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點閱:5948 |
發表人 |
藝文:妮基異想世界、洪通、女性地標、客語卡通 2007/07/30 2007-07-30 21:31 分類: ✔️妮基異想世界 ✔️洪通 ✔️地標 ✔️客語卡通 ✔️兒童藝術園 個人: ✔️妮基異想世界 ✔️洪通 ✔️地標 ✔️客語卡通 ✔️兒童藝術園 |
/ / /
|
|
引用: 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56153
「妮基的異想世界」專家現場解說
配合文建會國美館「妮基的異想世界」展,從即日起至九月一日每周六下午兩點三十分辦理「專家學者現場解說」活動,共計六場。
這項活動,目的是讓來館民眾,透過專家學者解說,深入了解這位傳奇的法國女性藝術家。歡迎蒞臨免費參與。(電話洽詢○四二三七二三五五二轉三三七)。
傳藝中心講授傳統音樂
傳統藝術中心將於九月開班授課,由傳統藝師朱丁順(月琴)、吳鳳珠(南管)、吳現山(車鼓)等講授傳統音樂,有興趣且具音樂演出或創作基礎者,即日起至本年八月二十日止受理報名,預計招收學員五至十人,上課時間是九月起至十二月。課程簡章可至傳藝中心網站下載或函索。報名詳情可洽:(○二)二三四一一二○○ 轉二○九傳藝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薛先生。
街舞達人研習營報名
國立台東社會教育館於三十日起至八月二日(星期一至星期四)每日下午四點至六點時,與台東地檢署、台東縣救國團合作辦理舞林高手─街舞達人研習營,提供青少年朋友休閒活動。報名請洽台東縣救國團○八九三二九八九一。(張武吉)
屏東文化局譗植豃得玩味
屏東文化局於即日起至八月二十二日舉行「植」得玩味—楊秀敏黏土展」,展出五十件楊秀敏的樹脂黏土及紙黏土作品,民眾可以親自來體會她細膩的手工製作。(陳昭楨)
國美館台灣美術溯源常設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今年精心規劃了一項常設展「藝域長流─台灣美術溯源」,從今年春天展到年底。內容為台灣美術的典藏,結合台灣美術研究,展現台灣美術史多元的詮釋觀點,進而凸顯藝術品與時代結合的意義。
為了方便因路途遙遠或忙碌而無法親臨參觀的民眾,也增設「網頁展場環場實景」功能,只要進入國美館網站「藝域長流」線上,即可輕鬆操作,環視全場展出的作品,如同親臨現場觀賞名畫。詳細內容可上網查詢
www.ntmofa.gov.tw。
------------------------------------
法國藝術家妮基‧德‧桑法勒(Niki de St. Phalle)是一位極具爆發力且創造力豐富的女性藝術家,作品涵蓋了繪畫、雕塑、舞台設計、電影與戲劇等範疇,她的作品最動人之處,在於其直觀、敢言、勇於表達心靈狀態及個人觀點的創新風格。
妮基‧德‧桑法勒藝術創作的延展,始於自我昇華的內在需要,而「觀照自我」的訴求,則在她的創作發展中一直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在早期的《集合藝術》及《射擊繪畫》系列中,妮基以當下、即興、解放自我的方式,展現了在創作過程中引喚潛意識的自發性創作。由此,妮基將創作視為原我的轉換路徑,同時也是一段平撫創傷的療程,用以宣洩生命中的壓抑、傷害與不滿,但緊扣她生命軌跡的移轉及心靈的沉澱與蛻變。1960年代開始的《娜娜》系列,則超越了個人的傷痛,以一個亮麗兼具親和力的「女性(娜娜)」形象,展開她與「生活世界」的對話。
妮基‧德‧桑法勒一生的創作轉折,不但是藝術家透過創作追尋自我的見證,同時也是女性勇於掙脫社會的壓抑與束縛、追求自主人生的好例。此次巡迴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的「妮基的異想世界」,共有來自法國尼斯現代與當代美術館、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典藏基金F.N.A.C.典藏的71件精采作品,是一個深入了解這位傳奇性藝術家創作特質的難得機會。展覽以回顧展形式舉行亞洲巡迴展,繼澳門美術館、韓國首爾當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之後,於2007年5月26日-9月9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分期介紹
集合藝術 (Assemblages)
射擊繪畫 (Tirs – Shooting Paintings)
娜娜雕塑 (Nana Sculptures)
平面作品 (Graphic Works)
集合藝術 (Assemblages)
「集合藝術」 (assemblages) 這個詞最初由尚杜布菲 (Jean Dubuffet) 用來描述他在1953年一系列紙拼貼的平版印刷,以及1954年他以混凝紙 (papier-mâché) 碎片、木屑、海綿和其他垃圾碎片所做的塑像。1961年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了名為「集合藝術」(The Art of Assemblage) 的展覽,內容包含立體派、未來派、達達主義派與超現實主義派的拼貼和小型建築作品;這個詞彙因被過度廣泛使用而失去意義,之後被限定為指包含在箱子或畫框內實際物件的組合。集合藝術家和其他新寫實主義 (Nouveaux Réalistes) 藝術家則仍以現成的物件實驗此實驗形式。
妮基.德.桑法勒 (Niki de Saint Phalle) 追隨新寫實主義 (Nouveau Réalisme) 美學,以現成物件創作集合藝術,而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新寫實主義是藝評家雷斯塔尼 (Pierre Restany) 於1960年創立的團體,成員有丁格利 (Jean Tinguely)、克萊因 (Yves Klein)、阿曼 (Arman) 和萊斯 (Martial Raysse) 等,妮基是唯一的女性。他們鼓吹以真實材料、現成物品來探索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空間。他們的作品通常被分為四大類:解拼貼 (Décollage)、集合物件作品、繪畫,以及行動景觀 (action-spectacle);他們的方式被描述為「都市、工業與廣告現實的詩意回收」。
妮基的作品如《小提琴》 (Violon) (ca.1960-61) 以熨斗、破碎的小提琴和各種金屬物件混合油彩、石膏,固定在夾板上,讓我們聯想到畢卡索解構的吉他雕塑或達達主義者曼雷 (Man Ray) 去功能的裝上釘子的熨斗,名之為《禮物》(Gift, 1921)。她在集合系列作品中繼續使用更具暴力性質的圖像和物件,如刀片、剪刀、切肉刀和許多的物件碎片,例如《死亡風景II》(Paysage de la Mort II, 1960)、《工作手套》(Gant de travail, 1960-1961)、《輪盤》(Roue de Fortune, 1960-1961)與《剪刀》(Paire de Ciseaux, 1960-61),與她早期作品如《無題》(Sans Titre, 1959-60) 使用家庭物件、有著愉快氣氛的集合作品形成明顯對比。這些作品中的暴力隱喻反映了當時她自母親、妻子角色至離婚後的波西米亞藝術家的轉變。在《死亡風景 II》中,她以血紅色主導,襯著黑白色的嚴肅背景,在正中央白色背景有一把鏽蝕的刀片指著右邊一個讓人聯想起史前人類外型的小型不明有機物;一個圓形金屬盤在紅色顏料之上,顏料往下滴至白色的區域,無情的標題指出了死亡主題。《輪盤》則使用了白色石膏背景,綴以白、藍、灰色的破陶片,以及沾污的褐色金屬片、釘子、管線和其他金屬物件,創造出詩意的構圖;然而手槍的存在,卻又營造了暗藏的威脅。在此集合作品以及一些其他創作中,暴力性質物件如槍、剪刀,和破碎物並列,已預示了她接下來越發暴力的系列作品-《射擊繪畫系列》(Tirs)。
射擊繪畫 (Tirs – Shooting Paintings)
在1961年到1964年間,妮基創作了她惡名昭彰的行為藝術繪畫,總稱為《射擊繪畫》(Tirs 或 Shooting Paintings)。她以來福槍或手槍射擊集合物件作品,在集合物件中,裝在塑膠袋內的顏料在子彈射擊下爆開,並戲劇性地把色彩噴灑在表面。這些射擊繪畫加上公開射擊行為的過程被詮釋為對戰後抽象繪畫的有趣諷刺,或是具渲洩性的、前女性主義的行為姿態。
射擊系列起始於1961年的浮雕創作《鏢靶肖像》 (Dart Portrait) 和《愛人肖像》(Portrait of My Lover),她邀請觀眾對著象徵男人的圖像投射飛鏢;在《射擊繪畫》中隨著她個人反父權行動的評論,這個立場越發鮮明,妮基寫道:「這幅繪畫是受害者,誰是這幅繪畫呢?父親、所有男人?矮男人、高男人、大男人、胖男人、我弟弟約翰?或是我自己?我是不是在儀式中射死我自己,以便讓我能在自己手中死掉、然後重生?我因而不朽了!」
她使用點22口徑裝有真正子彈的來福槍射擊,子彈射穿石膏和塑膠袋,導致其中顏料流淌而下,將表面染色。大片鏽鐵板置於浮雕後方以保護牆壁,並有收集繪畫中滴流下顏料的設置,以保持地板清潔。妮基寫下:「一再地在浮雕上塗上純潔無暇的白色的儀式,對我而言很重要,整個行為的戲劇性讓我不可自拔。」在《昔日大師》(Old Master, 1961) 和《射擊(手提袋尚未被射擊)》(Tir, non tire dans valise, 1961-62) 中,各種集合物件作品夾雜顏料塑膠袋,再以石膏覆蓋,創造出如藝術家想要的如處女般潔白的效果。在《吸血鬼德古拉一世的碎片》(Fragment de Dracula I, 1961) 和《射擊碎片》(Tir Fragment, 1962),可以觀察到射擊後顏料如血液般滴流而下的象徵性情狀。《米羅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1962) 是妮基破壞偶像的射擊作品,與美國後達達主義當代藝術家羅森柏格 (Robert Rauschenberg) 及瓊斯 (Jasper Johns)合作。
《射擊繪畫》被評為暴力、肢體性,甚至有運動藝術風格,之後進一步發展為偶像破壞的射擊行動,作品以天主教宗教塑像和廉價塑膠製品組合成的祭壇形式,並油漆或鍍金成集合藝術,形式類似這次展覽中的《床(構圖)(尚未射擊)》(Bed Composition, non tire),此行動是對她在紐約修道院教育與大多數宗教的父權傳統反擊;妮基描述自己為「藝術恐怖份子」,她晚年回想道:「男人,那些野獸般的男人,我的繆斯,他們讓我受的苦和我採取的報復,都曾滋養我的藝術多年。我感謝他們。」
射擊繪畫中對父權體制的象徵謀殺,最終被妮基描述為死亡與重生;在這樣的脈絡裡,使人振奮與解放的射擊行為具有治療性,並使她對童年、男人、社會與自我的憤怒轉變為藝術的創作;她的憤怒昇華後,在純淨的狀態,她能夠以「娜娜」重新享受女人天性。「父親」的死亡導向「母親」的重生。
娜娜雕塑 (Nana Sculptures)
對妮基來說,「娜娜」(Nana) 這個法國方言中指稱為女孩的詞彙,意味著愉悅的女人,和埃米爾‧左拉 (Émile Zola) 小說中聲名狼籍的娜娜完全無關。許多女人的形象融合在一個女人中,所有女人的特色都合併在這個妮基深情稱為「娜娜」的原型人物上,眾多的娜娜作品被創造出來,並成為妮基最具個人特色的藝術形式。
在射擊繪畫的發洩憤怒與渲洩作用之後,妮基的作品轉為更黑暗深沈的女性存在,以表達其內在的痛苦,如作品《白色的心》(Coeur Blanc, 1964)或《瑪麗蓮夢露》(Marilyn, 1964)。在短暫的過渡期中,她以裝置藝術、行為、雕塑來實驗恐怖的新娘、生育中的女人、痛苦的母親、女巫、妓女等意象,來質疑她女性身份的主體與女性的社會認同。
一天,突然痛苦沒有了,她開始創作愉快的事物。可以說,妮基著迷於跟男人競爭,並從這個想像競賽中成為勝利者。若《射擊繪畫》是一場戰役,《娜娜》則是勝利者;蘊含著子宮、對著太陽舞蹈、或停留在空中的《娜娜》試圖榮耀女性。
第一個《娜娜》雕像的靈感來自於藝術家黎佛斯 (Larry Rivers)的懷孕妻子克拉瑞絲 (Clarice)。1966年6月,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 (Moderna Museet in Stockholm) 館長彭杜于登 (Pontus Hulten) 邀請妮基製作她有史以來最大的娜娜,並由丁格利製作內部空間。事實是于登建議製作這個極端的意象,並創造一個以性器官當入口的大型娜娜雕塑。這個巨大躺臥的娜娜是懷孕的,經由一連串的階梯和台階,觀眾可以從她的腹部進到露台,在那兒,觀眾可以完整看到進入娜娜的人群和她色彩繽紛的雙腿。妮基說道:「儘管人們由她的性器官進入,《她》(Hon) 卻一點也不色情。」妮基回憶:「我們知道進入的是神話的聖地,我們將創建一位女神,一位偉大的異教女神。」他們把這位女神命名為「Hon」,在瑞典文意思是「她」。《她》長達28公尺、高5.5公尺、寬8.5公尺。《她》有著短暫但豐盈的一生,展示僅3個月後即被拆除,妮基回憶道:「有惡毒的評論說她是世界第一妓女,因為她在3個月內接了十萬個客人…」《她》獲致空前的成功,也成為各種媒體上以及20世紀藝術史各種刊物及研究中,妮基最常被提及的作品。
妮基想要以《娜娜》創造出一位新的母親,一個母神,一個豐饒歡愉的女神。隨著在世界各地創造出來的娜娜如《黑蘿絲或我的心屬於蘿絲》 (Black Rosy, 1965)和《倒立的黒娜娜》(Nana Noire Upside Down, 1965-66),她建立了新的母系社會文化;甚至在她建造「塔羅公園」(Tarot Garden) 計畫時,她仍然讚揚母親的形象,而選擇住在雕像一邊的乳房之下,另一邊乳房則是滋養工人的廚房。這些充滿色彩、愉悅、豐滿體型的娜娜在空中飛舞著,是歌頌女性的圖像,有著大型噴水乳頭的娜娜是永不枯竭的歡樂源頭;這個結合許多女性身份為一身的形象持續成為妮基最受喜愛的個人代表風格。
平面作品 (Graphic Works)
在此展出的妮基的平面作品大多是絹印或平版印刷,它們有可能是個別作品或是大型計畫如《史特拉汶斯基噴泉》(Fontaine Stravinsky,1982-1983)、《親愛的伊果》(Cher Igor, 1983)、《塔羅公園》(Tarot Garden, 1991)的草圖。
藝術家在繪草圖時總是比在完成作品時更感到自由無拘束,因此草圖是一個過程導向的嘗試,讓藝術家能自由實驗、開發新的概念。對藝術史家來說,研究藝術家的小型素描或塗鴉可能讓人耳目一新,就像是作家或作曲家的草稿或亂寫,可能揭示了一個想法的起源、某些段落隱藏的痕跡,或是中斷的計畫,不論是引人入勝或是了無新意的;即使是單獨的作品也可能提供關於藝術家發展或特性的豐富訊息。
部分妮基的作品中常加入語言,這與其他的作品不同,而顯得很特別,反映了她藝術中敘述的性質,也揭露她幽默的天性。作品如《我哪裡你最喜歡?》(What Do You Like the Most about Me?, 1970) 和《我蠻喜歡你的,傻瓜!》(I Rather Like You a Lot You Fool) 中融合文字與圖畫,構成詼諧的段落;其中問題如「你喜歡我哪裡?」,接著是「我的唇?我的胸?我彎曲的鼻子?我的手?我的臀、我的心?」,再接著比較長的問題:「你喜歡我的頭腦嗎?」和「你喜歡我的淚嗎?」在看似輕浮愉快而豔麗迷人的女性身體圖畫之旁,顯示的訊息卻是哀痛強烈,直指人心。這些繪畫讓我們聯想到普普藝術家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 的大型漫畫和八○年代女性藝術家克魯格 (Barbara Kruger) 對抗性的文字與影像。
《夢中夢》(Dreaming the Dream, 1970)、《娜娜與龍》(Nana et Dragon, 1993) 以及《月亮》(La Lune,1997)有著米羅風格、奇幻而充滿想像的圖畫中,一貫的充滿色彩、天真的味道。《生命之樹》(L’arbre de la vie, 1987) 在一棵樹上包含了善與惡、多彩與黑暗對比的雙重訊息;在樹的中央有一個女性的形象,可能是妮基的自畫像,透露了她藝術生涯中同時擁有的喜悅與驚怖、誘惑與拒斥、美麗與荒誕。 ________________
美術插畫設計案子報價系統 v0.1 Beta
爪哇禾雀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3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1
|
|
|
洪通 2007-07-30 21:38 |
/ /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artnews/0,3457,112007073000202+110513+20070730,00.html
洪通:回顧洪通狂潮 神秘素樸拙趣
洪榮志/南縣報導 (20070730)
還記得那位靠打零工與當乩童為生,五十歲才開始瘋狂畫畫的樸素藝術家洪通嗎?今年正好是他去世滿廿周年,台南縣立文化中心正計畫舉辦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洪通回顧展,重新喚起世人對「洪通狂潮」的記憶。
這次展覽,台南縣文化中心還特別向洪通之子洪世保,商借數十幅難得一見的洪通作品,再搭配館藏的卅幅洪通代表作,預定八月十八日至九月卅日,推出大型的洪通回顧展。
另外,文化中心更鎖定樸素藝術為主題,邀請台南縣的樸素藝術家蘇楊 、葉梁雪、段昆山、吳昭邦、曾王金英、賴楊樹蘭、廖江陣、吳陳月來等人共襄盛舉,同步推出「南瀛樸素之美聯展」。
由於做過乩童,洪通的作品充滿神幻與奧妙,早期畫作的整體結構更與道教畫神似。鑑於道教畫普遍都有許多層次,像有幾層「天」、幾層「地」,整張繪滿符籙花樣;洪通畫作的分層結構,也代表他自我意識世界的秩序,與事物各自的本位。
洪通畫的是人、萬物與天地的關係,自我編織的社會群體關係。但因不識字,所以他的自創圖像字與文字畫,充滿自我意識解釋的圖像字,看似神秘卻充滿拙趣。
一九二○年出生於台南縣南鯤鯓北門鄉鯤江村的洪通,鄉人稱他為「朱豆伯」,四歲之前父母即已先後去世,搬到五叔家由祖母帶大。因家境清苦,無法接受正規教育,自小即放牛、打雜工、當乩童為生。
然而,五十歲的洪通,卻突然著了魔似的,不顧街坊鄰居的嘲笑與鄙視,躲在自己的「蝸居」瘋狂作畫。
兩年後,南鯤鯓廟舉辦攝影比賽並在廟前廣場展出得獎作品,洪通也帶著十餘幅畫作懸掛在廟旁「陪展」。由於被媒體發現並強力報導,一股「洪通狂潮」即開始橫掃全台。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台北美國新聞處林肯廳舉行洪通首次個展,展出一百多幅作品,參觀人潮大排長龍;同年五月廿七日高雄大統百貨八樓展出洪通作品兩百多幅,同樣造成大轟動,震撼台灣藝壇。
展後盛名如日中天的洪通,返回北門老家之後,卻足不出戶整天作畫,不見客也不賣畫。
一九八六年,支持洪通生活的妻子過世;一年後的二月廿三日,洪通也貧困潦倒地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八歲。短短十年的創作生命,在台灣藝壇寫下傳奇的一頁。廿年後,外界如何看待他的作品,令人好奇。 ________________
美術插畫設計案子報價系統 v0.1 Beta
爪哇禾雀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3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1
|
|
|
王愷畫人物 史博館寫意 2007-07-30 21:38 |
/ / /
|
|
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56152
王愷畫人物 史博館寫意
鄭淑芬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王愷的水墨人物畫,注重人物面部表情。此次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畫作,王愷運用了寫意與工筆二種表現方式,豪放與精緻的美感兼容並蓄,充分展現當代文人的深厚內涵。
王愷一向以人文、生活、思想為繪畫創作理念,他創作不受媒材侷限,水墨畫、油畫皆獲得高度肯定,此次在歷史博物館推出的「王愷水墨人物畫展」,是以水墨人物畫為表現主軸。
在創作內容上,涵蓋古代文人的文藝雅集,如「曲水流觴」、「潯江夜月」,以及現代中外人士的生活情趣,如「冬陽」、「義大利行草」,還有富於超現實意趣的「五石圖」等。
在從事創作近五十年的歷程中,王愷曾榮獲金像獎等獎項,一九九九年更榮獲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頒發「二十世紀藝術貢獻獎」勳章,其作品被認為「具有中國古典韻味與現代人文精神」。
王愷除了藝術創作獲得肯定外,在文學詩作上的表現也在文壇奠定深厚的根基。王愷水墨人物畫即日起至八月十九日展出。 ________________
美術插畫設計案子報價系統 v0.1 Beta
爪哇禾雀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3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1
|
|
|
朱銘美館:兒童專屬藝術園 2007-07-30 21:39 分類: ✔️兒童藝術園 個人: ✔️兒童藝術園 |
/ / /
|
|
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56151
唯一兒童專屬藝術園 在朱銘美館
鄭淑芬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全台唯一兒童專屬藝術園區─「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正式開幕了。園區的規畫,結合室內兒童藝術體驗教室、兒童藝術實驗展場,更獨立專屬的兒童餐廳,及戶外自然景觀及戲水池區,提供小朋友一個生活、遊藝、學習的環境。
朱銘美術館創辦人朱銘認為,「有趣環境就是一個誘因,孩子接觸了,玩得不亦樂乎,自然產生興趣,他會覺得藝術是一件好玩的事,這個印象留在他的心田裡,會讓他往後的路與美,不再遙遠。」
基於這樣的理念,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因此誕生,朱銘特別致贈了三組最新的「人間系列」作品,作為對兒童藝術中心開幕誌慶的賀禮。
未來兒童藝術中心將透過工作坊,讓兒童理解藝術家創作過程,由一個藝術家的工作內容出發,讓兒童去領會。同時也將提供多元的課程內容,包括兒童藝術體驗課程、兒童雕塑體驗課程、親子課程、以及各類型的展演活動,藉此落實兒童藝術教育的推廣,並盡一份心力。 ________________
美術插畫設計案子報價系統 v0.1 Beta
爪哇禾雀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3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1
|
|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3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1
|
|
|
大嬸婆與小聰明 2007-07-30 21:41 |
/ / /
|
|
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56150
客版「大嬸婆與小聰明」家鄉首映
彭日鏡
【人間社記者彭日鏡新竹報導】費時三年、耗資六千多萬元打造的客語版卡通「大嬸婆與小聰明」,昨天在「大嬸婆」的家鄉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舉辦首映會,八月六日起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九時到十時,在第十七頻道客家電視播出。
卡通漫畫作者劉興欽博士昨日在內灣戲院舉辦的記者會中,當場指導客家電台四周年台慶代言人黑人陳建州,畫出大嬸婆裡的卡通人物,內灣老街有大嬸婆、小聰明的人偶踩街,另外還有大嬸婆彩繪活動,內灣村洋溢歡樂的嘉年華氣氛。
新竹縣副縣長彭光政在首映會時表示,「大嬸婆與小聰明」卡通是描述傳統客家農村的親子互動,凸突顯勤儉耐勞的精神,大嬸婆不但是竹縣客家人的代言人,也希望能成為華人的代言人。
客家電視台台長徐青雲表示,客家電視台四周年台慶,準備多部經典卡通,包括大嬸婆與小聰明、小安娜、新小婦人、真善美、長腿叔叔等,小朋友可選擇四縣、海陸、饒平、詔安四種腔調。昨天的首映雖短短的五分鐘,但很多人看得意猶未盡,尤其簡單的客語加上中文字幕,更有助於民眾學習客家話。 ________________
美術插畫設計案子報價系統 v0.1 Beta
爪哇禾雀
|
|
Type
繪圖畫廊 設計藝廊 攝影相簿 留言板 最愛收藏 分類標籤
暱稱: Type 註冊: 2002-11-30 發表: 11173 來自: vovo2000.com
V幣: 90176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