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 @故宮,2012/10/19 ~ 2013/02/19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26 11:34 (Since 2012/10/31 17:46)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





官方網站:
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wuding/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台北市至善路二段221號


展覽期間:2012/10/19 ~ 2013/02/19




武丁與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的絕世佳偶。他們之間的故事,卻在三千年後的二十世紀才為人知曉。

武丁是商朝(約西元前一六〇〇至一〇四六年)第二十三代商王,約生活於西元前一二〇〇年前後。據文獻記載,武丁的父輩盤庚將國都遷至殷(今河南安陽),後又經小辛、小乙兩代商王,才傳位於武丁。他在位五十九年,思民所苦,禮賢下士,振興了商王朝;後人追諡他為殷高宗,並給予中興之主的歷史評價。史籍中的武丁具有符合儒家思想的聖君形象,但上古時代的故事一向信疑相參,直到考古發掘將商代盛世重現於世。

一九二八年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殷都故地河南安陽小屯及侯家莊一帶,展開大規模考古發掘,商代王陵和宮殿宗廟基址的發現,證實了商王朝的存在;位於侯家莊西北岡王陵區的1001大墓,更被推測為武丁陵墓。一九三六年六月又發現一座甲骨坑(編號YH127),出土一萬七千多片龜甲、獸骨,其上刻載大量文字,多是武丁命人卜問祭祀、戰爭,甚至日常生活大小事的卜辭或記事。內容不但可與漢代《 史記 ‧ 殷本紀 》中的商王世系相對應,也成為認識商王武丁的豐富資料庫。通過這些甲骨文,得見武丁所在社會的宗教、政治、生活及世界觀;也認識到武丁在商代巫覡世界中如何作為「群巫之長」。這些甲骨文使殷商成為中國信史的開端,其所展現的成熟文字系統,更見證了漢字的淵遠流長。

婦好是商王武丁諸后之一,未見於史書記載,但記錄婦好事跡的甲骨,在清末已有所聞。甲骨文中,婦好既生養子女,主持祭祀,且能征善戰。一九七六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殷墟小屯宮殿基址區內,發現了這位傳奇女子未經盜擾的墓葬。墓內豐富的隨葬品,具體呈現婦好的權勢、地位、人際關係和時代風貌。大量造型獨具的骨、玉及青銅器,皆成為定義武丁時代科技、工藝與藝術發展的重要指標。

此次展覽匯聚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的殷墟文物菁華,以及河南博物院的珍貴典藏。此外,還得到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與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慨借二件珍貴甲骨。在甲骨文字的引導下,本展通過五個單元娓娓敘述武丁與婦好的故事、殷商盛世的壯闊,並展現漢字富沛的生命力!

展覽資訊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室
展覽期間:2012年10月19日~2013年2月19日(全年無休) 春節期間,除夕提前於16:00閉館,初一、初二正常開放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 (16:30停止售票與入場) 除夕提前於15:30停止售票

購票資訊

普通票 250
一般觀眾

優惠票 220

‧ 本國籍學生持學生證,可現場購買1張(不含空中大學、推廣教育、社區大學)
‧ 本國籍年滿65歲以上長者(需持證件)


一般團體 220

20人以上一般大眾團體,需事先訂票,不開放現場購票

學生團體 200

20人以上學生團體,需事先訂票,不開放現場購票

免費

‧ 身心障礙及其陪同者一人(需持證件)
‧ 身高110公分以下孩童

團體優惠:20人以上大宗團體購票請洽詢專線: (02)2883-6929 傳真專線: (02)2883-1707

注意事項 門票一經售出,恕不接受退票。
未入場前請勿撕除入場聯,以免無法入場。
票券請妥善保管,遺失、燒毀、破損等情況,一概不予補發。
展場規定以現場公告為主,如有損壞事宜,需照價賠償。
請遵守參觀秩序,共同維持參觀品質。
請勿攜帶飲料、食物、傘具入場。展場內請勿攝影、拍照。



參觀須知

一般民眾參觀須知
請您在參觀本院時,注意遵守下列事項,以協助我們維護珍貴文物,並給您自己也給他人一個愉快的參觀經驗:
1. 請勿於陳列室內高聲談笑、追逐嬉戲、飲食、吸煙及拋棄紙屑、雜物。
2. 請勿於陳列室內使用行動電話。
3. 提昇參觀品質,自2005年6月1日起展區內禁止照相及攝影,謝謝您的合作。
4. 服裝不整、攜帶寵物及玩具者謝絕進入參觀。
5. 因展廳之溫度偏低,請自行攜帶外套以免受寒。
6. 禁止攜帶各類危險品及背包、旅行袋、行李箱等進入展場,本院並得實施必要之檢查。
7. 遊客持有之照相及攝影器材,應置放隨身包內或予寄存,方得進場。
8. 本院正館展廳禁止攜帶飲水等液體進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0/31 17:47
http://tw.news.yahoo.com/%E6%AD%A6%E4%B8%81%E8%88%87%E5%A9%A6%E5%A5%BD-%E6%95%85%E5%AE%AE%E5%B0%87%E5%B1%95%E6%AE%B7%E5%95%86%E7%9B%9B%E4%B8%96-051208614.html




武丁與婦好 故宮將展殷商盛世




中央社 – 2012年9月13日 下午1:12.. .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3日電)故宮10月將舉行「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讓武丁和婦好這對感情深厚的王與后,在3000年後再續前緣。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上午舉行「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宣告記者會,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出席。台積電基金會會中宣布將以教育贊助方式,邀1萬名國中小學童免費參觀。

武丁是商朝第23代商王,約在西元前1200年前後,武丁在位59年,思民所苦,禮賢下士,振興商王朝。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殷都故地河南安陽展開大規模考古發掘,商代王陵的出土,證實商朝的存在,位於侯家莊西北岡王陵區的1001大墓,更被推測為武丁陵墓。

而婦好則是武丁的諸后之一,未見於史書記載,但記載婦好事蹟的甲骨,在清末已有所聞。甲骨文記錄,婦好既生養子女,主持祭祀,且驍勇善戰,曾主導目前所知商代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征戰。

最令後世感到好奇的則是武丁和婦好的深厚情感,當年婦好早逝,據說武丁相當難過,這次特展也讓他們在3000年後再續前緣。

這次展覽將分「武丁是什麼樣的王」、「婦好是什麼樣的后」、「武丁與婦好的生活」、「武丁與婦好的事功」、「武丁與婦好時代的文化建樹」等5個單元,透過展場訴說武丁與婦好的故事,以及殷商輝煌盛世與漢字豐沛生命力。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10月19日至明年2月19日在故宮文獻大樓特展室展出。1010913
..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0/31 17:48


http://goo.gl/ermqp




武丁與婦好 故宮將展殷商盛世




.中央社 – 2012年9月13日 下午1:12.. .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3日電)故宮10月將舉行「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讓武丁和婦好這對感情深厚的王與后,在3000年後再續前緣。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上午舉行「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宣告記者會,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出席。台積電基金會會中宣布將以教育贊助方式,邀1萬名國中小學童免費參觀。

武丁是商朝第23代商王,約在西元前1200年前後,武丁在位59年,思民所苦,禮賢下士,振興商王朝。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殷都故地河南安陽展開大規模考古發掘,商代王陵的出土,證實商朝的存在,位於侯家莊西北岡王陵區的1001大墓,更被推測為武丁陵墓。

而婦好則是武丁的諸后之一,未見於史書記載,但記載婦好事蹟的甲骨,在清末已有所聞。甲骨文記錄,婦好既生養子女,主持祭祀,且驍勇善戰,曾主導目前所知商代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征戰。

最令後世感到好奇的則是武丁和婦好的深厚情感,當年婦好早逝,據說武丁相當難過,這次特展也讓他們在3000年後再續前緣。

這次展覽將分「武丁是什麼樣的王」、「婦好是什麼樣的后」、「武丁與婦好的生活」、「武丁與婦好的事功」、「武丁與婦好時代的文化建樹」等5個單元,透過展場訴說武丁與婦好的故事,以及殷商輝煌盛世與漢字豐沛生命力。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10月19日至明年2月19日在故宮文獻大樓特展室展出。1010913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0/31 17:49
http://goo.gl/vJkeV



殷商盛世展 兩岸空前合作



作者: 吳垠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14日 上午5:30.. .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出動全國一半兵力、一萬三千名士兵投入戰場抵禦外侮,戰士浴血奮戰贏得勝利。率領這場殷商王朝保衛戰的統帥不是別人,正是商王武丁深愛的王后婦好!這位能手操九公斤戰斧的中國首位女軍事家,與夫婿武丁攜手開創殷商盛世。故宮博物院十月推出「商王武丁與后婦好」特展,將重現這段殷商盛世的輝煌歷史。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呈現三六二件殷商文物,主要來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二三二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一七組件,河南博物館八件,故宮也提供三件收藏。另外,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各提供一件展品,展品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文物,可以看到中國文字系統的早期樣貌。

故宮院長馮明珠說,這個展覽是兩岸史學界和文博界空前合作的成果。

由於展品年代久遠,又是見證殷商歷史的重要文物,光中研院史語提供的文物,保險金額就超過新台幣一百億。

司馬遷《史記》有一篇〈殷本紀〉,記載商朝事蹟,因年代遙遠,許多史學家對於商朝是否存在感到懷疑。一九二八年起,中研院史語所在殷都故地河南安陽,展開大規模考古挖掘,出土大批文物,證實商朝存在,讓這段歷史成為信史。

安陽殷墟出土文物後來因戰爭關係,輾轉南來台灣,現多藏於中研院史語所,價值斐然。史語所所長黃進興說,「商王武丁與后婦好」這麼大規模的借展對史語所來說很罕見,需經總統府批准。但鎮所之寶《鹿鼎》因保費高達新台幣五十億,保險公司拒保,無緣參展。

商朝存在西元前一六○○年至前一○四六年,武丁是第廿三代商王。根據文獻記載,武丁在商朝逐漸式微時接任皇位,在位五十九年,振興王朝,勵精圖治,開疆闢土,史學家稱為「武丁中興」。

當年在安陽殷墟挖掘出一個大墓,推測是武丁陵墓,一九三六年又挖掘另一個甲骨坑,富藏大量武丁卜問祭祀、戰爭和生活的卜辭與記事,印證了《史記》記載。

婦好是武丁諸后之一,她的名字雖未出現在史書,但殷墟出土的甲骨卻記載婦好生養子女、主持祭祀,更重要的是驍勇善戰。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表示,婦好是商朝重要軍事將領,帶兵打仗的王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不但出兵打仗,還要招兵買馬。」這次展出借自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甲骨,便記載婦好徵募到一萬多名兵力,是出土甲骨中記載陣容最龐大、兵源最多的紀錄。

武丁和婦好夫妻鶼鰈情深,安陽出土的一萬多片甲骨中,婦好的名字出現兩百多次,占卜者是武丁。卜卦內容包括婦好的征戰、生育、疾病,甚至是去世之後的情況。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出安陽殷墟、武丁和婦好墓出土的甲骨文、銘文、青銅和玉器等陪葬用品。甲骨文被視為漢字開端,展品有很多占卜紀錄,像是天氣預報、生病問診或軍事行動等。

如史語所藏《帶卜辭龜腹甲》,內容是武丁詢問婦好分娩的事,商人從生產日子的吉凶推測性別,生男是吉利,生女是不吉利,這段卜辭可說是中國重男輕女的最早史料。
..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0/31 17:51
http://goo.gl/vJkeV



商王浪漫愛情 十月於故宮展出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9月13日 下午5:53..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商王與王后3000年前的愛情故事,即將在故宮盛大展出!結合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中國社科院等的362組殷商珍貴文物,將在甲骨文的引導下,於「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與民眾見面!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表示,保持完好的商朝文物,及難得一見的甲骨文,將是此展覽的重點。

故宮博物院將於10月19日到明年2月19日,舉辦「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集合故宮博物院3件文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32件文物、來自對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117件、河南博物院8件文物出展。劉兆玄表示,很高興能透過這次的展覽與對岸交流合作。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今天指出,武丁是商朝第23代商王,在位59年,思民所苦、禮賢下士,振興商王朝,贏得中興的美譽。后婦好據甲骨文的記載,曾主持祭祀,且雄才大略,曾率領1萬軍隊出征打仗且凱旋歸來,在武丁時期扮演重要的角色。

馮明珠說,透過這次的展覽,民眾可以發現武丁究竟是什麼樣的王?婦好究竟是什麼樣的后?武丁的治國理念為何,如何贏得中興美譽?參觀民眾還能一窺武丁與婦好的生活、愛情故事。

在展覽中,參觀民眾將可以一睹商朝生活的情況,包括馬車、公社、服裝等。主辦單位指出,展覽會展示一般人很難想像在商朝有的動物,包括當時氣候可以容許的大象,南海的烏龜、鯨魚等。除了殷商盛世文化展,故宮同時也將展出「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

為了讓更多學子有機會觀展,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也邀請一萬名國中小學生免費參觀展覽。故宮博物院表示,只要學校事先報名申請,故宮會安排免費導覽,讓學生更容易了解展覽,在一個上午看完商朝歷史。台積電萬名學童搶票網址: http://wuding.chinese-linguipedia.org/kidticket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0/31 17:54


http://goo.gl/vJkeV



殷商盛世展 兩岸空前合作



.作者: 吳垠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14日 上午5:30.. .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出動全國一半兵力、一萬三千名士兵投入戰場抵禦外侮,戰士浴血奮戰贏得勝利。率領這場殷商王朝保衛戰的統帥不是別人,正是商王武丁深愛的王后婦好!這位能手操九公斤戰斧的中國首位女軍事家,與夫婿武丁攜手開創殷商盛世。故宮博物院十月推出「商王武丁與后婦好」特展,將重現這段殷商盛世的輝煌歷史。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呈現三六二件殷商文物,主要來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二三二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一七組件,河南博物館八件,故宮也提供三件收藏。另外,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各提供一件展品,展品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文物,可以看到中國文字系統的早期樣貌。

故宮院長馮明珠說,這個展覽是兩岸史學界和文博界空前合作的成果。

由於展品年代久遠,又是見證殷商歷史的重要文物,光中研院史語提供的文物,保險金額就超過新台幣一百億。

司馬遷《史記》有一篇〈殷本紀〉,記載商朝事蹟,因年代遙遠,許多史學家對於商朝是否存在感到懷疑。一九二八年起,中研院史語所在殷都故地河南安陽,展開大規模考古挖掘,出土大批文物,證實商朝存在,讓這段歷史成為信史。

安陽殷墟出土文物後來因戰爭關係,輾轉南來台灣,現多藏於中研院史語所,價值斐然。史語所所長黃進興說,「商王武丁與后婦好」這麼大規模的借展對史語所來說很罕見,需經總統府批准。但鎮所之寶《鹿鼎》因保費高達新台幣五十億,保險公司拒保,無緣參展。

商朝存在西元前一六○○年至前一○四六年,武丁是第廿三代商王。根據文獻記載,武丁在商朝逐漸式微時接任皇位,在位五十九年,振興王朝,勵精圖治,開疆闢土,史學家稱為「武丁中興」。

當年在安陽殷墟挖掘出一個大墓,推測是武丁陵墓,一九三六年又挖掘另一個甲骨坑,富藏大量武丁卜問祭祀、戰爭和生活的卜辭與記事,印證了《史記》記載。

婦好是武丁諸后之一,她的名字雖未出現在史書,但殷墟出土的甲骨卻記載婦好生養子女、主持祭祀,更重要的是驍勇善戰。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表示,婦好是商朝重要軍事將領,帶兵打仗的王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不但出兵打仗,還要招兵買馬。」這次展出借自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甲骨,便記載婦好徵募到一萬多名兵力,是出土甲骨中記載陣容最龐大、兵源最多的紀錄。

武丁和婦好夫妻鶼鰈情深,安陽出土的一萬多片甲骨中,婦好的名字出現兩百多次,占卜者是武丁。卜卦內容包括婦好的征戰、生育、疾病,甚至是去世之後的情況。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出安陽殷墟、武丁和婦好墓出土的甲骨文、銘文、青銅和玉器等陪葬用品。甲骨文被視為漢字開端,展品有很多占卜紀錄,像是天氣預報、生病問診或軍事行動等。

如史語所藏《帶卜辭龜腹甲》,內容是武丁詢問婦好分娩的事,商人從生產日子的吉凶推測性別,生男是吉利,生女是不吉利,這段卜辭可說是中國重男輕女的最早史料。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12 14:41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9/8170681.html



故宮好棒! 獲TripAdvisor 2012高等評價獎





欣傳媒 | 記者陳思瑜/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與觀光景點之一,日前再獲國際肯定,英國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授予故宮2012年高等評價與優質服務獎(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根據TripAdvisor 網站顯示,許多旅客推薦故宮的理由包括其豐富的華夏文化典藏,以及結合現代與傳統的獨特風格,此外,故宮透過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提供即時展覽訊息,也受遊客讚許。

TripAdvisor是全球最大最受歡迎的旅遊社群,也是全球第一的旅遊評論網站。月訪問量達3500萬人次,同時擁有超過1000萬的註冊會員以及2500多萬條的評論,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旅行者的真實評論是TripAdvisor最大的特點。

在TripAdvisor之前,故宮亦獲得英國藝術報紙(Art Newspaper)選為2011年全球第7大受歡迎博物館,以及2012年「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新媒體藝術展」,獲得美國博物館協會繆思獎(MUSE Awards)金牌雙獎。

近來年,故宮觀展人數亦屢創新高,去(2011)年吸引了3,849,577人次來院參觀,今(2012)年截至10月24日已有逾352萬人次來院參觀。為了因應日漸增加的參觀人潮並提升參觀品質,故宮自10月19日起調整夜間延長開放時段,週五、週六正館閉館時間從晚間六點半延至晚間21時,而且六點半後入場,國人憑身分證、健保卡都可以免費參觀。

目前故宮正展出兩檔特展,「赫赫宗周」與「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赫赫宗周」展與大陸陝西8個博物館合作,許多一級文物在這次破例來台展出;「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則是匯聚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發掘出土的殷墟文物菁華,以及河南博物院的珍貴銅器典藏來台展出。

【延伸資訊】
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npmwebadmin.jsp?do=index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12 14:42
http://www.nownews.com/2012/10/17/91-2864005.htm



兩岸商王特展!地下離別三千年 今朝台北重相會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2年10月17日 15:59


為增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商王武丁與後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將於2012年10月19日至2013年2月19日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辦。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為增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臺灣『中華文化總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大陸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共同主辦的『商王武丁與後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將於2012年10月19日至2013年2月19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

根據臺灣網報導,武丁與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的絕世佳偶。他們之間的故事,卻在三千年後的二十世紀才為人知曉。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代商王,約生活於西元前1200年前後。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殷墟的考古發掘,證實了商王朝的存在,出土的大量甲骨現存於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婦好是商王武丁諸後之一,據甲骨文記載,婦好既生養子女、主持祭祀,且能征善戰。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婦好墓發掘出土了極為豐富的隨葬品。展覽通過展示這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將這段歷史重現於世,以展覽的語言,講述武丁與婦好的故事,講述殷商盛世的壯闊。

該展展品共計280件(組),主要來自大陸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河南博物院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展覽分為五個版塊:一、商王武丁修政行德、知人善任;二、商後婦好溫柔賢淑、驍勇善戰;三、武丁與婦好鶼鰈情深的王室生活及宗教祭祀活動;四、武丁與婦好開疆闊土,共創『武丁中興』的功績;五、殷商文化藝術的成就。

藏於臺北的與武丁有關的文物同大陸的婦好文物合璧展出,使武丁與婦好這對分離三千年的夫妻得以相會,也寓意了兩岸一家、早日團圓的美好願望。這是繼『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之後,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又一段佳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12 14:42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439230.shtml




武丁婦好展 呈現重男輕女史料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2012.10.18 08:40 pm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不僅讓分離3000年的夫妻重聚,也透過文物看出「重男輕女」觀念的最早史料。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下午舉行「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開幕,展覽匯聚來自故宮3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32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17組件、河南博物院8件、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件以及蘇格蘭國家博物館1件等,共362組件珍貴文物。

特展以「武丁是什麼樣的王」開展第1單元,呈現武丁英明形象;第2單元「婦好是什麼樣的后」則敘述婦好集王后、祭司與中國第一女軍事家等身分於一身的傳奇故事。

第3單元「武丁與婦好的生活」介紹商人無事不卜的習慣及禮樂、飲酒、廚事、盥浴的生活型態,甲骨卜辭中有武丁貞問婦好生產、婦好齒疾是否好轉等內容,傳遞了他們之間的夫妻情感。

其中「帶卜辭龜腹甲」上面記載分娩預產期和生男生女吉凶的占卜,可看出武丁對於婦好的關切之情,同時也是「重男輕女」傳統的最早史料。

第4單元「武丁與婦好的事功」介紹武丁與婦好征伐的策略、戰事的裝備與政治管理、文化接觸;第5單元「武丁與婦好時代的文化藝術」透過鑄銅、琢玉、作陶、雕牙骨,介紹富有神秘宗教氣氛卻又極其華美繁麗的殷商工藝,再經由甲骨文,認識漢字歷3000年不墜的歷史及蘊含於內的豐沛生命力。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19日至2013年2月19日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一樓展出。

【2012/10/18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武丁婦好展 呈現重男輕女史料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2BzKbyrVd">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439230.shtml#ixzz2BzKbyrVd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12 14:44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102500513.html



收藏家大會畫句點 故宮迎賓



2012-10-25 01:4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行家看藏品 ▲第三屆全球華人收藏家大會在台北的全部議程於昨日畫下句點,隨後一行海外華人收藏家赴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記者林誌鈺攝)

 第三屆全球華人收藏家大會在台北的全部議程於昨日畫下句點,隨後一行海外華人收藏家赴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台北故宮院長馮明珠特別為收藏家大會開闢貴賓之夜,為特地從全球而來的收藏家們開放展覽時間至晚間9點半。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主任陳東表示:「從台北故宮的文物,更讓藏家見證文物收藏的意義。」

 每次來看都有驚喜

 作為本屆全球華人收藏家大會的閉幕活動,昨日的故宮參訪行程,包括台北市前副市長李永萍、大會組委會執行副主任祝君波、台北清翫雅集理事長潘文華均到場見證活動的順利落幕。台北故宮除了為大會開放貴賓之夜,院長馮明珠亦特別接待並簡介台北故宮的沿革,而現存的9萬餘件藏品,來自故博的比例占86%左右。陳東表示:「台北故宮走到今天實屬不易,這意味著中華文化的延續,在此一脈相傳。」

 已多次參觀台北故宮的祝君波表示,雖然已多次欣賞台北故宮展品,但每次仍會有新的驚喜。在祝君波看來,台北故宮藏品中,以書畫類最精華,甚至比翠玉白菜等名品更可觀,而書畫不似其他藝術品仰賴器物表現,藝術價值地位最高,而台北故宮的紙絹類藏品每3個月會更換一次,因此每次到台北來,祝君波仍會對故宮的書畫展品樂此不疲。他特別指出:「畢竟這些藏品都是歷代皇家典藏,與北京故宮後來再由民間蒐羅的藝術品,藝術價值上無法相比。」

 專精於書畫收藏,去年曾被台灣《藝術新聞》評為年度十大風雲人物的包銘山亦曾多次參訪台北故宮,這次來台對於正在展出的「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最感興趣,他指出:「這些文物是將台灣原有的文物,結合從大陸各博物館蒐集而來的婦好文物一起展,這要是在大陸還無法一次看全,卻能在台北看到最完整的展品,十分難得。」包銘山強調,對台北故宮做得深入而極致的專題特展特別欽佩。

 汝窯藏品世界第一

 首次來台的澳門藝術博物館總館長陳浩星,則是急於在有限時間裡,對台北故宮本館的展品看個全貌,故放棄觀賞特展。上海天物館館長錢偉鵬表示,台北故宮的汝窯藏品可說世界第一,即使看過多遍,仍然想一看再看。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12 14:44
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0941



參觀商代文物 學童:比看課本有趣



(2012/10/23)

趙瑜婷/臺北報導

 武丁與婦好,對於國中小學學生來說,或許是有點陌生的人物,但在導覽教師解說下,他們和封神榜的故事串聯起來,也跟傳說中酒池肉林的商紂王連結。面對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文物,學生看得目不轉睛,討論熱烈,直呼:「比課本的內容還有趣!」

 故宮特展「商王武丁與后婦好」特展開幕的第一天,湧進由臺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參觀的三百多名國中小學生。臺北市三玉國小六年三班、新北市青山國中八年七班兩班拔得頭籌,雖然都來自北部的學校,但三玉國小教師蔡淑芳說,班上有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到故宮參觀,她非常感謝能藉由這次機會,帶學生走出校園,進行非常好的校外參訪活動。

 對於國小學生來說,商朝文物是否距今太遙遠?看到學生參觀的反應後,這個疑慮馬上自然消失。許多男學生看到一整櫃三十件的兵器「雙繫銅矛」,三五張小臉幾乎貼在玻璃櫃上,專注的看著櫃內兵器,流連忘返。女學生則被商代文物上栩栩如生的動物形體吸引,三玉國小六年級學生胡景珩說:「我最喜歡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因為它很可愛!」

 青山國中八年級的學生,對商朝的歷史印象深刻,因為學校歷史段考才剛考完上古史,所以能輕鬆的指出商代青銅器、酒器特色。不過親眼看見歷史文物,對他們來說,卻是非常新奇的體驗,直說看到實物後才真正知道什麼是「鼎」?什麼是「爵」?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23 13:15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feat/archives/2012/11/11/2003547388


Legend no more



King Wu Ding and Lady Hao, currently on view at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resents artifacts from the Shang Dynasty, and sheds light on a society that scholars once deemed mythical

By Ian Bartholomew / Staff reporter







Ritual vessels, oracle bones and objects of daily use are among the artifacts currently on display at a special exhibition on the Shang Dynasty at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hoto courtesy of NPM
1
2
3
4
5


The story of King Wu Ding (武丁) and Lady Hao (婦好), who ruled the Shang dynasty at its height, had long been the stuff of legend, part of a corpus of works about good rulers embodying the virtues of the ruling class. They were moral exemplars, and their existence was dismissed as mythology by serious academics. This idealized couple came roaring back into the pages of real history following large-scal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1928 by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of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at the site of the former capital of the Shang dynasty at modern-day Anyang (安陽), Henan Province.

These excavations proved conclusively that the Shang Dynasty was a fact of history, and suggested that King Wu Ding might be a bit more than just a figure from a mythical golden age. Discovery followed on discovery and the Shang dynasty began to acquire greater historical detail, culminating in 1976 when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made the remarkable discovery of the undisturbed tomb of Wu Ding’s fascinating consort, Lady Hao, at a palace in modern Xiaotun (小屯).

Many of the artifacts from the earlier excavations were brought over to Taiwan and are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Academia Sinica in Taipei, while the rich finds of the later excavations remain in China. King Wu Ding and Lady Hao — Art and Culture of the Late Shang Dynasty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 ─ 殷商盛世文化藝術) represents the bringing together of artifacts from these two related finds (along with a few bits and pieces from other sources), long separated by later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a rounding off of a fascinating story of courtly life in China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The exhibition organized by City x Culture (雙瑩文創)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resents a stunning collection of artifacts, from bronze cleaning utensils (a dust pan, identical in shape and function to the plastic versions that can be found at any dollar shop in Taipei is a personal highlight), to highly ornamented ritual vessels, as well as a quantity of oracle bones, used during the Shang for divination, and the earliest examples of the Chinese script, that has continued in an unbroken line of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day.

The oracle bones are some of the most valuable artifacts in existence in the study of early society in China. They are, in fact, not much to look at, an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they are a testament to the efforts of scholars who have been able to make sense of the faint etchings on turtle shells and animal bones. The work, closely related to cryptography, has revealed the things that the rulers of Shang felt were important. War and weather rang high in these concerns, but it is also touching to find a question regarding Lady Hao’s toothache. It is this sort of detail that brings the exhibition to life, but the predominant tone of the exhibition is one of exaggerated scholarly reserve.

Lady Hao by all accounts was a most remarkable woman, if the stories are to be believed, taking the role of a war leader against invaders at a time when her royal master was indisposed. Regular references to her on the oracle bones, one of the highest instruments of policy-making in the Shang, reinforce legendary tales of her as a woman of significant resource and power. Vessels of cast bronze with intricate designs and ornaments with turquoise inlay testify to the high level of craftsmanship that had been achieved at the time, and point to a history of aesthetic development dating from a much earlier period.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26 11:3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B2%E9%AA%A8%E6%96%87


甲骨文



補充資料

原文出自維基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右圖是一版偽刻的甲骨,龜版未經鑿灼,字形失真,文句不通,手法拙劣。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中期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的發現,促進了各國學者對中國上古史和古文字學等領域的深入研究,並開創了一門嶄新的學科——「甲骨學」。


命名

甲骨文自發現以來,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過多種不同命名。

從書寫材料角度,其文字刻寫於龜腹背甲和獸骨之上,因而有龜甲文字、龜版文、龜甲獸骨文字等名稱。

從文字用途角度,其文字用於占卜記錄,因而有卜辭、貞卜文字、甲骨卜辭等名稱。

從書寫方式角度,其文字為刀筆刻劃,因而有契文、殷契文字等名稱。

民國十年(1921年)12月25日,史學家陸懋德在北京《晨報副刊》發表的「甲骨文之發現及其價值」中首次提出「甲骨文」一詞。隨後,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等人陸續在著作中使用,該詞逐漸被學術界和大眾認可,成為通用的名稱。



塵封


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
《禮記·表記》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現在已知,殷商時期,國王在處理大小事務之前,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祈問鬼神,事後將所問之事契刻於甲骨上。商亡之後,占卜在周代逐漸絕跡,其文字也逐漸不為人知。甲骨文最早出土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一帶,自北宋以來就不斷發現商代銅器[1],當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歷代學者都沒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2]

重現

學術界基本認同清末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是甲骨文的最早發現者。[3][4][5][6][7]而關於具體發現過程則有兩說。

第一說源於劉鶚的記載。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河南出土龜版之後,被山東濰縣古董商人范壽軒、范維卿等人收購,並運至北京售賣。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素來喜好收集古物,通曉金石文字,從古董商手中高價收購了這批甲骨。

另一說流傳甚廣,與中藥「龍骨」密不可分。龍骨一般是指遠古動物的骨骼化石,中醫認為其可以入藥,有治療咳逆、瀉痢、便血的作用。[8]後來,甲骨代替龍骨,用於藥用,安陽一帶有人甚至世代以此為業。[9]在這一過程中,甲骨文資料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損失。[10]光緒二十五年,王懿榮染疾服藥,偶然在中藥中的龍骨上發現了古文字。[11]

認定

王懿榮爲清末翰林,進士出身,具有深厚的金石學造詣。他在得到甲骨之後,即認定其上文字是比籀文更加古老的殷商遺物,並開始重金收購有字甲骨,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春,共得到1500片左右。然而,王懿榮尚未對這種文字進行深入研究,即在同年七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自殺殉國。

王懿榮對甲骨的收購,逐漸引起學者重視,古董商人則故意隱瞞甲骨出土地,以壟斷貨源,從中漁利。王懿榮好友劉鶚等派人到河南多方打探,皆以為甲骨來自河南湯陰。後來羅振玉經過多方查詢,終於確定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洹河之濱的小屯村,這裡與古文獻記載的商朝後期的殷都所在地相吻合。[12]

發掘

甲骨文的發現引發了當地民間對甲骨的私掘熱潮,各地古董商人、藏家學者紛至沓來,大量收買。據統計,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已有數萬片甲骨流散各地。

同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創辦人傅斯年很快提出殷墟發掘計劃。8月,在考古學家董作賓領導之下,第一次對殷墟進行了科學發掘,直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前後共進行十五次發掘,獲得有字甲骨24918片,尤其是其中民國二十五年的第十三次挖掘,於YH127坑獲得極重要的巨量甲骨一萬六千餘版,震驚海內外學術界。

日軍佔領安陽期間,日本方面曾組織日本學者在當地發掘甲骨及其他文物,並將所得運往日本。[13]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繼續開展甲骨發掘工作,共獲得5300多片。此外,河南輝縣、偃師、洛陽、鄭州二里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遺址也有有字甲骨出土。陝西岐山、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還發現了周代的有字甲骨。


收藏

陳夢家曾估計為10萬片[14]。甲骨發掘存世的有十五萬四千片[15],其中中國大陸藏有十萬多片,台灣藏有三萬多片,香港藏有約一百片,其他國家如日本、英國、加拿大、瑞典等12個國家藏有大約兩萬七千多片。[來源請求]

研究

德國收藏的甲骨文
民國六年(1917年),王國維發表了第一篇甲骨文研究的學術論文《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王國維利用甲骨文的實物資料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中對商朝的記載,即自商湯建國到商紂滅亡,有三十一王,歷經六百多年;同時,王國維也更正了一些《史記》中的錯誤,如:上甲以後的世系次序應為「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史記·殷本紀》誤為「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16],又發現王亥之名「乃知王亥為殷之先公」,與《呂氏春秋》、《史記·殷本紀》、《三代世表》及《漢書·古今人表》所記載的胲、核、該、王冰、振和垓,「實係一人」,有「中宗」稱號的本來是祖乙,《史記·殷本紀》誤為大戊,《史記殷本紀》誤康丁為庚丁、誤文丁為大丁[16]。

早期曾從事甲骨文研究的學者有羅振玉、丁山、武龍章、王襄、商承柞、葉玉森、陸懋德、胡光煒、程憬、林義光、柯昌濟、馬衡、容庚、聞宥、余永梁、陳邦懷、陳邦福、張鳳、羅福成等人。王襄還著有《甲骨文字典》以及《室殷契征徵文》。1904年,孫詒讓依據《鐵雲藏龜》,寫成《契文舉例》一書。羅振玉著《殷墟書契》、《殷墟書契奢華》、《鐵雲藏龜之餘》、《殷商占卜文字考》、《殷墟書契考釋》等有關甲骨文的書。董作賓著有《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殷虛文字外編》。1933年董作賓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中提出的十項標準,即: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其核心斷代標準是:世系、稱謂、貞人,並依此把甲骨文分為五期——第一期:武丁及以前,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癛辛、康丁;第四期: 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金石學者王本興把已有定論的甲骨文字歸集成冊,編成《甲骨文字典》,與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劉艷霞合作增加了漢語拼音索引,使檢索更容易,開創了甲骨文拼音索引編典的先河。1931年,周予同《關於甲骨學》一文提出「甲骨學」這個名詞。朱芳圃在1933年出版了專著《甲骨學文字編》,1935年又出版了《甲骨學商史編》。[17]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26 11:3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92%E9%8A%85%E5%99%A8



青銅器




補充資料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青銅器是由青銅(多為紅銅和錫、鉛的合金,其中錫和鉛的成分都必須大於2%。另有十多種配方)製成的各種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青銅時代。由於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所以也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約5000年到6000年間的西亞兩河流域地區。蘇美爾文明時期的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青銅器在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國已經有了青銅鑄品,但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目前所知大約是在夏代,即公元前21世紀。

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銅器中堪稱藝術價值最高。中國青銅器代表著中國在先秦時期高超的技術與文化。中國青銅器種類繁多,造型奇特,紋飾瑰麗,銘文豐富而且鑄造技術複雜,其輝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古國的青銅時代所無法比擬的。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1/26 11:35


http://www.fubonart.org.tw/ugC_Lecture_Detail.asp?hidLectureKindID=2&hidLectureID=1296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 (12月免費講座)



講 師:

李梅齡

時 間:

2012/12/16 (日)14:00-15:30


地 點: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








系列介紹





此為故宮年度三大特展之一。商王武丁的文志武功被載於史書中,真實卻也虛幻,直到王后婦好的墓被發掘,精彩的文物,將帶您見證殷商輝煌盛世與漢字豐沛生命力。



武丁是商朝第23代商王,在位59年,整頓軍隊,發展國力,使衰落的商朝重新振興。婦好則是武丁諸后之一,她是歷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軍事家,不但主持祭祀大典,更多次擔任統帥帶兵出征,曾主導目前所知商代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征戰,是當時最為傑出的將領之一。

武丁的陵墓在1930年代被挖掘,許多珍貴文物幾經遷徙,現今保存於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一直屬於傳說人物的婦好,陵墓也在1976年被發掘,精彩的傳奇故事才被證實,也展現著婦好的權勢、地位,後人更能從其中模擬商朝的時代風貌。其中豐富的占卜甲骨,更是漢字的重要源頭。

本特展由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主辦,透過兩岸的合作,共同訴說武丁與婦好的故事。歡迎您跟著李梅齡總經理,一起瞭解殷商輝煌盛世與漢字豐沛生命力。


2012/12/16 (日)
14:00-15:30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

講師介紹

李梅齡


曾任中時集團‧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擁有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碩士專業背景,也是資深的藝文媒體工作者,曾任雄獅美術雜誌社主編及中國時報副總編輯。1993年中國時報系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莫內及印象派畫作展」,是台灣首度引進的國際展覽,當年李梅齡積極促成這項藝文盛事,之後即開始投入國際藝文策展專業,與世界各博物館保持穩定友好關係。曾主辦東西方藝術多次大展,開創海外知名博物館來台展出之風潮,包括「世紀風華-橘園美術館珍藏展」、「三星堆傳奇-華夏古文明的探索」、「魔幻.達利」、「布拉格之春--新藝術慕夏特展」、「璀璨東方-故宮文物珍品展」、「美好年代-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收藏展」、「華麗巴洛克」、「飆未來:未來主義百年大展」。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2/3 16:39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03/134057.htm" class=postlink>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03/134057.htm



古代商朝精通占卜!武丁是群巫之長 婦好是女巫長.







文/新聞龍捲風

馬雅人預言2012的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他們的算法是根源於馬雅曆法,但講占卜,中國最早的占卜術可以追溯到商朝,尤其第23代王武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武丁像 (圖/翻攝自網路)


武丁是商朝(約西元前1600-1046年)第二十三代王,在位59年,思民所苦、禮賢下士,振興商王朝,後人追諡他為殷高宗,並給予中興之主的歷史評價。據《尚書》所載,周公多次舉武丁為應仿效的模範。婦好是武丁諸后之一,驍勇善戰,親征平亂,可謂中國第一女軍事家,其精彩傳奇事蹟雖未見於史書,但在甲骨文中則多有記載。

除了驍勇善戰外,武丁相當信奉占卜術,就像埃及的法老王一樣,他們信奉太陽神,法老王就是擔任祭司的工作,三不五時就要率領大臣們祭祀,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當國家有災難時,像是水災、旱災,瘟疫之類的,還要殺人殺羊殺牛作為獻祭,那當時商朝信奉的是相當於上帝的概念,神的角色,中間是祖先的靈,再來就是人。

事實上,武丁什麼都要占卜,打仗要占卜、打獵也要占卜,連作夢也要占卜,如果作惡夢,武丁就會叫手下占卜師去占卜,看看是那個祖先搞的鬼,是不是祖先要害他,然後就獻祭來安撫。有一個很有趣的記載,就是武丁打獵完之後,那次是個大豐收,甲骨文上還有記載,說他獵到了水牛、豬,還有199頭鹿,結果事後武丁還要手下占卜師再去占卜這次的豐收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2/10 13:36
http://artnews.artlib.net.tw/549/612/cover.html


從「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談武丁是什麼樣的王




撰文/葉瑞珠 │發佈時間:2012-11-14 18:07








▲武丁與婦好特展 -取自網路


夏商的存在性



在殷墟遺址未被發現前,西方學者認為,歷史性的夏朝,沒有確實的證據證明它的存在,夏朝只是中國傳說中的朝代,所以中國的歷史應該是從商朝「盤庚遷殷」算起,所以他們認為中國的文明史其實只有3000年,而不是我們所說的5000年,雖然如此,他們對商朝的存在仍然不是很認同。



直到了一九二八年,殷墟遺址被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表,讓商朝的存在性,終於使他們無話可說了。後來偃師二里頭文化的考古成果,對夏朝的真實性也提供了直接證據。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



這次故宮博物院為了讓國人看到殷商的出土證據,於是匯聚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3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32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17組件、河南博物院8件、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件以及蘇格蘭國家博物館1件等共362組件珍貴文物,在圖書文獻大樓一樓從10月19日至明(2013)年2月19日止,展出「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讓我們從文物中,重現殷商盛世的壯闊樣貌。



武丁與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的佳偶,只是他們之間的故事,我們很少聽到,這次在挖掘到的文物中,才發現他們的鶼鰈情深。 這次特展,是讓這分離3000年的夫妻重聚,我們從文物裡可以細細讀出武丁與婦好的故事,並從出土的文物,看出殷商輝煌盛世與漢字淵遠流長的傳統。


▲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石立梟」-取自網路


武丁是什麼樣的王



武丁是什麼樣的王?為什麼能發展出來這麼多的文物?

據史料記載,武丁,姓子,名昭,他是商王盤庚的侄子,父親是商王小乙,是中國商朝第二十三位國王,在位五十九年,「武丁」是他死後獲得的廟號,殷末又追諡廟號為「高宗」。



商自盤庚遷都至殷以後,商朝的國勢漸漸變強,到了武丁統治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展,國力趨於鼎盛,所以歷史稱他為「武丁中興」。而武丁也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君主,所以有所謂的「武丁之道」,這「武丁之道」就是指賢明的政治。

觀看遺留下來的甲骨文,會發現武丁之所以可以中興,是他能「思民所苦」及「禮賢下士」。



「武丁之道」



武丁小時候,父王小乙爲了其能成爲一個稱職的國王,把武丁送到民間去生活,武丁來到黄河兩岸,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接觸大量的平民和奴隸,武丁還和這些人一起做事,因此他了解到百姓的生活艱辛。



武丁知道民間的疾苦,所以上任之後,立即拔擢人才,他為任用服刑的奴隸傅說,三年不管事,後又自稱夢見聖人,並畫出傅說的相貌,令百官去尋找,商人信鬼,貴族們便不敢反對,才讓武丁得以任傅說做宰相。



武丁選拔人才,善於任用人才,所以在他的身邊,就聚集了眾多的名臣,除了傅說以外,還有甘盤、祖己等人。 武丁為讓國家安定,他開始「封官」,對新的領土,直接封給征伐的大將,甲骨文中記載上被封的侯有五十餘個,伯有近四十個,其中一個是武丁給了他的老婆婦好。



婦好也是武丁身旁的大將,婦好最偉大戰功之一,是她率領一萬三千人的大軍,征討西北的內蒙古、河套一帶的敵軍之戰,這場戰役史學家認為,不亞於傳說中的黃帝與蚩尤之戰。



此外他開始「聯姻」,甲骨文中見到商王族與氏族、方國聯姻的事,這是鞏固商與諸侯的關係,並加強國家一統的力量,聯姻是國與國聯絡的一種重要手段,5000年後的今日,不管是在政界商界仍樂此不疲。



武丁内政鞏固之後,武丁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征服,到武丁末年,商朝領土已經是西起甘肅,東到海濱,北及大漠,南逾江漢一帶了,武丁在征服的地方建築城邑,甲骨文中有「在麓北東作邑於之」的記載,這對統治新的疆域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


▲銅觶-取自網路


繼位之後的武丁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所以才有「賢明的政治」,而「賢明的政治」必定是有個賢明的君主,武丁的賢明讓商朝風光一時,可惜後繼無力,繼位者一代不如一代,終至滅國,這是歷史教訓。



以古為鑑



中國歷史走至今,就如史學家說的歷經五千年,五千年後是繼續走下去,還是拱手讓人,這端看為政者的智慧,一個好的為政者是讓「人民上天堂」,不好的為政者則是讓「人民住套房」,所以為政者必須有有大器大量,心胸要寬如大海,方能納百川,如果只在一個小圈圈裡轉,再怎麼轉就是這樣,人才沒有增新,視野沒有加寬,國家怎麼會好?



環觀今日,時局不振,為政者應該思良武丁的治國之道,才能把國家帶領至康莊大道,否則若是只有自己存錢致富,百姓卻口袋空空如丐幫,這不是好的為政者的作風。蘇乞兒說我丐幫人數的多寡,不是我決定的,而是皇帝您決定的,同樣的我們生活的好不好,不是看執政者的存款,而是民眾的收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2/20 14:43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86372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婦好鴞尊






2012/12/13



鴞尊整體為一昂首挺胸鴞形,雙爪與下垂的尾翼構成三支點。鴞小耳高冠,圓眼寬喙,雙翅併攏,兩足短粗,寬尾下垂。鴞頭部後面開了一個半圓形的口,上面有蓋,頸後有。喙的表面和胸部飾蟬紋,頸兩側各飾一身兩首的怪夔一條,兩翅前端各有盤蛇一條,頸後部飾饕餮紋,下、尾上有鴟鴞一隻。蓋作四分之一球體,前端站立一鳥,鳥後有一龍,蓋面飾饕餮紋。

作器者把豐富的想像與合理的誇張相結合,巧妙地以動物為題材,塑造成實用禮器,既有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又有藝術的概括處理。整體以雷紋襯地,蟬紋、雙頭怪夔、饕餮紋、盤蛇紋等交互使用,不僅使器物顯得更為威嚴,而且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

展期:即日起至明年2月19日

展地:故宮博物院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室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2/24 16:53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12-12/21/c_124130503.htm


從“故宮”到“故鄉”:兩岸文物交流20年紀事 2012年12月21日 15:44:4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劉暢、姜辰蓉) 1987年11月,臺灣紅十字組織開始受理民眾回鄉探親。隨著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文化“尋根熱”也在島內升溫,“放行”大陸文物珍寶赴臺展出,成為臺灣各界的熱切期盼。

  1992年12月初的一天,數百位媒體記者、各界人士雲集臺北桃園機場,等待一架載有“貴客”的華航飛機抵達。機內載有秦陵兵馬俑、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等在內的110件大陸珍貴文物。它們從陜西、河北等地先匯集北京,再取道香港抵達臺灣。

  “我非常激動,非常緊張,就像要見情人一樣,因為已經心儀已久!”在機場,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林叔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哽咽了。

  以兵馬俑和金縷玉衣為主題的“大陸古物珍寶展”,于當年12月5日在臺北外雙溪的玉山莊藝術館開幕。兩岸文物界隔絕40余年後的這一“破冰之旅”,拉開了兩岸文物交流的序幕。

  “之所以選擇這兩部分文物,是因為它們最符合這次展覽的定位——1949年以後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最具觀賞價值的傳世珍寶。”參與籌展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許青松許回憶說。

  展覽持續了6個月,轟動一時,共吸引了38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前來觀展,還包括張學良夫婦、蔣緯國、李煥、郝伯村、吳伯雄、辜振甫等臺灣名流。

  20年前的盛況,許青松歷歷在目。他說:“這次展覽的最大意義,在于向臺灣同胞宣示了一個莊嚴的立場,那就是:兩岸中華文物為兩岸中國人所共有,為兩岸中國人所共保,亦為兩岸中國人所共享。”

  通過這次展覽,大陸文物專家與臺灣文物界一些重量級人物建立了友情與信任,為今後兩岸文物交流埋下伏筆。

  其中一位是臺灣“中研院史語所”殷墟研究泰鬥石璋如先生。在許青松等大陸專家受邀到“史語所”演講時,年屆九旬的石璋如先生從頭聽到尾。當聽說大陸殷墟考古有新進展時,他特別興奮,請求大陸專家幫助提供相關資料。許青松等經多方努力,滿足了老人的願望。

  石璋如和李濟、董作賓等甲骨文研究大家一樣,去了臺灣後,就再也沒能回到殷墟。但有著共同歷史情懷的兩岸殷墟研究者,一旦“牽手”便成知音。

  “太陽剛剛照進樹梢,時光便進入黃昏。清風吹過,甲骨文就誕生在洹河河畔。”2005年9月,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殷墟博物館落成。由董作賓先生用甲骨文撰寫的詩句鐫刻在了博物館入口。

  “聽說博物館需要,董作賓先生在臺灣的家人,專程寄來了這兩句詩文原跡的放大照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唐際根說。

  2010年,由社科院考古所提出的兩岸殷墟手工業研究,獲得了臺灣蔣經國基金會的資金支持。“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課題,卻是兩岸殷墟學術合作的開始。”唐際根說。

  今年10月,“商王武丁與後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在臺北故宮開幕。分藏于臺灣和大陸的武丁王陵文物和他的妻子婦好墓文物,首次合璧展出。臺灣媒體用“跨越三千年的愛情”,道出兩岸殷墟研究的情與緣。

  1992年的大陸文物赴臺首展,將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也“拉入”了兩岸文物交流的行列。

  “當時兩岸故宮尚處在‘不接觸’的狀態,即使是兵馬俑這樣的高規格文物,也無法在臺北故宮展出。不過,秦院長卻常常以個人身份來到玉山莊藝術館,飽覽神往已久的珍貴文物。”許青松說,秦孝儀還多次提出,希望能提高兩岸文物交流的層級,讓大陸文物能到臺北故宮展出。

  此後不久,大陸文物專家受邀組團訪臺。在秦孝儀的安排下,居住在大陸的87歲的故宮古建專家單士元,與居住在臺灣的86歲的故宮文物專家那志良終于相見。這是自那志良1933年隨故宮文物“南遷”後,兩位老友首次相聚。

  1998年,那志良逝世,家屬根據其遺願,將他留下的大批有關故宮文物“南遷”的史料捐贈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

  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的新時期,兩岸故宮合作也打開了新局面。2009年初,兩岸故宮博物院院長實現了首次會面,並簽署了合作協議。至今,大陸方面已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過11個文物展,數百件國寶級文物與臺灣同胞見面,這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20年來,兩岸文物交流已不再是專業領域的交流與展示,而成為兩岸民間的精神表達。從這層意義上說,兩岸文物交流正在從‘故宮’走出,走向了‘故鄉’。”文化部兩岸文化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胡惠林說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12/24 16:54
http://n.yam.com/business/life/20121222/20121222079507.html



FB遊戲融合殷商甲骨文龜占大法,為你開運抽好禮!


工商消息-2012年12月22日 上午11:20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2012/10/19起推出「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共展出362件關於殷商前期甲骨相關的珍貴文物,同時為因應推廣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讓更多民眾了解殷商時期甲骨文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文明建樹,特別運用殷商甲骨經常用於占卜的特性,與現代Facebook App應用程式做結合,完整展現殷商時期甲骨片占卜流程,可堪稱古今科學技術之融合。即將接近2012尾聲,想透過甲骨文占卜得知明年運勢為何嗎?快來試試這神祕的龜占大法,占卜後及有資格參加抽「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的精美禮品與門票喔!

本活動即日起至2013/02/19截止,一共舉辦三次抽獎,第一階段已於12月21日夜間(22日0時為止)抽出40名幸運中獎者,越早參加即擁有更多抽獎機會,更棒的是,本活動也特別與「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合作,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出示個人的遊戲占卜結果畫面,即能在購票現場以團體票優惠價入場(一般大眾220元、學生200元,原價250元)。

活動獎項:

101/12/21第一梯次抽獎獎項:武丁婦好入場券30名、武丁婦好展覽手冊10名

102/01/21第二梯次抽獎獎項:武丁婦好入場券30名、武丁婦好展覽手冊10名

102/02/21第三梯次抽獎獎項:武丁婦好紀念商品10名、武丁婦好展覽手冊10名

特展網頁: 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wuding

遊戲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Linguipedia/app_116122651878889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sevice@chinese-linguipedia.org洽詢。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1/14 09:45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151798


兩岸文化交流熱絡 深化仍需破局

  

http://www.cdnews.com.tw 2012-12-25 17:00:07

李漢揚/整理

 中新社廿五日報導,“在大陸國家博物館的畫展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展覽”,著名臺灣畫家江明賢總結他的2012年時,對中新社記者說。

 1988年江明賢打破兩岸藝術交流分隔僵局,成為兩岸隔絕近40年後首位赴大陸舉辦個展的臺灣本土畫家。今年他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和山西美術館分別舉辦了他在大陸的第8次和第9次個展。

 在江明賢看來,近兩年兩岸文化交流異常便利。他說,“現在到大陸就像到高雄一樣,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

 2011年兩岸文化交流項目達3037起,12170次。2012年兩岸文化交流繼續延續去年的勢頭,交流廣泛而熱絡。

 從頻度看,兩岸文化交流數量眾多。臺灣當局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陸民眾赴台文教交流的人數超6.6萬人次。

 從內容看,主題多樣的文化交流盛宴在兩岸各地不斷端出。遍及文學、民俗、美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等領域。

 以文物交流為例,10月份藏於臺灣和大陸的武丁王陵文物和他的妻子婦好墓文物,在臺北首次合璧展出,這對分離3000年的夫妻的文物得以相會,是繼長期分藏於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後,兩岸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話。

 從規格看,活動層次不斷提升。兩岸文博會、兩岸漢字藝術節、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等一系列兩岸文化交流品牌活動不斷形成,實現定期化、制度化交流。

 其中,今年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升格為國家級文化交流展示交易展會,參展企業達千餘家,僅臺灣地區就達600餘家,較上屆增長71%;總簽約額超405億元人民幣。

 從人員看,參與兩岸文化交流的人員涵蓋老中青少多個年齡層;既有作家、藝術家等專業人士、也有小中大學生等非專業的文化愛好者等,遍佈多種職業人群。

 從地域看,兩岸文化交流的地域遍佈兩岸。2012年,在臺灣北、中、南和北京、福建、江蘇等大陸大部分省市都有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如10月“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城市文化周”在臺北舉辦,粵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多形式、多角度展現了嶺南文化的魅力。

 從程度看,從簡單的文化交流到文化交流制度化。文化產業合作、互設文化交流機構、簽訂文化交流協定等議題成為今年眾多兩岸文化活動、論壇重點討論的議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名譽主席許嘉璐12月向中新社記者坦言,兩岸的文化交流雖呈現好的態勢,但也存在同一水準重複的問題。

 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肖夏勇點出了兩岸文化交流的不足所在:“我們迫切需要找准對接點,不斷充實文化內涵、創新交流形式,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機制化建設,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更加廣泛、深入、持久和常態化地開展下去”。

 相比兩岸經濟交流有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文化交流領域缺乏一個整體的框架。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8月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建議,兩岸雙方應加快推動整體性、框架性的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協商,同時從文化創意產業、文化遺產等具體領域著手,推動商簽相關協議,爭取實現文化各領域行業兩岸全面對接。

 江明賢認為,“交流到最後就是交心,通過文化交流才能真正地體會血濃於水”。兩岸文化的深入交流至關重要,江明賢有感於存在的障礙對兩岸文化交流不利的影響,他認為那些障礙亟須破除。

 許嘉璐認為尤為重要的是不能回避彼此間的差異,雙方有必要尋找差異的原因並尋求解決的辦法。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3/1/25 13:08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3011600527.html


兩岸書法家聚故宮 揮毫做公益



2013-01-16 01:35 旺報 【記者吳靖雯/台北報導】



 ▲兩岸書法家們各自舉起春聯作品,恭賀新年。(記者吳靖雯攝)

 台灣書法名家與大陸開明畫院藝術家昨日齊聚國立故宮博物院,出席「金蛇送福??兩岸文化迎新春筆會公益活動」,即日起每天幸運的「早鳥」參觀民眾還可有機會獲贈大陸書法家的親筆春聯。

 宣布「開筆」後,12位上場揮毫的貴賓中以開明畫院院長徐奎遜下筆最迅急,一馬當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聯。相較之下,位於一旁的故宮常務副院長何傳馨頗為慢條斯理,在眾人一片行草墨跡作品裡,成為唯一一位以隸書書寫春聯的名家。

 台灣書法家張炳煌顯然經驗豐富,在寫完吉祥話後,不忘於對聯上落款蓋印,是現場唯一「具名」的作品。何傳馨表示,適逢故宮舉辦《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展品內容與殷商甲骨文相關,觀眾可認識到文字早期型態與書法之間的豐沛關係。如今把寫春聯的活動與該展結合,可謂相得益彰。中華文化總會祕書長楊渡同樣指出,開春揮毫在故宮舉行最有意義,因故宮為中華文化精華薈萃之處,加上適值殷商特展期間,此時此地發揚書寫極有意義。
(7,575 views)
[更多討論]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 @故宮,2012/10/19 ~ 2013/02/19" 傳統頁面(電腦版)

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傳統桌面版 [ 登入/註冊 ]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