當代插畫邀請展《森 亮介》 4月6日~4月20日:
http://blog.yam.com/creative26/article/20170094
索卡藝術中心:日本現代藝術展《異體共生-過度‧愛》4月11日~5月24日:
http://www.soka-art.com/exhi.asp
(2009-04-11 04:15)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0/1/1hlhw.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藝術家陳庭詩逝世7週年 巨幅水墨首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藝術家陳庭詩逝世七週年 巨幅水墨首次展出」
(張文祿報導)
陳庭詩先生是臺灣50、60年代,現代抽象繪畫的重要成員之一。也是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先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出生於1916年的陳庭詩,成長在官宦門第,是開台大臣沈葆禎的後代,受過濃厚傳統人文薰陶,八歲時因為意外而失去聽覺,到八十七歲辭世,終身沈浸在無聲而又豐富的創作世界。
上天是公平的,八歲陳庭詩喪失聽覺,不過,上天卻賦予他異於常人的視覺敏銳度。創作多元,卻在每個領域都能出類拔萃,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廖述昌說,陳庭詩是「二十世紀藝術」編年史,唯一的國內藝術家。
陳庭詩的朋友、支持者都相當佩服他,因為他的創作,跨越木刻、版畫、彩墨、金石、字畫、雕刻,陳庭詩87年的歲月裡,大半的日子都在創作,從傳統的木刻切入,大放異彩於版畫系列與彩墨,在生前的最後一、二十年跳入鐵雕領域後,更是自成一格,他的鐵雕藝術獲選「二十世紀的藝術」書中,與畢卡索、塞薩等世界藝術大師並列。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姿仰說,在數十年前,她的月薪只有八千元,不過,當時她買下陳庭詩大師價值四十萬元的鐵雕「守護者」,一共花了三年才還完這筆錢,對於陳庭詩的作品,她由衷喜歡。
「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與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合辦陳庭詩逝世七週年紀念展,首度展出陳庭詩最大的二幅書畫遺作,以及包含版畫、鐵雕、彩墨、書法、壓克力油彩等 43件作品,展期從4月10號到5月3號。其中沒有命名的彩墨畫,高度兩百四十公分,寬度長達九百公分,與先前捐給國美館典藏的彩墨,應屬同一創作,但是分為二十個捲軸,這十個捲軸被用垃圾帶隨意裝著,是基金會人員趁著陳庭詩宿舍被收回之前,整理房舍時發現,當時,如果一個不小心,這幅創作,可能就被當作垃圾,送進焚化爐。而這幅巨幅彩墨,也是第一次公開展出。
陳庭詩曾經說自己會被列入二十世紀藝術一書中,不過,到二零零二年他辭世,自己還不知道,在一九九八年,他就已經被列入全世界頂尖藝術家之一。
陳庭詩晚年在台中縣太平市定居,成立美術作品陳列室及工作室,2002年4月15號病逝。目前在太平市也有一座陳庭詩紀念館。陳庭詩在台灣沒有子嗣,基金會成員都是他生前的故友,以及喜愛他創作的支持者,在他逝世七年後,基金會在台中縣推出特展,希望讓認識他的民眾,以及還不認識他的年輕人,認識這名天才藝術家。
(2009-04-11 04:11) |
|
[center]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10/today-south6.htm[/center]
[center] #a52a2a">師生展創意 共創「陶」花源[/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展出陶偶均由賓茂國中師生聯手創作。
(記者陳賢義攝)[/center]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
賓茂國中「虷子崙獵人文學營」第一階段成果展昨登場,展出成果以「素人燒陶作品」為主,由該校師生根據生活體驗和想像力,共同發揮燒陶創意。
「虷子崙獵人文學營」是由金峰鄉專款贊助,第一階段作品成果展昨日上午在該樓圖書館展出,一走進展場就可看見一尊人形陶偶,十分耀眼。這場陶藝成果展依類別分別命名為「分享」、「英雄」、「我的美麗會唱歌」、「我的美麗在跳舞」及「勇士」,均由排灣族藝術家廖光亮指導燒製。
例如,「分享」是一名粗壯結實的排灣族男人捧著甕,與賓客一起分享美酒;「我的美麗會唱歌」則是一位戴著花環和項鍊的美麗排灣族婦女,豐滿身材配合粗粗的臂膀與圓滾滾的臉,再加上細長的眉毛和小巧的鼻子,是該校排灣族學生和家長們最熟悉的完美身形。
指導講師廖光亮表示,燒製陶偶及其配飾花環、項鍊過程並不容易,除須小心控制溫度、精算時間外,還得按部就班的用心捏塑,一點也不能馬虎了事,才能避免出現碎裂情況。
(2009-04-11 02:07) |
|
[center]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3409,112009041000449+110513+20090410+news,00.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大師首選 史博館12度開「張」[/center]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090410)
包括「張大千一一○:書畫紀念特展」在內,從一九五九年張大千首次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至今,史博館已是第十二次舉辦張大千展覽,與張大千相關的刊物也已發行廿二本。
張大千與史博館的關係密切,當年因為故宮鮮少展出現代水墨畫家作品,史博館成了張大千發表的優先地點。包括一九六八年的《長江萬里圖》長卷巨作、一九八三年遺作《廬山圖》(現藏於故宮)等,都在此舉辦特展。史博館現典藏的張大千作品有一四○多組件,是國內公立博物館中數量最多者,另還包括照片、生活物品等。
張大千一八九九年生於四川,據聞張大千出生前夕,張母夢到老者贈她一頭黑猿,因此,張大千自認是「黑猿轉世」,並飼養長臂猿當寵物。張大千曾遁入佛門為僧百日,法名「大千」,此後便以此為名。
張大千一九二○年開始大量臨仿古畫,技巧精良。一九四三年張大千到敦煌展開為期兩年半的壁畫潛修工作,研習古代繪畫精華。這趟修行影響張大千日後創作甚深。
一九四九年,大陸局勢丕變,張大千轉赴香港暫居,之後陸續到印度、阿根廷,最後在巴西聖保羅僑居十五年。一九七六年來台定居,一九七八年位在外雙溪的「摩耶精舍」落成,張大千遷入新居,一九八三年病逝於台北。遺體火化葬於精舍庭園的「梅丘」奇石之下,遺囑將精舍及自己收藏的古代書畫,全捐給國家,目前委由故宮管理。
(2009-04-11 01:06) |
|
[center]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3409,112009041000448+110513+20090410+news,00.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張大千冥誕展 6米高墨荷登場[/center]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090410)
今年是水墨畫家張大千一百一十歲冥誕,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地推出「張大千一一○:書畫紀念特展」。史博館不僅搬出鎮館之寶「四軸聯屏大墨荷」、「水殿暗香」巨作,更從多位私人藏家手上,商借鮮少曝光的大千名作包括「慈湖圖」、「潑墨荷花」等共九六組件作品,讓外界重溫張大千豐富的藝術面貌。
張大千過世廿六年,國內外各博物館還是多次舉辦張大千畫展,可見他的魅力至今不減。在中國水墨世界中,張大千以縱貫古今、集成各門各派,又能開創獨門畫技的才情,被中國藝術家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他充滿戲劇性的生命歷程,及多采多姿的感情世界,都為他增添不少傳奇和話題性。
110歲冥誕 史博館展鎮寶之作
史博館這次展出特地搬出鎮館之寶「四軸聯屏大墨荷」,這幅充滿氣勢的畫作六公尺高、三.五公尺寬,史博館一樓展廳雖然挑高,仍然無法容納這幅巨作,館方特別訂做一面斜板才能完整呈現。
「四軸聯屏大墨荷」是張大千一九四五年完成,以四聯幅拼成,結合工筆筆法及文人畫的寫意風格。史博館研究組主任巴東表示,這件作品是張大千在敦煌潛修壁畫出關後所作,當時他正值壯年,因此筆法強健,構圖精密,從荷瓣濃、淡的雙層敷墨和精準線描,可看出受到敦煌壁畫的影響。
隨母姊學花卉 畫荷風情萬千
張大千從小就跟隨母姊學畫花卉,筆下各類花種各富情趣。他最著名的是畫荷,擅長以不同手法表現荷花的萬千風情。
如一九五六年的「紫蓮花」設色典雅,以細線勾描出花瓣的立體感,細緻婉約。一九六六年「白蓮」只以墨色和些許花青,呈現出白蓮的冷艷氣質。一九七五年的「鉤金紅蓮」更是張大千得意之作,以濃豔的朱色畫荷,再以泥金勾勒花邊,風雅貴氣不流於俗。
巴東表示,「古代少有畫家表現雨中荷花,但張大千與古人不同,他獨創的潑墨潑彩,暈染的用墨,相當適合表現雨中空氣陰溼清冷下的荷花。」這次展出的「雨荷」、「青綠潑彩荷花」等,都是雨中荷花的代表作。
這次展出的作品,有七十組件向私人藏家或行政機構商借,如「潑墨荷花」由立法院典藏,「慈湖圖」則借自國民黨黨史館。
商借私藏 70組名畫難得曝光
「慈湖圖」是張大千一九七六年的潑彩作品,高一八○公分、寬九○公分。描繪蔣中正大溪陵寢所在的慈湖,背山面水,寧靜優美。張大千相當尊崇蔣中正,他在潑染的山水畫面中,特別施用兩塊如藍綠寶石般光彩奪目的青綠,具有宗教性的象徵。
這次特展還展出張大千的自畫像和照片,包括攝影大師郎靜山以他拿手的集錦攝影技術,為張大千製作的多張照片,少有水墨畫家像張大千一樣,留下為數不少的自畫像。他十分仰慕蘇東坡,畫中也頭戴「東坡巾」,身穿大斗篷,自比蘇東坡,他也曾扮成達摩的模樣入畫。
(2009-04-11 01:05) |
|
[center] http://www.nownews.com/2009/04/09/11474-2434743.htm[/center]
[center] #a52a2a">花縣/「桃城石猴趴趴GO」 得獎作品巡迴展石博館揭幕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桃城石猴趴趴GO─兩屆桃城石猴得獎作品巡迴展」,花蓮縣副縣長張志明與會致贈畫冊
記者宋達攝[/center]
「桃城石猴趴趴GO─兩屆桃城石猴得獎作品巡迴展」,花蓮縣副縣長張志明與會致贈畫冊 記者宋達攝
記者宋達/花蓮報導
「桃城石猴趴趴GO─兩屆桃城石猴得獎作品巡迴展」,9日上午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召開開幕記者會,副縣長張志明除了歡迎嘉義市府文化局遠道而來展覽,亦表示花蓮是石頭的故鄉,生活中處處與石頭緊密結合,這次石猴巡迴展不僅是兩城市間的石雕作品交流,更是文化藝術的交流,期望下次花蓮石雕作品也能到嘉義展出,同時盛情邀約嘉義市府人員能參加每2年在花蓮舉辦的國際石雕藝術季活動。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為推廣在地石猴藝術創作,首站選擇以石雕創作著名的花蓮縣為展出地點,特別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辦理「桃城石猴趴趴GO-二屆桃城石猴得獎作品巡迴展」,展期自即日起至6月26日止,展出石雕作品包括「真諦」、「守護桃城」、「猴說桃城」、「求偶」、「唸經」等42件石猴雕刻,每件作品栩栩如生,石猴表情活潑生動。
開幕記者會參與來賓還包括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淑姿、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秘書葉國樑、嘉義縣石雕協會會長林聖語、花蓮縣石雕協會會長林忠石、花蓮縣奇石協會總幹事李文山及第一、二屆石猴創作比賽首獎得主潘威志先生等人。潘威志也在會中分享創作歷程,諸如佛像與石猴雕刻技法大不相同,如何讓一塊平凡的石頭變成一具活靈活現的石猴,創作過程是一般人無法了解,以及作品完成後的成就感與喜悅。
此外,張副縣長也親自贈送「1995-200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典藏品專輯--絢爛石光.流轉風華」給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這本蒐錄有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自1995辦理至今歷屆作品集結成冊的專輯,具有紀念價值意義非凡;而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也回贈「2011嘉義市管樂年會」紀念品,希望以藝術交流增進花蓮及嘉義二城市互動,同時歡迎民眾前來欣賞難得一見的石猴創作展。
文化局長吳淑姿表示,嘉義是石猴的故鄉,素人藝術家們以石猴為創作主題已有50多年歷史,這群石猴創作者利用嘉義八掌溪內的各種貝類化石,化腐朽為神奇,將原本其貌不揚的原石經由靈巧雙手雕刻成石猴,將猴子特有的神韻及俏皮靈巧充分表露在作品上,創作出「返璞歸真,真情流露」的特色,孕育成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嘉義石猴。
嘉義縣石雕協會會長林聖語表示,嘉義畫家輩出享有「畫都」美譽,亦是「台灣絕技」交趾陶的故鄉,現今又以石猴雕刻聞名。其實,嘉義石猴雕刻已有 50年歷史,在阿里山上有座天然大石猴,山區有許多獼猴蹤跡,八掌溪更有各種貝類化石,種種自然條件配合藝術家靈眼慧心的巧手技藝,孕育並造就百分之百地方色彩及鄉土風味的嘉義石猴特色。
難能可貴的是,這群猴雕藝術家大多沒有師承背景,屬於自行摸索,精益求精的「素人藝術家」,從猴雕第一人詹龍以來,歷經50年,聚集30多人的努力雕鑿及默默耕耘,終於創造出「石猴世界」的藝術特色。
嘉義市文化局本著「整理藝術資產,凸顯地方特色」的使命感,自民國87年首度精心策辦「嘉義石猴戶外創作展」活動,邀請這群素人藝術家們於現場創作,讓民眾可以親自體會這些素人藝術家如何在鑿起鑿落間,將「頑石」雕琢成活靈活現的「石猴」。
這次「桃城石猴趴趴GO-二屆桃城石猴得獎作品巡迴展」,不僅可讓花蓮民眾了解石雕藝術的多樣變化及豐富性,民眾也可進一步了解嘉義縣的人文特色,讓花蓮及嘉義的石雕藝術創作做多元化的藝術交流。
(2009-04-11 01:0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5/1hkeu.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張大千110紀念特展 慈湖圖首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國立歷史博物館 9日舉行「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記者會,研究組主任巴東說明「慈湖圖」是跟國民黨黨史館借來展出。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國立歷史博物館 9日舉行「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記者會,研究組主任巴東說明「鉤金紅蓮」在水墨畫的藝術價值。[/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國立歷史博物館9日舉行「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記者會,圖為358乘596公分的巨作「四軸聯屏大墨荷」。中央社記者徐肇昌攝 [/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國立歷史博物館9日舉行「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記者會,工作人員在開展前一天趕工佈置。[/center]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9日電)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今天宣布,「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明天在史博館開幕,展出張大千作品110組件,包括張大千贈送故總統蔣經國的「慈湖圖」將首度展出。
黃永川表示,史博館館藏張大千畫作140餘件,屬公立機關最多,並曾為張大千辦過畫展生前8次、身後3次,這次是第12次,主要是為紀念張大千110歲冥誕。
國內外各博物館或美術館辦過多次張大千紀念畫展,史博館絞盡腦汁規畫「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並尋找較少曝光的作品,展示空間結合多媒體與空間設計,與歷次張大千紀念展有所區隔。
史博館研究組主任巴東說,史博館先從館藏精選張大千畫作30餘件,再向海內外收藏家及台灣各公私立機構借展較少公開的作品70餘件,有些甚至是以圖追畫,「慈湖圖」就是這樣追到借展。
巴東指出,前總統蔣中正過世時,蔣經國非常傷心,張大千就畫了「慈湖圖」送給蔣經國,被掛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辦公室內,雖有圖片,卻未曾展覽過;10幾年前,他看到前總統李登輝接受訪問的電視畫面背景畫作就是「慈湖圖」,這次就想盡辦法借展。
研究張大千20餘年的巴東說,一般歌功頌德的繪畫作品價值不高,但張大千真誠崇拜蔣中正,用其獨創的潑墨潑彩風格畫出慈湖圖,山景加上純青綠色兩大塊,隱然有受敦煌壁畫影響的佛教藝術象徵意義,也使畫作帶有宗教莊嚴性,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巴東指出,張大千集大成的藝術創作風格,在中國藝術史上極為少見,可說是元代趙孟頫後唯一繼承這種風格的中國畫家。
史博館此次也借展到立法院擁有的「潑墨荷花」、重色重彩卻顯清雅的「鉤金紅蓮」、一般畫家不敢畫的雨荷、史博館鎮館之寶「水殿暗香」、20年前展出過的「四軸聯屏大墨荷」等少見作品。
(2009-04-11 00:53)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63/1hkf4.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張大千書畫紀念特展 史博館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張大千的「雨荷」,潑寫兼施、墨彩相融,暈濕流動所造成的特殊肌理,營造出水氣迷濛的氣氛,將荷花在雨中舒展綻放的情韻,描寫得絲絲入扣。[/center]
紀念書畫大師張大千110歲誕辰,國立歷史博物館將從明天(10)起到6月14號,舉辦「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展出包括史博館的鎮館之寶「四軸聯屏大墨荷」,以及歷代中國畫家作品中,罕見的「雨荷」。
「張大千書畫紀念特展」共展出110件以往較少展出的作品,其中有70幾件是史博館特別向其他單位或書畫收藏家借展;展場規劃為7個單元,包括「與自然對話」、「敦煌意象」、「與古人對話」、「花花世界」、「新風格的產生」、「書法」以及「大千世界」。
史博館研究組主任巴東指出,展出的作品中,除了高超過3公尺、寬約6公尺的「四軸聯屏大墨荷」,還有唯獨張大千才能詮釋出的「雨荷」,另外,作品「鈎金紅蓮」,張大千以彩度極高的硃砂,來鉤染荷花,使用金線勾寫花瓣,歷代少見。「張大千書畫紀念展」展出到6月14號,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2009-04-11 00:42)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1/1hk9e.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張大千紀念展10日展出 多幅珍藏首次露面[/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畫家張大千今年適逢110歲冥誕,國立歷史博物館10日起舉辦張大千畫展,畫展一共展出張大千的110組件名作,當中除了史博館館藏、立法院商借的「潑墨荷花」,還有珍藏在國民黨黨史館、從未公開展覽的「慈湖圖」。此外,一般中國畫家較少見的自畫像,張大千幾乎每一年都會畫。(陳映竹報導)
畫家張大千的作品在藝術拍賣市場屢創天價,10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張大千110:書畫紀念展」,史博館除了展出鎮館之寶「水殿暗香」、「深山飛瀑」,還和各公家機關、國內外收藏家爭取借「勾金紅蓮」、「白蓮」等難得一見的畫作。
史博館研究組主任巴東表示,這次展出的畫作中,最特別的是「慈湖圖」。這件作品示張大千在蔣中正去世後,蔣經國指定委託作畫。一般這類的官方樣版畫,藝術性不高,不過張大千本著對於蔣中正的崇拜,除了描繪出慈湖山水的優美,還運用潑墨暈染的山水畫面,營造出蒼茫意境,並且特別在陵寢後方的山頭上,用了兩處青綠色彩,宛如佛祖菩薩後方的圓光,這部分源於張大千受敦煌佛像藝術的深刻影響。
張大千早期時常贈畫給公家機關,像是立法院的會客室就掛著一幅「潑墨荷花」,這次史博館也特別商借。
張大書畫紀念特展將從4月10日展至6月14日。
(2009-04-11 00:18)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5/1hk61.html[/center]
[center] #a52a2a">傳統文化藝術加值設計暨授權展 手工紙DIY活動免費體驗[/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紙藝品[/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09 17:19:46)
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示館正舉辦的「傳統文化藝術加值設計暨授權展」,展示以傳統元素為素材結合現代設計的加值作品,為配合展覽主題,特別邀請到南投縣埔里鎮廣興紙寮於4月11日及12日下午2點至3點30分,在展示館大廳教觀眾DIY製作紙藝品,以台灣傳統手工紙為主要素材,運用現代電腦科技或手工撕貼及彩繪,發揮個人創意DIY製作手工紙扇及吊飾,在體驗傳統手工紙美麗韻味之外,也讓大家動手創作自己”傳統加持、設計加值”的特色作品!
埔里是手工紙的故鄉,是製造書畫用綿宣紙的重鎮,造紙的歷史開始於日據時期,最鼎盛的時期造紙廠多達五十幾家。要體驗造紙文化,要見證紙業的歷史,埔里是唯一的選擇,位於愛蘭台地上的廣興紙寮,是保留台灣手工紙製造,最完整也最讓人深刻體驗這項產業的工廠之一。
廣興紙寮前身創辦人為黃耀東先生,出生於埔里愛蘭台地,有鑑於當時埔里紙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愛蘭台地水質良好的造紙條件下,於民國54年創立「廣興製紙加工所」,投入埔里手工造紙業的行列,當初是以代工為主,後來致力於手工紙的研發改良以提高品質。民國62年開始手工宣紙的內銷,並易名「廣興造紙廠」。民國 80年成功研發高品質的手工宣紙,開始外銷國外市場,是廣興造紙廠的巔峰時期。後來黃老先生將造紙廠傳承給第二代的黃煥彰先生經營管理。民國80 年黃煥彰先生率先推廣紙產業觀光計劃,並得到熱烈的響應,適時易名為「廣興紙寮」。
廣興紙寮一直計畫研發代表埔里特色的手工紙,終於在民國85年成功的利用茭白筍的筍殼及檳榔樹幹研發出「惜福宣」與「逢春宣」手工新紙,成為埔里最具特色的手工紙,這種以農產品的廢棄物再利用研製而成的惜福宣,不僅為台灣的造紙文化開創新的一頁,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與經營樹立新的範例。
廣興紙寮推廣產業觀光之際,提供完整的手工造紙流程供遊客免費參觀,並規劃導覽解說服務以及生產各種紙文化產品,讓遊客明白如何將纖維漿料經蒸煮、漂洗、打漿、抄紙、壓水、烘乾等過程製造出珍貴的手工紙,除此之外還設立紙藝教室讓遊客親身參與DIY造紙的樂趣。希望這次DIY活動藉由廣興紙寮對於手工紙的熱情與專業,將手工紙傳統產業的新創意帶給傳藝遊客新的體驗。
本次展覽時間至4月19日為止,開放時間為每天早上9:00~18:00(每週一上午休館),DIY活動免費體驗時間共二場次,每天參加人數限定60人,採活動當天現場報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與!
【場次一】4/11(六)下午2:00~3:30,共兩種款式(二擇一)(一)風動傳藝‧台灣好神開運吊飾DIY活動(二)風動傳藝‧多福達摩開運吊飾DIY活動【場次二】4/12(日)下午2:00~3:30風動傳藝‧和風紙扇DIY活動
(2009-04-11 00:17)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63/1hk7b.html[/center]
[center] #a52a2a">桃城石猴得獎作品首站於花蓮展出[/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center]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為推廣在地石猴藝術創作,首站選擇著名的石雕城市花蓮縣為展出地點,即日起至6月26日止特別在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辦理「桃城石猴趴趴GO-二屆桃城石猴得獎作品巡迴展」,展出42件石猴雕刻,每件作品栩栩如生,表情活潑生動。
嘉義是石猴的故鄉,素人藝術家們以石猴為創作主題已有五十多年歷史,創作者利用嘉義八掌溪內的各種貝類化石,化腐朽為神奇,將原本其貌不揚的原石經由靈巧雙手雕刻成石猴,將猴子特有的神韻及俏皮靈巧充分表露在作品上,創作出「返璞歸真,真情流露」的特色。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希望以石猴巡迴展作為藝術交流,增進花蓮及嘉義二城市的互動,也歡迎民眾前往欣賞難得一見的石猴創作展。
(2009-04-11 00:13) |
|
[center] http://www.nownews.com/2009/04/09/11478-2434626.htm[/center]
[center] #a52a2a">嘉縣/大浦鄉藝術造鎮 景觀煥然一新[/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大埔鄉在藝術家駐村計畫施行下,街道佈置獨特造景,煥然一新。[/center]
大埔鄉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縣府有鑒於當地觀光、商業條件日漸式微,目前透過藝術家駐村方式,展開藝術造鎮計畫,成果豐碩,讓大埔呈現樸質美感。
大埔鄉位處嘉義最南端,境內百分之九十以上土地屬國有林地,是挾內唯一零分貝、零污染的綠色鄉鎮,其筍干及破布子是最大宗特產,近年來更因釣魚平台打響名號。
當地受限土地開發條例,年輕人謀生不易,只好大量外移,縣府為提升地方發展,目前推動藝術造鎮工程,透過藝術家駐村計畫,賦予大埔新生命。
如今,在藝術家協助下,大埔街道店面及屋舍陸續改造,部分社區髒亂點也逐一清楚,老街還形塑多處藝術景觀作品,注入新美感。
縣長陳明文對大埔藝術造鄉十分重視,由藝術家林純用和吳娟陪同實地了解藝術家駐村計畫執行成果,希望初期能營造出讓居民都能感受到大埔正在改變的藝術氛圍,民眾有了感受,自然而然就會加入,居民有了共識,為大埔創造出一條活路的願景就不遠了。
(2009-04-11 00:11)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63/1hjzu.html[/center]
[center] #a52a2a">「王雙寬-臺灣百廟畫精選暨創作回顧展」[/center]
[center][圖][/center]
[center] 嘉義縣大埔鄉因境內有曾文水庫,成為低密度開發鄉鎮,縣府為了展現鄉野社群的質樸美感
透過藝術家駐村方式展開藝術造鄉計畫,希望呈現另類美感。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傳真[/center]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繼「李轂摩創作回顧展—走過書畫半世紀」之後,4月11日起到7月10日再度推出當代藝術大展-「王雙寬-臺灣百廟畫精選暨創作回顧展」,展出百餘件王雙寬先生精挑細選的作品,臺灣文獻館表示,除百廟畫精選畫作,以細膩的筆觸,傳神地展現當代臺灣各地廟宇不同的神韻之外,也展出王雙寬先生各時期精湛的畫作及創作。
(2009-04-11 00:06) |
|
[center]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9/5/1hk03.html[/center]
[center] #a52a2a">藝術造鄉 嘉縣大埔鄉要呈現另類美感[/center]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9日電)
嘉義縣大埔鄉因境內有曾文水庫,成為低密度開發鄉鎮,縣府為了展現鄉野社群的質樸美感,目前正透過藝術家駐村方式,展開藝術造鄉計畫,希望藉由藝術手法呈現另類美感。
嘉義縣政府指出,擁有湖光山色美景的大埔鄉,是嘉義縣唯一零分貝、零污染、無工業的綠色鄉鎮,全鄉面積173平方公里,有90%以上土地屬國有及保安林地,加上曾文水庫淹沒區,使得全鄉成為低密度開發鄉鎮。
由於大埔鄉受限於土地開發,年輕人謀生不易,造成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因此縣府決定推動藝術造鄉工程,透過藝術家駐村及居民共同參與方式,賦予大埔全新的生命力,希望藉由觀光、產業與藝術的結合,帶動地方的繁榮與發展。
這項藝術造鄉計畫,包括設置藝術作品、由藝術家協力執行街道店面與屋舍改造、社區髒亂點的整理等,目前已在大埔老街形塑完成多處藝術景觀作品,也有店面主動加入營造行列,就連路邊賣臭豆腐的攤位,也經由藝術手法呈現另類的美感。
縣長陳明文表示,希望大埔藝術造鄉計畫,能營造出大埔鄉正在改變的藝術氛圍,讓民眾有了感受,自然就會加入;居民有了共識,為大埔鄉創造出一條活路的願景就不遠了。
(2009-04-11 00:05) |
|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 29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