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ॐ)宇宙的聲音 *.(wm) 的個人留言板
.*(ॐ)宇宙的聲音 *.(wm) 的個人留言板
💬 撰寫新留言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 975  下一頁→ (第624頁, 共975頁) #15064
.*(ॐ)宇宙的聲音 *.(WM)

念佛

2012-07-01 10:08 回應留言 💬 | |


http://www.suttaworld.org/latest_t/dgk/dgk-35.htm

稱佛名號品教我們成佛修學最重要的方法,也正是觀經三福末後所講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發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要發成佛的心。成佛才是自己修行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自受用圓滿,

也能夠幫助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圓成佛道;因此,這一個願心,就是觀經所講的無上菩提之心。

接著,佛陀教我們深信因果,此地所講不是一般的因果,一般的因果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樣的因果,我們普通人都深信不疑,怎麼能教菩薩?教菩薩的因果,不是等閒的因果,

實際上是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這樣的因果,許多菩薩都還不明瞭,還不能夠深信。

從哪個地方看出來呢?從他修學的法門就能看出來。如果是真的相信,一定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大方廣佛華嚴經裡明顯的告訴我們:「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華嚴是圓教,是佛法的根本法輪。

華嚴會上參與的大眾都不是普通的人物,所謂四十一位(位次、階位)法身大士。圓教菩薩從初住開始,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四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菩薩,是四十一位次。

菩薩四十一個階級到什麼時候專心修持念佛法門呢?登地。從初地至等覺,總共十一個位次,

菩薩修証到這個階級,對念佛之功德、念佛之殊勝,才徹底明瞭,才放下萬緣,一向專念。


所以念佛法門不簡單。凡是聽到念佛法門就相信,就肯發心一心一意念佛,雖然不是菩薩,
但是選擇的法門,用功的方法,就等於華嚴會上的地上菩薩,這很不簡單!華嚴會上這些大菩薩念什麼佛?

他們都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何以見得?

華嚴會上菩薩的首領是普賢菩薩,普賢是華嚴長子,文殊是華嚴庶男,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你們想想,華嚴會上念什麼佛?非常明顯,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告訴我們,

他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十大願王才圓滿的成就。由此可知,十大願王,如果不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普賢的菩薩行也不能圓滿。從這些地方,我們才真正認識西方淨土,才真正明瞭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如果不是深入大經大論,這一句阿彌陀佛很平常,念的人又很多,幾個人真正明白它的功德利益!

這部經沒有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有它特別的用意,因為本經提倡孝道、師道,教我們孝親、尊師,

因此經上教我們念本師佛。一個人能夠尊重老師,對於老師的教誡,一定能夠依教奉行。

我們念阿彌陀佛,

正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世尊希望我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因此,

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本師佛,

念阿彌陀佛就是孝親、尊師做到了究竟圓滿。

這個意思非常深,希望同修在這一部經細心的去體會。




稱佛名號品,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地藏菩薩要給一切眾生真實的利益。

經文言:「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

此生死,不是指我們這個身體在六道中捨身受生,如果說的是這個生死的利益,這個利益不是大利益。

此地講的生死指三界外的變易生死。變易生死盡,就成佛。

等覺菩薩還有一次的變易生死,因為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還有一次變易,才能圓滿成佛。

此經言於生死中得大利益是指這個,不是普通的境界。

這也顯示觀經三福,佛勸菩薩們深信因果的甚深義理。

地藏菩薩要演說,佛當然歡迎,所以佛對他非常的讚歎。

地藏菩薩教我們如何能夠斷盡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圓成佛道。他教我們念佛。

菩薩略舉他自己在歷劫修行所親近的佛(老師),舉這個例子給我們作榜樣。

由此我們看到地藏經的難得之處:經中教我們的修學方法,多半是非常具體,很踏實,

不講不著邊際的理論,而是講日常生活之中一些瑣碎的事情。

上午 10:01 2012/7/1

阿彌陀佛

#15063
.*(ॐ)宇宙的聲音 *.(WM)

時時修道 處處念佛

2012-07-01 00:27 回應留言 💬 | |


不論在哪兒 到處都有精神異常危險者


女大生命案 警偵訊同校男
http://news.cts.com.tw/cna/society/201206/201206301037932.html
警方在他身上發現多處抓傷,身上未發現刀械,精神狀況顯得有些疲憊,被帶回偵訊途中,
媒體追問是否殺人?男學生先是回應「隨便你怎麼說」,記者又問為何殺人?他竟露出微笑鎮定地回答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殺她」,記者再問一次,他又改口說「你問了一個好問題」。


上午 12:23 2012/7/1

#15062
.*(ॐ)宇宙的聲音 *.(WM)

知一切佛 及與 我心悉皆如夢

2012-06-30 18:13 回應留言 💬 | |


http://blogs.ddbc.edu.tw/dowhau/2010/03/25/
節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覺如來、
寶師子莊嚴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

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
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廣欽老和尚圓寂時所留下的法語:
無來無去無代誌



b. 無來無去-來處無自性、去處亦無自性,來處、去處皆很多條件相依相待而成,這是相互依存的緣起觀。緣起性空之理即是實相,實相是不生不滅,一切法了不可得,故無真實來去,一切來去,是虛妄相如夢、幻、泡、影。經云:「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



般舟三昧重視得空三昧,這樣的思想與般若空觀相結合,所以般舟三昧又

叫空三昧,表示雖念如來,但是善觀一切因緣法都是空性,能證入空性,也就是念佛三昧的一種類型。《般舟三昧經》將空的道理,比喻成夢、類似《道行般若》比喻成幻。

心並非實體,藉由所緣等其他條件而產生認識,所以心是緣起,是空。空的意義,為心認識事物,不透過語言文字來認識,而是見到事物的法性。凡夫於心所現影像執為真實;覺者於心所現影像知其空如夢幻,因此不執著,乃至見佛相亦如是。在《般舟經》行者,於定中見佛,即見實相,阿彌陀佛是實相、是空。

一切法,皆從心分別(思惟)而生,「若人欲了知三界一切法,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從心想生,故是心作佛,能成佛;佛由心現,故是心是佛,能見佛;心與佛是無二無別的。但心見佛時,是心見心;若是我有個能見的心之念頭,則是愚痴妄想,亦成生死執著之根本;若無能見者,及所見境之心念才是泥洹。

凡所有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能所既是性,這是真;但真空不礙緣起,因緣和合即現妙有;真空妙有不二,即一念心契入諸法實,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




下午 05:54 2012/6/30

#15061
.*(ॐ)宇宙的聲音 *.(WM)

楞嚴經(第二十講)堅固攝持諸法電子書.pdf

2012-06-30 04:25 回應留言 💬 | |


節文...
一切菩薩密法。常放光照無餘世界。

什麼叫做首楞嚴三昧呢?也就是
修治心猶如虛空,諸位!

上午 04:20 2012/6/30

楞嚴經(第二十講)堅固攝持諸法電子書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 楞嚴經(20)

第二十講 :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總綱 (7)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緒論,40頁,第三行,六、首楞嚴三昧法

門的殊勝處。首楞嚴三昧也就是佛定,法門

殊勝無比,因為首楞嚴三昧就是「佛定」
,佛

的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二六時中都在定

中,不管行住坐臥、語言、動靜,體都是如

此的寂滅,語默動靜體安然,就是佛的定。

那麼,這個定,唯有十地以上菩薩才能真正

-1-

成就;十地以下菩薩即使修習,也只能得其

少分。茲舉諸經論,以資證明。要得到這種

首楞嚴三昧的定,可不容易,有經典依據的

(1)佛學辭典上云:首楞嚴三昧,即堅固

攝持諸法之三昧,為百八三昧之一,乃是諸

佛以及第十地菩薩所得的禪定。又作首楞嚴

三摩地、首楞伽摩三摩提、首楞嚴定。其實,

這個是翻譯的不同而已。那麼,最重要的就

是意譯為,它們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呢?

叫做健相三昧,健康的健。為什麼叫做健相

三昧呢?意思就是:這種三昧是非常的完整

的,得到了這個三昧,就一切的三昧統統具

足。所以,這個健相三昧,就是完整圓滿本

-2-

體的一種三昧,不缺失。那麼,底下;上面

這個健相,是屬於自利的角度說;那麼,健

行定,這屬於利他的角度說。這個「健」

,第一個,「健」叫做大健,「行」:有情之所行。

「健行定」整句的意思就是:大健有情之所

行之定,意思就是:利益眾生的定,他利益

眾生,卻能離一切相,心一樣在定中,叫做

大健有情之所行定。那麼,勇健定是比喻,

得到這種定的勇猛。勇伏定,伏一切煩惱,

大根本定,因為它是涅槃的根本、佛性的根

本,所以,大根本定。這些健相三昧、健行

定、勇健定、勇伏定、大根本定,其實,通

稱為首楞嚴三昧,只是各個經典、或者是角

度講得不一樣而已,所以,不必被名詞所困

-3-

惑,講的都是同一種東西。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云:首楞嚴三昧者,

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就

是自己有這個能力,能夠了悟種種的三昧,

深的三昧、淺的三昧,統統了悟!如大將知

諸兵力多少。統帥就知道兵力多少。復次,

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以及魔人無能壞

者,也就是煩惱‥‥‥其實,魔由心生,煩

惱還是來自一顆無知的心。所以,這個煩惱

魔,一直困惑著凡夫、二乘,以及十地菩薩

以下。菩薩得這個首楞嚴三昧,包括煩惱魔

以及外魔;
「魔人」就是現魔相之人,無能壞

者,你要傷害他,傷害不了他。譬如轉輪聖

-4-

王主兵寶將,所往至處,無不降伏。譬如說:

轉輪王,這個主兵寶將,所到之處,無不降

伏。菩薩得了首楞嚴三昧,所到之處,所有

的煩惱,包括外在;所以,這個就是包括內、

外二種魔,煩惱魔是指內在;魔人是指外在,

境界的魔。所以,一個是內在的煩惱;一個

是外在強大的力量讓你煩惱,都不能動搖首

楞嚴三昧。所以,菩薩得到這個大定,所往

至處,無不降伏。





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神通如意無礙的智

慧,皆攝在首楞嚴中,所以,你要進入首楞

嚴大定,首先就是要明心見性,一定要捨識

用根。

「識」就是執著和分別,如果不捨掉執著、

不捨掉分別,我們的胸量開展不了,永遠沒

有辦法契入佛的首楞嚴。首楞嚴就是不生不

滅的清淨本體,所謂清淨的本體,是因

為透視一切相的不可得,心如如不動,無障

無礙 譬如陂泉江河諸流皆入大海 。


一、叫做首楞嚴三昧。也行!
二、叫做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就是大
第三,首楞嚴三昧又叫做金剛三昧,這個金
第四、它也可以說法,又叫做師子吼三昧。
第五、叫做佛性。


此處所言的「健行定」就是「首楞嚴三昧」

一詞的意譯。由以上所引諸經所說可知,此

首楞嚴三昧係性相二宗之所共說,且係最高

最上之定,毫無疑問。

第(4)復引《首楞嚴三昧經》
,以證知首楞嚴三昧的境界與功德威力:

爾時佛告堅意菩薩:「首楞嚴三昧,非初地、

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

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

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要十地菩薩。何等是

首楞嚴三昧?什麼叫做首楞嚴三昧呢?這裡

面隨便舉幾個例子,隨便念幾項出來:謂修

治心猶如虛空。什麼叫做修治呢?「修」就

是修行;「治」就是治理,好好的除掉我們的

執著,好好的治理我們的心性,一定要讓它

等同虛空,虛空就是無相,無相就是平等一

如,無相就是平等一如。你想要了解首楞嚴

三昧嗎?不能有任何的執著心,於這個緣起

緣滅的假相,隨緣安分守己。所以,也不能

動到任何的分別的念頭,不可以的!為什

麼?動到分別的念頭,進不了首楞嚴三昧。

那麼,大悟的人有沒有分別呢?有!雖分

別,不作分別想,如鏡顯像,雖分別,心性

如如不動。所以,我們要了解,大悟的人,



觀察現在眾生諸心。因為他有妙觀察的能

力。首楞嚴三昧有什麼能耐呢?能分別眾生

諸根利鈍。所以,這個講經說法,要看時空

性、要看根性。決定了知眾生因果。
(中略)

眾生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果;造

菩提因,得菩提果,看你下什麼因,就知道

你一定得什麼果。於宿命智得無所礙。宿命

智就是:前世是什麼都很清楚。天眼無障。

得漏盡智非時不證。(中略)非時就是無一時

一刻不證;「漏」就是煩惱的別名,我們用一

個碗,底下鑽一個洞,水會漏掉。用煩惱心

修行、用煩惱心修福;用生滅心修行,或者

修福,它就會漏掉,不能出三界。所以,得

- 25 -

漏盡智非時不證,就是沒有一時一刻不證漏

盡智,二六時中,都在大般若智慧中。得入

一切菩薩密法。常放光照無餘世界。
(中略)

所以 佛菩薩能放光 自然而得無生法忍 (中
略)為什麼講自然呢?若見諸相非相,即見

如來,眾相都是緣起,眾相本來就空。所以,

悟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自然而得無生法

忍,進入了首楞嚴三昧。什麼叫做首楞嚴三

昧呢?就是聞無量法具足能持。求一切法心

無厭足。
(中略)也是首楞嚴三昧。

底下,百千密跡金剛力士常隨護侍。
(中略)

這個是比喻,修首楞嚴三昧的人,佛和大菩

薩都有無量的百千密跡金剛力士常隨護侍,

- 26 -

常常秘密的保護你。



智慧解脫。是諸法門悉皆攝在首楞嚴三昧,

隨有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隨

從,意思就是:只要你明心見性,就能入首

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統統具足!所以,本性

具足有戒;本性具足有定;本性具足有慧,

就是這個道理。是故此三昧名為首楞嚴。」

佛告堅意:
「菩薩住首楞嚴三昧,這一段你要

注意看,菩薩可不簡單喔,福報統統具足,

不須要求,自己來!說:菩薩,當一個菩薩

安住在首楞嚴三昧的時候,他不行求財而以

布施,大千世界及諸大海、天宮、人間,所

有寶物、飲食、衣服、象馬車乘,如是等物

自在施與;他不求財,來布施,他不需要,

求財布施就是種福田啊,他現在不需要這樣

子,他只要住在首楞嚴三昧,一切的大海、

天宮、人間,所有的寶物、飲食、衣服、象

馬車駒,如是等物自在施與,都有辦法、有

能力布施出去。此皆是本功德所致,況以神

力隨意所作,是名菩薩住首楞嚴三昧檀波羅

蜜本事果報。」

(也就是說:菩薩如果住在首楞嚴三昧,如果想要行布施,雖然不去求財

物,也不用神通力變化,但一切財物都能自然獲得、而自在施與。)自在的布施,

就是不缺錢

上午 03:50 2012/6/30

#15059
.*(ॐ)宇宙的聲音 *.(WM)

活在五濁惡質時代裡你是需要佛法 智慧 科技 來保護自己和良民 擊退腦筋加行為失調的

2012-06-30 02:44 回應留言 💬 | |


阿彌陀佛

YOUTUBE上傳 和 行車紀錄器 變成了人們一種治惡維安互助網域
20120428台66快速道路惡劣奧迪害人失控撞車(前影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I91ALbKVqQ

機車還是要裝行車紀錄器,救人救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VIvzs8y8g

上午 02:36 2012/6/30

#15058
.*(ॐ)宇宙的聲音 *.(WM)

最嚴重的業障是什麼?

2012-06-30 00:54 回應留言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OdPDyzXLY

但是今天眾生業障深重,雖然是佛菩薩傳法,也很難得受用。

原因在哪裡?自己的業障太重。最嚴重的業障是什麼?

是不敬,就是不孝、不敬,這在今天全世界普遍的。沒人教,不孝­父母、不敬師長。

淨業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不是老師要你敬他,那個老師不是好老師,不是老師要你敬。

敬是你的性德,你自己的性德流露出來,它自然是這樣的­,你不但敬老師,你敬一切人

。你看看儒家的東西,你展開《禮記》,第一句話說,「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一樣不尊敬,

你對待蚊蟲螞蟻也尊敬,我們得合掌稱菩薩,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尊敬。

天主教的教皇,每到一個以前沒到過的地方,他趴在地下去吻大地,對大地致敬,毋不敬他表現出來了。

誠敬就是入佛之門,我們今天對經教不尊重,沒看­在眼裡,

佛菩薩來給你講你也聽不懂,你所聽的是皮毛、常識。沒恭敬心,

這是今天整個世界普遍的現象,所以這個地球會有大災難,原因在此地。

古聖先賢、世出世間教什麼?沒有­教別的,就教一個誠、教一個敬,這千真萬確的事實。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三一集)2010/12/24 檔名:02-039-0231


上午 12:52 2012/6/30

#15057
.*(ॐ)宇宙的聲音 *.(WM)

淨空法師:回歸自性是什麼樣子

2012-06-29 19:28 回應留言 💬 | |


http://tw.myblog.yahoo.com/jw!dS9wqb.BGBL8PQZwyYQuyvD9lxg-/article?mid=52379&prev=-1&next=52378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不動地的菩薩,經裡有這一句話,「一真如心」,就不動了。禪宗裡頭說,「識得一,萬事畢」,
一切事情就圓滿。這個一就是此地講的一真如心,這真心。因此佛法跟非佛法,我們怎樣認知?
那就是佛法是一,多絕對不是佛法。千經萬論到最後歸一真如心,無量法門也是歸一真如心,
萬法歸一。歸一,這個一的念頭都沒有。有一個一的念頭,那還是起心動念,那還是迷,
那不是真的一。真的一的時候,一的念頭都沒有,圓滿的回歸自性。

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富樓那是阿羅漢,向釋迦牟尼佛提了個問題,等覺菩薩功行圓滿,證得妙覺位,
他還會不會迷?又回到原點,還會不會再迷?佛說不會。為什麼不會?他完全經歷過,全部了解,
最初是一念不覺,現在是完全覺悟。你成佛了,永遠不會再變成凡夫,圓證三不退。
下午 06:20 2012/6/29

淨空法師:回歸自性圓明體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52026.html

我們就曉得,這段文所講的實報莊嚴土的境界。我們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你跟它不相應,實報土沒有門,
怎麼進去的?氣味相投就進去了。人家心多清淨,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我們要說我們分別執著斷掉了,
還會起心動念,入不進去。還會起心動念,到哪裡?到四聖法界,就是小乘的涅盤城,四聖法界
實報土是大乘菩薩的涅盤城,不一樣。

這些東西我們要懂得,要了解得很深,對這個認識很清楚,幫助我們提升境界,幫助我們真肯放下。
不了解不肯放下,不知道放下這麼好,放下就回老家,要知道常寂光淨土是我們的老家。
我們到極樂世界,到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是到老家的門口,這個要知道,沒進門,為什麼?
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盡。

佛經上講的,四十一品無明習氣斷干淨,你就舍等覺位,你就證得妙覺,那就入常寂光淨土。
我們是從常寂光出來的,這個諸位要知道,常寂光是老家,從常寂光出來的。常寂光就是《還源觀》上講的
「自性清淨圓明體」,那是我們自己,那是我們老家。由於一念不覺,這就出來了,
從常寂光裡變現出實報土,可是實報土我們還沒享受,墮得太快了,往下墮,一念不覺三細相出現,

阿賴耶的三細相,這個時候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起心動念這無明起來了,接著分別,從分別馬上就起執著,
分別就是四聖法界出現,執著是六道輪回出現。怎麼來、怎麼回去,這搞清楚、搞明白了。
  

我們對這裡這樣也舍不得,那樣也留戀,這很糟糕,你是不是要回去?
要回去,早晚。你既然留戀,舍不得,好吧,六道你就再去輪回吧!

佛菩薩有耐心,佛菩薩真慈悲,他在那裡等你,哪一天真的在六道裡面罪受夠了,不想再受,
佛菩薩就伸出援手來幫助你,來教你。什麼叫上根利智、善根深厚?那是什麼?
在六道裡吃盡苦頭,覺悟了,不想再干。跟這些眾生冤冤相報,討債還債沒完沒了,天天干這些把戲,
不知道這個東西一場空,一場夢。真明白了《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人生如夢,真的不是假的。造善,夢中受樂;造惡,夢中受苦,醒過來了,一場空,什麼也沒有,
這個道理很深,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佛當年在世講這樁事情,講這個道理,講了二十二年般若。
二十二年不算長,真正覺悟了,你就永遠脫離六道輪回,不再干傻事了。緣特別殊勝,我們是運氣真好,
那說什麼?說你遇到淨土法門,你運氣真好,菩薩都羨慕你,遇到淨土一生成佛。不是成阿羅漢,
不是只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十法界,還脫離實報土,直接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圓明體,這還了得嗎?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一八集)2010/8/16 檔名:02-039-0118


下午 07:23 2012/6/29

#15056
.*(ॐ)宇宙的聲音 *.(WM)

回歸常寂光,這是一個大的循環。經歷這麼大的循環,有人要問:將來會不會再迷?

2012-06-29 18:19 回應留言 💬 | |


摘在 净土大经解演绎215集

http://new.amtb-aus.org/Item/4902.aspx

底下一句,「入光壽海故」,常寂光,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華嚴經》上講的究竟圓滿佛。

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實報土,在那個地方住,你是什麼身分?你是法身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住報土,住實報土。這四十一個位次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

這四十一個位次。等覺菩薩斷最後一品無始無明習氣,這一品習氣斷了,無始無明習氣沒有了,

他就不住實報土,他回到常寂光去了,「入光壽海故」,入光壽海,回歸自性。


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光壽海裡面無緣無故起了一個阿賴耶,這個阿賴耶就是你從這裡出來,
從阿賴耶裡面那是出生無盡,變幻無窮,讓你經歷十法界、六道輪迴,最後你遇到阿彌陀佛,
你到極樂世界又回歸常寂光,這是一個大的循環。經歷這麼大的循環,有人要問:將來會不會再迷?
會不會又變成一個阿賴耶,又再搞這個循環?

佛告訴我們:不會了,覺了之後不會再迷了。

這個話在《楞嚴經》上說的,富樓那尊者提出這個疑問,實在是代我們問的,永遠不會迷!
為什麼?他對十法界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眾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所以回歸常寂光不是沒有活動,活動還是很多,還是非常活躍。
他不是沉寂在那裡不動的,他非常活潑,非常靈敏,眾生有感他就現相。
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這是現神通。
無論現什麼身,或是在六道,或是在四聖法界,我們一定要曉得,他決定沒有起心動念。
如果起心動念他就墮落,他就退轉,他不就退轉變成凡夫了?絕對不是這樣的,他確實沒有起心動念。

  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他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有沒有起心動念過?我們現在知道了,

他沒有,他在那裡表演,他這個表演不是起心動念,自然而然的,這叫什麼?這叫隨緣妙用。

如果起心動念,不妙了,那他跟我們一樣,不妙了。妙就是妙在什麼?從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

你問什麼,他都給你講,你的機緣成熟了,你不問,他也給你講。我們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

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人家妙就妙在此地。真正看破了,真正放下了,看破是什麼?

世界是假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看破了。應化在世間叫遊戲神通,

這是我們凡夫境界所看到的,佛菩薩遊戲神通。

不要說是諸佛菩薩再來,在我們中國歷代祖師大德裡頭,像惠能大師,那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怎麼做得到?這些我們都必須要知道。
善導大師,有書上講的,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
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國清寺的豐干和尚也是的。

這些菩薩們、佛常常來,他要不暴露身分,我們不知道,不認識他。天台大師智者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
南宋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再來的,我們中國塑彌勒菩薩的像都塑布袋和尚像。
他是自己宣布說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說完之後他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宣布之後他不走,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身分一露立刻就走了。
真的沒起心動念,這個我們要體會到這一點,你對佛菩薩你才真正認識,了解事實真相。
我們自己這一生的修學就知道方向、知道目標,知道怎樣修學,取捷徑不走彎路。


下午 06:14 2012/6/29

💬 撰寫新留言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 975  下一頁→ (第624頁, 共975頁)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