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5
 .*(ॐ)宇宙的聲音 *.(WM)
|
N101
2014-04-29 00:10 回應留言 💬 | |
美國核聚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analysis/china-hot-topic-content.aspx?id=200000330455&type=16&catg=3
2014/04/02 14:29
**如圖,上方展示了在加熱初期,黑線代表的磁場如何阻止熱量在黃色激光點之間自由流通。而在加熱後期,下圖中移動的磁場繼續聯通,並為熱量在兩個激光點之間流通提供了通道。這一新發現的電磁行為可能會加速核聚變。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2日訊,美國科學家在核聚變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新技術使核聚變反應堆啟動更便捷。這項技術意味著非常廣闊的商業前景,因為核聚變是一種不產生核廢料的清潔能源反應方式。
密歇根大學上月公布的報告顯示,該校與普林斯頓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電磁現象,可以使核聚變反應堆更易啟動。慣性約束聚變點火系統可以據此設置激光點,從而更快更有效加熱燃料氣缸。
核工程和放射科學專家亞歷山大·托馬斯(Alexander Thomas)表示,這一發現是全新的磁重聯機制。英國卡爾漢姆聚變能研究中心的教授史蒂夫·考雷(Steve Cowley)也表示,該技術突破使人類距離可持續聚變能更近了一步。
核聚變與傳統的核裂變方法均能產生零碳電力,但前者相比後者最大的優勢在於並不產生核廢料。而核廢料正是核裂變發電被廣為詬病的原因所在。
商業化可行的核聚變研究已經進行了數十年,但極大的技術復雜性和資金問題拖慢了研究的進程。但最近的研究突破,可能會加速核聚變研究的速度。
歐洲聯合環形加速器的負責人羅馬內利(Francesco Romanelli)博士表示,到本世紀末,全球30%的能源可能都將來自核聚變,他期待到2040年能夠實現核聚變發電輸入電網。
當前,美國和歐盟都在關注風能和太陽能。截止2011年,歐盟每年投入可替代能源的資金達到1100億美元,卻僅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分配4億美元的資金。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就是所謂的“人造太陽”,是全球最大的實驗性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裝置,旨在模擬太陽的核聚變,利用熱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都對發展核能非常感興趣,如果這些國家能夠資助核專利的突破技術,那麼他們在未來有望成為核能領域的主宰力量。
中國早在2003年就已加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根據相關協議,中國將承擔整個計劃中70%的管裝電纜導體生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