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0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140861.shtml
15部血墨經塔 高雄佛陀館展出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3.09.04 03:38 am
大陸山西大同法華寺住持萬德法師,閉關三年以血、墨抄寫完成「法華經」等15部經塔,表達對佛法的恭敬與虔誠,76件血經、書法、水墨等作品,即起在佛陀紀念館展到9月29日。
曾在星雲大師座下受法的萬德法師,8年前在山西大同法華寺閉關,將佛經書寫成經塔,從塔身、屋簷到佛像,每部經塔約1萬到10萬字間,以綿密工整的小楷寫成,毫無錯漏,令人讚嘆。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弘一大師曾向他的師長印光大師詢問,刺血抄經是否有違佛法?當時印光大師並不贊同這樣作為。萬德法師回應,傳統儒家思想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佛教講求大孝,不管透過什麼樣的修持方式,只要以虔誠、恭敬的心,迴向眾生,也是報大恩。
【2013/09/04 聯合報】@ http://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1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5&catsid=7&catdid=0&artid=20130901joanne002
新北市美展頒獎 朱立倫期勉納入國際組競賽
(記者黃秀麗新北報導)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13新北市美展」,9月1日頒獎典禮中,新北市長朱立倫分別頒發獎金與獎座予獲得水墨、書法、篆刻、膠彩、雕塑等5類全國組第一名的錢瑞英、吳弘鈞、陳怡靜、簡佑任、莊騰翔,以及分別獲得新北市組第一名的陳廷彰、江柏萱、古耀華、吳日仙、陳凱智。
朱立倫說,他每年都來參加新北市美展,發現一年辦得比一年更精采,今年許多優秀新血的加入,讓評審老師更加辛苦,但透過競賽能讓大家彼此交流,也能讓優秀的創作者獲得鼓勵。
今日出席的典禮嘉賓還包括市議員劉美芳及黃林玲玲等,文化局表示,得獎作品將在新北市藝文中心藝文館、藝廊、特展室持續展出至9月22日,歡迎民眾共同來觀賞優秀作品,一起為得獎者喝采。
「2013新北市美展」的頒獎典禮,由朱立倫市長親自將獎座與獎金一一頒發給獲獎者。包括「水墨類」、「書法類」、「篆刻類」、「膠彩類」與「雕塑類」等五個類別的「全國組」與「新北市組」兩組競賽獲獎的藝術創作者,第一名獎金10萬元、第二名獎金6萬元、第三名獎金4萬元、優選獎金2萬元。
「2013新北市美展」得獎者,包括水墨類全國組第一名錢瑞英的「賞花情」,畫中幾位女子,穿梭在一片迷離的墨韻中,人物場景的融入融出,如夢似幻,給人詩情畫意的水墨逸趣;新北市組第一名陳廷彰的「離開」,運用相當寫實的技法描繪,隨之漸弱的淡墨色,對照左下方一大片快速揮舞的亂筆墨色與線條,突出靜謐中的騷動。書法類全國組第一名吳弘鈞的「行草吳鞏白雲溪」,以傅山書風為主軸,筆墨酣暢,潤燥變化,跌宕畫面使視覺張力甚大;新北市組第一名江柏萱的「朱熹題玉山草堂書院聯」,以豪宕書風打破篆隸草的藩籬,熱情奔放至極。篆刻類全國組第一名陳怡靜的「得處室印記」,作品刀工穩健洗練,結構嚴謹從容;新北市組第一名古耀華的「但視其字知其人」,作品刀工穩健熟練,結構嚴謹,整體版面明快古樸又具變化。
膠彩類全國組第一名簡佑任的「月夜」,畫面簡單以橫向鋪陳,營造空間內的寧靜,膠彩技法表現能力強,沙灘與海水間的動靜相宜;新北市組第一名吳日仙的「戰利品」提出臺灣當下女性心理對都會視覺文化的反思與自覺。雕塑類全國組第一名莊騰翔的「水」,以不鏽鋼金屬作為媒材,強調建構方法與材料的本質性、物理特性等開發;新北市組第一名陳凱智的「共生關係」藉由原生木雕刻而成,依樹幹原形為基底,顯示木質主體不斷地向周圍延展,探討與自然界的和諧關係。
2013年新北市美展共有12位藝術家同時獲得兩個獎項以上,包括吳弘鈞先生榮獲書法類全國組第1名及篆刻類全國組第3名及膠彩類全國組入選,李曜辰先生榮獲水墨類新北市組第2名、書法類新北市組優選與新北市組入選,劉冠意小姐榮獲書法類全國組、新北市組入選、篆刻類新北市組第3名,吳瓊娟小姐榮獲膠彩類新北市組優選、水墨類全國組入選與新北市組入選,吳日仙小姐榮獲水墨類全國組第3名和膠彩類新北市組第1名,涂毓修先生榮獲膠彩類新北市組第3名及書法類新北市組入選,古耀華先生榮獲篆刻類全國組第2名和新北市組第1名,許志芳先生榮獲書法類新北市組第3名和全國組優選,廖三博先生榮獲水墨類新北市組優選與全國組入選,陳凱智先生榮獲雕塑類全國組入選和新北市組第1名,王應凱先生榮獲雕塑類全國組優選和新北市組第3名,曾祥軒先生榮獲雕塑類全國組入選和新北市組優選。
文化局說,2013年新北市美展徵件,針對水墨、書法、篆刻、膠彩、雕塑等五大類徵件,共有來自全國各地455位創作者參加,每一類別皆高手雲集、競爭激烈,經過初審和複審評選,共評選出水墨類41件、書法類38件、篆刻類14件、膠彩類18件與雕塑類20件,合計有131件作品獲得殊榮。2013/09/01
圖說:朱立倫市長主持新北市美展頒獎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1
#ixzz2dtEqAxuj">http://www.nownews.com/2013/09/03/11689-2981912.htm#ixzz2dtEqAxuj" class=postlink> #ixzz2dtEqAxuj">http://www.nownews.com/2013/09/03/11689-2981912.htm#ixzz2dtEqAxuj
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 萬德法師分享創作過程
2013年9月3日 23:45
「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即日起至9月29日,於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展出。〔圖/記者郭文君攝〕
記者郭文君/高雄報導
「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即日起至9月29日,於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展出,9月3日舉辦茶席講座,邀請山西大同法華寺住持萬德法師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館館長如常法師等貴賓,與萬德法師交流互動,探討萬德法師創作的心路歷程。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曾在星雲大師座下受法的萬德法師,對佛教不遺餘力,尤其以藝術創作為媒介輔助自己的修行更是難能可貴,並感謝萬德法師讓佛光山有因緣展出其作品,希望透過「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與眾人共享其對佛法的體悟。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見到這兩行詩時,萬德法師所有頓悟,覺得這兩句詩是對自己所說,內心深有所感而決定出家。萬德法師回憶,在因緣際會下遇見淨慧大師,開啟他與佛法的因緣,淨慧法師並送給他佛學書籍,才讓他有機會能在《不二法門》一書中,對佛法有所體悟。
萬德法師的諸多創作中,以「以血代墨」血經作品最具代表,他以佛經書寫成經塔,從塔身、屋簷至佛像,每部經塔約為一萬字到十萬字之間,每字均由工整的小楷密密書成,毫無錯字、漏字。
萬德法師提及,過去在五台山朝拜時,曾瞻仰過五台山收藏的一卷康熙31年墨寫經塔,當時就被這幅作品震驚、折服,乃發心要以藝術為載體,表述佛教精神,創作《華嚴經》之外的經塔。
經塔創作完成前,經文必須先經過逾20次的校對,數清經文字數,以保證經文正確,並細細研究中國塔的不同造型、結構、歷史,以及最廣受歡迎的塔型,同時研究推敲哪個經文須使用哪個塔型最適合,最後通過人工算術設計塔身造型,使經塔能夠符合塔身建築構造,滿足藝術風格。
「不二法門」是萬德法師從書畫、抄經過程中,一路走來的修持心得。他表示,當心專注在一筆一畫的過程,就如同佛法說的一心不二,藝術及佛法雖各自擁有不同的語言,但同樣都在表現與傳遞同一個訊息,亦即越愈專注、專心的同時,內心的世界也愈趨明淨,時間也如同凝結一般,毫無驚覺時光已飛逝。
心保和尚亦提及星雲大師帶領佛光山教團致力以文化弘揚佛法,其中包含八大藝術,藝術如同佛法告訴眾人「真、善、美」,透過藝術賞析,長久耳濡目染之下,內心也會趨近於「真、善、美」。
主辦單位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則以弘一大師故事為例,說明弘一大師曾向他的師長印光大師詢問,作為一介出家人,以寫書、抄寫經典是否有違佛法義理?當時印光大師並不贊同此作為而提出疑問。萬德法師認為,傳統儒家思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佛教講求大孝,不管透過什麼樣的修持方式,只要以虔誠、恭敬的心,回向給眾生,也是報大恩。
以寫字、抄經作為修行方便法門的萬德法師說,未來仍繼續以藝術作為修持的方式,並不限制、要求每個弟子都應追隨他,可以從不同的修持方式去瞭解、體悟佛法,用自我擅長的形式弘揚佛法,才是最適當的弘法。
「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展出萬德法師76件血經、書法、水墨等作品,涵蓋梅、蘭、竹、菊等四君子,其作品融入修行體會,展現寧靜高雅出塵之氛圍,與大眾結緣,領略藝術與佛教的完美結合。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6
http://xor.tw/+4zc3h
小畫家聯手 畫Q版台灣
兩岸兒童繪畫比賽,邀請兩岸小朋友以愛為主題發揮創意,描繪生活。頒獎典禮由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左3)頒獎給得獎者。(張鎧乙攝)
「第九屆童年紀事兩岸兒童繪畫比賽」加深了兩岸兒童藝術交流的機會,來自大陸地區得獎的3名學童,在台灣的4名得獎學童陪伴下,共同體驗台灣之美,並以畫筆描繪他們的親身經歷。對岸學童對台灣美食更是讚不絕口,直呼奶茶和夜市超棒!樂翻天了!
這次獲獎的3位大陸學童分別來自上海、重慶、天津,得到優秀獎的蕭鈺,畫出雅安地震後,孩童懷抱著受傷父親,坐在臨時搭設的帳棚前,久站等候手術的動人場景; 台灣的孩子所描繪的,則多半為居家休閒的畫面,讓人看見「親情」在兩岸孩子心目中不可取代的地位。這些單純而美好的感受,都是孩子們最美好的人生經驗。
大陸學童來台期間,台灣的小朋友善盡地主之誼,成為最好的「地陪」,特優組蔡東佑、高年級金牌吳佩涓、高年級水墨特優蔡東融、中年級佳作黃楷中,陪著他們遊歷陽明山、西門町、宜蘭傳藝中心等熱門景點,一齊感受傳統與現代的台灣,以及精緻的藝文體驗一。
在插畫家吳嘉鴻指導下,兩岸學童將這些珍貴的經驗,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完成卡通版《台灣印象》,將這段兩岸友誼交流活動推向最高潮,7位小朋友呈現Q版101大樓、中正紀念堂、陽明山、貓空覽車等景點,也畫下了不容錯過的台灣美食如珍珠奶茶、牛肉麵。也將自己的身影入畫。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7
http://xor.tw/+4zc3x
對父輩最好的紀念
2013-08-31 02:28 旺報 【(徐春平/廣東廣州天河區政協副主席)】
2013年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89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大時代的丹青史記──黃埔軍校教官梁鼎銘、梁又銘、梁中銘文物展」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開幕。應梁政均先生之邀,我參加了開幕式。梁又銘是梁政均的父親,梁鼎銘是其伯父、梁中銘是其叔父。梁政均先生告訴我,他剛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梁又銘抗戰時期畫作展」,結束後即趕來廣州舉辦這個展覽。
梁政均先生是美國中華藝術學會顧問、梁又銘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梁又銘(1906-1984)的獨子,在族中排十二,故人稱十二先生。梁又銘與梁中銘是孿生兄弟,與其兄梁鼎銘長期在國民黨軍事部門從事美術工作,堪稱軍史畫家,尤以抗日題材而名重於世。
我與梁政均先生的認識,是在2012年的5月22日,我應邀參加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的「梁又銘、梁政均書畫學術座談會」。在這個座談會的前幾天,我參觀了在省博舉行的「薪火相傳──梁又銘、梁政均書畫展」。我發現,這個書畫展雖有梁又銘先生抗戰題材的作品,但卻沒有他最早期的抗戰宣傳畫。筆者好事,參觀後留言:我有梁又銘先生最早期的抗戰宣傳畫,可無償提供展出。如有意可與我聯繫,並留下聯繫電話。
幾天後,省博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我,說梁政均先生邀請我參加他們父子書畫學術座談會,並希望我能把他父親的作品帶來。於是,我便有了與梁政均先生的第一次見面。
梁又銘,廣東順德人,自幼隨兄學畫,1920年代末投筆從戎,1927年任黃埔軍校《革命畫報》主編,1929年主編國民政府《中央畫刊》,抗戰後任航空委員會《中國的空軍》出版社藝術主編。在其藝術生涯中,創作了大量的水墨抗戰人物畫和宣傳畫。1949年到台灣。
多年前,我尋到民國21年(1932)9月13日、10月4日、10月14日的《中央畫刊》,該畫報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編印。由於時值「九一八」事件發生前後不久,所以這3張《中央畫刊》所刊登的照片及宣傳畫,全部是揭露日本侵略者侵華暴行,和宣傳發動全國民眾抗日的題材。在宣傳畫中,署名又銘和中銘的最多、最突出。其中又銘的有3幅:《觸目驚心》、《莫遲疑!莫退縮》、《國將亡了!同胞快起來》,且都在頭版頭條,其中有兩幅還占了頭版整版。中銘的有4幅:《國人速醒》、《誓死保衛國旗》《與其束手待斃,如何抗仇就義》、《同胞速起救國》。
梁政均先生看了這3張《中央畫刊》,十分高興,告訴我這7幅畫是他父親和中銘叔畫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在座談會上,我提出個人看法,這7張抗戰宣傳畫,應是梁又銘、梁中銘最早的抗戰題材的作品,同時,在抗戰題材的畫史上,也應是最早的,因為,這7幅作品,都是在「九一八」事件發生前後的一個月內創作的。因此,彌足珍貴。當年,梁又銘、梁中銘創作這7幅抗戰宣傳畫,年僅26歲,能夠創作出主題如此深刻的抗戰宣傳畫,實在令人讚歎。這也驗了「英雄自古出少年」這句話,時勢造英雄。
記得那天在黃埔軍校參觀完梁鼎銘、梁又銘、梁中銘文物展後,我與梁政均先生道別,說了句,選擇在今天開幕,是個好日子。因為今天恰是父親節,這是梁政均先生對父輩最好的紀念。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8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02/10557772.html
王曉銀"和美西域"國畫展在京舉辦
北京新浪網 (2013-09-02 12:26)
阿拉善之冬68cm×132cm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日訊(記者 郝紅波)9月1日,由北京卓藝梵程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東方藝術網主辦、甘肅省金昌市文聯、甘肅省金昌市美術家協會、紹興書畫社、中國老子書畫院、甘肅金昌正??商貿有限公司協辦的「和美西域——王曉銀人物精品展」在北京市東城區吳東魁藝術館舉辦。
圖為著名畫家吳東魁在「和美西域——王曉銀人物精品展」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經濟網記者 郝紅波/攝
王曉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國畫院副院長。作為一位西部的畫家,王曉銀長期以來用畫筆記載和傳承著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少數民族——裕固族的歷史和文化。此次參展的作品將包括王曉銀近年來創作的近70幅彩墨和水墨人物精品畫作。
圖為著名畫家王曉銀在「和美西域——王曉銀人物精品展」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經濟網記者 郝紅波/攝
王曉銀的作品,從筆法上來看,更多地運用傳統的工筆和寫意相結合,卻總能在細微處呈現出自己獨特的技法。畫作的構圖看似簡約,卻有著紛繁雜陳所不具備的衝擊力,他在視角選擇上十分注重天物之間的衝撞與人駱之間的和諧,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平和的生存心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對觀者的視野與心靈形成了同等強撼的衝擊,這是與畫家長期以來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筆耕不綴分不開的,也是其畫作藝術高度的鮮明體現。
圖為北京卓藝梵程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峰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中國經濟網記者 郝紅波/攝
著名畫家吳東魁在致辭中表示,王曉銀作品集「激情與睿智為一體,深邃雋永,獨具魅力,其愚意或清純洒脫,或思致飄渺,或孤傲清高,或溫馨柔潤。那種不加雕琢的自然天趣,使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畫家在大自然中獨特的心靈體驗以及畫家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和詮釋」。
圖為著名畫家吳東魁等多位藝術家為「和美西域——王曉銀人物精品展」開幕式剪綵。中國經濟網記者 郝紅波/攝
此次的王曉銀人物精品展將為和美西域系列展拉開帷幕。和美西域藝術展旨在將豐富的西域歷史、風情、民俗、文化等通過畫作的形式展現出來,將集中展現出更多的以西域為創作題材的優秀畫家及作品,讓更多的人們了解西域,走近西域。
據悉,此次畫展展出時間為9月1日至9月7日。
畫家簡介:
王曉銀,男,1965年出生於甘肅省山丹縣,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國畫院副院長,金昌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19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130627.shtml
苗美展!「千絲萬縷」獲貓裏獎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2013.08.30 04:06 am
木雕類第一名呂佳雯的「游離之間」。
記者胡蓬生/攝影
應用設計與綜合媒材類第一名徐睿甫的「我和物種間的千絲萬縷」。
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美展今年首度改為「全國」徵件,比賽件數是去年的三倍,8組類競賽評審完畢。今年增設的貓裏獎,由應用設計與綜合媒材類第一名徐睿甫獲得,他的手繪作品「我和物種間的千絲萬縷」,呈現高密度和細緻的筆觸,贏得青睞。
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強調,今年美展邁入第十五屆,採納各方意見,決定擴大辦理,開放全國各地美術工作者、愛好者參與。
今年各類組共751件作品送件參賽,只中有154件進入複審,各組分別取前三名、優勝及佳作,優勝獎金第一名5萬元、第二名3萬元、第三名1萬5000元、優選5000元,今年還增設「貓裏獎」一名,從8類優勝作品中評審出。
各類組前三名依序為,水墨膠彩類黃宏文、余湘筠、沈建龍;書法篆刻姚吉聰、古員齊、吳建德;油畫張培均、蔡仁德、鄭資縈;水彩劉佳琪、黃運祥、黃筱倫;攝影焦大偉、陳雅慧、童清勝。
木雕呂佳雯、黃弘彥、林瑋宸;陶藝官貞良、汪芳如、陳炳廷;應用設計與綜合媒材徐睿甫、楊家森、高春英。
苗栗美展預計11月16日頒獎,作品屆時也將在文觀局陳列館展出至12月4日。
【2013/08/30 聯合報】@ http://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20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02/10553526.html
崔如琢:指墨江山
北京新浪網 (2013-09-02 02:41)
分享|
◎對於有著千年發展歷程的中國畫來說,崔如琢是一個革新者。他的指墨技法承上啟下,在當代水墨畫的變革中獨樹一幟。他的作品曾多次被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等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從拍賣市場的成績看,崔如琢的作品位於書畫市場的頂端。從2010開始,崔如琢連續三年登上胡潤藝術榜。胡潤藝術排行榜數據顯示,2010年崔如琢總成交額2874萬元人民幣,位居中國當代在世藝術家第15位。2012年,以3.3億元的總成交額位列第五。
⊙記者 唐子韜 ○編輯 陳羽
對於有著千年發展歷程的中國畫來說,崔如琢是一個革新者。他的指墨技法承上啟下,在當代水墨畫的變革中獨樹一幟。崔如琢的水墨畫,承載著歷史,也預示著未來。在中國畫傳統脈絡中,自成體系。
指墨,並非簡單地從毛筆到手畫的材質工具變化,而是中國畫水墨氣韻流動的變化。去除了毛筆這一工具介質,崔如琢將藝術家之手與墨、宣紙的接觸運化更加生動的展現出來。
他鄉遇伯樂
崔如琢1944年生於北京,自幼習字、學畫,書法承襲碑派書法家鄭誦先,為李苦禪先生入室弟子。他早年師法石濤、八大山人、陳洪綬、吳昌碩、傅抱石等歷代大師。早期臨摹作品,成熟老到、樸實厚重,超出同齡人的修養境界。18歲時,他曾繪製巨幅《墨梅圖》,受到李苦禪先生的題詞鼓勵:「筆墨氣勢頗正確,從此努力可矣。」
1981年,崔如琢遠赴美國,開始了異鄉的闖蕩。旅美期間曾一度生活困頓,但他耐住寂寞,潛心繪畫。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結識了一位台灣來的女士,這位女士看中了他的作品,並以2000美元的「大價錢」買下他四幅畫。後來,他才得知,這位女士是張大千和黃君璧的學生。她買下作品后拿回台灣給張大千看,張大千說道:「筆墨不錯、畫家在60歲左右、可以收藏。」大師的評論,從此成就了時年37歲的崔如琢。
後來,這位張大千和黃君璧的女學生訂了崔如琢100張畫作,並介紹了許多高端客戶給他。從此,崔如琢的作品開始在北美主流社會嶄露頭角,並逐漸站穩腳跟。三十幾年來,崔如琢的畫作先後被裡根、基辛格、宋美齡、李光耀、貝聿銘等中外名人收藏,也被人民大會堂及國外幾十所博物館、美術館所廣泛收藏。
在內地,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被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等收藏了他的作品。
指墨傳承
儘管多年來,崔如琢一直專註于傳統水墨畫筆墨結構的現代性探索。但他認為,筆墨的拓展研究一定要建立在紮實基本功之上。
崔如琢的指墨作品,並非單純的工具材質上的創新,而是對傳統筆墨形式的一次解構、重組。在筆墨技法上,延展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方式。他的「指墨畫」實際上是指、掌並用,而他對宣紙與墨色的質感和機理的把握能力,讓這樣的繪畫方式能夠撐起大尺幅創作。他的許多八尺大幅作品,就是這種控制力的展示。整個畫面的結構、章法、布局和氣勢酣暢淋漓,非常有特色。而單純的指墨小幅作品,也別有情趣,指畫暈染,再加以毛筆勾勒,表現出靈動秀氣的一面。
指畫又稱「指頭畫」,最早出現於盛唐時期,據唐代張顏遠所著《歷代名畫記》記載,張?「以手摸素絹」,被視為指畫出現的最早端倪。后清代高其佩將指畫發展成獨立畫法,堪稱這一畫派鼻祖。現代大師潘天壽也對指畫有繼承和發展,成為這一畫法的代表。
崔如琢師法潘天壽的指畫技法,並逐漸發展開拓了自己的技法。據崔如琢介紹,他創作的指墨作品,有時候需要手指、手掌、手臂、拳頭,甚至一些自己發明的工具輔助作畫。
近代以來,儘管李苦禪、潘天壽、傅抱石等大師都曾有過指墨創作,但指畫畢竟是冷門。而崔如琢的創作振興了指墨畫法,體現了一位繼承者和開拓者的價值。
傳統的延展
崔如琢的大寫意花鳥,出於傳統,而具有當代氣息。他的寫意師法現代水墨大師潘天壽、李苦禪而又有自己的技巧與風格的變化,形成獨特的面目特點。
崔如琢的水墨寫意,兼承章草筆意入畫,注重骨法用筆。筆法恣意靈動、大巧若拙。他兼擅山水、花鳥,尤其山水作品為評論家津津樂道。其中山水作品中以三大系列為最:雲霧山水系列、雪景山水系列和全景山水系列。
他的霧靄雲煙的山水作品,從構圖、筆法、意境,頗具古代文人的詩意氣息,又有當代人的哲思氛圍。
著名學者、詩人、文藝評論家柯文輝評論道:「他的山水畫朴茂鬱勃,大氣氛沉穩堅實。山、水、樹石、同類異類間的對話注重潛台詞。有傳統味,不雷同古哲;具現當代意識,先鋒理念,仍為標準國貨,與西人有差別。不趕時髦,不涉甜俗,杜絕粉飾。」
當代大寫意,在筆墨修養上最為難得。臨摹,是從傳統中提高鑒賞力、修鍊筆墨的根本基礎。唯有如此,才能懂得筆墨。崔如琢在研習傳統上下過很大工夫,一方面得益於筆墨修行,另一方面得益於對古代書畫的收藏和閱讀。
品藏古今
在書畫界,崔如琢的另一個身份是鑒藏家。今年5月,「崔如琢指墨書畫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同期展出的崔如琢收藏《石濤羅漢百開冊頁》吸引了眾多觀眾。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旅美期間,崔如琢先後收藏了從宋元到明清、近現代繪畫大師的數百件精品。其中包括明代大寫意畫家徐渭(號青藤)、陳淳(號白陽山),明清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八怪、新羅、虛谷、趙之謙、吳昌碩,以及近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直到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禪等等歷代藝術大師的書畫珍品。
在清華美院展出的這件《石濤羅漢百開冊頁》(又稱《石濤大士百頁羅漢圖冊》),曾是敬亭山廣教寺供奉收藏,如今幾經波折成為崔如琢收藏中的精品。
崔如琢曾說,自己最初收藏四僧的作品,純粹出於學習的目的。從歷史名家入手學習中國傳統繪畫,讓他越學越愛。如今,這些珍藏已經成為他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與收藏珍品的近距離接觸,是這位鑒藏畫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刻苦閱讀,反覆揣摩研習,成為他藝術創作功底深厚的根源。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22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439.aspx
每天幸福一點點—野村祐個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903 09:46:09)「每天我隨手一撕,無論是小筆記本,還是便利貼畫下我當天的情形,就是最幸福的時候。」野村祐以這樣的話語來點出「每天幸福一點點」的展覽題目。
說起野村祐和她的作品,第一眼讓人驚艷的,是自信的裸露女體,畫面上酥胸半露,直視觀者的模特兒簡直在挑戰觀看的極限,彷彿欣賞者才是客體,被嚴峻地檢視,而畫面上的人物永遠只有一個人,是畫家也是模特兒的野村祐。
問起野村祐是不是十分自戀?她坦率地回答:「我就是喜歡表演,有表現慾。」這才發現另一個使人衝擊的獨特元素,野村祐畫作中的女子,絕大部分是傳統戲曲旦腳的扮相,這對於傳統而保守的梨園,是多麼地離經叛道,多麼地悖德,然而聽起野村祐娓娓道來,竟也就覺得輕如鴻毛。
原來野村祐在11歲時就進入台灣豫劇團,坐科學習長達10年,大學則繼續學習京劇並且從事戲劇、舞蹈表演,在此同時她自學繪畫,開使視覺藝術的創作旅程。她說:「因為我太愛演戲了,無法割捨,於是把角色活在我的生活裡。」所以在她的畫作中我們彷彿看到小女子驚世駭俗地挑戰傳統,但說穿了,這不過是她「每天幸福一點點」的生活而已。
此次在Somebody Cafe所展出的作品,除了精選的油畫作品之外,上百張的便利貼系列佈滿整個咖啡館,甚至展出野村祐無師自通的軟雕塑作品,即日起至9月18日為止,凡前來參觀的民眾可詢問櫃台,獲贈油畫個展的海報一張作為紀念。
訊息來源:出限文創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439.aspx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29
http://xor.tw/+4zc3i
米羅特展發現小宇宙 65歲長者免費看回溫童趣
中時電子報 林宜靜 2013年09月02日 14:52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展出藝術大師米羅90年歲月中,精選的86件傑作。(圖為〈夜之鳥〉,時藝多媒體提供)
意象的符號、鮮豔的色彩,帶領我們飛越宇宙,到達想像夢幻之境!《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展出藝術大師米羅90年歲月中,精選的86件傑作。另主辦單位貼心長者,每日提供10名免費名額,邀請65歲長者免費觀展,讓大小朋友遨遊遊米羅的萬花筒世界。
在近代藝術史上,米羅與達利、畢卡索齊名,並列西班牙三大藝術家。米羅一生的畫風十分多變,曾受野獸派、達達主義、立體主義的影響。
米羅將各種形體,甚至聲音,幻化成濃烈的色彩、各式線條與符碼,他的繪畫語言成熟洗練、流暢自如,每件作品宛如色彩與符號共舞的萬花筒。作品呈現孩童般的純樸天真,又隱含諷諭和幽默,帶給人強烈的衝擊感,展現他對世界與生命的熱情。
由時藝多媒體精心策劃的《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以米羅的三大靈感來源「女人」、「小鳥」及「星星」為名,包括《女人與小鳥》、《人物、小鳥、星星》等米羅成熟時期的經典之作。
進入展場中,彷彿穿越時空,進入童趣的夢幻想像。在米羅眼中,鳥、女人、星星都是有特別含意的。米羅曾說,「我所謂的女人並非指女人這種生物,而是宇宙」;而「鳥飛越空間,將我們帶離至地面更高處,到達想像夢幻之境。
這次展品包含油畫、蝕版畫、雕塑、織品、圖文書等86件作品,可看到米羅多元的藝術脈絡。
值得一提的是,米羅的孫子還特別出借5幅從未問世的珍藏油畫,其中畫作〈月光下人物〉是米羅送給孫子的10歲禮物,充滿祖孫甜美回憶,首次公開於世人面前,讓大家一飽眼福。
今夏台灣帶來夢幻星空!《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日起至9月25日在歷史博物館展出。
另公益贊助單位提供65歲以上長者每日10名的「免費」觀展活動,博愛導覽免費觀展時間從即日起至9/25,每天上午9:30-10:30,只要您或您的家人年滿65歲,即可預約報名。
有意者可撥打報名採電話: 02-2381-4080 或現場預約。
《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展出藝術大師米羅90年歲月中,精選的86件傑作。(時藝多媒體提供)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30
http://www.cnyes.com/life/Content/20130903/KHA76SIZKTN22.shtml?c=life
最適合中秋的藝文展覽 Szuchi Huang X Przemek Sobocki 原作聯合首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3-09-03 14:58
Taipei 101歡慶十歲生日,特地邀請10位國際知名時尚藝術家攜手打造「101國際10尚藝術展」,將於9月13日在台北101購物中心開展,10位來自英日台及波蘭的國際知名藝術家,共展出超過50件從未在台灣曝光過的作品,其中最讓民眾期待的是10位藝術家以「十年璀璨 Perfect 101」為主題,為台北101量身打造的10件獨創逸品。
波書米可(Przemek Sobocki) 作品
而深獲國際時尚精品LV、Prada、Miu Miu、Diro等喜愛,因而頻頻合作的波書米可(Przemek Sobocki),其作品遍及世界,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科幻感受,卻同時又能兼顧主流時尚與設計感,擅長將真人與超現實插畫結合的風格,其細膩線條及大膽用色讓人驚艷。本次於101國際10尚藝術展中以「絕色風華」為概念,用其最擅長的女性描摹,將Taipei 101化作一位溫柔婉約卻又不失堅毅的古典女性,如50、60年代的Balenciaga, Givenchy 或 Dior 的美麗雕像,把頭髮盤成101的造型,就像樓房本身的視角一般,表達101十年來帶給人們的經典與時尚,是歷久不衰的。搭配背景的飄渺白雲襯托出聳立雲端的感覺,並以一種回眸凝望的姿態象徵女性的柔美。
波書米可的手繪插畫結合了剪貼、拼貼、電腦多媒體、油畫等等多種技術,他長住東京,是世界一線精品品牌指定合作的時尚插畫家,同時也是櫥窗設計、裝置藝術、短片製作人,於2005年獲得英國V&A美術館插畫大獎,其細膩線條及大膽用色,深獲Louis Vuitton、PRADA等知名品牌喜愛。本次所展出的The TOUCH系列原作,正是當年他獲得V&A大獎時的作品。The TOUCH的作品靈感,來自電影「雙面薇若妮卡」,曾經有段時間他覺得自己似乎要消失於世界,只有藉由接觸感受物體,才能消弭這樣的不安感,因此波書米可也想將這樣的體驗藉由插畫讓觀者體驗到。
Szuchi Huang 的月見兔系列作品
另,2013年9月3日-26日期間,懿能藝術館將推出跨國插畫家的靜態聯合展覽。除了來自台灣的Szuchi Huang 的月見兔系列,與國際知名的波蘭籍插畫家波書米可(Przemek Sobocki),作品為獲 V&A 插畫大獎原作「the TOUCH」系列。展覽採預約制,本次展出期間,也將開放限量的The Touch系列版畫以及限量首發的月見兔系列版畫訂購,喜歡時尚與插畫的朋友們,歡迎預約看展。
展覽資訊
展出期間:2013年9月3日-26日 周一至周五 10:00-16:00 可預約參觀
預約電郵:info@jilwu.com
預約電話: 02-2707 0700
展出地點:懿能藝術藝會所 預約成功後將專人通知地址與地圖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1:33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443961
珍愛創作時光回顧如煙往事風輕雲淨後勃發智慧之美的鄭瓊娟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9-02 16:44:31
鄭瓊娟-《氣爽》, 45.5x60.5cm (12P), 油彩畫布, 2004
鄭瓊娟-《辿》, 116.8x96.8cm, 油彩畫布, 2008
「風輕雲淨」¬- 2013鄭瓊娟創作個展
A Serene Sky in the Broad Mind - Solo Exhibition of Chung-Chuan Cheng
茶會:2013.09.07(六)下午2時
地點:沐之藝廊(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二段363號)
展期:2013.09.02~10.31(週一至週六10:00-18:00)
定時導覽:週三、週六(下午2時)
五月畫會女畫家鄭瓊娟,今年已屆八十二歲高齡,自在悠遊創作之天地、珍視生命之美妙。就讀師大美術系時期才貌出眾,藝術氣質令人稱羨,畢業即成婚。賢妻良母的三十年歲月匆匆,內心對藝術的澎湃摯愛仍如潮浪激湧,未曾因無法自由作畫而消退。性喜閱讀文學與哲學的鄭瓊娟,也好奇涉獵了懸壺父親的醫學知識領域。因而她的創作中,經常可見形似淙淙血液或細胞分裂的構圖奇想,及介於抽象與具象間玄秘的「心象風景」。雖沒有與家中的姊妹聯袂承襲父親的志業救人濟世;鄭瓊娟卻有幸在花甲之年,無悔地投身了另一種勸世與療癒人心的終身矢志--以藝術表露自我生命的歷程,與對於繪畫之深愛及無盡之期許。
尼采說: 「藝術能為人帶出個體糾結的雙翼」。長年旅居的鄭瓊娟,面臨文化與家庭等諸多考驗,且須時而克抑心中對藝術難以忘卻的想望;促使重拾畫筆後的創作中,流注了更臻深摯的心靈智慧。對於繪畫,鄭瓊娟認為「抽象的形象才是真正的挑戰」。即使畫中仍有不少植物與風景的形象,那全非是她遊歷或寫生的經驗;而是生命歷程的某些淬鍊與創作當下的心情,交織融合形塑一幅幅的「內心景緻」。紅野畫廊2013年個展「風輕雲淨」,含括了鄭瓊娟近十多年來的油畫作品。不同於去年展出色調奔放、律動激昂的構圖,此展偏向沉靜內蘊,滿懷對生命的包容與哲思。「暖冬」中翠綠與白雪的對峙、「辿」與「澤」暗喻天地的和諧共生、「微觀世界」中比擬家庭的溫暖培育、「幽雅」與「翔」如龍若鳳般冉冉蛻變,均讓觀者擁有不同於一般風景畫的奇妙氛圍和心靈觸動。
年老才「天將大任」重回藝術懷抱的鄭瓊娟,是位獨立自主且性格樸直的畫家。猶如一朵已「苦其心志」的梅花,歷經風霜雨雪後益發樂觀,勇敢綻放對藝術永遠不渝的執著。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3:25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31/10545427.html
青春祭 憶之痕
北京新浪網 (2013-08-31 03:26)
分享|
—— 郭潤文《痕?》賞析
⊙記者 李虎
斑斕畫室、油彩繽紛,墨痕純粹、油燈微明。
結繩不縛,零落白稿,屜格輕開,記憶暗門。
細微的木頭、棉麻,不同質地的金屬在發黃的白熾燈照耀下,顯示出厚重而陳舊的氣息。這幅創作於九零年代初的郭潤文作品《痕?》用方正古典的格局,呈現著屬於畫家青年時代簡約、質樸的樣式。
創造性的現實
作為中國寫實畫派中的嶺南派藝術家,郭潤文有著出色的古典油畫寫實技法。不同於人們對寫實畫派的一般印象,郭潤文的注意力並不在技法上,而是很早便意識到「寫實」主義僅僅作為一種技法的局限性。他對傳統寫實油畫的突破在於:其一,對所表現的物象進行主觀提煉,試圖表現更深層次的歷史意義;其二,他沒有將現實表面化地處理成一種直接、逼真的再現,而是採取了象徵、隱喻的手法來對物象進行描繪,從而具象的現實變成了一種具有引發人們聯想的「創造性的現實」。
《痕?》正是體現郭潤文寫實油畫語言變革過程中的最好範例:描繪的物象都是真實客觀的,卻又是代表畫家「主觀現實」的藝術形象。整個作品精心的構圖安排和充滿隱喻的畫面元素,承載著郭潤文對逝去青春的追憶和情感。這也許是郭潤文的舊畫室一角,也許初學繪畫時他曾在這裏度過了許多時光,留下了種種痕?,經年累月在舊傢具和畫具留下的斑駁油彩,懷錶和落滿灰塵的桌面暗示了時間的流逝,桌子屜格外露出的半張信紙和紙箱上翻開的書籍,彷彿無聲地訴說著一個未完的故事。諸多細節的設置,讓作品充滿了一種時光凝滯的「史詩感」。
《痕?》的首次亮相是1993年的「首屆中國油畫雙年展」,獲「學術金獎」。這是畫家生涯里的第一個全國性美術大獎,也是其個人風格確立和藝術理念成熟的標誌,由此開始了他以「痕?」為系列帶有歷史懷舊感的創作。
用寫實技法寫意
進入2000年以後,郭潤文繼承「賓卡斯技法」並有所發展,其作品圖式呈現出精緻的畫面語境和繁複的製作技術。嚴謹的油畫製作程序使得郭氏創作非常費時耗力,但也為他在中國畫壇最火爆時橫空出世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通觀郭潤文近期作品,可以看出早期作品中帶有的些許的矯飾意味已經蕩然無存,漸蛻浮華后顯得更加理性和寧靜,試圖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構架,于煩囂的塵世中,為觀者在視覺上營建一個詩意的、安寧的心靈空間。也許這正是郭潤文在絢爛之極后歸於平淡的表現。
2010年後,在藏家逐漸熟悉了楊飛雲、冷軍、艾軒的圖式后,忽然被郭潤文這種畫上的朦朧感激發了青年時代的記憶。展望未來,郭潤文相信只有用寫實技法去「寫意」,才能表達歷史與當下的感受。寫實,不是絕對復原真實,而是依靠「間接的魅力」,形成類同古典的隱喻。這種寫實手法中透露的深厚寓意,融合了現實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兩極。它既有西方經典品質,又兼具了東方風情。而郭潤文用一種完美的形式語言訴說自己的現代性體驗,似乎才是印證其作品在市場上發力的根本原因。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3:43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31/10545279.html
聽聽寫實派的聲音
北京新浪網 (2013-08-31 02:56)
分享|
周子孝
8月24日,在798的新繹空間有一場寫實油畫的展覽,兩位藝術家分別是中央美
術學院的王少倫教授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教學部的主任朱春林。王少倫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坦白地說:「我心裏是很感謝新繹空間的,因為我一直想來798做展覽,但是我感覺我的作品和這個地標之間有一些隔閡。」
說王少倫非常坦白的原因是,在這塊玩新意、玩想法、玩概念、玩「與國際接軌」的地方,很少會出現這一類寫實油畫的蹤影。王少倫的作品包括為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畫作《小平》和反映農村生活和農民精神世界的《打工妹》、《1978年11月24日夜·小崗》等,他提到的這個「隔閡」是存在的。
迴避不開尷尬
火熱的市場伴隨著藝術批評家們在網路上同步發出的冷嘲熱諷,中國寫實油畫這些年都處在一種微妙的境地里。
從2005年陳逸飛、王沂東、艾軒、楊飛雲等為代表的中國寫實畫派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場上有了不錯的成績開始,該門派始終是穩定增長,即便到2009年當代藝術有比較大跌幅的市場調整期,寫實油畫作品的跌幅也相對是小的。中國的部分藏家對寫實油畫的熱愛,持續的時間很長,愛得也相當實在,這些藏家裡有大眾熟悉的馮小剛、史玉柱、王中軍等,馮導在三年前就將購畫的預算提高到5000萬每年,王中軍的寫實油畫收藏「抵得上一個私人美術館」。
但微妙之處在於,即便這個板塊賣得再紮實,在藝術評論家的口中顯然得不到太多的好詞,總體來說是批評收藏家的審美有限,只懂得看具象的作品。對於寫實派的藝術家,批評家們往往就一句「畫得像不是畫得好」一筆帶過。
批評一整個畫派是不科學的
王少倫對輿論中對寫實派的批評並不贊同,他指著自己的一幅作品《春曉》給在場的學生們講三個人物的眼神揭示出來的階層感,即便是用樸素的方式反映農村生活,這種現實的變化也促使他的畫作內容不斷變化。他說:「藝術批評去批評一整個畫派是不科學的。所有的畫派里都有高質量的作品和低劣的作品。寫實油畫也不是常人理解的畫得像照片,畫得越細越好,好的畫家心裏肯定是明白這一點的,他也是將自己對社會的認知和反思畫在了畫里,這種表達與抽象派、表現主義甚至行為藝術沒有分別。」
朱春林在展覽中的一幅作品也出現了不寫實的一面,嬰兒的背後有一匹騎馬的「天使熊」。他說寫實的範圍很寬泛,他喜歡巴爾蒂斯,喜歡塞尚,但他們都不是中國藝術評論家口中的這般模樣。也許我們的受眾、藏家該把寫實的外延放大,因為連印象派都是在寫實,畫實實在在存在的景物。
從明朝時傳教士將油畫帶入中國,到郎世寧的花草魚蟲由宮廷流出,再到上海土山灣的油畫作坊將這種西洋畫帶向市場,為市民階層接受它作出了可貴的努力,然後由李叔同等留洋學生帶來了藝術層面上的繪畫觀念與技巧,再之後中國的畫家從歐洲與日本汲取營養,造就了第一代油畫家。建國后又受到蘇聯的影響,政治意味比較濃,兼具了記錄歷史性大事件的功能,堪稱中堅力量的油畫家在成長過程中,一方面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則視野偏窄,觀念陳舊。八五新潮,開始復甦,開始關注日常生活和人的情感,思潮湧動,雖然變化得比其他門派要慢一些,但依然有它的進展。
雖然不主流,但仍需堅持
在國際藝術界,寫實油畫已經不是主流,仍在堅持的藝術家是少數。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讓目前中國油畫系學生的基本功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在西方,也是短短一百多年,這項傳統的基本功已經不再是藝術院校培養學生的最重要目標。
王少倫說,這是因為在古典主義時期西方人的油畫技巧已經達到頂峰,再怎麼畫也不可能畫得比安格爾好,而巨大的社會變遷和人性的反思,讓他們必須採取更多、更新的表達方式去創作,這個方式的更新成了藝術界追逐的焦點,寫實油畫在西方的教學體系中越來越不受重視是可以理解的。
美院和油畫院有許多學生來看畫展,他們非常認真地在這些作品前觀摩,停留的時間不亞於普通觀眾對著塞尚的「手提箱」發獃的時間。
「基本功紮實對創作者來說是好事,並不會產生束縛,反而是為了實現觀念、概念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其實油畫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是很短暫的,過去也沒有經歷過再現的、客觀的、理性的訓練,但我們是有積淀的民族,宋元水墨畫的氣魄早已存在,能從中間吸取到什麼,怎樣去吸取,讓中國的寫實派能夠更豐富更有內涵,是許多藝術家們頂住堅守的壓力,忘記市場的紅火之後去思考的。」朱春林認為,輿論相較於藝術是滯后的,只要堅持的東西是好的,是超前的,無所謂門派,都將是好的。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3:59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7/122013090200236.html
〈活動看板〉-禪風簡約不凡 米羅藝術融入自然
2013-09-02 01:43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提到修禪,我們總會覺得那是佛門弟子才須關注的功課,殊不知,日常生活中處處皆須有「禪意」,舉凡吃飯、睡覺、走路。世界宗教博物館現正舉行「禪示天地」特展,希望藉此讓社會大眾深入淺出地了解禪、體會禪、感受禪即是一種自在、一種生命美好的境界。
「禪示天地-微笑傳心 活諸如來」特展由世界宗教博物館與全球知名策展公司RAA(Ralph Appelbaum Associates,ASIA)一同精心規畫,以互動型的演示場域呈現了特展的四大主題:「禪傳承」、「禪道理」、「禪對話」、「禪生活」。為闡釋「禪」之意境,策展單位首創多重螢幕互相交疊的展示手法,打破觀眾既定的刻板印象,以歷代禪師著名公案故事用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面向元素展示「禪」,讓觀展者產生身歷其境的驚喜且體會「禪」簡約而不簡單的活潑美妙。
該項展覽即起展至明年3月31日止,世界宗教博物館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中山路一段236號。
米羅藝術表現 高度個人化
米羅(1893~1983)是西班牙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大師,九○年的人生歲月,他創作了上萬件的作品,包含了油畫、版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米羅的藝術表現是高度個人化的感受經驗,他以自成體系的密碼向世人展現他心中的天地。
一項名為「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刻正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86件作品分別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米羅基金會,以及米羅家族的收藏,作品多為1960、70年代風格成熟之作,以米羅的基本元素:女人、小鳥、星星為表現的主軸,展期至9月25日止。
國立歷史博物館位於台北市南海路49號,電話:(02)2361-0270。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07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346.aspx
重新妝點悲情城市的台西畫家吳尚武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902 09:22:33)台西在清朝年間曾經是一個貿易鼎盛的商港,雖然後來因為泥沙淤積沒落,但台西人自己在困境中尋找出路,既然不能停商船、漁船,那麼就在窮山惡水沙洲上養殖牡蠣文蛤繼續生存下去,這是台西人順應環境改變命運的獨特性格,吳尚武的彩繪人生也看到這點。
吳尚武認為,「如果少了光這個媒介,一張畫就是平的,就沒有力量,當然不能觸動人心」,所以吳尚武特別喜歡運用強光,抓出光對景物的影響所產生的變化,陽光景色讓他內心開朗,也藉由畫作傳遞豐富熱鬧的光明面給看畫的人,這樣的轉變頗受肯定與喜愛。
許多過去被人認為相當悲情的城市也因為這樣,在吳尚武筆下有了不同生命。像是最經典的九份幾乎與悲情畫上等號,很多作品描繪九份是用老舊不開心的方式,但他覺得九份不應該只有悲情,尤其現在去九份的人都是開心地去旅遊、釋放壓力,因此他也透過光和色彩詮釋出這樣的愉悅與感動。
家鄉台西鄉是雲林最落後最沒有開發的城市,也同樣是過去台灣悲情城市的代表之一,但在吳尚武眼中,台西人划著膠筏在海口養殖牡蠣,還有他童年時釣魚戲水的回憶都是令人感動和快樂的事情,因此畫起家鄉點滴,還是那個光將這個城市重新妝點,一點也不悲情。
「粼光印象」-吳尚武油畫創作個展即日起至10月27日於金車文藝中心(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346.aspx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09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29/10533129.html" class=postlink>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29/10533129.html
新疆巴州文聯開展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喜迎亞歐博覽會
北京新浪網 (2013-08-29 18:11)
分享|
亞心網訊(記者 李伶)歡快的麥西來甫、動聽的《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時尚動感的拉丁雙人舞……8月25日上午,新疆庫爾勒市沙依東園藝場鄉村風情園內歡聲笑語不斷,由巴州文聯組織的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在這裏舉行,來自全州各界的30餘名各民族文藝家與十余名企業家歡聚一堂,暢談巴州的發展前景和美好未來。
當天,由十余名漢族藝術家組成的「紅柳疙瘩」藝術團演奏的《十二木卡姆》拉開了聯誼活動的序幕,巴州文聯主席李首峰和副主席艾熱提·孜利西向企業家代表劉文斌等贈送了潔白的哈達和維吾爾族小花帽;巴州本土維吾爾族畫家努爾買買提·買合斯木向企業家們贈送了自己的油畫作品;蒙古族詩人道·李加拉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民族團結詩篇;漢族書畫家朱???謀ι???嗦貳?率狼宓認殖』雍療媚?????拇醋韉氖櫸??婊?髕吩?透?笠導頤恰
巴州國標舞協會會員現場表演了精彩的拉丁舞,聯誼活動將畢,各族藝術家和企業家一起跳起了歡快的麥西來甫,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企業家們紛紛表示,絕不辜負巴州各族人民的熱誠歡迎和深情厚誼,要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巴州,為建設和諧穩定、富裕繁榮的大美巴州作貢獻。
圖為巴州本土維吾爾族畫家努爾買買提·買合斯木在現場作畫。 亞心網記者 李伶 攝 ?
據李首峰介紹,舉辦此次民族團結聯誼會目的是為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營造和諧氛圍,也希望今後能夠有更多企業家來巴州投資興業。
(編輯:趙笑學)
(原標題:新疆巴州文聯開展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喜迎亞歐博覽會)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11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29/10529234.html
古典符號入畫 藝術家歐紹合的藝術語彙
中央社 (2013-08-29 10:41)
分享|
古典符號入畫 藝術家歐紹合的藝術語彙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829 10:40:05)象徵春天的兔子環抱著鮮紅脆嫩的紅蘿蔔,如同新生命的復甦;代表祥瑞與財運的豼貅結合了清高亮節的竹子,歐紹合將豼貅與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的正面意義以超寫實功力呈現出超現實的符碼語彙。
從雲林北上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的歐紹合,在大學時期大量的接觸藝術家與展覽,許多創新的思維與基礎技巧的累積讓他對創作有了更多的想法,喜歡戶外寫生以及描繪靜物的他,在求學階段後期開始尋找特殊造型的審美情趣,畫家藉由生活中的感受與記憶,堆疊出屬於自我的內在語彙,漸漸的青年藝術家歐紹合開始喜歡收集高雅華麗的古典器物,透過靜態事物來型造具象之外的生命價值。
經過這十幾年的藝術創作生涯,歐紹合體悟到一個圖像所能呈現出的樣貌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都是經由長時間文化洗禮所留下的特質,例如中國人會將蝙蝠拿來代表福氣,而倒吊過來的蝙蝠就是〝福氣到〞的意思,所謂的符碼是由數千年來人們約定俗成對靜態事物賦予的象徵意涵,地方文化給予靜態事物一個新的定義,而藝術家再將自我的美感經驗融入靜態事物中,將之型造出獨具特色的形象與視覺價值。
「符碼與繪」歐紹合油畫創作個展,將於8月31日至10月27日止於金車文藝中心(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進行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182.aspx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12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155.aspx
墨趣神韻.發.聲.堂—書畫壯懷三人行畫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828 18:09:24)三位前任文化局長,各透過不同的藝術媒介,以水墨畫、書法及油畫,傳神呈現自己在藝術領域的造詣與美學觀-「墨趣神韻.發.聲.堂—書畫壯懷三人行」的書畫展,將於8月31日至9月11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臺東生活美館一樓展覽室展出,並於31日(週六)上午10時舉行開幕茶會,屆時歡迎各方先進蒞臨指導。
台東生活美學館表示,林永發、陳志聲與林輝堂的組合,絕對是一場精彩可期的三人聯展。展出名稱已「墨趣神韻」為題,表示藝術成就已臻南朝謝赫所說「氣韻生動」的境界。又已擷自三人名字一字組成「發•聲•堂」諧音,製造幽默風趣亮點,給人無限的浮想聯翩。三位經歷相仿、都擔任過文化局長,身為文化的火車頭,除為公案牘勞形,卻也勤勉不懈於書畫情事,且相約相勉、相期作「書畫壯懷三人行」;「發‧聲‧堂」三位都堅持以藝術為生命信仰,在藝術領域尋找自己的安生立命與核心價值,讓自己的人生「紫嫣紅、百花齊放」,如同透過藝術達到馬斯洛對於需求層次的最高理想,以自我實現叩響藝術永恆的門扉。
今年2月才從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一職卸任下來的林永發,在無官一身輕的狀況下,常帶著學生登臨縣內鯉魚山、都蘭山、富源山頂寫生,台東山水之美盡收其畫中,成果豐碩的他才在8月14日假台東縣警察局舉辦了一場「醇味山水台東情—林永發教授水墨畫展」。本次的三人聯展,林永發的繪畫世界瞬間走進了另一個大境界;現職台中市政府參事兼任秘書的陳志聲曾任台中縣文化局局長,是國內書法界薪傳一代的書法家,「秉筆思生、臨池思逸」是其獨特的書法性靈寫照。現任台中市政府參事的林輝堂則曾任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從事文化行政工作20餘年,以油畫為其創作媒材,畫中流露濃郁的懷舊與鄉愁。
策展人徐慶東說,林永發的水墨畫、陳志聲的書法和林輝堂的油畫,都已是藝術界的拔尖山頭,透過此次畫展,使他們峰峰相連到天邊,羅列成一幅最波瀾壯闊的生命風景。這是一趟極其難得的美學旅程。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32155.aspx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13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31/10545433.html
郭潤文作品再現「黑馬」之勢
北京新浪網 (2013-08-31 03:26)
分享|
⊙記者 李虎
一直以來,寫實油畫都是內地買家關注的焦點,位於市場一線的陳逸飛、王沂東、艾軒、楊飛雲、冷軍等名字長期吸引著寫實油畫板塊的媒體焦點。今年油畫市場從兩年前的盤整行情中復甦,而被昔日媒體稱呼為「黑馬」的郭潤文作品,正是復甦行情中表現最優異的個例之一。自從今年春拍北京榮寶「油畫與當代藝術專場」封面使用了郭潤文作品《夏困》,並創下了今年春拍郭潤文最高拍賣紀錄后,一些藏家就明確表示會繼續跟進郭潤文的作品。
據上證報記者多方了解,今年秋拍郭潤文的多幅力作如《俄羅斯姑娘》、《女肖像》、《排練》等已經確定進入保利、匡時等拍賣巨頭的秋拍重點徵集目標名錄中,部分作品已經落實。今年秋拍郭潤文作品上拍數量將不容小視,成交價格能否再創新高已經備受業內關注。
春拍表現再顯上漲行情
近年內,郭潤文作品在藝術市場呈現波浪式前進,他的作品2005年之前還是一直平穩發展,隨著藝術市場的高速發展,郭潤文作品發展過程經歷了孕育期、發展期、調整鞏固期,這個時間段也正是整個油畫藝術市場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郭潤文的藝術品在中國藝術拍賣市場到2013年6月30日為止,上拍量為176件,成交量為146件,成交額逾1.27億元。
經過十多年的醞釀,2009年至2011年,郭潤文作品的市場開始爆發。2011年,郭潤文作品的拍賣市場行情進一步升溫,各項指標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上拍數33件、成交數30件,成交總額達到5320萬元。2012年至2013年,藝術市場進入最大的盤整階段,油畫藝術市場為重災區。但2013年春拍上拍的作品《夏困》創下了新的平方尺記錄31.8萬/平方尺,標誌著郭潤文作品重現上漲行情。
獲眾多實力藏家青睞
郭潤文油畫作品有人物、靜物、風景,其繪畫風格借用了古典主義的技術和表現方式,是「寫實畫派」陣營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郭潤文的作品收藏家分佈在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印尼、新加坡以及英國、美國等地,主要收藏群體為內地藏家與海外華僑。《永遠的記憶》被蔡銘超在2011年北京榮寶春拍中競得。《藝術家的故事》被偏愛當代油畫作品的王薇以828萬元收入囊中。另一重要收藏專家唐炬也有郭潤文的4件作品,如《落葉的春天》、《天惶惶、地惶惶》等。另外新加坡的王邁克、印尼的李國基等也均是其作品的收藏者。這些實力藏家對郭潤文作品的青睞,無疑會對市場產生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為其將來的市場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14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30/10538377.html
海外就像天空 海歸畫家不能丟了根(圖)
北京新浪網 (2013-08-30 09:56)
分享|
海歸畫家曹勇的作品《中國》,詮釋了中西方藝術的融合。
8月21日,2013年度「青年藝術100」項目在北京798藝術區啟動,展出100餘位青年藝術家的360餘件作品。參展的藝術家中,10餘位有海外留學經歷。像他們一樣,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海歸畫家選擇回國發展。對於這些曾前往國外學習的畫家們,回國的前景如何?
探因:國內繁盛引回歸
日前,《2013胡潤中國藝術榜》發布,對2012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的前100位在世藝術家進行了排名。上榜的油畫家中,有海歸身份的接近 1/3。而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畫家選擇回國發展,或在國內舉辦畫展,或開設個人工作室。海歸畫家回國漸成一種趨勢。
四川成都藍頂 美術館的畫家郝明明是畫家回國潮中的一員。她曾留學日本多年,最終選擇回國「是希望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對我們『80后』畫家來說,事業還在剛起步的 階段,這個時候回國發展是最好的。」在郝明明看來,雖然國外藝術市場相對中國較為成熟,但給年輕藝術家的機會就要少一些。
「近年來,大 批留學海外的畫家選擇回國,主要是因為藝術專業在國外就業率不高。」對近年來畫家的回國熱,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黃宗賢認為, 「國外就業困難」是主要原因。在黃宗賢看來,歐美地區的藝術行業相較國內更規範、理性,「人們需要藝術,但是未必需要那麼多藝術家。」
而近年來國內藝術市場日漸繁榮,對留學海外的畫家有了更大吸引力,不僅是近年出國的藝術學子,還有很多出國一二十年的畫家,都紛紛踏上了歸國之路。
現狀:直面差異待磨合
但在海外潛心學習藝術多年後再回國,海歸畫家難免遇到一些不適。
在日本、美國生活了15年後,油畫家曹勇於2007年選擇回國。其實回國前,曹勇已在國外享有較高的聲譽,獲得了同行及市場對其作品的認可。但回國后, 國內藝術圈的一些現象卻讓他大感不解。曹勇的不解,助理段力群感同身受:「國內的藝術品市場和國際有些不太一樣,很多時候,國內對一幅畫作的評價不是看藝 術本身,而是看作者有沒有名氣。」
與國內畫家藝術理念的差異,是海歸畫家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剛回國時壓力很大,跟一些同行在藝術理解 上有很多不同,因為以前的同學都已經在這個行業里工作了三四年,交流時難免出現一些障礙。」2005年,青年畫家劉夏前往法國學習藝術,但5年後歸來,他 發現自己與一直待在國內的藝術專業同學有了不少代溝。所以劉夏藉由參加「青年藝術100」這樣的項目,獲得更多與同齡畫家的交流機會。「青年藝術100」 項目的策展人宋繼瑞告訴記者,大多數留學海外的青年畫家回國初期曾有不適應。「他們出國學習的時間至少五六年,這期間國內藝術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而海歸 畫家對國內的評價體系和發展環境都不太了解,往往難以馬上適應。」
此外,藝術品的版權保護也是一些海歸畫家頭疼的問題。回國之初,曹勇 希望把在美國已較為成熟的藝術品限量版複製的生產模式引入國內,但他逐漸發現,目前國內不論是複製技術,還是藝術品版權保護的相關舉措都還不夠完善。「美 國幾乎能完完全全地複製一幅油畫作品,能保持原畫99%以上的信息,包括油畫的肌理都幾乎一致。且每幅複製品都有編號,就像身份證一樣,對它們版權的保護 也相對完善。而國內在這些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段力群說。但即便如此,曹勇還是希望能夠和國內藝術家一起,讓高雅藝術品逐漸走入平常百姓家,而不是只在收 藏家手裡倒騰。
未來:傳統根基不能丟
加入國內美術館或者畫廊,是不少海歸青年畫家回國初期的選擇。
2011年,回國后的郝明明加入了藍頂美術館,並有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室。現在的她,可以藉助藍頂這個平台宣傳自己,也能更從容地進行創作,「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可以創作,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而如何把在國外學習的藝術理念與國內文化傳統恰到好處地結合,是所有海歸畫家無法迴避的問題。「海歸畫家在將國外的創新性藝術理念和經驗帶回來的同時, 一定不能脫離中國語境。傳統文化的文脈是不能也是無法割裂的,否則我們的藝術就是無源之水。」黃宗賢認為,海歸畫家想在國內獲得成功,一定不能脫離中國傳 統文化的根基,否則,就會淪為不倫不類。
8月25日,在798藝術區曹勇藝術中心的畫廊里,很多觀眾駐足在一幅名為《中國》的油畫前。咆哮的壺口瀑布、充滿歷史感的兵馬俑、綿延不絕的山河……充滿個性的畫風裡,有著強烈的傳統文化元素。曹勇對東西方藝術的融合嘗試,或許會對如今的海歸青年畫家有所啟發。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4 14:59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01/10550150.html
2013油畫風景展開幕
北京新浪網 (2013-09-01 06:10)
分享|
本報北京8月31日訊 記者楊開新報導:日前,由《中國書畫》雜誌社、徐悲鴻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自然之聲——2013油畫風景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共展出李天祥、張文新、趙友萍等數十位當代知名藝術家的120餘幅油畫作品。
開幕式后,參展畫家、藝術評論家及來賓還參加了專題研討會,就西方油畫與中國山水畫的關係等展開交流。據悉,該展覽將持續至9月8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25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142590.shtml
兩岸漢字節 古老識字教材吸睛
【台灣醒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2013.09.04 08:18 pm
人聲樂團在3日參與第4屆兩岸漢字藝術節的開幕,現場透過阿卡貝拉把漢字文化的美妙全唱給大家聽。今年非常難得展示了最古老的識字教材─《急就篇》漢觚的復刻版,書法篆刻作品也達近200件。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台北市長郝龍斌等都到場參加,讚賞漢字藝術,並呼籲應要發揚。
兩岸漢字藝術節今年邁向第4年,現場「漢光演襲人聲表演樂團」一連帶來三首阿卡貝拉,沒有樂器單靠人聲,就把漢字文化的奧秘唱給大家聽,被來賓讚為天籟美聲。本屆漢字節3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開展,將展至27日。今年非常難得,展出了最古老識字教材─《急就篇》漢觚的復刻版。
《急就篇》是目前留存下來最完整的字書,也是漢代兒童識字的第一步。復刻版比照漢代尺寸、比例製作,讓民眾能深切感受到當年漢代教育面貌。觚是將木頭刨成多面書寫,做為教科書或者學習寫字。
此次展出還有印石與印屏各100件的篆刻作品,加上99件以《禮記‧禮運》篇、《大學》、《中庸》中的佳句為內容的書法作品。除了以最具有中華傳統韻味的方式呈現,此次漢字節更結合了多媒體,包括《禮記‧禮運》篇的多螢幕影像裝置,更有五支漢字動畫作品。漢字透過動畫製作,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在眼前跳舞的人兒,讓民眾更覺得有趣生動。
展覽現場也有可以讓民眾體驗漢字的蓋章區,透過不同筆畫的印章,民眾也可以成為造字達人,蓋出最美麗的漢字。
前行政院長,也是現在中華文化總會的會長劉兆玄藉著阿卡貝拉的表演說道:「人的聲音那麼多元,漢字也是如此多元。」讚賞漢字是獨一無二的視覺藝術。他也呼籲書寫教育應更勝書法教育,希望漢字書寫上的教育不要隨電腦網路的發展而被忽略。台北市長郝龍斌也指出漢字的重要性,表示漢字是中華文化之本,也是瑰寶,中華文化的復興要從漢字開始。
來自對岸的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祕書長李保宗亦表示,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儘管在漫長的歷史裡,漢字的形體屢有改變,卻是一脈相承。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許嘉璐則說,每個漢字都是一個故事,漢字之所以可以成為四大古文明當中還傳承至今,是因為漢字可以衍生眾多藝術。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25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5163
耳鳴梵谷「星空」之謎?
2013/09/05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
梵谷可能患梅尼爾氏症
眩暈與耳鳴伴他痛苦創作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星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蘭印象派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 )的作品;在這幅73.7乘92.1公分的油畫中,梵谷用一圈一圈的筆觸,點綴出聖雷米的星空。
梵谷在寄給他弟弟李奧(Theo van Gogh)的信中,說這幅畫是他眼中看到天際泛白的星空,但由於畫作的圓形筆觸,讓後人不禁懷疑梵谷是在頭暈目眩的情況下,畫出這幅曠世鉅作。
梵谷不擅交際,卻經常與弟弟通信,從信中可以發現,他經常抱怨頭暈,甚至「看到的東西一直在變換」、「耳朵聽到奇怪的聲音」。
多數專家懷疑,梵谷可能罹患精神疾病,同時也有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這種疾病會導致眩暈與耳鳴,或許正是如此,才讓梵谷看的星空如此與眾不同。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方德詠表示,梅尼爾氏症是內耳淋巴水腫導致的疾病,由於耳朵專司聽覺與平衡,因此梅尼爾氏症的患者除了耳中感到悶塞,最常見的就是眩暈與耳鳴。
根據統計,國內每10名成人就有1人飽受耳鳴之苦,但只有3%的人生活會受到影響,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像梵谷一樣有嚴重的頭暈目眩。
台灣耳鳴醫學會理事長賴仁淙表示,耳鳴成因很多,梅尼爾氏症是其中之一,但包含中耳炎、過敏、情緒都可能造成耳鳴,截至目前為止,耳鳴的確切原因仍然不清楚。
方德詠表示,耳鳴通常是因聽力受損,導致腦部抑制與刺激聽覺的訊號不平衡,有時候過度放大聲音的結果,因此也有腦鳴之說。
耳鳴通常與聽力老化、藥物與噪音有關,由於耳鳴通常是另一種疾病的果,而不是因,所以治療上仍以找出導致耳鳴的主要疾病為主;甚至,台灣耳鳴學會也正在推動聲音療法。
賴仁淙表示,瀑布聲與海浪聲都可以轉移大腦對耳鳴的注意力,由於大腦在適應這些自然音的同時,也會一併放鬆心情,逐漸忘記耳鳴的存在。
這或許也是梵谷遠離塵囂的巴黎,轉往普羅旺斯的原因之一;只是沒想到的是,普羅旺斯的自然音卻沒能治好梵谷的精神疾病,讓他留下兩千多件作品後撒手人寰。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29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140417.shtml
在細雨微風中聽課──懷念李霖燦老師
【聯合報╱盧廷清】
2013.09.04 03:38 am
照片中左起第三人為本文作者,現任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副教授,中間打紅領帶的是李霖燦教授。
盧廷清圖片提供
春日裡,我曾走在陽光和煦、花木扶疏的故宮至善園賞景觀碑;秋涼時,我曾坐在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雙溪合流上方的茅草亭中看水看山;要不,就繞行故宮後山,走走停停,在日影婆娑、蟲鳴鳥啼的午後,聆聽李霖燦老師訴說著漫漫的中國美術。
猶記得,李老師第一次上課時的情景,是在故宮員工餐廳的包廂裡,八個研究生圍坐在一張大圓桌前,服務生為我們每人斟上一杯熱茶。老師開口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今天的相聚,真是三生有幸,千載一時呀!」李老師說話的速度很慢,且目光投向在座的每位同學。當時,只覺得這是一句很不一樣的話,但我真正領悟這句話,卻是在多年以後。
平日,李老師在故宮書畫展覽室上課時,我們都會有值日的同學,向故宮借來一把靠背椅,並到四樓三希堂帶下一杯蓋碗茶,所有同學都環繞在老師的兩側與後方聽課。通常一次上課兩個鐘頭左右,老師移動位置很少超過五處,有時只在一個定點上完一整節課。老師上課並不重在分析畫作,而是談歷史、談作者、談畫中的啟發等等,提供一種新的視野,一種「老博物館員」(老師喜歡的自稱)特有的體驗與思考,我們經常在聽課、問答、談笑中結束每周一次的課。
我與李老師有比較深的緣分,不僅是在授課時,甚至在離校之後,受到老師鼓勵特別多,有可能是因為我從中學時代開始對中國文學的偏好,尤其是高中以來累積多年背誦詩文的經歷有關,而李老師對古代詩文的記憶也是驚人的。
記得有一次課,原定要跟著李老師漫步故宮後山的行程,卻因下雨而改在故宮餐廳上課,那次上課出席人數比平日略少。老師要我們大家談「雨」,從詩文、書畫中有關「雨」的內容談起,那是一次很特別的上課經驗,對我啟發尤多。
李老師先舉了杜甫的詩句「細雨游魚出,微風燕子斜」,說杜甫用語的巧妙,在細雨微風中,魚兒活潑戲水,燕子歡愉飛舞,呈現出詩人閑適的心情。我隨即以「雨過山洗容,雲來山入夢」,說袁枚生動的比擬,下過雨的山容,清新如洗,時而白雲覆蓋,又如擁被沉睡,老師頻頻點頭,但問我袁枚的後兩句詩是什麼?我竟一時想不起來。老師說是「雲雨自來去,青山原不動」,虛實動靜的變化是現象,還有一個相對恆常的東西,我突然感覺這好像一首悟道的禪詩呀!
李老師說故宮有一幅宋代李迪的〈風雨歸牧圖〉,很生動的表現出風雨的景象,柳條因風吹而擺蕩,兩個牧童在牛背上縮著身子、穿著簑衣,其中一人被風吹去了斗笠,正轉身要跳下牛背去撿拾。全幅不畫雨絲,卻透過斗笠、簑衣和小孩的肢體動作來「象徵」下雨的場景。
接著,我向老師提起,故宮有一幅登錄為南宋畫家梁楷的雪景山水圖,天空是染成灰色的,以襯托出雪山的白,下方有兩個騎驢的人,讓我想起陸游的一首詩:「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老師說此圖未必與這首詩有關,但這首陸游的詩寫景寫情生動,耐人尋味,真可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可讓我們在看畫時,多了一種詩的情趣。我又說有一幅張大千的潑墨山水,墨色以外主要是石青、石綠的重彩變化,要不是左下方畫了三間的房子,還真像是一幅抽象畫,大千在畫面右下方題寫了唐人許渾的詩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讓此畫有了在群山萬壑中,風起雲湧,即將迎來大雨前的聯想,老師稱許「這是一幅大千的傑作呀!古人說:讀書不具隻眼,埋沒古人苦心,讀畫亦然。」
李老師談起北宋畫院的大畫家李唐,在北宋亡國之後,逃難到了江南曾以賣畫營生,感慨欣賞山水畫的買家少,寫了這樣的一首詩:「雪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容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臙脂畫牡丹。」老師稱五代和北宋是山水畫的「黃金時代」,同時間的西方文藝仍處在暗淡無光的中世紀,中國人在面對大自然的描寫,已在追求「可居可遊」的境界,而台北故宮珍藏了北宋三大山水名蹟—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和李唐〈萬壑松風圖〉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風景畫,值得大家細細品味觀摩。
同學向老師提起故宮展出的汝窯,有用「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表現汝窯瓷器的顏色之美。李老師說這句詩原是後周世宗御批「柴窯」之美的名句,柴窯的作品,後世已不可見。到了乾隆皇帝時把它借來形容汝窯,後來就成了汝窯的專屬用語。李老師還說乾隆時,對汝窯器還鬧過不少笑話,如故宮展出的水仙盆,乾隆曾以為是小貓或小狗的食盆;而蓮花溫酒碗,還被想像成宋徽宗作畫時用的筆洗。後來的學者從古代繪畫中發現了它的真正用途,修正了長期以來的以訛傳訛。
在中國古代的人物中,李老師特別喜愛蘇東坡,他讚美了東坡這首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巧妙的形容西湖晴雨變化之美。因為我對東坡也有一份莫名的崇敬和喜好,能記誦的詩文頗多,我連舉了兩首蘇軾在黃州時期和雨有關的詩詞,一是〈黃州寒食雨〉、一是〈定風波〉詞。
〈黃州寒食雨〉在故宮有書法真跡傳世,它是兩首五言古詩,第一首內容是:「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明顯是借花自喻,海棠盛產於西蜀,蘇軾亦生長於四川眉山,蘇軾初至黃州,住在定惠院,院東的小山上有一株高大的海棠樹。前兩年海棠花盛開,蘇軾曾飲酒賦詩於其下,似引以為知己。但今年的花,卻因大雨而提前掉落,紅白花瓣散落在泥汙裡,東坡聞之感傷;第二首:「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帋。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訴說了當時生活的困窘,因看到烏鴉銜著人們在清明前祭掃祖先未燒盡的紙錢回去築巢,而想起了回不去的朝廷和故鄉,因是帶罪的官員,哪兒也去不了,曾想要努力振奮,卻總覺得自己已是槁木死灰,欲振乏力了!書法亦表現出情緒的明顯起伏,且字愈寫愈大,姿態橫生,「無意於佳,乃佳爾。」後世將它與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合稱「三大行書」,給予極高的評價。
但另一首沙湖遇雨的〈定風波〉則寫得灑脫曠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老師讚嘆偉大的藝術,總是來自生命深刻的體驗,不被外在環境擊倒,絕處逢生,不僅活出自己,也給後人無限啟發。而我能將這兩首東坡的詩詞完整背誦並解說,也讓老師倍覺欣慰。
李老師又舉了一對聯語:「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難風雨故人來」,說人應該把握美好的時光充分運用,而在人生遇上困難時,老朋友的扶持最是可貴;同學也提出顧炎武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回應,把讀書人的責任、使命一肩扛起,令人感動。我再提出王維的詩句「山中一夜雨,樹梢百重泉」是體驗自然、描寫生動的一則佳聯;溥儒的聯語「翦樹看山色,栽蕉聽雨聲」對仗工整,且頗富生活情趣。同學也想起元代散曲中:「淅瀝瀝,細雨灑芭蕉」頗能呈現視聽之美。
午後茶盞之間,我們還談了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悲壯、古代「晴耕雨讀」的傳統家訓、李商隱「巴山夜雨」詩中期盼、王維「空山新雨後」的美妙七絕;同學還有人舉了京劇《鎖麟囊》中女主角薛湘靈在春秋亭遇雨有一段精采唱段。這一天,老師很欣慰的是,在大家未預先準備下,我們在一個下午的談話裡,還頗能激起眾人腦力激盪,想出一連串和「雨」相關的詩文和藝術內容來。
最後,李霖燦老師以蔣捷的〈虞美人.聽雨〉作結。詞曰:「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老師要大家想想詩人說了什麼?請每位同學下周上課時發表心得。
近日,我讀到一篇〈曾昭燏和李霖燦的千古情誼〉的文章,裡頭有一段寫到抗戰時期李老師在川南李莊古鎮中央博物院任職的日子,簡陋的住房,清苦的生活。白天做研究,夜裡只能點桐油燈,因油煙太大,學人們經常摸黑聊天,增長彼此見聞;或者背誦古人詩文,以打破清苦寂寥的日子,也讓古人智慧豐富心靈。李老師以聊天、夫子自道的方式上課或許是源於此時,上課時談藝術也談人生,言語淺近卻又豐富深刻。
在我求學階段,有幸遇上李霖燦老師,而且跟著老師在故宮和故宮周邊上了兩年的課。這種難得的機緣,於今思之,不正是李老師所說的「三生有幸、千載一時」嗎?值此,李霖燦老師百歲冥誕之年,我寫下這段跟著老師上課的片段記憶作為紀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2013/09/04 聯合報】@ http://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30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143480.shtml
泉州14大師 攜百件佛雕來寶島
【聯合報╱大陸特派員王玉燕/福建泉州報導】
2013.09.05 04:07 am
張坂是大陸著名的雕刻之鄉,圖為精美的張坂雕刻作品。
圖/本報福建泉州傳真
二○一三台北國際佛事用品暨雕刻藝品展,明天將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幕。大陸著名雕刻之鄉|福建泉州台商投資區張坂鎮,將有十四位雕刻藝術大師攜上百件雕刻作品參展。
這是張坂鎮雕刻藝術協會成立後,首次組團赴台參展。
張坂雕刻藝術協會會長陳陽秋表示,張坂雕藝聞名華人世界,希望未來能與台灣銅雕有更多交流,擦出創新的火花;並與台灣攜手,推動有別於「蘇做」、「廣做」、「京做」的,具有閩南特色的紅木古典家具風潮。
張坂是大陸著名的雕刻之鄉,木雕、漆線雕、木偶、石雕、灰雕、磚雕等,均為當地特產。唐、五代時期,依託閩南「皇宮起」仿宮殿式大型傳統民居建築的興起,張坂雕藝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之中。
它融合閩南地區的傳統,既有古樸、淳厚的藝術風格,又具有南方文化的精巧成分。宋元時期,張坂雕藝進入成熟期,藝術追求和表現形式也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拙到精,泉州開元寺、安海龍山寺等佛像均體現此特點。明清、民國時期,張坂雕藝步入巔峰,名聲鵲起、精品迭出,台北龍山寺、廈門南普陀寺等閩台名剎,都廣泛運用張坂雕刻技藝。
在張坂鎮,雕刻從業人員達到兩萬多人,企業有兩百多家。為整合資源,推動產業發展,今年當地成立雕刻藝術協會,目前該協會擁有兩百五十三家企業會員,四十八名個人會員,其中有十家企業來自台灣。
陳陽秋指出,張坂的雕藝市場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國家以及台灣等華人聚集區,產品多以宗教佛像為主,四尊菩薩造像中,就有一尊出自張坂。在大陸,也只有張坂將傳承千年的造像藝術完整地保存下來。
陳陽秋說,得益於泉州當地市、區政府的全力推動,張坂雕刻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在產品領域,除傳統的佛教、媽祖等宗教文化造像外,還進軍園林古建、寺廟建築市場;挖掘整理具有濃厚閩台文化特色的八仙桌、眠床、櫥櫃、琴椅、面盆架、梳妝台等傳統文化底蘊,開發紅木家具市場;而香道、茶道、佛珠、掛墜等雕藝旅遊小件,將是張坂雕刻產業延伸產品線的重要方向;並將打造華人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佛具生產集散市場。
泉州籌建雕藝文化創意園
陳陽秋表示,泉州將籌建雕藝文化創意園、張坂雕藝街、海峽兩岸雕刻藝術走廊、外觀為閩南古建築的雕刻作品展覽城等,屆時,雕藝街的門店等將按照閩南建築風格,進行統一品牌形象包裝。而在雕藝文化創意園裡,不僅有銷售門店,還有雕刻設計研發中心、雕刻藝術大師工作室,以及眾多雕藝企業的加工廠等。從原料到工藝品,從研發、加工到展示、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民眾都能夠在張坂體驗到,這也將成為張坂的特色文化旅遊線路。
【2013/09/05 聯合報】@ http://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33
#ixzz2dzAfQmKQ" class=postlink>http://www.nownews.com/2013/09/04/11689-2982328.htm#ixzz2dzAfQmKQ
呂圭玉在葫蘆墩辦西畫個展 呈現藝術與心靈對話
2013年9月4日 23:41
呂圭玉將心靈深處的悸動,透過畫筆顏料盡情揮灑於畫布上,初期的代表作品為「黃昏」。〈圖/臺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黃玿琮/台中報導
呂圭玉西畫作品即日起至9月22日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作者透過視覺及顏料與大家分享色彩與心靈的藝術之旅。呂圭玉師承張城吉與陳忠利老師,懷抱著對繪畫的炙熱情感,從素描、水彩、粉彩、油畫等領域學習與不斷創作的過程中,開啟對於生命與藝術的全新眼界。
呂老師自稱由於非本科專精,初期總是自己慢慢調色臨摹名畫家的作品,或是突發意想的隨興創作,代表作品為「黃昏」與「圭玉的椅子」。呂圭玉指出自己心中的「瘋狂」因子,讓她能放空一切,將心靈深處的悸動,透過畫筆顏料的層層堆疊,盡情揮灑於畫布上,將對繪畫的熱情,靜凝留存在永恆的一瞬間。
呂老師創作以心靈作為觸角,探索生命中未知與已知的入世之美,勾勒出生命裡平凡,簡單的每個畫面,每幅畫作都是貼近你我靈魂深處的精神佳餚與心靈深層的對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39
#ixzz2dzAtSvD0" class=postlink>http://www.nownews.com/2013/09/03/11391-2981661.htm#ixzz2dzAtSvD0
市場快訊/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 「看見 新未來」徵件
2013年9月3日 11:10
[img]http://static.nownews.com/newspic/2265/i2265550.jpg [/img]
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 「看見 新未來」徵件起跑 國寶級大師-施鎮洋與演員林慶台 共同號召創作者參賽
本報訊
裕隆汽車28日舉辦「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徵件典禮,宣佈本屆裕隆木雕創新獎競賽正式展開,徵件期將自即日起至2013年11月4日截止 (郵戳為憑) 。今年適逢主辦單位裕隆汽車公司創立一甲子(六十週年),為見證這深具歷史意義的時刻,本屆裕隆木雕創新獎的徵件主題特別訂為「看見 新未來」,期望裕隆汽車不斷前行、迎向嶄新未來,同時期許擁有悠久歷史的木雕藝術能與創新的藝術理念不斷交融,滋養出台灣木雕藝術獨有的新風貌,進而提升整體木雕產業的創新價值。
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特別邀請到知名演員林慶台先生擔任木雕推廣大使,曾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擔綱飾演莫那魯道的林慶台先生不僅具有演員身份,亦是原住民部落的牧師,本身更是一位木雕創作者,林慶台先生以其身為木雕藝術創作者的身份與創作同好們分享自身經驗,不僅給予台灣的木雕創作者高度的肯定與鼓勵,更號召所有對木雕藝術創作充滿熱情的朋友們踴躍參加裕隆木雕創新獎競賽,勇於向自我挑戰。
除了邀請林慶台先生擔任本屆的木雕推廣大使外,裕隆汽車還特別邀請到曾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文化部「國家工藝成就獎」的「國寶級大師」施鎮洋老師擔任本屆的評審之一,期望藉由施鎮洋老師的加持及林慶台先生的共同推廣,鼓勵並號召更多對木雕藝術有興趣的老、中、青創作者踴躍報名參賽。
裕隆汽車自1992年起開辦「裕隆藝文季」,1997年起辦理「裕隆木雕創新獎」,長期善盡社會責任,更奠定裕隆汽車與木雕藝術的緊密連結。隨著創作環境的變遷,裕隆木雕創新獎與時並進,透過階段性的賽制調整,一方面力圖保存傳統木雕技藝的細緻美好,另方面同步鼓勵創新藝術理念的發揮,讓傳統與創新不斷激盪出火花,進而接軌國際,讓台灣木雕藝術獨有的特色風貌被世界看見。
本屆裕隆木雕創新獎分為【薪傳工藝組】及【木雕創新組】兩組競賽,兩組將各別選出金質獎、銀質獎、銅質獎各乙名,共計六個獎項,獎金依序為五十萬、三十萬、二十萬,總獎金共計二百萬元,參賽者可至裕隆官網及「裕隆網路木雕博物館」網站下載活動簡章及報名表,希望各地的木雕創作者以實際的參賽行動支持本土的木雕藝術。
◎活動相關訊息請洽:
「裕隆木雕創新獎工作小組」專線0800-789-996 或 02-23587667
裕隆汽車官方網站 http://www.yulon-motor.com.tw
裕隆網路木雕博物館網站 http://yulon-woodsculpture.com.tw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47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140945.shtml
帶學子看雷諾瓦 林騰蛟全程導覽
【聯合報╱台北訊】
2013.09.04 03:38 am
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中)昨天帶領大觀國中學生參觀雷諾瓦展。
記者陳再興/攝影
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昨天帶領60名大觀國中、大觀國小學生參觀「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他並扮演導覽老師,為同學解說雷諾瓦畫作《戴蕾絲帽的女孩》。
林騰蛟說,本次畫展同時展出雷諾瓦、畢卡索、馬諦斯作品,可以比較不同畫家技法,以及他們前後期風格差異,對同學們是很好的藝術教育。
林騰蛟指出,雷諾瓦在《戴蕾絲帽的女孩》中,運用蕾絲帽帽頂、帽沿到少女手部的三角構圖,讓畫面看起來很穩定;另一方面,少女在雷諾瓦筆下半側身、眼神朦朧,神態異於傳統肖像畫,以此創造動態感,使畫作不會流於呆板。
大觀國小四年級的陳晉睿最喜歡雷諾瓦的雕像《舞者與紗巾》,因為雷諾瓦當時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無法雕刻,必須先畫好一幅畫,再請別人照著刻,非常不簡單。
畢卡索作品則讓大觀國中學生劉坤汝印象深刻;她表示,畢卡索將人體不同部位以不同角度拼湊在畫布上,「很精彩!」
玉山銀行本次贈送500張雷諾瓦特展門票,供新北市教育局分贈金山國小、大豐國小等12所大觀藝術園區和偏遠地區學生;玉山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事業處資深副總經理陳炳良日前也陪同看展,接受同學們的手工卡片致意。
‧「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由聯合報系主辦,9月8日前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展出,詳見官網http://renoir.ishow.udn.com。
【2013/09/04 聯合報】@ http://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48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140645.shtml
48小時動畫決賽 拚1萬美金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3.09.04 04:14 am
2013 iClone 3D動畫總決賽昨天在高雄登場,日本、韓國、台灣等14支精銳隊伍,展開48小時的限時創作,卯勁爭取高達1萬元美金首獎。
由甲尚科技、義守大學共同主辦的2013 iClone 3D動畫大賽,是台灣首次進行限時創作的動畫競賽,各隊選手須應用iClone即時3D動畫軟件,完成長度7分鐘以內、以「勇氣」為主題的故事短片。
這次競賽從全球154支隊伍篩出14隊,入圍隊伍亞洲國家居多,其中大陸入圍的3隊,礙於簽證問題無法成行,大陸籍評審張宇大嘆可惜。
台北藝術大學的吳佳旭單槍匹馬,面對即席考題胸有成竹,他以戰地火為背景,展現冒死營救戰友的袍澤之愛,他說,只要軟件內提供的素材足夠,相信會有完美表現,吳鳳技院團隊闡述賽車手故事。
義守大學校長蕭介夫說,過去動畫製作十分費時,但甲尚科技發展的iClone技術,極短時間就能完成動畫,未來更能應用到醫療、工業、文創等產業。
甲尚副總經理陳封平指出,以前動畫、電影工作者花太多的時間在建模造景,太少時間創作故事。現在技術已經有突破,使用者應用軟件內的角色、鏡頭、特效素材,以滑鼠拖拉進故事場景,就能講出很棒的故事,未來甚至做到影像預覽,向投資者爭資金。
【2013/09/04 聯合報】@ http://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9/5 11:48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8/8139859.shtml
第4屆金漫獎頒獎 明日華山文創園區舉辦
【經濟日報╱記者周義朗/即時報導】
2013.09.03 05:15 pm
文化部為鼓勵台灣原創漫畫創作、編輯、出版,連續四年舉辦「金漫獎」公開競賽,獎勵優秀的漫畫創作者及出版推手。今年更首度舉辦「金漫送愛到偏鄉」行動圖書車漫畫閱讀推廣活動,讓優秀的台灣原創漫畫進入偏鄉,打開民眾的閱讀心靈。第四屆金漫獎頒獎典禮將於明日下午2時於華山文創園區烏梅酒廠隆重登場,文化部部長龍應台除出席頒發年度優勝得主,並主持漫畫閱讀行動圖書車的啟動儀式。
頒獎典禮現場將駛進一輛行動圖書車,滿載著金漫獎漫畫作品,與會者可先期體驗送愛到偏鄉的閱讀樂趣。今年度共有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富邦文教基金會、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及新北市立圖書館等11個公私立團體響應行動閱讀,共有62輛行動圖書館,於頒獎典禮後載著金漫獎漫畫作品陸續穿梭於屏東潮州、台中谷關、宜蘭三星、桃園復興、花蓮吉安等小學、廟埕及社區活動中心,透過漫畫啟動偏鄉的閱讀浪潮。
文化部於華山文創園區藝文沙龍舉辦「漫畫文創展覽」,內容琳琅滿目。展品有揮手即可翻閱漫晝的互動科技漫畫菁選,結合台灣原創漫畫或流行歌曲的動漫MV文創展品、漫畫家原創作品手稿、衍生商品等,展現漫畫跨界文創的各種可能。
【2013/09/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7,317 views)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